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设计导则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站点与周边用地脱节 出入口数量少、距离地块过远 接驳设施数量不足、使用不便
北京公主坟地铁站,名副其实的“换乘站” 地铁1号线与10号线的换乘站 1号线:日均客流100百万人次; 10号线:日均客流约200万人次 所有的出入口,均设在立交内
北京公主坟地铁站
对于多数城市而言,轨道交通仍然作为缓解拥堵的方式, 仅仅是一种交通方式而已
挑战二:绿色交通理念如何进一步强化
8点36分10秒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政策应该如何导向?
短短的一个右转车道(3米),一位老者穿越要花15秒!
交叉口真的拥堵么?真的需要这条车道么?
8点36分18秒
8点36分25秒
挑战三:如何关注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作用
轨道交通建设趋势迅猛
城市轨道交通里程2000-2014年均增长率13.5% 远景规划规模是批复规模的3倍之多
北京
上海
长沙
成都
福州
太原
南宁
武汉
有 57%
西安
郑州
沈阳
长春
无43%
挑战二:绿色交通理念如何进一步强化
交通改善:满足机动车需求主导
利用非机动车道开辟机动车右转车道 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设置机动车停车泊位 单位出入口首先保证车辆行驶便捷 ……
非机动车道改为直右机动车道 为新增一个停车位而砍掉一棵百年大树
当斯-托马斯悖论(Downs-Thomson paradox):政府不进 行有效管控情况下,新建道路将引发更加严重的拥堵。
国际先进城市纷纷检讨传统交通设计,重新出台以 人为本(反机动化)的规划指导:
阿布扎比城市街道设计导则2010 美国DOT面向自行车与行人的政策纲领2010 伦敦街道环境设计导则2009 纽约街道设计导则2009 洛杉矶街道设计导则2011
挑战三:如何关注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作用
轨道交通重塑城市空间作用不明显
反例1:轨道交通
先进城市:轨道与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纵向 结合,无缝衔接
国内城市:轨道局限于道路红线之内,井水 不犯河水
反例2:有轨电车
敷设于地面,未考虑市政管线要求,方案中 将轨道线位与污水、雨水等大直径管位置重 合,实际建设运营维护造成困难
导则内容
落实
明确规划设计各个阶段开展 交通设计工作的要求
如何确定和宣扬交通发展理念 扭转“车本位”思维,倡导“以人为 以绿色交通为主体思路,贯
和目标
本”的设计理念
穿导则始终
轨道交通塑造城市空间的关注 从线站位功能、站点与周边用地衔接、导则中设立专门章节重点论
不够
强化接驳等角度

如何保证建成区的交通整治方 案科学合理
横向协调、立足控制 深化城市总体规划战略思路 将抽象的规划理念思路,通过具体的控制要
素具体化,并在控规、城市设计中得以体现
应对一:将交通设计“嵌入”既有规划设计体系
划分为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两阶段
总体设计

在法定规划中预留实现上位交通规划方

案所需的交通设施空间

地区总体设计、道路总体设计、轨道及
距1000~1200米
施?
步行 路网密度
人行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商业步行街、城市滨河步道或林荫道的 规划,应与居住区的步行系统,与城市中车站、码头集散广场,城市游 憩集会广场等的步行系统紧密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步行系统
在城市的主干路和次干路的路 段上,人行横道或过街通道的 间距宜为250~300m。
2013年底,住建部《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 规划设计导则》发布
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
各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
三部委下发《关于加 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 交通系统建设的指导 意见》》
住建部下发《关于印 发城市步行和自行车 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 则的通知》
背景二:绿色交通的发展
2)国外
交通拥堵成为国际城市“新常态”




雨水
污水




雨水
污水
挑战四:建成区交通如何有效整治
打铁自身不硬,缺 乏技术手段:
一条典型的道路标 准横断面,需要统 筹4大类,18个小 类的要素,仅仅靠 两条红线无法管 控!
挑战四:建成区交通如何有效整治
红、绿线设计“分家”导致设施衔接不便
“有”并不等于“好用”!
挑战五:目前的规范内容存疑
2000年
建设投运里程 平均每年新增
(km)
(km)
-
-
2001-2005
399
80wenku.baidu.com
2006-2010
885
177
2011-2014 2011年各城市 远景规划规模
1662 -
415.5 -
期末里程 (km) 146 545 1430 3092
14171
年均增长率 (km) -
15%
12% 13.50%
700
我国轨道交通批复规模及远景规划规模(2011年) 600 577
527 500
400
轨道交通建设里程(2014)
已开通轨道交通里程 已开通有轨电车里程
300
260
200
202181178
140129
106 96 91
100
66.3 65 60 56 55 53 52 48 43 25 22 21 21 18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挑战五:目前的规范内容存疑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对自行车网络密度没有规定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步行和自行车路网密度规定如下: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自行车专用路路网密度
城市所有地区是否
1.5~2.0(km/km2),道路间 均能按此标准实
应对一:将交通设计“嵌入”既有规划设计体系
地区总体交通设计
控规同步开展
以道路为核心的交通设施用地需纳入控规
关键词:预留、控制
关键控制要素: 地块红线切角、交叉口渠化展宽、公交
车辆停保场、公交首末站、公交港湾(中间) 站、立体过街设施、机动车出入口、地铁出 入口、机动车路内停车、机动车路外公共停 车场、非机动车路外停车场、建筑贴线率, etc.
对于其他类型道 路、重点设施过街 设施未提出规范 值。
自行车道路与机动 车道的分隔方式
自行车 自行车专用路 路网密度
与机动车道间用设 施隔离
路面划线
道路网密度(km/km2)) 1.5 ~2.0 3~5 10~15
道路间距(m) 1000~1200 400~600 150~200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1988)

沿线地区交通总体设计

详细设计
在总体设计预留的空间内将交通设施的 详细方案进行具体化和落实
具 体 与
道路详细设计、轨道及沿线地区交通详

细设计

地区总体
总体交通设计
道路总体
轨道及沿线 总体

落实

细化
道路详细交通设计
道路交通要素具体 化、落地
协调 轨道及沿线地区详
互补
细交通设计
以轨道为核心的交通 要素优化整合
汇报内容
一、编制背景 二、核心挑战 三、应对举措
挑战一:如何从规划走向实施
1)目前国内规划、建 设、管理各阶段划分过 于清晰, 缺乏相互衔接 与反馈
规划->建设:
综合交通规划无法指导 施工图设计
1138m
挑战一:如何从规划走向实施
1)目前国内规划、建设、管 理各阶段划分过于清晰, 缺乏 相互衔接与反馈
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
2014.06——南京、再次形成拼合稿件,各单位代表集中讨论
参编单位:
深圳交研中心、南京城交院、同济大学、天津 市规划院、重庆交通院、天津市政院、杭州交 研中心、广州交研院等
2014.06-2014.09——分头工作,持续调整完善 2014.08、09、2015.01——北京,主编单位三次封闭工作 2015.02——北京、专家评审 2016.08——征求意见稿
《城市交通设计导则》解读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交通分院
汇报内容
一、编制背景 二、核心挑战 三、应对举措
编制背景
牵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主编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进展(Timeline):
2013.04——北京,导则开题会 2013.09——天津,导则大纲讨论会 2013.12——北京,确定导则名称与内容框架,明确内容分工 2014.03——深圳,明确导则编写重点与定位,各参编单位初稿拼合
1)国内
世界无车日@中国 2007年起,连续8年开展无车日活动;截止2014年, 全国共有171个城市参加;
公共自行车遍地生根开花 截止2014年,全国突破68万辆,共2.2万个租赁站, 2015年将突破百万公共自行车大关。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重新成为热点 2012年,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文,指 导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
背景一:国家层面的重视
国家层面重视逐步加强:
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国发[2013]36号)明确:
“城市交通要树立行人优先的理念,改善居民出行环境, 保障出行安全,倡导绿色出行”,应“切实转变过度依赖 小汽车出行的交通发展模式” 2014,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0
上海 北京 广州 重庆 南京 深圳 天津 台湾 大连 武汉 香港 杭州 程度 昆明 无锡 沈阳 苏州
线 长春 高雄 郑州 长沙 宁波 佛山 哈尔滨 苏州 青岛
挑战三:如何关注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作用
轨道交通重塑城市空间作用不明显
轨道线路迁就于既有城市道路骨架 就线路论线路,忽视对沿线的带动作用 尚未重视轨道线路、站点功能的划分及不同功能对接驳 设施的要求(TOD,P+R)
规定主要建筑类型自行 车停车设施配建指标、 给出自行车停车场设计 参数
对于自行车专用停车 场、路侧停车场缺乏 相关指导;指标、分 类等参数内容存疑, 有待调整
汇报内容
一、编制背景 二、核心挑战 三、应对举措
三、应对举措:导则整体组织思路
现状挑战 挑战 如何从规划走向实施
对策研究 对策 对既有体系中嵌入交通设计环节
以问题为导向编写详细交通设计内容
强调精细化、人性化的交通 设计理念和方法
既有规范的内容存疑问题 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归纳和研究
针对关键指标提出建议
应对一:将交通设计“嵌入”既有规划设计体系
原有体系必要的有益补充和衔接手段
纵向拓展、承上启下 向上承接综合交通规划和各类交通专项规划
(道路网、公共交通、轨道交通、货运、慢 行等…) 向下指导具体交通基础设施的施工设计和实 际建设
建设->管理:
建设阶段对交通管理的考虑 不足
3月份
6月份
挑战一:如何从规划走向实施
其实有能力做好,但为什么一开始不做好? 技术能力 OR 机制平台?
2005年:普通交叉口
2013-2014年:两条地铁通车换乘 2015年:终于做对了!
挑战二:绿色交通理念如何进一步强化
千城一面的环路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但这个环路到底有多少公共交通?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道路面积率基本接近规范要求
15%
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应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15%
规划人口200 万以上的大城市,宜为15%~20%
新版用地标准上调道路交通用地比例上限,通过增加道路供 给的方式来应对交通需求增长的态势,会不会导致更多的大 马路?
背景三:导则编制指导原则
以绿色交通为主体
内容重点:重点以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为设计重点 立足当前突出的问题 内容范围:不求面面俱到,针对当下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与建设 领域内的不当之处重点“引导与纠偏” 以规划建设管理人员为对象 内容深度:并非作为教科书和工具手册使用,用简洁的语言和 丰富的图片案例作为主要载体,力图做到简单易懂
应对一:将交通设计“嵌入”既有规划设计体系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12月 第四十一条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二)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 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三)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四)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 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 及其它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五)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 开发利用具体要求。 (六)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第四十二条 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 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应当作为强制性内容。
(2014-2020年)》 要求城市交通系统改变既有粗放模式,强调“优先发展城 市公共交通” 要求,交通与中心城区功能结合,“推动商业、办公、居 住、生态空间与交通站点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利用开发” 公安部和住建部有将交通管理设施一体化设计的思路,
交警逐渐向执法转变,建设交由城建部门负责
背景二:绿色交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