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标准
园林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学时:总学时54;理论44;实验10 学分:3适用对象:园艺专业(观赏园艺模块)、园林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遗传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植物生物化学、植物生态学、花卉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生物统计学等课程。
考核要求:闭卷笔试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使用教材:程金水主编,《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2.主要参考书:包满珠主编,《园林植物育种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张学芳主编,《园林植物育种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年曹家树申书兴主编,《园艺植物育种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园林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观赏园艺模块)及园林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
园林植物育种学是种苗及花卉种子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园林行业技术创新的源头。
随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园林事业正显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城市绿化所用的许多新品种和种子还主要依赖进口。
因此,培育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园林植物育种工作者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园林植物新品种培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今后进行园林植物新品种选育和繁殖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园林植物育种的基本原理;了解园林植物育种工作的发展历程、园林植物主要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布及利用价值;掌握杂交育种、物理化学诱变育种、芽变选种、实生选种、引种以及分子育种等创造园林植物新品种的方法以及良种繁育的基本方法;了解植物新品种登录、审定与保护的有关规定。
三、学时分配章节课程内容学时0 1 绪论园林植物育种的目标112 3 4 5 6 7 8 910111213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选择育种引种有性杂交育种杂交优势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分子育种良种繁育一串红育种菊花育种月季育种454564443111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逐渐提高实验课在教学中占的比例,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适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授课手段,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
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园艺植物育种学二、英文名称Thremmatology of Horticultural Plants三、课程编码ZB四、实验课性质非单列实验课五、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学分:实验学时:12(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同一门课程,按实验学时最多的专业编写一门实验大纲)六、适用专业适用于园艺专业、观赏园艺、设施园艺专业,12学时七、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课是该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园艺植物育种学》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内容。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验证课堂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园艺植物育种的实际操作技术,并启发思路,培养独立工作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在实践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园艺植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和保存的方法,掌握不种育种途径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并能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使学生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八、主要仪器设备序号1234设备名称xx放大镜镊子、铅笔、载玻片、盖玻片台套数101010备注九、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名称1.形态观察、化学试剂染色和培养基发芽法测定花花粉生活1力测定2.测定不同开花时期花粉生活力1.观察并绘制xx、xx、杏、开花习性2观察2.观察不同果树种类开花习性1.选定杂交用母本树和父本树2.父本品种花粉的采集与果树有性3杂交技术3.去雄4.授粉5.套袋和挂牌6.授粉后的管理1.选定杂交用亲本2.父本品种花粉的采集与收藏4蔬菜有性3.去雄杂交技术4.授粉5.套袋和挂牌6.授粉后的管理2类专业综合性6必做收藏2类专业综合性3必做苹果等树种花器结构2类专业验证性3必做粉生活力2类专业验证性3必做分配属性学时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要求采用多次综合评比法5大白菜田间株选1.初选22.复选3.决选1.选择不同的蔬菜品种蔬菜品质6性状的观测3.不同的蔬菜品种品质性状的评价说明:开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应达有实验课程总数的50%以上。
果树遗传育种课程标准
【考核方法】完成试验调查报告
实验实训六、果树抗逆性鉴定
【实训目标】使学生掌握果树越冬性鉴定的方法。
【实训内容】
(一)目测评定法一般可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鉴定在树苗开始越冬时进行。根据幼苗生长习性来测定。
(二)田间计数法是在田间条件下,根据越冬前后植株数目的变化,便知道某白菜品种越冬性的强弱。根据下列公式求出越冬的百分率。越冬百分率(%)=越冬后成活株数/越冬前总株数×100
【实训内容】能识别苹果(或桃、葡萄)的花器构造,掌握苹果(或桃、葡萄)的有性杂交过程和技术。
【实训设备】镊子、授粉器、花粉瓶、培养皿、放大镜、温箱、干燥器、纸袋、挂牌、脱脂棉、70%酒精
【方法步骤】试验田现场操作
1、苹果(或桃、葡萄)花器构造的识别和开花习性的了解;
2、选穗;3、整穗;4、去雄;5、授粉。
2.统计全班(年段)的资料,进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计算公式:D+H=p2+2pq R=q2
【实训地点】实验室
【考核方法】学生的统计计算结果以及实验报告单。
果树育种学实验部分
实验实训四、苹果(或桃,月季)有性杂交技术
【实训目标】使学生在了解了解苹果(或桃、葡萄)的花器构造、开花习性,掌握苹果(或桃、葡萄)有性杂交技术。
六、《园艺植物育种学》属专业课,是园艺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基础课是《遗传学》和《园艺植物育种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是相关遗传理论和现代生物技术操作有机结合的最高艺术形式,讲授时必须结合各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作相应取舍。
give园林植物品种类型及其特点十一种质资源一目的要求了解种质资源的概念类别重要性及其利用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及基因库的拓建二教学内容1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重要性2园林植物起源中心及其学说3种质资源工作的主要内容十二育种目标一目的要求了解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制定园林植物育种目标的原则以及园林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二教学内容1现代果树品种性状的要求2制定园林植物育种目标的原则3园林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十三引种和选择育种一目的要求了解园林植物生态型与引种的关系引种驯化的基本规律群体遗传变异及其利用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教学设计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介绍园艺植物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植物育种学科的认识、理解和应用能力,掌握植物育种学的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相关科研或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园艺植物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掌握常用植物育种技术,如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等;
3.掌握常见园艺植物育种技术的应用;
4.熟悉相关科技文献,了解国内外园艺植物育种学科最新研
究动态。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园艺植物育种学概论
1.1 园艺植物育种概述 1.2 园艺植物育种的意义和目标 1.3 园艺植物育种的基本原则
2. 园艺植物遗传学
2.1 细胞、染色体及其结构 2.2 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 2.3 基因表达和调控
1。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标准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标准《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学时数:62理论环节学时数:42课堂教学环节学时数:20学分:4适用于专业:园艺技术专业先修成课程:植物生物与环境开学单位:园艺课程组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园艺植物育种学就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它轻易牵涉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机理,就是生物科学中一门十分关键的理论科学,也就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
在高等农林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园艺植物育种学被列入一门关键的专业基础课程,就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繁育工作的理论基础。
同时,园艺植物育种学对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都有著紧密的关系。
因此,不论在理论研究上或在生产实践上,园艺植物育种学都日益表明出来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
园艺植物育种学研究的任务在于:阐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及其表现特征,深入探索引起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其物质基础,揭露其内在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人们能动性地改造生物,造福人类。
简言之,园艺植物育种学的研究,就是要不断地认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客观规律,从而进一步能动地运用这些规律于生产实践,促使生物朝着对人类生活有益的方向发展和进化。
植物育种学就是一门应用科学,就是专门研究育种和育种植物新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
其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自学和掌控植物遗传繁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熟识本地区主要园艺植物的常规繁育、杂种优势利用和良种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二、教学基本要求根据《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的特点,融合本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建议以理论教学(即为课堂讲授)和实验结合的教学方式顺利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任务。
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关《园艺植物育种学》的关键理论以交代确切为宜,同时能够较系统、较全面地向学生详细了解一下《园艺植物育种学》的进展和应用领域前景则效果更好。
讲授建议重点注重,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征引得宜。
为了严格执行学生能够更好地备考和苟固所学的知识,应适当布置一些必要的课后作业,以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简介:《园林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是根据广东海洋大学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
《园林植物育种学》属专业课,是园林专业的主修课程之一,其基础是遗传学和植物生理学。
《园林植物育种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是园林植物在园林应用中的基础和创新的依据,是理论和实践的综合。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大纲是根据广东海洋大学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而编写的。
《园艺植物育种学》属专业课,是园艺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基础课是《遗传学》和《植物生理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是相关遗传理论和现代生物技术操作有机结合的最高艺术形式。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园艺植物育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向;通过实验和教学实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选育种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三、面向专业:园林专业。
四、先修课程:本课程的基础课程是《遗传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栽培学》等课程。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这些课程都是育种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的依据,是目标制订、途径选择和性状鉴定的应用基础。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绪论(C)(2学时)1.园林植物育种学的概念、意义和特点2.园林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3.园林植物育种学的现状和发展4.园林植物育种的对象5.园林植物育种目标6.园林植物育种的程序遗传学基础(3学时)第一章园林植物的繁殖方式和育种特点(A)(3学时)(1)教学目的:明确各种繁殖方式对继承上一代性状的特点,不同植物种类主要采用的繁殖方式。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为保持优良性状而常用的繁殖方式;难点:各种遗传效应与相应的繁殖方式的关系。
第一节园林植物繁殖方式的持点和多样性第二节园林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其遗传第三节品种及有关概念第二章种质资源(3学时)(1)教学目的:掌握种质资源的分类、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一、理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园艺植物育种学(理论)教材名称:《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学时学分:总学时 45 总学分 2.5先修课程:《植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土壤肥料学》、《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等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是园艺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是园艺学科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在园艺专业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是园艺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园艺植物育种和良种繁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园艺植物品种选育的实践工作,并能发挥创新能力,独立地进行品种选育的设计和分析等工作。
2、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理论和知识方面:学生在掌握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与遗传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园艺植物种质资源概念、收集、保存、研究及利用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引种、选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生物技术育种以及良种繁育基本原理和技术,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遗传育种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对园艺植物进行有效的遗传改良,为园艺植物生产提供优良的新品种。
(2)能力和技能方面:园艺植物育种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及保存,选种、杂交育种及多倍体育种等实验、实习工作,使学生能把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园艺植物品种选育的实际践工作,发挥创新能力,能独立地进行品种选育的设计和分析等研究工作。
3、选用教材的基本依据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选用教材是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沈阳农业大学景士西主编的《园艺育种学总论》。
该教材为国家教委教高字(1997)16号文件立项的“九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重点教材,已再版多次,使国内高校园艺专业使用较为普遍的育种学教材,因此将该教材作为课程教学具有较大的权威性。
该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适应园艺专业面拓宽后教学改革的需要;2、教材内容建立了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和诱变育种四条基本育种途径与常规杂交育种、优势杂交育种和营养系杂交育种三种杂交育种方式为主干的教学内容体系;3、教材内容按宽专业、厚基础、重应用的方向编写,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gdou-b-11-213《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英文课程名开学院(系则)农学院1320214学分2.5总学时50理论35实验/上机15horticulturalplantbreeding开学系则园林系则修改时间2021年10月20日课程概述课程简介:《园艺植物育种学》就是园艺专业的专业方向课,通过园艺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人工驯养、挑选繁育和人工缔造变异等繁育途径的理论、方法、技术的自学等,展开园艺植物新品种育种和良种育种,并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遗传繁育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对园艺植物展开有效率的遗传改进,从而为园艺植物生产提供更多优良的新品种。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的专业方向课,主要内容包括:园艺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引种驯化、选择育种和人工创造变异的育种途径以及采用这些途径选育新品种的理论、方法、技术等内容,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遗传育种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对园艺植物进行有效的遗传改良,从而为园艺植物生产提供优良的新品种。
通过本课程自学,建议学生自学掌控园艺植物种质资源概念、搜集、留存、研究及利用的原理和方法;自学掌控杂交育种、微生物繁育、人工、稻种、倍性繁育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繁育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遗传繁育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对园艺植物展开有效率的遗传改进,从而为园艺植物生产提供更多为优良的新品种。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建议: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懂得如何对园艺植物进行品种培育和品种研究,为今后从事园艺工作打下基础。
三、面向专业:园艺。
四、先修成课程:植物学、生理学、遗传学、园艺植物栽培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1园艺植物育种学以现代遗传学为主要的理论基础,并以自身的科学实践不断补充修正发展遗传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一门创造性的科学。
它综合运用现代遗传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如植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细胞学、解剖学、栽培学、分类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的理论与技术,对生物的遗传性进行有效地管理、控制和改造,以加速新品种选育的进程。
《园艺植物育种学(双语)》教学大纲
《设施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BB053312学分:1.5学分学时:27学时面向专业:设施大纲执笔人:于喜艳大纲审定人:杨建平一、说明1、课程性质、地位、任务《设施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设施园艺植物品种选育原理与方法的科学,亦是园艺植物人工进化的科学,他是以现代生物科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成就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理论性较强的应用科学,其主要任务就是根据社会和生产对设施园艺植物品种的要求,研究设施园艺植物遗传变异的规律,并采用系统选择、有性杂交、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及基因工程等方法,不断地创造新种质,培育新品种,以满足市场对园艺植物(果、菜、花)品种的需要。
因此,《设施园艺植物育种学》不仅是设施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而且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改进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美化、优化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基本要求《设施园艺植物育种学》是专业课,要学好这门课程,学生必须首先学好遗传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及生物统计等课程,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育种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了解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二、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常规杂交育种原理与技术 4学时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常规杂交育种的概念、杂交方式、亲本的选择与选配、有性杂交技术、杂交后代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建议:多媒体教学。
思考题1、常规杂交育种的主要杂交方式有哪些?2、有性杂交亲本的选择和选配原则是什么?3、有性杂交技术有哪些重要环节?4、怎样用系谱法进行杂交后代选择?第二章优势杂交育种原理与技术 7学时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杂种优势的概念、优势的度量方法、遗传机制、选育一代杂种的一般程序、一代杂交种子的生产、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和利用。
重点难点:选育程序、自交不亲和系选育与利用、雄性不育系选育与利用。
教学方法建议:多媒体教学。
思考题:1、杂种优势的概念和度量方法是什么?2、选育一代杂种的一般程序是什么?3、雄性不育系与自交不亲和系是怎样选育和利用的?4、一代杂交种子的生产有哪些方法?第三章远缘杂交及其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4学时本章主要内容包括远缘杂交的意义与特点、远缘杂交的障碍及克服方法、远缘杂种的分离和选择、远缘杂交在育种中的应用。
3.8园艺育种课程设计
《园艺植物良种繁育》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园艺植物良种繁育是园艺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实践性很强,内容广泛,涉及园艺植物获得新品种的各种途径和良种繁育的各种技术。
本课程通过“以岗位工作任务驱动、生产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从事园艺植物育种、园艺植物良种繁育等工作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课程任务本课程在园艺技术专业中应承担的职业能力培养任务具体有:1、专业能力对各类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识别能力;常见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能力;通过重组育种的方式获得新品种的能力;利用优势育种的方式获得新品种的能力;利用适宜的方式生产园艺植物杂种一代的能力;利用倍性育种获得园艺植物新品种的能力;各类园艺植物良种繁育的能力。
2、方法能力继续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3、社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独立获取信息与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环境适应能力。
(三)教学目标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园艺植物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和良种繁育等职业技能,成为园艺企业生产、管理的高技能型人才。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园艺植物选种、引种、有性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倍性育种以及各类园艺植物良种繁育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技能,达到高级种子繁育工职业资格相关要求,为园艺植物产业化生产、经营和新品种的繁殖推广等岗位工作打下基础。
同时按照新品种选育过程和良种繁育的具体措施进行教学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具备再学习的工作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具体目标为:1、职业技能目标熟练进行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保存、分析和利用;能通过选择的方式获得园艺植物新品种;能通过引种试验判断引入的品种能否在本地推广;熟练操作园艺植物自交系、雄性不育系、自交不亲和系、雌性系的选育方法;能通过优势育种的方式获得新品种;熟练掌握各类园艺植物生产杂种一代的方法;能进行园艺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和鉴定,并获得多倍体的新品种;能通过花粉和花药的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能根据各类园艺植物的特点,采用适宜的良种繁育技术。
2024版园艺植物育种学教案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 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13
基因突变与重组
2024/1/30
基因突变
指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现象。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 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在育种工作中的重要性,探讨可持续育种的发展策 略。
全球化背景下的园艺植物育种合作与交流
分析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在园艺植物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现状,展望 未来的合作趋势。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33
实施步骤 基因克隆和转化、转基因植株筛选和鉴定、安全性评价和 品种选育。
20
05
园艺植物新品种选育实例分析
Chapter
2024/1/30
21
果树类新品种选育实例
1 2
富士苹果
通过杂交育种,结合优良性状的选择和鉴定,成 功选育出富士苹果,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耐贮 藏等特点。
巨峰葡萄
采用芽变选种的方法,从普通葡萄品种中选育出 巨峰葡萄,具有果粒大、色泽艳丽、口感好等优 点。
西红柿
通过远缘杂交和基因编辑 技术,成功培育出耐贮藏、 口感好、产量高的24/1/30
月季
01
采用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方法,成功培育出多个花色艳
丽、花型优美、抗病性强的月季新品种。
菊花
02
通过芽变选种和辐射诱变育种等方法,成功选育出多个花期长、
花型奇特、适应性广的菊花新品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案
2024/1/30
1
目录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中文名称园艺植物育种学二、课程英文名称Breeding of Horticultural Crops三、课程编码ZB0230440四、课程性质专业课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64学时;4学分;第5学期六、课程目的与要求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园艺植物新品种选育的原理、途径和方法;认识优良品种在园艺植物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现代生物科学及自然科学的成就熟练地应用到育种研究和实践中,并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植物特性和不同的育种目标,正确地选择育种资源,采用合理的育种途径和方法进行园艺植物新品种的选育,促进园艺植物生产的发展。
本课程在理论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掌如下知识:(1)主要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特性;(2)主要园艺植物的育种目标;(3)园艺植物引种、选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方法和育种程序;(4)园艺植物育种学的发展动态。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将现代科学知识应用到育种实践中,独立地进行育种研究工作。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园艺植物育种学是果树、蔬菜及观赏植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气象学、土壤学、生物统计和试验设计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手段。
园艺植物育种学与有关园艺植物的栽培学有密切的联系,是园艺科学中不可偏缺的主要学科。
八、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与实验实习相结合九、考核方法闭卷考试十、选用教材参考书目选用教材曹家树,申书兴主编.园艺植物育种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景士西主编.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中国农业出版社程金水主编.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沈德绪主编.果树育种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十一、教学进程安排表:十一、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绪论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概念、品种的特性及良种的作用,明确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任务与发展趋势。
《园艺植物育种与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育种与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133H05F 学分:2 周学时:2 总学时:34 开课学期:3.2开课学院:海洋学院英文名称: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of horticultural plants适用专业: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模块课课程修读条件:已修读过《植物生物学》课程网络课程地址:所属基层学术组织:生物与海洋科学系二、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是植物生物技术专业方向模块的选修课之一,是园艺植物育种学和园艺植物栽培学二门课程的综合。
园艺植物育种学方面主要阐述园艺植物新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的理论与技术。
园艺植物栽培学方面着重阐述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原理,包括生长发育规律、园艺植物的繁殖、种植园的规划设计和种植制度、栽培技术运用等原理,本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育种和栽培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对园艺植物进行有效的改良和种植。
总目标:本门课程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基础。
育种学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园艺植物新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的理论与技术;栽培学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园艺品种资源的地理分布和栽培的适宜环境条件,能进行种植园的规划设计,能掌握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等,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受到园艺植物科研、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园艺植物育种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知识目标:园艺植物育种学方面要求学生了解园艺植物的育种对象和目标,掌握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概念与分类、收集与保存的途径和方法;学习掌握园艺植物引种驯化、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以及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园艺植物栽培学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原理,包括生长发育规律、园艺植物的繁殖、种植园的规划设计和种植制度、栽培技术运用等原理。
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国内外园艺植物栽培、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园艺植物育种学第二章(上)教案
园艺植物育种学第二章(上)教案第一篇:园艺植物育种学第二章(上)教案第二章引种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引种的意义,引种的基本原理,掌握引种的概念,引种的原则与方法,以及影响引种效果的因素,从而能按引种的程序和引种规律进行引种。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我国从日本引进了晚熟富士着色系芽变苹果(红富士),如长富2、长富6和秋富1等。
当时全国11个省市组成引种研究协作组,北至辽宁,南至江苏,在全国进行了试种推广和研究。
经过多年的引种工作,明确了红富士苹果在我国的适宜栽培范围,并总结出该种苹果优质丰产栽培的系列技术措施,同时建立了良种繁殖基地,进行了优系选择,选出有希望的单枝(株)系100余个。
目前红富士苹果覆盖面占我国苹果主要产区的80%以上。
第一节引种的概念和意义一、引种的概念引种是将野生或栽培植物的种子或营养体从其自然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引入到新的地区栽培。
根据植物在引种前后是否发生遗传适应性改变,引种可分为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
前者指植物种类或品种在基因型适应范围内的迁移,后者指植物在引种过程中发生某种适应性遗传变异。
如果引入地区与原产地自然条件差异不大或引入植物本身适应范围较广,或只需采取简单的措施即能适应新环境,并能正常生长发育,达到预期效果的称为简单引种。
如果引入地区自然条件与原分布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引入物种本身适应范围较窄只有通过其遗传性改变才能适应新环境或必须采用相应的农业措施,使其产生新的生理适应性,这种方式称为驯化引种。
二、引种的意义(一)引种是解决园艺生产所需种类品种的重要手段。
新区基础薄弱,种类和品种短缺,靠引种可以解决,即使种类品种比较丰富的老的菜园和园林建设进展较好的地区也都需要不断引入新的种类品种,因为在全国或世界范围内总能发现比当地现有种类更好的种类品种。
如果通过引种就能得到所需要的种类品种,要比选择育种或杂交育种简便而节约得多。
(二)通过引种不仅有可能解决地区当前建设中存在的种类品种问题,而且还能引入更多的种质资源,为今后进一步良种化提供有利条件。
园艺植物育种学共16文档
园艺植物育种学85学时(理论55实验30) 1.5周实习6学分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是园艺学科的构成要素之一,在整个园艺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讲授果树、蔬菜和花卉等园艺植物的育种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技术,通过学习,应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遗传育种的理论知识,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需要,采用适当的手段对园艺植物进行有效的遗传改良。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方面要求学生在掌握遗传学基础理论的条件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认识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掌握种质资源保护、保存及开发利用的原理,掌握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芽变选种之原理,熟练掌握植物引种与驯化、选择育种及良种繁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基本掌握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的原理。
(二)实验技能方面本课程实验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及保存的方法、植物引种、杂交育种、化学诱变育种及良种繁育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参观和示范,使学生了解辐射诱变育种及各种生物技术育种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第1页三、课程理论教学大纲及学时分配第一部分:总论绪论(1学时)0.1园艺植物育种学的范畴和作用1范畴和任务(遗传学与育种学,变异与遗传,育种目标)2育种学的作用(品种的概念,品种选育与植物进化的关系)0.2园艺植物育种学的历史和成就0.2.1育种手段的发展和各阶段的成果0.3园艺植物育种的发展趋势0.5.1生物多样性与品种多样化0.5.2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结合0.5.2 育种周期缩短0.5.4信息技术与定向培育第1章育种对象和目标(2学时)1.1不同园艺植物育种对象的特点1.1.1.多年生植物的育种特点1.1.2. 一年生草本植物的育种特点1.1.5.自花授粉植物的育种特点1.1.6.异花授粉植物的育种特点1.2育种对象的选择方法及原则1.3育种目标1.5.1概念1.5.2品质1.5.3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选择1.5.4抗逆性1.5.5抗病虫1.5.6其它育种目标1.4育种目标确定的原则和方法第二章园艺植物种质资源(4学时)2.1种质和种质资源2.1.1.种质和种质资源的概念2.1.2种质资源在育种中的重要性2.1.3种质资源的类型及特点2.2种质资源的调查2.2.1.种质资源调查的原则2.2.2种质资源调查的方法2.3种质资源的保存2.5.1就地保存2.5.2迁地保存2.5.3资源圃保存2.5.4种子保存2.5.4利用保存2.5.5组织培养保存2.5.6基因文库保存2.4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利用2.6.1植物学性状的评价2.6.1.1质量性状的评价2.6.1.2数量性状的评价2.6.2经济性状的评价2.6.3种质资源利用的途径和方法第3章园艺植物的引种与驯化5.1引种的概念和作用5.1.1简单引种5.1.2驯化引种5.1.3引种的作用5.2引种的原理5.2.1遗传学原理5.2.2生态学原理5.3引种的方法5.4引种应注意的事项第4章选择育种(4学时)6.1选种与选择6.2.1选择的概念6.2.2选择的基本的原理6.2两种基本选择方法6.2.1混合选择法6.2.2单株选择法6.3植物繁殖方法与选择方法2.5.1繁殖方式、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无性繁殖6.5.2选择方法6.4选择程序6.6.1原始材料圃6.6.2株系比较圃6.6.3品系比较圃6.6.4品种比较圃6.5加速选种的主要方法6.5.1选择方法与程序应用6.5.2加速选择的主要方法6.6缩短多年生果树童期的主要方法6.6.1概念与意义6.6.2技术与方法6.7株选6.7.1株选的原则6.7.2株选的时期和方法6.8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6.8.1选择群体的大小6.8.2群体的变异幅度6.8.3性状的遗传力第5章无性繁殖条件下的遗传变异与芽变选种(2学时)5.1活体无性繁殖条件下的遗传变异5.1.1无性繁殖的类型与芽变的概念5.1.2芽变的类型和意义5.1.3芽变的特点5.1.4芽变的细胞学和遗传基础5.1.5嵌合体的概念、类型及其纯化5.2芽变选种的方法与程序5.2.1芽变选种的目标5.2.2芽变选种的时期5.2.3对变异的分析5.2.4芽变选种程序和步骤5.3离体无性繁殖过程中的变异的利用(营养系微突变)1.1.1变异类型与意义5.5.2变异的来源5.5.3变异的利用第6章杂交育种(4学时)1.2杂交亲本选择和选配6.1.1亲本选择的原则6.1.2亲本选配的原则1.3杂交方式和技术6.2.1杂交方式6.2.2杂交技术1.4杂交后代的选育6.5.1杂交的后代的处理:纯合品种的选育(系谱法、混合法、单子传代法)杂合体和利用6.5.2杂种的培育1.5回交育种6.6.1回交的概念、意义、作用6.6.2回交的遗传效应6.6.3回交的育种方法第7章杂交优势及育种(6学时)7.1杂种优势及利用7.1.1杂种优势概念、表现、特点7.1.2优势育种与重组育种7.1.3影响杂交一代种利用的因素7.2杂交一代选育程序7.2.1优良自交系的选育7.2.2亲本自交秒的配组7.3杂交种子的生产1.1.1简易制种法7.5.2亲本自交系的配组7.5.3利用化学杀雄制种法7.5.4利用雌性系制种法7.5.5利用雌株系制种法7.5.6利用雌性不育系制种法7.4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7.4.1利用雄性不育生产杂交一代种子的意义7.6.2雄性不育类型与表现7.6.3雄性不育系的选育7.5自交不亲和系选育和利用7.5.1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生产杂交一代种的意义7.5.2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和生理机制7.5.3选育自交不亲和系的方法7.5.4自交不亲和系的制种方法7.5.5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与保存第8章远缘杂交育种(2学时)8.1远缘杂交的意义和特点8.1.1远缘杂交的意义(育种意义、生物学意义)8.1.2远缘杂交的特点(不亲和性、不育性、后代分离、广泛性)8.2远缘杂交的障碍及其克服的方法途径8.2.1远缘杂交的难交配性及其克服的方法8.2.2远缘杂交的难育性及其克服的方法8.2.3远缘杂交的难稔性及其克服8.3远缘杂种的分离和选择8.3.1远缘杂种分离的特点8.3.2远缘杂种的鉴定8.3.3远缘杂交的后代的选择与利用8.4远缘杂交在园艺植物育种上的应用第9章诱变育种(2学时)9.1诱变育种的概念及其特点9.1.1提高变异率、扩大变异谱9.1.2改变单性状、进行品种修饰9.1.3 诱变体较稳定、缩短育种周期9.1.4其它9.2物理诱变9.2.1辐射的种类及特点9.2.2辐射剂量9.2.3辐射作用机理9.2.4植物对辐射的敏感性及辐射剂量的确定9.2.5辐射处理的主要方式9.3化学诱变9.3.1化学诱变剂的种类和特性9.5.2化学诱变剂的作用机理9.5.3化学诱变的处理方法9.4突变体的鉴定和利用9.4.1突变体的鉴定:形态、细胞学、分子9.6.2突变体的筛选和利用:M1和M2代有性繁殖第10章染色体倍性操作与育种(2学时)10.1倍性育种的目的和意义10.1.1多倍体在倍性育种中的作用10.1.2主要园艺作物的多倍体10.2多倍体的特点和鉴定10.2.1特点10.2.2形态、细胞学鉴定10.3多倍体培育的方法与途径10.5.1从自然界中选育多倍体10.5.2有性杂交培育多倍体10.5.3人工诱变产生同源多倍体10.5.4细胞融合创造异源多倍体10.4单倍体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10.4.1单倍体的类型及特点10.4.2获得单倍体的方法途径10.4.3单倍体的利用第11章生物技术育种(2学时)11.1组织与器官培养11.1.1组织与器官培养的类型11.1.2在园艺植物育种上的应用11.2细胞育种11.2.1体细胞的分离与培养11.2.2体细胞变异的鉴定与分离11.2.3 体细胞杂交11.3分子育种11.3.1园艺植物性状的分子标记11.3.2基因的分离与克隆11.3.3载体的构建与基因的转移11.3.4分子育种后代的选择与利用第12章品种审定与良种繁育(2学时)12.1品种审定12.1.1育种的一般程序12.1.2品种区域化试验12.1.3品种试验12.1.4品种审定与推广12.2良种繁育12.2.1育种繁育和意义与程序12.2.2良种繁育体系的建立12.2.3品种退化原因及克服方法12.2.4种子、种苗检验第二部分:各论第13章蔷薇科植物育种(4学时)13.1苹果育种13.1.1育种目标13.1.2种质资源13.1.3生物学特征13.1.4育种方式和技术第10页13.2桃育种13.2.1育种目标13.2.2种质资源13.2.3生物学特征13.2.4育种方法和技术13.3梨育种13.3.1育种目标13.3.2种质资源13.3.3生物学特性13.3.4育种技术和方法13.4.1育种目标13.4.2种质资源13.4.3生物学特征13.4.4技术与方法13.5月季育种13.5.1月季育种13.5.2育种目标13.5.3种质资源13.5.4技术与方法第14章十字花科植物育种(4学时)14.1甘蓝育种14.1.1育种目标14.1.2种质资源与类型14.1.3生殖生物学14.1.4 种质资源和方法14.1.5良种繁育体系 14.5.2白菜育种第11页14.2.1育种目标14.2.2种质资源与类型14.2.3生殖生物学14.2.4 育种途径和方法第15章茄科植物育种(4学时)15.1番茄育种15.1.1育种目标15.1.2种质资源与类型15.1.3生殖生物学15.1.4 育种途径15.2.1育种目标15.2.2种质资源与类型15.2.3生殖生物学15.2.4育种途径15.3马铃薯育种15.5.1育种目标15.5.2种制裁资源与类型15.5.3生殖生物学15.5.4育种途径和方法第16章芸香科植物(柑桔)育种(4学时)16.1育种目标16.2种质资源16.3生物学特性与育种策略16.4育种技术与方法第12页第17章菊科植物育种17..1菊花育种17.1..1育种目标17..1.2种质资源17..1.3生物学特性17..1.4技术与方法17.2.其它菊类植物育种17.3..1金盏菊17..2.2非洲菊第18章葫芦科植物育种(4学时)18.1黄瓜育种18.1.1育种目标18.1.2种质资源与类型18.1.3生殖生物学(花器、性型、授粉)18.1.4育种途径和方法:杂交育种杂种育种(雌性系等)18.2西瓜育种18.2.1育种目标18.2.2种质资源与类型18.2.3生殖生物18.2.4育种途径和方法:杂交育种、杂优良种、无籽瓜育种(3倍)少籽瓜育种(染色体易位系)第19章百合科植物育种(2学时)19.1麝乍百合育种第13页19.1.1育种目标19.1.2种质资源19.1.3生物学特性19.1.4技术与方法19.2其它百合类育种19.2.1卷月19.2.2兰州百合第20章兰科植物育种(2学时)20.1中国兰花育种20.1.1育种目标20.1.2种质资源20.1.3生物学特性20.1.4技术与方法20.2热带兰花育种20.2.1育种目标 20.2.2 种质资源 20.2.3 生物学特性 20.2.4 技术与方法第21章其他植物育种(2学时)21.1猕猴桃育种21.1.1育种目标21.1.2种质资源21.1.3生物学特性21.1.4育种方法与技术21.2香蕉育种第14页21.2.1育种目标21.2.2种质资源21.2.3生物学特性21.2.4育种策略与技术21.3唐菖蒲育种21.3.1育种目标21.5.2种质资源21.5.3生物学特性21.5.4技术与方法21.4菜豆育种21.4.1育种目标21.6.2种质资源21.6.3生殖生物学21.6.4育种途径与方法四、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及学时分配(30学时)(根据情况每年选择十个实验)实验一种质资源研究(3学时)实验二园艺植物田间株选(3学时)实验三花粉育性特性观察(3学时)实验四倍性材料的叶片气孔特征观察(3学时)实验五园艺作物实生后代抗逆性选择试验(3学时)实验六园艺作物杂交亲本的选择与选配(3学时)实验七秋水仙素诱导园艺作物多倍体(3学时)第15页实验八园艺作物自交不亲和性的测定(3学时)实验九芽变实生选种方法(3学时)实验十园艺作物产量配合力的测定(3学时)实验十一果实性状观察(3学时)实验十二参观辐射育种实验室(3学时)(1.5周实习,每两周半天实习,实习内容为管理试验材料)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3条:1、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类型:范围选修课学时:48(3 学分)适用对象:园艺专业先修课程:遗传学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的要求《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重要的专业课,是园艺学科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在园艺专业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与遗传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习掌握园艺植物种质资源概念、收集、保存、研究及利用的原理和方法;学习掌握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引种、选种、倍性育种以及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遗传育种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对园艺植物进行有效的遗传改良,从而为园艺植物生产提供优良的新品种。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育种目标、育种途径(查、引、选、育)2、教学难点:选择方法、杂种优势育种三、与其他课程关系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与遗传学为本门课程的基础,园艺植物良种繁育学为本课的后续课程,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及花卉栽培学与本课程紧密相关。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绪论(1 学时)基本要求:掌握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概念、品种的特性及良种的作用,明确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任务与发展趋势。
重点:掌握园艺植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及品种与植物学上种、亚种、变种等概念的关系。
一、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概念和任务二、品种的概念与作用三、园艺植物育种学的历史、成就与发展趋势第一章育种目标及育种途径(2 学时)基本要求:掌握园艺植物的育种目标和育种途径的概念,育种目标内容及制定原则,理解育种目标与育种途径的关系。
重点:育种目标的内容及其制定原则、育种途径与育种目标的关系难点:育种目标与目标性状的关系1、现代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及其特点2、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3、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原则4、园艺植物育种途径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2 学时)基本要求:掌握种质、种质资源的概念、种质资源的工作内容和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品种类型及育种特点,充分认识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保护的迫切性,了解国内外种质资源的工作概况、作物起源中心论以及起源于我国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学时数:62理论环节学时数:42实践环节学时数:20学分:4适用专业:园艺技术专业先修课程:植物生物与环境开课单位:园艺课程组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它直接涉及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机理,是生物科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也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
在高等农林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园艺植物育种学被列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
同时,园艺植物育种学对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不论在理论研究上或在生产实践上,园艺植物育种学都日益显示出十分重要的作用。
园艺植物育种学研究的任务在于:阐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及其表现特征,深入探索引起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其物质基础,揭露其内在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人们能动性地改造生物,造福人类。
简言之,园艺植物育种学的研究,就是要不断地认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客观规律,从而进一步能动地运用这些规律于生产实践,促使生物朝着对人类生活有益的方向发展和进化。
植物育种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是专门研究选育和繁育植物新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
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熟悉本地区主要园艺植物的常规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和良种繁育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二、教学基本要求根据《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的特点,结合本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要求以理论教学(即课堂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任务。
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关《园艺植物育种学》的重要理论以交待清楚为宜,同时能较系统、较全面地向学生简要介绍一下《园艺植物育种学》的进展和应用前景则效果更好。
讲授要求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为了督促学生能更好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应适当布置一些必要的课后作业,以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和实习环节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参加一定的实验和实习,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遗传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通过以上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或说明一般的园艺植物育种学现象和园艺植物育种学规律,对进一步学好《育种学》及相关学科打下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学好园艺植物育种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园艺植物的引种、选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及良种繁育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逐渐掌握人工改良和创造园艺植物新品种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在重视讲授好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同时,还要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实践。
三、理论教学内容项目一细胞分裂与染色体行为教学目的和要求将详细介绍染色体的形态与结构特征,重点讲授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同时也对高等动植物的繁殖方式、雌雄配子的形成过程及受精过程做以阐述。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的行为表现及特征。
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本章所涉及的有关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教学内容细胞的主要结构与功能染色体:染色体的形态、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染色体分析及应用细胞分裂与染色体行为、有丝分裂与染色体行为、减数分裂与染色体行为、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高等动物与植物的繁殖、生物的繁殖方式、雌雄配子的形成、授粉、受精与种子的遗传效应、直感现象、生活史项目二xx遗传定律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重点介绍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以一对基因和两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为例,详细讲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原理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基因的五种互作方式将是本章的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离规律、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互作教学内容任务一xx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孟德尔的实验材料、孟德尔的实验方法分离规律:基本概念、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离现象、分离现象的解释、分离定律的验证、显隐性的相对性任务二自由组合定律:二对相对性状杂交后代的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其解释、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多对性状遗传互补作用、积加作用、重叠作用、抑制作用、上位作用xx遗传定律的应用:分离定律在育种上的意义和应用、自由组合定律在育种上的意义和应用项目三连锁遗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理解连锁和交换的遗传机理,学会两点法和三点法的基因定位方法,熟悉连锁遗传的应用和性别决定及性连锁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连锁和交换的遗传机理、交换值、两点测验法、三点测验法、性别决定与性连锁教学内容任务一连锁遗传的表现连锁遗传的验证连锁遗传的解释、连锁遗传的验证连锁和交换的遗传机理交换值及其测定:交换值、交换值的测定任务二性别决定与性连锁:性别决定、性连锁项目四数量性状遗传教学目的和要求在学习质量性状遗传的同时,适当介绍一些数量性状遗传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本章着重讲述有关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多基因假说及遗传率分析。
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多基因假说和遗传率的概念加以记忆。
对近亲繁殖的概念、近亲繁殖的遗传效应、回交的遗传效应、纯系学说、杂种优势的概念、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以及杂种优势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广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狭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近亲繁殖的遗传效应和杂种优势的利用,难点是自交和回交的纯合速率的分析。
教学内容任务一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遗传率及遗传率分析:遗传率的概念、广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狭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遗传率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任务二近亲繁殖及其遗传效应:近亲繁殖的概念、近亲繁殖的遗传效应、回交的遗传效应,纯系学说,异花授粉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杂种优势:杂种优势的概念、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杂种优势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项目五细胞质遗传教学目的和要求几乎大量的物质基础存在于细胞核中,而细胞质中也有少部分遗传物质。
本章将扼要介绍细胞质遗传的特征及植物的雄性不育性,重点讲述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特征及三系配套(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细胞质遗传的概念、植物的雄性不育性教学内容细胞质遗传的现象和特征:细胞质遗传的概念、细胞质遗传现象的发现、细胞质遗传的特征、母性遗传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细胞质基因存在、核基因、细胞质基因与性状表现植物的雄性不育性及其应用:雄性不育性的外在特征、雄性配子的发育和败育时期及败育特点、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性的特征及应用、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特征及应用、雄性不育性中的孢子体不育和配子体不育项目六植物种质资源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对品种资源的重要性和品种资源在育种工作中的意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学习和了解品种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研究和利用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品种资源在育种工作中的意义,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
种质资源的概念及其在育种工作中的意义物种起源学说的基本理论我国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布状况种质资源的分类、收集和保存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项目七引种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引种的概念和意义,了解植物对光温的反应特性和引种原理,初步掌握植物的引种规律和引种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着重理解引种的概念、引种原理、引种规律、引种工作程序。
引种的概念、意义和引种成就引种的理论依据引种的规律引种的工作程序和原则项目八选择育种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选择和鉴定在植物育种中的意义与作用,掌握选择育种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选择、鉴定的概念和选择育种的基本方法。
选择与选择育种鉴定的意义和方法不同繁殖与授粉方式植物的遗传组成与育种特点选择育种的基本方法与工作程序项目九杂交育种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杂交育种的重要意义,重点掌握杂交亲本选配的基本原则和杂种后代的处理方法,学习和了解植物的杂交方式和杂交技术、杂交育种的一般程序和加速育种进程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讲解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原则以及杂交育种的一般工作程序和方法,要求学生学会一定的杂交技术和杂种后代的处理方法。
杂交育种的概念、意义和类型杂交的方式和技术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原则杂种后代的处理(系谱法、混合法、派生法)杂交育种程序:原始材料圃、杂种圃、选种圃、鉴定圃、品种比较试验、品种区域性试验。
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加速世代进程、加速试验进程、改革育种程序)回交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项目十优势育种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了解远缘杂交的意义和作用,明确认识远缘杂交的困难及其克服方法,熟悉远缘杂交后代的分离特点和选择方法。
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杂种优势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杂种优势的表现类型,熟悉杂种优势的测验方法,学会杂种F1的制种技术和应用方法(三系配套)。
教学重点、难点:远缘杂交的意义和作用、远缘杂交的困难及其克服方法,杂种优势的概念及基本理论、杂种优势的表现类型和杂种优势的利用方法。
远缘杂交的概念和特点远缘杂种的作用和意义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其克服方法远缘杂种不育性及其克服方法远缘杂种的分离和选择杂种优势的利用项目十一诱变育种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熟悉诱变育种的意义、诱变途径及诱变后代的选育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诱变育种的意义和特点、辐射育种和化学诱变育种及其诱变后代的选育方法。
诱变育种的意义和特点辐射育种化学诱变育种空间诱变育种倍性育种项目十二生物技术育种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分子育种的概念、分子育种的基本操作方法及其在植物上的应用现状。
教学重点、难点:分子育种的概念、分子育种的基本操作方法。
分子育种概述分子育种的操作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育种在植物上的应用项目十三良种繁育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品种审定的意义及方法程序,认识良种繁育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良种繁育和提纯复壮的基本方法,学会种子检验的实际操作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品种审定的意义及程序,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良种繁育的基本方法,牢固掌握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方法,学会种子检验的操作技能。
品种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栽培试验)品种审定(审定机构、审定程序及品种推广制度)良种繁育的意义与任务良种繁育技术种子检验和种子贮藏我国良种繁育制度和组织体系四、实施建议(一)教材选用与编写要贯彻以行动导向为原则的教学方法,需要一套教师实施学习情境教学的教案“学习情境实施计划”,包括:教学条件、学习情境描述、具体任务的设置、培养能力的目标、专业技术内容、教学论与方法论建议、学习小组的行动阶段等项内容。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教材、教参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辅助资料,学生从中可以找到本课程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内容,但要贯彻以行动导向为原则的学习方法,还需要一套能引导学生按照学习情境所设计的方向而自主学习的“学习工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