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理论 一种社工理论的介绍

合集下载

中级社工考点: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中级社工考点: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中级社工考点: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2017中级社工考点: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导语:行为主义理论是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它不赞同心理分析理论和认知理论将关注的焦点放在难以观察和验证的内心世界的做法,而是主张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真正能够观察到的人的外显行为上。

一、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理论与视角[了解]:(一)行为主义理论它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做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做的不适当的反应,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对矫正对象的不适当的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帮助其学习和掌握对当前环境的恰当的反应模式。

(二)认知理论认知理论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它也着力于改变人的行为,但它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促使人的行为产生的内心世界上。

与心理分析理论不同,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

它认为,人的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其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引导。

(三)标签理论标签理论是以社会学家勒麦特(EdwinM.lement)和贝克(Howard Becker)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一个人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

标签理论认为,犯罪是社会互动的产物,而个人被社会上的重要他人(如警察、法官)贴上标签,描述为偏差行为或犯罪者,他就逐渐自我修正,自我认定就是偏差行为者或犯罪者,因而“破罐破摔”,在行为方面更加偏离社会规范。

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去标签”,即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或自认为“有问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

(四)优势视角优势视角是与问题视角对应的理论视角。

在矫正社会工作领域,传统的观念是将矫正对象看作是“有问题”的一群人。

标签理论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标签理论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标签理论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影响成人的关键期。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改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对标签理论的运用。

标签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爱德华·格里格(Edward E. Glaser)提出的,它的核心概念是,
社会的每个个体都被一些标签所包围,这些标签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

它们反映了一
个人的特性、性格或行为,而当这些标签被赋予给某个人时,其它人往往对他/她充满联
想和期望,这形成了某种广泛的社会部落。

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往往偏重于提供个性上的支持,以改变其可能存在的负
能量标签。

因此,通过标签理论,他们可以更加有效地加以理解和帮助青少年,以及引导
他们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通过实际行动,鼓励他们做出积极的行为表现,使他们摆脱负
面标签。

除此之外,在社会环境中建立关系也是青少年社会工作家常提倡的,因为关系可
以有助于改变青少年的标签形象。

此外,还有一个主要部分是强调创新思维和想象的作用。

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可以让他们
开发自己的能力,为自己重新发明自己,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并在较复杂的社会体系中挣
脱旧的标签、完全自主地生活。

可以总结的是,标签理论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更
加有效地理解青少年,加以帮助他们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帮助他们摆脱负面标签,重新
定义自我形象。

同时,也应该注重青少年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通过创新思维,突破
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开发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价值。

标签理论知识点总结

标签理论知识点总结

标签理论知识点总结标签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它解释了人们是如何理解和组织世界的。

标签理论主要关注人们是如何使用标签、分类和范畴来理解世界,并且如何影响人们对他人和事件的态度和行为。

本文将总结标签理论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标签的定义、作用、形成和影响等方面。

1. 标签理论的定义标签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博加特和其合作者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标签是指人们对事件、人或事物进行分类和归类的方式。

而标签的使用对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评价和行为产生影响。

2. 标签的作用标签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标签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并归类世界上的各种事物,使得认知和评价更为简单和高效。

其次,标签也能够影响人们对特定对象的态度和行为,使得他们对某些对象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情感反应。

最后,标签还能够影响人们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也就是所谓的自我标签或身份标签。

3. 标签的形成标签的形成主要与社会认知、社会学习和社会互动有关。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从社会环境中获得各种信息,并且通过认知过程将这些信息整理和归纳。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模仿、观察他人以及社会化过程来学习和使用标签。

社会互动理论则认为,人们在社会交往和互动中获得标签,并且通过社会反应加强和维持这些标签。

4. 标签对行为的影响标签的使用对人们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当人们被施加负面标签时,他们会更加倾向于表现出与这个标签相关的行为。

这一现象被称为自我成就预言效应,也就是标签对自身状态和行为的预言效应。

相反,当人们被施加积极的标签时,他们也会表现出与这一标签相关的行为。

5. 标签对认知的影响标签的使用也对人们的认知产生重要的影响。

通过标签,人们能够更为简单、高效地认知和理解世界。

同时,标签也会导致人们在认知和评价上产生偏差,例如将某一类别的人或物体过度一般化,从而对其产生错误的认知和评价。

总之,标签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它解释了人们是如何理解和组织世界的。

国家开放大学《老年社会工作》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老年社会工作》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老年社会工作》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题目随机,下载后利用查找功能完成学习任务形考作业11.( )可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全天候救助。

A.福利院B.救助站C.救助巡逻车D.救助亭2.( )是检视计划介入的理想结果和这些结果实现的程度及其影响的评估。

A.过程评估B.效果评估C.效率评估D.结果评估3.( )是社会工作者在制订服务计划时所需关注的对象。

A.要改变的人际关系B.要改变的问题C.要改变的人和系统D.要改变的社会环境4.( )是运用老年学的相关知识,以老年人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帮助老年人,特别是处境困难的老年人,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

A.老年照顾B.养老服务C.老年福利D.老年社会工作5.标签理论是以社会学家( )和贝克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A.勒麦特C.奥古斯特斯D.班杜拉6.当外在压力与危机来袭时,个体自身和环境中拥有的保护因子会作出自动反应,与外在压力构成交互作用,有些人会出现酗酒、吸毒、犯罪或自杀企图。

按照抗逆力理论,这种表现属于( )。

A.功能失调B.抗逆力重构C.丧失性重构D.平衡性重构7.复杂病例个案处理的一般程序包括( )。

A.开案登记B.收集资料和初步评估C.个案记录D.工作进度记录E.最终结案8.高奶奶的老伴五年前去世,由于行动不便元人照顾,她只能搬来与儿子同住。

但是这五年来,儿子和媳妇总把高奶奶锁在屋里,不允许她出门半步。

在老年社会工作中,高奶奶儿子和媳妇的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

A.虐待老人B.疏于照顾老人C.歧视老人D.忽视老人9.光荣院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不包括( )。

A.孤老烈属B.流浪乞讨人员C.孤老复员军人D.西路红军老战士10.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罪犯的功能与作用包括( )。

B.监督功能C.矫正功能D. 引导功能E.服务功能11.老陈今年62岁,他日益感到自己与新的科学技术,比如网络、电脑等的距离越来越远,他曾经尝试学习,但是发现自己学习起来进展也非常缓慢。

“标签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标签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标签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标签理论是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泰恩格斯提出。

标签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受到社会对他们的标记和定义的影响。

换句话说,人们的行为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受到他人的看法和定义的影响。

标签理论认为,一旦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比如“调皮”、“不听话”、“差劲学生”等,他们就会开始按照这个标签来行动,甚至会逐渐变成这个标签所定义的样子。

标签理论强调了人们对自我的认同是如何受到社会标签的影响的。

在班主任工作中,标签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行为和问题,并且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需要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问题,他们的行为也会受到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影响。

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要避免简单地将学生定义为“难缠”、“问题学生”,而是要去探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一个学生可能经常迟到而被贴上“不守时”这个标签,但实际上他可能是因为家庭原因或者生活环境所致,而非出于故意。

我们要保持对学生行为的理解和包容,避免过早地给他们贴上标签。

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和角色定位。

与其简单地将学生定义为“差生”、“问题学生”,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的优点和潜力。

通过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摆脱负面的标签,更好地面对问题和挑战。

一个学生可能被贴上“不爱学习”这个标签,但我们可以通过表扬他的其他优点和努力来鼓励他,让他逐渐摆脱这个负面标签,树立更积极的学习态度。

我们还可以通过标签理论来引导学生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因为标签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受到他人的标记和定义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给予学生积极的标签和定义,来激励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一个经常惹麻烦的学生可以通过表扬他的其他积极行为来激励他改变,让他逐渐摆脱“坏学生”的标签,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也要注意避免给学生过早地贴上标签。

社工理论:标签理论(5)

社工理论:标签理论(5)

标签理论与社会工作标签理论是以社会学家莱默特和贝克尔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 ,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

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

[38](一)标签理论与弱势群体社会工作是指社会 (政府和团体) 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因外部、自身和结构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恢复社会生活能力,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39]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包括以下三类:一是那些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某一方面受到某种损害的人或群体,二是那些在心理上有某种障碍和创伤的人,三是那些在社会关系上出现某种不适应和对立的人、群体和社区。

[40]概括的说,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贝克尔在标签理论中所提及的“圈外人” ,即社会的越轨行为者,是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标签理论中的弱势群体。

第一、被贴上标签之前的“圈外人”,即莱默特所说的初级越轨者,是一种潜在弱势群体。

依据莱默特的观点,越轨行为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有越轨行为,人人都是“初级越轨者”。

所幸运的是不是每个初“级越轨者”都被贴上了越轨的圈“外人”标签,所以说,“初级越轨者”是一种弱势群体,只不过他们是偶尔的、暂时的在生理、心理或社会关系上出现障碍,而这种障碍是不足以影响其正常生活能力的,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去克服的。

但是,“初级越轨者”并不能完全排除也不能完全避免被贴上标签的可能,一旦他们被具有重要意义的人觉察到其越轨行为,并公布于众,其就会被无情地贴上圈“外人”标签,所以笔者认为被贴上标签之前的“圈外人”是一种潜在的弱势群体。

第二、圈“外人” 在被贴是标签的时候体现的是一种社会阶层中的弱势群体。

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越轨行为 (deviance)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任何阶级社会所无法避免的,也是无法根除的。

只要有阶级社会的存在,就会有社会规范和社会控制;只要有社会规范和社会控制的存在,就一定会有背离社会规范和破坏社会控制的行为,即越轨行为。

诚如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 (Emile Durkheim, 1858-1917)所说的:“姑毋论我们对于越轨行为有多么厌恶并愿竭力加以消除,它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一个毫无越轨行为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不管你喜欢与否,这是一个必须接受的事实。

[2]随着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越轨行为“暴露”在人们身边,使人们感到忧心忡忡,于是,人们开始对越轨行为进行探讨,作出种种解释。

对越轨行为的解释学说很多,其中最早、影响最久远的是“神鬼驱使说”,即认为越轨行为者是受鬼魂的“缠身”,或者是“中邪”才做出某些越轨行为的。

另一种比较久远的解释则认为越轨行为者之所以做出越轨行为是因为上帝要对他进行惩罚,“上帝要他灭亡,必要让他疯狂”,所以就让他偏离社会规范,从而做出越轨行为。

到了 19世纪,生物学界提出一种“体质变态说”来解释越轨行为,认为越轨是由于遗传而得来的生物学上的变态的结果。

与此同时,心理学界也开始进入对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的探讨,提出了“挫折—侵犯说”,认为越轨行为是一种由挫折而产生的针对他人和社会侵犯性的行为。

19 世纪中叶,社会学界也开始关注越轨行为。

社会学界对越轨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一开始,社会学像生物学和心理学一样,力图从社会的结构和文化中寻找越轨的原因,后来发展出另一种取向,即放弃了对越轨原因的探讨而转向对越轨过程的研究。

[3]诸如萨塞兰德( Edwis H. Sutherland)的差异交往论,涂尔干 (Emile Durkheim, 1858-1917)和默顿 (Robert K. Merton, 1910— )的社会失范理论,塞琳( T.Selin)的文化冲突论,科恩( A.K.Cohen)的亚文化群理论,莱默特( Edwin M.lement)和贝克尔( Howard Beck er)的标签理论,皆对越轨行为的发生提出解释,并对刑事政策的制定有着贡献。

教育工作者不可不知“标签理论”

教育工作者不可不知“标签理论”

教育工作者不可不知“标签理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经常需要面对不同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达成教育目的。

其中,标签理论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和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学生,制定可行的教育计划和策略。

标签理论是指我们通过给人们打上标签来描述他们,这些标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的行为和性格特征,从而更好地与他们互动和沟通。

这一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不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

在教育中,我们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使用标签来分类和描述学生。

这些标签可以是广泛的,例如性格特点、学习能力、情感需求等等。

通过将学生划分成小组,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特点,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例如,我们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风格,例如视觉、听觉、动感等等。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然后提供更贴近他们的教育体验和方法。

对于视觉型学生,我们可以提供图示说明和教学视频;对于听觉型学生,我们可以提供讲解音频和参与性课堂活动;对于动感型学生,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体验式学习活动。

除了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学生,标签理论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学生家长合作,共同为学生制定适应性更强的教学计划。

家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教育。

然而,标签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它可能会导致我们将学生归类为固定的组别,并将他们视为其所属组别的代表。

这可能会导致我们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复杂性。

此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标签理论只是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工具之一,我们还需要使用其他方法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标签理论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和策略。

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其局限性,并确保我们的教育是以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复杂性为中心的。

社工理论:标签理论(4)

社工理论:标签理论(4)

标签理论的贡献与局限(一)标签理论的贡献标签理论在社会学中是一项崭新的发明,他们重新分析越轨行为的社会成因,并把重点由个人移转到社会的脉络及社会的反应;由规则的破坏者 (rule-breakers)移转到规则的制定者(rule-makers);由接受社会规范及法律为中立的性质移转到它们皆是优势团体为了巩固自己既得的利益所制定的产物。

它使我们了解到越轨行为并非少数人的行为,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只有少数人会因此而付出代价,这些人往往是弱势团体的组成份子,缺乏磋商能力,容易成为社会的牺牲品。

它更使我们了解到:一个被社会遗弃的人,所经历的是多么不人道的历程。

标签理论的提出,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大震撼,不仅为犯罪学者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也为医学、种族、教育、女性主义等领域找到新的思考点。

[25]贝克尔在 1974年一篇名为《重新考虑标签理论》( Labeling Theory Reconsidered)的文章中,对其贡献再加评估。

第一,符号互动论者的标签理论,认为越轨行为的界定不是一个简单的历程。

举例来说,司法人员并非单纯地逮捕、起诉、判刑。

如果我们看得够深够远,终会发现他们有时会如此地做,但不是永远如此,会对某些人如此地做,但放过了某些其它人;会在某些地方如此地做,却省去了某些其它的地方。

其次,标签理论已注意到「贴标签」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尽管越轨行为者必先有某些越轨行为才会被贴上标签,看似罪有应得,但是偶而犯错并不等于是自甘堕落,标签却阻断了犯错者浪子回头的机会,使人越陷越深,终至不能自拔。

其三,标签理论指出社会规则的订定,其实是操在优越团体的手里,其游戏规则并非绝对的公平。

[26](二)标签理论的局限标签理论提供越轨行为如何发生与持续的新观点,尽管对越轨行为的研究有一定的贡献,但由于此理论的不够精确清楚,以及缺乏实征的证据,也引起不少批评的声浪。

1 、标签理论不能解释越轨行为的真正成因标签理论认为社会的反应,尤其是公开地张贴上标签才是越轨行为的成因,而批评者则不以为然,为此批评者提出了两点理由:第一点理由是:因为标签尚未出现之前,越轨行为业已出现了。

社会工作主要理论

社会工作主要理论

社会工作主要理论一、人在情境中社会工作者要注重在情境中理解学生的行为,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其中心理因素主要有心理过程和人格,社会因素主要有学生的社会化和社会环境。

社会工作者在对学生问题进行归因过程中要注重双重归因,注重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积极引导交互作用的出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标签犯罪是社会互动的产物,当学生被重要他人贴上标签后,他就会逐渐自我修正自身行为,向标签行为靠拢,最终成为犯罪者。

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要谨慎给学生贴标签的行为,要将标签理论的运作原理告知家长和老师,避免重要他人给学生贴负面标签。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通过重新定义标签,将问题标签转为优势标签,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励、引导学生向积极的“标签人生”迈进。

三、自我同一性个人要将自己众多方面的特点整合起来,成为一个被自己认同的整体,自我同一性是一个解释“我是什么样的人”和“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过程。

首先,要协助学生自我成长。

通过自我探索、自我觉察、自我接纳、自我整合帮助学生建立完善人格,引导家长和老师积极鼓励学生自我成长,协助班主任开展自我成长主题班会,引导家长建立与孩子合适的亲子距离。

其次,培养学生社会归属感。

引导学生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认同的归属感,在建立意识的同时,也要认真践行,在行动上指导学生知行合一。

再次,树立学生集体意识,协助学生融入集体。

社会工作者要警惕校园欺凌和群体排斥事件的发生,针对此类现象,要做好预防和干预措施。

最后,帮助学生探索生命历程。

解构童年自我,完成对自己童年身份的思考,接纳自己的新身份,建立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连接感和持续感。

四、抗逆力抗逆力理论提倡运用优势视角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优势,建立健康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形象,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通过建立正面连接关系、创造支持环境、合理规划对学生期望、清晰界定规范、形成正确是非观、提供社会参与的机会等方式为学生创造外在保护因素。

标签理论在残疾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标签理论在残疾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标签理论在残疾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标签理论在残疾社会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标签理论指的是对人进行简化、批判性的分类,并赋予他们标签或称号。

在残疾社会工作领域中,标签理论主要用于理解和分析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歧视和负面评价。

首先,标签理论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了解社会对残疾人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通过了解和探索社会将残疾人归类为不同标签的原因,社会工作者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这些刻板印象对残疾人的影响,进而寻找解决方案。

其次,标签理论还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观察和分析社会对残疾人所施加的隐性和显性身份认同的影响。

残疾人可能会因为被贴上某种标签而遭受歧视和排斥,或者因为被赋予某种标签而失去自尊和自信。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标签理论来识别并帮助残疾人重新建立积极的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

此外,标签理论还可以用于推动社会对残疾人的认知和态度的变革。

通过教育和宣传,向大众传递正面、客观和多元化的残疾人形象,可以减少偏见和歧视,促进社会对残疾人的包容和融合。

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标签理论时,社会工作者应秉持尊重和平等的原则,避免强调残疾人的缺陷和弱点,而是鼓励关注他们的能力、需求和权益。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需确保在进行工作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残疾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标签理论案例

标签理论案例

标签理论案例标签理论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它认为人们的行为和身份是由社会对他们的标签和定义所决定的。

这些标签可以是种族、性别、性取向、经济地位等等。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通过几个案例来探讨标签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种族标签的案例。

在美国,种族歧视一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有一项研究发现,非裔美国人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种族标签的影响。

即使他们拥有相同的技能和经验,他们仍然比白人面临更高的失业率。

这就是标签理论在种族歧视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

社会对非裔美国人的标签和定义,导致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不公平待遇。

另一个案例是关于性别标签的。

在许多社会中,女性往往被贴上柔弱、不适合领导的标签。

这种标签会影响女性在工作场所和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

一个研究发现,女性领导者往往会受到更多的批评和质疑,因为社会对女性领导者的标签和定义导致了人们对她们的偏见和歧视。

这说明了标签理论在性别歧视方面的影响。

最后一个案例是关于经济地位标签的。

社会经济地位往往会影响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机会。

一个研究发现,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会受到贫困标签的影响,导致他们在教育和就业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

这再次证明了标签理论在经济地位歧视方面的影响。

综上所述,标签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对人们的标签和定义会影响他们在各个方面的权利和机会。

因此,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一点,并努力消除社会对人们的不公平标签和定义,以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会。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标签理论在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

社会标签理论视角的青少年成长困境

社会标签理论视角的青少年成长困境

社会标签理论视角的青少年成长困境社会标签理论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它认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被贴上各种标签,并因标签而受到社会对其期望的影响。

对于青少年来说,社会标签理论的视角对于他们的成长困境有着重要的解释和启示。

青少年是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压力和期望,同时也面临着对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标签理论视角下的青少年成长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青少年常常被贴上各种标签。

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可能会给青少年贴上“成绩好/不好”、“品行好/不好”、“活泼/内向”等标签。

而家庭和社会也会在青少年身上投射各种期望和标签,比如“未来有前途”、“叛逆期”、“青春期叛逆”等等。

这些标签和期望会对青少年产生千差万别的影响,有些青少年可能因为标签而受到鼓励和支持,有些则可能因为标签而感到沮丧和挫折。

社会标签对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产生影响。

当青少年被贴上一些积极的标签时,他们可能会因此而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

而当他们被贴上一些消极的标签时,可能会因此产生自卑感和自我怀疑。

这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很可能会导致他们出现自闭、消极、挫败感等问题。

社会标签可能导致青少年形成定势思维。

当青少年被贴上某个标签时,他们可能会因此而形成一种固定的自我认知和对外界的期待。

一个被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可能会自我感觉良好,但在遇到学习上的挫折时可能会产生严重自我怀疑。

而一个被认为“叛逆期”的青少年可能会自我感觉成了叛逆期,甚至变本加厉。

这种定势思维会限制青少年的发展和成长,使他们难以超越标签背后的困境。

社会标签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积极的社会支持。

当青少年被贴上一些消极的标签时,他们可能会因此而受到排斥和歧视,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社会支持和鼓励。

这会使得青少年感到孤独和无助,从而增加他们面对成长困境时的困难。

怎样应对社会标签理论视角下的青少年成长困境呢?我们应该给予青少年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社会工作理论三分法模型示意图一、心理分析学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各种本能的集合而成的。

“本我”同“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的失衡(“本我”受到过度压抑或“自我”“超我”发育不均等)。

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间的平衡,并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一)交流与人的心理防卫机制1、焦虑:人在精神上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其发展结果是个体会选择一种行动适应或试图解决这种状态。

2、心理防卫机制:人在除了以积极方式面对问题外,通常还会发展出一套消极的方法来逃避道德的困境或摆脱精神焦虑,从而解脱情绪的暂时困扰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种应对问题的策略或方式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成为“心理防卫机制”,主要包括:否定、抑郁、解脱、认同、合理化、转移、理想化、投射、割裂、升华、移情、反移情等。

二、认知理论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制于理性思考,而非潜意识中的本能。

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

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正确的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得到正确、理性的指引。

三、行为主义理论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理论。

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服务对象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

但它并非应用心理分析或认知心理学,而是用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如条件反射、条件运算、学习理论等)与方法(如实验等)来完成这一任务。

它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恰当反应。

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当前的反应模式。

四、社会系统理论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版本——结构功能注意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把人与环境看做是由功能上相互以来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签理论摘要: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是以社会学家莱默特(Edwin M.lement)和贝克尔(Howard Becker)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初级越轨”,但只有被贴上“标签”初级越轨者才有可能走上“越轨生涯”。

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

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

一、前言越轨行为(deviance)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任何阶级社会所无法避免的,也是无法根除的。

只要有阶级社会的存在,就会有社会规范和社会控制;只要有社会规范和社会控制的存在,就一定会有背离社会规范和破坏社会控制的行为,即越轨行为。

诚如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 Durkheim, 1858-1917)所说的:“姑毋论我们对于越轨行为有多么厌恶并愿竭力加以消除,它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一个毫无越轨行为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不管你喜欢与否,这是一个必须接受的事实。

[1]随着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越轨行为“暴露”在人们身边,使人们感到忧心忡忡,于是,人们开始对越轨行为进行探讨,作出种种解释。

对越轨行为的解释学说很多,其中最早、影响最久远的是“神鬼驱使说”,即认为越轨行为者是受鬼魂的“缠身”,或者是“中邪”才做出某些越轨行为的。

另一种比较久远的解释则认为越轨行为者之所以做出越轨行为是因为上帝要对他进行惩罚,“上帝要他灭亡,必要让他疯狂”,所以就让他偏离社会规范,从而做出越轨行为。

到了19世纪,生物学界提出一种“体质变态说”来解释越轨行为,认为越轨是由于遗传而得来的生物学上的变态的结果。

与此同时,心理学界也开始进入对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的探讨,提出了“挫折—侵犯说”,认为越轨行为是一种由挫折而产生的针对他人和社会侵犯性的行为。

19世纪中叶,社会学界也开始关注越轨行为。

社会学界对越轨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一开始,社会学像生物学和心理学一样,力图从社会的结构和文化中寻找越轨的原因,后来发展出另一种取向,即放弃了对越轨原因的探讨而转向对越轨过程的研究。

[2]诸如萨塞兰德(Edwis H. Sutherland)的差异交往论,涂尔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和默顿(Robert K. Merton,1910—)的社会失范理论,塞琳(T.Selin)的文化冲突论,科恩(A.K.Cohen)的亚文化群理论,莱默特(Edwin M.lement)和贝克尔(Howard Becker)的标签理论,皆对越轨行为的发生提出解释,并对刑事政策的制定有着贡献。

本文针对莱默特(Edwin M.Lement)和贝克尔(Howard Becker)所倡导的标签理论进行简单介绍。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标签理论的历史发展,第二部分对标签理论进行概述,第三部分分析标签理论的贡献和局限,最后一部分谈谈标签理论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二、标签理论的历史发展标签理论是解释越轨行为如何产生及其发展的理论。

其理论根源于符号互动理论,即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探讨越轨行为,认为越轨是社会互动的产物。

标签理论形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六十年代开始流行起来,到七十年代它甚至成为美国社会学界研究越轨行为的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标签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贝克尔(H.Becker)和莱默特(Edwin M.lement),但是贝克尔并非标签理论的首创者。

笔者认为标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期,即1938年—1951年;形成期,即1951年—1963年;繁荣期,即1963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萌芽期,标签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38年坦南鲍尔(Frank Tannenbaum)的《犯罪与社会》(《Crime and society》)一书。

在《犯罪与社会》一书中坦南鲍尔提到此理论,他认为,冲突在导致各个违法者的产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犯罪实际上是由社区规定的。

他认为犯罪的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指明、规定、识别、区分、描述、显示以及形成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过程。

[3] 依据坦南鲍尔的观点,越轨行为(犯罪是一种被法律,确切地说是被刑法认定的越轨行为)是在一种社会互动过程中被界定出来的,所以笔者认为在坦南鲍尔的《犯罪与社会》一书中已经有了标签理论的萌芽。

形成期,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标签理论开始形成其理论的雏形,这以莱默特(Edwin Lement)1951年出版的《社会病理学》(《Social Pathology》)一书为标志。

在《社会病理学》一书中,莱默特将越轨划分为“初级越轨(primary deviance)”和“次级越轨(secondary deviance)”。

他认为,几乎每一个人都可能偶尔发生越轨行为,绝大数的这类行为都是暂时的、试探性的、轻微的和容易隐瞒的。

这类第一次发生的、虽然违背了普遍地行为规范、但行为者本人与别人却并没有这样认定的越轨行为是初次越轨行为。

例如,一个青年人出于好奇而吸了一次毒、偶尔发生的漏税行为等,这些行为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行为者本人也不承认自己是越轨行为者。

但是,如果这样的行为被公布于众,而且行为者的朋友、父母、雇主或警察、法庭等也视这个人为越轨行为者,他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再次越轨行为。

当再次越轨行为出现时,不但别人这样看——如认为某人是吸毒者、小偷、骗子、无赖或“怪人”等——而且行为者本人也会有意无意地接受了这些“标签”。

一旦某人被贴上了越轨行为的标签,他周围的人会对他另眼相看。

这就会迫使他与其他越轨行为者为伍,以越轨行为者自居,按照这种行为模式去做,并将此类行为变成自己的习惯,甚至终生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因此,莱默特认为,将某种行为贴上再次越轨行为的标签反而会助长这种行为。

[4] 莱默特将越轨行为的形成看成是一种由“初级越轨”向“次级越轨”再向“习惯性越轨”逐步发展过程,并突出标签张贴的催化作用,奠定了标签理论的雏形。

繁荣期,1963年,贝克尔(Howard Becker)出版的《圈外人》(《TheOutsiders》,又译《局外人》)一书,系统地阐述了标签理论的主要内容,将这一理论发扬光大起来。

在《圈外人》一书中,贝克尔用明确的语言论述自己的观点说:“越轨行为是应用规章、法律等对于一个…冒犯者‟标定的结果。

所谓有越轨行为者,就是被成功地贴上了这种标签的人。

”[5]依据贝克尔的观点,越轨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人性,也不是后天教化的产物,而是一些人将一些规则和制裁方式应用于“圈外人”的结果,是一种社会反应、他人定义的结果。

由于某些“圈外人”被成功的贴上了标签,于是他们便成为了越轨行为者。

同时贝克尔在论述中,希望将破坏规则和越轨区分开来。

越轨确实破坏了规则,但它仅指那些被成功地贴上了标签的破坏规则的行为。

这里,就涉及到正常人向越轨行为者转变的问题,即他是如何被贴上“越轨”标签的。

[6]在这方面,莱默特的解释和贝克尔有异曲同工之妙,即认为“圈外人”是在一个从“初级越轨”到“次级越轨”,再到“习惯性越轨”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被逐步界定为“越轨者”的。

在此基础上。

贝克尔在《圈外人》一书中又明确提出,要把越轨理论的分析从越轨行为转移到那些把他人贴上越轨标签的“道德提倡者”(Moral Entrepreneur)身上去,最起码也要将越轨视为被人称为越轨者和称人为越轨者这两部分人进行互动的结果。

这样一种思路将人们长期以来接受的“越轨行为导致社会控制”的逻辑整个儿颠倒了过来,形成了“社会控制导致了越轨行为”。

[7]在贝克尔的拥护与提倡下,标签理论被发扬光大,进入繁荣时期,并逐渐成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社会研究越轨行为的主要理论之一。

三、标签理论概述标签理论植基于符号互动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社会互动的产物。

标签理论主要探究越轨行为产生的过程而非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认为一个人所以成为越轨者,往往是因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在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组织处理个人的越轨行为时,被贴上诸如坏孩子、不良少年的“标签”,而这些标签是一种社会耻辱性“烙印”,它将越轨者同“社会的正常人”区分开来。

而被贴上“标签”的人也在不知不觉中修正了“自我形象”,逐渐接受社会对其的不良的评价,并开始认同他人的观点,确认自己是坏人,进而被迫与其它的“坏人”为伍,进行更加恶劣的越轨行为。

久而久之,越轨行为者愈陷愈深,最终无法自拔。

标签理论强调社会对越轨者的反应,包括训斥、责骂、歧视惩罚等,认为社会的反应是促使初级越轨者最终陷入“越轨生涯(deviant career)”这一无底深渊的重要原因。

标签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贝克尔(Howard Becker),他于1963年出版的《圈外人》(The Outsiders)一书。

在此书中,贝克尔对于标签理论作出了系统的阐述,从而将标签理论发扬光大起来。

标签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三个要点:即对越轨行为成因的重新解释、标签的张贴是有选择性的以及越轨行为的养成是一种被辱的过程。

(一)对越轨行为成因的重新解释社会越轨(social deviance),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8]这一概念已被大多数社会学者所接受,并无多大争论存在。

然而为什么会产生违背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呢?则各家之见解大相径庭。

张德胜归纳各种解释越轨行为的理论,提出越轨行为的成因有三:其一,越轨行为是病态的产物。

在个人病态方面,有先天的生理缺陷论;有后天的社会化不良论;在社会病态方面,则有越轨次级文化论,社会解组论,社会失范论,社会制度论。

其二,越轨行为是适应的手段,又可分为不自觉的心理自卫(包括挫折侵犯论、反应形成论、自我增进论)及自觉的理性决定论。

其三,越轨行为是界定的结果,又可分为个人界定(包括差异结合论、化解论)与社会界定(即是标签理论的界定方式)两种。

[9]贝克尔采用社会界定的观点来解释越轨行为的成因,有其历史背景的因素存在。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保守的思想渐渐失去力道,和谐的理论也不再深中人心。

代之而起的是激进、反叛的冲突理论。

不满现实的人群乃群起离经叛道,做出许多不见容于传统的行径出来。

[10]同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吸食大麻是一种亚文化中的边缘行为,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贝克尔发现,一个人是否吸食大麻,取决于他对亚文化的接受程度、与有经验的吸食者的关系密切程度和他对非吸食者的态度。

[11]贝克尔目睹诸如吸食大麻等越轨行为,更坚实了他用标签理论来加以解释越轨行为的信心。

从社会界定的观点看,越轨行为并非先天的性格使然,也非社会化的结果,过去的人从生理学,心理学等观点来看越轨行为,皆难免有以管窥天之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