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合集下载

《物体的内能》教案3

《物体的内能》教案3

《物体的内能》教案.docx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

2. 让学生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3. 培养学生利用内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内能的概念、改变内能的方法。

2. 难点:内能与温度、质量和状态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内能的奥秘。

2. 利用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内能的变化。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物体的内能》PPT。

2. 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水、石头、金属块等。

3. 课后习题及答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利用PPT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内能。

1.2 提问:什么是内能?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2. 自主学习2.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内能的概念。

2.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探究3.1 实验一:观察石头和金属块的温度变化,探讨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3.2 实验二: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烧杯中水的内能。

3.3 实验三:做功改变内能,如推动物体、压缩气体等。

4. 小组讨论4.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4.2 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后拓展5.1 布置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内能的变化,提高实践能力。

6. 课堂小结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6.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7. 作业布置7.1 课后习题。

8. 教学反思8.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8.2 学生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六、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物体的内能。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固体、液体、气体)有关。

七、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加热水,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内能,以及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 内能

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  内能

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1: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2.扩散现象: 【提示】分子是不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凡是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小物体(如尘埃、花粉等)都不是分子。

知识点2: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_动能_与_分子势能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影响因素:(1)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分子间距离和质量有关;(2)所有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3.改变方式:热传达和做功。

知识点3:比热容1.定义:必然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高升时吸取的__热量__与它的__质量__和高升的__温度__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2.公式:c =Q m Δt3.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 【提示】在常有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较大。

但其实不是所 有跟水有关的应用都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这一特点。

1. 观察热点:热量的简单计算,比热容以及分子的动理论 2. 观察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为主 3.考点1:分子热运动例1 以下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B )A .秋风阵阵,树叶纷纷飘落B .炒菜时在旁边的房间里闻到香油的味道C .环保不达标的工厂里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D .打扫卫生时看到尘埃飞扬★知识梳理★备考指导 ★打破考点,典例表现★考纲领求: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见解.(认识) 2. 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见解讲解生活中常有的热现象.(理解) 3. 内能的见解;温度和内能的关系.(认识)4. 简单热现象及分子热运动;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认识)5. 比热容的见解.(认识)6. 用比热容讲解简单的自然现象.(理解)方法点拨:能用肉眼看到的微粒,无论多小都不是分子,比方,飞扬的尘埃、缭绕的烟雾,都是固体小颗粒的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分子的热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是分子自觉的运动,且是无规则的、永不暂停的,属于微观粒子的运动。

考点2: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例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D)A .温度从高温物体传达到低温物体B.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D.物体的温度高升,它的内能就增大方法点拨: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及构成物体的物质种类都有关系。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功和内能 1.功和内能 2.热和内能 2.热和内能
一、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焦耳的实验 1.绝热过程: 绝热过程: 绝热过程 系统既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 系统既不从外界吸热, 放热的过程
2.在各种绝热过程中,如果使系统从状态1变化 在各种绝热过程中,如果使系统从状态 变化 在各种绝热过程中 到状态2,所需外界做功的数量是相同的。 到状态 ,所需外界做功的数量是相同的。
对外
(物体对外 界做功)
(物体从外 界吸热)
吸热
放热
(物体对外 界放热)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做功和热传递的区别和联系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与其它形 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改变物体 内能的实质是热能的转移过程. 内能的实质是热能的转移过程.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内能 U=w
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 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热传递: 发生条件: 发生条件: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 温度差。 温度差。 传递方向:能量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 传递方向:能量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热和内能 U=Q
内能与热量的区别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状态量,一个物体在不同的状态下 内能 状态量 有不同的内能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过程量,它表示由于热传递而引起 热量 过程量 的变化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即内能的改变量。 如果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可言,但此时仍有内能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 热传递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说课稿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说课稿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物理热学部分的重要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二节。

内能是热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是理解内能及其应用的关键。

教材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为后续学习比热容、热机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温度、热量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内能的概念以及改变内能的方式还比较模糊。

初中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实验现象充满兴趣,但在分析和归纳总结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2)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3)能用做功和热传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经历探究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热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注重观察、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和合作交流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

(2)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等效性。

2、教学难点(1)用做功和热传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讲授法: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如内能的概念、做功和热传递的实质等,通过讲授法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内能及改变内能的方式

内能及改变内能的方式

内能及改变内能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1.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的过程叫做热传递。

(2)热传递条件: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

(3)热传递方向: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4)热传递的结果: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持续到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

注意:(1)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而不是传递温度,更不是传递某种热的物质。

(2)热传递是把内能由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不是由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2)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说明: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两种方式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注意:做功不一定都使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

做功是否一定会引起物体内能的改变,这要看物体消耗的能量是否转化为物体的内能。

如举高物体时,做功所消耗的能量变成了物体的势能,并未转化为物体的内能,所以物体的内能就没有改变。

如何区别对物体做功和物体对外做功: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即内能的变化是由于内能与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引起的,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则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则物体内能减小。

如向下压活塞时,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空气,对筒内空气做了功(图甲)棉花燃烧表明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了,也就是说,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加了。

在这一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将一根铁丝快速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弯折处就会发热(图乙),表明铁丝弯折处的温度升高.铁丝的内能增大,铁丝内能的增大是由于人对铁丝做了功。

1.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但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A.温度B.比热容C.热量D.质量2.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出的热量也越多B.物体具有的内能就是物体具有的热量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D.物体的速度越大,内能越大3.下列几个生活场景中,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A.冬天晒太阳,身体感到暖和B.冬季对着手“哈气”,手感到暖和C.冬天搓手,手感到暖和D.冬天围着火炉取暖,身体感到暖和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B.一物体吸收了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C.一物体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D.一物体内能增加,其温度一定升高5.关于热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温度降低,物体内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减小C.质量和温度均相同的水和冰,内能相同D.自然界中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6.关于热传递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传递是高温物体的温度传给低温物体B.并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C.比热相同的物体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D.温度相同的物体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7.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冰块的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C.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的内能减少D.体积大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体积小的物体内能多8.0℃的冰块全部熔化为0℃的水.体积将有所减小.比较这块冰和熔化成的水所具有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具有相等的内能B.O℃的冰具有较大的内能C.O℃的水具有较大的内能D.无法确定9.物体内所有的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_______ ,以及分子之间的______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分子动理论、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人教四年制

分子动理论、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人教四年制

分子动理论、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一. 本周教学内容:分子动理论、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二. 重、难点: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能识别扩散现象,并会解释扩散现象,知道一些说明分子相互作用力的事例,知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表现为引力或斥力,什么情况下几乎不存在作用力,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系,知道什么是内能,知道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要随之改变。

能区分内能与机械能。

能举例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能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物理现象,知道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

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时,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发生改变,知道热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知道做功和热传递的等效性和本质上的区别。

三. 知识点分析: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注: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有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说明:①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②不同物质一定要在互相接触时才能发生扩散,如果两种不同物质彼此不接触,是不能发生扩散的。

③扩散不是单向的一种物质的分子进入另一种物质中去而是彼此同时....进入对方的。

④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注:①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②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③不同物质的分子大小不同,相互作用力也不同。

2. 内能:(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

①物体的内能和温度有关。

②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③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④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内部的分子个数的多少有关。

(3)内能是能量的又一种形式,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3.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注: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2.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2.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第二讲热力学第一定律§2.1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热力学第一定律2.1.1、作功和传热作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如果外界对系统作功W。

作功前后系统的内能分别为1E、2E,则有-E=WE21没有作功而使系统内能改变的过程称为热传递或称传热。

它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而发生的转移内能的过程。

在热传递中被转移的内能数量称为热量,用Q 表示。

传递的热量与内能变化的关系是-E=QE21做功和传热都能改变系统的内能,但两者存在实质的差别。

作功总是和一定宏观位移或定向运动相联系。

是分子有规则运动能量向分子无规则运动能量的转化和传递;传热则是基于温度差而引起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能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的传递过程。

2.1.2、气体体积功的计算1、准静态过程一个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要经历一个过程,当系统由某一平衡态开始变化,状态的变化必然要破坏平衡,在过程进行中的任一间状态,系统一定不处于平衡态。

如当推动活塞压缩气缸中的气体时,气体的体积、温度、压强均要发生变化。

在压缩气体过程中的任一时刻,气缸中的气体各部分的压强和温度并不相同,在靠近活塞的气体压强要大一些,温度要高一些。

在热力学中,为了能利用系统处于平衡态的性质来研究过程的规律,我们引进准静态过程的概念。

如果在过程进行中的任一时刻系统的状态发生的实际过程非常缓慢地进行时,各时刻的状态也就非常接近平衡态,过程就成了准静态过程。

因此,准静态过程就是实际过程非常缓慢进行时的极限情况。

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其准静态过程可用V p -图、T p -图、T v -图上的一条曲线来表示。

注意,只有准静态过程才能这样表示。

2、功在热力学中,一般不考虑整体的机械运动。

热力学系统状态的变化,总是通过做功或热传递或两者兼施并用而完成的。

在力学中,功定义为力与位移这两个矢量的标积。

在热力学中,功的概念要广泛得多,除机械功外,主要的有:流体体积变化所作的功;表面张力的功;电流的功。

(1)机械功 有些热力学问题中,应考虑流体的重力做功。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 热传递
对内
(外界对物 体做功)
对外
(物体对外 界做功)
(物体从外 界吸热)
吸热
放热
(物体对外 界放热)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跟内能改变△ 之间的定量关系. 四,功W,热量 跟内能改变△U之间的定量关系. ,热量Q跟内能改变 ---------热力学第一定律
9,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公式?正负号的确定?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公式?正负号的确定?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 内容:一个系统, 内容:一个系统,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 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功之和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功和内能 功和内能 2.热和内能 热和内能 3,热力学第一定律 ,
一,复习引入: 复习引入: 1,什么是物体内能?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哪些? ,什么是物体内能?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哪些? 理想气体的内能有什么特点? 理想气体的内能有什么特点? 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 物体里所有分子热运动 物体里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 叫物体的内能 微观因素:分子个数;分子的平均动能;分子间的距离 微观因素:分子个数;分子的平均动能; 宏观因素:物质的量;温度; 宏观因素:物质的量;温度;体积 特别说明:物体的内能是有物体的状态决定的. 特别说明:物体的内能是有物体的状态决定的. 内能是状态量 2,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哪两种方式?) ?(哪两种方式 ,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哪两种方式?) 做功和热传递
8,做功和热传递的关系? ,做功和热传递的关系?
联系: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联系: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等效的.
一定数量的功与确定数量的热相对应------热功当量 热功 卡 焦耳/卡 焦耳 区别: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不同 区别: 做功:内能与其它形式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做功:内能与其它形式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热传递:是内能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过程. 热传递:是内能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过程. 热量是内能转移的量度" "热量是内能转移的量度"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综合经典题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综合经典题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冬天在火炉边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B解析:BA.内能是物体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0℃的冰也有内能,故A错误;B.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冬天在火炉边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故B正确;C.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故C错误;D.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2.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物体的内能等于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D.比热容越大的物体,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越多C解析:CA.任何物体都有内能,故A选项错误;B.晶体熔化时吸收了热量,温度不变,故B选项错误;C.物体的内能等于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故C选项正确;D.比热容越大的物体,由于质量未知,故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未必多,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3.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一定越大B.一个物体的内能越大,它的温度就一定越高C.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就一定会升高A解析:AA.同一个物体质量不变,故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一定越大,故此项正确;B.一个物体的内能越大,它的温度不一定越高,有可能它的状态正在发生变化,比如正在熔化,故此项错误;C.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不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此项错误;D.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不一定会升高,有可能它的状态正在发生变化,比如正在熔化,故此项错误。

故选A。

4.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我们会看到硝化棉燃烧;如图乙所示,玻璃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并用气筒往瓶内打气,会观察到瓶塞跳起来。

初中物理精美课件-第2课时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初中物理精美课件-第2课时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课前自学准备 预习检测
做功 , 热传递 和_______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_______ 这两种方法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传递能量的多少 2.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 _____________ 焦耳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 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______. 减少 ;低温物体______ 放出 热量,内能______ 增加 吸收 热量,内能______. _____
演示实验2
观察实验 (1)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此 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瓶内放水的作用? (3)实验中谁对谁做功?
图13.2-5乙 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减少
实验观察2
水蒸气膨胀做功 对试管内的水加热 水蒸气液化
软木塞跳起
水蒸气温度降低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实验观察1
实验观察2
观察实验 (1)描述实验现象。 (2)实验中硝化棉的作用是什么? (3)实验中谁对谁做功?
图13.2-5甲 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
实验观察1
空气压缩引火仪 压缩空气 空气内能增大 温度升高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空气,而不是硝化棉 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转换法显示空气温度升高 放入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节 内能
第2课时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R· 九年级上册
课前自学准备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学 习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具准备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热量的概念,做功和热传递的比较. 教师:多媒体课件、压缩空气引火仪、塑料瓶(带塞子)、打气筒、乙 醚、脱脂棉等. 学生:铁丝、铁锤、砂纸、火柴、保温水瓶(盛有热水)等.

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检测(解析版)

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检测(解析版)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共6小题)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洒水车将水喷洒在地面上B.樟脑球放在衣柜中,过几天,衣柜中充满樟脑气味C.一滴红墨水滴在清水中,过一会儿杯中水呈红色D.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上,地面变成黑色【分析】(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物质的分子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就叫扩散现象;(2)分子的运动我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3)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解答】解:A、洒水车将水喷洒在地面上,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符合题意;B、樟脑球放在衣柜中,过几天,衣柜中充满樟脑气味,是气体分子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一滴红墨水滴在清水中,过一会儿杯中水呈红色,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上,地面变成黑色,是固体分子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端午时节,人们佩戴装有中药材的香囊,我们能闻到淡淡的药香,说明()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是运动的D.分子间有空隙【分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体现。

【解答】解: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端午时节,人们佩戴装有中药材的香囊,我们能闻到淡淡的药香,是香味分子发生了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故选:C。

3.冰壶运动又称冰上溜石,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图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队比赛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壶离开运动员仍能在冰面上滑行,是因为它受到惯性力B.运动员使劲摩擦冰面是想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C.运动员使劲摩擦冰面是通过做功改变冰面的内能D.冰壶受到支持力和它对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分析】(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一是减小压力;二是减小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三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热传递;(4)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检测题(有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检测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C.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D.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2.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小明做手工锯木头时锯条变热B.妈妈把棉被放在太阳底下晒C.奶奶用热水袋取暖D.开空调时,暖气使房间温度升高3.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同一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大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4.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A.春天里,柳絮纷飞B.夏天里,白云飘荡C.秋天里,丹桂飘香D.冬天里,雪花飘飘5.如图所示的热学现象中,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可以用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质量是否有关B.乙图说明空气的密度大于二氧化氮的密度C.丙图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D.丁图说明活塞压缩空气做功时,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6.关于下列一些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不再做无规则的热运动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没有引力D.扩散现象也能发生在固体之间7.依据你所学的热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钻木取火,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0C 的冰块没有内能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8.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c铝>c铜),相互接触后,则()A.内能由铜转移给铝 B.最终铝、铜温度相同C.不发生热传递D.无法判断9.一位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时,根据结果描绘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物质比乙物质升温快B.两种物质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0t时间内,甲物质比乙物质吸收热量多C.0D.乙物质的比热容大于甲物质的比热容10.在“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物质的熔点为60℃B .在EF 阶段,该物质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6minD .该物质在BC 阶段的内能不断增加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主要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B .沿海地区盛夏的夜晚,微风一般从陆地吹向海洋C .夜间遇寒潮时,应将秧田里的水放掉,以防水结冰秧苗受冻D .夏天给房向地面洒水降温,与在城市中建人工湖减小热岛效应原理一致1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B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 .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二、填空题13.水的比热容是()34.210J/kg ⨯⋅℃,它表示每千克水温度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_____J ,则质量为500g 的水温度从80℃降低到60℃,内能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____J 。

初三物理热和能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热和能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热和能试题答案及解析1. 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首次下潜至7000m以下,“蛟龙号”入海后,舱壁遇到冷的海水,温度降低,内能,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此时,舱壁内侧出现了大量小水珠,这是舱内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答案】减小;热传递;液化【解析】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的;舱内温暖的水蒸气遇到凉的舱壁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

【考点】改变内能的方式物态变化2.(7分)小明想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于是他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⑴此实验中,沙子和水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⑵该实验中除了沙子和水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外,还有必须完全相同。

⑶他得到如下实验数据,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有关。

物质质量m/kg升高温度△t/℃加热时间t/min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

⑸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4)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⑹另一组的小华采用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来进行探究,你认为他的方案可行吗?(选填“可行”或“不可行”)⑺爱思考的小明立即想到在阳光照射下的海滩上吹的是什么风呢?(选填“海风”或“陆风”。

)【答案】(1)加热时间;(2)加热方法;(3)种类;(4)沙子;(5)没有搅拌;(或受热不均匀);(6)可行;(7)海风【解析】(1)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时间的长短决定了沙子和水吸热的多少,这种实验方法是转换法;(2)实验中,要用相同的热源加热,才能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确定吸热的多少,即加热方法必须相同;(3)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沙子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但吸热不同,所以说明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4)如果加热相同时间,则二者吸热相同,由于沙子的吸热本领差,所以它的温度升高的度数多;(5)实验中如果没有搅拌,则物质受热不均匀,就会得不到正确结论;(6)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有两种方法: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热多的吸热本领强;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温少的吸热本领强。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机械能与内能有什么不同?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1.做功 2.热传递
一、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 热传递: 内能从高温物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到低温物体 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 递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发生条件: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 间存在温度差。
传递方向:内能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 1.5 kg的水温度从80℃ 降到60℃时,内 能_______(填“增加”或“减小”)。 • 2.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到火上点燃,前 者是利用_______的方法,后者是利用 _________的方法。 • 3. 虽然做功和热传递在_____上是等效的, 但它们之间有本质区别,做功是_____和 _____之间的转化,热传递是_____的转移。 • 4. 一个气缸里的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做了 800J的功,同时向外放出300J的热量,则 气体内能_____了_____J。
效的
反馈测试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 和 的总 和叫内能,一个物体的 越高,内能越大 2、改变内能有两种方法: 、 它 们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 的。
3用酒精灯给用活塞封住少量水的试管加热, 过一会试管塞被冲出,水蒸汽的温度降低 了,为什么?
• 指出下面例子中各是通过什么物理过程改 变物体内能的.[ ] • A.铁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变热. • B.铁丝来回弯折几下会变热. • C.陨石进入大气层后会逐渐变成火红球 体. • D.陨石落在地球上后又逐渐恢复本来颜 色.
内能与热量的区别
1、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一个物体在不同的状态
下有不同的内能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表示由于热传递而引 起的变化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即内能的改变量。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课题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新授课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授课人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大纲中的要求虽然是级要求但它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学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
课题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教材
分析
本节内容在大纲中的要求虽然是A级要求,但它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同时,本节知识涉及大量生活实际,做好本节课的教学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过讨论,生:可以分为做功和热传递两类。其中,“摩擦”、“折”、“敲打”、“锯”是属于做功,“烧”、“晒”、“烤”、“烫”、“冰”属于热传递.
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来体验一下,做功改变内能的例子.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演示一下,课本38页的实验.
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若学生能做成功,为了增强效果,教师可以做一下对比实验,慢慢地压缩看能不能使棉花燃烧起来.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看书.
引导学生根据决定内能的因素讨论改变内能的方法.
使学生了解如何判断内能的变化.
提出学生较熟悉的问题,激发进一步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证实自己的想法.
突出“动作”
指导学生学会看书、自学.
约五、六分钟后,师:请大家现在回过头来,再看看刚才我们所想到的办法,它们之间有何不同?能不能把这些办法分分类?
教学
目标
1.了解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做功、热传递.
2.理解内能的变化可以分别由功和热量来量度.
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教学重点
改变内能两种方式及内能改变的量度.
教学难点
对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内能是等效的理解.
实验器材及教具准备
细铁棒、铁锤、洒精灯、木块、厚壁玻璃筒(带活塞)、硝化棉、乙醚、学生每人准备一小段钢丝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热力学第一定律§2.1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热力学第一定律2.1.1、作功和传热作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如果外界对系统作功W。

作功前后系统的内能分别为1E、2E,则有-E=WE21没有作功而使系统内能改变的过程称为热传递或称传热。

它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而发生的转移内能的过程。

在热传递中被转移的内能数量称为热量,用Q 表示。

传递的热量与内能变化的关系是-E=QE21做功和传热都能改变系统的内能,但两者存在实质的差别。

作功总是和一定宏观位移或定向运动相联系。

是分子有规则运动能量向分子无规则运动能量的转化和传递;传热则是基于温度差而引起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能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的传递过程。

2.1.2、气体体积功的计算1、准静态过程一个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要经历一个过程,当系统由某一平衡态开始变化,状态的变化必然要破坏平衡,在过程进行中的任一间状态,系统一定不处于平衡态。

如当推动活塞压缩气缸中的气体时,气体的体积、温度、压强均要发生变化。

在压缩气体过程中的任一时刻,气缸中的气体各部分的压强和温度并不相同,在靠近活塞的气体压强要大一些,温度要高一些。

在热力学中,为了能利用系统处于平衡态的性质来研究过程的规律,我们引进准静态过程的概念。

如果在过程进行中的任一时刻系统的状态发生的实际过程非常缓慢地进行时,各时刻的状态也就非常接近平衡态,过程就成了准静态过程。

因此,准静态过程就是实际过程非常缓慢进行时的极限情况。

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其准静态过程可用V p -图、T p -图、T v -图上的一条曲线来表示。

注意,只有准静态过程才能这样表示。

2、功在热力学中,一般不考虑整体的机械运动。

热力学系统状态的变化,总是通过做功或热传递或两者兼施并用而完成的。

在力学中,功定义为力与位移这两个矢量的标积。

在热力学中,功的概念要广泛得多,除机械功外,主要的有:流体体积变化所作的功;表面张力的功;电流的功。

(1)机械功 有些热力学问题中,应考虑流体的重力做功。

如图2-1-1所示,一直立的高2h 的封闭圆筒,被一水平隔板C 分成体积皆为V 的两部分。

其中都充有气体,A 的密度A ρ较小,B 的密度B ρ较大。

现将隔板抽走,使A 、B 气体均匀混合后,重力对气体做的总功为Vgh h Vg h Vg W B A B A )(2122ρ-ρ=ρ-ρ= (2)流体体积变化所做的功我们以气体膨胀为例。

设有一气缸,其中气体的压强为P ,活塞的面积S(图2-1-2)。

当活塞缓慢移动一微小距离x∆时,在这一微小的变化过程中,认为压强P 处处均匀而且不变,因此是个准静态过程。

气体对外界所作的元功V p x pS W ∆=∆=',外界(活塞)A B h h 图2-1-1图2-1-2 A B 图2-1-3对气体做功V p W W ∆-='-=,当气体膨胀时V ∆>0,外界对气体做功W <0;气体压缩时V ∆<0,外界对气体做功W >0。

如图2-1-3所示的A 、B 是两个管状容器,除了管较粗的部分高低不同之外,其他一切全同。

将两容器抽成真空,再同时分别插入两个水银池中,水银沿管上升。

大气压强皆为P ,进入管中水银体积皆为V ,所以大气对两池中水银所做功相等,但由于克服重力做功A 小于B ,所以A 管中水银内能增加较多,其温度应略高。

准静态过程可用p-V 图上一条曲线来表示,功值W 为p-V 图中过程曲线下的面积,当气体被压缩时W >0。

反之W <0。

如图2-1-4所示的由A 态到B 态的三种过程,气体都对外做功,由过程曲线下的面积大小可知:ACB 过程对外功最大,AB 次之,ADB的功最小。

由此可知,在给定系统的初态和终态,并不能确定功的数值。

功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经历一个过程,才可能有功;经历不同的过程,功的数值一般而言是不同的。

(3)表面张力的功液面因存在表面张力而有收缩趋势,要加大液面就得作功。

设想一沾有液膜的铁丝框ABCD (图2-1-5)。

长为 2αl 的力作用在BC 边上。

要使BC 移动距离△x ,则外力F 作的功为W =F △x =2αl △x=α△S 。

式中α为表面张力系数,α指表面上单位长度直线两侧液面的相互拉力,△图2-1-5S 指BC 移动中液膜两个表面面积的总变化。

外力克服表面张力的功转变为液膜的表面能。

由此可见,作功是系统与外界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也是两者的能量相互交换的一种方式。

这种能量交换的方式是通过宏观的有规则运动来完成的。

我们把机械功、电磁功等统称为宏观功。

2.1.3、热力学第一定律当系统与外界间的相互作用既有做功又有热传递两种方式时,设系统在初态的内能1E ,经历一过程变为末态的内能2E ,令12E E E -=∆。

在这一过程中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为Q ,外界对系统做功为W ,则△E=W+Q 。

式中各量是代数量,有正负之分。

系统吸热Q >0,系统放热Q <0;外界做功W >0,系统做功W <0;内能增加△E >0,内能减少△E <0。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普遍的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热现象中的具体表现。

2.1.4、 热量当一个热力学系统与温度较高的外界热接触时,热力学系统的温度会升高,其内能增加,状态发生了变化。

在这个状态变化的过程中,是外界把一部分内能传递给了该系统,我们就说系统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如果系统与外界没有通过功来交换能量,系统从外界吸收了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增加多少。

热量是过程量。

做功和传递热量都可以使系统的内能发生变化,但它们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做功是通过物体的宏观位移来完成的,是通过有规则的运动与系统内分子无规则运动之间的转换,从而使系统的内能有所改变;传递热量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是系统外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与系统内分子无规则运动之间的传递,从而使系统的内能有所改变。

为了区别起见,我们把热量传递叫做微观功。

2.1.5、气体的自由膨胀气体向真空的膨胀过程称为气体的自由膨胀。

气体自由膨胀时,没有外界阻力,所以外界不对气体做功W=0;由于过程进行很快,气体来不及与外界交换热量,可看成是绝热过程Q=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绝热自由膨胀后其内能不变,即△E=0。

如果是理想气体自由膨胀,其内能不变,气体温度也不会变化,即△T=0;如果是离子气体自由膨胀,虽内能不变,但分子的平均斥力势能会随着体积的增大而减小,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会增加,从而气体温度会升高,即△T>0;如果是存在分子引力的气体自由膨胀后,其内能不变,但平均分子引力势能会增大,分子平均平动动能会减小,气体温度会降低,即△T<0。

例1、绝热容器A经一阀门与另一容积比A的容积大得多的绝热容器B相连。

开始时阀门关闭,两容器中盛有同种理想气体,温度均为30℃,B中气体的压强是A中的两倍。

现将阀门缓慢打开,直至压强相等时关闭。

问此时容器A 中气体的温度为多少?假设在打开到关闭阀门的过程中处在A中的气体与处在B 中的气体之间无热交换。

已知每摩尔该气体的内能为E=2.5RT。

分析:因为B容器的容积远大于A的容积,所以在题述的过程中,B中气体的压强和温度均视为不变。

B容器内部分气体进入A容器,根据题设,A容器内气体是个绝热过程。

外界(B容器的剩余气体)对A气体做功等于其内能的增量,从而求出A气体的最终温度。

解:设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A容器的体积V,打开阀门前,气体质量为m,压强为p,温度为T。

打开阀门又关闭后,A中气体压强为2p,温度为'T,质量为'm ,则有RT M m pV =, T R M m pV ''=2进入A 气体质量)12(T T R MpV m m m -'=-'=∆,设这些气体处在B 容器中时所占体积为V T T RT Mp m V )21(2-'=∆=∆。

为把这些气体压入A 容器,B 容器中其他气体对这些气体做的功为)12(2-'=∆⋅=T T pV V P W 。

A 中气体内能的变化)(25T T R M m E -'⋅'=∆。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E W ∆=)1(5)12(T T pV T T pV '-=-'K T 353='例2、一根长为76cm 的玻璃管,上端封闭,插入水银中。

水银充满管子的一部分。

封闭体积内有空气moI 3100.1-⨯,如图2-1-6所示,大气压为76cmHg 。

空气的摩尔定容热容量115.20--⋅⋅=K moI J C V ,当玻璃管温度降低10℃时,求封闭管内空气损失的热量。

分析:取封闭在管内的空气为研究对象,为求出空气在降温过程中的放热,关键是确定空气在降温过程中遵循的过程方程。

由于管内空气压强p 等于大气压强与管内水银柱压强之差,因管长刚好76cm ,故P 与空气柱高度成正比,即封闭气体的压强与其体积成正比。

随着温度降低,管内水银柱上升,空气的压强与体积均减小,但仍保持正比关系。

解:设在降温过程中管内封闭空气柱的高度为h ,水银柱高度为h ',则图2-1-6cm h h 76='+。

管内封闭空气的压强为gh h g P p ρρ='-=0式中ρ为水银密度,上式表明,在降温过程中,空气的压强p 与空气柱高度h 成正比,因管粗细均匀,故p 与空气体积V 成正比,即p ∝V这就是管内封闭空气在降温过程中所遵循的过程方程。

空气在此过程中的摩尔热容量R C C V 21=。

T nC Q Q ∆-=-=吸放)10)(31.8215.20(103-⨯+⨯-=-J 247.0=本题也可直接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求解,关键要求得空气膨胀做功。

由题给数据,可分析得空气对水银柱做功是线性力做功的情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