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频无线电引信课程设计

调频无线电引信课程设计
调频无线电引信课程设计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调频无线电引信系统设计与仿真》,是在《近感引信原理》和《目标探测与识别》等专业课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综合课程设计。

调频无线电引信是一种发射信号频率按调制信号规律变化的等幅连续波无线电引信。从引信发射到遇目标后返回这段传播时间内,发射信号发生了变化,于是导致回波信号频率与发射信号频率不同,两者之间差值的大小包含了引信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关系。

根据对弹目地空交会状态的分析,通过MATLAB建立仿真模型,获得弹目距离及多普勒频率,模拟引信系统的回波信号。根据调频无线电引信的工作原理,设计引信系统结构,通过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以弹目交会仿真模型模拟的引信回波信号作为引信系统仿真模型的输入信号,对弹目交会过程中引信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仿真实验,观察引信系统的信号工作特性,分析引信系统的特性。

关键词:调频;无线电;引信;MATLAB;Simulink

目录

1 调频无线电引信原理 (1)

1.1调频无线电引信概述 (1)

1.2调频系统信号的分析 (2)

1.2.1 差频信号的频谱分析 (2)

1.2.2 调频无线电引信作用原理 (6)

1.2.3 调频无线电引信参数的选择 (6)

2 调频无线电引信的MATLAB仿真 (8)

2.1引信与目标地空交会分析 (8)

2.2地空交会M ATLAB仿真模型 (9)

2.3调频无线电引信系统的S IMULINK仿真模型 (13)

2.4仿真结果分析 (18)

3 结论 (19)

1 调频无线电引信原理

1.1 调频无线电引信概述

调频无线电引信是一种发射信号频率按调制信号规律变化的等幅连续波无线电引信。调频无线电引信原理方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调频无线电引信原理方框图

该调频系统发射信号的频率是时间的函数,在无线电信号从引信发射到遇目标后返回这段传播时间内,发射信号已经发生了变化,于是导致回波信号频率与接收到回波信号时的发射信号频率不同。两者之间差值的大小与引信到目标间的距离有关,测定其频率差,便可得到引信到目标的距离。它在连续波雷达和无线电调频高度表等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无线电引信来说,应用这种原理时,还要考虑到引信本身的特点,这些特点是:

(1)弹目之间存在着高速的相对运动,由于多普勒效应使目标的回波信号产生多普勒频移,这将严重影响引信的测距精度。因此,在选择引信参数时,必须尽可能降低多普勒频率的影响。

(2)目标的轮廓尺寸可以与引信作用距离相比拟时,目标上不同的部位到引信的距离相对的说相差很大,从而使引信接收机混频器输出的差频有一个散布。在设计接收机的放大器通带时,必须考虑差频的这种散布。

调频无线电引信是在差频信号频谱分析基础上进行设计的一种引信。根据对差频信号的频谱分析可知,在弹目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差频信号的频谱发生了变化。调频无线电引信与前述调频测距引信根本不同之处就是要设法取出差频信号中的多普勒信号,利用多普勒信号中所含有的距离信息或速度信息使引信作用。

1.2 调频系统信号的分析

1.2.1 差频信号的频谱分析

引信系统发生的信号不包括任何有关目标的信息,目标的信息是在发射信号被目标反射的过程中获得的。因而它只包含在反射信号内,通常称为回波信号。调频引信一般是从回波信号与发射信号混频后得到的差频信号中提取目标信息的。

调频无线电引信系统发射信号在正弦调制下,图1.1中振荡器产生正弦电压,此电压的频率按以下规律变化

0cos t ω=ω+?ωΩ (1.1)

式中 0ω 未调制时的角频率;

?ω 调频波的角频偏; Ω 调制信号角频率 振荡器电压的相位是

而引信的发射信号为

(1.2)

由于信号在引信与目标之间往返传播而产生的时间延迟τ

式中 R 引信与目标间的距离;

c 电波传播速度(光速)。

从而使引信接受的回波信号相位对应的时间间隔不是像发射电压的(0-t ),而是[0-(t-τ)],即回波信号相位是

回波信号为

(1.3)

将上述发射信号与回波信号同时加入混频器,并以幂级数形式表示混频器中非线性

000

(cos )sin t

t

d t t d t t t

?ωφ=ω =ω+? ω Ω =ω+

Ω Ω

??0sin(sin )t tm u U t t ?ω

=ω +

Ω Ω

2R

c

τ=

00

()sin ()t r d t t t -τ

?=

ω =ω-τ+

Ω-τΩ

?

0sin[()sin ()]r rm u U t t ?ω

=ω-τ+

Ω-τΩ

器件的特性曲线,则混频器输出的差额信号只与两个输入的信号一次乘积项有关,可表示为

式中 K 与混频器非线性器件特性及具体电路有关的系数。 令 im tm rm U KU U =

经三角函数变换,并只取差额项,可以得到

(1.4)

应用已知关系式

将式(1.4)展开可得

(1.5)

式中 第一类n 阶贝塞尔函数;

贝塞尔函数的自变量。

当不考虑引信与目标之间的相对运动时,在上式中各项最后一个括号内的τ/2只确

002{sin[sin ]sin[()sin ()]}i tm rm u KU U t t t t ?ω?ω=ω+

Ω?ω-τ+Ω-τΩΩ

0022{cos cos[sin cos ()]sin sin[sin cos ()]}

2222i im u U t t ?ωΩττ?ωΩττ

=ωτΩ--ωτΩ-ΩΩ000210211

00102022{(sin )os 2cos (sin )(1)222cos 2()2sin (sin )(1)22cos[(21)()]}

2

{()cos 2()sin cos ()2

2()cos cos 2(n i im n n n n n im u U J J n t J n t U J Z J Z t J Z ∞=∞-=?ωΩτ?ωΩτ

=Ωωτ+ωτ-?

ΩΩτ?ωΩτ

Ω-+ωτ-?

Ωτ

-Ω-τ

=ωτ-ωτΩ--

ωτΩ∑∑3040)2()sin cos3()222()cos cos 4()}

2

t J Z t J Z t ττ

-+ωτΩ-+

τ

ωτΩ-021

211

cos(cos )()2()(1)cos 2sin(cos )2()(1)cos(21)n n n n n n Z X J Z J Z nX

Z X J Z n X

=∞

-==+-=---∑∑2sin 2

n J Z ?ωΩτ=Ω

定各次谐波分量的初始相位,可不考虑。于是混频器输出端的差额信号具有离散的频谱,各次谐波的频率是调制频率的整数倍。其n 次谐波的振幅为

sin cos 02()n im n U U J Z =ωτ (1.6)

由(1.6)可见,延迟时间τ通过贝塞尔函数的自变数三角函数因子sin cos 0ωτ同时影响

n U 的影响不同,因尽管贝塞尔函数和三角函数的自变数对所有谐波来说都一样,但贝

塞尔函数本身对不同的谐波来说具有不同的阶,正弦和余弦三角函数也随谐波次数的增大而交替的变化。

如果用引信与目标之间的距离R 来表示τ,则式(1.6)变为

(1.7)

在一般情况下,n U 与R 的这种关系相当复杂。但为消除非单值性,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选择Ω值时,应满足条件

或者

式中 为调制周期。

于是 ,将此关系代入(1.7)得

(1.8)

式中 0λ 对应于中心频率的波长。

引信工作时与目标之间总是存在着相对运动,必然产生多普勒效应。此效应使混频器输出差频信号的频谱发生变化。如果引信与目标之间距离R 以弹目接近速度R V 变化时,即

0R R R V t =-

式中 0R 为开始观察目标是的距离。 将上式代入下式

则得

sin cos 0

22(

sin )n im n R

U U J c ?ωΩP =(4π)Ωλ1R

c T

Ω

<<τ<<2T π

=Ωsin R R

c c ΩΩ≈sin cos 0

22(

)n im n R

U U J R c ?ω?(4π)λ2R c

τ=

将此式代入(1.5)中

利用三角函数和差与积关系可将上式变为

如果考虑到 0ω>>Ω,忽略 各项,则

由此式可知,在考虑多普勒效应的情况下,在混频器输出的差频信号中,每个频谱分量可“分解”为两部分,这两部分成对的具有相等振幅而频率与相应频率差一个多普勒频率02/d R V c Ω=ω,也就是说,在调制频率或其谐波频率上没有能量分布,而是在调制频率每个谐波的周围都出现一对频率为d n Ω±Ω的边频。由于具有多普勒频移的频率分量的出现,使我们能测量或确定接近目标的速度。这样,在差频信号中既包含距离的信息,又包含目标速度的信息。由以上分析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周期调频系统的差频信号频谱是离散的,在不考虑多普勒效应时,各次谐波分量的频率为n Ω,两谱线的间隔是Ω。如考虑多普勒效应时,在各次谐波频率周围出现一对频率为d n Ω±Ω的边带。

(2)各次谐波及其边带的幅度均随距离按相应阶贝塞尔函数变化。各次谐波幅度最大值对应于不同的距离,而高次谐波幅度最大值对应的距离较大,低次谐波幅度最大值所对应距离较小。

(3)差频信号的频谱是随引信与目标之间的距离而变化的,当距离较大时,差频

00222R R R V V

t t c c c

τ=

-=τ-000100200300400

22{()cos )2()sin )cos ()2

222()cos )cos 2()2()sin )cos3()2222()cos )cos 4()}2

R R i im R R R V V u U J Z t J Z t t c c V V J Z t t J Z t t c c V J Z t t c τ=ω(τ-

-ω(τ-Ω--ττ ω(τ-Ω-+ω(τ-Ω-+

τ

ω(τ-Ω-0000100002000022{()cos()()[sin()()222sin()())]()[cos )2())22

2cos()2())]}2

R R i im R R R V V u U J Z t J Z t t c c V V t t J Z t t c c V t t c τ

=ωτ-ω-ω(τ-+Ω-+ττ

ω(τ-- Ω--ω(τ-+Ω-+τ ω(τ--Ω-2

n Ωτ

00010000

2

00

00{()cos()()[sin(())sin(())]()[cos((2))cos((2))]}

i im d d d

d

d u U J Z t J Z t t J Z t t =Ω-ωτ-Ω-Ω+ωτ-

Ω+Ω-ωτ-ωτ+Ω-Ω+ Ω+Ω-ωτ

信号频谱主要频率分量的频率较高。当距离较小时,差频信号频谱主要频率分量的频率较低。

1.2.2 调频无线电引信作用原理

调频无线电引信是在差频信号频谱分析基础上进行设计的一种引信。根据对差频信号的频谱分析可知,在弹目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差频信号的频谱发生了变化。在正弦波的调制的情况下,差频为d n Ω±Ω的边带。调频无线电引信的基本方法是提取差频信号中的多普勒信号,利用多普勒信号中所包含有的距离信息或速度信息使引信作用。

该引信一般原理方框图如图1.1所示。在此系统中,混频器输出端接有边带放大器,它可以选择出某一边带信号,输给二次混频器,与来自调制信号发生器并经过n 倍倍频的相应次谐波信号进行二次混频,便可得到多普勒信号,再经过放大与信号处理,便可推动执行级作用。若输入信号幅度恒定,输出边带信号幅度为

式中2/R c τ=,可见,多普勒信号振幅具有距离信息。只要适当的选择调制参数和边带谐波次数就可以利用上述关系来控制引信的作用距离。但通常还是利用多普勒信号所具有的速度信息来控制引信的作用。

这种引信取其n 次边带信号,其频率为n ΩΩ±d ,进行中频放大,这样就避开了大量的低频振动噪声的影响,因而它具有低噪声的特点。此外,这种体制还可以减小泄漏的影响。但这种引信也存在问题,就是引信所利用的只是某次边带频率,因此造成较大的功率损失。

1.2.3 调频无线电引信参数的选择 以正弦波调频为例来分析其选择原则。 1、谐波次数的选择

调频多普勒体制的引信经常只取其差频频谱中某次谐波的一个边带来工作,那么选

2sin 2in n U J ω

τ?Ω??= ?

Ω??

课程设计报告收音机报告

1 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丰富自身知识,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了解。 3.训练学生用实验方法分析。研究电子学问题。 4.培养学生养成工作品德和严肃的实验态度。 5.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模拟电路、数学逻辑电路与科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收音机的发展: 广播方式从调幅(AM)广播时代开始,经历了调频(FM)广播、调频立体声(FM STEREO)广播、数字音频广播(DAB)等阶段。目前,科学家正研究短波段的数字广播(DRM)。民用广播所使用的频率,经历了长波(LW)、中波(MW)、短波(SW)、超短波调频(FM)、卫星调频广播等阶段;广播的传播距离和覆盖范围也从近距离到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全球转播等;收音机从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到使用微电脑处理器的数字调谐收音机;收音机的基本电路形式、也从直接放大式,到超外差式、多次变频式电路。收音机的体积也从笨重变小到微型,而音质却越来越好...... 20-60年代电子管电路/直放式,外差式长波/中波/短波 50-70年代晶体管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中波/短波/调频

70-80年代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中波/短波/调频90年代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中波/短波/调频/数字广播 三、超外差式收音机特点及工作原理: 最初的收音机属于直放式收音机,它的特点是:从天线上接收到的高频信号,在检波以前,一直不改变它原来的高频频率(即高频信号直接放大)。它的缺点是:在接收频段的高端和低段的放大不一样整个波段的灵敏度不均匀。如果是多波段收音机,这个矛盾更突出。其次,如果要提高灵敏度,必须增加高频放大的级数,由此带来各级之间的统一调谐的困难,而且高频放大器增益做不高,容易产生自激。 如果能够把收音机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成固定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检波。由于中频频率比变换前的信号频率低,而且频率固定不变,所以任何电台的信号都能得到相等的放大量,同时总的放大量也可以较高。从而克服了上述矛盾。 振荡器产生一个始终比接收信号高一个中频频率的振荡信号,在混频器内利用晶体管的非线性将振荡信号与接收信号相减产生一个新的频率即中频,这就是"外差"。

无线话筒的设计与制作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无线话筒的电路设计及试制作 院系:机电工程系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指导老师:https://www.360docs.net/doc/6315548714.html, 姓名:https://www.360docs.net/doc/6315548714.html, 班级:https://www.360docs.net/doc/6315548714.html, 学号:https://www.360docs.net/doc/6315548714.html, 撰写日期:2011年04月23日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题目:无线话筒的电路设计及试制作 姓名*****学号**********班级***班 (论文)设计选题的来源、目的与意义: 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我们了解晶体管工作于高频时的工作原理,特性参数及微变等效电路,掌握高频单元电路的线路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方法、技术要求及一些典型集成电路的实际应用,并且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足够的实践技能,为进一步学习通讯技术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本小组选择设计制作调频发射机(调频无线话筒),要求是分析高频发射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提出系统的设计方案,对电路进行调试。在此基础上可进行创新设计,如改善电路性能;故障分析;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等。这是一款微型调频无线话筒,发射频率在90MHz左右,利用FM调频收音机可以实现短距离接收。 进度计划(进度时间、主要工作内容): 第5周:任务下达,理解消化任务要求;初步设计方案确定; 第6周-第10周:设计方案确定,分模块部分完成; 第11周:中期检查,查找问题,分析解决难点; 第12周-第15周:分模块调试,整体电路调试,论文书写等; 第16周: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昌平高远.频电子线路实践教程.河海大学常州校区,1989 [2]于洪珍.通信电子电路.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7 [3]杨翠娥.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哈尔滨工程出版社,1956 [4]铃木宪次.无线电收音机及无线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科学出版社,1978 [5]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 (论文)设计工作起讫日期: 2011年03月25日至2011年05月06日 指导教师(签名)专业教研主任 (签名)

简易无线话筒的制作

《无线话筒的制作》 设计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三班 姓名:傅** 学号:6312******** 同组成员: 指导教师: 2013年5 月30 日

目录 一、无线话筒的设计目的··3 二、方案的选定与比较··3 三、无线话筒的设计内容··3 3、1 设计原理··4 3、2无线话筒电路图··5 3、3电子器件的选择··5 3、4装配··6 3、5调试··6 3、6焊接调试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6 3、7实验结果··7 四、设计总结及心得体会··8

1、了解单管无线话筒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2、希望通过这个单管无线话筒的设计与制作,我们能更好的了解我们的专业知识,增强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制作过程中,我们是小组共同完成一个题目,因此也可以增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方案的比较与选定 1、方案一: 根据小组已经设计好的无线话筒电路上所需要的电子器件,自己在淘宝上购买所需要的器件,再到实验室去组装焊接无线话筒。 2、方案二: 直接购买成套的无线话筒制作器材,选用商家提供的电路图,再到实验室完成焊接工作。 3、比较: 很明显的可以看出,选择方案一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自己设计电路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高频电子电路的理解与应用,不过,由于我们是大一的同学,对这些知识的了解以及掌握还存在不存之处,自己设计及选材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有一定的难度;而选择方案二则是可以为我们节约更多的时间来动手实践,用商家提供的成套电子器材和电路为我们降低了难度。 4、选定: 在小组成员共同的商讨后,我们决定选用方案二,把实验的重心放在了动手实验上。

调频无线话筒仿真及制作

调频无线话筒设计 课题: 设计调频无线话筒,要求: (1)载波频率90MHz附近,用收音机FM段接收。 (2)在声音被清晰接收的前提下,发射距离≥5m (3)电源电压4.5V。 (4)音质清晰,发射较远 (5)设计过程中使用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本次课程设计本小组选择设计制作调频无线话筒,要求是分析高频发射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提出系统的设计方案,对电路进行调试。在此基础上可进行创新设计,如改善电路性能;故障分析;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等。这是一款微型调频无线话筒,发射频率在90MHz左右,利用FM调频收音机可以实现短距离接收。在电路设计的过程中,本小组采用了protel99SE进行电路仿真。 调频无线话筒的设计分析仿真与实物结果 1.调频无线发射机的设计与分析 调频无线发射机将声音信号变成无线电波信号通过无线方式在另一地点用普通的收音机就可以将声音信号还原。工作原理如下: 调频无线话筒是一种可以将声音或者歌声转换成88~108MHz 的无线电波发射出去,距离可以达到30~50m,用普通调频收音机或者带收音机功能的手机就可以接收。将声音调制到高频载波上,

可以用调幅的方法,也可以用调频的方法。与调幅相比,调频具有保真度好,抗干扰性强的优点,缺点是占用频带较宽。调频的方式一般用于超短波波段。 方案选择: 上图给出了电路的总体设计,该电路由三部分组成:1、音频放大部分;2、高频振荡部分;3、高频功率放大器。 对于音频放大器,采用共射极放大器,高频振荡采用三点式电感振荡器,高频功放采用单调谐丙类功率放大器。 原理图及分析如下:

MIC将自然界的声音信号变为音频信号,经C2耦合给Q的基极进行调制,当有声音信号的时候,三极管的结电极电容发生变化,导致振荡频率发生变化,完成频率调制,即调频。再经C7 耦合给高频调谐放大电路对已调制的高频信号放大,再通过C10,L6和天线向外发射频率随声音信号变化而变化的高频电磁波。 其中,R1为MIC的偏置电阻,R5为集电极电阻。R4为基极电阻,给Q1提供偏置电流。R8为射极电阻,起稳定Q1 直流工作点的作用。Q2,R6,R9,C4,C5,C13,C14,C5组成三点式电容谐振电路,既高频振荡电路。R6给Q2提供偏置C4,L1振荡回路,改变其值可以改变发射频率,C13为反馈电容,R9起稳定Q2直流工作点作用,C14起隔直通交作用,Q3,R7,R11,L2,C8,C28组成高频功率放大电路,R7给功率管Q3提供基极电流, C8和L2组成放大调谐回路,和振荡回路在同一频点获得最大输

超外差式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学号:班级: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丰富自身知识,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了解。 3.训练学生用实验方法分析。研究电子学问题。 4.培养学生养成工作品德和严肃的实验态度。 5.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模拟电路、数学逻辑电路与科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收音机的发展 广播方式从调幅(AM)广播时代开始,经历了调频(FM)广播、调频立体声(FM STEREO)广播、数字音频广播(DAB)等阶段。目前,科学家正研究短波段的数字广播(DRM)。民用广播所使用的频率,经历了长波(LW)、中波(MW)、短波(SW)、超短波调频(FM)、卫星调频广播等阶段;广播的传播距离和覆盖范围也从近距离到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全球转播等;收音机从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到使用微电脑处理器的数字调谐收音机;收音机的基本电路形式、也从直接放大式,到超外差式、多次变频式电路。收音机的体积也从笨重变小到微型,而音质却越来越好...... 20-60年代电子管电路/直放式,外差式长波/中波/短波 50-70年代晶体管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中波/短波/调频 70-80年代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中波/短波/调频 90年代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中波/短波/调频/数字广播 三、超外差式收音机特点及工作原理 1、特点 最初的收音机属于直放式收音机,它的特点是:从天线上接收到的高频信号,在检波以前,一直不改变它原来的高频频率(即高频信号直接放大)。它的缺点是:在接收频段的高端和低段的放大不一样整个波段的灵敏度不均匀。如果是多波段收音机,这个矛盾更突出。其次,如果要提高灵敏度,必须增加高频放大的级数,由此带来各级之间的统一调谐的困难,而且高频放大器增益做不高,容易产生自激。 如果能够把收音机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成固定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检波。由于中频频率比变换前的信号频率低,而且频率固定不变,所以任何电台的信号都能得到相等的放大量,同时总的放大量也可以较高。从而克服了上述矛盾。 振荡器产生一个始终比接收信号高一个中频频率的振荡信号,在混频器内利用晶体管的非线性将振荡信号与接收信号相减产生一个新的频率即中频,这就是"外差"。

调频无线话筒课程设计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调频无线话筒 系别电子工程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丁砥 学号 117011 指导教师吴彬职称 论文字数 5929 完成日期 2015 年 3 月 12 日

无线调频话筒 丁砥,电子工程系 摘要:通过高频电路的学习,设计无线调频话筒电路,这些电路包括了发射机及接收机中的选频放大电路、混频电路、功放电路、振荡电路、调制及解调电路、锁相环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及频率合成电路。 本毕业设计的基本目标是:通过理论和动手实践,使我们了解晶体管工作于高频时的工作原理,特性参数及微变等效电路,掌握高频单元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线路组成、技术要求、分析方法及一些集成电路的实际现实应用,并且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足够的实践技能,为进一步学习通讯技术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关键词(3~5个):无线调频话筒、高频电路、放大电路 英文题目 Wireless FM Microphone 学生姓名、系别(英文): DingDi、Dept.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英文摘要 High Frequency Circuit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rticularl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their basic function of the circuit, given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se methods

of circuit performance. The circuit includes a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in frequency selective amplifier, mixer circuits, power amplifier, oscillation circuit,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circuits, phase locked loop circuit, automatic gain control circuits and frequency synthesis. The basic design of this course ar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hrough teaching, so we know when the transistors operate at high working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dependent equivalent circuit parameters, frequency control circuit of the line unit composition, the basic working principle method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some typical IC, and have a certain theoretical level and enough of the practical skill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expertis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basis. 一、绪论 高频电子线路是一门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但应该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必须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才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本次毕业设计是作为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总结与实际实践,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内容并综合大学课程,基本掌握高频电子线路设计和调试的方法,增加模拟电路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本学

无线调频话筒的设计与制作

毕业设计成果(产品) 设计题目: 无线调频话筒的设计与制作二级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年月日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就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设计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设计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设计中不包含其她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设计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目录 1 设计背景 0 1、1无线电技术及无线话筒 0 1、2无线话筒的发展与运用 (1) 1、3无线话筒准用频段 (2) 2 设计任务与设计方案 (3) 2、1设计任务与要求 (3) 2、2设计方案选择与论证 (3) 3 无线调频话筒硬件电路设计 (6) 3、1设计注意事项 (6) 3、2无线调频话筒硬件电路 (7) 4 印刷电路板的制作 (7) 4、1 Protel DXP 2004软件介绍 (7) 4、2 PCB板的制作流程 (9) 5 安装与调试 (15) 5、1元器件的检测 (15) 5、2焊接与装配 (16) 5、3实物调试 (17) 5、4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8) 总结 (19) 参考文献 (19)

摘要 在整个录音音响系统中,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话筒。话筒的重要性就是人们时常谈论的话题。话筒的争论往往就是最激烈而革命性的,从电子管到晶体管、从动圈到电容等。话筒又分为有线话筒与无线话筒,无线调频话筒系统简单、成本低廉,音质优美。 无线调频话筒的原理就是将声音通过麦克风转化为音频电信号,通过改变结电容来改变高频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产生调频波,通过高 频放大与选频,最终由天线辐射。整个电路使用Protel DXP 2004 软件设计,并最终做成一块8cm*5cm PCB板,通过焊接、装配、调试完成设计产品,使用普通调频耳机在82MHz~108MHz的频率范围,话筒中 心10米范围内能正常接收。该设计具有电压低,受话灵敏,制作简易等特点。 关键词:调频;振荡电路;印刷电路板

超外差式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超外差式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xx 学号:xx 人类自从发现能利用电波传递信息以来,就不断去研究出不同的方法来增加通信的可靠 性﹑通信的距离﹑设备的微型化、省电化、轻巧化等。接受信息所用的接收机,俗称为收音机。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丰富自身知识,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了解。 3.训练学生用实验方法分析。研究电子学问题。 4.培养学生养成工作品德和严肃的实验态度。 5.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模拟电路、数学逻辑电路与科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收音机的发展 广播方式从调幅(AM)广播时代开始,经历了调频(FM)广播、调频立体声(FM STEREO)广播、数字音频广播(DAB)等阶段。目前,科学家正研究短波段的数字广播(DRM)。 民用广播所使用的频率,经历了长波(LW)、中波(MW)、短波(SW)、超短波调频(FM)、卫星调频广播等阶段;广播的传播距离和覆盖范围也从近距离到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全球转播等;收音机从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到使用微电脑处理器的数字调谐收音机;收音机的基本电路形式、也从直接放大式,到超外差式、多次变频式电路。收音机的体积也从笨重变小到微型,而音质却越来越好...... 20-60年代 电子管电路/直放式,外差式 长波/中波/短波 50-70年代 晶体管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 中波/短波/调频 70-80年代 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 中波/短波/调频 90年代 集成电路/外差式,多次变频,数字调谐 中波/短波/调频/数字广播 三、电磁波频率、周期与波长 在气温是15摄氏度的时候,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是340米/秒,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电磁波的频率、波长和周期是三个表达一个电磁波内在性质的重要单位: (1)频率(f ) 指的是电磁波在一秒钟内电磁波振动方向改变的次数; (2)波长(λ) 则是电磁波的另一个表达单位,指的是电磁波每个周期的相对距离,它可以通过电磁波的传输速度除以频率算出。低频率的电磁波有着较长的波长,较高频率的电磁波有着较短的波长。 (3)周期(T ) 与频率和波长之间的关系为T f /λ=。 四、超外差式收音机特点及工作原理 1、特点 最初的收音机属于直放式收音机,它的特点是:从天线上接收到的高频信号,在检波以前,一直不改变它原来的高频频率(即高频信号直接放大)。它的缺点是:在接收频段的高端和低段的放大不一样整个波段的灵敏度不均匀。如果是多波段收音机,这个矛盾更突出。其次,如果要提高灵敏度,必须增加高频放大的级数,由此带来各级之间的统一调谐的困难,而且高频放大器增益做不高,容易产生自激。 如果能够把收音机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成固定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检波。由于中频频率比变换前的信号频率低,而且频率固定不变,所以任何电台的信号都能得到相等的放

简易调频无线话筒的设计与制作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专科毕业论文 题目:简易调频无线话筒的设计与制作 完成期限:2016年1月8日至 2016年4月20日 学习中心:嘉兴 专业名称:电气自动化技术 学生姓名:兰启发 学生学号:132092433053 指导教师:刘斌

调频无线话筒设计 第1章绪论 信息传输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从古代的烽火到近代的旗语,都是人们寻求快速远距离通信的手段。直到19世纪电磁学的理论与实践已有坚实的基础后,人们开始寻求用电磁能量传送信息的方法。 通信(Communication)作为电信(Telecommunication) 是从19世纪30年度开始的。面向21世纪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的系统组成、信道特性、调制与编码、接入技术、网络技术、抗衰落与抗干扰技术以及无线通信的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简易无线发射网络。正是这些电路的基础,设计与调试发射电路能使我们快速步入电子设计的大门。 几乎每个电子爱好者都有利用无线电的雄心壮志,不论遥控一架飞机或者与外界通讯,都表达他们发射的期望讯号。这介绍的一部发射机,十分适用初学者,造价低廉,输出功率不超过5-8mW,发射范围在房屋区可至300米左右,显示其灵敏度和清晰度俱佳,电路设计中最富挑战性的部份就是只需用3V电源和半波天线便有如此的发射能力。另外,由于电路需要的零件十分之少,故可将之安放在一个火柴盒(比国内-般火柴盒大一些)里,作为窃听器,可谓神不知、鬼不觉,不过,并非限于这方面用途上,可将之安置在婴孩房、闸门或走廊通道,监视实际情况,此外亦可当作为夜间保安装置。电路之电流损耗少于5mA,用两枚干电池可连续工作80至100小时之间。电路在正常工作下非常稳定,频率漂移极小,测试:工作8小时之后,仍不需再校接收机。唯一影响输出频率是电池的状况,当电池老化时,频率有轻微改变。通过此设计,学习有关FM发送,可了解其优越的地方,特别它产生无噪声的极高质讯号,即使利用低功率发送,也很容易取得良好的范围。 第2章设计方案 2.1方案选择 现有的无线耳机和无线话筒,其线路虽有差异,原理是一致的,都离不开调制和解调,但却是单独的各用一套调制和解调线路,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使用也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设计涉及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将无线话筒与无线耳机合二为一的技

fm调频无线话筒_设计报告

FM调频无线话筒实习报告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13通信工程 姓名:成睿齐 学号:130710112 指导老师:温老师

一、实习目的 (1)了解无线调频话筒的构成,并设计一小功率调频无线话筒。 (2)理解和掌握无线调频话筒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 (3)根据给出的技术条件和指标,设计无线调频话筒。 (4)能够独立搭接电路、掌握调试技术。 (5)增强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升到实践制作当中,做到了学以致用。 二、电路工作原理 增强型无线话筒,FM调频工作方式,音质好,用普通的收音机即可收听。话筒把声音信号变为电信号后,先经一级音频电压放大再送调制级,这样可以拾取更远更微弱的声音。振荡调制后的高频信号再经一级调谐功率放大才送天线发射,发射距离更远及减少手碰天线对振荡级的影响,减少谐波。按照本电路装好后,频率大概在88MHz左右,只需把线圈L 的匝距拨开一点,使其振荡频率工作在88MHz—108MHz即可,就可以配合任何FM收音机接收到该高频信号,并从该高频信号还原出声音信号。另外装有外接音频插座及可调电阻调节输入音频信号的衰减量。 MIC先将自然界的声音信号变成音频电信号,经C2耦合给Q的基极进行调制,当有声音信号的时候,三极管的结电容会发生变化→振荡频率发生变化,完成频率调制,即调频。再经C6耦合给高频调谐放大电路对已调制的高频信号放大,再通过C12、L3和天线TX向外发射频率随声音信号变化而变化的高频电磁波。 其中R1为话筒MIC的偏置电阻,一般在2K—5.6K选取。R4为集电极电阻。R5为基极电阻,给Q1提供偏置电流。R6为发射极电阻,起稳定Q1直流工作点的作用;Q2、R7、R8、C4、C5、L1、C8、C7组成高频振荡电路,R7给Q2基极提供偏流,C5和L1振荡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无线话筒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无线话筒 目录 1 绪论 1.1无线话筒简介 1.2 开发软件介绍 2 设计需求及应用分析

3 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 3.1 设计方案 3.2 工作原理 4 电路各模块功能介绍及参数的确定 4.1 音频收集模块 4.2 音频放大模块 4.3 载波振荡模块 4.4 发射模块 5 电路的仿真与调试 5.1 电路的仿真与调试 5.2 误差分析 6 设计心得体会 附录 1 绪论 1.1 无线话筒简介 无线话筒它就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或其它的方式传输声音的设备。这种设备或电路就其原理而言,在很多产品中以各种形式或名称存在着,如双工的无线耳机HS-4系列型号就是其中之一。

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话筒先将自然界的声音信号变成音频电信号,这个电信号会去调制电子振荡器产生的高频信号。最后,高频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 我们将发射频率设计在FM收音机波段,因此可以配合任何FM收音机接收到该高频信号,并从该高频信号还原出声音信号,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1.2 开发环境介绍 软件:Protel 99 SE 通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已成为时代潮流,EDA的设计思想因此普及。Protel设计系统是一套建立于IBM兼容PC环境下的EDA电路集成设计系统;Protel设计系统是世界上第一套将EDA环境引入Windows环境的EDA开发工具,是具有强大功能的电子设计CAD软件,以高度的集成性与扩展性著称于世。Protel公司2001年推出的具有PDM功能的EDA综合设计环境Protel 99 SE,是基于Windows 98/200/NT/XP环境的电路原理图辅助设计与绘制软件,是具有原理图设计、PCB电路板设计、层次原理图设计、报表制作、电路仿真及逻辑器件设计等功能,是电子设计的有用软件之一。 软件:Multisim Multisim是加拿大图像交互技术公司(Interactive Image

收音机课设报告

摘要 在这里以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为例,现在的S66E将原来的插座改为立体声耳机插座,电路原理图未变,步线有所调整。更改后的收音机灵敏度更高、声音更洪亮、用途更广泛,适合MP3、单放机等机型所使用的耳机。散件为3V 低压金硅管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安装调试方便、工作稳定、声音洪亮、耗电省等优点。 关键词 S66E 超外差统调 设计的目的 1.收音机是最常用的家用电器之一,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应该在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的基 础上学会安装、调试、使用,并学会排除一些常见故障。 2.锡焊技术是电工、电子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通过实习要求大家在初步掌握这一技 术的同时,注意培养自己在工作中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用到的仪器和器件 三极管(9018、9014、9013H)、发光管、磁棒线圈、中周、输入变压器、扬声器、电阻器(100Ω、120Ω、330Ω、1.8k、30k、100k、120k、200k)、电位器、电解电容(0.47uF、10uF、100uF)、瓷片电容(682、103、223)、双联电容、拨盘、电池正负极片、耳机插座、电路板等。 电路基本原理 1.输入调谐电路 由双连可调电容器的CA和T1的初级线圈Lab组成,是一并联谐振电路,T1是磁性天线线圈,从天线接进来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的谐振选出需要的电台信号,电台信号频率以是f=1/2πLabCA,当改变CA时,就能收到不同电台信号。 2.变频电路 本机振荡和混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变频电路是以VT1为中心,它的作用是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电台(高频信号)变换固定的465KHZ中频信号。 3.混频回路 混频电路的负载是中频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和内部电容级成的并联谐振电路,电的

无线话筒的电路设计与制作

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无线话筒的电路设计与制作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07(2) 姓名:祝天名 学号:1665070233 指导教师:徐朝胜 日期:2011.5.4

目录 引言 (2) 1概况及现状分析 (2) 1.1概况 (2) 1.1.1简易无线话筒系统 (2) 1.1.2无线话筒的分类 (3) 1.1.3简易无线话筒的发展过程 (4) 1.2现状分析 (4) 2总体设计 (5) 2.1总体设计要求 (5) 2.2设计方案选择 (6) 2.2.1发射部分机构框图 (6) 2.2.2接收部分结构框图 (6) 2.3总体设计原理 (7) 2.3.1发射部分设计改进方案 (7) 2.4电路工作原理 (9) 2.5元器件说明 (10) 2.5.1话筒MIC: (10) 2.5.2高频振荡调制电路: (10) 2.5.3电感制作: (10) 2.6结构设计 (10) 2.6.1发射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3) 4 PCB印刷电路板的实现 (16) 5设计实现 (17) 5.1注意事项 (18) 5.2电路调整与改进 (18) 6设计心得 (18) 7总结 (19) 8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无线话筒的电路设计与制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7级2班学生祝天名 指导老师徐朝胜 摘要:话筒又叫传声器,是一种电声器材,属于传声器,是声电转换的换能器,原理是通过声波作用到电声元件上产生电压,然后转化为电能。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无线话筒 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首选对象。 无线话筒按调制方式可分为调频式和调幅式,前者由于具有通频带宽、动态范围大、传输距离远和抗扰性强等特点,所以应用较多。调频无线话筒的原理是将声波信号通过麦克风转化 为音频电信号,通过改变结电容来改变高频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产生调频波,通过高频放大与 选频,最终由天线辐射。 简易的无线话筒设计结合了高频电子技术、电子线路设计、模拟电子技术等知识,设计及实现这个实用性很强的课题,既可以在实践中巩固许多知识点,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发新 功能,从而学习到新的知识点。整个电路使用Protel99se 软件设计,该设计具有电压低,受 话灵敏,制作简易等特点,可运用于教学,无线广播,助听器,及各种声控设备当中。 关键词:调频、振荡电路、无线话筒原理,电路设计 引言 市面上话筒种类繁多。分析话筒的电路主要需掌握以下两点:(1)信号传输回路分析:分析各种话筒输入插口电路。(2)话筒信号放大器分析:话筒放大器是一种小信号低噪声音频放大器,分析话筒电平控制电路。 相信每一个电子爱好者都希望通过自己动手实现与外界的实时通讯或是远程遥控。下面我介绍的这个无线话筒(发射机)就十分适合我们对所学电子知识进行熟悉和巩固。 Protel99SE:通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已成为时代潮流,EDA的设计思想因此普及。Protel设计系统是一套建立于IBM兼容PC环境下的EDA电路集成设计系统;Protel设计系统是世界上第一套将EDA环境引入Windows环境的EDA开发工具,是具有强大功能的电子设计CAD软件,以高度的集成性著称于世。Protel公司2001年推出的具有PDM功能的EDA综合设计环境Protel 99 SE,是基于Windows 98/200/NT/XP 环境的电路原理图辅助设计与绘制软件,是具有原理图设计、PCB电路板设计、层次原理图设计、电路仿真及逻辑器件设计等功能,是电子设计的有用软件之一。 1概况及现状分析 1.1概况 1.1.1简易无线话筒系统

几款无线话筒电路电路图及原理

几款无线话筒电路 来源:滕州科苑电子作者:未知字号:[大中小] 编者按:本文较详尽地介绍了颇有代表性的几款业余情况下容易制作成功的88~108MHz调频广播范围内的小功率发射电路,其中有简易的单管发射电路,也有采用集成电路的立体声发射电路。主要用于调频无线耳机、电话无线录音转发、遥控、无线报警、监听、数据传输及校园调频广播等。 单声道调频发射电路 图1是较为经典的1.5km单管调频发射机电路。电路中的关键元件是发射三极管,多采用D40,D5O,2N3866等。工作电流为60--80mA。但以上三极管难以购到,且价格较高,假货较多。笔者选用其他三极管实验,相对易购的三极管C2053和C1970是相当不错的,实际视距通信距离大于1.5km。笔者也曾将D40管换成普通三极管8050,工作电流有60--80mA,但发射距离达不到1.5km,若改换成9018等,工作电流更小,发射距离也更短,电路中除了发射三极管以外;线圈L1和电容C3的参数选择较重要,若选择不当会不起振或工作频率超出88--108MHz范围。其中L1,L2可用0.31mm的漆包线在3.5mm左右的圆棒上单层平绕5匝及10匝,C3选用5-20pF的瓷介或涤纶可调电容。实际制作时,电容C5可省略,L2上也可换成10-100mH的普通电感线圈。若发射距离只要几十米,那么可将电池电压选择为1.5-3V,并将D40管换成廉价的9018等,耗电会更少,也可参考《电子报》2000年第8期第五版(简易远距离无线调频传声器)一文后稍作改动。图1介绍的单管发射机具有电路简单,输出功率大,制作容易的特点,但是不便接高频电缆将射频信号送至室外的发射天线,一般是将0.7--0.9m的拉杆天线直接连在 C5上作发射的,由于多普勒效应,人在天线附近移动时,频漂现象很严重,使本来收音正常的接收机声音失真或无声。若将本发射机作无线话筒使用,手捏天线时,频漂有多严重就可想而知了。

调频无线话筒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 (1) 1. 绪论 (1) 2. 设计方案 (2) 2.1 设计方案 (2) 3.系统设计及元件选择 (2) 3.1 驻极体话筒(音频收集及放大) (2) 3.2 振荡以及调频发射 (3) 3.3 系统总电路及原理 (6) 4. 电路仿真 (6) 5. 实物的制作与调试 (8) 6.心得与体会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摘要 无线话筒它就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声音的设备。焊制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话筒将自然界的声音信号变成音频电信号,然后去调制振荡器产生的高频信号。最后,高频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调频的信号设置在FM波段,这样就可以用收音机几首调试。 关键词:无线调频话筒、电路分析、仿真、实物调试 1.绪论

对于现在而言越来越多的产品都向无线过度,有线的东西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对于话筒这种小范围的家用电器产品也不例外,无线话筒也越来越受到K 歌达人们以及电视主持人的爱好。但针对目前市场上无线话筒鱼龙混杂,一般消费者消费又无法分别的现状,所以这次课程设计专门要设计一款无线话筒,明白其工作原理,以巩固刚学完的高频相关知识,同时提高电子制作的爱好。 2.设计方案 2.1 设计方案 设计无线话筒的方案很多,这里无线话筒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语音调频发射,它主要包括音频收集,音频放大,载波振荡,调制电路,还有天线发射几部分。由于无线话筒并不需要很大的距离,所以功率放大的部分就不用加了,图2.1是大概的一个系统的总框图。 图2.1 系统框图 3.系统设计及元件选择 3.1 驻极体话筒(音频收集及放大) 我们需要做的是一个无线话筒,则音频信号的收集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一般的音频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很微弱,那就要考虑到放大的问题,这样才能使电路更灵敏。但是我们为了简化电路,这里就采用了驻极体话筒,驻极体话筒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 电声性能好、

中夏S66E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无线电广播和接收概述 .. (3) 1.1 无线电广播 (3) 1.2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3) 1.3 振幅调制(Amplitude Modulation) (4) 1.4 频率调制(Frequency Modulation) (4) 第二章设计原理 (6) 2.1收音机原理 (6) 2.2超外差及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7) 2.2.1超外差 (7) 2.2.2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7) 2.3六管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整机电路 (11) 第三章元件说明及清单 (11) 3.1电阻 (11) 3.2电解电容和瓷片电容 (11) 3.3三极管 (11) 3.4中周及磁棒线圈 (12) 3.5双连拨盘 (12) 3.6耳机插座 (12) 3.7变压器 (12) 3.8发光二极管和喇叭 (12) 3.9电位器 (13) 3.10 清单 (13) 第四章收音机的焊接组装 (14) 4.1烙铁的使用 (14) 4.1.1使用要求 (14) 4.1.2焊接方法 (14) 4.2元件安装 (14) 第五章调试及故障排除 (15) 5.1收音机检测 (15) 5.2故障排除 (15) 5.2.1判断故障方法 (15) 5.2.2完全无声故障检修 (16) 5.2.3无台故障检修 (16) 5.2.4杂音较大 (17) 5.3收音机的调试 (17) 第六章总结 (18) 第七章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无线调频话筒的设计与制作

毕业设计成果(产品) 设计题目: 无线调频话筒的设计与制作二级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年月日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设计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设计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设计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目录 1 设计背景 0 无线电技术及无线话筒 0 无线话筒的发展与运用 (1) 无线话筒准用频段 (2) 2 设计任务与设计方案 (3) 设计任务与要求 (3) 设计方案选择与论证 (3) 3 无线调频话筒硬件电路设计 (6) 设计注意事项 (6) 无线调频话筒硬件电路 (6) 4 印刷电路板的制作 (7) Protel DXP 2004软件介绍 (7) PCB板的制作流程 (9) 5 安装与调试 (12) 元器件的检测 (12) 焊接与装配 (13) 实物调试 (14) 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5)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摘要 在整个录音音响系统中,第一个重要环节是话筒。话筒的重要性是人们时常谈论的话题。话筒的争论往往是最激烈而革命性的,从电子管到晶体管、从动圈到电容等。话筒又分为有线话筒和无线话筒,无线调频话筒系统简单、成本低廉,音质优美。 无线调频话筒的原理是将声音通过麦克风转化为音频电信号,通过改变结电容来改变高频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产生调频波,通过高频放大与选频,最终由天线辐射。整个电路使用Protel DXP 2004 软件设计,并最终做成一块8cm*5cm PCB板,通过焊接、装配、调试完成设计产品,使用普通调频耳机在82MHz~108MHz的频率范围,话筒中心10米范围内能正常接收。该设计具有电压低,受话灵敏,制作简易等特点。 关键词:调频;振荡电路;印刷电路板

无线话筒的设计(模电课程设计)

无线话筒的设计(模电课程设计)

浓※※※※※※※ 2010级电子信息工程;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浓洪※※※※※※※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题名称无线话筒的设计 姓名 学号 院、系、部 专业指导教师 年月曰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通过无线电波或其它的方式传输声音的设备。

1.稳压源的额定电压3.0V。 2.输出的电流10?15 mA ,输出频率90MHz左右。。 3.采用晶体管或集成电路(电抗管或变容二极管)设计一个调频无线话筒。 4.在使用话筒时可靠接收距离S N3米。 5.采用Multisimll. 0进行仿真,验证和完善设计方案。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二、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无线话筒的设计 1设计目的 (1) 了解无线话筒设计电路的构成。 (2) 掌握一些元件的数值使用。 (3) 掌握高频西勒振荡电路、调制电路、稳压源电路、缓冲放大电路的组成原 理及特点。 (4) 在理论计算、结构设计、工程绘图、查阅设计资料、标准与规范的运用和 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2设计思路 设计一个通过无线电波或其它的方式传输声音的设备。 通过驻极体话筒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且与电路的本振信号混合 后,通过放大器的放大作用后,再传送至天线,经过天线发射出去。 接收器将此无线电信号转变为原来的语音,再由扩音器放出来,此时就 可听见原来的语音信号。 3设计过程 3.1方案论证 无线话筒电路由声音拾取电路、声音转换电路、高频振荡器、调制电路、 缓冲放大电路和电源组成。首先利用驻极体话简拾取音频信号,并经过驻极体 话筒内部的声音转换电路将音频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用西勒振荡器产生高频振 荡,并通过调制电路进行调制,通过三极管缓冲放大电路将调制信号进行放大, 验收盖章 年月 日 (1) (2) 接收方的天线接收无线电信号.把此信号送到接收器。 (3)

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

HX108-2 AM 收音机安装与调试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收音机的原理电路图,对一台调幅收音机进行安装、焊接和调试,了解类似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培养自己的实践技能。 要求:1、认识常用的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2、了解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3、熟练焊接的具体操作; 4、学习并掌握收音机的调试方法; 5、初步掌握电子线路故障的排除方法。 二、实习材料: 1、HX118-2型六管超外差收音机散装套件:1套/人(见元件明细表); 2、组装工具:1套/人; 3、万用表、稳压电源、高频信号发生器、音频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 每条流水线1套; 附:材料清单 元器件位号目录结构件清单 位号名称规格位号名称规格序 号 名称规格数 量 R1 电阻100K C11 元片电容0.022μF 1 前框 1 R2 2K C12 元片电容0.022μF 2 后盖 1 R3 100ΩC13 元片电容0.022μF 3 周率板 1 R4 20K C14 电解电容100μF 4 调谐盘 1 R5 150ΩC15 电解电容100μF 5 电位盘 1 R6 62K B1 磁棒B5*13*55 6 磁棒支架 1 R7 51ΩT 天线线圈7 印制板 1 R8 1K B2 震荡线圈(红)8 正极片 2 R9 680ΩB3 中周(黄)9 负极簧 2 R10 51K B4 中周(白)10 拎带 1 R11 1K B5 中周(黑)11 调谐盘罗钉沉头 M2.5*4 1 R1 2 220ΩB6 输入变压器(兰、绿)12 双联罗钉M2.5*5 2 R1 3 100K B7 输出变压器(黄、红)13 机芯罗钉自攻M2.5*5 1 W 电位器 5K D1 二极管1N4148 1 4 电位器罗钉M1.7*4 1 C1 双联 CBM223P D2 二极管1N4148 1 5 正极导线(9cm) 1 C2 元片电容0.022μF D3 二极管1N4148 1 6 负极导线(10cm) 1 C3 元片电容0.01μF V1 三极管9018H 1 7 扬声器导线(10cm)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