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村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QQ:249044755
QQ:249044755
大学生村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在大学生村官工作中有以下六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农村工作的过程中工作内容和大学所学专业并不对口,不少大学生村官担心自身学业是否会荒废的疑虑。
第二、大学生认为村官待遇过低,工作积极性降低。
第三、部分村官关于改善本村的想法受到村委干部的否定,村干部不支持村官工作,工作热情受到打击。
第四、目前村官普遍存在无权无职的状况,在办事时候束手束脚,无法参与村子的具体发展决策,进农村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
第五、某些乡镇长期借调村官,使村官工作名不副实,没有真正接触农村。
第六、部分村民对于大学生村官能力的质疑,认为大学生实力动手能力不强。
应对措施:
政府出台一系列安心工程:
第一、尽量发挥大学生专业特长,让他们在农村大舞台找到“用武之地”。
第二、增强对村官工作的指导,是他们工作上手更快。
第三、政府给予重视,出台相关政策保障村官待遇,稳定工作积极性,让大学生安心工作。
第四、在村级组织环节选举工作中,让大学生进入村“两委”。
第 1 页共1 页。
大学生村官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村官的调查报告大学生村官的调查报告范文20xx年9月,我县选聘了24名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
近期,我们对24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学习现状和思想情况进行一次详尽的走访调研。
任职一年来,发现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问题1.大学生村官角色转变不到位这一年来,大部分人已经顺利完成了角色转变,有声有色的开展起了村官事业。
当然也有个别人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工作中,守着工资在平平庸庸中度日子,不知道该该什么,或者怎么着手去开展农村工作。
也有人对三年以后留任没有信心,甚至不抱希望,置村上大小事务于不顾,空捧“村官”头衔身兼他职。
2.大学生村官知识结构不适应现有大学生村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与农村最为迫切的经济发展并不吻合、匹配,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的,不能真正把所学专业发挥到合适与恰当的地方。
比如,我县许多农村经济依然落后,当前的主要工作还是发展经济,可是这批大学生村官绝大部分为经济、农林等专业之外的专业,缺乏专业知识。
3.大学生村官工作方法不灵活现任大学生村官大部分不知道自己的工作重点,大小事务齐参与,而牵涉村子改革发展、引导村民致富、提高村民收入等重点工作却没有抓住抓好,整体上缺少根据自己所在村子需要和工作情况制定的发展规划。
在工作过程中,部分人坐等群众,没有走出固定办公地点深入群众了解他们所需所急。
4.大学生村官联系群众不紧密目前大学生村官反映最多的问题是与其他村干部的交流与沟通问题。
大学生村官普遍觉得在其他村干部眼里仍把他们当客人,对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不采纳考虑。
最先影响大学生村官沟通与交流问题的人员主要是村里原有的其他干部,村里一些最新情况不能及时传达给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如果不能顺利取得其他村官的支持,村民与大学生村官之间的交流往往也会受到影响。
5.大学生村官的相关政策不完善我县作为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示范点,虽然已经出台了《XX县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但配套政策还处于摸索阶段,许多细节性的东西还不明朗,部分政策规定由于缺少更为具体的标准,难以真正实施。
对大学生村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对大学生村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及建议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干部队伍优化。
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打破了人才的城乡壁垒,有效地推动了人才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和倾斜,弥补了一些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观念陈旧的缺陷,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村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有效改善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现就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阐述如下: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业务知识特别是农业实用技术缺乏,作用发挥不到位。
现在农村最缺乏的就是农业实用技术人才,而我镇招聘的13名大学生村官中,他们虽然学历较高,但所学专业涉及农业的只有个别一两个。
他们大部分都是在城市长大的,对农业实用技术了解不多,目前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与实际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在农村工作起来相对吃力,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还需进一步提高。
二是工作经验少,社会实践能力相对缺乏。
我镇这批大学生村官大部分都是一毕业就被选聘到村任职了,工作时间短,缺少基层工作经验,好多工作都凭个人去努力,缺少与基层党组织沟通协调的环节。
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做一些打字复印、整理归档等简单的工作,对于村里的很多实际工作插不上手。
到农村工作后的心理落差相对较大。
三是部分大学生村官缺乏长期工作的积极性。
部分大学生村官将这项工作作为跳板,等有工作经验后享受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加分优惠。
同时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激励保障机制尚不健全。
与同级选调生或公务员相比,大学生村官除了考公务员和竞聘村主任及村党支部书记之外,其他出路很少,三年聘用期满后就得解聘,这是很多“大学生村官”烦恼和困惑的问题,致使他们在工作中压力大、情绪多,感到前途渺茫,有后顾之忧。
四是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定位尚不明确。
大学生村干部属于“乡镇管理、服务基层”的性质。
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虽属所在乡镇管理,但乡镇既不能以一名普通乡镇干部去管理和要求,又不能以一名农村干部去对待,同时目前乡镇民主选举不断完善,不能通过法定程序进入村级班子的大学生村官身份相对尴尬,地位边缘化。
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国家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而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选聘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参考意见如下:逐步健全大学生村官选聘机制;注重培训和传帮带相结合;切实加强大学生村官考评机制;努力健全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完善大学生村官选聘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对策选派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对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缓冲,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巩固基层政权,无疑是一项双赢举措。
当前在国家有关大学生面向农村和基层就业的政策引导下,大学生村官计划逐渐在全国除港澳台以外31个省全面展开,这一计划必将在大范围内长期实施。
因此,在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中产生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水土不服”的问题多数大学生村官入村工作首先面临的难题是“水土不服”。
他们中一部分从小在城市长大,对农村情况缺乏了解,更不适应农村生活;而那些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大学生村官,为了有朝一日跳出农门,两耳不闻窗外事,拼命读书,对村情、农活也不十分了解。
从象牙塔突然走向农田村舍,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理想和现实也产生了巨大的落差,让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在农村中开展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二、身份合法性遭受质疑大学生村官选拔首先存在着身份合法性的问题,也是目前推行这一计划的所有省市均遇到的难题。
按照1998年修订通过的《村民委员会自治法》中的有关规定,村民委员会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基层群众性自助组织;村民通过选举直接产生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撤换村委会成员。
但是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大学生村官,没有所在村的户口,如果参与和管理所在村的事物则违背了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于不是本村村民,也没有权利参加村委会选举。
因此,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就处在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他们参与和管理农村事务的身份合法性遭遇质疑。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摘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国家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而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很大成效,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尝试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对策大学生“村官”是指近年来由政府部门正式批准选聘的大专或以上学历的应届生,毕业一至两年的本科生、研究生(原则上为中共党员或者预备党员,非中共党员的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也可选聘)到村任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无法可依。
目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尚无专门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村民选村官是村民自己的事情。
大学生“村官”的户口一般挂靠在乡镇而不落在就职村,并非就职村的村民,因此,从法律角度而言,大学生就任的村党支书助理,村委会助理等“空降”的特设职位,就如打法律的擦边球,有破坏村民自治的嫌疑。
大学生“村官”的模糊身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村官工作的开展。
(二)待遇偏低。
工资待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村官”对自身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
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参差不齐,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城市周边与偏远山区的工资待遇水平相差很大。
绝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对目前的经济待遇不满意,大学生“村官”的收入多为补贴性质,而且数量有限,与当前大学生对收入的期望尚有一定差距,很多地方在工资待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承诺没有兑现。
待遇的好坏是能否留得住大学生“村官”的关键。
(三)专业不对口。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着眼点是新农村建设,目前,农村最需要的是与农业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然而现在的大学生“村官”专业背景太宽泛,很多是文科出身,有农学背景的专业技术人才却相对较少。
关于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及管理的建议
关于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及管理的建议河北省万全县安家堡乡现有大学生村官4名。
在一年多的工作中,他们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为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经过调查,发现有的大学生村官思想上或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确保留得住、干得好、有前途,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大学生村官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思想上没有“扎根”。
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原因较多,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就业的考虑。
“村官”只是一种就业途径,而不是追求的事业。
他们在担任一段时间“村官”后,会通过考公务员、考研、提拔等途径,脱离农村基层。
可以看出,到农村担任“村官”,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选择。
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教育引导大家在思想上扎下根来,集中精力、发挥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有所作为,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第二,工作上不够“深入”。
进村第一年的大学生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问题,如感到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工作无从下手等。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农村人际关系复杂、利益纠葛较多,农村工作琐碎繁杂,新来者很难在短期内被农村社会所接纳。
二是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大多数“村官”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
因此,如何让大学生“村官”尽快了解农村,融入农村,与群众“打成一片”,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三,能力上需要“提高”。
大学生村官能力上的欠缺阻碍着他们在农村知识优势的发挥。
一是缺乏足够的人际沟通能力,一时很难适应农村工作。
二是他们大多刚刚离开学校,社会工作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是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面对困难和挫折,大学生村官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村官如何弥补自身不足,完善知识结构,将其尽快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需要通过培训和管理等工作加以解决。
到村任职遇到的问题
到村任职遇到的问题
1. 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大学生村官通常刚从大学毕业,缺乏对农村工作的了解和经验,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和熟悉农村环境和工作方式。
2. 语言沟通障碍:如果大学生村官不能流利地使用当地方言,可能会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影响与村民的交流和工作的开展。
3. 缺乏社会关系:大学生村官可能刚从城市来到农村,缺乏当地的社会关系和资源,需要建立新的社交网络和资源渠道。
4. 工作压力大:农村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大学生村官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需要尽快适应和掌握工作技能。
5. 生活条件艰苦:农村生活条件相对城市较为艰苦,基础设施不完善,大学生村官需要适应这样的生活环境。
6. 政策了解不足:对于国家政策、农村改革等方面的了解,大学生村官可能存在不足,需要加强学习和了解。
7. 家庭因素:对于有家庭的大学生村官来说,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也是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学生村官需要积极学习、了解国家政策和农村工作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加强与当地村民和干部的交流和合作,建立良好的工作和生活关系。
同时,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支持和帮助,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在校大学生“村干部”工作中存有的难题及防范措施思索
在校大学生“村干部”工作中存有的难题及防范措施思索聘用大学毕业生到村就职,是中共中央做出的一项具备长久战略地位的关键管理决策。
在校大学生到乡村去,不但是完成与中华民族共拼搏、与时期齐发展、与乡村同发展趋势的价值观念的有效途径,也是在校大学生回应党的号召、时期的召唤和农户的盼望的必须。
近日,xx在在校大学生“村干部”的信件上做出指示精神,xx朋友在在校大学生“村干部”意味着交流会上注重,“要勤奋使她们出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确展现了中共中央紧紧围绕提升“三农”工作中,推进党在农村的当政基本,把在校大学生“村干部”工作中做为党员队伍基本建设和人才团队基本建设的一项习惯性工作中进一步抓实抓细搞好的信心。
如何使在校大学生“村干部”真真正正可以在新农村规划的演出舞台上热情无私奉献,乡村基层党组织应积极主动搞好现行政策正确引导、帮抚教育、发展趋势具体指导和管理方法督导工作。
一、长远实际意义(一)为推进党的当政基本给予新的能量基层就是我党执政的根基和各个基层党组织的末梢神经,如果我们党的政党在基层无法得到推进,那就是十分风险的数据信号。
在校大学生“村干部”有高尚的理想化、宏大的理想、发展趋势的激情和积极主动的上进心,她们以村党组织书记助手、村委会主任助手的真实身份资金投入工作中,为乡村基层人员增加了新生力量。
让在校大学生“村干部”在党组织重特大主题活动、推动党内民主等党建工作各个领域充分发挥,既让她们在掌握乡村、了解乡村中尽早发展起來,又让她们在累积基层工作经验、提高工作中才能中为推进党在农村的当政基本作出贡献。
(二)为促进新农村规划引入魅力在校大学生“村干部”到基层之后,绝大多数能运用学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特长,积极主动为发展趋势农牧业、发家致富农户、新农村建设做出应该有的奉献。
在具体工作上,她们有的利用软件专业知识,承担党员领导干部当代现代远程教育等阵营,推动了乡村的信息化规划;有的融合学过技术专业,在栽种、饲养、蔬菜水果种植等层面提升探寻和实践活动,领着群众发家致富;有的借助共产党员服务站、“老娘舅”个人工作室等为群众给予法律法规、心理状态等各种资询和服务项目;也是有的应用学过专业知识,参加村内的一些整体规划、管理方法和基本建设等,为乡村带来到新意识、新专业知识。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难点和解决方法分析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难点和解决方法分析现代社会中,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在城乡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村官也会遇到一些难点和困难。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难点和解决方法:一、经济难题二、管理难题三、沟通难题一、经济难题作为大学生村官,尤其是在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不够发达的地区工作,经济问题会成为一个非常头疼的难点。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村官常常会遇到以下两个问题:1、经济来源不充分。
这实际上是大学生村官经常遇到的问题。
在一些贫困地区,村庄的经济收入比较低,一些经济项目也落后。
为了实现一些重要的社会目标,大学生村官需要寻找新的经济来源。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村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寻找新的经济来源:(1)引导村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案。
大学生村官可以通过专业知识和技术指导来提高村民的产出。
同时,大学生村官还可以与当地政府或企业合作,获得支持并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2)创新社会项目。
大学生村官可以通过调查和分析,了解村民对社区的需求和要求。
然后,他们可以引导村民发展针对性的项目,例如共享经济、旅游业、小商品经营等。
通过这种方式,大学生村官可以使村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2、经济项目落后。
在当地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经济项目也可能相对落后。
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这也是一个难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大学生村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调查和分析。
了解当地的特点和市场需求,然后与政府或企业合作,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2)引进新技术。
大学生村官可以通过专业知识和技术指导,引导村民学习新的科技知识、技巧和技术。
通过这种方式,村庄的经济水平可以得到提高。
二、管理难题在管理村庄的时候,大学生村官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1、村庄管理混乱。
一些村庄因为管理混乱,导致村民生活条件比较差。
大学生村官需要调查和分析该种情况,了解村民生活的实际情况,然后:引导村民改造建筑和道路,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当前大学生村官面临的现实困惑及对策思考
大学生村官面临的现实困惑及对策思考2008年至2010年,全国共选聘数万名优秀大学生毕业生到村任职,在党组织的关心培养下,他们走进农村,融入农村,艰苦奋斗,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我作为2010届的大学生村官,结合这一年多来自己在基层的工作体会,谈一下大学生村官面临的困惑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现实困惑1、身份处境尴尬。
按国家计划实施由县市级公开招选的大学生村官,由镇村两级共同管理,在村上工作,一般担任支书助理或主任助理,在法律政策上却真正处于“非官、非农”的尴尬处境,既不属于事业单位人员或者乡镇公务员,大多又不是村支两委成员,导致许多大学生村官出现“三不”现象。
一是不知道自己是谁。
由于大学生村官多在乡镇政府“帮忙”,在乡镇政府“出镜”的频率很高,成为“干部眼中的群众和群众眼中的干部”。
其“似官非官”的身份令众村官处境很尴尬。
二是不知道自己该听谁。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在村班子里难有说服力,始终难以进入村里的决策层,没有决策权,只能干些辅助工作,充当着村级文件起草、档案整理、村级卫生清洁等勤务员工作。
在乡镇政府也只是做做简单的工作,搞搞卫生打打杂。
模糊的角色使大学生村官处于“上面没人听,下面没人信,无职无权的两无人员”的尴尬处境,这种尴尬的处境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作用的发挥。
三是不知道自己怎么做。
“在村上我是村主任助理兼远教专员,在镇政府我是党政办文职人员,我不知道自己的主职是什么,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哪方面”是当前不少大学生村官面临的现实困境与疑惑。
2、工作推进艰难。
农村工作复杂繁琐,村民素质参差不齐,村民观念“百花齐放”,对大学生村官的要求,对农村各项政策的理解支持也就千差万别,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绩效难显现。
一是工作经验不足,融入群众难。
高校毕业生是我们国家的宝贵人力资源财富,丰富的学识积累是新时期大学生的优势,然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相对不足使得社会对大学生的认同度往往偏低。
当前大学生_村官_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_原因及对策
2008年,中央作出连续5年共选聘20万名大学生“村官”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也强调,大力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这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拓宽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来源都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的途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面临一些难题亟待破解。
1.大学生“村官”管理主体内在动力不足。
大学生“村官”管理主体主要是各级组织部门、人社部门、团组织和乡镇、村党组织。
目前,“上热下冷”与部门管理不到位现象同时存在。
镇、村重使用、轻培养的实用主义思想较重,部分镇、村负责人对大学生“村官”工作认识不足,不愿授权。
此外,少数协管部门责任意识较弱,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够到位。
联系帮扶制度落实不力甚至流于形式,有的帮扶人员敷衍应付,有的缺乏帮扶能力,对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状况并不了解。
2.大学生“村官”履职能力不足。
大学生“村官”普遍有热情、想干事,但发展村级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发挥一般,履职能力尚显不足。
在对各级管理人员、基层干部共237人的问卷调查中,对“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较好”的选项中,“促进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文书处理、远程教育等)”占82.3%,“推动乡村文明建设”占51.5%,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帮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则只有31.6%、12.2%、9.7%。
3.大学生“村官”期满出路不通畅。
中央为大学生“村官”规定了留任村干部、择优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考研等五条出路,但在大学生“村官”中,考录公务员的仅占很小比例。
无论是各级管理人员,还是大学生“村官”,普遍认为囿于个人能力、人脉等因素,竞选村干部难度非常大。
自主创业虽是重要出路,可是多数大学生“村官”不愿创业、不会创业,41%的大学生“村官”表示“还未考虑或不会去创业的”,普遍存在创业“三难”(项目难选、资金难筹、时间难保证)问题。
大学生村官存在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村官存在问题及对策知识型的大学生村官给新农村建设带去了新的思维、新的发展观念。
大学生村官到基层一线培养和锻炼,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从1997年开始,四川就面向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公开招聘“村官”。
争对活跃在农村建设第一线服务于“三农”的大学生村官,这支生力军在基层工作面临什么困难与问题,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对邻水县10个乡镇(龙安、城南、牟家、九龙、袁市、丰禾、石滓、兴仁、王家)的“村官”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基本情况1997年以来,四川邻水县全县共招聘大学生村官213名,在岗193名,占总数的90.6%;已离岗的有20名(其中:15名考录为公务员,5名外出自主择业),占总数的9.4%。
抽中调查的10个乡镇中大学生村官有61名,各乡镇人数分布4至8名不等,在岗的有53名,占总数的86.9%;未在岗或即将离岗的有8名(其中7名考录为公务员、教师等即将离任,1名外出就业),占总数的13.1%。
90%大学生村官在乡镇供职。
在调查的10个乡镇中只有1个乡镇有6名大学生村官没被镇政府安排实质性工作岗位,其他乡镇的大学生村官都被抽调到了乡镇政府,并被安排了具体工作;10%的大学生村官在乡镇兼职。
在调查的10个乡镇中有10%的大学生村官虽然没被镇上安排具体的工作岗位,但经常被抽调到乡镇从事一些文字材料和一些突击性的工作,他们在村上的工作实际上也只是当一名书记员,搞一些文字材料,真正吃、住都在村上大学生村官一个没有。
二、存在问题(一)农村普遍存在对大学生村官的偏见。
大多数村民认为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到村里能干啥,混两年就走了,不如来点实际的资金或项目,一般都不重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不给他们真正干事的位置和权利,对他们缺乏信任,有的村干部联愿放权给大学生村官独挡一面的机会,怕大学生村官与他们争饭碗,抢了他们的位置,多数大学生村官只能充当“勤务兵”或“书记员”的角色。
困难和挑战:大学生村官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困难和挑战:大学生村官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及应对策略2023年,随着国家扶贫开发政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村官成为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支力量。
然而,在工作中,大学生村官依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讨论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政策法规繁琐大学生村官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便是政策法规繁琐。
由于扶贫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文件需要严格执行,这往往会给村官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应对策略:在政策法规上加强学习,深入研究相关法律条文和政策文件,学会自己查找、解读文件,切实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政策素养。
同时,还需要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向上级咨询并督促其落实政策。
二、工作内容复杂大学生村官工作内容包括许多方面,如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扶贫等等,而其中的每一项都十分复杂,需要村官在不断地实践中摸索出新的方法。
应对策略:学会把握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工作计划和方案。
同时,要求助上级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寻求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
三、资源缺乏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村官有时会发现缺乏必要的资源成为了工作的拦路虎,阻碍了自己的工作效率。
应对策略:积极向政府和上级部门争取资源。
同时,村官还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及捐款等资金,引导和整合村民的力量,共同开展扶贫工作。
四、和村民融洽度不够大学生村官由于不够熟悉当地的习俗和文化,也会受到部分村民的排斥和对立。
村民对村官的信任度也会直接关系到工作的实际执行情况。
应对策略:加强对村民的了解和尊重,尽可能融入到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中,在平常的工作中和生活中尽可能多地与村民沟通,并亲力亲为的参与到群众中。
五、扶贫成效不显著尽管大学生村官已经尽力,但由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户意识不足等多种原因,扶贫的成效不一定显著,这往往会给村官带来不小的挫折感和困惑。
应对策略:积极调整工作方向和策略,创新工作方法,善于发现和利用资源。
浅谈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浅谈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前言:又是一年村官报考时,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大学生村官群体又将迎来新鲜的血液,灌注新鲜的活力。
随着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日益壮大,农村大地上,年轻的身影也越来越多。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广大有志青年去参与、去实践,农村基层也必将成为大学生增长才干、施展才华、做出贡献的广阔天地,笔者结合自身实际,以所服务的**市为例,简单分析了大学生村官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大学生村官自身着手,简述了当好大学生村官的几点做法。
2008年以来,**市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先后共选聘了四批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
四年来,大学生村官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与改革做出了不斐的业绩。
然而,新的形势下,大学生村官的成长也面临着的,诸如身份的认定、职责的履行、留任与出路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大学生村官的发展。
一、大学生村官成长存在的问题大学生村官,既是大学生,也是村官,其身份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而且这个团体的发展尚处在摸索的阶段,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一)农村人才需求与大学生村官专业的矛盾经调查,2008年以来,**市招录的大学生村官,理工科类的占绝大部分,其次为文史哲类以及其它类。
而对全市农村村民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村民们对大学生村官的期望值相对较高,有42%的群众认为大学生村官办事能力要强、能够带领他们发家致富,25%的群众认为大学生村官应当懂技术、热心服务群众,18%的群众认为大学生村官要和蔼可亲、讲道理、能协调处理矛盾。
由此可见,入村的大学生村官本身的专业技能与农村实际需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其进入角色的前期势必要经过一段磨合。
(二)大学生村官定位的窘境大学生村官与政府是一种合同关系,对社会来说,是在农村的政府工作人员,是政府雇员。
这让农村群众乃至一些农村本土干部对“大学生村官”的职务性质及任职关系无法准确把握。
大学生“村官”工作存在的难点及对策思考_工作心得体会_
大学生“村官”工作存在的难点及对策思考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
大学生到农村去,不仅是实现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进步、与农村同发展的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响应党的号召、时代的呼唤和农民的期盼的需要。
近日,在大学生“村官”的来信上作出重要批示,在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努力使他们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确实体现了党中央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把大学生“村官”工作作为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进一步抓实抓细抓好的决心。
如何使大学生“村官”真正能够在新农村建设的舞台上激情奉献,农村党组织应积极做好政策引导、帮带教导、发展指导和管理督导工作。
一、深远意义(一)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供新的力量农村基层是我党执政的基石和各级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如果我们党的政权在农村基层得不到巩固,那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大学生“村官”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发展的热情和积极的进取心,他们以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身份投入工作,为农村基层干部增添了新鲜血液。
让大学生“村官”在党内重大活动、推进党内民主等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发挥作用,既让他们在了解农村、熟悉农村中尽快成长起来,又让他们在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增长工作才干中为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做出贡献。
(二)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大学生“村官”到了农村基层以后,大部分能利用所学知识和专业特长,积极为发展农业、致富农民、建设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有的利用计算机知识,负责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阵地,推进了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有的结合所学专业,在种植、养殖、果蔬栽培等方面加强探索和实践,带领村民致富;有的依托党员服务中心、“老娘舅”工作室等为村民提供法律、心理等各类咨询和服务;也有的运用所学知识,参与村里的一些规划、管理和建设等,为农村带去了新观念、新知识。
XX县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建议措施
XX县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建议措施XX县自2002年起先后选派了五批、110名大学生村官,截至目前,考录国家公务员、教师等岗位54名,现有大学生村官56名。
一、主要做法一是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大学生村官的内力。
实行“集中制”,专门教育。
将大学生村官列为每年党员干部集中培训的重点对象,通过讲授农牧业实用新技术、新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村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力;实行“辅导制”,专人帮带。
制定了《3+1结对帮联大学生村干部跟踪培养制度》和“X+1”结对帮带、帮联跟踪培养机制,形成了县委压担子促着干、乡镇包村领导领着干、村支书带着干的“三位一体”的实干机制;实行“轮训制”,专业培育。
多渠道、多途径进行考察学习,先后组织大学生村官赴甘肃、陕西省,民和县、化隆县、西宁城西区就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结构调整等进行考察学习,使大学生村官拓宽了思路、增强了本领。
二是注重实践锻炼,挖掘大学生村官的潜力。
紧紧围绕农牧区中心工作,尽可能给大学生村官安排基层工作任务,并在充分信任和全力支持的基础上,按其所学专业给他们安排一些乡镇工作,有意识的让他们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及“急、难、险、重”问题的处理化解,使他们经受多方面的锻炼和考验,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决策、应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
三是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大学生村官的活力。
在充分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的基础上,将大学生村官作为正式候选人,依法进行选举。
2006年乡镇换届当中,首次选派的大学生村官中有5名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被依法高票当选为副乡镇长、乡人大副主席;严格按照省州的有关要求及时兑现了县级配套工资,交纳了大学生村官养老保险金、城镇医疗保险金、人身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等“四金”,解除了后顾之忧,调动了工作的主动性。
四是完善考核制度,增强大学生村官的能力。
将选派的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管理范围,下发了《关于做好选聘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完善了大学生村干部《定期汇报制度》、《述职评议制度》、《工作日志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并经常与所任职村保持联系和沟通,随时掌握他们的表现情况,每年年底召开乡镇党委负责人、大学生村官参加的经验座谈会,让大学生村官汇报一年来的学习、思想、情况工作,在汇报的基础上对任职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总结和全面考核,督促其改进不足,促使大学生队伍建设更加专业化,工作职责更加明确化。
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存在不足及下步打算
( 工作总结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存在不足及下步打算Summary of the work of college student village officials: shortcomings and future plans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存在不足及下步打算一、存在不足,以及解决方法。
1、对学习认识不够。
解决方法:充分利用工作闲余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加强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积极主动地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对工作热情不够。
解决方法:积极调整心态,端正思想,将困惑形成书面报告,及时向领导反映以求获得更好的解决。
3、工作不够细心。
解决方法:坚持从小处入手,改正马虎的毛病,并对工作进行反复检查,并将工作交由领导监督检查。
二、下步打算1.强化学习,提升综合素质。
紧密结合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进行党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学习中提高能力、增长才干。
2.联系村情,求真务实。
积极协助支书、配合村主任理清思路,制定工作措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找准工作着力点,体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扎扎实实做群众的“当家人”。
3.加强团结,搞好班子建设。
团结、坚强的村领导班子是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先决条件。
为此,一是积极协调村支书与村主任之间的关系,增强合作共事的能力;二是加强与其他班子成员之间的联系,取长补短,互为补充;三是协助建立议事例会制度,凡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必须采取评议会的方式群商议、共决策,以求更好的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四是强化目标管理,增强凝聚力、向心力。
4.改进方法,全力为民服务。
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工作中缩手缩脚的软弱弊病,深入农户、融入群众,及时了解掌握村民的意见想法,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难,做群众的“代言人”、贴心人。
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分析
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分析小李集工业园区大学生村官薛源一、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分析(一)自身问题1、存在短期化行为和“跳板”心理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中,缺乏归属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基层工作中;而且任期有限,服务期满后就业还得依靠自己。
所以应积极拓展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就业渠道,搭建大学生村官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使那些工作认真、绩效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能够在就业中表现出优势,并获得更多的机会,从而增加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
2、职责不明确,被“秘书化”和“工具化”虽然政策规定大学生村官任职两委助理,或者村委会副主任、副书记等,但具体工作职务并没有明确,到职后基本上是什么事情都做,像党建材料、政策宣传、远程教育、设备网络维护、各种调查表填报、档案整理等日常工作。
从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中看,大学生村官没有具体负责的职务,通常是有什么事就做什么事,没事就闲置了,“秘书化”和“工具化”现象较为明显。
3、被赋予的期望值过高大学生村官是一个新鲜事物,是经由省、市党委组织部门选拔派遣到农村的,党组织的选派行为给他们增添了一道“政治”光环,加之他们品学兼优,思维活跃,具有现代理念和一定的专业技能,农村基层组织和老百姓倾向于视大学生村官为知识与能力的化身,把大学生村官的高学历当作高水平,把大学生村官的有知识等同于有经验,把大学生的有潜力当成有能力,给他们赋予过高的期望与责任。
村民希望大学生村官的到来能解决他们的问题,是为了听取民情的,拥有比较大的权利,大学生村官上任后有一些村民们迫不及待的想马上看到变化,期望他们能利用自己的优势为村里招商引资,带领村民致富。
这种高期望值超出了大学生村官的实际能力,也造就了村民迫切希望得到改变的急功近利的心态,而当村民提出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一段时间以来村里仍没有因为大学生村官的到任而得到什么改变后,村民也渐渐失去了对他们的信任和重视,甚至在一些村成了摆设品,这些观念、期望违背了人才成长的规律,给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村官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其成长。
大学生村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大学生村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引导和管理,努力为大学生村官履职尽责、立志创业创造条件,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受到农村各方面的广泛欢迎和充分肯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流动性较大。
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原因较多,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就业的考虑。
村官只是一种就业途径,而不是追求的事业。
2007年以来,有5批共190名大学生村官到我县任职,目前尚有115人。
流动75人,其中公务员33人,事业单位16人,研究生1人,自主创业3人,自主择业22人。
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在担任一段时间村官后,会通过考公务员、考研、提拔等途径,脱离农村基层。
如何引导他们在思想上扎下根来,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村官工作的管理实施过程中,不难发现,大学生村官虽由所在乡镇管理,但由于身份特殊,乡镇党委政府既不能以一名普通乡镇干部去管理和要求,又不能以一名农村干部去对待和使用,在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上大多无章可循。
大学生村官的学习培训、政策保障、工作考核、督促检查、表彰激励等制度也都处于探索阶段。
三是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需要提高。
目前我县的大学生村官中,本科108人,研究生7人,虽然是高学历人才,但是部分大学生村官难以将理论与实际对接,与群众沟通的能力、自己创业作示范的能力比较欠缺,有的村官得不到群众认可。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局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工作,要发挥好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必须抓好以下几点:一、加强思想上的沟通,让大学生村官树立扎根基层的意识建立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拨出专门经费,专抓此项工作。
我局在村官日常管理工作中,从政治上、工作上、资金上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支持和帮助,有专门部门负责人主动与大学生村官交流沟通,充分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不定期的召开现场会,了解情况,交流经验,从思想上鼓励和帮助我县村官扎根基层,促进工作开展。
当前大学生村官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
当前大学生村官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在中国农村地区,大学生村官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他们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然而,当前大学生村官管理中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他们在农村工作中的发展,也影响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本文将探讨当前大学生村官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1 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村官由于年轻、缺乏实践经验,往往对农村实际情况了解不足,无法准确把握农村发展需求和资源利用的优势。
他们的学术背景固然重要,但缺乏实践操作能力,难以有效与当地群众沟通,也不了解农村国情。
1.2 能力匹配问题在选拔大学生村官时,常常只关注他们的学历和专业背景,而没有对他们的能力和兴趣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导致了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村官与当地发展需求的不匹配,无法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1.3 待遇不公问题大学生村官的待遇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村官的收入相对较低,工作条件也相对艰苦。
这使得一些优秀的大学生不愿意投身到农村,影响了村官队伍的建设。
二、问题原因分析2.1 招聘机制不合理当前的大学生村官招聘机制较为简单,往往只重视学历和专业背景,而忽略了其它重要因素,如素质、实践经验和沟通能力等。
这种不合理的招聘机制导致了大学生村官的能力与需求不匹配,从而影响到其工作效果。
2.2 缺乏培训机制大学生村官在到村工作之前,通常没有接受相关的农村管理和实践培训,导致他们对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了解不足。
因此,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帮助大学生村官掌握必要的实践技能和知识,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2.3 待遇不公平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与城市相比差距较大,这使得一些有能力的大学生不愿意投身农村工作。
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待遇水平,给予合理的物质和精神激励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国家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而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选聘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参考意见如下:逐步健全大学生村官选聘机制;注重培训和传帮带相结合;切实加强大学生村官考评机制;努力健全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完善大学生村官选聘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086-02选派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对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缓冲,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巩固基层政权,无疑是一项双赢举措。
当前在国家有关大学生面向农村和基层就业的政策引导下,大学生村官计划逐渐在全国除港澳台以外31个省全面展开,这一计划必将在大范围内长期实施。
因此,在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中产生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水土不服”的问题多数大学生村官入村工作首先面临的难题是“水土不服”。
他们中一部分从小在城市长大,对农村情况缺乏了解,更不适应农村生活;而那些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大学生村官,为了有朝一日跳出农门,两耳不闻窗外事,拼命读书,对村情、农活也不十分了解。
从象牙塔突然走向农田村舍,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理想和现实也产生了巨大的落差,让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在农村中开展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二、身份合法性遭受质疑大学生村官选拔首先存在着身份合法性的问题,也是目前推行这一计划的所有省市均遇到的难题。
按照1998年修订通过的《村民委员会自治法》中的有关规定,村民委员会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基层群众性自助组织;村民通过选举直接产生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撤换村委会成员。
但是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大学生村官,没有所在村的户口,如果参与和管理所在村的事物则违背了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于不是本村村民,也没有权利参加村委会选举。
因此,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就处在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他们参与和管理农村事务的身份合法性遭遇质疑。
三、熟人社会的问题根据费老的研究,熟人社会就是基于血缘关系形成的礼俗社会。
中国基层社会就是这样一种特具乡土性质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传统社会。
农村人际关系绝大多数以自己为中心,越往外关系越淡,这种裙带血缘关系凝聚成一种强大的排斥力量,外来人很难融入其中。
再有农村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宗教迷信、民俗习惯、经济利益、家族关系、帮派关系等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形成了特殊的网脉,事务繁琐复杂,利益关系难以协调。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真正熟悉村情民情,村民们也对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娃缺乏了解和信任,所以,大学生村官到村后取得村民的信任比较困难,他们得加倍努力,做出更多更具体的事情,才能逐步融入村子。
乡村工作往往需要的不是抽象的法律与理论,而是地方多年形成的道理,是民俗、村情,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要恰到好处地恩威并用,而这些都需要对民俗村情非常熟悉,并有丰富农村生活经验的人才能做好,对一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种残酷的考验。
四、“无事可做”的问题农村工作具体复杂,大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能力和农村的工作要求有很大差距,而当地村民和“本土”干部也缺乏对大学生村官身份的认同,他们不十分关心大学生村官能做什么,也不重视对他们进行“传帮带”和培养,因此,大学生村官很难参与村子的具体发展决策。
在调查了解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写材料。
从事一些文字类的工作,必然违背了组织部门选拔“村官”的要义。
当大学生村官带着满腔激情投入新农村建设时,想以满腔热血洒向农村的热土时,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到来并不能给村里带来任何实质的变化,他们找不到自身定位,感觉满身的力气没处使,感到迷茫与无奈,从而逐渐遗忘当初选择任职农村的初衷。
五、未来发展的问题政府为选拔和留任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认为这些政策很虚。
在这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对会做群众工作、善于协调处理各种矛盾、政治素质好、实绩突出、群众公认、任期届满的高校毕业生,可列入乡镇科级后备干部,按程序选为乡镇领导干部。
”但这一政策实施起来又是何其难?一方面乡政府人浮于事、机构臃肿,一直以来被视为改革对象,要求削减职位、削减人员。
另一方面,在当今就业背景愈来愈困难的前提下,乡政府为数不多的职位正被千千万万的考公务员大军所“瓜分”。
那么,在这场博弈中,大学生村官胜任的机会又有几成?六、完善大学生村官选聘制度的对策实施大学生村官选聘制度将是我国今后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一项长期工程。
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村官选聘制度还不完善,缺少制度化、科学化的刚性规定和操作依据。
笔者认为,完善大学生村官选聘制度,应采取如下对策。
1.逐步健全大学生村官选聘机制大学生村官选聘,首先要本着服务农村的宗旨,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在大学毕业生中严格选拔,选拔标准要科学、合理。
一是结合基层需求选聘高校毕业生,根据农村所需人才的学历、专业,重点考虑教育、企业管理和农林水医类等急需人才。
二是严格考察选聘生的综合素质,增加面试程序,由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参与进行。
三是提前安排有入村任职意向的大学生到农村实习,使他们提前熟悉农村情况,并将实习表现作为选聘时的重要参考内容,2.注重培训和传帮带相结合建立健全经常性培训制度,将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干部培训计划,统筹安排,强化培训,并将培训教育情况按学分计入大学生村官工作档案。
多数大学生村官直接从校门到农村,缺少农村生产劳动的经历,对农村的政策法规和民俗村情更是知之甚少。
因此,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一定要提前做好岗前培训工作。
建立县、乡、村三级帮带引导制度,结对提高。
县级领导、乡镇党委书记等作为主要培养联系人,要经常与大学生村官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困难;各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具体培养人要亲自进行帮带培养,传授经验、现场指导,使他们尽快成长为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
3.切实加强大学生村官考评机制出台制度,规范管理。
可尝试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价体系,健全考核办法,具体监督、规范、考核、评估大学生村官工作。
制定大学生村官岗位职责,明确岗位责任,强化工作纪律,进行规范管理。
同时,对大学生村官的任期选聘、工作业绩、请假销假、考核奖惩等内容也应出台制度,规范管理。
工作量化,考核管理。
实行量化管理,建立服务村民和工作业绩档案,督促他们努力工作,敬业奉献。
每年年底由分别县、乡、村具体负责联系人对大学生村官一年的出勤情况、创新工作、学习服务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确定考核等次,并建立台账,进行动态管理。
同时,市、县、乡三级则建立相应的管理信息台账、生活台账和学习台账,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能力、作风等情况进行指导,全面的掌握大学生村官信息,为今后顺利开展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4.努力健全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排忧解难,安心工作。
详细了解刚到村的大学生村官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能够安心、放心、舒心地工作。
大学生村官刚下村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衣食住行等等方面。
要使刚下村的大学生能尽快地进入角色,首先要为他们解决的就是生活方面的问题,千万不能让他们由于生活上的不习惯、不适应,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情绪。
政策激励,干有劲头。
按照个人意愿和组织需要、所学专业与工作实际、户籍地与选聘村“三个结合”原则,把大学生村官安排到经济发展、交通便利、生活方便、出入安全和有市、县工作队驻点村。
在村两委班子中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职责地位,在体制上充分保障他们能够行使权利。
同时,各地组织部门和负责联系人应经常深入基层看望他们,认真倾听他们在工作中的想法和意见,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及时解决困难,让他们充分感受到领导的真情关怀。
5.完善大学生村官选聘的保障机制首先,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经济待遇。
对他们的工资及补贴实行年度递增的政策,递增幅度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200~300元左右。
同时,参照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让他们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其他待遇可比照公务员,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其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激情,支持和鼓励他们在基层创新创业。
老村干部要常给大学生村官分任务、压担子,田间地头把他们带在身边,让他们与村民多打交道,多了解村里的情况,主动融入角色,进入工作状态,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农村能够施展抱负、增长才干,实现理想。
逐步提升政治地位。
建议各省组织部门出台规范性的文件,制定灵活的人才发现、培养和使用机制,对部分政治素养高、工作实绩好、群众公认的大学生村官实行破格提拔,按照其本人的意愿或要求通过选举进入村委班子,并解决好其选举身份,以此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发展潜能和内在动力。
同时,在制定大学生村官优惠政策时,一定要考虑到兑现的可能性,并认真予以落实。
比如针对目前公务员“凡进必考”的原则,政府应当敞开出口,充分尊重自主选择的权力,兑现大学生村官考试加分的优惠政策等。
参考文献:[1]张敏.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解读与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2]李文波,韩新宝.大学生村官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3).[3]田晓超.论大学生村官政策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4).[4]万银锋.大学生村官:一种值得推广的制度安排——对河南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调整与思考[j].中州学刊,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