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及安全性评价
丹红注射液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丹红注射液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摘要】丹红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等功能,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主要对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西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2008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从1990年起持续为居民首位死亡原因,目前已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40.27%,尤其35-54岁青壮年发病人数增加最为迅猛。
WHO全球健康报告显示,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将比2000年增加3.7倍。
因此,控制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中之重。
丹红注射液由丹参、红花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作用,中药丹参的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而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功效,二者均为治疗中医病症胸痹的常用药。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取得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1 心绞痛的治疗杨瑞红[1]将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40mL/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者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日,治疗10日,辛伐他汀20mg,每晚口服1次,治疗14天。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80%,提示丹红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张立英[2]等将1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口服氯吡格雷,25mg/次,1次/日;治疗组9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到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日/次,治疗14日。
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改善有效率90.0%,对照组74.4%;心电图改善,治疗组有效率85.6%,对照组为68.9%,说明氯吡格雷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
刘芹[3]将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6000U皮下注射,2次/日,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滴,1次/日,治疗14日,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1.3%,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2.6%,对照组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77.3%,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63.6%;治疗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说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红注射液可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要点1 背景丹红注射液由丹参、红花组成,丹参味苦性微寒,红花味辛性温,二药相辅,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作用。
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受到《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心肌损伤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及《中国缺血性中风中成药合理使用指导规范》等多个专家共识的推荐,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中药注射剂之一。
丹红注射液于2002年获得上市许可,为国家医保乙类品种,临床应用15年来,累计超过3000万人次应用。
2 丹红注射液化学成分及药代动力学研究3 丹红注射液的药效学研究3.1 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凝血功能3.2 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3.3 抑制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3.4 促血管新生3.5 保护血管内皮3.6 逆转心室重构3.7 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3.8 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认知功能3.9 保护周围神经4 丹红注射液的临床研究4.1 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4.2 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4.3 其他5 丹红注射液的安全性6 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建议6.1 推荐以下情况应用丹红注射液6.1.1 急性缺血性心血管病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AMI);PCI 围手术期处理。
6.1.2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脑梗死;TIA。
以上适应症的中医证候均应属于瘀血闭阻证。
6.2 使用方法6.2.1 给药途径静脉滴注,1次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500ml稀释后缓慢滴注,每日1~2次;伴有糖尿病等特殊情况时,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使用。
6.2.2 疗程7天为1个疗程,可根据病情决定,用药时间。
6.3 联合用药丹红注射液对细胞色素P450(CYP)7种亚型在体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对CYP的抑制作用最强,因此联合使用与CYP相关的化学药物时需谨慎。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缺血性胸痛的统称,这不仅是基于对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的深入认识,也表明这类心绞痛患者临床上的不稳定性及进展到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必须引起临床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多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
本科室近年来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丹红注射液(济南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由丹参和红花主要药效成分组成,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
1 病例选择病例108例、均为住院患者,均有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史及心电图缺血性ST-T 段改变,符合第六版《内科学》教材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男42例、女12例,平均年龄62.1岁,其中初发劳力性心绞痛28例、恶化劳累性心绞痛10例,静息心绞痛14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2例,对照组中男44例、女10例,平均年龄60.8岁,其中初发劳力性心绞痛24例、恶化劳力性心绞痛10例、静息心绞痛16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4例。
1.1 治疗方法两组均常规应用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B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疗程14 d。
1.2 观察方法用药期间详细记录心绞痛发作程度、持续时间及次数,记录治疗前后心电图的变化。
1.3 疗效判定标准(表1)显效: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或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较用药前减少≥80%;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无效:症状无改善,或虽有改善但达不到以上标准;加重: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较前加重。
1.4 心电图疗效判定(表2)显效:静息心电图原有缺血性ST段恢复>0.1 mV或ST段恢复正常;有效:ST段回升0.05 mV以上但未达正常水平,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或达25%以上或T波由平坦变直立;无效:静息心电图无改善;加重:ST段较治疗前降低0.05 mV以上,主要导联加深达25%以上,或直立T波变平坦,或平坦T波转为倒置。
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进展发表时间:2013-03-06T14:46:00.0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0期作者:杨甲平汪小軍赵飞[导读] 丹红注射液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安全有效。
杨甲平汪小軍赵飞(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第二医院内科 725021)【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0240-02【摘要】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在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方法选取近年来接受丹红注射液治疗的6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回顾近年来丹红注射液在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
结果6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效果明显,且未见并发症与后遗症。
结论丹红注射液是无毒无害的复方制剂,临床上对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效果显著,且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过程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心脑血管病临床应用应用效果心脑血管病是近年来常见的疾病之一,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式有多种,但由于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和治疗过程的复杂性,很多治疗方法的使用易引发并发症和后遗症,治疗效果也不尽理想[1]。
丹红注射液是由红花、丹参等中药经过科学提取和加工配制而成,具有良好的血管扩张、解除痉挛、保护血管内皮、改善肺循环的效果,正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工作中,且具有良好的疗效。
现选取近年来接受丹红注射液治疗的6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回顾近年来丹红注射液在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
1 一般资料选取近年来接受丹红注射液治疗的6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9.1±3.8)岁;将60例患者依照疾病类型分类,心血管疾病35例,其中心绞痛1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9例;脑血管疾病25例,其中脑梗死1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例。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丹红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由中草药丹红、丹参、冠脉蛋白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
丹红注射液广泛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其临床疗效得到了广泛认可。
丹红注射液可通过活血化瘀的作用来改善冠脉的供血情况。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胸闷、胸痛等症状。
丹红注射液中的丹红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微循环的血流畅通,减轻病变冠脉狭窄的影响,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
研究显示,丹红注射液能够显著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缺血范围,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症状。
丹红注射液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冠心病患者常常伴有血小板聚集和栓塞的问题,丹红注射液中的丹参成分能够抑制血小板功能,阻止血小板的过度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减少冠脉的阻塞程度,从而改善心绞痛的症状。
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减少血栓的形成,有助于改善心肌缺血的状况,减轻心绞痛的程度。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
临床研究表明,使用丹红注射液可以明显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发作的程度,缓解胸闷、胸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丹红注射液也能够改善心电图和运动耐量,增加运动耐力,减少心肌梗死的风险。
丹红注射液的应用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稳定可靠。
丹红注射液通过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丹红注射液能够改善冠脉的供血情况,减轻心肌缺血的状况,缓解心绞痛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丹红注射液的应用安全性较高,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
在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综合应用。
丹红注射液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丹红注射液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标签:丹红注射液;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综述丹红注射液主要含有丹参酮、丹参酸、丹参酚酸及红花黄色素、红花酚苷和儿茶酚等化学成分[1],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梗死、脑供血不足及血管性痴呆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近年来在内分泌、呼吸、消化等其他系统疾病中作为辅助治疗药物,疗效显著。
笔者现对近5年丹红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 药理作用1.1 抑制血小板聚集丹红注射液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液黏滞度的作用。
邵氏[2]通过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CD62P)的影响,发现丹红注射液能够降低CD62P和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 的表达,抑制血小板活化,同时具有抗凝抑栓的作用。
陈氏等[3]通过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和GP Ⅱb/Ⅲa受体的影响,发现丹红注射液能够降低CD62P的表达水平,减少GPⅡb/Ⅲa受体的激活,表明丹红注射液可以抑制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小板活化。
邓氏等[4]研究发现,丹红注射液能够调整血浆血栓素A2/前列环素(PGI2)平衡,显著降低血浆血栓素B2水平,提高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抑制血栓形成;并能兴奋PGI2合成酶活性,扩张脑血管,减轻血管收缩,改善微循环。
1.2 抗炎症损伤脑缺血再灌注后局部过度炎症反应是造成脑组织损伤的主要原因。
缺血再灌注早期产生的炎性因子可激活白细胞黏附到脑缺血区微血管内皮细胞上,引起内皮细胞皱缩、破裂和坏死,破坏血脑屏障,并可在细胞因子作用下进入脑缺血区,导致严重的炎症反应,从而加重脑组织损伤。
因此,细胞因子在调节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局部炎症反应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王氏[5]通过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发现丹红注射液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提示丹红注射液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分析丹红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注射剂,被广泛用于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病。
临床上,中风心脑血管病一直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疾病,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
丹红注射液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文将从丹红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临床试验结果以及治疗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中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丹红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丹参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微循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从而起到保护神经细胞、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的作用。
丹红注射液是以丹参为主要原料提取而成,其主要成分为丹参酮。
丹红注射液主要通过扩张脑血管、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药理作用,从而起到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病的作用。
丹红注射液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凝血等多种药理作用,能够进一步改善脑部病变,提高脑部功能。
二、临床试验结果丹红注射液在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病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一项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显示,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差异,发现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在半年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丹红注射液在促进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
针对心脑血管病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临床试验结果也显示,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
丹红注射液还能够减少患者的心脏损伤标志物的释放,降低患者的心脏负荷,减轻心脏负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三、丹红注射液的治疗效果丹红注射液在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适合于急性缺血性中风、心脑血管病合并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
而且,丹红注射液疗效确切,药物制备简便,不易引起副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丹红注射液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切不可过量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科研人员对丹红注射液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中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药物选择。
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分析一、丹红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丹红注射液是由红花、川芎、木香、丹参、三七等中药提取液组成的中药注射剂,具有血瘀舒络、活血祛瘀、扶正固脱等功效。
丹红注射液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系统活化,降低血液粘度和凝血酶原时间,改善微循环障碍和缺血性损伤,从而达到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病的目的。
二、临床疗效分析1.改善病情丹红注射液能够改善中风心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丹红注射液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脂,减少血小板聚集,从而减轻血栓形成,并保护神经细胞,减轻损伤,改善神经功能。
2.减少并发症丹红注射液能够减少中风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并发症,包括心肌梗死、再次中风等。
丹红注射液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神经再生,减少神经细胞坏死和神经元萎缩,从而降低并发症风险。
3.安全性高丹红注射液安全性高,对患者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
丹红注射液是中药注射剂,不同于化学药物,没有毒副作用、耐受性低等问题,更加适合中风心脑血管病患者长期治疗。
三、注射方法丹红注射液的剂量和注射方式应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等因素进行调整。
一般剂量为每日1~2袋,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采用静滴或静注方式给药,每次持续10~20分钟。
四、注意事项1.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丹红注射液患者有过敏史或药物过敏者慎用。
3.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丹红注射液。
4.注射丹红注射液时应注意穿刺部位的消毒和无菌操作。
5.丹红注射液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出血,应立即停药。
五、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病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病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丹红注射液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选用当代中药制剂加工从紫丹参和红花中提炼相关成分制作而成的中药注射剂。
具备活血化淤功效,临床医学上常见于治疗心血管病症,如心肌梗塞和脑缺血脑血管病。
近些年,伴随着对丹红注射液研究的深入,其运用范畴持续拓展。
本文关键选择近年来知网(CNKI)中检索的参考文献,分析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病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为丹红注射液的医学使用给予参照。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老年疾病;临床运用;药理学丹红注射液关键带有丹参酮、丹参酸、丹参酚酸及红花黄色素、紅花酚苷和儿茶酚等成分,具备活血化淤、通络舒络作用,临床医学常见于治疗冠心病心梗、心肌梗塞、慢性心衰、脑梗塞、大脑供血不足及血管性痴呆等心血管疾病,近些年在内分泌失调、呼吸系统、消化吸收等其他疾病中做为辅助药品,效果明显。
1.药用价值1.1抑止血小板聚集丹红注射液具备极强的抗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血夜黏滞度的功效。
杨爱萍【5】仔细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疾病(COPD)急性加剧期病人血细胞-P 挑选素(CD62P)的影响,发现丹红注射液可以减少CD62P和血细胞膜糖蛋白CD62P 的表述,抑止血细胞活性,与此同时具备抗凝抑栓的功效。
1.2抗炎损伤脑缺血再灌注后部分炎症现象是导致脑细胞损害的首要原因。
缺血性再灌注初期造成的炎性因子可激活白细胞计数粘附到脑栓塞区血管内皮上,造成内皮细胞褶皱、裂开和萎缩,毁坏血脑屏障,并可在细胞因子功效下进到栓塞区,造成比较严重的炎症现象进而加剧脑部损害。
因而,细胞因子在调整脑栓塞再灌注后脑部分炎症现象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唐进法【3】仔细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血清蛋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发现丹红注射液能减少急性脑梗塞病人血清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恶性肿瘤萎缩因素-α(TNF-α)、胰蛋白酶-9(MMP-9)的水平,提醒丹红注射液具备一定的抗感染功效。
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摘要】丹红注射液可缓解心绞痛,治疗冠心病、心机梗塞、瘀血型肺心病、缺血性脑病、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对于一些肝肾疾病、糖尿病并发症,甚至妇科疾病方面都颇有疗效,临床许多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315-02丹红注射液是中药复方制剂,由丹参、红花、注射用水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功效,临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为推广其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本文将其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治疗心血管疾病丹红注射液主要是由丹参和红花组成。
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中的主要组成成分丹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能降低血管阻力及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同时具有提高心肌组织耐缺氧能力。
其中,丹参中的丹参酚酸能有较的抗血小板聚集,显著降低血浆的TXA2水平。
另外,丹参中的另一有效成分丹参酮具有抗血栓形成和氧化损伤,改善微循环作用。
而丹红注射液中的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的作用,红花提取物在体内外均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的能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营养心肌细胞,使缺血心肌组织氧的供求明显增加。
研究表明,红花的有效成分明显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激活和释放TXA2,激活血管内皮细胞释放PGI2,具有明显改善外周循环中TXA2/PGI2平衡失调的效果,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研究显示,丹参和红花二者合用能活血化瘀、通脉舒络,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凝集,增加血流量,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瘀血型肺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效果显著。
阳庆德[1]研究发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以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丹红注射液30ml用 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稀释),1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予以治疗,其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数据显示有效率达96.0%。
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及安全性评价
9 8・ 4
山西 医药杂志 2 1 00年 1 0月第 3 9卷第 1 下半 月 S ax Me , tbr 0 0, o.9 N .0teS cn 0期 hni dJOc e 1 V 13 , o 1 eod o 2 h
7 Hu k c e EE, r z C s l sPE, i e H , ta . p o u t e e p f C u — aal a S d rL e 1 Re r d c i x e — v i
危 险 因素 , 涉 及社 会 学 特 征 方 面 的 文 化 程 度 、 房 条 件 、 可 住
经 济收入等 因素 。产 妇文化程 度越低 , 产后抑 郁症 的发生 率 明显升高 。无 固定 收入 对产 后抑 郁症 的影 响有 明 显差 异 。产妇文化程度低 , 接受教 育少 , 对妊娠 、 娩知识 了解 分
d s r e s Ex i h r , 0 0, 9 3 91 . io d r. p Op n P a,9 1年 2月 生 , 主 任 医 师 , 津 市 女 17 副 天 蓟 县 人 民 医院 ,0 90 3 10
丹红 注射 液 的临 床 应 用进 展 及安 全性 评 价
2 0 , ( ):4 0787 7.
尊, 对产时、 产褥期的 紧张 和压力起 着缓 冲作用 , 同时 对维
持 产 妇 良好 情 绪 也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有 调 查 显 示 , 庭 关 系 家
1 赵淑新 , 2 刘琪 . 产褥期 抑郁症 发生率及 危 险因素. 中国妇 幼保
健 ,0 8 2 ( 5 :0 0 2 0 ,3 1 ) 26 .
和 睦者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低 。 参 考 文 献
1 乐 杰 . 产 科 学 . .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0 8 妇 7版 北 人 20.
丹红注射液的功效与用途
丹红注射液的功效与用途丹红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注射剂,主要由丹参注射液和红花注射液组成。
丹红注射液具有多种功效和用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一、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丹红注射液中的丹参和红花等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微循环,增强血液流动性,促进血液循环。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疾病,可以改善面部肌肉瘫痪、四肢无力、语言障碍等症状。
二、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丹红注射液中的丹参等药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粘附,减少血液凝固,防止血栓的形成。
因此,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高血压等疾病,可以改善冠脉供血不足、脑血管疾病等症状。
三、抗炎抗菌,增强免疫力:丹红注射液中的丹参等药物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菌感染,减轻组织炎症和感染症状。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风寒湿痹等疾病,可以改善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
此外,丹红注射液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对于预防和治疗感冒、呼吸道感染等有一定效果。
四、降脂降压,改善心脑血管疾病:丹红注射液中的丹参等药物具有降脂降压的作用,可以降低血脂和血压,改善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可以降低血脂和血压的水平,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五、抗氧化,延缓衰老:丹红注射液中的丹参等药物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修复受损细胞,延缓细胞衰老。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可以改善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等症状。
六、安神定志,缓解焦虑抑郁:丹红注射液中的丹参等药物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可以缓解焦虑抑郁,改善睡眠质量。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等疾病,可以减轻心理压力,恢复情绪平衡。
丹红注射液作为一种中药注射剂,具有以上多种功效和用途。
但是,丹红注射液属于药物,使用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严格按照剂量和方法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丹红安全性
丹红注射液使用注意事项
丹红注射液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一次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
100~500ml稀释后缓慢滴注,一日1~2次;伴有糖尿病 等特殊情况时,改用0.9%的生理盐水稀释后使用。 疗程推荐:10--15天为1个疗程。
丹红注射液使用注意事项
1 本品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在同一容器内使用; 2 谨慎联合用药,如需请注意用药间隔
备极高的准确性
主要化学成分
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中药生产平台
质量控制 全程指纹图谱在线控制
安全性
保障添加安标题全性
国内首个通过 美国先进的药 物安全性评价 的中药注射剂
安全性 ---通过美国先进的药物安全性评价
欧洲及美国药品管理机构要求各类新药在上 市前都需做临床前致心律失常(即QT延长)检 验,是必要的安全性检测手段。在国内在这方面 还是空白。
安全性
保障添加安标题全性
国内首个通过 美国先进的药 物安全性评价 的中药注射剂
安全性
河南中医学院牵头,开展3万例大样本、多中心集中监测
支撑课题
➢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中药上市后安全性监测与再 评价标准规范的研究》子课题,课题编号:2006038086056
➢ “重大新药创制”十一五重大专项项目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关键技术》子课题任务—丹红注射液医院 集中监测,课题编号:2009ZX09502-030
➢ “重大新药创制”十二五重大专项项目《大品种药物IV期临 床试验及新药临床试验审评研究技术平台》子课题---丹红注 射液上市后临床研究,课题编号:2011ZX09304-07.
课题完成情况
2009年 2010年
完成10409例丹红注射液集中 监测,结果显示不良反应发 生率约为0.4%,且78.9%的 ADR无需对症处理即可痊愈 或好转。
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丹红注射液是由济南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冠心病、肺心病、缺血性脑病、脑血栓的药物。
其主要成分为丹参、红花。
丹参味苦微寒,具有活血化瘀、凉血宁心之功;红花味辛性温,具有活血通经、和血止痛之功。
二者合用,可共奏活血通络、祛瘀生新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丹参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流量;扩张外周血管;提高纤溶酶活性,延长出、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抑制纤维母细胞的过度增生;改善肝脏微循环;抗菌等作用[1]。
红花有兴奋子宫,抗凝血、血栓,镇痛,降血脂,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脑缺血,缓解心肌缺血,保肝,抗炎,促进骨代谢等作用[2]。
因此,丹红注射液在治疗冠心病、肺心病、缺血性脑病、脑血栓以外,还有很多别的用途,现将其综述如下。
1 急性胰腺炎运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提示丹红注射液能使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指标显著好转,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患者血清中的TNF-α及NO 过度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对机体造成的损伤[3]。
2 血管性痴呆运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丹红注射液具有改善缺血区微循环,减轻再灌注继发的氧自由基、兴奋氨基酸、钙超载损害,保护缺血区半暗带残存的脑组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作用,在治疗血管性痴呆方面有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的价值[4]。
3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运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131例,78例受孕,受孕率为59.54%;对照组128例,35例受孕,受孕率为27.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丹红注射液治疗输卵管阻塞,可起到消炎祛瘀、松解粘连、软化管壁的作用,从而达到输卵管通畅、蠕动增强和功能恢复之目的,本法充分体现了丹红注射液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优势[5]。
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病临床验证总结报告
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病临床验证总结报告陕西省中医学院附院陕西省人民医院丹红注射液是济南步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中药注射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866号。
该药由丹参、红花经过现代工艺提取而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瘀血闭阻所致的中风证候,及缺血性脑病、脑血栓等病症。
为客观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自1998年3月至1999年12月,对丹红注射液进行了临床验证,共观察病例400例,其中丹红注射液治疗组300例,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100例,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
两组病人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候积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方面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为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临床验证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愈显率37.67%,总有效率89.33%,对照组愈显率20.00%,总有效率72.00%,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愈显率40.00%,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愈显率20.00%,总有效率78.00%,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
主要症状疗效,治疗组对言语蹇涩、偏身感觉异常两组症状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
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治疗组愈显率40.00%,总有效率90.67%,对照组愈显率26.00%,总有效率78.00%,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优于对照组。
总的生活能力状态疗效,以病残程度为评定标准,治疗组愈显率37.67%,总有效率87.33%,对照组愈显率21.00%,总有效率69.00%,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总的生活能力状态疗效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自身前后比较分别为p<0.05、p<0.01,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治疗组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分析中风心脑血管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医学不断探索创新。
在这个背景下,丹红注射液作为中药治疗的一种代表,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为医学界提供科学的参考。
一、研究背景1.1 中风心脑血管病的危害中风心脑血管病包括脑卒中和心脑血管事件,是由于脑部或心血管系统的血管病变引起的一组疾病,常表现为中风、冠心病等。
其病程复杂,治疗难度大,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1.2 丹红注射液的来源和成分丹红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包括丹参酮、丹参素等。
这些成分在中医传统理论中被认为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的作用,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二、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2.1 临床研究概况近年来,针对丹红注射液在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病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
临床试验涉及的患者群体广泛,试验设计多样,旨在全面了解丹红注射液的疗效和安全性。
2.2 丹红注射液的药理作用通过对丹红注射液的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机制,包括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抗炎等。
这些作用为其在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病中的疗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临床效果分析3.1 丹红注射液在急性期的疗效一些临床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在中风急性期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减轻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这可能与其活血化瘀的药理作用有关。
3.2 丹红注射液在康复期的应用除了急性期的治疗,丹红注射液在中风康复期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些长期观察发现,持续使用丹红注射液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逐步恢复,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3.3 丹红注射液的安全性在多项研究中,丹红注射液的安全性表现良好。
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注射部位疼痛、过敏反应等,但多数患者能够耐受。
对于长期使用和特殊人群,仍需谨慎使用。
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观察
报表, 进行统计整理, 观察主要 A R的表现。下面介绍几例 D A R报表病例: D
过敏性皮疹 1 患者, 6 岁, 例。 女,2 因冠心病人院, 使用丹
红注射 液 2 0 mL配入 5 葡 萄糖 注射 液 20 L 中静脉 滴 5 m
注, 日2 每 次。用药第 3 天时, 患者出现前臂皮肤瘙痒, 继而
金 额、 物用药频度( D s 、 药 D D ) 限定 日剂 量 ( D , 简述 他 汀类 药 物 的 临 床应 用进 展 。结 果 : 用 调 节 血 脂 药 用药 金 D C)并 所 额 逐 年 上 升 , 汀 类 药 物 占主要 部 分 , 应 用 广 泛 , 以阿 托 伐 他 汀最 多 。结 论 : 院对 调 节 血 脂 药 物 的 临床 疗 效 及 安 他 且 尤 我 全 性 做 到 了很 好 的评 估 , 其 符 合 应 用 发展 趋 势 。 使
体温有所下降, 逐渐恢复正常。
腹痛、 腹泻 1 。 例 患者 , ,8岁, 男 5 因心绞痛 、 病人院 , 糖尿 给予丹红注射液 4 L配入 09 氯化钠注射液 20 L中 0 m . 5 m
・5 ・ 2
P o e d n fCl i l e ii e J n 2 1 , l2 . r c e i g o i c d cn , a . 0 1 Vo 0 No 1 n a M
瘙 痒剧烈 , 、 背部 、 内侧 出现红 色皮疹 , 虑过敏 反 面部 胸 股 考 应, 即停止输液 , 立 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 5 g 大约 l , m h后症
丹红注射液为纯中药制剂, 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冠心病、
心绞痛、 心肌梗死、 脑血栓等症, 具有疗效显著和不良反应小
等特点, 在临床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 , 鉴于丹红注射剂
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胡芳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1(030)012
【摘要】@@ 丹红注射液为丹参、红花等提取物的中药注射剂,主要有丹参酮、丹参酸、丹参酚酸及红花黄色素、红花酚苷和儿茶酚等化学成分,丹红注射液具有活
血化瘀、通脉舒络作用,在临床上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将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及安全性综述如下.
【总页数】2页(P116-117)
【作者】胡芳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药剂科,01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2+.6
【相关文献】
1.丹红注射液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王硕;何俗非;翟静波;张毅;康立源;任明
2.主动集中监测法评价700例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J], 康阿龙;张娴;黄
黎明;孙成荣;马金强
3.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病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吕海洋;莫颖宁
4.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病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吕海洋;莫颖宁
5.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J], 赵琳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i;静脉滴注甲氨蝶呤10 nag,1次/周,疗程共
8周。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U=2.48,P<0.05)。 1.4眼科疾病:欧穗珍哺1将60例各种原因所致眼底出血 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同时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 对照组单纯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2种基础治疗相同,10
危险因素,可涉及社会学特征方面的文化程度、住房条件、 经济收入等因素。产妇文化程度越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率明显升高。无固定收入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有明显差 异。产妇文化程度低,接受教育少,对妊娠、分娩知识了解 少,使孕产妇对分娩存在恐惧心理,紧张、焦虑的情绪可诱 发产后抑郁症。经济状况差的产妇住院分娩、哺育婴儿的 支出,加重了经济负担,使心理负担加重,易诱发情绪失调, 促进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家庭作为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 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的情感和物质支持可提高产妇的自 尊,对产时、产褥期的紧张和压力起着缓冲作用,同时对维 持产妇良好情绪也具有重要意义。有调查显示,家庭关系 和睦者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低¨“。 参考文献
实用护理杂志,2003,19(3):63. 5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6
Psychiatry,2001,35(1):69.
(收稿日期:2010-04-02) 作者简介:王会艳,女,1971年2月生,副主任医师,天津市
mood
Goodnick PJ,Chaudiy T,Artadi J,et a1.Women’sissues
mL
加入丹红注射液2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以14 d为1 个疗程。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分别观察肺动脉平均压 (MPAP)/体动脉平均压(MBAP),并进行疗效比较。结 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78%,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可明显改善肺心 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MPAP,而对MBAP无明显影响。 2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1.2脑血管系统疾病:(1)急性脑梗死:丹红注射液可明 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和神经功能缺 损。胡仁琳等H o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一定 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3例采用丹红注射液40 mL加入
3,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1.3类风湿关节炎:郑新春和镇兰芳【71将80例类风湿关节 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各40例,试验组口服塞来 昔布200 mg,2次/d,静脉滴注甲氨蝶呤10 mg,1次/周;静 脉滴注丹红注射液20 mL,1次/d,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
200 mg,2
disordemExpin来自蓟县人民医院,301900
Opin Pharm,2000,1:903-916.
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及安全性评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075000) 丹红注射液为丹参、红花等提取物的中药注射剂,主要 有丹参酮、丹参酸、丹参酚酸及红花黄色素、红花酚苷和儿 茶酚等化学成分,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等功能,被广泛 应用于临床,现将丹红注射液的l临床应用进展及安全性综 述如下。 1临床应用 1.1心血管系统疾病:(1)冠心病:丹红注射液具有扩张 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及显著的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并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损伤,降 低血液黏度及总胆固醇的作用。常虹…在常规治疗基础 上用丹红注射液20一4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500 mL静脉滴注,2次/d,治疗冠心病患者56例,14 d为1个 陈敬然 曹建荣 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60例患 者中甘油三酯升高52例,治疗后显效7例,有效35例,无 效10例,总有效率81%。血清总胆固醇升高7例,治疗后 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71%;高密度脂 蛋白降低3l例,治疗后显效6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 有效率8l%。(3)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虎瑞娟等p1对 52例慢性肺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取 得了满意疗效。将102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 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 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d
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高于对照组 (73%);治疗组治愈所需时间(19±4)d比对照组(27±3) d显著缩短(P<0.05)。由此可以看出,丹红联合复方樟 柳碱注射液具有协同作用,加快出血、瘀血及水肿吸收,同 时能改善眼底缺血、缺氧,促进视功能的恢复,其联合应用 是治疗眼底出血的有效方法,并能缩短治愈时间。 1.5骨科疾病:柏传毅等一1采用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治 疗60例骨折患者,并设对照组对照,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及局部疼痛、肿胀改善情况。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40
1乐杰.妇产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崔艳杰,孙秀发.产后抑郁的病因研究概况.国外医学社会医学 分册,2004。24(4):166. 3龚绍麟.抑郁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7
Hucke EE,Cruz-Casallas PE,Sider 12t,et a1.Reproductive
15 Johnston SJ,Boyce PM,Hickey AR,et a1.Obstetric risk factors for
postnatal depression
Z J
in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y
samples.Aust N
4杨怡,何仲.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与分娩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ence
experi- Bio-
modulates dopamine related behavioral
responses.Plan
treat
ehem Behay,2001,68:575-582. 8 Solnek BL,Seiter
T.How tO
diagnose and
depresion.Nurse
Praet,2002,27:12-24.
9彭国枕.全科医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0陈静.产后抑郁症病因的分析及护理干预.江西医药,2008,43 (3):276.
1l张秋莲,苟小玲.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的探讨.实用临床医学,
2007,8(7):74. 12赵淑新,刘琪.产褥期抑郁症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中国妇幼保 健,2008,23(15):2060. 13杨梅,自满,曾三梅.产后抑郁症调查及对策.现代I|缶床护理, 2008,7(3):1. 14赵淑新,李淑芬。韩艳君.958例产妇产后抑郁症研究.中国妇 幼保健,2008,23(2):225.
疗程。结果:①临床症状的疗效评价:心前区疼痛29例,
治疗后症状消失25例,有效率86%;心悸、气促18例,治疗 后症状消失15例,有效率83%;伴心力衰竭11例,治疗后
心力衰竭纠正9例,有效率82%。②辅助检查异常疗效评
价:心肌缺血37例,治疗后缺血消失28例,有效率76%;室 性早搏15例,治疗后早搏消失11例,有效率73%;室上性 早搏8例,治疗后早搏消失6例,有效率75%;治疗后心房 颤动消失3例,有效率60%。(2)高脂血症:张富亮等忙1采 用丹红注射液治疗高脂血症60例,取得满意疗效。用丹红 注射液3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
2.262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250
mL,
静脉滴注,每El 2次。对照组不用同类药物。结果:治疗组 有效率96%,对照组76%,愈合时间,治疗组平均为(39
4-
7)d,对照组平均为(52±7)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疼痛改善情况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 率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肿效 果,治疗组有效率93%,对照组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治疗组4周 后(48±17)。对照组(32±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促进成骨活跃,提高 骨折愈合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骨折后的局部疼痛和 肿胀时间短,效果好。 1.6早期糖尿病肾病:李中明¨训将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 用盐酸贝那普利10 mg/d,氟伐他汀钠40 mg/a,降糖药物 (根据病情选择采用二甲双胍或格列齐特或拜糖平控制空 腹血糖在6—7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治疗组在以 上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至木糖醇溶 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均连用15 d为1个 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栓素2(TX)B: 有显著性降低(P<0.05)、6一酮一前列腺素n俚显著升高 (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TXB:/6-酮-前列腺素 nd均显著降低(P<0.05,P<0.01),而治疗组疗效明显 优于对照组(P<O.05),说明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 的机制可能与调节1xA2-PGI:的平衡失调有关。 1.7慢性萎缩性胃炎:王华宁¨¨将6l例慢性萎缩性胃炎 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给 L广谷氨酰胺哌仑酸钠1袋/次,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 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于液体中静脉滴注,1次/d,15 d为 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7 d,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再做胃 镜及病理活组织检查复查。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 总有效率63%,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说明丹红注射液 能改善胃的微循环,对胃黏膜防御因子的保护功能具有增 强和激活作用,能不同程度地软化所发生的增生性病变。 故对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有一定的治疗作 用。 2安全性评价 丹红注射液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调节血管张力、改善脏 器血液循环的药物,随着该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有关其 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黄承杰¨21对2005—2008年48 例有关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 2.1不良反应类型 I型变态反应表现共38例,其中发生过敏性休克4 例,急性肾功能衰竭l例,循环系统反应4例,消化系统损 害3例,神经系统损害2例。 2.2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输注丹红注射液5—30 min内发生不良反应者28例 (58.3%),用药30min至24 h出现不良反应者14例,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