计算机网络思考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思考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ba55c158fb770bf68a55df.png)
实验一网线制作1、简述自制网线的情况,并分析原因;2、6类双绞线的制作相对于5类(超5类)线,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扩展);下面是100M和1000M网线的常见制作方法、千兆网线的施工注意事项。
5类线(100M)的制作:a: 绿白(3)、绿(6)、橙白(1)、蓝(4)、蓝白(5)、橙(2)、棕白(7)、棕(8)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常见普通线为:b-b 常见对拷线:a-b(1-3、2-6交叉)6类线的制作(千兆线):a: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b: 绿白(3)、绿(6)、橙白(1)、棕白(7)、棕(8)、橙(2)、蓝(4)、蓝白(5)常见普通线为:b-b 常见对拷线:a-b(1-3、2-6、4-7、5-8交叉)-(与100m的不同)两种网线的线序不同3、为什么夹线钳剥掉外层护套要让裸漏的网线稍长一点,整好线序后又剪短;方便整理、排列线序4、步骤5中保护套为何也要伸入水晶头中;增强网线的抗拉伸能力,加强网线与水晶头之间的连接实验二路由器的配置1、路由器的几种配置方式分别在什么场合使用比较合适?1.控制台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对路由器进行初始化配置时采用,它是将PC机的串口直接通过专用的配置连线与路由器控制台端口"Console"相连,在PC计算机上运行终端仿真软件(如Windows 系统下的超有终端),与路由器进行通信,完成路由器的配置。
在物理连接上也可将PC的串口通过专用配置连线与路由器辅助端口AUX直接相连,进行路由器的配置。
2.远程登录(Telnet)方式这是通过操作系统自带的TELNET程序进行配置的(如Windows\Unix\Linux等系统都自带有这样一个远程访问程序)。
如果路由器已有一些基本配置,至少要有一个有效的普通端口,就可通过运行远程登录(Telnet)程序的计算机作为路由器的虚拟终端与路由器建立通信,完成路由器的配置。
《计算机网络》复习思考题.doc
![《计算机网络》复习思考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9f993a44b7360b4c2e3f64cd.png)
(0087)《计算机网络》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1.已知某一主机的IP地址为201.103.136.184,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该主机是在类网络中,该主机所在子网最多允许有台主机。
2.OSI/RM的传输层提供的服务有两大类,即的服务和的服务。
3.ISDN中,数字管道用技术将位流复用为多个独立的管道。
4.是Internet ±主机名称的管理系统,它主要用途是把主机名和电了邮件地址映射为IP地址。
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一种结构。
6.模拟数据数字化包括、和三个步骤。
7.HDLC的帧格式中,通过“控制字段”定义“信息帧”、和三种类型的帧。
8.对于随机式路由选择算法来说,在节点上的算法很简单,但通信网的效率低,延迟时间9.通常“数据压缩”和“数据加密”技术是在OSI的层来实现。
10.在IEEE802.4的逻辑环的维护中,其中一个站点在获得令牌后,向网络发出一个,邀请相应的站提出加入环的请求。
11.在IP网络中,从IP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用协议。
12.到目前为止,已出现了三种类型的防火墙,即数据包过滤、、。
13.自治系统是通过单一连入主干网络,内部管理由独立管理机构完成的一组网关和网络的集合。
14.收发双方使用同一个私钥对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这种属于密码体制。
15.己知某一主机的IP地址为211.103.136.184,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该主机是在类网络中,该主机所在子网最多允许有台主机。
16.SNMP网络管理模型包括被管理节点、、、管理协议4个组成部分。
17.在公开密钥密码体制中,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分开,其中公开的密钥是_______ o18.ATM是一种将与融为一体的新的信息转移方式。
19.IEEE802.5的FS字段的AC主要有00、和三种有效编码状态。
20.在OSI的传输层协议中,2类传输协议在1类传输协议的基础上,允许。
计算机网络实验思考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3111e0551810a6f524864c.png)
实验1 IEEE802标准和以太网练习2 理解MAC地址的作用3. 参考答案本机MAC地址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是否收到,为什么主机B 主机B的MAC 主机A的MAC 主机C的MAC 是,主机A与主机B接在同一共享模块主机D 主机D的MAC 主机A的MAC 主机C的MAC 是,主机C与主机D接在同一共享模块主机E 主机E的MAC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主机F 主机F的MAC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思考问题:1. 参考答案:因为共享型设备广播转发数据包,交换型设备不广播转发数据包,所以连接在同一个共享型设备的主机会收到其他主机的数据包,而连接在同一个交换型设备的就不会这样。
2. 参考答案:集线器与交换机都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用于数据包转发的设备,它们的区别在于集线器为广播式的转发数据包,而在交换机内部维护着一张端口与物理地址的映射表,在目的MAC地址已知的情况下,交换机会按照相应的端口转发,而不会广播转发数据包。
3. 参考答案:共享型设备在转发数据包时,采取广播转发的策略,发送到某一特定主机的数据包会被连接在同一个共享设备的多台其它主机接收,这样,其它主机就可以查看到这个数据包,从而有机会窃取敏感信息。
练习3 编辑并发送MAC广播帧5. 参考答案该地址为广播地址,作用是完成一对多的通信方式,即一个数据帧可发送给同一网段内的所有节点。
思考问题:1. 参考答案:可以2. 参考答案:MAC广播帧会发送给同一网段的所有主机。
实验1 IEEE802标准和以太网练习4 编辑并发送LLC帧4.● 参考答案帧类型发送序号N(S)接受序号N(R)10(信息帧) 1 0● 参考答案这一字段定义为长度或类型字段。
如果字段的值小于1518,它就是长度字段,用于定义下面数据字段的长度;另一方面,如果字段的值大于1536,它定义一个封装在帧中的PDU 分组的类型。
思考问题:1. 参考答案:可以通过改变控制字段的长度来编辑LLC帧的类型。
计算机网络思考题答案版
![计算机网络思考题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fe1edb19e8b8f67c1cb9ac.png)
思考题
• 为什么吉比特以太网采用载波延伸和短帧 突发的组合方式?(即,为什么不全部采 用“大鸡”或全部采用“小鸡”的方式?) • 全部采用大鸡,帧长度过长,造成不必要 的开销,浪费了资源; • 全部采用小鸡,信道利用率较低(C增大, L不变则a会变大)
例 题
• 共享式吉比特以太网中,发送方有10个以 太网最小长度的帧要发送。若不考虑前同 步码、帧间填充和碰撞,则发送数据的效 率为多少? • 发送时延:64bit/1000Mb/s=0.064微秒 • 十个帧即:T0=10*0.064=0.64微秒 • 传播时延为: =5.12微秒 • 效率:T0/ +T0=11.1%
• T(电路交换)=连接建立时间+报文发送时 延+传播时延; • T(分组交换)=报文发送时延+最后一个分 组在(k-1)条链路的发送时延+传播时延 • (k-1)*p/b<s
时延带宽积举例
• 例如,某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20ms,带宽 为10Mb/s,则 时延带宽积=(2010-3)(10106 )=2105 bit • 即发送端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刚到达终点时, 发送端已经发送了2 105 bit 数据,而这2 105 bit 数据正在链路上传输。
例 题
• 半双工以太网要发送5个100字节的帧,并按 照发送的字节顺序编号为B1,B2,…,B500。 (1)在传统以太网中,下列情况不会出现的是 (C) (2)在千兆以太网中,下列情况不会出现的是 (D ) A.发送B30时停止发送 B.发送B60时停止发送 C.发送B90时停止发送 D.发送B120时停止发送
思考题
• 为什么以太网不采用物理上和逻辑上都是 总线型的结构,而要采用物理上是星型, 逻辑上是总线型(通过集线器)的结构? • 双绞线的传输距离非常有限,如果在物理 上采用总线型,某一中间结点(主机)坏 了,则会影响其他结点的传输。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解析[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解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4a8ad85ef7ba0d4b733b15.png)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e3b15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d.png)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复杂而又重要的学科,谢希仁教授所著的《计算机网络》第六版更是这一领域的经典教材。
书中的课后习题对于我们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一、物理层1、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何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它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2、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规程专指物理层协议,而协议的范围更广,可以涵盖多个层次。
规程更侧重于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规则,而协议则是对通信过程中各种规则和约定的总体描述。
3、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包括源点、发送器、传输系统、接收器和终点。
源点产生要传输的数据,发送器将源点产生的数字比特流转换为可在传输系统中传输的信号,传输系统用于传输信号,接收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数字比特流,终点接收数字比特流并进行处理。
二、数据链路层1、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封装成帧是为了在链路上以帧为单位传输数据,便于接收方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
透明传输是为了确保数据中的控制字符不会被误解释为帧的边界。
差错检测是为了发现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比特差错,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要发送的数据为 1101011011。
采用 CRC 的生成多项式是 P(X)=X4 + X + 1 。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首先,将生成多项式转换为二进制:10011。
然后,在数据后面添加 4 个 0,得到 11010110110000。
用这个数除以 10011,得到余数为1110。
三、网络层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是比较其优缺点。
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西南大学《计算机网络》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计算机网络》复习思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aa8bd75022aaea998f0f20.png)
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Ad hoc网络中的用户都可以移动,并且系统支持_________和动态流控制。
2.如果由网桥自己来决定路由选择,而网上的其它结点则不负责路由选择,这种网桥技术是属于__________网桥技术。
3.IP协议设计了______字段来避免数据报在网络中循环,无休止地流动。
4.为了控制丢失(或丢弃)的报文段,TCP采用了___________,用来计算确认到达时间,决定报文段是否需要重传或重传的时间。
5.在OSI模型中,将信息从上一层传送到下一层是通过命令方式实现的,这里的命令称为__________。
6.在一有噪信道上,其信道带宽为3000Hz,信噪比为30db。
那么,此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是________比特/秒(保留整数)。
7.面向字符型的链路协议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不同字符集的两台机器很难利用面向字符型协议进行通信。
二是____________的编码不能在用户数据中出现。
8.IEEE802.11的MAC采用__________协议来避免冲突。
9.路由器的交换结构的作用是根据________对分组进行处理,将某个输入端进入的分组从一个合适的输出端口转发出去。
10.URL由三部分组成:_________、主机名和路径及文件名。
11.SMTP运行在TCP的________号端口上。
12.在对称加密体系中,加密方和解密方使用相同的________。
13.Ethernet的物理层采用的编码方法是_________。
14.如果分组的源IP地址是201.1.16.2,目的IP地址则是0.0.20.125,那么这个目的地址常被称为___________地址。
15.在HDLC中,平衡配置链路两端的两个站都是_________。
16.内同步法是从自含时钟编码的发送数据中提取_________的方法。
17.在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网络号为210.200.150.0的IP网络中,每个子网最多可连接________台主机。
计算机网络思考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22af03cc175527072208e6.png)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1面向终端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特点:使用模拟电话线。
将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分开。
2分组交换计算机网络。
特点: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主机和终端都处在网络的边缘。
这些主机和终端构成了用户资源子网,用户不仅共通信子网的资源,而且还共享用户资源子网的许多硬件和软件资源3以OSI为核心的第三代计算机网2、简述计算机网络与联机多用户系统以及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关系。
答:在共享资源方面,计算机网络中的用户可以相互共享资源。
而联机多用户系统是各终端共享的资源。
在并行处理能力方面,计算机网络中的各计算机都具有独立处理能力,不受其他计算机的制约。
而联机分时多用户系统各终端用户分时运行,同一时刻不存在两个用户程序同时运行情况。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之上的系统。
它与计算机网络的物理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分布式操作系统是以全局方式管理网络资源。
它可以调动互联的计算机互相协调工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一个大型程序被分布在多台计算机上并行运行。
另外它可以自动为用户调动网络资源3.计算机网络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答:按连接范围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按使用范围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按网络传输方式分类:广播式网络、点对点式网络4、常见的局域网拓扑有哪几种?每一种有何特点?答:总线型: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所需电缆较少,易于组网,具备一定可靠性。
缺点:扩展潜力有限,任何网络故障会影响整个网络,且不易判断故障点。
星型:网络上计算机通过HUB进行集中管理。
任何一台计算机发生故障都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网络易于扩展和改变。
缺点:一旦HUB出现故障,整个网络就将无法正常工作。
环形:网络计算机均有平等访问网络的机会,采用令牌传递方式时传递速度快,当网络上的计算机数量较多时性能也不易受影响。
缺点:任意一台计算机故障时都会影响整个网络,且不易判断故障点。
网络不易扩展和修改5、常见的广域网拓扑有哪几种?每一种有何特点?答案:广域网可以采用多种拓扑结构,如星形,环形,树型,完全连接,相交环形,甚至是不规则的拓扑结构.6、简述在计算机网络发展及标准制定中起关键作用的几大组织的功能答:(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97),并成立了一个分委员会(SC16)从事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国际标准化问题的研究和制定(2)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成立了IEEE802委员会,专门制定局域网的国际标准7、简述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答:1986年,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University of Karlsruhe)合作,实施了中国学术网(Chinese Academic Network,CANET)。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训教程课后习题解答答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训教程课后习题解答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e8a5c96137ee06eff918f3.png)
习题解答第一章交换机实验实验二交换机的配置模式一、思考题1、为什么enable 密码在show 命令显示的时候,不是出现配置的密码,而是一大堆不认识的字符。
解答:在设置密码时使用的显示参数不同,其中,使用参数“0”标识密码为明文结构,即原始密码(可见密码);使用参数“7”标识密码为密文结构,即显示为加密后的密码(不可识别,防盗)。
2、当你不能确定一个命令是否存在于某个配置模式下的时候,应该怎么查询?解答:使用“?”,可以罗列该模式下所有可使用的命令;也可以使用Tab 键来识别,先写入该命令的第1或者2个字母,使用Tab键识别,能够补全,则说明该命令有可用,不能补全,则说明是不对的。
二、课后练习1、进入各个配置模式,并退出。
2、设置特权用户配置模式的enable 密码为“digitalchina”。
3、实验结束后,一定要取消enable 密码。
答案:参考教程实验二详细步骤。
实验四交换机恢复出厂设置及其基本配置一、思考题1、为什么第三步中show flash 的显示中,startup-config 文件的大小是0 bytes?2、怎样才能将startup-config 文件和running-config 文件保持一致?解答:1和2同解,startup-config 是启动配置文件,设备在初始化状态时,文件的大小是0 bytes,当用户配置完成后,运行write命令,会将running-config 即运行配置文件写入到flash中的startup-config文件,这样,设备在断电或是重启后,仍旧可以保持配置成功状态时的效果,来避免设备配置完后长期使用出现死机或假死状态,设备重启即可解决问题。
二、课后练习1、请为交换机设置enable 密码为wl123;2、请把交换机的时钟设置为当前时间;3、请为交换机设置姓名为digitalchina-3926S;4、请把交换机的帮助信息设置为中文;5、请把交换机恢复到出厂设置。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第六章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第六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aa073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8.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第六章答案第六章思考题1.试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
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2.子网掩码255.255.255.0代表什么意思?3.一个网络的现在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台主机?答:6台4.RIP使用UDP,OSPF使用IP,而BGP使用TCP。
这样做有何优点?为什么RIP周期性地和临站交换路由信息而BGP却不这样做?5.请辨认以下IP地址的网络类别。
(1).128.36.199.3(2).21.12.240.17(3).183.194.76.253(4).192.12.69.248(5).89.3.0.1(6).200.3.6.2答:2,5,A; 1,3,B; 4,6,C6.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128.96.39.0 255.255.255.128 接口M0 128.96.39.128 255.255.255.128 接口M1 128.96.40.0 255.255.255.128 R2192.4.153.0 255.255.255.192 R3*(默认)—R4现在共收到5个分组,其目的地址分别为:(1)128.96.39.10(2)128.96.40.12(3)128.96.40.151(4)192.4.153.17(5)192.4.153.90试分别计算其下一跳。
答:(1)接口M0,(2)R2,(3)R4,(4)R3,(5)R47.有如下的4个/24地址块,试进行最大可能的聚合。
212.56.132.0/24212.56.133.0/24212.56.134.0/24212.56.135.0/24答:212.56.132.0/22.8.以下地址块中哪一个和86.32/12匹配?请说明理由。
(1)86.33.224.123 (2)86.79.65.216 (3)86.58.119.74 (4)86.68.206.154答:(1)9.与以下掩码相对应的网络前缀各有多少位?(1)192.0.0.0 (2)140.0.0.0 (3)255.224.0.0 (4)255.255.255.252答:(1)/2,(2)/4,(3)/11,(4)/3010.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N1 7 AN2 2 CN6 8 FN8 4 EN9 4 F 现在B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和“距离”):N2 4N3 8N6 4N8 3N9 5试求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计算机网络应用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应用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e6593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8.png)
本章习题一、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ARPNET是属于______阶段的里程碑。
A.面向终端B.局域网阶段C.网络互联阶段D.信息互联阶段2.OSI参考模型中负责电气部分管理的是______。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会话层3.传输层中面向可靠连接的协议是______。
A.FTP B.DNS C.TCP D.UDP4.C类IP地址的主机地址个数是______。
A.28-2个B.224-2个C.27-2个D.216-2个5.普通的网络交换机属于______层设备。
A.网络层B.物理层C.数据链路层D.网际层6.用于跟踪网络的工具是______。
A.ipconfig B.ping C.netstat D.tracert 7.以下______是局域网内的IP地址。
A.202.5.3.102 B.192.168.5.7 C.126.189.25.31 D.58.209.7.145 8.网卡的种类繁多,超薄笔记本网卡是______。
A.有线网卡B.无线网卡C.USB网卡D.蓝牙9.具有网络互连、网络隔离、流量控制等功能的网络设备是______。
A.集线器B.交换机C.路由器D.网桥10.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家庭常用的网络互联方式是______。
A.主机—路由器B.交换机—路由器C.路由器—路由器D.服务器—交换机11.127.0.0.1作为本地循环地址,是为了检测______。
A.网卡与交换机的连通性B.交换机与路由器的连通性C.本地网络自检D.以上都不对12.在局域网内,______可进行网络资料的共享。
A.使用网盘B.使用系统自带的共享功能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上册)60C .使用文件传输软件D .使用隔空投递功能 13.在众多多媒体资源库中,其中属于在线课程的是______。
A .直播B .微课C .千聊D .网易云课堂 14.网络信息发布平台种类繁多,______是用于日常交流的信息平台。
计算机网络思考题答案版
![计算机网络思考题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fe1edb19e8b8f67c1cb9ac.png)
思考题
• 从图2-19和图2-22中可以看出,ADSL与 HFC两种上网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第三章
例 题
• 下列关于数据链路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 利用传输介质透明传输比特流 B. 使得物理线路传输无差错 C. 负责数据链路的连接、维护和释放 D. 向网络层屏蔽帧结构的差异性
思考题
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
• 不一定。分组交换的迅速体现在其不需要事先建立连接和分配带宽即 可以进行分组发送,它可以动态分配带宽。但是不一定这种方式所花 的时间就是最短,因为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在转发的节点 上会有一定的处理和排队的时延,如果传送距离较远(经历的路由器 较多),那么时延就会比较长。拿电路交换为例,当电路交换的建立 连接时间远小于其传送时间时候,电路交换的时延会较短。
例 题
• • A. B. C. D. 对于传输带宽较大的高速局域网,为了 获得更高的性能,应选用的传输介质是 (C) 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 微波
例 题
• 共有四个站进行码分多址CDMA通信。四 个站的码片序列分别是 A:(-1-1-1+1+1-1+1+1) B:(-1-1+11+1+1+1-1) C:(-1+1-1+1+1+1-1-1) D:(-1+1-1-1-11+1-1) 现收到码片序列(-1+1-3+1-1-3+1+1)。问 哪几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 的是1还是0? (正交性)
B.
C. D.
例 题
• 关于网络体系结构中“层次”的如下描 述,不正确的是 (C) 通信的对等实体具有相同的层次; 通信的不同系统中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 功能; 高层使用所有低层提供的服务;(只使 用低层向上层提供的那部分服务) 低层向高层提供本层的硬件和软件配置。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43ebd73186bceb19e8bb8d.png)
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习题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B4.A5.C二、填空题1.资源,通信2.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3.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网络软件及协议4.金税金桥金关5.服务器三、思考题1.计算机网络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许多类别,如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为星型网,环型网等,根据网络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等。
在这些分类标准中,最常用的是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很好的反映不同类型网络的技术特征。
由于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不同,它们所采用的传输技术也就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网络技术特点与网络服务功能,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3类: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网络拓扑结构反映了网络中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有星型,总线,环状,树状和网状等,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是星型,总线,环状3种。
星型结构存在一个中心结点,每台计算机直接与中心节点相连,形成星型的拓扑结构,在这种拓扑结构中,任何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节点来转接。
总线型结构中,LAN的节点均连接到一个单一连续的物理链路上,所有节点均在同一线路中通信。
环形结构是工作站,共享设备通过通信线路构成一个闭合的环。
信息在网络中沿固定方向流动,两节点间有唯一的通路,可靠性高。
习题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A,E4.B5.A二、思考题1.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称为基带传输。
基带传输是一种重要的传输方式,它要求形成适当的波形,使数据信号在带宽受限的信通上通过时不会由于波形失真而产生码间干扰。
宽带是指比音频带宽更宽的宽带。
使用这种宽频带进行传输的系统,称为宽带传输系统。
它可以容纳全部广播,并可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一般通信线路在远距离传输时,只适合传输一定的频带信号,不适于基带信号。
由于电话网是目前覆盖面最广的通信方式,因此,利用模拟通信道进行数据通信也是最普遍使用的通信方式之一。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谢希仁编著)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谢希仁编著)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cfc4f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b.png)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谢希仁编著)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谢希仁编著)课后习题答案1. 概述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互连起来,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交换和共享。
本文将按照《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谢希仁编著)的章节顺序,逐一解答课后习题的答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知识。
2. 物理层2.1 课后习题答案1)答案: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将比特流变为物理信号,并通过物理媒介进行传输。
主要协议有物理层接口、码元的波特率和比特率等。
2)答案:物理层的数据传输方式有两种,即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
基带传输是指直接将数字数据流进行传输,如以太网;宽带传输是指通过调制解调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如电视信号。
3. 数据链路层3.1 课后习题答案1)答案: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帧,并进行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主要协议有以太网、令牌环网和点对点协议等。
2)答案:数据链路层的差错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纠错码和检错码。
纠错码可修正少量错误的比特,如海明码;检错码只能检测错误的比特,如奇偶校验码。
4. 网络层4.1 课后习题答案1)答案: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和路由选择。
主要协议有IP协议和ICMP协议等。
2)答案:子网划分将一个大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络,可以实现更加高效的数据传输和管理。
子网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使得同一子网内的主机通信速度快,而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速度慢。
5. 运输层5.1 课后习题答案1)答案:运输层的主要任务是为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主要协议有TCP协议和UDP协议等。
2)答案: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具有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错误恢复等功能;UDP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适用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
6. 应用层6.1 课后习题答案1)答案: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最高层,提供了各种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服务。
第1章 计算机网络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1章 计算机网络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8ff91ceff9aef8941e06d7.png)
(10)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增加可靠性、提高系统处理能力。
)
(11)简述计算机网络基本要素
(
作为一个计算机网络必需具备下列三个要素:
至少有两台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且相互间有共享资源的需求。
两台(或多台)计算机之间要有通信手段将其互连。
)
(4)简述OSI各层与常见网络设备的对应关系
(
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常见网络设备与协议有:Telnet、FTP、WWW、网关、防火墙。
传输层有:TCP、UDP
网络层有:IP、路由器
数据链路层有:网卡、网桥、交换机
物理层有:电缆、光缆、无线电、连接头、集线器、中继器
)
(5)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由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而形成的一种网络系统。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这种系统使得在一个地点的计算机用户能够享用另一个地点的计算机或计算机设备提提供的数据处理功能与服务,从而实现共享受计算机系统资源及相互通信的目的。
)
(8)简述传输速率等级OC-1,OC-1与OC-n的关系。
(
传输速率等级OC-1是线路的一种单位,其传输数据量约为51.84 Mbps,它与OC-n的关系是n倍数递增的关系。
)
(9)简述网络类型
(
计算机网络的种类有多种,主要是由分类的方法来决定的。如有按拓扑结构分类的;有按网络规模大小、距离远近分类的;有按服务对象分类的。无论用哪种方法分类,对网络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是反映人们的不同说法而已。在日常工作中,人们一般按网络规模的大小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无线网和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第五章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第五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75dfa53b3567ec112d8a3d.png)
第五章思考题1.在TCP/IP网络上,主机和在主机上的应用程序各自用什么来标识DA。
端口号B。
主机地址IP地址C。
IP地址主机地址D。
IP地址端口号2.TCP协议的慢启动中,若初始发送方设置拥塞窗口大小为1,在经过三个往返时延后,拥塞窗口变为 DA。
3 B。
3 C.6 D.83.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3个连续的TCP段,分别包含300B、400B和500B的有效载荷,第3个段的序号为900。
若主机乙仅正确接收到第1和第3个段,则主机乙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 BA.300 B。
500 C.1200 D。
14004.假设UDP报头的十六进制数为06 32 00 35 00 1C E2 17。
求:(1)源端口号与目的端口号。
(2)用户数据长度。
(3)这个报文是从客户端发出,还是从服务器端发出?(4)它访问哪种服务器?源端口号1586,目的端口号53,用户数据长度20B,报文由客户端进程发出,访问域名解析DNS服务器5.已知TCP头部用十六进制表示为:05320017 00000001 00000055500207FF 00000000。
请回答以下问题:(1)源端口号是多少?(2)目的端口号是多少?(3)序号是多少?(4)确认号是多少?(5)头部长度是多少?(6)报文段的类型是多少?(7)窗口值是多少?源端口号1330,目的端口号23,序号1,确认值85,头部长度5,窗口大小20476.假设:TCP拥塞控制的AIMD算法中,慢开始SST1的阈值设置为8,当拥塞窗口上升到12时,发送端检测出超时,TCP使用慢开始与拥塞避免。
试给出:第1次到第15次传输的拥塞窗口分别为多少?2,4,8,9,10,11,12,1,2,4,6,7,8,9,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思考题答案一、选择题1-5 CBACB 6-10 DBDCB 11-15 AADBD 16-20 DADCD21-25 BBACB 26-30 CACBB 31-35ACC C 36-40 ACACD41-45BBBCA 46-50 DBCCC 51-55 BAADC 56-60 BDCBC61-65ACAAC 66-70 CCBBB 71-75 CAADA 76-80 ACACC81-85?ADAC 86-90BBDDB 91-95 CDCDB 96-100 ABBAC101-105 DABAB 106-110 DACCC 111-115 BACBA 116-120BBA ?C 121-125 BADBA 126-130 BCAAD 131-135 BABDB 136-140AAAAD 141-145 BCCDD 146-150 CBCA?151-155 CCBBB 156-160 DAA??二、填空题1.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2.语法,语义,同步3.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4.双绞线,光缆,同轴电缆5.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6.8,864,10227.10mb/s,基带传输,双绞线8.xDSL技术,FTTx技术,HFC网9.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10.DSSS,FHSS,DSSS11.保密性,访问控制,安全协议的设计12.HTTP,SMTP,FTP13.建立连接,传送数据,释放连接14.物理,数据链路,网络15.更改报文流,拒绝服务,伪造连接初始化16.60,20,6553517.调幅,调频,调相18.协议,SAP,SDU19.数据链路,网络,运输20.OSPF协议,RIP协议,RIP协议三、名词解释1.协议数据单元(PDU):P30页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2.服务访问点(SAP):P30页在同一个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3.透明传输; P29页“在数据链路层透明传输数据”表示无论什么样的比特组合的数据都能够通过这个数据链路层4.信道复用技术:P47页百度:“复用”是一种将若干个彼此独立的信号,合并为一个可在同一信道上同时传输的复合信号的方法。
信道复用技术包括: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5.网络拥塞:P207页当提供的负载达到某一数值时,网络的吞吐量反而随提供的负载的增加而下降。
这是网络就进入了拥塞状态6.网络死锁:P207页当提供的负载继续增大到某一数值时,网络的吞吐量就下降到零,网络已无法工作。
这就是所谓的死锁。
7.网路互连:利用网路互连设备及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协议把两个以上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实现计算机网路直接的连接,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8.路由选择:按照分布式算法,根据从各相邻路由器得到的关于网路拓扑变化情况,动态的改变说选择的路由。
9.因特网将整个互联网划分成多个小的自治系统AS。
一个自治系统是一个互联网,有权自主决定本系统内采用何种路由选择协议,所以路由器在本系统内都必须是连通的。
一个自治系统内的所有网路属于一个行政单位。
10.报文鉴别:对于不需要加密的报文,接受方鉴别报文真伪。
(第七章的内容可能不考)11.防火墙:一种特殊的编程路由器,安装在一个网点和网络的其余部分之间,目的是实施访问控制。
这个访问控制是由使用防火墙的单位自行制定的,这种安全策略应当最适合本单位的需要。
(第七章)12.域名系统:是因特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把便于人们使用的机器名字转换成IP地址。
13.网络协议的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14糊涂窗口综合症由于每个确认报文通告少量可用空间而导致每个报文段仅能携带少量数据的现象,称为糊涂窗口综合症。
(不理解者可查看课本204页)15信道利用率指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16首部检验和在IP数据报的首部部分,占16位。
这个字段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但不包括数据部分。
17地址解析协议是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
某节点的IP地址的ARP请求被广播到网络上后,这个节点会收到确认其物理地址的应答,这样的数据包才能被传送出去。
18滑动窗口机制是指利用发送窗口和接受窗口的大小来控制传输以实现可靠传输的一种机制四、简答题1.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线路交换:优点:1、信息的传输时延小2、信息以数字信号形式在数据通路中“透明”传输,交换机不对信息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因此交换机的在处理方面的开销较小,对数据信息也不需要加额外的控制信息,信息的传输效率比较高3、信息的编码方法和信息格式由通信双方协调,不受网络的限制缺点: 1、虽然信息传输的时延较小,但是电路的接续时间较长2、电路资源被通信双方独占,整个电路利用率低3、通信双方在信息传输、编码格式、同步方式或通信协议等方面要完全兼容,这就限制了各种不同的速率、不同代码格式、不同通信协议的用户终端直接的互通。
4、有呼损,即可能出现由于对方用户终端设备忙或交换网负载过重而呼叫不通报文交换:优点:1.不同的终端接口之间可以相互直通2.无呼损3.利用动态的复用技术,线路的利用率较高。
缺点:1.传输时延大,而且变化的范围比较大2.利用“存储-转发”,所以要求交换系统有较高的处理速度和大的存储能力3.实时性较差。
分组交换:优点:1.可以对不同的接口终端进行匹配2.网络轻载情况下,传输时延较小,且比较稳定3.线路利用率高4.可靠性高5.经济效益好缺点:1.网络系统附加了大量的控制信息,对于报文较长的信息传输率低2.技术实现复杂。
2.局域网的拓扑结构通常有哪些种类?为什么现在星形结构取代了以前总线结构的统治地位?答:(1)星形网、环形网、总线网、树形网。
(2)连接有大量站点的总线式以太网很容易出现故障,而现在专用的ASIC芯片的使用可以将星形结构的集线器做得非常可靠。
3.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各包含些什么内容?答:物理层的接口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性,即机械特性-说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例如:对各种规格的电源插头的尺寸都有严格的规定。
电气特性-说明在接口电缆的哪条线上出现的电压应为什么范围,即什么样的电压表示1或0。
功能特性-说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4. 试说明运输层在协议栈中的地位和作用。
运输层的通信和网络层的通信有什么重要的区别?为什么运输层是必不可少的?答:传输层在协议栈中的地位和作用:传输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它属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
传输层的通信和网络层的通信的区别:网络层是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传输层是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传输层是必不可少的,是因为:从IP层来说,通信的两端是主机。
但是,两个主机之间真正进行通信的实体是主机中的应用进程IP协议虽然能够把分组传送到目的主机,但这个分组还在目的主机的网络层,而没有交给应用进程,因而需要设置传输层来对IP分组进行复用和分用。
另一方面,低三层的通信没有提供可靠通信。
5. 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举例说明域名的转换过程。
域名服务期中的高速缓存的作用是什么?域名系统负责ip地址和域名直接的解析功能,例如119.75.217.56是百度的ip,百度的域名是域名,域名系统就负责这两个之间进行解析。
高速缓存是将近期访问过的网址信息存在缓存里,再次访问的时候会从缓存里读取,不需要重新解析。
这就加快了域名服务的响应速度。
6.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措施有哪些?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面临以下的四中威胁:(1)截获攻击者从网络上窃听他人的通信内容(2)中断攻击者有意中断他人在网络上的通信(3)篡改攻击者故意篡改网络上传送的报文(4)伪造攻击者伪造信息在网络上传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在于被动攻击中,攻击者只是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而不干扰信息流。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PDU进行各种处理。
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1. 保密性2.安全协议的设计3.访问控制7.网络层提供的数据报服务和虚电路服务对上面的运输层有何影响?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或虚电路服务不影响上面的运输层的运行机制。
但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
附:二者的不同点在P109页。
8.计算机网络有哪些主要的性能指标?计算机网络的的主要性能指标有两个:带宽和时延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b/s时延:发送时延(传输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9.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答:为了通过共享信道、最大限度提高信道利用率。
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频分、时分、码分、波分。
10.当某个路由器发现一数据报的检验和有差错时,为什么采用丢弃的办法而不是要求源站重发此数据报?计算首部检验和为什么不采用CRC检验码?答:之所以不要求源站重发,是因为地址子段也有可能出错,从而找不到正确的源站。
数据报每经过一个结点,结点处理机就要计算一下校验和。
不采用CRC是为了简化解码计算量,提高路由器的吞吐量11.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与文件传送协议FTP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各用在什么场合?答:文件传送协议FTP 只提供文件传送的一些基本的服务,它使用TCP 可靠的运输服务。
FTP 的主要功能是减少或消除在不同操作系统下处理文件的不兼容性。
FTP 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
一个FTP 服务器进程可同时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
FTP 的服务器进程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主进程,负责接受新的请求;另外有若干个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
TFTP 是一个很小且易于实现的文件传送协议。
TFTP 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和使用UDP 数据报,因此TFTP 需要有自己的差错改正措施。
TFTP 只支持文件传输而不支持交互。
TFTP 没有一个庞大的命令集,没有列目录的功能,也不能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12.对称密钥密码体制与公钥密码体制各有什么特点及优缺点?答:在对称密钥体制中,它的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的密码体制是相同的,且收发双方必须共享密钥,对称密码的密钥是保密的,没有密钥,解密就不可行,知道算法和若干密文不足以确定密钥。
公钥密码体制中,它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且加密密钥是向公众公开的,而解密密钥是需要保密的,发送方拥有加密或者解密密钥,而接收方拥有另一个密钥。
两个密钥之一也是保密的,无解密密钥,解密不可行,知道算法和其中一个密钥以及若干密文不能确定另一个密钥。
优点:对称密码技术的优点在于效率高,算法简单,系统开销小,适合加密大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