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一般规律,经历阶段,未来走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化一般规律:
1.城镇化的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产业支撑是农村城镇化战略的立足点。
2.城镇化发展必须以市场化为制度前提
3.大城市的超前发展要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为依托。发展城镇化的目的
不是为城镇化而城镇化,发展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因此,推动城镇化首先要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主体的聚集区,这是因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工业化程度较高,人口稠密,市场容量大,能形成聚集经济。
4.城镇化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
5..城镇化发展要以人才培育为原动力。
未来趋势:
1.;随着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加剧,主要依靠粗放式的消耗土地资源推动城镇
化快速发展的模式越来越难以持续;
2.随着新老城市居民公共服务差距造成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主要依靠不健全的、
非均等的公共服务来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越来越难以持续
3.中国人口红利将消失,城镇化速度可能下降。
几个阶段:
1.城镇化起步发展阶段(1949~1957年)
随着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1949~1952年)以及其后“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1953~1957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城镇化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2.城镇化剧烈波动阶段(1958~1965年)由于对经济发展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我国经济发展在此后开始盲目追求高速度,受“大跃进”思想的影响,经济发展起伏波动大,城镇化发展也表现出大起大落。
3.城镇化徘徊停滞阶段(1966~1978年)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出现的全面好转并带动城镇化发展逐步恢复并未持续多久,更未能促使我国城镇化从此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随着“文革”的开始以及国家在其后政治经济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失误,殃及刚刚有所起色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徘徊停滞阶段。
4.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1979~1992年) 随着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工作重点开始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伴随国民经济恢复和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在经历了长达17年的倒退和停滞后,终于开始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5.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1993~至今)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中央决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经济增长和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城乡、区域和国内、国际的互动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开始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也实现了持续和稳定增长,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