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与养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与养成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决定教育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和探讨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对于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道德,简称“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

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教师的从业之德,是对教师这一行业者的道德要求。它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包括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修养、道德行为等内容。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师德是教师职业实践的产物,具有稳定性和继承性的特征,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就其内涵而言,师德通常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主要包括:(1)忠诚于教育事业,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爱岗敬业。要求教师正确处理事业需要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严谨治学、勤于进取。(2)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它要求教师践行以学生为本、教书育人的教育

理念,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因材施教,诲人不倦。(3)团结协作,尊重家长。要求教师正确估价个人的作用,尊重他人的劳动,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彼此互勉共进;关心集体,维护学校的整体利益与荣誉。

广义的师德包括对教师个人道德的全面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并不局限在课堂上,教师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都是一种教育。要承担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教师对自身的道德、人格要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教师不仅在教育工作中做到严于律己,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还要模范遵守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在各个方面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三、怎样养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1.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落脚点。以学生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人权利,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坚持以学生为本,应学会引导而不是左右学生、影响而不是支配学生、感染而不是教训学生,在平等交流和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素质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2.坚持以学生为本,关键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学生看作权利主体,将思想教育同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

表达权、监督权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学生看作行为主体,将外在引导与学生内在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看作生命主体,将知识传授与健康人格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把学生看作发展主体,将学生成长成才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回应学生的利益诉求,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主张,多与学生进行平等、坦诚的交流,多与学生交朋友,不仅关心其学习,而且关心其生活;坚持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把学习成长、健康生活、同学关系等作为对学生进行关心和指导的重要内容,加强就业服务指导,关心和帮助困难学生,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

3.着力培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志业精神。教师应该是一种能让人感到幸福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这一职业不仅是崇高的,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感能够促使广大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够在教书育人中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不是每个教师都能体验到基于职业而产生的幸福感。因此,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促进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实现人生价值,应成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需要引导广大教师培养志业精神。现代教育学在传统职业精神基础上,提出了志业精神的概念。职业精神主

要强调敬业爱岗,而志业精神更加深入,不仅强调敬业爱岗,而且强调立志终身从事某项职业,不断培养自我成就感、自我满足感、自我实现感,使敬业爱岗成为一种内在的自觉要求。在新形势下,教师不仅需要培养职业精神,更需要培养志业精神。只有着力培养教师的志业精神,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行为才会充满激情、饱含热情,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各项目标。

4.精心塑造大爱师魂。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而人是有理性的,也是有感情的。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需要以理服人,也需要以情动人。传统教育理论注重树立教师的权威和尊严,却相对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现代教育理论表明,爱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核心因素,也是教师从业的基本要求。如果失去了爱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扭曲,就背离了基本的教育理念。现代心理学认为,爱作为人内心最深厚的情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可以让人充分地感受优美、体验崇高、品味温情。学生只有感受到爱才能感动,只有感动才能更好地行动。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引导广大教师精心塑造大爱师魂。

精心塑造大爱师魂,需要教师注重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科学,让学生的内心充满阳光、充满梦想。不论教育手段如何发达先进,不论教育方式如何丰富多样,教师都应始终怀着对学生的无私爱心,坚持和学生面对面,加强与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交流,让爱的力量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际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