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x线检查表现及重点内容1

尘肺x线检查表现及重点内容1
尘肺x线检查表现及重点内容1

尘肺x线检查表现及重点内容

1.目的和要求

(1)结合尘肺的病理改变,深刻理解各种x线表现的形成。

(2)确切掌握尘肺的x线诊断特征。

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以及教学挂图等。

3.内容提要

尘肺各种X线表现如下:

(1)尘肺结节:多为类圆形,小阴影直径多在4mm以下,少数可达10mm,广泛分布于两肺中下区,一般边界较清楚,且逐渐向上肺蔓延。这是尘肺最主要的基本表现。

(2)不规则形小阴影:为一群粗细、长短、形态不一的阴影,也可交织成网状或蜂窝状,常首先出现于中下肺,且逐渐向上发展。

(3)大阴影:指长径在10一20mm的条状或块状影,多见于两肺上、中肺野亦可呈对称的“八字形”,这是尘肺结

节和肺炎,肺不张等融合而成的团块状纤维化。其周边可有不同程度的气肿带包围。

(4)胸膜斑:由尘肺引起不同程度的胸膜肥厚、粘连和钙化。

(5)肺纹理在尘肺早期即可出现纹理增粗,增多,并可扭曲或呈网状。

(6)肺门增大,增浓,并可呈壳样淋巴结钙化。晚期可发生肺动脉高压。

(7)肺气肿:多为局限性,程度不等,且可形成肺大泡。

(8)尘肺并发肺结核:尘肺和结核常有互相促进作用,二者并存。早期尘肺可合并上肺野浸润性肺结核。而晚期尘肺的大块阴影中出现空洞或发展迅速均为合并结核表现。

4.重点

(1)确切认识尘肺结节及其在诊断上重要意义和尘肺诊断原则。

(2)掌握晚期尘肺的各种复杂的x线表现。

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阅片(示教)

实验六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阅片(示教) 及矽结节病理切片境下观(示教) 【实验目的】 1.基本掌握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的分级,胸片分区、分带;典型矽结节的显微镜下形态观。 2.了解认识小阴影的分类及相应符号、密集度,尘肺X线诊断的基本记录。 【实验内容及原理】 1. 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阅片(示教)。 2. 矽结节病理切片境下观(示教)。 【实验器材及实验准备要求】 (一)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使用要求 1. 我国尘肺诊断标准片(1/4胸片GBZ70—1985,标准片光盘GBZ70—2002)。 2. 显微镜;矽肺肺病理组织切片;正常肺组织切片。 3. 阅片机或和多媒体教室。 (二)实验耗材(含实验药品、动物等) 无 (三)实验准备要求 1. 每实验室一套我国尘肺诊断标准片(1/4胸片GBZ70—1985);一台阅片机。 2. 每实验室一套:2台显微镜;一张矽肺肺病理组织切片;一张正常肺组织切片。 3. 多媒体教室;标准片光盘GBZ70—2002。 【方法和步骤】 内容一: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阅片示教 一、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 (一)无尘肺(代号O) 1. O:X线胸片无尘肺表现。 2. O+:胸片表现尚不够诊断为“Ⅰ”者。 (二)一期尘肺(代号Ⅰ) 1. Ⅰ:有总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到2个肺区。 2. Ⅰ+:有总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4 个肺区。 (三)二期尘肺(代号Ⅱ) 1. Ⅱ:有总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密集度3级的小阴

影,分布范围达到4 个肺区。 2. Ⅱ+:有总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小阴影聚集;或有大阴影,但尚不够定为“Ⅲ”者。 (四)三期尘肺(代号Ⅲ) 1. Ⅲ: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0 mm , 短径不小于10 mm 。 2. Ⅲ+:单个大阴影的面积或多个大阴影的面积的总和超过右上肺区面积者。 二、肺区及带的划分 1. 肺区划分将肺尖至膈顶的垂直距离等分为三,用等分点的水平线将每侧肺野各分为上、中、下三区,总共六个肺区。 2. 肺带划分按肺野内1/3部分、中1/3部分、外1/3部分,将两侧肺野分成内、中、外三带。 三、大、小阴影的划分 1. 小阴影是指直径或宽径不超过10 mm的阴影。 2. 大阴影是指最长径10 mm以上的均匀而致密的团块状阴影。 四、标准片记录符号及其含义见表1 表1 小阴影在标准片中的记录符号 小阴影 大小(mm) <1 1~3 3~10 类圆形(直径)p q r 不规则形(宽径)s t u 五、小阴影密集度 指一定范围内小阴影数量。分为三级,参见标准片。 (一)类圆形小阴影 1. 1级:一定量的、肯定的类圆形小阴影,肺纹理清晰可见。 2. 2级:多量的类圆形小阴影,肺纹理一般尚可辨认。 3. 3级:很多量的类圆形小阴影,肺纹理部分或全部消失。 (二)不规则形小阴影 1. 1级:相当量的不规则形小阴影,肺纹理一般尚可辨认。 2. 2级:多量的不规则形小阴影,肺纹理通常部分消失。 3. 3级:很多量的不规则小阴影,肺纹理通常全部消失。 六、不够定为“Ⅲ”的大阴影 1. 小阴影聚集,尚未形成均匀致密的块状影。 2. 大阴影出现尚未达到2cm×1cm。 3. 出现“斑片条”或“发白区”。 七、胸膜改变

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阅片(示教)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实验六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阅片(示教) 及矽结节病理切片境下观(示教) 【实验目的】 1 ?基本掌握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的分级,胸片分区、分带;典型矽结节的显微镜下形态观。 2?了解认识小阴影的分类及相应符号、密集度,尘肺X线诊断的基本记录。 【实验内容及原理】 1. 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阅片(示教)。 2. 矽结节病理切片境下观(示教)。 【实验器材及实验准备要求】 (一)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使用要求 1. 我国尘肺诊断标准片(1/4胸片GBZ70 —1985,标准片光盘GBZ70 —2002)。 2. 显微镜;矽肺肺病理组织切片;正常肺组织切片。 3. 阅片机或和多媒体教室。 (二)实验耗材(含实验药品、动物等) 无 (三)实验准备要求 1. 每实验室一套我国尘肺诊断标准片(1/4胸片GBZ70 —1985); 一台阅片机。 2. 每实验室一套:2台显微镜;一张矽肺肺病理组织切片;一张正常肺组织切片。 3. 多媒体教室;标准片光盘GBZ70 —2002。 【方法和步骤】 内容一: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阅片示教 一、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 (一)无尘肺(代号O) 1. O: X线胸片无尘肺表现。 2. O+:胸片表现尚不够诊断为"I”者。 (二)一期尘肺(代号I) 1. I:有总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到2个肺区。

2. I + :有总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 影,分布范围达到 4个肺区。 (三)二期尘肺(代号n ) 1. n :有总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 影,分布范围达到 4个肺区。 2. n + :有总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 阴影, 但尚不够定为“川”者。 (四)三期尘肺(代号川) 1. 川: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 20 mm,短径不小 于10 mm 。 2. 川+:单个大阴影的面积或多个大阴影的面积的总和超过右上肺区面积者。 二、肺区及带的划分 1. 肺区划分 将肺尖至膈顶的垂直距离等分为三,用等分点的水平线将每侧肺野各分 为上、中、下三区,总共六个肺区。 2. 肺带划分 按肺野内1/3部分、中1/3部分、外1/3部分,将两侧肺野分成内、 中、 外三带。 三、 大、小阴影的划分 1. 小阴影是指直径或宽径不超过 10 mm 的阴影。 2. 大阴影是指最长径 10 mm 以上的均匀而致密的团块状阴影。 四、 标准片记录符号及其含义 见表1 五、小阴影密集度 指一定范围内小阴影数量。分为三级,参见标准片。 (一) 类圆形小阴影 1. 1级:一定量的、肯定的类圆形小阴影,肺纹理清晰可见。 2. 2级:多量的类圆形小阴影,肺纹理一般尚可辨认。 3. 3级:很多量的类圆形小阴影,肺纹理部分或全部消失。 (二) 不规则形小阴影 1. 1级:相当量的不规则形小阴影,肺纹理一般尚可辨认。 2. 2级:多量的不规则形小阴影,肺纹理通常部分消失。 3. 3级:很多量的不规则小阴影,肺纹理通常全部消失。 4个肺区;或有总密集度 2级的小阴 4个肺区;或有总密集度 3级的小阴 4个肺区;或有小阴影聚集;或有大

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阅片(示教)

实验六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阅片(示教) 及矽结节病理切片境下观(示教) 【实验目的】 1.基本掌握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的分级,胸片分区、分带;典型矽结节的显微镜下形态观。 2.了解认识小阴影的分类及相应符号、密集度,尘肺X线诊断的基本记录。 【实验内容及原理】 1、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阅片(示教)。 2、矽结节病理切片境下观(示教)。 【实验器材及实验准备要求】 (一)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使用要求 1、我国尘肺诊断标准片(1/4胸片GBZ70—1985,标准片光盘GBZ70—2002)。 2、显微镜;矽肺肺病理组织切片;正常肺组织切片。 3、阅片机或与多媒体教室。 (二)实验耗材(含实验药品、动物等) 无 (三)实验准备要求 1、每实验室一套我国尘肺诊断标准片(1/4胸片GBZ70—1985);一台阅片机。 2、每实验室一套:2台显微镜;一张矽肺肺病理组织切片;一张正常肺组织切片。 3、多媒体教室;标准片光盘GBZ70—2002。 【方法与步骤】 内容一: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阅片示教 一、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 (一)无尘肺(代号O) 1、O:X线胸片无尘肺表现。 2、O+:胸片表现尚不够诊断为“Ⅰ”者。 (二)一期尘肺(代号Ⅰ) 1、Ⅰ:有总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到2个肺区。 2、Ⅰ+:有总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 4 个肺区。 (三)二期尘肺(代号Ⅱ) 1、Ⅱ:有总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

分布范围达到 4 个肺区。 2、Ⅱ+:有总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小阴影聚集;或有大阴影,但尚不够定为“Ⅲ”者。 (四)三期尘肺(代号Ⅲ) 1、Ⅲ: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0 mm , 短径不小于10 mm 。 2、Ⅲ+:单个大阴影的面积或多个大阴影的面积的总与超过右上肺区面积者。 二、肺区及带的划分 1、肺区划分将肺尖至膈顶的垂直距离等分为三,用等分点的水平线将每侧肺野各分 为上、中、下三区,总共六个肺区。 2、肺带划分按肺野内1/3部分、中1/3部分、外1/3部分,将两侧肺野分成内、中、 外三带。 三、大、小阴影的划分 1、小阴影就是指直径或宽径不超过10 mm的阴影。 2、大阴影就是指最长径10 mm以上的均匀而致密的团块状阴影。 四、标准片记录符号及其含义见表1 表1 小阴影在标准片中的记录符号 小阴影 大小(mm) <1 1~3 3~10 类圆形(直径) p q r 不规则形(宽径) s t u 五、小阴影密集度 指一定范围内小阴影数量。分为三级,参见标准片。 (一)类圆形小阴影 1、1级:一定量的、肯定的类圆形小阴影,肺纹理清晰可见。 2、2级:多量的类圆形小阴影,肺纹理一般尚可辨认。 3、3级:很多量的类圆形小阴影,肺纹理部分或全部消失。 (二)不规则形小阴影 1、1级:相当量的不规则形小阴影,肺纹理一般尚可辨认。 2、2级:多量的不规则形小阴影,肺纹理通常部分消失。 3、3级:很多量的不规则小阴影,肺纹理通常全部消失。 六、不够定为“Ⅲ”的大阴影 1、小阴影聚集,尚未形成均匀致密的块状影。 2、大阴影出现尚未达到2cm×1cm。 3、出现“斑片条”或“发白区”。 七、胸膜改变

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阅片示教

. 实验六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阅片(示教) 及矽结节病理切片境下观(示教) 【实验目的】 1.基本掌握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的分级,胸片分区、分带;典型矽结节的显微镜下形态观。2.了解认识小阴影的分类及相应符号、密集度,尘肺X线诊断的基本记录。 【实验内容及原理】 1. 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阅片(示教)。 2. 矽结节病理切片境下观(示教)。 【实验器材及实验准备要求】 (一)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使用要求 1. 我国尘肺诊断标准片(1/4胸片GBZ70—1985,标准片光盘GBZ70—2002)。 2. 显微镜;矽肺肺病理组织切片;正常肺组织切片。 3. 阅片机或和多媒体教室。 (二)实验耗材(含实验药品、动物等) 无 (三)实验准备要求 1. 每实验室一套我国尘肺诊断标准片(1/4胸片GBZ70—1985);一台阅片机。 2. 每实验室一套:2台显微镜;一张矽肺肺病理组织切片;一张正常肺组织切片。 3. 多媒体教室;标准片光盘GBZ70—2002。 【方法和步骤】 内容一: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阅片示教 一、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 (一)无尘肺(代号O) 1. O:X线胸片无尘肺表现。 +:胸片表现尚不够诊断为“Ⅰ”者。. O2(二)一期尘肺(代号Ⅰ) 1. Ⅰ:有总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到2个肺区。 +:有总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密集度Ⅰ2. 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4 个肺区。 (三)二期尘肺(代号Ⅱ) 1. Ⅱ:有总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密集度3级的小阴0 / 3 . 影,分布范围达到4 个肺区。 +:有总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2. Ⅱ个肺区;或有小阴影聚集;或有大阴影,但尚不够定为“Ⅲ”者。 (四)三期尘肺(代号Ⅲ) 1. Ⅲ: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0 mm , 短径不小于10 mm 。 +:单个大阴影的面积或多个大阴影的面积的总和超过右上肺区面积者。Ⅲ2. 二、肺区及带的划分 1. 肺区划分将肺尖至膈顶的垂直距离等分为三,用等分点的水平线将每侧肺野各分为上、中、下三区,总共六个肺区。

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阅片示教

实验六我国尘肺X 线诊断标准片阅片(示教) 及矽结节病理切片境下观(示教) 【实验目的】 1.基本掌握我国尘肺X 线诊断标准的分级,胸片分区、分带;典型矽结节的显微镜下形态观。 2.了解认识小阴影的分类及相应符号、密集度,尘肺X 线诊断的基本记录。 【实验内容及原理】 1. 我国尘肺X 线诊断标准片阅片(示教)。 2. 矽结节病理切片境下观(示教)。 【实验器材及实验准备要求】 (一)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使用要求 1. 我国尘肺诊断标准片(1/4 胸片GBZ70 —1985,标准片光盘GBZ70 —2002)。 2. 显微镜;矽肺肺病理组织切片;正常肺组织切片。 3. 阅片机或和多媒体教室。 (二)实验耗材(含实验药品、动物等) 无 (三)实验准备要求 1. 每实验室一套我国尘肺诊断标准片(1/4 胸片GBZ70 —1985);一台阅片机。 2. 每实验室一套:2 台显微镜;一张矽肺肺病理组织切片;一张正常肺组织切片。 3. 多媒体教室;标准片光盘GBZ70 —2002。 【方法和步骤】 内容一:尘肺X 线诊断标准片阅片示教 一、我国尘肺X 线诊断标准 (一)无尘肺(代号O) 1. O:X 线胸片无尘肺表现。 2. O+:胸片表现尚不够诊断为"I”者。 (二)一期尘肺(代号I) 1. I:有总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到2个肺区。 2. I +:有总密集度 1 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 4 个肺区。 (三)二期尘肺(代号n) 1. n :有总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4个肺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