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一轮复习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合集下载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6.6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6.6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
h(x)在(-1,0)上为增函数,在(0,+∞)上为减函数. h(x)max=h(0)=0,h(x)≤h(0)=0, 即f(x)≤g(x).
.
【规律方法】 综合法是一种由因导果的证明方法,即由已 知条件出发,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等式或不等式成立.因此,综合 法又叫做顺推证法或由因导果法.其逻辑依据是三段论式的演绎 推理方法,这就要保证前提正确,推理合乎规律,才能保证结论 的正确性.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分析法证明的本质是证明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即② ⇒①,所以①是②的必要条件.
答案 B
.
3.△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A,B,C的对边 分别为a,b,c.求证:a+1 b+b+1 c=a+3b+c.
证明 要证a+1 b+b+1 c=a+3b+c, 即证a+a+b+b c+a+b+b+c c=3也就是a+c b+b+a c=1, 只需证c(b+c)+a(a+b)=(a+b)(b+c), 需证c2+a2=ac+b2, 又△ABC三内角A,B,C成等差数列,故B=60°,
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
对点自测
知识点一
直接证明
1.要证明 3 + 7 <2 5 ,可选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中最
合理的是( )
A.综合法
B.分析法
C.反证法
D.归纳法
.
解析 要证明 3 + 7 <2 5 成立,可采用分析法对不等式两 边平方后再证明.
答案 B
.
2.用分析法证明:欲使①A>B,只需②C<D,这里①是②的 ()
.
J 基础回扣·自主学习
理教材 夯基础 厚积薄发

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 6-6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  6-6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33
28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数学(文)
命题角度 2 证明存在性问题 例 4 若 f(x)的定义域为[a,b],值域为[a,b](a<b),则 称函数 f(x)是[a,b]上的“四维光军”函数. (1)设 g(x)=12x2-x+32是[1,b]上的“四维光军”函数, 求常数 b 的值; (2)是否存在常数 a,b(a>-2),使函数 h(x)=x+1 2是区间 [a,b]上的“四维光军”函数?若存在,求出 a,b 的值;若 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 注意到:“至多有一个”的否定应为“至少有两 个”,知需选 B.
11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数学(文)
3.若实数 a,b 满足 a+b<0,则( ) A.a,b 都小于 0 B.a,b 都大于 0 C.a,b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 0 D.a,b 中至少有一个小于 0
解析 假设 a,b 都不小于 0,即 a≥0,b≥0,则 a+b≥0, 这与 a+b<0 相矛盾,因此假设错误,即 a,b 中至少有一个 小于 0.
19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数学(文)
【变式训练 1】 已知 x,y,z 是互不相等的正数,且
x+y+z=1,求证:1x-11y-11z -1>8. 证明 因为 x,y,z 是互不相等的正数,
且 x+y+z=1,
所以1x-1=1-x x=y+x z>2
yz,① x
1y-1=1-y y=x+y z>2
b1=a1=1,q=f(m)=m2+m3,
17
板块一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高考大一轮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高考大一轮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

基础诊断
考点突破
课堂总结
【训练3】 已知a≠0,证明关于x的方程ax=b有且只有一个根.
b 证明 由于 a≠0,因此方程至少有一个根 x=a. 假设x1,x2是它的两个不同的根,即ax1=b,

ax2=b,
由①-②得a(x1-x2)=0, 因为x1≠x2,所以x1-x2≠0, 所以a=0,这与已知矛盾,故假设错误. 所以当a≠0时,方程ax=b有且只有一个根.
基础诊断
考点突破
课堂总结
b 2 1 2 2 a· = |a| |b| 1-|a||b| 4 1 2 2 = [|a| |b| -(a· b)2] 4 1 ∴S△ABC= |a|2|b|2-(a· b)2. 2
基础诊断
考点突破
课堂总结
考点二 证明
分析法的应用 要证明2a3-b3≥2ab2-a2b成立,
叙述较繁;综合法从条件推出结论,较简捷地解决问 题,但不便于思考.实际证题时常常两法兼用,先用分 析法探索证明途径,然后再用综合法叙述出来.
基础诊断 考点突破 课堂总结
3.利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时,要假设结论不成立,并用 假设的命题进行推理,不用假设命题推理而推出矛盾结 果,其推理过程是错误的. [易错防范] 注意推理的严谨性,在证明过程中每一步推理都要有充 分的依据,这些依据就是命题的已知条件和已经掌握了 的数学结论,不可盲目使用正确性未知的自造结论.在
基础诊断
考点突破
课堂总结
2. 间接证明
间接证明是不同于直接证明的又一类证明方法,反证法是
一种常用的间接证明方法. 不成立 即在原命题的条件 (1)反证法的定义:假设原命题_______( 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

2013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教案:第十三篇_推理证明、算法、复数第2讲_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013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教案:第十三篇_推理证明、算法、复数第2讲_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第2讲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013年高考会这样考】1.在历年的高考中,证明方法是常考内容,考查的主要方式是对它们原理的理解和用法.难度多为中档题,也有高档题.2.从考查形式上看,主要以不等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与方程、数列等知识为载体,考查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等方法.【复习指导】在备考中,对本部分的内容,要抓住关键,即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要搞清三种方法的特点,把握三种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一般步骤,熟悉三种方法适用于解决的问题的类型,同时也要加强训练,达到熟能生巧,有效运用它们的目的.基础梳理1.直接证明(1)综合法①定义: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②框图表示:P⇒Q1→Q1⇒Q2→Q2⇒Q3→…→Q n⇒Q(其中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表示要证的结论).(2)分析法①定义: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②框图表示:Q⇐P1→P1⇐P2→P2⇐P3→…→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2.间接证明一般地,由证明p⇒q转向证明:綈q⇒r⇒…⇒t.t与假设矛盾,或与某个真命题矛盾.从而判定綈q为假,推出q为真的方法,叫做反证法.一个关系综合法与分析法的关系分析法与综合法相辅相成,对较复杂的问题,常常先从结论进行分析,寻求结论与条件、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再运用综合法证明,或者在证明时将两种方法交叉使用.两个防范(1)利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时,要假设结论错误,并用假设命题进行推理,没有用假设命题推理而推出矛盾结果,其推理过程是错误的.(2)用分析法证明数学问题时,要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性,常常用“要证(欲证)…”“即要证…”“就要证…”等分析到一个明显成立的结论P,再说明所要证明的数学问题成立.双基自测1.(人教A版教材习题改编)p=ab+cd,q=ma+nc·bm+dn(m、n、a、b、c、d均为正数),则p、q的大小为().A.p≥q B.p≤q C.p>q D.不确定解析q=ab+madn+nbcm+cd≥ab+2abcd+cd=ab+cd=p,当且仅当madn=abcm时取等号.答案 B2.设a=lg 2+lg 5,b=e x(x<0),则a与b大小关系为().A.a>b B.a<bC.a=b D.a≤b解析a=lg 2+lg 5=1,b=e x,当x<0时,0<b<1.∴a>b.答案 A3.否定“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偶数”时,正确的反设为().A.a,b,c都是奇数B.a,b,c都是偶数C.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D.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解析∵a,b,c恰有一个偶数,即a,b,c中只有一个偶数,其反面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偶数或没有一个偶数即全都是奇数,故只有D正确.答案 D4.(2012·广州调研)设a 、b ∈R ,若a -|b |>0,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b -a >0 B .a 3+b 3<0 C .a 2-b 2<0 D .b +a >0 解析 ∵a -|b |>0,∴|b |<a ,∴a >0,∴-a <b <a ,∴b +a >0. 答案 D5.在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时,如果原命题的否定事项不止一个时,必须将结论的否定情况逐一驳倒,才能肯定原命题的正确.例如:在△ABC 中,若AB =AC ,P 是△ABC 内一点,∠APB >∠APC ,求证:∠BAP <∠CAP ,用反证法证明时应分:假设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答案 ∠BAP =∠CAP ∠BAP >∠CAP考向一 综合法的应用【例1】►设a ,b ,c >0,证明:a 2b +b 2c +c 2a ≥a +b +c . [审题视点] 用综合法证明,可考虑运用基本不等式. 证明 ∵a ,b ,c >0,根据均值不等式, 有a 2b +b ≥2a ,b 2c +c ≥2b ,c 2a +a ≥2c .三式相加:a 2b +b 2c +c 2a +a +b +c ≥2(a +b +c ).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等号. 即a 2b +b 2c +c 2a ≥a +b +c .综合法是一种由因导果的证明方法,即由已知条件出发,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等式或不等式成立.因此,综合法又叫做顺推证法或由因导果法.其逻辑依据是三段论式的演绎推理方法,这就要保证前提正确,推理合乎规律,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性. 【训练1】 设a ,b 为互不相等的正数,且a +b =1,证明:1a +1b >4. 证明 1a +1b =⎝ ⎛⎭⎪⎫1a +1b ·(a +b )=2+b a +a b ≥2+2=4.又a 与b 不相等.故1a +1b >4.考向二 分析法的应用【例2】►已知m >0,a ,b ∈R ,求证:⎝ ⎛⎭⎪⎫a +mb 1+m 2≤a 2+mb 21+m .[审题视点] 先去分母,合并同类项,化成积式. 证明 ∵m >0,∴1+m >0. 所以要证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明(a +mb )2≤(1+m )(a 2+mb 2), 即证m (a 2-2ab +b 2)≥0,即证(a -b )2≥0,而(a -b )2≥0显然成立, 故原不等式得证.逆向思考是用分析法证题的主要思想,通过反推,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正确把握转化方向是使问题顺利获解的关键. 【训练2】 已知a ,b ,m 都是正数,且a <b . 求证:a +mb +m >a b. 证明 要证明a +m b +m >ab ,由于a ,b ,m 都是正数,只需证a (b +m )<b (a +m ), 只需证am <bm ,由于m >0,所以,只需证a <b . 已知a <b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说明:本题还可用作差比较法、综合法、反证法)考向三 反证法的应用【例3】►已知函数f (x )=a x+x -2x +1(a >1).(1)证明:函数f (x )在(-1,+∞)上为增函数. (2)用反证法证明f (x )=0没有负根.[审题视点] 第(1)问用单调增函数的定义证明;第(2)问假设存在x 0<0后,应推导出x 0的范围与x 0<0矛盾即可.证明 (1)法一 任取x 1,x 2∈(-1,+∞),不妨设x 1<x 2,则x 2-x 1>0,ax 2-x 1>1,且ax 1>0.所以ax 2-ax 1=ax 1(ax 2-x 1-1)>0.又因为x 1+1>0,x 2+1>0,所以x 2-2x 2+1-x 1-2x 1+1=(x 2-2)(x 1+1)-(x 1-2)(x 2+1)(x 2+1)(x 1+1)=3(x 2-x 1)(x 2+1)(x 1+1)>0,于是f (x 2)-f (x 1)=ax 2-ax 1+x 2-2x 2+1-x 1-2x 1+1>0,故函数f (x )在(-1,+∞)上为增函数. 法二 f ′(x )=a x ln a +3(x +1)2>0, ∴f (x )在(-1,+∞)上为增函数.(2)假设存在x 0<0(x 0≠-1)满足f (x 0)=0,则ax 0=-x 0-2x 0+1,又0<ax 0<1,所以0<-x 0-2x 0+1<1,即12<x 0<2,与x 0<0(x 0≠-1)假设矛盾.故f (x 0)=0没有负根.当一个命题的结论是以“至多”,“至少”、“唯一”或以否定形式出现时,宜用反证法来证,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矛盾可以是:①与已知条件矛盾;②与假设矛盾;③与定义、公理、定理矛盾;④与事实矛盾等方面,反证法常常是解决某些“疑难”问题的有力工具,是数学证明中的一件有力武器.【训练3】 已知a ,b 为非零向量,且a ,b 不平行,求证:向量a +b 与a -b 不平行. 证明 假设向量a +b 与a -b 平行, 即存在实数λ使a +b =λ(a -b )成立, 则(1-λ)a +(1+λ)b =0,∵a ,b 不平行, ∴⎩⎨⎧ 1-λ=0,1+λ=0,得⎩⎨⎧λ=1,λ=-1,所以方程组无解,故假设不成立,故原命题成立.规范解答24——怎样用反证法证明问题【问题研究】 反证法是主要的间接证明方法,其基本特点是反设结论,导出矛盾,当问题从正面证明无法入手时,就可以考虑使用反证法进行证明.在高考中,对反证法的考查往往是在试题中某个重要的步骤进行.【解决方案】 首先反设,且反设必须恰当,然后再推理、得出矛盾,最后肯定.【示例】►(本题满分12分)(2011·安徽)设直线l 1:y =k 1x +1,l 2:y =k 2x -1,其中实数k 1,k 2满足k 1k 2+2=0. (1)证明l 1与l 2相交;(2)证明l 1与l 2的交点在椭圆2x 2+y 2=1上.第(1)问采用反证法,第(2)问解l 1与l 2的交点坐标,代入椭圆方程验证.[解答示范] 证明 (1)假设l 1与l 2不相交, 则l 1与l 2平行或重合,有k 1=k 2,(2分) 代入k 1k 2+2=0,得k 21+2=0.(4分)这与k 1为实数的事实相矛盾,从而k 1≠k 2,即l 1与l 2相交.(6分) (2)由方程组⎩⎨⎧y =k 1x +1,y =k 2x -1,解得交点P 的坐标(x ,y )为⎩⎪⎨⎪⎧x =2k 2-k 1,y =k 2+k 1k 2-k 1.(9分)从而2x 2+y 2=2⎝ ⎛⎭⎪⎫2k 2-k 12+⎝⎛⎭⎪⎫k 2+k 1k 2-k 12=8+k 22+k 21+2k 1k 2k 22+k 21-2k 1k 2=k 21+k 22+4k 21+k 22+4=1,此即表明交点P (x ,y )在椭圆2x 2+y 2=1上.(12分)用反证法证明不等式要把握三点:(1)必须先否定结论,即肯定结论的反面;(2)必须从否定结论进行推理,即应把结论的反面作为条件,且必须依据这一条件进行推证;(3)推导出的矛盾可能多种多样,有的与已知矛盾,有的与假设矛盾,有的与已知事实矛盾等,但是推导出的矛盾必须是明显的.【试一试】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满足a n +S n =2.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求证数列{a n }中不存在三项按原来顺序成等差数列. [尝试解答] (1)当n =1时,a 1+S 1=2a 1=2,则a 1=1. 又a n +S n =2,所以a n +1+S n +1=2,两式相减得a n +1=12a n , 所以{a n }是首项为1,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所以a n =12n -1.(2)反证法:假设存在三项按原来顺序成等差数列,记为a p +1,a q +1,a r +1(p <q <r ,且p ,q ,r ∈N *),则2·12q =12p +12r ,所以2·2r -q =2r -p+1.① 又因为p <q <r ,所以r -q ,r -p ∈N *.所以①式左边是偶数,右边是奇数,等式不成立,所以假设不成立,原命题得证.经典作业基础热身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应假设( ) A .三个内角都不大于60° B .三个内角都大于60°C .三个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D .三个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2.若三角形能剖分为两个与自己相似的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3.要证:a 2+b 2-1-a 2b 2≤0,只要证明( ) A .2ab -1-a 2b 2≤0B .a 2+b 2-1-a 4+b 42≤0C.(a +b )22-1-a 2b 2≤0D .(a 2-1)(b 2-1)≥04.已知a ,b 是不相等的正数,x =a +b2,y =a +b ,则x ,y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能力提升 5.[2011·永州调研] 一个质点从A 出发依次沿图K63-1中线段到达B 、C 、D 、E 、F 、G 、H 、I 、J 各点,最后又回到A ,其中:AB ⊥BC ,AB ∥CD ∥EF ∥HG ∥IJ ,BC ∥DE ∥FG ∥HI ∥JA .欲知此质点所走路程,至少需要测量n 条线段的长度,则n =( )A .2B .3C .4D .56.[2011·惠州调研] 已知⎪⎪⎪⎪⎪⎪a b c d =ad -bc ,则⎪⎪⎪⎪⎪⎪4 68 10+⎪⎪⎪⎪⎪⎪12 1416 18+…+⎪⎪⎪⎪⎪⎪2004 20062008 2010=( )A .-2008B .2008C .2010D .-20107.已知c >1,a =c +1-c ,b =c -c -1,则正确的结论是( ) A .a >b B .a <bC .a =bD .a ,b 大小关系不定8.使不等式1a <1b成立的条件是( )A .a >bB .a <bC .a >b ,且ab <0D .a >b ,且ab >09.若a ,b ,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给出下列判断: ①(a -b )2+(b -c )2+(c -a )2≠0;②a >b 与a <b 及a =b 中至少有一个成立; ③a ≠c ,b ≠c ,a ≠b 不能同时成立. 其中判断正确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10.已知函数f (x )=⎝⎛⎭⎫12x ,a ,b ∈R +,A =f ⎝⎛⎭⎫a +b 2,B =f (ab ),C =f ⎝⎛⎭⎫2ab a +b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11.若P =a +a +7,Q =a +3+a +4(a ≥0),则P 、Q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12.[2011·九江三模] 若直线ax +2by -2=0(a >0,b >0)始终平分圆x 2+y 2-4x -2y -8=0的周长,则1a +2b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3.如果函数f (x )在区间D 上是凸函数,那么对于区间D 内的任意x 1,x 2,…,x n ,都有f (x 1)+f (x 2)+…+f (x n )n ≤f x 1+x 2+…+x nn.若y =sin x 在区间(0,π)上是凸函数,那么在△ABC 中,sin A +sin B+sin C 的最大值是________.14.(10分)若a ,b ,c 均为实数,且a =x 2-2y +π2,b =y 2-2z +π3,c =z 2-2x +π6,求证: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15.(13分)已知a ,b ,c ∈(0,1).求证:(1-a )b ,(1-b )c ,(1-c )a 不能同时大于14.难点突破16.(12分)已知函数f (x )=x 2+2x+a ln x (x >0),对于任意不等的两个正数x 1,x 2,证明:当a ≤0时,f (x 1)+f (x 2)2>f ⎝⎛⎭⎫x 1+x 22.课时作业(六十三)【基础热身】1.B [解析] 假设结论不成立,即“三角形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的否定为“三个内角都大于60°”,故选B.2.C [解析]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将直角三角形剖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这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都相似,故选C.3.D [解析] 因为a 2+b 2-1-a 2b 2≤0⇔(a 2-1)(b 2-1)≥0.故选D.4.x <y [解析] x 2-y 2=a +b +2ab2-(a +b )=-(a +b -2ab )2=-(a -b )22.∵a ,b 是不相等的正数,∴a ≠b ,∴(a -b )2>0,∴-(a -b )22<0.∴x 2<y 2.又∵x >0,y >0,∴x <y .【能力提升】5.B [解析] 只需测量AB ,BC ,GH,3条线段的长.6.A [解析] ⎪⎪⎪⎪48 610=-8,⎪⎪⎪⎪1216 1418=-8,…,⎪⎪⎪⎪20042008 20062010=-8,区间[4,2010]中共有1004个偶数,若每四个偶数为一组,共有251组,∴⎪⎪⎪⎪48 610+⎪⎪⎪⎪1216 1418+…+⎪⎪⎪⎪20042008 20062010=(-8)+(-8)+…+(-8)251个=-8×251=-2008.故选A.7.B [解析] 假设a ≥b ,即c +1-c ≥c -c -1, ∴c +1+c -1≥2c , 平方得2c +2c 2-1≥4c ,2c ≤2c 2-1,c ≤c 2-1,即c 2≤c 2-1, 0≤-1,这不可能,∴假设不成立,故a <b . 8.D [解析] 利用分析法对条件分析可得.9.C [解析] ①②正确;③中a ≠c ,b ≠c ,a ≠b 可能同时成立,如a =1,b =2,c =3,选C.10.A ≤B ≤C [解析] 由a +b 2≥ab ≥2ab a +b,又f (x )=⎝⎛⎭⎫12x 在R 上是单调减函数,∴f ⎝⎛⎭⎫a +b 2≤f (ab )≤f ⎝⎛⎭⎫2aba +b ,即A ≤B ≤C .11.P <Q [解析] 假设P <Q ,∵要证P <Q ,只要证P 2<Q 2, 只要证:2a +7+2a (a +7)<2a +7+2(a +3)(a +4), 只要证:a 2+7a <a 2+7a +12, 只要证:0<12,∵0<12成立,∴P <Q 成立.12.3+22 [解析] 由题知直线经过圆心(2,1),则a +b =1,所以1a +2b=(a +b )⎝⎛⎭⎫1a +2b =3+⎝⎛⎭⎫b a +2a b ≥3+2 2.13.332 [解析] sin A +sin B +sin C ≤3sin A +B +C 3=3sin π3=332.14.[解答] 证明:假设a ,b ,c 都不大于0,即a ≤0,b ≤0,c ≤0, 则a +b +c ≤0,而a +b +c =x 2-2y +π2+y 2-2z +π3+z 2-2x +π6=(x -1)2+(y -1)2+(z -1)2+π-3,∵π-3>0,且(x -1)2+(y -1)2+(z -1)2≥0, ∴a +b +c >0,这与a +b +c ≤0矛盾, 因此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15.[解答] 证明:假设三式同时大于14,即(1-a )b >14,(1-b )c >14,(1-c )a >14,三式同向相乘,得(1-a )a (1-b )b (1-c )c >164.①又(1-a )a ≤⎝⎛⎭⎫1-a +a 22=14当且仅当a =12时取“=”号,同理(1-b )b ≤14,(1-c )c ≤14.所以(1-a )a (1-b )b (1-c )c ≤164,与①式矛盾,即假设不成立,故结论正确. 【难点突破】16.[解答] 证明:由f (x )=x 2+2x+a ln x (x >0),得f (x 1)+f (x 2)2=12(x 21+x 22)+⎝⎛⎭⎫1x 1+1x 2+a 2(ln x 1+ln x 2)=12(x 21+x 22)+x 1+x 2x 1x 2+a ln x 1x 2, f ⎝⎛⎭⎫x 1+x 22=⎝⎛⎭⎫x 1+x 222+4x 1+x 2+a ln x 1+x 22.而12(x 21+x 22)=14(x 21+x 22+x 21+x 22)>14(x 21+x 22+2x 1x 2)=⎝⎛⎭⎫x 1+x 222.① ∵(x 1+x 2)2=(x 21+x 22)+2x 1x 2>4x 1x 2, ∴x 1+x 2x 1x 2>4x 1+x 2.② ∵x 1x 2<x 1+x 22,∴ln x 1x 2<ln x 1+x 22,又a ≤0,∴a ln x 1x 2≥a ln x 1+x 22.③由①②③得12(x 21+x 22)+x 1+x 2x 1x 2+a ln x 1x 2>⎝⎛⎭⎫x 1+x 222+4x 1+x 2+a ln x 1+x 22, 即f (x 1)+f (x 2)2>f⎝⎛⎭⎫x 1+x 22.。

2013届高考一轮数学复习理科课件(人教版)第6课时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013届高考一轮数学复习理科课件(人教版)第6课时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第七章
第6课时
高考调研
(2)满足条件的x0不存在. 证明如下: 证法一 成立,
高三数学(新课标版· 理)
1 假设存在x0>0,使|g(x)-g(x0)|< 对任意x>0 x
2 即对任意x>0,有lnx<g(x0)<lnx+ ,(*) x 但对上述x0,取x1=eg(x0)时,有lnx1=g(x0),这与(*) 左边不等式矛盾,
第七章 第6课时
高考调研
高三数学(新课标版· 理)
探究2 分析法是数学中常用到的一种直接证明方 法,就证明程序来讲,它是一种从未知到已知(从结论到 题设)的逻辑推理方法.具体地说,即先假设所要证明的 结论是正确的,由此逐步推出保证此结论成立的充分条 件,而当这些判断恰恰都是已证的命题或是要证命题的 已知条件时则所证命题得证.
1 又g(x)=lnx+ >lnx,而x>1时,lnx的值域为(0,+ x ∞), ∴x≥1时,g(x)的值域为[1,+∞), 从而可取一个x1>1,使g(x1)≥g(x0)+1, 1 即g(x1)-g(x0)≥1,故|g(x1)-g(x0)|≥1> ,与假设矛 x1 盾. 1 ∴不存在x0>0,使|g(x)-g(x0)|< 对任意x>0成立. x
第七章
第6课时
高考调研
高三数学(新课标版· 理)
(2)利用反证法证明问题时,要注意与之矛盾的定理 不能是用本题的结论证明的定理,否则,将出现循环论 证的错误.
第七章
第6课时
高考调研
高三数学(新课标版· 理)
2.分析法 一般地,从要 证明的结论 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 的 充分条件 ,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 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 止.这种证明的方法叫做分析法.

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

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

第六节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备考方向要明了][归纳·知识整合]1.直接证明(1)综合法①定义: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②框图表示:P⇒Q1―→Q1⇒Q2―→Q2⇒Q3―→…―→Q n⇒Q(其中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2)分析法①定义: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②框图表示:Q⇐P1―→P1⇐P2―→P2⇐P3―→…―→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探究] 1.综合法与分析法有什么联系与差异?2.间接证明反证法:假设原命题,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探究] 2.在什么情况下可考虑利用反证法证明问题?考点一:综合合法的应用[例1]设a、b、c>0,证明a2b+b2c+c2a≥a+b+c.方法小结——————利用综合法证明问题的步骤探究:保持本例条件不变 ,试证明a 3+b 3+c 3≥13(a 2+b 2+c 2)·(a +b +c ).变式训练1.已知x +y +z =1,求证:x 2+y 2+z 2≥13.考点二:分析法的应用[例2] 已知函数f (x )=tan x ,x ∈⎝⎛⎭⎫0,π2,若x 1,x 2∈⎝⎛⎭⎫0,π2,且x 1≠x 2, 求证:12[f (x 1)+f (x 2)]>f ⎝⎛⎭⎫x 1+x 22. .变式训练2.已知a >0,求证:a 2+1a 2-2≥a +1a-2.考点三:. 反证法的应用[例3] 设{a n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S n 是它的前n 项和. (1)求证:数列{S n }不是等比数列; (2)数列{S n }是等差数列吗?为什么?方法小结:.变式训练3.求证:a ,b ,c 为正实数的充要条件是a +b +c >0,且ab +bc +ca >0和abc >0.课后小结:.1.三个规律——利用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证题的一般规律 (1)综合法证题的一般规律 (2)分析法证题的一般规律 (3)反证法证题的一般规律2.三个注意点——利用反证法证明问题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先否定结论,即肯定结论的反面,当结论的反面呈现多样性时,必须罗列出各种可能结论,缺少任何一种可能,反证都是不完全的;(2)反证法必须从否定结论进行推理,即应把结论的反面作为条件,且必须根据这一条件进行推证,否则,仅否定结论,不从结论的反面出发进行推理,就不是反证法;(3)推导出的矛盾可能多种多样,有的与已知矛盾,有的与假设矛盾,有的与已知事实相矛盾等,推导出的矛盾必须是明显的. 练习补充:1.若a ,b ,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lg a +b 2+lg b +c 2+lg c +a2>lg a +lg b +lg c .2.如图,已知BE ,CF 分别为△ABC 的边AC ,AB 上的高,G 为EF 的中点,H 为BC 的中点.求证:HG ⊥EF .3.已知a 1+a 2+a 3+a 4>100,求证:a 1,a 2,a 3,a 4中至少有一个数大于25.4.如图,已知两个正方形ABCD 和DCEF 不在同一平面内,M ,N 分别为AB ,DF 的中点. (1)若CD =2,平面ABCD ⊥平面DCEF ,求直线MN 的长; (2)用反证法证明:直线ME 与BN 是两条异面直线.第七节 数学归纳法[备考方向要明了]考 什 么怎 么 考[归纳·知识整合]1.数学归纳法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归纳奠基)证明当n 取第一个值n 0(n 0∈N *)时命题成立;(2)(归纳递推)假设n =k (k ≥n 0,k ∈N *)时命题成立,证明当 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 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 都成立. [探究] 1.数学归纳法证题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应该注意什么?2.数学归纳法的框图表示考点一: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例1] n ∈N *,求证:1-12+13-14+…+12n -1-12n =1n +1+1n +2+…+12n .方法小结: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应注意的问题变式训练:1.求证:12+22+…+n 2=n (n +1)(2n +1)6.考点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例2] 已知数列{a n },a n ≥0,a 1=0,a 2n +1+a n +1-1=a 2n. 求证:当n ∈N *时,a n <a n +1.探究: 把题设条件中的“a n ≥0”改为“当n ≥2时,a n <-1”,其余条件不变,求证:当n ∈N *时,a n +1<a n .方法小结: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应注意的问题.变式训练:2.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对任意的n ∈N *,点(n ,S n )均在函数y =b x +r (b >0且b ≠1,b ,r 均为常数)的图象上.(1)求r 的值;(2)当b =2时,记b n =2(log 2a n +1)(n ∈N *),证明:对任意的n ∈N *,不等式b 1+1b 1·b 2+1b 2·…·b n +1b n>n +1成立. 考点三:“归纳—猜想—证明”问题[例3] 已知f (n )=1+123+133+143+…+1n 3,g (n )=32-12n2,n ∈N *.(1)当n =1,2,3时,试比较f (n )与g (n )的大小关系; (2)猜想f (n )与g (n )的大小关系,并给出证明.方法小结:归纳—猜想—证明类问题的解题步骤变式训练3.设数列{a n }满足a n +1=a 2n -na n +1,n =1,2,3,…. (1)当a 1=2时,求a 2,a 3,a 4,并由此猜想出a n 的一个通项公式; (2)当a 1≥3时,证明对所有的n ≥1,有a n ≥n +2.补充练习:1.已知△ABC 的三边长都是有理数. (1)求证:cos A 是有理数;(2)求证:对任意正整数n ,cos nA 是有理数.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3+13×5+…+1(2n -1)(2n +1)=n 2n +1(n ∈N *).3.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满足:S n =a n 2+1a n -1,且a n >0,n ∈N *.(1)求a 1,a 2,a 3,并猜想{a n }的通项公式; (2)证明通项公式的正确性.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22+132+…+1n 2<2-1n (n ∈N *,n ≥2).第一节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备考方向要明了][归纳·知识整合]1.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法则设a ,b ∈R ,则(1)a >b ⇔a -b >0;(2)a =b ⇔a -b =0;(3)a <b ⇔a -b <0.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探究] 1.同向不等式相加与相乘的条件是否一致? 2.(1)a >b ⇔1a <1b成立吗?(2)a >b ⇒a n >b n (n ∈N ,且n >1)对吗?考点一: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例1] 某商人如果将进货单价为8元的商品按每件10元销售,每天可销售100件,现在他采用提高售价,减少进货量的办法增加利润.已知这种商品的售价每提高1元,销售量就可能相应减少10件.若把提价后商品的售价设为x元,怎样用不等式表示每天的利润不低于300元?实际应用中不等关系与数学语言间的关系.某厂拟生产甲、乙两种适销产品,甲、乙产品都需要在A,B两种设备上加工,在每台A,B设备上加工一件甲产品所需工时分别为1小时和2小时,加工一件乙产品所需工时分别为2小时和1小时,A,B两种设备每月有效使用台时数分别为400和500.写出满足上述所有不等关系的不等式.考点二:比较大小[例2](1)已知a1,a2∈(0,1),记M=a1a2,N=a1+a2-1,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A.M<N B.M>N C.M=N D.不确定(2)甲、乙两人同时从寝室到教室,甲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跑步,乙一半时间步行,一半时间跑步,如果两人步行速度、跑步速度均相同,则()A.甲先到教室B.乙先到教室C.两人同时到教室D.谁先到教室不确定互动探究:若将本例(1)中“a1,a2∈(0,1)”改为“a1,a2∈(1,+∞)”,试比较M与N的大小.变式训练:2.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代数式的大小:(1)3x2-x+1与2x2+x-1;(2)当a>0,b>0且a≠b时,a a b b与a b b a.考点三:不等式性质的简单应用[例3](1)(2012·湖南高考)设a>b>1,c<0,给出下列三个结论:①ca>cb;②ac<b c;③log b(a-c)>log a(b-c).其中所有的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①B.①②C.②③D.①②③(2)已知三个不等式:ab >0,bc -ad >0,c a -db >0(其中a ,b ,c ,d 均为实数),用其中两个不等式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不等式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可组成的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3 变式训练:3.(2013·包头模拟)若a >0>b >-a ,c <d <0,则下列命题:(1)ad >bc ;(2)a d +b c <0;(3)a -c >b -d ;(4)a (d-c )>b (d -c )中能成立的个数是( )A .1 B .2 C .3 D .4补充练习1.限速40 km/h 的路标,指示司机在前方路段行驶时,应使汽车的速度v 不超过40 km/h ,写成不等式就是( )A .v <40 km/hB .v >40 km/hC .v ≠40 km/hD .v ≤40 km/h 2.已知a ,b ,c ∈R ,则“a >b ”是“ac 2>bc 2”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若1a <1b<0,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a 2<b B .ab <b 2 C .a +b <0 D .|a |+|b |>|a +b |课后小结:1. 不等式与不等关系的区别2. 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3.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第二节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备考方向要明了]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2.通过函数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3.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 1.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如2012年重庆T2等. 2.已知二次函数的零点的分布,求一元二次方程中未知参数的取值范围.3.与函数等知识综合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相关知识.[归纳·知识整合]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如下表 判别式Δ=b 2-4ac Δ>0Δ=0Δ<0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 (a >0)的根 有两相异实根x 1,x 2(x 1<x 2) 有两相等实根x 1=x 2=-b2a没有实数根ax 2+bx +c >0 (a >0)的解集{x |x <x 1或x >x 2}{x |x ≠-b2a}Rax 2+bx +c <0 (a >0)的解集{x |x 1<x <x 2} ∅∅[2.可用(x -a )(x -b )>0的解集代替x -a x -b >0的解集,你认为如何求不等式x -a x -b <0,x -a x -b ≥0及x -ax -b ≤0的解集?考点一: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例1] 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x 2+8x -3>0;(2)x 2-4x -5≤0; (3)ax 2-(a +1)x +1<0.[探究]若将本例(2)改为“x2+4x+5≤0”呢?方法小结: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变式训练1.解下列不等式:(1)8x-1≤16x2;(2)x2-2ax-3a2<0(a<0)..考点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例2]已知不等式mx2-2x-m+1<0.(1)若对所有的实数x不等式恒成立,求m的取值范围;(2)设不等式对于满足|m|≤2的一切m的值都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方法小结:恒成立问题及二次不等式恒成立的条件变式训练:2.已知f (x )=x 2-2ax +2(a ∈R ),当x ∈[-1,+∞)时,f (x )≥a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考点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例3] 某汽车厂上年度生产汽车的投入成本为10万元/辆,出厂价为12万元/辆,年销售量为10 000辆.本年度为适应市场需求,计划提高产品质量,适度增加投入成本.若每辆车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为x (0<x <1),则出厂价相应地提高比例为0.75x ,同时预计年销售量增加的比例为0.6x ,已知年利润=(出厂价-投入成本)×年销售量.(1)写出本年度预计的年利润y 与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x 的关系式;(2)为使本年度的年利润比上年度有所增加,则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x 应在什么范围内?方法小结:解不等式应用题的步骤变式训练3.某同学要把自己的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现有两家ISP 公司可供选择.公司A 每小时收费1.5元;公司B 在用户每次上网的第1小时内收费1.7元,第2小时内收费1.6元,以后每小时减少0.1元(若用户一次上网时间超过17小时,按17小时计算).假设该同学一次上网时间总和小于17小时,那么该同学如何选择ISP 公司较省钱?课后小结: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常与函数的零点、函数的值域、方程的根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抽象函数等交汇综合考查.2.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一次、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简单的指数、对数不等式的解法进行适当的变形求解,也可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把抽象不等式进行转化求解补充练习1.不等式2x 2-x -1>0的解集是( )A.⎝⎛⎭⎫-12,1 B .(1,+∞)C .(-∞,1)∪(2,+∞) D.⎝⎛⎭⎫-∞,-12∪(1,+∞). 2.如果不等式2x 2+2mx +m 4x 2+6x +3<1对一切实数x 均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3) B .(-∞,3)C.(-∞,1)∪(2,+∞) D.(-∞,+∞)3.若关于x的不等式ax2-x+2a<0的解集为∅,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高考一轮数学第六章 第六节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高考一轮数学第六章  第六节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返回
返回
1.(教材习题改编)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三个内角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应假设
A.三个内角都不大于60° B.三个内角都大于60° C.三个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 D.三个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 解析:假设为:“三个内角都大于60°”. 答案: B
(
)
返回
2.若函数F(x)=f(x)+f(-x)与G(x)=f(x)-f(-x),其中 f(x)的定义域为R,且f(x)不恒为零,则 A.F(x)、G(x)均为偶函数 B.F(x)为奇函数,G(x)为偶函数 ( )
第 六 章 不 等 式、 推 理 与 证 明
第 六 节 直 接 证 明 与 间 接 证 明
抓 基 础
明 考 向
教 你 一 招 我 来 演 练
提 能 力
返回
[备考方向要明了]
考 什 么 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及特点.
2.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
结论,不从结论的反面出发进行推理,就不是反证法;
(3) 推导出的矛盾可能多种多样,有的与已知矛盾,有的与 假设矛盾,有的与事实矛盾等,推导出的矛盾必须是明 显的. 返回
返回
返回
[考题范例]
(12分) (2011· 安徽高考) (1)设x≥1,y≥1, 1 1 1 证明x+y+xy≤x+y +xy; (2)设1<a≤b≤c,证明logab+logbc +logca≤logba+logcb+logac.
返回
[精析考题]
[例3] (2011· 安徽高考)设直线l1:y=k1x+1,l2:y=k2x -1, 其中实数k1,k2满足k1k2+2=0. (1)证明l1与l2相交; (2)证明l1与l2的交点在椭圆2x2+y2=1上.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知识点+例题+练习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知识点+例题+练习





1.分析法的特点: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
2.综合法的特点: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出未知.
3.分析法和综合法各有优缺点.分析法思考起来比较自然,容易
寻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缺点是思路逆行,叙述较繁;综合法从
条件推出结论,较简捷地解决问题,但不便于思考.实际证题时常
常两法兼用,先用分析法探索证明途径,然后再用综合法叙述出来.
4.利用反证法证明数学问题时,要假设结论错误,并用假设的命
题进行推理,没有用假设命题推理而推出矛盾结果,其推理过程是
错误的.
基础巩固题组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填空题
1.(2014·安阳模拟)若a<b<0,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________.
①1
a<
1
b;②a+
1
b>b+
1
a;③b+
1
a>a+
1
b;④
b
a<
b+1
a+1
.
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已知a,b∈N,若ab可被5整除,则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5整除”时,应反设________成立.
3.(2014·上海模拟)“a=1
4”是“对任意正数x,均有x+
a
x≥1”的
________条件.教学效果分析。

高中数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11章 选修部分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高中数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11章 选修部分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新手加粉高效的方法,很多抖音都会购买刷粉软件,尤其针对一些想成为网红的朋友,一夜爆红就是举手之功
高中数学一轮复习课件
1.对于分析法,我们注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逆推,步步可逆,此种证法 又叫逆证法,它要求所证的条件是结论的充要条件,否则,证不了;另 一种是寻找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仅充分条件而已. 2.对于综合法,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一些常规的证明技巧,还要掌握 一些常用的定理、性质、推论及一些常规式子的各种变式及灵活 应用. 3.涉及否定性、唯一性、至多、至少型的问题,可以从反面入手,首 先对结论进行否定,然后,再结合条件进行推理,最终得出与已知条件 或是已知定理、性质、公理等矛盾的结论,从而肯定结论的正确性. 用反证法证明问题一定要注意反设及寻找矛盾的技巧.
高中数学一轮复习课件
1.(2011年广东中山纪念中学高三月考题) F(n)是一个关于自然数n 的命题,若F(k)真,则F(k+1)真.现已知F(20)不真,那么:①F(21)不真;② F(19)不真;③F(21)真;④F(18)不真;⑤F(18)真.其中正确的结论为 () (A)②④. (B)①②. (C)③⑤. (D)①⑤. 【解析】由于F(k)真,则F(k+1)真,且知F(20)不真,那么F(19)不真;同 样F(18)不真;对于F(21)的真假是无法判断的. 【答案】A
分享有趣、好玩、搞笑的视频,同时又学习别人拍视频的方法,丰富业余生活,利用业余生活娱乐和学习,那么抖音刷粉多少钱实则也是一种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式,即使不是利益的回报,依然很有成就 感的,精神生活的追求。/
原创的短视频,真实的拍摄过程,自主研发短视频拍摄,具备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唯有优质的短视频内容,吸引粉丝关注量高,抖音平台的优质扶持,推视频靠前,形成良性的循环结果。不过,新手 掌握抖音吸粉的方法,短短时间内就能实现一定的粉丝量,可谓“呼风唤雨”,这就是有粉丝的实力,粉丝高三统考题)对判断“a,b,c至少有一个是正数 ”的反设是 ( ) (A)a,b,c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 6-6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 文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 6-6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 文

∴f(0)≥0.于是 f(0)=0.
(2)对于 f(x)=2x,x∈[0,1],f(1)=2 不满足新定义中的条件②, ∴f(x)=2x,(x∈[0,1])不是理想函数. 对于 f(x)=x2,x∈[0,1],显然 f(x)≥0,且 f(1)=1. 任意的 x1,x2∈[0,1],x1+x2≤1, f(x1+x2)-f(x1)-f(x2)=(x1+x2)2-x21-x22=2x1x2≥0, 即 f(x1)+f(x2)≤f(x1+x2). ∴f(x)=x2(x∈[0,1])是理想函数. 对于 f(x)= x,x∈[0,1],显然满足条件①②. 对任意的 x1,x2∈[0,1],x1+x2≤1, 有 f2(x1+x2)-[f(x1)+f(x2)]2=(x1+x2)-(x1+2 x1x2+x2)=-2 x1x2≤0, 即 f2(x1+x2)≤[f(x1)+f(x2)]2.∴f(x1+x2)≤f(x1)+f(x2),不满足条件③. ∴f(x)= x(x∈[0,1])不是理想函数.综上,f(x)=x2(x∈[0,1])是理想函数, f(x)=2x(x∈[0,1])与 f(x)= x(x∈[0,1])不是理想函数.
命题角度2 分析法的应用
典例2
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求证:a+1 b+b+1 c=a+3b+c. 证明 要证a+1 b+b+1 c=a+3b+c,
即证a+a+b+b c+a+b+b+c c=3,
也就是a+c b+b+a c=1,
只需证c(b+c)+a(a+b)=(a+b)(b+c),
2.分析法 (1)定义:从___要__证__明__的__结__论___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__充__分__条__件_,直到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 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2)框图表示: Q⇐P1 ―→ P1⇐P2 ―→ P2⇐P3 ―→…―→ 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 (其中Q表示要证明的结 论). (3)思维过程:执果索因.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第三十六讲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第三十六讲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

类型三
反证法
解题准备:1.反证法是间接证明的一种方法,在数学研究和考 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丌成立,经过正 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
原命题的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2.反证法的理论依据是逻辑规律中的排除律:一个事物是A或 ,二者必居其一,反证法即证明结论的反面错误,从而结论 A 正确.
s in 1 c o s
.
[ 证 明 ]统 一 为 角 , 利 用 弦 函 数 公 式 化 简 . 要 证 明 2 s in 2 ≤ s in 1 c o s 成立, s in 1 c o s
只 要 证 明 4 s in c o s ≤
0 , , s in 0 . 只 要 证 明 4cos ≤ 1 1 c o s .
证 法 七 : ( 解 不 等 式 法 ) a 、 b R , a b , 关 于 x 的 不 等 式 : a (b a ) x , 0 , 等 价 于 x b x 0 , x 0 或 x b. b x b b (b x ) 又 , b 0 , Ý R , 原 不 等 式 成 立 . 证 法 八 : (求 值 域 )令 y m a by y 1 am bm ,将 命题 转 化 为函 数 的 值域. a x

3
时 取 等 号.
4 (1 c o s ) 成 立 . sin 1 c o s 成 立.
不 等 式 2 sin 2 ≤
[反思感悟]在解决问题时,根据条件的结构特点去转化结论,得 到中间结论Q,根据结论的特点转化得到中间结论P,归结为 证明P、Q乊间的关系,通常用分析式求和得, 4b2+4c2+4a2-4ac-4ab-4bc≤0, ∴2a2+2b2+2c2-2ab-2bc-2ca≤0, ∴(a-b)2+(b-c)2+(c-a)2≤0, ∴a=b=c,这不题设a,b,c互丌相等矛盾, 因此假设丌成立,从而命题得证.

2013年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课件第43讲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讲义

2013年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课件第43讲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讲义
5.若 a>b>0,则 a+1b>__b+1a(用“>”、“<”、“=”填空).
考点1 综合法
例1:已知 a,b,c 为正实数,a+b+c=1. 求证:(1)a2+b2+c2≥13; (2) 3a+2+ 3b+2+ 3c+2≤6.
解析:(1)证法一:a2+b2+c2-13=13(3a2+3b2+3c2-1) =13[3a2+3b2+3c2-(a+b+c)2] =13(3a2+3b2+3c2-a2-b2-c2-2ab-2ac-2bc) =13[(a-b)2+(b-c)2+(c-a)2]≥0. ∴a2+b2+c2≥13. 证法二:∵(a+b+c)2=a2+b2+c2+2ab+2ac+2bc
解析:(1)方法一:当 n≥2 时,an=Sn-Sn-1=n+21an-na2n-1, 即ann=na-n-11n≥2. 所以数列ann是首项为a11=1 的常数列. 所以ann=1,即 an=nn∈N*. 所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an=nn∈N*.
方法二:当 n≥2 时,an=Sn-Sn-1=n+21an-na2n-1, 即aan-n 1=n-n 1n≥2. 所以 an=aan-n 1×aann- -12×…×aa32×aa21×a1 =n-n 1×nn- -12×…×32×21×1=n. 因为 a1=1,符合 an 的表达式. 所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an=nn∈N*.
2013年高考 数学理科一轮 复习课件第 43讲直接证 明与间接证明
1.直接证明 (1)_综__合__法___是由原因推导到结果的证明方法,它是利用已知 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 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的证明方法. (2)__分__析__法___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 分条件,直到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断一个明显成立的

【全程复习方略】2013版高中数学 (主干知识+典例精析)6.6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 理 新人教B版

【全程复习方略】2013版高中数学 (主干知识+典例精析)6.6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 理 新人教B版

【反思·感悟】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矛
盾可以是:①与已知条件矛盾,②与假设矛盾,③与定义、公
理、定理矛盾,④与事实矛盾等方面,反证法常常是解决某些
“疑难”问题的有力工具,是数学证明中的一件有力武器.
【满分指导】不等式证明题的规范解答 【典例】(12分)(2012·常州模拟)已知a,b,c,d∈R,用分析法 证明ac+bd≤ (a 2 b2) 2 d 2 ) 并指明等号何时成立. (c 【解题指南】由于a,b,c,d∈R,故ac+bd≤0或ac+bd>0,要分两 种情况分析,可证.
一般不会单独命题.
3.题型以解答题为主,主要在与其他知识点交汇处命题.
1.直接证明
综 合 法
定义 已知条件 从________出发,经 过逐步的推理,最后 待证结论 达到________. 由因导果 P(已知)⇒P1 ⇒P2⇒„ ⇒Pn⇒Q(结论) 因为„,所以„ 或由„,得„ ⇒
思维过程
证明 步骤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分 析 法 从待证结论出发,一步一步寻 结论成立 求________的充分条件,最 后达到题设的已知条件或已被 证明的事实. 执果索因
Q(结论)Q1 Q2„ QnP(已知) 要证„,只需证„, 即证„ ⇒ ⇒ ⇒ ⇒ ⇒ ⇒
【即时应用】 (1)已知t=a+2b,s=a+b2+1,则s,t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2)在正项等比数列{an}和正项等差数列{bn}中,a1=b1, a3=b3,a1≠a3,则a5与b5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解析】(1)由s-t=a+b2+1-a-2b=b2-2b+1=(b-1)2≥0,故s≥t. (2)由a1≠a3,得b1≠b3,所以b1≠b5,且b1>0,b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2013届高考一轮复习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一、选择题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度”时,假设正确的是( )A.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度B.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度C.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D.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2、 “M 不是N 的子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若x M ∈,则x N ∉B.若x N ∈,则x M ∈C.存在11x M x N ∈⇒∈,又存在22x M x N ∈⇒∉D.存在00x M x N ∈,∉3、函数y=f(x)在(0,2)上是增函数,函数y=f(x+2)是偶函数,则f(1),f(2.5),f(3.5)的大小关系是 ()A.f(2.5)<f(1)<f(3.5)B.f(2.5)>f(1)>f(3.5)C.f(3.5)>f(2.5)>f(1)D.f(1)>f(3.5)>f(2.5)实用文档4、设(0)a b c d ,,,∈,+∞,若a+d=b+c 且|a-d|<|b-c|,则有( )A.ad=bcB.ad<bcC.ad>bcD.ad bc ≤5、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若311a b b c a b c+=,++++试问:A 、B 、C 是否成等差数列,若不成等差数列,请说明理由;若成等差数列,请给出证明.6、若0)P Q a ==≥,则P 、Q 的大小关系是( )A.P>QB.P=QC.P<QD.由a 的取值确定7、已知函数1()()2x f x a b =,,∈R ()2a b A f ++,=,B=2()ab f C f a b,=,+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A B C ≤≤B.A C B ≤≤C.B C A ≤≤D.C B A ≤≤8、用反证法证明:若整系数一元二次方程2ax bx ++c=0(0)a ≠有有理数根,那么a 、b 、c 中至少有一实用文档个偶数时,下列假设正确的是( )A.假设a 、b 、c 都是偶数B.假设a 、b 、c 都不是偶数C.假设a 、b 、c 至多有一个偶数D.假设a 、b 、c 至多有两个偶数9、设a,b 均为正数,且a b ≠,求证:3322a b a b ab +>+.二、填空题10、某同学准备用反证法证明如下一个问题:函数f(x)在 []01(0)(1)f f ,,=,上有意义且对于不同的x 12x ,∈[]01,,|都有f(x 12)()f x -|<|12x x -|,求证:对于不同的12[01]x x ,∈,,有|12()()f x f x -|12<.那么他的假设应该是 .11、如果>则a 、b 应满足的条件是 .12、已知(0)a b μ,,∈,+∞且911a b+=,则使得a+b μ≥恒成立的μ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13、已知a,b,c 是互不相等的非零实数.求证:由y=2ax +222bx c y bx cx a +,=++和22y cx ax b =++实用文档确定的三条抛物线至少有一条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14、如图,已知两个正方形ABCD 和DCEF 不在同一平面内,M 、N 分别为AB 、DF 的中点.(1)若平面ABCD ⊥平面DCEF,求直线MN 与平面DCEF 所成角的正弦值;(2)用反证法证明:直线ME 与BN 是两条异面直线.15、已知2()(1)1x x f x a a x -=+>+. (1)证明:函数f(x)在(1)-,+∞上为增函数;(2)用反证法证明:方程f(x)=0没有负数根.16、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若a 、b 、c 三边的倒数成等差数列,求证:B<90.以下是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根据反证法的步骤,假设是对原命题结论的否定,即“三内角都大于60度”.2、 D3、B解析:因为函数y=f(x)在(0,2)上是增函数,函数y=f(x+2)是偶函数,所以直线x=2是f(x)的图象的对称轴,在(2,4)上f(x)为减函数,由图象知f(2.5)>f(1)>f(3.5).4、C解析:将|a-d|<|b-c|两边平方,得2-<b-c2),a d()(即2222+-<+-,22a d adbc bc又∵a+d=b+c,∴22+=+,a db c()()即2222++=+2c+2bc,a d ad b∴-4ad<-4bc,∴ad>bc.5、证明:A、B、C成等差数列,下面用综合法给出证明:实用文档实用文档 ∵311a b b c a b c+=,++++ ∴3a b c a b c a b b c+++++=,++ ∴1c a a b b c+=,++ ∴c(b+c)+a(a+b)=(a+b)(b+c),∴222a c b ac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 2221222a cb ac B ac ac +-===, ∵0<B<180,∴B=60.即A+C=2B=120,∴A 、B 、C 成等差数列.6、 C解析:∵P>0,Q>0,∴要证P<Q,只要证22P Q <,只要证2727a a ++<++,只要证227712a a a a +<++,只要证0<12,∵0<12成立,∴P<Q 成立.7、 A实用文档解析:22a b ab a b+≥≥,+ 又∵1()()2x f x =在R 上是单调减函数,∴2()()2a b ab f f f a b+≤≤+.8、B解析:“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都不是”.9、证明:方法一:(分析法)要证3322a b a b ab +>+成立,只需证22()()()a b a ab b ab a b +-+>+成立.又因为a+b>0,所以只需证22a ab b ab -+>成立.即需证2()0a b ->成立.而依题设知a b ≠,则2()0a b ->成立,所以命题得证.方法二:(综合法)2220()020a b a b a b a ab b ≠⇒-≠⇒->⇒-+>22a ab b ab ⇒-+>.(*)而a,b 均为正数,∴a+b>0,由(*)式即得22()()()a b a ab b ab a b +-+>+,∴3322a b a b ab +>+.实用文档二、填空题10、“存在12x x ,∈ []01,,|使得f(x 12)()f x -|12≥” 解析:该命题为全称命题,其否定为特称命题.11、 00a b ≥,≥且a b ≠解析:∵>∴20>,∴00a b ≥,≥且a b ≠.12、 (]0,16解析:∵(0)a b ,∈,+∞且911a b+=, ∴a+b=991()()10()1016a b a b a b b a++=++≥+=, ∴a+b 的最小值为16.∴要使a b μ+≥恒成立,只需16μ≥,∴0<μ≤16.三、解答题13、证明:假设题设中的函数确定的三条抛物线都不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由22y ax bx c =++,22y bx cx a =++,实用文档22y cx ax b =++,得21(2)40b ac ∆=-≤,22(2)40c ab ∆=-≤,23(2)40a bc ∆=-≤.上述三个同向不等式相加得,2224444440b c a ac ab bc ++---≤,∴2222222220a b c ab bc ca ++---≤,∴222()()()0a b b c c a -+-+-≤,∴a=b=c,这与题设中a,b,c 互不相等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从而命题得证.14、 (1)解:取CD 的中点G,连接MG 、NG.设正方形ABCD 、DCEF 的边长为2,则2MG CD MG NG ⊥,=,=∵平面ABCD ⊥平面DCEF MG CD ,⊥,∴MG ⊥平面DCEF.MNG ∠是直线MN 与平面DCEF 所成的角.由勾股定理知MN =∴sin MG MNG MN ∠===即直线MN与平面DCEF(2)证明:假设直线ME与BN共面,则AB⊂平面MBEN,且平面MBEN与平面DCEF交于EN.由已知,两正方形不共面,故AB平面DCEF.又AB∥CD,所以AB∥平面DCEF.而EN为平面MBEN与平面DCEF的交线,所以AB∥EN.⋂=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又AB∥CD∥EF,所以EN∥EF,这与EN EF E所以ME与BN不共面,它们是异面直线.实用文档实用文档15、 证明:(1)f ′()x x a =ln 23(1)a x ++. ∵a>1,x>-1,∴x a ln 2300(1)a x >,>,+ ∴f ′(x)>0, ∴函数f(x)在(1)-,+∞上为增函数;(2)假设存在000(1)x x <≠-,满足0()0f x =,则00021x x a x -=-,+ ∵010a x >,<,∴001x a <<,∴002011x x -<-<,+ 解不等式,得0122x <<,与假设00x <矛盾.故方程f(x)=0没有负数根.16、证明:假设B<90不成立,即90B ≥,从而B 是△ABC 的最大角, ∴b 是△ABC 的最大边,即b>a,b>c.∴1111a b cb >,>. 相加得111ac b +>+1b =2b ,与112a c b+=矛盾. 故90B ≥不成立. 故B<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