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业纪事》与近代瓷业传统变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2期2018年4月Vol.33No.2Apr.2018

景德镇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ngdezhen University 二十世纪初期,作为重要产瓷区的景德镇,面临着一系列生产经营方面的变革,

具体情形与整个国家正处于时代急剧变革的大背景相一致。对于深入反映一个历史时期陶业生产面貌的陶瓷文献来说,对其解读必然离不开特殊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目前对于陶瓷古籍文献的应用与解读更多地仍只是考证或引证某类史实,而缺乏从历史纵深的视角对文献文本记述的事件和反映的思想性做深入的解读与剖析。前者是关注文献某些重要的细节内容,

后者则应将文献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之中,深入揭示文献所能反映的历史观和文化内涵。毫无疑问,

任何一篇文献都具有特定的时代性,

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独特的思想观念。例如,对《陶记》的解读,是否还应该分析和研究作者为什么写这样一篇文章。

特别是作者在叙述当时景德镇窑业因税费征缴过重,

而使窑业主的经营状况变得不堪忍受。

作者采取前后不同时期税收的对比,表明他对时政的批评。一篇文章的写作不会脱离时代影响,

作者表述的内容和观念,具有同时期作者的共同心声。或者说,

相淤

收稿日期:2018-03-08

基金项目:2015年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非遗传承人口述历史研究”(101020-00511-000001)

作者简介:余琍萍(1961-),女,江西都昌人。教授,主要从事文学与陶瓷文化研究;汪凌川(1971-),男,安徽祁门人。讲师,

博士,主要从事中国陶瓷史、

传统陶瓷文化方向研究。摘要:百年前,《景德镇陶业纪事》的作者针对当时景德镇窑业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清晰呈现出传统手工业面临改革的时代背景和面貌。本文从技术、组织、经营、教育四方面内容,以近代瓷业转型发展过程为背景,对《陶业纪事》做出历史解读,并由此延伸到对传统制瓷文化变迁的理解与思考。关键词:近代手工业;工艺技术;瓷业传统;变迁中图分类号:G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699(2018)02-0001-06

余琍萍,汪凌川①

(景德镇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0)

《景德镇陶业纪事》

与近代瓷业传统变迁同社会环境中,一个文人群体在写作中具有思想的一致性。此外,很少有地区是完全孤立于整体环境之中的。

《景德镇陶业纪事》(以下简称《陶业纪事》)是作者向焯于1919年专程到景德镇考察并撰写的一篇研究报告,记述了民国初期景德镇窑业状况及存在问题。但凡谈及民国窑业,

自然引述其内容。然而,作为一份内容充实、论述明确的文献,后人对它重视程度不高。该文写作时间距今恰好一个世纪,此间景德镇经历了由传统窑业向现代制瓷业转型,又由大型工厂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模式转型为无数小规模的作坊式生产,由崇尚以西方现代工业文明为主导的机械化生产,到发现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内涵,

并对其传统给予重新的尊重。在此,景德镇制瓷产业从技术、组织、经营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景德镇当前陶瓷文化产业处于重要的转型期,与之对应,《陶业纪事》记述了一个世纪前,景德镇瓷业发生深刻变化前夜。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通过前后不同阶段、不同文化环境、不同观念的对比,

不仅能

景德镇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够突显《陶业纪事》作者所持的思想观念,也有益于今人清晰地看待当前的瓷业状况,以及加深人们对制瓷传统变迁的理解。当然,本文目的也在于尝试提供一种对陶瓷文献的解读方式。

一、《陶业纪事》写作时代的思想氛围

民国初期可以说是一个特殊时期,两千年封建帝王统治刚刚终结,鸦片战争以来,晚清国势陷于衰落,长期被动挨打,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使当时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势衰微,国内经济也受到相应影响,传统手工业受到西方工业化产品的冲击,给人以萎靡不振的印象。这主要表现在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上。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文人学者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些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西方科技文明的先进性。他们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措施,其中不乏很多由政府派遣或是自费到欧美国家学习的留学生。这一时期,以这些留学归来的学者为代表的社会精英有一种共识,即须在中国建设具有现代科技与管理的企业。

在多数接受西方教育的社会精英看来,中国传统手工业代表的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模式。特点表现在:分散而封闭的家庭式生产,世代相袭而停滞的工艺技术,缺乏合作精神的生产管理等。《陶业纪事》便是如此分析景德镇瓷业衰落原因。“惜乎工人知识幼稚,尚为家庭工业制,只知为个人的竞争,而不知进而为工场组合利,共谋协力的竞争,而且各种工人,囿于积习,抱残守缺,以此自足,不知为改良进步之谋,此其缺点也”[1]。

《陶业纪事》反映出景德镇瓷业面临变革的大致情况和整体趋势。早在向焯赴景德镇考察之前,张浩于1904年已从日本学成归国,并与江西瓷业公司合作,创办了中等工业学堂,旨在培养新式制瓷技术人才。张浩于1925年前后还担任陶务局局长,这期间开始设计和实验煤烧窑技术。1934年,同样在日本学习窑业技术的杜重远受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之邀来到江西改革景德镇瓷业,为此也专程赴景德镇考察,并写有《景德镇瓷业调查记》。此篇记述比之前向焯的《陶业纪事》要简单许多,然而也表达了大致相同的观念,并提出了日后得到实施的方案。总体上,杜重远强调了建立新式制瓷工厂的构想。目的在于解决景德镇传统制瓷业各自独立而分散的问题,使之形成相互协作统一,又便于组织管理的生产模式。为此,创立的“江西陶业管理局”是改造的核心和中枢,起到新技术的试验与推广,统筹规划瓷业的管理作用。正如文章所言,救济景德镇之法,在于“政府首当设一陶政管理机关,隆其职位,大事其权,择一精于陶业而又热心工厂福利者,久于其位,遇事则直接处理,无待周折”①。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开启景德镇瓷业变革的重要时期,众多有识之士为重新振兴景德镇晚清以来瓷业相对衰败的面貌,做了种种尝试。他们的指导思想都是更新制瓷工艺,由手工转为机械化制造,由分散独立的生产模式转为协作集中生产模式。人们所熟知的“珠山八友”,之所以结成一个陶瓷彩绘的艺人协作团体,除了在一起切磋画艺,也是为了满足市场对多种题材相组合的艺术作品的需求。

民国时期的改革虽成效有限,但具有推动瓷业发展的奠基意义。为新中国建立后,革新制瓷技术和改造瓷业体制打下基础。五十年代初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政府采取自愿互利原则,进行说明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使个体手工业者逐渐联合,形成社会主义性质的公私合营瓷厂和手工业合作社。1958年,为扩大瓷业生产规模和国有化经济程度,在原有公私合营企业和合作社的基础上,合并组建了数家国有大型瓷厂,正是历史上有名的“十大瓷厂”。

“十大瓷厂”的创建是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业完成现代工业化生产转型的标志。这样的转型开始于晚清民国初期。虽然,新中国建立以后的手工业改造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但改造的形式与目的仍然可以上溯到更早的时期。从社会主义改造一直到国营大型瓷厂的建立,可见传统制瓷业在技术组织管理、经营以及文化教育方面发生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可追溯到向焯的《陶业纪事》和杜重远的《瓷业调查记》中提出的改革设想。高效率的制瓷工艺,集中协作的组织管理,统一销售经营,新型文化教育。可以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政府更加富有成效的举措,实现了国民政府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