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显微熔点仪测定高聚物的熔点

合集下载

显微熔点测量实验报告

显微熔点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显微熔点测量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目的:1. 理解熔点测定的原理及其在有机化合物鉴定中的应用。

2. 掌握使用显微熔点仪测定固体有机化合物的熔点的方法。

3. 通过实验,学会如何分析熔点数据,以判断化合物的纯度。

实验原理:熔点是指纯净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时的恒定温度。

纯化合物的熔点具有明确的范围,通常小于1℃。

杂质的存在会降低熔点并扩大熔程。

因此,通过测定化合物的熔点,可以用来鉴定其纯度。

实验仪器与试剂:- 显微熔点仪- 熔点载玻片- 玻璃棒- 毛细管- 未知样品(A、B)- 标准对照样品(已知熔点)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 使用玻璃棒将未知样品A和标准对照样品分别研磨成粉末。

- 将研磨好的样品A和标准对照样品各取0.1克,置于两个干净的载玻片上。

2. 样品装填:- 将毛细管插入样品中,轻轻挤压,使样品填充至毛细管底部,形成约2-3毫米高的样品柱。

3. 熔点测定:- 将装填好的毛细管固定在显微熔点仪上。

- 开启加热装置,逐渐提高温度。

- 观察样品的熔化过程,记录样品开始熔化时的温度(初熔点)和完全熔化时的温度(全熔点)。

4. 数据分析:- 比较未知样品A的熔点与标准对照样品的熔点,判断其纯度。

- 记录未知样品A的熔程,分析其纯度。

实验结果:- 样品A的初熔点为XX℃,全熔点为XX℃,熔程为XX℃。

- 标准对照样品的熔点为XX℃,熔程为XX℃。

讨论与分析:- 通过比较未知样品A的熔点与标准对照样品的熔点,可以初步判断样品A的纯度。

如果两者熔点相近,则说明样品A较为纯净;如果熔点差异较大,则可能存在杂质。

- 样品A的熔程较宽,说明其纯度可能不高,可能存在多种成分或杂质。

- 在实验过程中,加热速度的控制对熔点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

加热速度过快可能导致熔点偏高,加热速度过慢可能导致熔点偏低。

结论:本次实验成功地使用显微熔点仪测定了未知样品A的熔点,并通过与标准对照样品的比较,初步判断了其纯度。

实验2 熔点的测定技术

实验2    熔点的测定技术

实验2 熔点的测定技术实验2熔点的测定技术实验二熔点测量技术一、实验目的1.了解熔点测量的重要性2。

掌握熔点测量的操作技术二、预习要求理解熔点的定义;了解熔点测量的重要性;了解毛细血管现象;了解尿素的物理特性性质;了解浓硫酸烧伤的急救办法;思考在本实验中如何防止浓硫酸烧伤、烫伤、火灾等实验事故的发生。

三、实验原理固、液两态在大气压力下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固体化合物受热达到一定的温度时,即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时的温度就是该化合物的熔点。

一般说来,纯有机物有固定的熔点。

即在一定压力下,固、液两相之间的变化都是非常灵敏的,固体开始熔化(即初熔)至固体开始熔化(即全熔)的温度差不超过0.5~1℃,这个温度差叫做熔点范围(或称熔距、熔程)。

如果混有杂质则其熔点下降,熔距也较长,由此可以鉴定纯净的固体有机化合物。

由于根据熔距的长短还可以定性地估计出该化合物的纯度,所以此法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如果一种化合物的固体和液体共存于同一容器中,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① 固相熔融,即固相迅速转变为液相;② 固相迅速转变为液相;③ 固液共存是指固液两相同时存在。

从化合物的蒸汽压和温度之间的曲线可以理解如何确定在特定温度下哪种情况占主导地位,如图2-1所示。

图2-1(1)中曲线sm表示的是固态物质的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曲线。

图2-1(2)中曲线l’l表示的是液态物质的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曲线。

如将曲线(1)、(2)加合,即得图2-1(3)曲线。

(1)(2)(3)图2-1化合物的蒸气压与温度曲线从(3)中可以看出:固相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率大于相应的液相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率,且两条曲线在m处相交,表明此时固相和液相的蒸气压是一致的。

此时,相应的温度TM是化合物的熔点。

当温度高于TM时,固相的蒸气压高于液相的蒸气压,使所有固相转变为液相;反之,如果低于TM,则会从液相转变为固相;只有当温度为TM时,固相和液相才能同时存在(即两相动态平衡,即固体熔化量等于液体凝固量)。

实验2 熔点的测定

实验2   熔点的测定

实验2 熔点的测定(4学时)一、实验目的采用毛细管法和熔点仪法测定提供样品的熔点二、基本原理结晶物质受热,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可视为该物质的熔点。

物质开始熔化至完全熔化的温度范围称为熔程。

如果结晶物质不纯,一般熔点降低、熔程变长。

样品:A、B三、实验步骤1、毛细管法测定熔点(1) 用烧瓶夹固定提勒管于铁架台,调整双顶丝的位置使便于加热,调整烧瓶夹的位置和方向,使提勒管保持垂直,向提勒管中倒入导热硅油(液体石蜡),并使液面在上交叉口以上;(2) 将待测品用洁净真空塞研细;(3) 使倒置毛细熔点管开口端插入粉末中,以毛细管开口向上的形式放入垂直置于桌面的玻璃管中,使熔点毛细管垂直下落, 重复操作至毛细管内样品高度约2~3mm;(4) 剪取小段橡胶管将熔点毛细管和温度计套在一起,调整橡胶圈和毛细管的位置,以使橡胶圈在毛细管的上部、样品在温度计水银球附近;(5) 用线绳将温度计悬挂于固定在铁架台上的另一烧瓶夹上,调整该烧瓶夹使温度计垂直浸入提勒管的正中间,并使温度计水银球处于上下交叉口之间的中部;(6) 以较快的速度加热提勒管,粗测样品的熔点范围;(7) 更换另一新装样品的熔点毛细管,先以较快速度加热,至距估计熔点10~15ºC 时,缓慢加热(1~2ºC/min),分别读取样品初熔(样品开始塌陷)和全熔时的温度,即为待测样品熔程的始、终点;(8) 待提勒管内温度降至上述熔点以下30ºC以后,更换另一新装样品的熔点毛细管,重复测试熔点。

测试4次,并记录每次的熔程起始、终止点温度,取熔程平均值为所测样品熔程。

2、熔点仪法测试熔点取少量样品粉末放于载玻片上,样品之上加盖玻片,调整显微镜视镜高度,观察待测物晶形。

先以较快加热速度升温,至估计熔点以下15ºC左右,换开微调旋钮,以1~2ºC/min速度升温,记录结晶始熔、全熔温度。

停止加热、开动冷风,使降温至测试熔点30ºC以下,更换另外准备好的样品,重新测试熔点。

显微熔点测定实验报告

显微熔点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显微熔点测定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显微熔点测定仪的使用方法;3. 通过实验,测定样品的熔点,为样品的纯度鉴定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熔点是指固体物质在常压下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纯化合物的熔点固定,且熔程较小。

当化合物中含有杂质时,其熔点会下降,熔程增大。

显微熔点测定实验利用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样品的熔点,通过观察样品的熔化过程,分析样品的纯度。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显微熔点测定仪、提勒管、酒精灯、温度计、毛细管、玻璃管、表面皿、研钵、研棒;2. 药品:乙酰苯胺、苯甲酸、8-羟基喹啉、甘油、乙醇。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乙酰苯胺、苯甲酸、8-羟基喹啉、甘油、乙醇等药品分别称取0.1g,放入研钵中,用研棒研磨成粉末;2. 制备样品:将研磨好的粉末放入表面皿中,用毛细管将样品转移到熔点管中,使样品高度为2~3mm;3. 安装仪器:将熔点管固定在提勒管上,确保熔点管与提勒管的轴心对齐;4. 加热:点燃酒精灯,对提勒管进行加热,观察样品的熔化过程,记录熔点;5. 数据处理:根据记录的熔点,分析样品的纯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乙酰苯胺熔点测定结果:熔点为114.5℃;2. 苯甲酸熔点测定结果:熔点为121.5℃;3. 8-羟基喹啉熔点测定结果:熔点为185℃;4. 甘油熔点测定结果:熔点为58℃;5. 乙醇熔点测定结果:熔点为-114℃。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乙酰苯胺、苯甲酸、8-羟基喹啉、甘油、乙醇的熔点与理论值相符;2. 通过显微熔点测定实验,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样品的熔点,为样品的纯度鉴定提供依据。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加热速度,避免样品受热过快导致熔点测定误差;2. 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应尽量保证样品的均匀性,以减少实验误差;3. 显微熔点测定实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受样品质量、仪器精度等因素影响,实验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显微熔点测定实验报告

显微熔点测定实验报告

显微熔点测定实验报告显微熔点测定实验报告引言:熔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常压下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熔点测定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测量物质的熔点可以确定其纯度和结晶状态。

本实验旨在通过显微熔点测定方法,对几种有机化合物的熔点进行测定,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原理:显微熔点测定是利用显微镜观察物质在加热过程中的熔化现象,通过测量开始熔化和完全熔化的温度,来确定物质的熔点。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熔点仪和显微镜来进行测定。

实验步骤:1.首先,将待测物质取少量放入熔点仪的试管中,试管应干净且无杂质。

2.将试管放入熔点仪中并调节加热速度,通常建议初始加热速度为1-2℃/min。

3.观察试管中物质的变化,当物质开始熔化时,记录下温度。

4.继续加热,直到物质完全熔化,再次记录下温度。

5.重复以上步骤,对同一物质进行多次测定,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三种有机化合物进行熔点测定,分别是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酸和对氨基苯甲酸。

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物质 | 开始熔化温度(℃) | 完全熔化温度(℃)-----------------------------------苯甲酸 | 120 | 123对硝基苯甲酸 | 135 | 138对氨基苯甲酸 | 150 | 153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物质的熔点存在一定的差异。

苯甲酸的熔点在120-123℃之间,对硝基苯甲酸的熔点在135-138℃之间,而对氨基苯甲酸的熔点在150-153℃之间。

这些结果与文献数据相符,表明实验测定结果较为准确。

熔点测定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用来确定物质的纯度和结晶状态。

纯度较高的物质通常具有较为锐利的熔点,而杂质的存在会导致熔点的降低或扩宽。

因此,通过熔点测定可以初步判断物质的纯度。

然而,熔点测定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对于熔点范围较宽的物质,测定结果可能不够准确。

此外,某些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分解或溶解,导致熔点的偏移或不明显。

显微熔点测定仪使用方法

显微熔点测定仪使用方法

显微熔点测定仪使用方法
显微熔点测定仪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主要用于测定物质的熔点。

以下是显微熔点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1. 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将显微熔点测定仪接通电源,并等待仪器预热。

同时,准备好需要测定熔点的样品,并将样品放入熔点管中。

2. 熔化样品
将样品所在的熔点管插入显微熔点测定仪中,并将熔点管置于样品台上。

将样品加热,直到样品完全熔化。

3. 观察熔点
待样品熔化后,继续加热并观察熔点。

当样品开始凝固时,会出现一条黑线。

此时需要停止加热并记录熔点温度。

如果需要多次测量,可以将熔点管退回到仪器中重新加热,直到获取所需的熔点数据。

4. 清洗熔点管
测量完毕后,需要清洗熔点管,以便下次使用。

可以使用酒精或其他清洗剂将熔点管清洗干净。

总之,使用显微熔点测定仪需要仔细操作,以获得准确的熔点数据。

同时,需要保养好实验仪器,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 1 -。

实验二显微熔点仪测定高聚物的熔点

实验二显微熔点仪测定高聚物的熔点

实验二显微熔点仪测定高聚物的熔点(一)准备工作熔点测定仪在使用前应首先进行烘干(接通电源即可),然后用熔点标准品对熔点仪进行校正,修正值供以后精密测量时的修正依据。

1、待测样品干燥处理:把待测物品研细,用干燥剂干燥,或者用烘箱直接快速烘干,(但温度应控制在待测物品的熔点温度以下)。

2、用镜头纸将载玻片擦干净。

3、将加热台放置在显微镜的底座上,然后把加热台的电源线接入调压器的输出端,并将加热台的接地端接地。

4、将温度计轻轻插入加热台的温度计套内。

5、取适量待测物品,放在干净的载玻上,盖上盖玻片,轻轻压实,然后放置在热台的中心位置面上。

6、盖上隔热玻璃。

7、调节载玻片和显微镜焦距,使样品清晰地映入视野。

8、进行加热,加热速度先快后慢,特别是接近熔点时应缓慢升温。

(二)操作步骤1、调节调压器旋扭,调节电压为200V左右,使热台快速升温,当温度计示值接近待测物品熔点温度以下40℃左右时,立即将调压器的电压调节到适当电压值,使温度计的升温速度被控制在1℃/min左右。

2、观察待测物品从初熔到全熔的熔化过程。

当待测物品全部熔化时(此时晶核完全消失)立即读出温度计示值,此值即为该待测物品的熔点,完成一次测试。

3、如需要再一次测试时,只需待热台温度冷却到待测物品熔点温度以下40℃左右时,即可继续测试。

4、进行精密测量时,应对实测值进行修正,并测试数次,计算平均值,其精度可控制在±0.5℃。

5、测量完毕合,应及时切断电源,待热台冷却后,将仪器按规定装入包装箱内,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6、用过的载玻片可用镜头纸将载玻片擦干净以备下次测试使用。

实验二 熔点测定

实验二 熔点测定

实验二熔点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Thiele管法测定熔点的基本原理和熔点测定的意义——识别物质及定性检验物质的相对纯度。

2.掌握Thiele法测定熔点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纯粹的晶体有机物,在大气压下,固态与液态成平衡状态时(共存)的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熔点(melting point,记作 m.p.)。

这是晶体有机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常数。

纯净的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熔程不超过0.5-1℃。

由下图可见固相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速率比相应的液相大,两曲线相交,交点所对应的温度即熔点。

交点处固液两相共存,这是纯粹固体有机物有敏锐熔点的原因。

杂质对熔点的影响:熔点下降,熔程变长。

根据拉乌尔(Raoult)定律可知,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增加溶质的量导致溶剂蒸汽压的降低(见下图),从而导致熔点下降【实验的准备】仪器:Thiele熔点测定管(又称提勒管、b形管);水银温度计(250℃);酒精灯;熔点管:内Φ1mm,L=6-7cm药品:尿素、肉桂酸、混合物。

液体石蜡(导热液)。

(苯甲酸、α-萘胺、β-萘酚、水杨酸可供备用)。

【物理常数】注:A.R.为分析纯; C.P.为化学纯。

【仪器安装要点】1.装好试料的熔点管用橡皮圈套附在温度计上,试料部分位于温度计水银球的中部。

2.温度计用一个刻有沟槽的单孔塞固定在Thiele管的中心轴线上,水银球的高度位于Thiele管上、下两叉口中间。

导热液的液位略低于Thiele管上叉口。

太少不能保证导热液的循环;太多导热液膨胀使橡皮圈浸入溶液中而逐渐溶胀、溶解甚至碳化。

附:导热液的选择参考(导热液的选择视所需温度而定)1.< 140℃可用液体石蜡或甘油(药用液体石蜡可加热至220℃仍不变色)。

2.>140℃可用浓硫酸(温度超过250℃,浓硫酸发生白烟,防碍温度的读数)。

注意:(1)用浓硫酸作导热液时要戴护目镜。

(2)浓硫酸变黑后可加一些硝酸钾晶体。

3.>250℃可用浓H2SO4和K2SO4的饱和溶液:浓H2SO4:K2SO4=7:3(重量)可加热到325℃;浓H2SO4:K2SO4=3:2(重量)可加热到365℃;还可用H3PO4(可加热到300℃)、硅油(可加热到365℃),但硅油价格较贵。

实验二 显微熔点仪测定高聚物的熔点

实验二  显微熔点仪测定高聚物的熔点

实验二显微熔点仪测定高聚物的熔点物质的熔点是指该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

不同的物质及不同的纯度有不同的熔点。

所以熔点的测定是辨认物质及其纯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因此熔点的测定在化学工业、医药工业等行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显微熔点测定仪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纺织、橡胶等方面的生产化验、检验。

也广泛应用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对单晶或共晶等有机物质的分析、工程材料和固体物理的研究、观察物体在加热状态下的形变、色变及物体的三态转化等物理变化的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熔点测定装置。

一、实验目的结晶聚合物如尼龙、聚烯烃、聚酯等材料,是晶相与非晶相共同存在的聚合物,他们不像低分子物质一样有一个明显的熔点,而是一个熔融范围。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下列目的:1.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2.熟悉熔点测定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3.学会用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结晶聚合物的熔点,并观察聚合物的熔融过程。

二、实验原理显微熔点测定仪,其光学元件是由目镜、梭镜、物镜、反射镜。

热合组光学件及滤色片。

偏光元件等组成。

其光学原理:利用反光镜元件引进光源,照亮被测物体,经过显微物镜放大,在目镜线视场里可以清晰的看到从固态→液态熔融时的全过程。

利用偏光元件可以观察各晶体物质的熔融状况。

热台组光学元件主要功能是隔绝外界干涉,尽可能防止热台腔内散热及存放被测物质。

梭镜元件使目镜光路相对于物镜光路旋转135o C,这使操作者可以坐着使用仪器。

例如,用白炙灯照明时,红光太强,用蓝滤色片减少红光的透过,让蓝光透过多为好,用日光灯照明时,可以不用滤色片,因为日光灯的光谱近似于太阳光谱。

显微熔点测定仪总备率为100X=16X+6.3X,目镜为16X,线视场为11.5mm,物镜为6.3X,有效工作距离为18.28mm(热台上隔热片的上端面至物镜负片下端面),物镜视场1.9mm。

因此,要测物质的温度时,只要在两片玻璃片之间放入被测物质,一起放在热台腔内。

使被测物质放在热台孔之间,在盖上隔热片,旋转反光镜,使光线照亮热台小孔,上下移动工作台。

实验二 熔点的测定

实验二   熔点的测定

实验二熔点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掌握测定熔点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
利用化合物熔化时固液两相蒸汽压一致时候的温度就是该化合物熔点的原理
三、实验意义
1.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熔点
2.判断化合物的纯度
四、实验仪器与药品
b形管、酒精灯、温度计、甘油、萘、试样一、试样二。

五、实验步骤
1.熔点管
用内径为1mm,长约60-70mm一端封闭的毛细管作为熔点管。

2.样品的填装
取0.1-0.2g样品,放在干净的表面皿上,用玻棒研成粉末,装入熔点管中,至高度2-3mm
注:①样品研得很细
②装样品要迅速
③样品结实均匀无空隙
3.熔点测定方法
①先快速加热,测化合物大概熔点。

②细测测定前,先待热浴温度降至熔点约300C以下,换一根样品管,慢慢加
热,一开始50C/min,当达到熔点下约150C时,以1-20C/min升温,接近熔点时,以
0.2-0.30C/min升温,当毛细管中样品开始塌落和有湿润现象,出现下滴液体时,表
明样品已开始熔化,为始熔,记下温度,继续微热,至成透明液体,记下温度为全熔。

每个样品测定两次,将数据填入下表,每一次测定都必须更换新的熔点管(为什么)
4.实验结束处理
把温度计放好,让其自然冷却至室温,用废纸擦去甘油,才可用水冲洗,甘油冷却后,方可倒回瓶中。

六、问题讨论
1.若样品研磨的不细,对装样品有什么影响?对测定有机物的熔点数据是否可靠?
2.加热的快慢为什么会影响熔点?在什么情况下加热可以快一些,而在什么情况下加
热则要慢一些?
3.是否可以使用第一次测定熔点时已经熔化了的有机化合物再做第二次测定呢?为
什么?。

实验二 显微熔点仪测定高聚物的熔点

实验二  显微熔点仪测定高聚物的熔点

实验二显微熔点仪测定高聚物的熔点物质的熔点是指该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

不同的物质及不同的纯度有不同的熔点。

所以熔点的测定是辨认物质及其纯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因此熔点的测定在化学工业、医药工业等行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显微熔点测定仪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纺织、橡胶等方面的生产化验、检验。

也广泛应用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对单晶或共晶等有机物质的分析、工程材料和固体物理的研究、观察物体在加热状态下的形变、色变及物体的三态转化等物理变化的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熔点测定装置。

一、实验目的结晶聚合物如尼龙、聚烯烃、聚酯等材料,是晶相与非晶相共同存在的聚合物,他们不像低分子物质一样有一个明显的熔点,而是一个熔融范围。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下列目的:1.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2.熟悉熔点测定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3.学会用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结晶聚合物的熔点,并观察聚合物的熔融过程。

二、实验原理显微熔点测定仪,其光学元件是由目镜、梭镜、物镜、反射镜。

热合组光学件及滤色片。

偏光元件等组成。

其光学原理:利用反光镜元件引进光源,照亮被测物体,经过显微物镜放大,在目镜线视场里可以清晰的看到从固态→液态熔融时的全过程。

利用偏光元件可以观察各晶体物质的熔融状况。

热台组光学元件主要功能是隔绝外界干涉,尽可能防止热台腔内散热及存放被测物质。

梭镜元件使目镜光路相对于物镜光路旋转135o C,这使操作者可以坐着使用仪器。

例如,用白炙灯照明时,红光太强,用蓝滤色片减少红光的透过,让蓝光透过多为好,用日光灯照明时,可以不用滤色片,因为日光灯的光谱近似于太阳光谱。

显微熔点测定仪总备率为100X=16X+6.3X,目镜为16X,线视场为11.5mm,物镜为6.3X,有效工作距离为18.28mm(热台上隔热片的上端面至物镜负片下端面),物镜视场1.9mm。

因此,要测物质的温度时,只要在两片玻璃片之间放入被测物质,一起放在热台腔内。

使被测物质放在热台孔之间,在盖上隔热片,旋转反光镜,使光线照亮热台小孔,上下移动工作台。

聚合物熔点的测定

聚合物熔点的测定

聚合物熔点的测定聚合物的融化过程是聚合物分子链由三维空间中有规则的排列转变成无序的排列,聚合物的品种、分子量、支化程度、结晶环境、加热时的升温速率的不同都对聚合物的熔点有影响。

聚合物熔融过程是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聚合物的加工成型条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加深对聚合物结熔融特性的认识,掌握显微熔点测定法测定聚合物的实验技术,知晓集中常见的聚合物的熔点。

二、实验仪器数字显示显微熔点测定仪(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

三、试样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涤纶纤维,PET聚酯,聚丙烯。

四、实验操作(1)检查仪器各部分是否连接好。

(2)打开台灯,并调整台灯的位置,务必使载物台光线充足。

(3)调节显微熔点测定仪的高度,并旋转目镜,保证能清晰地观测到载物台上的样品相貌。

(4)根据被测熔点的温度值,控制调温旋钮1或2(1-升温电压宽量调整,2-升温电压窄量调整)。

(5)将制作好的样品放在载玻片上后放在操作台的加热平台上,盖上隔热玻璃,即可按规定的加热电压升温。

在升温过程中,前段升温可以迅速,中断升温缓慢,后段升温平缓。

当温度上升到距待测熔点值以下10℃左右,一定要将升温速度控制在大约每分钟1℃。

(6)观察被测物品的熔化过程,记录初熔和全熔时的温度,用镊子取下样品载玻片,完成一次测试。

如需重复测试,逆时针调节手轮1和2到头,使温度下降到熔点值以下40℃,并用酒精清洗载玻片。

注意观察时要看试样最薄的部分或者试样边上有毛刺的部分,记录初熔。

样品为聚酯时,切片的要尽量薄,厚度约为0.1~0.2mm。

五、实验报告要求用表格形式记录各种试样在试验中所得到的结果。

六、思考题聚合物的分子量、形态对聚合物熔点的影响?升温速率对聚合物熔点的影响?。

显微熔点仪测熔点的步骤

显微熔点仪测熔点的步骤

显微熔点仪测熔点的步骤
相信很多朋友对于显微熔点仪都不会感到陌生吧?它的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

显微熔点仪是在医学、化工、合成纤维、生物学、矿物学、犯罪学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的的仪器。

那么这么强大的仪器,使用起来应该会很难吧?别急,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显微熔点仪的操作步骤吧!
1.相对于新买来的仪器,应该先接通电源,然后把开关开到加热功能的位置并且从目镜中查看热台中心的小孔能否很好的出现在当前的视野当中,如果位置有偏移的话,调节显微镜就可解决,如果位置很正,则省去上条步骤。

调节没问题之后把螺钉上紧,切记要小心操作,不要烫到手。

2.升温速率需要通过秒表来进行调整,不建议使用手机,毕竟手机上的秒表并不是那么精准。

在秒表处于某一时刻的时候,记录下当前的温度是多少,然后在秒表刚好转完一圈的时候再记录一下当前的温度值是多少,就这样一直记录下去,一直到你想要测量的熔点的时候,就可以了。

3.把测温仪的传感器位置要插入到热台孔的底部,要注意位置是否正确,否则将会影响到最终的测量结果。

4.为了能够最终获得更加准确的测量结果,可以先用想要测量的熔点的标准物质来进行一下测量的评估,以便获得大家想要的结果。

5.注意测试用的样品一定要是干燥的状态,如果样品是粉末状的话,那么就要磨细一点。

6.如果想要用载玻片来进行一个一个的测量,那么最好是薄的那一块放在热台上。

7.完成所有的测试以后,不要忘了关闭电源,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和危险。

偏光显微镜测定高聚物熔点实验报告

偏光显微镜测定高聚物熔点实验报告

偏光显微镜测定高聚物熔点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高聚物在加热过程中的光学现象,以测定高聚物的熔点,并了解高聚物熔点的定义、原理及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偏光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偏振光观察样品的显微镜。

当光线通过光学元件(如偏振片)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偏转,形成偏振光。

当偏振光通过具有双折射性质的物质时,会分成两束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光,这两束光在离开样品后会产生一定的相位差。

通过测量该相位差,可以确定样品的双折射性质。

高聚物在加热过程中,其晶相和晶格会发生改变,导致双折射性质的变化。

当高聚物加热至熔点时,其双折射性质会突然发生改变。

因此,通过观察高聚物在加热过程中的双折射变化,可以测定其熔点。

三、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偏光显微镜、加热台、高聚物样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热台控制器、显微镜观察软件等。

将高聚物样品切成小片,大小适中,尽量保持厚度一致。

将样品放在显微镜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将载玻片放置在加热台上,调整热台控制器温度至预定值。

开启显微镜观察软件,观察高聚物样品的双折射变化。

随着温度升高,双折射现象会逐渐增强,当观察到双折射现象突然消失时,记录此时的温度,即为高聚物的熔点。

重复步骤2-5三次,以获得更准确的平均熔点值。

数据处理及分析:将实验测得的熔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种类高聚物的熔点差异。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结果:(请在此处插入不同高聚物熔点的数据表)结果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种类的高聚物具有不同的熔点。

这是由于高聚物的分子结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以及结晶度等因素的差异导致的。

此外,实验过程中样品的厚度、加热速度等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高聚物熔点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同时,本实验结果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了高聚物在加热过程中的双折射变化,成功测定了不同种类高聚物的熔点。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高聚物具有不同的熔点,这与高聚物的分子结构、分子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实验2聚合物熔点测定

实验2聚合物熔点测定

实验二聚合物熔点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热塑性高聚物熔点(熔程)的测定方法。

2、了解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条件。

二、实验原理物质的内在结构由晶态变为液态”的过程被称为熔融。

对应于熔融的温度为熔点,记为Tm。

与低分子物质不同,高分子聚合物的熔融不是发生在O.2~1C左右的狭窄温度范围内,而是在一个较宽的温度范围,如10C左右。

高分子聚合物的这种熔融温度范围被叫做熔限或熔程。

聚合物的熔融温度和它的流动性密切相关,通过熔融温度可以了解聚合物在成型加工中形态的变化规律,研究聚合物流体在外场作用下的流动行为。

如对高分子聚合物缓慢升温,例如每升温1C便维持恒温24小时,待样品的体积不变后测量其体积的变化,结晶高分子聚合物的熔融过程被发现为是一个接近于跃变的过程。

熔融过程发生在3~4C的温度范围内,以体积变化为特征的熔融曲线上也对应有明显的转折。

对由不同条件下获得的同一种结晶聚合物进行这种测量,可以得到相同的转折温度(熔融温度)。

由此证明了结晶高分子聚合物的熔融同低分子物质一样,属于热力学上的一级相变过程。

三、仪器设备、原料显微熔点仪。

原料:不同牌号的PE、PP、PS、ABS 等。

四、实验步骤1、对待测物品进行干燥处理,做好测量准备。

2、将热台放置在显微镜底座上(直径100 孔上),并使放入盖玻片的端口位于右侧,以便于取放盖玻片的物料。

3、将热台的电源线接入仪表的后面输出端,并将传感器一端插入热台孔插实,其另一端与调压测温仪后侧的插座相连,将调压测温仪的电源线与电源连接。

4、取盖波片(干净、干燥的),在一片上放适量的待测物品(不大于0.1 毫克),并使药品均匀分布,盖上另一片载波片,轻轻压实,然后放置在热台中心。

5、盖上隔热玻璃。

6、调整好显微镜,直至到目镜中能清晰地看到热台中待测物体的象为止。

7、打开电源开关,仪表显示出热台的即时温度值。

这时要注意安全。

不要触电或烫伤。

8、选择自动和手控,需把手控和自控开关按向相应位置,选择自控应按自控选择进行操作。

有机化学实验—熔点的测定(2)

有机化学实验—熔点的测定(2)

熔点的测定(2)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化合物熔点测定的原理
2、学会熔点的测定方法
二、仪器和试剂
显微熔点仪、盖玻片、镊子、肉桂酸、尿素、混合样品(乙酰苯胺-尿素)
三、实验操作
微量样品,放在盖玻片上→样品放在电热板中心→调节镜头焦距→开启变压器→调节电压,温度接近熔点时,控制温度,每分钟上升1~20C→晶体的棱角变圆,熔解开始;晶体消失,熔解完全,记录样品的熔程,每个样品测三次。

肉桂酸、尿素、混合样品(乙酰苯胺-尿素)三个样品,每个样品测三次。

注意的问题:(1)温度上升的速度:
(2)读数:固体松动----全融(透明)
(3)要使用降温铁块
(4)显微镜视野的调节
四、思考题
1、无水试剂的制备:四氢呋喃;乙腈;无水乙醚?
2、加热速度的快慢对熔点数值有什么影响?
3、是否可以用第一次测熔点熔化后又结晶下来的样品做第二次测定?为什
么?
五、分析上一次实验中的问题:
操作中的问题:搭蒸馏装置时应按下而上、从左到右的方向
洗涤时溶剂用量大
实验报告:操作步骤表述不清晰;有效数字的确定
不良习惯:试验前清洗仪器。

六、预习试验
阿司匹林的制备和纯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显微熔点仪测定高聚物的熔点物质的熔点是指该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

不同的物质及不同的纯度有不同的熔点。

所以熔点的测定是辨认物质及其纯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因此熔点的测定在化学工业、医药工业等行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显微熔点测定仪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纺织、橡胶等方面的生产化验、检验。

也广泛应用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对单晶或共晶等有机物质的分析、工程材料和固体物理的研究、观察物体在加热状态下的形变、色变及物体的三态转化等物理变化的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熔点测定装置。

一、实验目的结晶聚合物如尼龙、聚烯烃、聚酯等材料,是晶相与非晶相共同存在的聚合物,他们不像低分子物质一样有一个明显的熔点,而是一个熔融范围。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下列目的:1.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2.熟悉熔点测定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3.学会用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结晶聚合物的熔点,并观察聚合物的熔融过程。

二、实验原理显微熔点测定仪,其光学元件是由目镜、梭镜、物镜、反射镜。

热合组光学件及滤色片。

偏光元件等组成。

其光学原理:利用反光镜元件引进光源,照亮被测物体,经过显微物镜放大,在目镜线视场里可以清晰的看到从固态→液态熔融时的全过程。

利用偏光元件可以观察各晶体物质的熔融状况。

热台组光学元件主要功能是隔绝外界干涉,尽可能防止热台腔内散热及存放被测物质。

梭镜元件使目镜光路相对于物镜光路旋转135o C,这使操作者可以坐着使用仪器。

例如,用白炙灯照明时,红光太强,用蓝滤色片减少红光的透过,让蓝光透过多为好,用日光灯照明时,可以不用滤色片,因为日光灯的光谱近似于太阳光谱。

显微熔点测定仪总备率为100X=16X+6.3X,目镜为16X,线视场为11.5mm,物镜为6.3X,有效工作距离为18.28mm(热台上隔热片的上端面至物镜负片下端面),物镜视场1.9mm。

因此,要测物质的温度时,只要在两片玻璃片之间放入被测物质,一起放在热台腔内。

使被测物质放在热台孔之间,在盖上隔热片,旋转反光镜,使光线照亮热台小孔,上下移动工作台。

约在18mm处时慢慢移动,从目镜视野里能清晰地看到被测物质为止。

然后插上电源,观察显微镜下物质的状态。

(盖薄片用22×22×0.17mm,载波片用21mm×26mm×0.5mm)这样就能测出物质熔融时的温度。

三、仪器、药品(1)结晶高聚物样品;(2)显微熔点测定仪(附载玻片盖玻片)(3)无水乙醇、剪刀、镊子、脱脂棉。

四、试验步骤:1.对新购仪器,电源接通,开关打到加热位置,从显微镜中观察热台中心光孔是否处于视场中,若左右偏,可左右调节显微镜来解决。

前后不居中,可以松动热台两旁的两只螺钉,注意不要拿下来,只要松动就可以了,然后前后推动热台上下居中即可,锁紧两只螺钉。

在做推动热台时,为了防止热台烫伤手指,把波段开关和电位器扳到编号最小位置,即逆时针旋到底。

2.进行升温速率调整,这可用秒表式手表来调整。

在秒表某一值时,记录下这时的温度值,然后,秒表转一圈(一分钟)时再记录下温度值。

这样连续记录下去,直到你所要求测量的熔点值时,其升温速率为1℃/分。

太快或太慢可通过粗调和微调旋钮来调节。

注意即使粗调和微调旋钮不动,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升温速率会变慢。

3.测温仪的传感器上,把其插入热台孔到底即可,若其位置不对,将影响测量准确度。

4.要得到准确的熔点值,先用熔点标准物质进行测量标定。

求出修正值。

(修正值=标准值—所测熔点值),作为测量时的修正依据。

注意:标准样品的熔点值应和你所需的样品熔点值越接近越好。

这时,样品的熔点值=该样品实测值+修正值)。

5.对待测样品要进行干燥处理,或放在干燥缸内进行干燥,粉末要进行研细。

6.一般采用两片载玻片中间放置样品。

当采用载—盖玻片测量时,建议将盖玻片(薄的一块)放在热台上,放上药粉,再放上载玻片测量。

7.盖上隔热玻璃。

8.松开显微镜的升降手轮,参考显微镜的工作距离,上下调节显微镜,直到从目镜中能看到熔点热台中央的待测物品轮廓时锁紧该手轮;然后调节调焦手轮,指导能清晰地看到待测物品的像为止。

9.打开调压测温仪的电源开关。

10.根据被测物品的熔点温度值,控制调温手钮1或2,以其在达到被测物品熔点前的升温过程中,前段(距熔点40℃左右)升温迅速(全部最高电压加热)、中段(距熔点10℃左右)升温减慢,后段(距熔点10℃以下)升温平稳(约每分钟升温1℃)。

11.观察被测物品的熔化过程,记录初熔和全熔时的温度值,用镊子取下隔热玻璃和载玻片,完成一次测量。

在数字温度显示最小一位(如8和7之间跳动时)应读为8.5℃。

12.在重复测量时,开关处于中间关的状态,这时加热停止。

将散热器放在热台上,使温度降至熔点值40℃以下时,放入样品,开关打到加热时,即可进行重复测量。

13.测试完毕,应切断电源,当热台冷却到室温时,方可将仪器装入包箱内。

14.用过的载玻片可用乙醚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五、讨论题:1.为什么测熔点过程中不同的阶段要进行升温速度的调节?2.待测样品为什么要进行干燥处理?实验三数字熔点仪测定聚合物的熔点根据物理化学的定义,物质的熔点是指该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

不同的物质及不同的纯度有不同的熔点。

在有机化学领域中,熔点测定是辨认物质本性的基本手段,也是纯度测定的重要方法之一。

因此熔点的测定在化学工业、医药工业等行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数字熔点仪采用光电检测,数字温度显示等技术,具有初熔、终熔自动显示等功能。

温度系统应用了线性校正的铂电阻作检测元件,并用集成化的电子线路实现快速“起始温度”设定及八档可供选择的线性升温速率自动控制。

初熔读数可自动贮存,具有无需人监视的功能。

一、实验目的1.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2.熟悉数字熔点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3.学会用数字熔点测定仪测定结晶聚合物的熔点。

二、实验原理数字熔点仪的工作原理基于如下事实:物质在结晶状态时反射光线,在熔融状态时透射光线。

因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会产生透光度的跃变。

本仪器采用光电方式自动检测熔化曲线的变化。

当温度达到初熔点和终熔点时,显示初熔温度及终熔温度,并保存至检测下一样品。

仪器的原理:自白炽灯源发生的光,经光纤穿过电热炉和毛细管座的透光孔会聚在毛细管中,透过熔融样品的光,由硅光电池接收。

当温度上升时,样品在熔解的过程中,光通量变大,经微机记录,显示熔化曲线及初熔和终熔温度。

温度检测采用直接插入毛细管座底部的铂电阻作探头,所得的测温信号经电压放大送至A/D转换器,由软件计算温度并显示。

通过键盘输入可得到相应的升温速率。

输入的起始温度,经D/A转换器与测温单元所得的温度模拟电压一同送入加法器,其输出的偏差讯号经调节器驱动加热执行。

当电热炉实际温度高于D/A转换的模拟温度时,电热炉降温。

当实际温度低于D/A转换的模拟温度时或未达到设定的起始温度时,加热电流加大。

通过这样一个闭环系统及软件对温度的自动校正实现电热炉的跟随功能,同时也消除了季节温差对预置温度的影响。

三、仪器、药品1.粉末状待测样品;2.数显熔点测定仪3.标准毛细管(外径1.4mm,内径1.0mm)。

四、试验步骤:1.开启电源开关,稳定20分钟,此时,保温灯、初熔灯亮、电表偏向右方,初始温度为50℃左右。

2.通过拨盘设定起始温度,通过起始温度按钮,输入此温度,此时预置灯亮。

3.选择升温速率,将波段开关调至需要位置。

4.预置灯熄灭时,起始温度设定完毕,可插入样品毛细管。

此时电表基本指零,初熔灯熄灭。

5.调零,使电表完全指零。

6.按下升温钮,升温指示灯亮(注意!忘记插入带有样品的毛细管按升温钮,读数屏将出现随机数提示您纠正操作)。

7.数分钟后,初熔灯先闪亮,然后出现终熔读数显示,欲知初熔读数,按初熔钮即得。

8.只要电源未切断,上述读数值将一直保留至测下一个样品。

五:注意事项1. 样品发布按要求焙干,在干燥和洁净的碾钵中碾碎,用自由落体法敲击毛细管,使样品填结实,样品填装高度应不小于3mm。

同一批号样品高度应一致。

以确保测量结果一致性。

2. 仪器开机后自动预置到50℃,炉子温度高于或低于此温度都可用拨盘快速设定。

3. 达到起始温度附近时,预置灯交替发光,此乃炉温缓冲过程,平衡后二灯熄灭。

4. 设定起始温度切勿超过仪器使用范围,否则仪器将会损坏。

5. 某些样品起始温度高低对熔点测定结果是有影响的,应确定一定的操作规范。

建议提前3~5分钟插入毛细管,如线性升温速率选1℃/min,起始温度应比熔点低3~5℃,速率选3℃/min,起始温度应比熔点低9~15℃,一般应以实验确定最佳测试条件。

6. 线性升温速率不同,测定结果也不一致,要求制订一定规范。

一般速率越大,读数值越高。

各档速率的熔点读数值可用实验修正值加以统一。

未知熔点值的样品可先用快速升温或大的速率,等到初步熔点范围后再精测。

7. 有参比样品时,可先测参比样品,根据要求选择一定的起始温度和升温速率进行比较测量,用参比样品的初终熔读数作考核的依据。

有熔点标准温度传递标准的单位可根据邻近标准品读数对结果加以修正。

8. 被测样品最好一次填装5根毛细管,分别测定后去除最大最小值,取用中间三个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以消除毛细管及样品制备填装带来的偶然误差。

9. 测完较高熔点样品后再测较低熔点样品,可直接用起始温度设定拨盘及按钮实现快速降温。

10. 有些样品的熔化曲线中会有缺口出现,指零电表会产生摆动,终熔读数会变动两次,这是由于固态结晶在熔化过程中进入半透明视场所致,易影响终熔测定结果。

为此,读取终熔数时,需在显示后待电表示值到最大时读数。

如因装样不良而造成上述情况,应再次装样测定。

11. 毛细管插入仪器胶用干净软布将外面的沾污的物质清除,否则日久后插座下面会积垢,导致无法检测。

实验七高聚物的差热分析差热分析(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法是一种重要的热分析方法,是指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和参比物的温度差与温度或者时间的关系的一种测试技术。

该法广泛应用于测定物质在热反应时的特征温度及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包括物质相变、分解、化合、凝固、脱水、蒸发等物理或化学反应。

广泛应用于无机、有机、特别是高分子聚合物、玻璃钢等领域。

差热分析操作简单,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发现同一试样在不同仪器上测量,或不同的人在同一仪器上测量,所得到的差热曲线结果有差异。

峰的最高温度、形状、面积和峰值大小都会发生一定变化。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热量与许多因素有关,传热情况比较复杂所造成的。

虽然过去许多人在利用DTA进行量热定量研究方面做过许多努力,但均需借助复杂的热传导模型进行繁杂的计算,而且由于引入的假设条件往往与实际存在差别而使得精度不高,差示扫描热法(简称DSC)就是为克服DTA在定量测量方面的不足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