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稳压电源与叮咚门铃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单片机课程设计(“叮咚”门铃)

单片机课程设计(“叮咚”门铃)

“叮咚”门铃1.实验任务当按下开关SP1,AT89S51单片机产生“叮咚”声从P1.0端口输出到LM386,经过放大之后送入喇叭。

2.电路原理图图4.19.13.系统板上硬件连线(1.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端口用导线连接到“音频放大模块”区域中的SPK IN端口上;(2.在“音频放大模块”区域中的SPK OUT端口上接上一个8欧或者是16欧的喇叭;(3.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7/RD端口用导线连接到“独立式键盘”区域中的SP1端口上;4.程序设计方法(1.我们用单片机实定时/计数器T0来产生700HZ和500HZ的频率,根据定时/计数器T0,我们取定时250us,因此,700HZ的频率要经过3次250us的定时,而500HZ的频率要经过4次250us的定时。

(2.在设计过程,只有当按下SP1之后,才启动T0开始工作,当T0工作完毕,回到最初状态。

(3.“叮”和“咚”声音各占用0.5秒,因此定时/计数器T0要完成0.5秒的定时,对于以250us为基准定时2000次才可以。

6.汇编源程序T5HZ EQU 30HT7HZ EQU 31HT05SA EQU 32HT05SB EQU 33HFLAG BIT 00HSTOP BIT 01HSP1 BIT P3.7ORG 00HLJMP STARTORG 0BHLJMP INT_T0START: MOV TMOD,#02HMOV TH0,#06HMOV TL0,#06HSETB ET0SETB EANSP: JB SP1,NSPLCALL DELY10MSJB SP1,NSPSETB TR0MOV T5HZ,#00HMOV T7HZ,#00HMOV T05SA,#00HMOV T05SB,#00HCLR FLAGCLR STOPJNB STOP,$LJMP NSPDELY10MS: MOV R6,#20D1: MOV R7,#248DJNZ R7,$DJNZ R6,D1RETINT_T0: INC T05SAMOV A,T05SACJNE A,#100,NEXTMOV T05SA,#00HINC T05SBMOV A,T05SBCJNE A,#20,NEXTMOV T05SB,#00HJB FLAG,STPCPL FLAGLJMP NEXTSTP: SETB STOPCLR TR0LJMP DONE NEXT: JB FLAG,S5HZINC T7HZMOV A,T7HZCJNE A,#03H,DONEMOV T7HZ,#00HCPL P1.0LJMP DONES5HZ: INC T5HZMOV A,T5HZCJNE A,#04H,DONEMOV T5HZ,#00HCPL P1.0LJMP DONE DONE: RETIEND7.C语言源程序#include <AT89X51.H> unsigned char t5hz; unsigned char t7hz; unsigned int tcnt;bit stop;bit flag;void main(void){unsigned char i,j;TMOD=0x02;TH0=0x06;TL0=0x06;ET0=1;EA=1;while(1){if(P3_7==0){for(i=10;i>0;i--)for(j=248;j>0;j--);if(P3_7==0){t5hz=0;t7hz=0;tcnt=0;flag=0;stop=0;TR0=1;while(stop==0);}}}}void t0(void) interrupt 1 using 0 {tcnt++;if(tcnt==2000){tcnt=0;if(flag==0){flag=~flag; }else{stop=1; TR0=0;}}if(flag==0){t7hz++;if(t7hz==3){t7hz=0;P1_0=~P1_0; }}else{t5hz++;if(t5hz==4) {t5hz=0;P1_0=~P1_0; }}}。

课程设计叮咚门铃试验说明书

课程设计叮咚门铃试验说明书

课程设计叮咚门铃试验说明书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门铃的基本原理和电路实现方法,了解门铃的工作原理,巩固和拓宽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器材:1.门铃电路实验箱2.电源3.多用电表4.开关5.电阻器6.铜导线三、实验原理:门铃是应用于家庭、办公及其他场所的声光提示器,用于通知进入者的到来。

其原理为通过触发器电路和振荡电路产生与按下按钮频率相同的声音信号,同时通过发光二极管发出光线提示。

四、实验步骤:1.将电源的正极与电源开关连接,在电源的负极连接下表的实验线路;2.控制电源开关,使门铃电路正常工作;3.通过拨动开关试验,即可实现门铃提示音的发声和发光功能;4.测量电流和电压,记录数据;5.可根据需要调整电阻器的大小来改变门铃的音量大小。

五、实验数据记录:实验中记录以下数据:1.电源电压2.电流大小3.电阻器的阻值六、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可以计算得到门铃的音量大小。

如果音量太大或太小,可以通过调整电阻器的阻值来调整门铃的音量大小。

七、实验注意事项:1.在操作实验时,需遵守电路实验的安全规范,确保实验安全;2.需要正确连接电路,确保实验电路的正确性;3.测量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量程以及正确使用多用电表;4.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电源的正负极连接的正确性;八、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门铃的基本原理和电路实现方法,了解了门铃的工作原理,巩固并拓宽了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调整电阻器的阻值来改变门铃的音量大小。

九、实验拓展:基于本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尝试设计其他类型的门铃电路,探索不同的功能和应用。

十、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门铃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电路的基本知识有了更加牢固的掌握。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巩固了门铃电路的实现方法。

同时,我们也学到了安全操作电路的重要性。

实验的成功举行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叮咚音响门铃课程设计

叮咚音响门铃课程设计

叮咚音响门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叮咚音响门铃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影响音响门铃音质的主要因素,如频率、振幅、材质等。

3.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如振动、声音、电路等,并将其与音响门铃相结合。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叮咚音响门铃,展示其功能和特点。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运用科学方法,对音响门铃进行测试和优化,提高其音质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科学探究保持好奇心和热情,培养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精神。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技创新,认识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以致用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实践课,以探究和实践为主要教学方式,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和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注个体差异,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在课程中能够实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叮咚音响门铃的基本原理:-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接收与放大- 电路原理及其在音响门铃中的应用2. 影响音响门铃音质的主要因素:- 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振幅与响度的关系- 材质与音色的关系3. 制作与优化叮咚音响门铃:- 设计与制作简易音响门铃- 测试与优化音响门铃音质- 探讨影响音质的因素,并进行调整4.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一课时:介绍音响门铃的基本原理,学习声音的产生、传播与接收- 第二课时:探讨影响音响门铃音质的主要因素,分析教材相关章节- 第三课时: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简易音响门铃,实践操作- 第四课时:测试与优化音响门铃,总结制作过程中的问题与经验5. 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 第四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五章:声音的接收与放大- 第六章:简单电路原理- 第七章:影响音质的因素及优化方法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主要目标。

叮咚门铃 设计电子门铃 电子电路设计

叮咚门铃 设计电子门铃 电子电路设计

总成绩:一、设计任务①使用555定时器设计一个按下按钮后能发出“叮咚”声响的门铃。

②发出“叮”时,电路振荡频率约为1230Hz,发出“咚”时,电路振荡频率约为680Hz。

③用示波器观察振荡波形。

④写出设计总报告。

二、设计条件本设计基于学校实验室的EEL-69模拟技术试验箱、集成运算放大器实验插板、直流稳压电源、双踪示波器等实验仪器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电子门铃电路。

三、设计要求要求熟悉555定时器的引脚排列和工作原理;设计相应的电路图,标注元件参数,分析工作原理,并进行仿真验证。

四、设计内容1.电路原理图(含管脚接线)2.计算与仿真分析当闭合开关时,测量电路发声“叮”的振荡频率:当闭合断开时,测量电路发声“咚”的振荡频率:3.元器件清单NE555芯片*1;电阻:30kΩ*1、39kΩ*1、91kΩ*1、100kΩ*1;电容:47μF*1、68μF*1、10nF*1;二极管1N4936*2;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4.调试流程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适当的更改R2、R3、R4和C2的数值,相应的会改变电路的振荡频率,并通过控制开关的通断,使扬声器分别发出频率不同的“叮”和“咚”声。

5.设计和使用说明利用一块时基电路集成块和外围元件设计一个能发“叮、咚”声的门铃。

NE555集成电路与外围元件构成一个音频振荡器电路,其振荡频率由R2、R3、R4和C2的数值决定。

接通开关,振荡器振荡,振荡频率约1222Hz,扬声器发出“叮”的声音并给二极管D2给C3充电。

断开开关时,C3便通过电阻R1放电,维持振荡。

但由于开关的断开,电阻R2被串入电路,使振荡频率有所改变,大约为700Hz 左右,扬声器发出“咚”的声音,直到C3上电压放到不能维持555振荡为止。

“咚”声的余音的长短可通过改变C3的数值来改变。

没有接通开关时,NE555的4引脚电位为0V,此时4引脚电位低于1v较多时3引脚对外输出的信号将被关断,该电路不能发出声音。

课程设计叮咚门铃试验说明书

课程设计叮咚门铃试验说明书

目录1.设计指标 (2)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 (2)2.1 方案一 (2)2.1.1原理图 (2)2.1.2电路原理 (2)2.1.3电路数据 (3)2.1.4数据计算 (3)2.1.5 调节数据 (3)2.1.6元器件功能 (4)2.2方案二 (4)2.2.1原理图 (4)2.2.2电路原理 (5)2.2.3电路数据 (5)2.2.4数据计算 (5)2.3方案三 (6)2.3.1电路原理图 (6)2.3.2电路原理 (6)2.3.3参数计算 (7)2.3.4调节数据 (7)2.4方案比较 (7)3实现方案 (8)3.1器件介绍 (8)3.2原理图 (11)3.3电路器件 (11)3.4电路数据 (11)3.5电路原理 (11)3.6参数计算 (12)3.7 调节数据 (12)3.8元器件功能 (12)3.9布线图 (13)3.10思考题 (13)4调试过程及结论 (14)4.1调试过程 (14)4.2 设计结论 (14)5心得体会 (14)6参考文献 (16)叮咚门铃电路设计1.设计指标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门铃的较高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

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可调。

正常人听力范围在20Hz~20000Hz,而1000Hz~5000Hz则是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因此,“叮咚”声最好在这个范围内或者左右。

“叮咚”两声频率要求差距比较大,声音持续时间要求适合。

电路最好能功耗低。

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2.1 方案一2.1.1原理图a. 方案一原理图2.1.2电路原理本电路是以一块NE555时基电路为核心组成的叮咚门铃。

NE555和R1、R2、R3、D1、D2、C2组成了一个多谐振荡器,SA是门上的叮咚门铃的按钮开关,在平日,按钮开关处于断开的状态,此时C2通过R2R3充电,C2处电压接近电源电压。

由于D1D2的阻截,C1没法充电,因此C1处电压为零,使NE555的4端口一直处于低电平,而NE555的4接口是复位段,低电平使其复位,所以3端口输出为0,扬声器不响。

叮咚门铃课程设计

叮咚门铃课程设计

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一、设计指标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置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较高的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

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可调。

正常人听力范围在20Hz~20000Hz,而300Hz~5000Hz 则是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因此,“叮咚”声最好在这个范围内或者左右。

“叮咚”两声频率要求差距比较大,声音持续时间要求恰当。

电路最好具有低功耗。

二、项目元器件清单及其功能特性1、项目元器件清单如下:2、项目元器件功能特性R1:给C1 充放电R2:SA 断开后,给C2 充电R3:给C2 充电R4:给C2 充放电C1:充放电控制NE555 的4 端口的,来控制扬声器的工作C2:充放电来控制NE555,使其发出脉冲波C3:滤波,防止干扰C4:滤波,使扬声器接收到稳定的脉冲波D1、D2:防止闭合SA 后,还有电流流过C1 使其充电SA:开关按钮,控制“叮咚”声的开始和叮声的结束扬声器:发出叮咚声的设备NE555:作为多谐振荡器,发出脉冲波三、器件介绍NE555 的介绍555定时器是一种将模拟功能和逻辑功能结合在同一块芯片上的集成电路,8 脚封装。

最初由美国SIGNETICS 公司在1972 推出投放市场,很快得到广泛应用,也因为应用广泛,许多其它公司也推出了功能一样的类似型号。

此芯片内使用了3个精度较高的5K 分压电阻,型号由此而得名。

NE555 是双极性器件的集成电路,内含 2 个555 电路的型号为NE556,为14 脚。

另有CMOS 工艺的7555和7556。

NE555 电压使用范围为4.5V - 18V。

7555 则为3V - 15V。

NE555 时基电路主要有3种基本应用1.多谐振荡器2.单稳态触发器3.RS 触发器4. NE555 的内部结构5.NE555 的管脚分布图6. NE555 的工作表7. 工作曲线图四、电路原理及原理图1、电路原理SA 是门上的按钮开关,在平日没有按下的时候,C1 无法接通不进行充电,因而C1 处的电压为0,NE555 的4 端口(复位端)一直处于低电平,导致 3 端口输出一直为0,扬声器无法工作。

课程设计叮咚门铃

课程设计叮咚门铃

课程设计叮咚门铃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叮咚门铃的工作原理、安装方法和维护技巧。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叮咚门铃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特点;掌握叮咚门铃的安装步骤和方法;了解叮咚门铃的维护保养知识。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正确安装叮咚门铃;能够对叮咚门铃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和维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科技产品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品质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叮咚门铃的基本知识、安装方法和维护技巧。

具体内容包括:叮咚门铃的种类、结构和工作原理;叮咚门铃的安装步骤和方法;叮咚门铃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叮咚门铃的维护保养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和小组讨论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结合理论知识,通过实物演示和操作实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叮咚门铃的相关知识。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叮咚门铃安装与维护手册》;参考书《智能家居设计与应用》;多媒体资料(包括叮咚门铃的图片、视频等);实验设备(包括叮咚门铃、工具等)。

这些教学资源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叮咚门铃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和实践操作。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和团队协作等情况;作业包括课后练习和研究报告,用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考试分为期中和期末考试,全面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估方式将客观、公正地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将紧凑合理,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课程将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每个章节安排相应的课时。

教学时间将分配给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互动讨论等环节。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引言:门铃是每个家庭都必备的设备之一,它用来通知住户有人来访或有包裹送达。

传统的门铃设计多采用电磁铁和按钮的组合,但这种设计存在着不便携、线路结构复杂和功耗较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款名为“叮咚门铃”的电子门铃,其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便携性强、结构简单、功耗低等优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一、电路方案本设计采用了无线通信技术,包括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

发射器安装在门口,接收器则放在屋内。

当有人按下门铃按钮,发射器将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送给接收器,接收器则发出声音或者震动来通知住户。

二、发射器的设计1.电源电路发射器使用了一个锂电池作为电源,电池的正极通过一根导线连接到发射器的电路板上的正极接触点,负极连接到地线。

2.声音生成电路发射器使用一个微型音频芯片作为声音生成电路,其输入接口通过一个开关按钮连接到门铃按钮上。

当按下门铃按钮时,音频芯片会发出一个特定的音频信号。

3.无线通信电路发射器采用无线射频模块进行通信,该模块具有一定的发送功率和信号范围。

其输入接口通过音频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无线射频信号并发送出去。

三、接收器的设计1.电源电路接收器同样使用了一个锂电池作为电源,电池的正极通过一根导线连接到接收器的电路板上的正极接触点,负极连接到地线。

2.无线接收电路接收器使用一个无线接收模块来接收发射器发送的射频信号,该模块具有一定的接收范围。

其输出接口连接到音频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3.声音输出电路接收器使用了一个音频放大电路来放大音频信号,以便能够输出更清晰的声音。

音频放大电路的输出端通过一个扬声器连接,将放大的音频信号转化为听得见的声音。

四、电路的调试和测试1.制作和连接电路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将发射器和接收器的电路板制作出来,并根据电路原理图连接各个元器件。

2.电源测试测试锂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是否正确,以及电池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ne555叮咚门铃课程设计

ne555叮咚门铃课程设计

ne555叮咚门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NE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电路组成及应用方法。

2. 学生能了解门铃电路的设计原理,掌握叮咚门铃的制作步骤。

3. 学生能了解并掌握基础电子元件的使用,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动手实践,完成NE555叮咚门铃的制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参与课程实践,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在课程实践中,体验创新乐趣,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 学生能够关注电子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电子元件的使用和电路制作。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实践操作充满兴趣,但需加强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以下教学大纲:1. NE555定时器原理及应用-NE555定时器内部结构-NE555定时器工作原理-NE555定时器应用案例2. 基础电子元件介绍-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元件的作用和选型-电子元件的连接方法3. 叮咚门铃电路设计-门铃电路原理图绘制-叮咚门铃电路元件选型-电路搭建与调试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NE555叮咚门铃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学生完成作品,进行功能测试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NE555定时器原理及应用第二课时:基础电子元件介绍第三课时:叮咚门铃电路设计第四课时:实践操作(1)第五课时:实践操作(2)及成果展示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设计叮咚门铃实验说明书

课程设计叮咚门铃实验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金亮专业班级:电信科0801 指导老师:吴薇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题目:叮咚门铃电路设计初始条件:直流可调稳压电源一台、万用表一块、面包板一块、元器件若干、剪刀、镊子等必备工具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技术要求: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门铃的较高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

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可调。

2、主要任务:(一)设计方案(1)按照技术要求,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多种)并进行比较;(2)以NE555时基集成电路为主,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实现方案);(3)依据设计方案,进行预答辩;(二)实现方案(4)根据设计的实现方案,画出电路逻辑图和装配图;(5)查阅资料,确定所需各元器件型号和参数;(6)在面包板上组装电路;(7)自拟调整测试方法,并调试电路使其达到设计指标要求;(8)撰写设计说明书,进行答辩。

3、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封面:题目,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任务书目录(自动生成)正文:1、技术指标;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3、实现方案;4、调试过程及结论;5、心得体会;6、参考文献成绩评定表时间安排:课程设计时间:18周-19周18周:明确任务,查阅资料,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包括实现方案)并答辩;19周:按照实现方案进行电路布线并调试通过;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负责老师)签名:年月日目录(一)设计方案 (1)(二)实现方案 (1)1.设计指标 (2)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 (3)2.1 方案一 (3)2.1.1原理图 (3)1. 方案一原理图 (3)2.1.2电路原理 (3)2.1.3电路数据 (4)2.1.4数据计算 (4)2.1.5 调节数据 (4)2.1.6元器件功能 (4)2.2方案二 (5)2.2.1原理图 (5)2. 方案二原理图 (5)2.2.2电路原理 (5)2.2.3电路数据 (6)2.2.4数据计算 (6)2.3方案三 (7)2.3.1电路原理图 (7)3. 方案三原理图 (7)2.3.2电路原理 (7)2.3.3参数计算 (8)2.3.4调节数据 (8)2.4方案比较 (8)3.实现方案 (9)3.1器件介绍 (9)3.2原理图 (12)3.3电路器件 (12)3.4电路数据 (12)3.5电路原理 (12)3.6参数计算 (13)3.7 调节数据 (13)3.8元器件功能 (13)3.9布线图 (14)3.10思考题 (15)4.调试过程及结论 (15)4.1调试过程 (15)4.2 设计结论 (15)5.心得体会 (15)6.参考文献 (16)叮咚门铃电路设计1.设计指标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门铃的较高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

叮咚电子门铃课程设计

叮咚电子门铃课程设计

叮咚电子门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叮咚电子门铃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的电子元件知识,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

2.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理解电路图的阅读和绘制。

3. 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以及电子门铃中声音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叮咚电子门铃的组装和调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电子门铃组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子技术产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与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3. 学生认识到科技改变生活,提高对科技事业的认识和尊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电子技术与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电子技术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知识:介绍叮咚电子门铃中所使用的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元件的作用和特性,关联课本第四章电子元件部分。

2. 电路连接方式:讲解电路图的阅读和绘制,以及基本的电路连接方法,如串联、并联等,关联课本第三章电路基础部分。

3. 声音产生与传播:分析声音在电子门铃中的应用,探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关联课本第二章声音与听觉部分。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叮咚电子门铃的组装、调试和故障排查,关联课本第五章实践操作部分。

教学大纲:第一课时:电子元件知识学习,介绍相关元件的作用和特性。

第二课时:电路图阅读与绘制,讲解电路连接方式。

第三课时:声音产生与传播,分析电子门铃中声音的应用。

第四课时: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叮咚电子门铃的组装与调试。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按照上述教学大纲,每课时安排1-2个内容,共计4课时完成本章节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叮咚”门铃

课程设计“叮咚”门铃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叮咚”门铃的设计班级: 09级电气自动化技术2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周萍职称:讲师指导小组组长:教学班负责人:莫丽薇设计时间:2011年6月20日至 2011年7月1日一、设计目的及设计要求(一)设计目的:完成“叮咚”门铃的设计(单片机控制)(二)设计要求及技术指标1、用单片机实现定时/计数器T0来产生700HZ和500HZ的频率;2、只有当按下开关之后,才启动T0开始工作,当T0工作完毕,回到最初状态;3、“叮”和“咚”声音各占用0.5秒;(二)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含的内容一、概述二、单片机控制电路的各组成部分分析;1、AT89C51芯片功能;2、信号频率发生器;3、复位电路;4、音频放大电路;三、单片机控制电路的程序流程图;五、汇编源程序;六、小结;七、参考文献。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图纸(1)单片机控制原理图 A4(电子版) 1张(2)程序流程框图 A4(电子版) 1张(四)其它要求:1、说明书完整、详细、条理分明2、图纸规范、清洁3、参考文献可适当选用,但需详细注明(五)课程设计(论文)的期限:自 2011年 6 月20日至2011 年7 月1 日(六)课程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起讫日期工作内容备注6月206月21 日--6月22日6月23日—6 月26日6月27日--6月28日6月29日--6月30日7月1日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收集设计资料拟定设计初稿修改设计方案、绘制设计草图编制设计说明书、正式绘图交设计资料,进行质疑。

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2011年月日成绩评定等级2011 年月日。

叮咚门铃模电课程设计

叮咚门铃模电课程设计

叮咚门铃模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叮咚门铃模块的基本电路原理,包括振荡器、放大器和扬声器的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叮咚门铃模块中使用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和三极管;3. 学生能够解释声音产生与传播的基本物理概念,并将其与叮咚门铃的声音产生过程联系起来。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搭建和测试叮咚门铃电路;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基本的电路调试和故障排除能力;3. 学生能够设计并实施简单的电路改进方案,提升门铃的功能或声音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习电子技术的自信心;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交流、分享和互助,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3. 学生通过了解电子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模块电子制作课程,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应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适合开展实践性强的电子制作活动。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本知识,确保学生能够学以致用;2. 教学过程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3. 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提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第四章《模拟电路基础》相关内容,进行以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1. 叮咚门铃电路原理讲解:- 简介振荡器工作原理,包括LC振荡电路和RC振荡电路;- 介绍放大器的作用和基本原理,以叮咚门铃中的三极管放大电路为例;- 阐述扬声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的原理。

2. 电子元件的认识与应用:- 识别并讲解叮咚门铃模块中使用的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件;- 演示这些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和相互联系。

3. 动手实践与电路搭建:- 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分步骤指导学生搭建叮咚门铃电路;- 包括电路图的识读、元件的安装、电路的连接和调试。

叮咚门铃电路一体化教学设计(说课)

叮咚门铃电路一体化教学设计(说课)

课题名称叮咚门铃授课课程电子技能与实训----项目式教学授课班级13电子信息班授课类型一体化教学授课时间2014.11 授课时数6课时学生人数21人一、教学内容分析1.来源及特点本课题选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陈雅萍主编的《电子技能与实训—项目式教学》第三章趣味声光电路中实训项目十三叮咚门铃。

它是NE555集成电路的应用,也是对后续学习震荡电路做铺垫。

2.教学内容处理1)贴近企业对接岗位:把企业工作模式引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2)任务引领小组合作:使用任务书进行引领驱动,使学生明确已完成和未完成的内容,并引入合作互助模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有助项目完成。

3)边做边讲理实并进:采用实践和理论相互融合的方式,用一个个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引起思考,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再把知识用于实践二、学情分析对象:13电子信息班,该班学生对本课程有一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理论相对薄弱,对实际电路的分析能力较弱。

基础:已掌握NE555的工作特性,但具体原理及应用从未接触;具有一定的电子装配能力;能操作常用仪器和仪表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力目标1.会用万用表检测元件2.学会叮咚门铃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情感目标1.培养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和一定的职业素养;2.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内容分析重点电路的制作与调试难点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故障分析和排除关键点电路如何发出“叮”“咚”声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法分析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以任务驱动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法分析采用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

五、教具准备教学资源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任务书学生用具万用表六、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分组准备:学生3人一组,并自己推选小组组长,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为7个小组。

知识准备:各类常用元件的检测方法NE555集成电路的特点教具学具:PPT课件、教案设计、项目套件、任务书、考核卡等。

单片机叮咚门铃课程设计

单片机叮咚门铃课程设计

单片机叮咚门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叮咚门铃的制作所需的基础知识。

2. 学生能描述单片机编程中的基本指令和逻辑控制流程,理解其在门铃功能实现中的作用。

3. 学生了解并掌握叮咚门铃电路的组成,能够识别并使用相关电子元件。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单片机知识,独立设计并完成一个具有叮咚声音的门铃电路。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动手能力,能够正确焊接电路板,进行程序烧写和调试。

3.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对门铃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诊断和修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参与课程,培养对电子技术和编程的兴趣,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3.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到科技在日常生活的作用,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知识:介绍单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重点讲解AT89C51单片机的内部资源及其编程方法。

- 教材章节:第3章《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2. 基本编程指令:讲解单片机C语言编程基础,包括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等。

- 教材章节:第4章《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3. 电路设计:分析并设计叮咚门铃电路,包括电源、按键、蜂鸣器、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

- 教材章节:第2章《电子电路基础》4. 程序设计:编写叮咚门铃程序,实现按键控制蜂鸣器发出叮咚声。

- 教材章节:第5章《单片机接口技术及其编程》5.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焊接电路板,烧写程序并进行调试,确保门铃功能正常。

- 教材章节:第6章《单片机实践操作与综合应用》6. 评价与改进:对完成的门铃作品进行评价,讨论优缺点,引导学生进行改进和创新。

- 教材章节:第7章《单片机项目评价与优化》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共4课时1. 第1课时:单片机基础知识学习,明确课程目标。

2. 第2课时:基本编程指令学习,分析电路设计。

叮咚门铃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叮咚门铃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1技术指标 (1)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 (1)2.1 方案一 (1)2.1.1原理图 (1)2.1.2电路说明 (1)2.1.3相关数据 (2)2.1.4频率计算 (2)2.1.5 相关要求 (2)2.2方案二 (3)2.2.1原理图 (3)2.2.2电路说明 (3)2.2.3相关数据 (3)2.2.4频率计算 (4)2.2.5 相关要求 (4)2.3方案三 (5)2.3.1原理图 (5)2.3.2电路说明 (5)2.3.3相关数据 (5)2.3.4频率计算 (6)2.3.5 相关要求 (6)2.4方案比较 (6)2.5预答辩问题 (6)3实现方案 (7)3.1器件介绍 (7)3.1.1 NE555百科简介 (7)3.1.2 IN4007简介 (8)3.2原理图 (9)3.3电路器件 (9)3.4相关数据 (9)3.5电路说明 (9)3.6频率计算 (10)3.7 相关要求 (10)3.8元器件功能 (10)3.9布线图 (11)3.10思考题 (12)4调试过程及结论 (12)4.1调试过程 (12)4.2结论 (12)5心得体会 (12)6参考文献 (14)叮咚门铃电路设计1技术指标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有一个开关,当开关接通时门铃可以发出较高频率的“叮”声,断开开关,会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

门铃的声音频率和持续时间可以调节。

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2.1 方案一2.1.1原理图图1方案一原理图2.1.2电路说明方案一中的电路是一个以集成芯片组NE555为主组成的多谐振荡器,J1是控制叮咚门铃的开关,当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C3通过R2、R3、R4充电,C3处电压接近电源电压。

由于D1、D2的作用,C2不能充电,因此C2、R1处电压为零,因此NE555的RESET端口一直处于低电平,使其保持复位。

故而OUTPUT端口输出为0,扬声器不发出声音。

当接通J1时,VCC开始通过二极管对C2充电,RESET端口的电压开始逐渐升高。

稳压电源与电子门铃的课程设计

稳压电源与电子门铃的课程设计

电子门铃系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老师:摘要随着房屋建筑装修材料的更新、居民区防盗门的大量使用和人们居住环境越来越嘈杂,居民区对于电子门铃的使用量越来越大。

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并相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

设计一种基于555集成芯片制作的电子门铃系统,它是利用一块时基电路集成块和外围元件组成的一种较为简易的门铃电路,它具有音质简单悦耳,装调简单容易、成本较低等特点。

该电子门铃系统由5V的稳压电源电路与基于555定时器的电子门铃电路。

该电子门铃系统中的小功率稳压电源主要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等四部分组成。

整流电路利用二极管的单电导电性将交流电变成脉动直流电,在利用滤波电路将脉动直流电压滤为较为平滑的直流电压。

电子门铃电路通过开关按钮开合,控制对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从而产生不同频率的振荡电压来改变扬声器的振动声音。

按下按钮,振荡器振荡,振荡频率较大,扬声器发出“叮”的声音。

与此同时,电源通过二极管D2给C3充电。

放开按钮时,C3便通过电阻R4放电,维持振荡。

但由于开关的断开,电阻R3被串入电路,使振荡频率变小,扬声器发出“咚”的声音。

关键字:7805集成运放、稳压电源、555定时器、电子门铃、小功率ABSTRACTWith the update of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decoration materials, extensive use of the neighborhood anti-theft doors and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noisy,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residential areas for the use of electronic doorbell. So for this phenomenon and the call of the national energy saving. Electronic doorbell system design based on 555 chip production, it is the use of Manifold and external components of a time base circuit composed of a relatively simple doorbell circuit, it has to sound simple and sweet, simple and easy alignment, and low cost features. The electronic doorbell system from the 5V power supply circuit based on the 555 timer electronic doorbell circuit. Power supply of the low-power electronic doorbell system is mainly composed of four parts of the power transformer, rectifier circuit, filter circuit, and voltage regulator circuit. Rectifier circuit diode singl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alternating current into pulsating direct current filter circuit will pulse DC filter press for a more smooth DC voltage. The electronic doorbell circuit by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switch button to control the capacitor charge and discharge process, resulting in different frequencies of oscillation voltage to change the vibration of sound of the speaker. Button is pressed, the oscillator, the oscillation frequency, the speaker issued a "ding" sound. At the same time, the power supply through diode D2 to charge C3. Release the button, C3 will discharge via resistor R4 sustain oscillations. However, due to the disconnection of the switch, the resistor R3 is wired into the circuit, the oscillation frequency is smaller, the speaker issued a "boom" sound.Keywords: 7805 integrated operational amplifier, power supply, 555 timer, electronic doorbell, low-power目录一、电子门铃系统简介 (5)二、电子门铃系统组成 (5)2.1直流稳压电源 (5)2.11直流稳压电源工作原理 (5)2.12 7805集成运放简介 (6)2.2电子门铃电路 (7)2.21 电子门铃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7)2.22 555定时器简介 (8)三、课程设计元器件清单 (10)四、课程设计的结果与心得体会 (10)参考文献 (12)一、电子门铃系统简介由稳压电路、555集成芯片和外围元件组成的电子门铃系统,它具有音质简单悦耳,装调简单容易、成本较低等特点。

555叮咚门铃课程设计

555叮咚门铃课程设计

555叮咚门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555叮咚门铃”电路的原理,包括555定时器的功能、工作模式及时序控制。

2. 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基本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开关等,构建简单的电路。

3. 学生能够解释门铃工作过程中声音产生与电路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学会使用工具进行电子元件的焊接和电路的搭建。

2.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对门铃电路进行故障排查和改进设计。

3. 学生能够有效地沟通他们的设计思路和电路工作原理,展示团队合作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科技的兴趣,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展团队协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分享和互助。

3. 学生通过环保材料的使用,培养节能环保意识,理解科技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本课程设计针对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555叮咚门铃”的制作,激发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提高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能够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基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组织:1. 电子元件知识:介绍电阻、电容、开关等基本电子元件的功能、符号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结合课本第三章内容,让学生了解555定时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2. 电路原理与实践:- 通过课本第四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555定时器构成的振荡电路原理。

- 引导学生动手搭建“555叮咚门铃”电路,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3. 创新设计与故障排查:- 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安排学生进行门铃电路的改进设计和故障排查。

- 结合课本第五章内容,指导学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1. 第1课时:电子元件知识导入,认识555定时器。

2. 第2课时:学习555定时器振荡电路原理,进行电路图分析。

数字课程设计叮咚门铃

数字课程设计叮咚门铃

数字课程设计叮咚门铃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叮咚门铃”的工作原理和基本使用方法。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电磁感应原理及其在门铃中的应用;理解门铃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功能;掌握门铃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技能,能独立完成门铃的制作和安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增强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激发学生运用科学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磁感应原理:介绍电磁感应的定义、产生条件和应用,使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在门铃中的应用。

2.门铃电路:讲解门铃电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包括电磁铁、继电器等关键元件的作用。

3.门铃的制作和安装:教授门铃的制作步骤,包括电路连接、元件焊接等,以及门铃的安装位置和调试方法。

4.实验操作:安排一次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和安装门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讲解电磁感应原理和门铃电路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门铃的制作过程和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门铃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门铃的实际应用场景。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电磁感应原理和门铃电路。

4.实验设备:准备门铃制作所需的实验设备和材料,确保学生能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评的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调稳压电源与叮咚门铃学校:河南理工大学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姓名:侯雅晓班级:电气10-02班学号:311008000302指导教师:艾永乐摘要:本设计是利用NE555集成芯片来制作一个叮咚门铃,用开关来控制喇叭发出叮咚的声音。

NE555集成芯片的工作电压为直流4.5V~16V,于是还需要做一个稳压电源,以便为该电路供电。

电源的方案多种多样,在此我选用LM317集成块来做一个可调的稳压电源,该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为1.25V~12.5V。

于是该稳压电源即可为NE555集成芯片提供它所需要的工作电压。

Abstract: The design is to make a “ding-dong” doorbell with the NE555 chip and control the speaker give out the sound of a ding-dong. Because the NE555 chip just can work out in the operating voltage of DC 4.5V ~ 16V, so I also need to make up a regulated power to supply electricity to the circuit. There are a variety of programs in making a regulated power. Here, I select the integrated chip of LM317 to do an adjustable power source, the power source can output a voltage range of 1.25V to 12.5V. So the power supply can provide the source that the NE555 integrated chip needs.一、设计指标本设计的初步想法是利用NE555定时器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用开关来控制喇叭发出声音,实现喇叭的双音。

由于该芯片要用到4.5V~16V的直流电,于是又需要做一个直流电源,以便给该电路提供它所需要的工作电压。

在此电源设计共有多种电路方案,我综合比较最终决定做一个可调电源,这是因为可调电源不仅可以稳定输出我所需要的直流电,而且输出电压可以在1.25V~12.5V之间调节,使得该电源也可为其他电路提供工作电压,该方案经济、安全、有效。

二、系统框图本设计的系统框图如下图(1)所示,其中通过变压器把220V的交流电变为12V的交流电,再通过整流桥整流,经过主电路滤波,使得可调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为1.25V~12.5V。

接着用该输出电压驱动NE555集成芯片工作,最终用按键控制喇叭工作实现双音。

图(1)电路设计系统框图三、电路的设计及分析(1)可调稳压电源通过一个2*12的变压器使得电压降低为12V,通过整流桥整流把正弦波的交流电的负半波翻转到正半轴。

再通过电容滤波,利用芯片LM317,最终使得输出端电压为1.25V~15V ,电流为3~10mA。

(2)叮咚门铃电路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是基于NE555芯片的基础上形成的。

利用上述的可调稳压电源给该电路提供5V的高电压使其驱动喇叭工作,同时在主电路中加一个开关,用来控制门铃发出叮咚的声音。

四、电路的工作原理(1)可调稳压电源4.1.1 LM317工作原理LM317集成芯片是美国半导体公司生产的三端可调正稳压器集成电路,它的输出电压范围是1.2V~37V,负载电流最大为1.5A。

它使用简单,仅需两个外接电阻来设置输出电压,此外它的线性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也比标准的固定稳压器好。

LM317集成芯片的引脚图如下图(2)所示,由图可以看出,LM317有三个引脚,一个输入,一个输出,一个电压调节。

其中1、2、3管脚的判别方法是,当你正拿着LM317集成芯片时,管脚从左到右依次是1管脚、2管脚、3管脚。

图(2)LM317芯片的引脚图输入最大电压为30多伏,输出电压为1.5~32V,电流1.5A,在连接外电路时,输入引脚输入正电压,输出引脚接负载,电压调节引脚接电阻(200Ω)左右在输出引脚,另一个接可调电阻(几kΩ)接于地。

输入输出引脚对地要接滤波电容。

4.1.2可调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可调稳压电源的电路原理图如下图(3)所示,由图可知,经过变压器变压,AC220V 变为AC12V,然后交流电12V的输出电压又送给整流桥,整流桥中的二极管采用IN4007,接着经过2200μF的大电容C1滤波,使得电压谐波减小,从而可以实现把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的目的。

接着用一个瓷质电容C2,此时103和104的都可以,也是滤波作用,同时,C2又与LM317的管脚3相连,以实现过电保护的目的。

接着接了一个LM317芯片,其1管脚接10μF的电解电容C3,2管脚引出来接电阻R1、R2,其中R1阻值为120 Ω ~240 Ω,滑动变阻器是可用4.7K Ω、5.1K Ω、10K Ω、100K Ω,3管脚与瓷质电容C2相连,然后再分别在1、2管脚,2、3管脚之间接一个二极管,1管脚接二极管正极,3管脚接二极管负极。

接着接一个100μF的电解电容C4,33PF的瓷质电容C5,并在最后输出端并连一个电阻和发光二极管,用来检验输出端是否有电压降。

图(3)可调稳压电源的电路原理图(2)叮咚门铃电路叮咚门铃电路主要是依靠NE555芯片进行工作的,首先先介绍一下NE555的电路内部框图及其工作原理,以便对电路图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4.2.1 555定时器的电路如下图(4)所示。

它由三个阻值为5kΩ的电阻组成的分压器、两个电压比较器C1和C2、基本RS 触发器、放电晶体管T 、与非门和反相器组成。

图(4)555定时器的电路图分压器为两个电压比较器C1、C2提供参考电压。

如5端悬空,则比较器C1的参考电压为CC U 32,加在同相端;C2的参考电压为cc U 31,加在反相端。

D R ' 是复位输入端。

当0'=D R 时,基本RS 触发器被置0,晶体管T 导通,输出端u0为低电平。

正常工作时,1'=D R 。

u11和u12分别为6端和2端的输入电压。

当CC U u 3211>,CC U u 3112>时,C1输出为低电平,C2输出为高电平,即0=D R ,1=D S ,基本RS 触发器被置0,晶体管T 导通,输出端u0为低电平。

当CC U u 3211<,CC U u 3112<时,C1输出为高电平,C2输出为低电平,1=D R ,0=D S ,基本RS 触发器被置1,晶体管T 截止,输出端u0为高电平。

当CC U u 3211<,CC U u 3112>时,基本RS 触发器状态不变,电路亦保持原状态不变。

4.2.2 叮咚门铃电路的工作原理五、电路仿真及其结果分析用Multisim软件可以对电路进行分析、仿真,从而来观测电路的工作结果。

(1)可调稳压电源可调稳压电源的电路仿真图如下图(5)所示:图(5)可调稳压电源的电路仿真图该仿真图中,变压器的参数选用0.05455,以实现AC220V到AC12V的降压。

最终万用表测的是输出端的输出电压,结果发现,其端口的输出电压随着滑动变阻器阻值的改变可在1.25V~12.5V之间变化,而且其电压值稳定输出。

同时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光。

(2)叮咚门铃电路叮咚门铃电路的仿真图如下图(6)所示:图(6)叮咚门铃电路的仿真图在叮咚门铃的仿真图中,最终测的管脚3的输出电压约为3.65V,该输出电压可以驱动16 Ω的喇叭进行工作。

由于我没有找到喇叭,在此我用16的电阻代替,先测一下我用万用表测了一下电阻两端的电压降,发现电压很小,单位竟然为纳伏,大约4纳伏左右变化。

同时仿真结果发现,只有当开关按下的一刹那发光二极管才会发出绿光,于是综上分析,我认为,只有当开关按下时,喇叭上才有电流流过。

故只有此时才能发出声音,但该电路又是如何实现叮咚双音门铃呢?接下来我在对该电路的具体工作流程做一个简单介绍:六、制作实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可调稳压电源首先,在焊电源的时,由于元器件较多,板子选用的是7*10的,面积比较小,我担心最后空间会不足,于是我先拿着元器件在板子上插了一遍,感觉布局合适时,才开始动工、上烙铁。

在焊接过程当中,由于我态度比较认真、端正,因此用了一下午时间,从中午一点多开始,到下午七点,长达五个小时的奋战,终于我的板子做好了,接着就是上电,观测结果。

第一次检测时,很不幸,结果发现我的板子不会输出电压!于是我认真的检查了一遍线路,发现100μF的电容负极没有接地,于是我赶紧拿着烙铁完成了这最后一根生命线的焊接。

怀着忐忑的心情,再次上电,哇!发现二极管能发出红光,接着用万用表检测输出电压为11.09V,再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输出端的电压也可以随着变阻器阻值的变化而变动。

于是我的可调稳压电源就这样做好了,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问题。

(2)叮咚门铃电路叮咚门铃就没有像焊稳压电源是那么幸运了,在焊接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

最终导致我焊了两次也没有声音出来。

首先,第一次焊接!第一次焊接花费的时间最长,因为是第一次焊东西,所以很多地方都不会,比如该怎么上锡,怎样连线等等很多问题。

第一次焊好之后,我给它提供了正向高电平。

发现有声音出来,但是声音很小,而且也不像是发出的叮咚声。

我就开始检测线路,发现有三个地方都没有接好,首先是2管脚引出的电容没有接地,而且2管脚和6管脚之间也没有引一根反馈线,8管脚也没有接电源。

于是我就拿着烙铁开始补救,焊完之后发现连微弱的声音也没有了,于是猜测可能是开关的问题,于是我又把自锁开关换成了按键,可结果依然如此。

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就拿着万用表一点一点的检测线路,最终发现问题所在,原来是由于我的焊工不行,在焊接过程中我把NE555芯片的5、6、7三个管脚都短接了,于是我先尝试着分开,可是他们联系的如此紧密,无论怎样我也不能使它们断开。

于是我开始了我的第二次焊接!由于现有的元器件不足,于是这次我换了参数,并且在喇叭的输出端加了一个发光二极管来检测什么时候有电流通过。

并在焊实物的时候R2用10k Ω的电阻,R4用2k Ω和100 Ω的串联,R1和R3都用的5.1k Ω,喇叭用的8 Ω。

这次焊的比较快,而且由于第一次的教训,我尽量不在芯片管脚处直接焊,而是用线引到外面再焊接,这次我用了一个多小时就焊好了。

可是同第一次一样,它还是没有声音!检测一遍,线路没错,又检测一遍,真的没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真的不知道了。

七、元器件清单(1)可调稳压电源(2)叮咚门铃电路九、心得体会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学会了很多,这些不是仅仅从课本上就能够知道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