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人口与民族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696c00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6.png)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世界的人口》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的内容。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它与资源、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世界人口的数量、增长、分布等特点,认识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本章内容在整个初中地理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学习世界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础,为后续学习世界的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提供了必要的人口背景知识。
同时,通过对世界人口问题的分析,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观。
(二)教材内容结构本章主要包括“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的人口问题”三个部分。
“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部分,首先介绍了世界人口的数量,然后分析了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进程等。
“世界人口的分布”部分,主要讲述了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世界的人口问题”部分,分别阐述了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带来的问题,以及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三)教材特点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教材以世界人口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口现象,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对世界人口数量、增长、分布和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强调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教材在讲述人口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二、学情分析(一)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人口的知识,如世界人口的数量、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等。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通过新闻、电视、网络等渠道了解到一些世界人口问题,对人口问题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二)学生学习能力和特点七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探究新鲜事物。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655cfda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1.png)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世界的人口》主要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迁移等知识点。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从而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和迁移等概念,他们可能已经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对于人口问题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从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世界人口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和迁移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3.使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四. 教学重难点1.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世界人口的增长规律及其影响。
3.世界人口的迁移趋势及其原因。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世界人口问题。
2.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世界人口的数据、图表和地图,增强直观性。
3.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实例。
4.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世界人口分布图、增长曲线图、迁移路线图等。
2.教学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人口问题案例。
3.教学素材: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新闻、报道、论文等。
4.小组讨论题目:设计与世界人口问题相关的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人口的增长曲线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提问:“你们认为世界人口增长对地球的影响是什么?”2.呈现(15分钟)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让学生了解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通过数据分析,揭示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和规律。
同时,呈现世界人口迁移的路线图,让学生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和原因。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世界人口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对策。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71e47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b.png)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世界的人口》,属于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人类与地球》的学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文字描述、数据统计、图表以及相关的思考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世界人口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理解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人口、环境、发展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数据和图表的解读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能读图说出各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
2.让学生掌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能运用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3.让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提高人口、环境、发展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图表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
3.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世界人口的问题。
2.使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影响。
3.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对具体国家或地区的影响。
4.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曲线图等教学素材。
2.收集一些关于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案例。
3.准备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世界人口分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的问题。
提问:你们对世界人口有什么了解?世界人口增长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各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01d8e77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e.png)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世界的人口》主要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迁移等知识。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人口知识学习的起点,对于培养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表和实例,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地理基础知识,但对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和迁移等知识了解不深。
学生对于人口问题的认识多来源于日常生活,但缺乏系统分析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逐步建立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和迁移特点,掌握人口密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能阅读和分析人口分布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提高学生关注人口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和迁移特点。
2.难点: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及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表和实例,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世界人口分布、增长和迁移的特点。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表和实例资料。
2.设计好引导性问题,准备好讨论话题。
3.安排好课堂练习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段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然后,通过实例资料,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和迁移的原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计算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并讨论人口密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理七年级上湘教版3.1-3.2世界的人口和世界的人种课件.
![地理七年级上湘教版3.1-3.2世界的人口和世界的人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0ae05a33687e21af45a967.png)
人口总数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读图,讨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人口增长率(%) 1.5 1.2
0.9
0.6 0.3
0
世界 高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一般来说,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 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 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千米2 来表示。 世界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南 北美洲东部人口稠密 ,极地、高山、沙漠、雨林地带人 稀疏 口 。
世界的人口问题
1. 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相当 缓慢 ,此后世界人口进 入迅速 增长 的时期。世界人口增长总的趋势是 持续增长 。 出生率 2. 人口自然增长率= - 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与 经济发展水平 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 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 低 ;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 高 。 3.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 不均匀 。中低 纬度气候温和、降 东部 和 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分布集中,如亚洲的 西部 东部 南部欧洲的 ,南、北美洲的 。 而干旱的 荒漠 、寒冷的极地、 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 、原始的 热带雨林 等地区人口稀疏。 4. 人口密度 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 疏密程度,用 人/千米2 来表示。
低纬度
人/千米
世界人口的数量和增长 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界的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的数量和增长
世界人口数量2011年已达 70 亿。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仍然较 快 。 近几十年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 较慢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 较快 。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6279d2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6.png)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主要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人口增长的原因及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人口知识系统的开始,对于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数据和实例,生动地展示了世界人口的现状和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地理基础知识,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原因和影响等知识还较为陌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深入了解。
此外,学生对数据和图表的解读能力有限,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掌握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能阅读和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图,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和数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问题,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2.教学难点:世界人口分布图的阅读和分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数据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原因及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世界各国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世界人口问题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地图和数据,培养学生从地图和数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课堂讲解:讲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通过实例和数据进行阐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世界的人种人口分布与人种知识素材湘教版1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世界的人种人口分布与人种知识素材湘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3aae304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1.png)
人口分布与人种知识一、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自然条件以及政治、军事、历史等。
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有较大地影响。
人类总是选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进行生产、生活。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 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高山沙漠地带, 寒冷、湿热地区, 人类生活、生产的自然条件差, 人口稀少;东亚、南亚之所以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是由于那里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人类在那里开发的历史悠久, 是古老的文化中心的缘故。
但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 在一些人烟稀少的荒原上, 也形成了人口密集的矿区、城镇。
可见, 自然条件不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对人口分布起决定性影响的是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
一般来说, 人口分布是随生产力分布扩展而扩展的, 但人口分布的变化并不与生产力分布变化同步进行。
因为人口分布是有惰性的, 或者人们不愿离开已经适应了的环境, 或者某些地方有优越的条件对人产生了吸引力。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地区人口密度大, 工业并不发达, 有些地方人口密度不太大, 工业却不少的缘故。
二、极不平衡的世界人口分布20世纪世界人口达到了60亿, 百年间增长了近3倍, 这种增长势头在本世纪内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
世界人口不仅增长快, 而且分布极不平衡, 构成差异也很大。
世界60亿人口主要集中在35个人口大国, 特别是10个人口大国中。
2000年, 35个人口大国(占国家总数的15%)总人口近49亿, 占总人口的80%。
人口最多的10个大国的总人口为36亿, 占世界总人口的60%。
而其中的6个亚洲国家人口多达30亿, 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
至于排列第一和第二位的中国与印度两大国的人口达到22.9亿, 占了世界人口的38%。
与之相比, 世界上人口最少的10个国家的人口则少得可怜, 总共才31万, 其中最多的6.8万人, 最少的仅1000人。
4.1 世界的人口 课件-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4.1 世界的人口 课件-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3605a9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e.png)
情境
2022年初,我国总人口为141 260万人,年末为141
17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 041万人(均
不含港澳台人口统计数据)。
任务1:据此,计算202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多少。
956(万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学习
目标
1.能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特点。
2.能运用图文资料简要描述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
3.能说明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自主
预习
知识点1 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1. 世界人口的发展
(1)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相当缓慢,此后世界
增长迅速
人口出生率: (141260+141175)/2(万人)
×100% =0.68%
课堂
探究点1 人口的增长的计算与原因
探究
情境
2022年初,我国总人口为141 260万人,年末为141
17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 041万人(均
不含港澳台人口统计数据)。
任务1:据此,计算202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__________。
80
(2)2022年11月,世界人口总数突破________亿。
2. 人口的增长
出生率
(1)决定因素:是由人口________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
增长率=(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平均人口数×100%。
(2)原因:工业革命后,经济繁荣和技术进步带来生活和
医疗条件
________的改善,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
第四章世界的居民与文化第一节世界的人口-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教案
![第四章世界的居民与文化第一节世界的人口-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9a739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c.png)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教学目标】1.能阅读人口增长柱状图,了解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特点;2.理解并学会计算自然增长率;3.了解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重难点】掌握世界人口的数量及增长特点;理解死亡率、生长率与自然生长率的定义并能够计算自然生长率。
【教材分析】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以活动的形式展开这部分学习内容,针对“世界人口增长柱状图”设计了四个逐层推进的问题,从数据信息的提取,到人口增长特点的归纳和总结,进而提升到对“人口爆炸时代”提法的认识和探讨等,能力要求不断提高。
这种活动设计是基于7年级的学生对柱状图的阅读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活动侧重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学习中掌握的方法和技能来处理特定的地理信息,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教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教时安排】一个课时【教具准备】PPT【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世界的人口【新课导入】同学们,在老师的PPT上是不是展示了这样一张图片,告诉我们每年的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
那为什么我们要设定世界人口日呀?现在我们世界的人口呈现出怎么样的的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世界人口的学习。
【新课讲授】一、人口数量及增长特点教师提问:大家都知道哪些人口大国?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
教师:既然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这些人口大国,那同学们知道世界人口是怎样增长的吗?是比较均匀的、慢慢累积到今天的人口数量,还是相对而言爆发式的增长呢?学生活动:阅读分析教材的活动探究,读图得到1650年、1800年、2010年世界人口各是多少,分析世界人口数量的特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世界人口数量多。
学生活动:根据PPT提示,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并完成表格。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总结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特点:由慢到快再到慢。
讨论分析: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1、医疗水平的提高;2、人类寿命的延长;3、婴儿死亡的减少;4、生活水平的提高。
2024年秋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4.1 世界的人口(课件)
![2024年秋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4.1 世界的人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5e2eb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c.png)
_________9_5_6_(__万__人__)_______ 人口出生率:(141260+141175)/2(万人)
×100%
=0.68%
________1_0_4_1_(__万__人__)_______ 人口死亡率:(141260+141175)/2(万人)
×100%
=0.74%
人口自然增长率: 0.68%—0.74% = -0.06%
想一想,1650年至1800年,世界人 口增长有何特点?1800年至今,世界人 口增长又有何特点?
1650—1800:相当缓慢 1800年至今:迅速增长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口数量的增长经过了漫长 的积累过程。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相当缓慢, 此后世界人口增长迅速。
思考:有人说:“我们正处于 一个‘人口大爆炸’的时代。”你 认为这句话合理吗?说出你的理由。
人口稠密区
人口稀疏区
人口密度 = 该区域的人口数(人) 该区域的面积(千米2)
人口密度反映了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单位面积上的人口 数量来表示,即“人/千米2 ”。根据下表,计算出中国、澳大利亚和 尼日利亚的人口密度,并说明表中哪国人口分布较为稠密,哪国人口 分布较为稀疏。
国家
陆地面积/万千米2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 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 分布特点。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
四
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1987年7月11日,联合国象征性地选 定当天出生的一个孩子作为世界“第50 亿人”,后来又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 “世界人口日”。20世纪末,世界总人 口突破60亿人,一个世纪里世界人口净 增40多亿人,比过去几百万年增长的总 数还多几倍。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 口达到70亿人。2022年11月15日,世界 迎来第80亿个“地球公民”。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三章 第1节 世界的人口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三章 第1节 世界的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b8d4815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0.png)
英国
1.16
意大利
0.94
尼日利亚
4.23
死亡率(%) 1.02 1.03 1.8
思路分析 人口自然增长率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 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0,人口正增长,人口数量增加;人口 自然增长率<0,人口负增长,人口数量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0,人口零增长, 人口数量处于稳定状态。
返回页
返回首页
知识点三 世界的人口问题
1.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 资源 和 环境 造成
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2.人口负增长会引起 劳动力 短缺、 人口 老龄化等问题。
3.人口的增长应与 资源 、 环境 相协调,与 社会经济
发展
相适应。我国大力推行 计划生育 政策,成为控制人口的成功典范。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课结束
返回首页
4.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海平原区,台风频繁,人口稀疏
B.西欧平原区,季风温和,人口稠密
C.热带雨林区,环境恶劣,人口稀疏
D.高山高原区,资源丰富,人口稠密
答案:C
解析:沿海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交通便利,虽然会有台风,但平原
地区人口稠密;西欧平原地区,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和,人口稠密;
返回首页
知识点二 世界人口的分布
1. 中低纬度 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如亚洲的 东部 和
南部 ,欧洲的 西部 , 北美洲 和 南美洲 的东部等。
2.干旱的 荒漠 、寒冷的 极地 、空气稀薄的 高山高原
、
原始的 热带雨林 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人口》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人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cc9c5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7.png)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人口》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第一节,主题为《世界的人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世界人口的总体情况、分布特点以及人口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世界人口的总体情况和分布特点,掌握人口变化的原因。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能够用地图和图表等工具获取和整理人口相关信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全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总体情况、分布特点和人口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掌握运用地图和图表等工具获取和整理人口相关信息的方法。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较为有限,对世界人口问题的认知也较为模糊。
部分学生可能对数据统计和图表分析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引导和训练。
同时,学生对全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还处于初级阶段。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教师可以使用一张世界地图投影到黑板上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世界人口问题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吗?人口是如何分布的?”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可以逐步引导,鼓励他们思考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情况,以及可能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第二环节:呈现知识1. 教师使用投影或教材上的地图、图表等,向学生展示世界人口的总体情况和分布特点。
2. 解读相关数据,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总结人口分布的规律。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以及人口密度的差异。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些地区人口较多,一些地区人口较少。
第三环节:讲解知识1. 教师通过讲解,介绍人口变化的原因,如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等因素的影响。
2. 解释人口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人口问题的意义和挑战。
教师可以以具体的例子说明人口变化的原因,如高出生率导致人口增长,低死亡率导致人口寿命增加等。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课件上册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课件上册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2929eb35d4d8d15abe234ee5.png)
1709.8
1.42
8.3
加拿大 998.5
0.34
3.4
中国
约960
13.4
2.8
澳大利亚 774.1
0.22
139.6
表中哪国人口最为稠密哪国人口最为稀疏?
三、世界的人口问题
人口多
要吃饭
开荒
环境破坏
教育发展跟不上ຫໍສະໝຸດ 人口素质受影响要读书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一)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问题(二)
干旱的荒漠 寒冷的极地
高纬高山都因寒,
南极大陆定居难。
中亚撒哈澳内干,
D
亚马丛林湿和炎。
C
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
湿热的热带雨林
A
人口密度
平均每平方千米土地上 居住的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 =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单位: 人/千米²
课本P51活动1——速算之星
国家 俄罗斯
陆地面积 2009年人口 人口密度 (万千米²) 数(亿人) (人/千米²)
总人口数
×100%
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死亡人口数
死亡率 =
×100%
总人口数
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 与总人口之比。
自然增长率 = 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 ×100% 总人口数
= 出生率-死亡率
课本P50活动: 比较2008年不同收
入国家的自然增长率
知识小结
世界的人口
数量巨大
增长过快 增长过慢
自然增长率 人口问题
分布不均 人口密度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社会问题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4.1《世界的人口》课件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4.1《世界的人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dff34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0.png)
返 回 目 录
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阅读下图,想一想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人口的增长速度?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
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因此,随
返 回 目 录
世界的人口问题 总结: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了哪些问题? 1.资源短缺:
粮食供应紧张
耕地面积减少
水资源短缺
返 回 目 录
世界的人口问题
总结: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了哪些问题? 2.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
土地荒漠化
大气污染
返
回
水土流失
水污染
目 录
世界的人口问题
总结: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了哪些问题? 3.社会问题:
选定当天出生的一个孩子作为世界“第
50 亿人”,后来又将每年的7月11日定
为“世界人口日”。20 世纪末,世界
总人口突破 60 亿人,一个世纪里世界
人口净增 40 多亿人,比过去几百万年
增长的总数还多几倍。2011 年 10 月
31 日,全球人口达到 70 亿人。2022
年 11 月 15 日,世界迎来第 80 亿个
返 回 目 录
世界人口的分布
黄色人种:皮肤呈黄
白色人种:皮肤呈白
黑色人种:皮肤和
色或黄棕色,眼睛呈棕色, 色或浅棕色,眼色和发色 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
头发又黑又直,脸型宽平, 都比较浅,头发呈波浪状, 曲,鼻形宽扁,嘴唇较
鼻梁中等高度,体毛中等, 鼻梁细高,嘴唇较薄,体 厚,下巴较低,体毛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世界的人口》精品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世界的人口》精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5625d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d.png)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世界的人口》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世界的人口》主要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及其影响。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初步接触,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表和实例,使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掌握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及其影响可能了解不多。
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但同时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有限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掌握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学会分析人口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表,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人口、关注社会发展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口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2.难点: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问答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4.实践活动:观察身边的的人口现象,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辅资料。
2.地图、图表等相关教学素材。
3.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4.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的相关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4年秋新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课件 第四章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2024年秋新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课件 第四章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9d62ba2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a.png)
找出人口密度在200 人/平方千米以上的 地区主要有哪些?
欧洲西部
亚洲南部和东部
北美洲东部和南美洲 东南部
上述人口稠密的地区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中低纬度沿海地区,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
找出图中人口稀疏 的地区
高纬度地区:寒冷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
亚州中部:内陆干旱
赤道附近的热带 雨林:过于湿热
北非、西亚和澳 大利亚中部:干 旱的沙漠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 的西部、北美洲东部和南 美洲东南部
中低纬度沿海地带
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 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 林
高纬度、赤道附近、干旱地区、 地势高的地区
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和湿 自然条件非常恶劣,
润,农业发展历史早,工业、 交通、城市发展迅速
地球上人口在2022年已达到80亿
知识点二 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千米2来表示。 请你计算出中国、澳大利亚和尼日利亚的人口密度,并说明表中哪国人口分 布最为稠密,哪国人口分布最为稀疏。
150.31 3.36
228.35
2.世界人口密度的分布差异(不均匀)
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初中地理
七年级上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 其成因。 3.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运用资料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 快慢。 4.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 续发展的观念。
寒冷、湿热、干旱、高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
1、分析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2、根据人口增长的变化规律,估算2010年
湖南省人口总量。 3、阅读湖南省200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2-2。
活动
1、阅读资料“中国长寿之乡——麻阳” 2、说一说麻阳县百岁老人长寿秘诀? 饮水、气候、居住、饮食几个方面谈谈 饮水:地下水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气候:年平均气温17℃ 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
土家族Βιβλιοθήκη 苗族侗族瑶族
湖南乡村人口比重较大。2006年末,湖南乡 村人口为4148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61%。
湖 南 省 人 口 分 布 图 ( 年 )
2006
活动
1、读图2-4,找出我省人口密度较大的地 区和较小的地区,分析人口密度有何特点?
2、根据表2-1的资料,计算出人口密度, 比较湖南与全国以及其他省份的差别。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七年级上册)
第二课:人口与民族
人口数量多
2006年末,湖南省总人口为6768万, 约占全国人口的5.2%,在全国省级行政区 中排名第7位,是我国人口较多的省份。
人口年龄结构转变为老年型人口。 65岁人口比例:2000年 7.5%
2006年 8.9% 2006年比2000年上升了1.4%老龄化进 程加快。
3、举例说明留守儿童存在哪些问题?这些 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多民族的省份
湖南是多民族省份,有汉族、土家族、 苗族、瑶族、侗族、回族、白族、维吾尔族 等51个民族。其中世居的有汉、苗、土家、 侗、瑶、回、维吾尔、壮、白族等9个民族, 世居少数民族大多数居住在湘西、湘南和湘 东边远山区。少数民族人口共640万人,占 全省总人口的10%左右,大多聚居在湘西和 湘南山区,少数杂居在全省各地。在少数民 族中,苗族和土家族人口最多,主要分布于 湘西北,建立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 南 省 民 族 分 布 图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 西部多、东部少; 山区多、平原少; 农村多、城市少。
活动
1、目前我省设置有1个民族自治州,7 个民族自治县,请给合表1-1、图1-4、在图 2-7上找出它们的位置。
2、读图2-7,分析我省少数民族分布特 点,说一说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那些县级 行政区?
暑。 居住:居住环境通风干燥。 饮食:低度酒在民间被称为“养生酒”,能舒经活
洛,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3、讨论:随着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可能带来哪些
问题?举例说明。
分布不平衡
2006年末,湖南人口密度约320人/平方千 米, 大大超出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省 份之一。受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人口主 要分布在湘东、湘中、湘南和湘北地区,比较而 言,湘西地区人口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