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测量4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合集下载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第一节地面上的点标记与直线定线一、地面上点的标志点的标志可分为临时性和永久性两种。

临时性标志可采用木桩打入地中,桩顶略高于地面,并在桩顶钉一小钉或画一个十字表示点的位置。

永久性标志可用石桩或混凝土桩,在石桩顶刻十字或在混凝土桩顶埋入刻有十字的钢柱以表示点位。

二、丈量工具通常使用的量距工具为钢尺、卷尺、皮尺和测绳,还有测钎、标杆和垂球等辅助工具。

三、直线定线1. 目估定线2. 经纬仪定线3.确定直线方向与标准方向之间的关系称为直线定向在测量工作中以子午线方向为标准方向。

子午线分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和轴子午线三种。

4.直线方向常用方位角来表示方位角就是以标准方向为起始方向顺时针转到该直线的水平夹角,所以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由0°到360°。

四、丈量方法(往返丈量)1. 在平坦地面丈量距离用下式计算:D=nl+Δl式中:l——整尺段的长度;n——丈量的整尺段数;(l——零尺段长度。

往返丈量较差(D = D往-D返距离平均值D平=(D往-D返)/2相对误差K=(D/D平五、距离丈量的注意事项1.影响量距成果的主要因素(1)尺身不平。

(2)定线不直。

(3)拉力不均。

(4)对点和投点不准。

(5)丈量中常出现的错误。

2.注意事项(1)距离丈量的三个基本要求是:“直、平、准”。

(2)丈量时尺身要置水平,尺要拉紧。

(3)钢尺在拉出和收卷时,要避免钢尺打卷。

(4)尺子用过后,要用软布擦干净后。

第二节尺长方程与钢尺的鉴定尺长方程式钢尺由于其制造误差、经常使用中的变形以及丈量时温度和拉力不同的影响,使得其实际长度往往不等于名义长度。

因此,丈量之前必须对钢尺进行检定,求出它在标准拉力和标准温度下的实际长度,以便对丈量结果加以改正。

钢尺捡定后,应给出尺长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式,通常称为尺长方程式,其一般形式为钢尺检定的方法钢尺应送没有比长台的测绘单位校定,但若有检定过的钢尺,在精度要求不高时,可用检定过的钢尺作为标准尺来检定其它钢尺。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视距测量(工程测量)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视距测量(工程测量)

视距测量是利用视距丝
配合标尺读数来完成的。
望远镜十字丝环
一、视距测量的原理
对于倒像望远镜:下丝在标尺上的读数为a,
固定值
(约34°23′)
上丝在标尺上的读数为b,
视距间隔 L(L=a-b),
则水平距离D有:
1 2
=
=
1
2
通常情况下k=100
= = 100
2
B
i
i
h
HB
A
HA
D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使中丝读数等于仪器高i,
则上式可简化为:
1
ℎ = sin 2
2
三、视线倾斜时的视距测量
例题:如上图,在A点量取经纬仪高度i=1.400m,
M
M′
N
望远镜照准B点标尺,中丝、上丝、下丝读数分别
l
E
为v=1.400m,b=1.242m,a=1.558m,α=3°27´,
任务2
视距测量
一、视距测量的原理
二、视线水平时的视距测量
三、视线倾斜时的视距测量
视距测量是用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望远
镜内的视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和三角学原理,
同时测定水平距离和高差的方法。方法操作简
便、迅速,不受地面起伏的限制。虽然精度比
较低(约1/300),但可广泛应用于地形图
碎部测量等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a2
a1
v1
l1
b1
i
v2
b2
2
A
1
D1
D2
h2
l2
h2
二、视线水平时的视距测量
测站点到立尺点的高差为: = = 100

04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

04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

D S2 h2
D S Dh
Dh
h2 2S
为了校核、提高精度,还要进行返测,用往、 返测长度之差 与全D 长平均数 之D平比均,并化成 分子为1的分数来衡量距离丈量的精度。这个比 值称为相对误差K:
K
1 D平均 D往 D返
平坦地区钢尺量距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3000 在困难地区钢尺量距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1000
四、光电测距的注意事项
(1) 防止日晒雨淋,在仪器使用和运输中应注意防震。 (2) 严防阳光及强光直射物镜,以免损坏光电器件。 (3) 仪器长期不用时,应将电池取出。 (4) 测线应离开地面障碍物一定高度,避免通过发热体
和较宽水面上空,避开强电磁场干扰的地方。 (5) 镜站的后面不应有反光镜和强光源等背景干扰。 (6) 应在大气条件比较稳定和通视良好的条件下观测。
上丝在标尺上的读数为b,
视距间隔 n(n=a-b),
则水平距离D有:
固定值 (约34°23′)
a1
v1 l1
b1
D1 D2 K l1 l2
i
A
1 h2
通常情况下k=100
D1 D2
D Kl 100l
a2
v2 l2
b2
2
h2
2、视准轴水平时的距离和高差公式
视准轴水平时的视距公式为:
D Kl 100l
返回
4.2 视距量距
视距测量的精度一 般为1/200~1/300,但由 于操作简便,不受地形 起伏限制,可同时测定 距离和高差,被广泛用 于测距精度要求不高的 地形测量中。
一、普通视距测量原理
视距测量是 利用视距丝配 合标尺读数来 完成的。
视距丝 望远镜十字丝环
1、视距测量原理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直线定线和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园林工程测量)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直线定线和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园林工程测量)
在每根花杆处插上测钎,用钢尺丈量每两根花 杆间距,把各段相加,得到总长。 D总=L1+L2+…+Ln
直线丈量的一般方法(钢尺)
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
1、平量法 :当地面坡度不大时,可以把尺子抬 高来量,用垂球投点,可用整尺法,也可用串尺法。 可将钢尺拉平进行丈量。丈量时应由高向低整尺段 丈量或分段丈量。如图2所示。
b)设A、B两点互相通视,要在A、B两点 的直线上标出分段点1、2点。
c)两点间定线,一般应由远到近,即先定1点, 再定2点。
• 2、仪器定线法
方法: 在A点安置经纬仪,在B点立花杆,瞄准B点的花杆, 即用竖丝来平分花杆;指挥另一位同学拿花杆1左 右移动,直至花杆1与B的花杆重合,则A、1、B同 在一直线上。
124.069 124.081
124.075


1/5981
1/2297
相对误差超 限,重测
1/10341
【例4—2】 如4—1表中,在平坦地区丈量AB长度, 往测距离为197.269m,返测距离为197.302m,求AB丈
量结果及其丈量精度。
解:往返测距的平均值
D = (D往 + D往 )/2= (197.302m + 197.269m)/2
几何光学测距方法全站仪 GPS
皮尺、钢尺
三种距离测量方法
精 钢尺量距精度 1/1000~1/3000
度 递 减
视距法测距,精度 1/200~1/300 电磁波测距,1/2万~1/3万
二、量距工具
•钢尺是用钢制成的带状尺,尺的宽度约10~15 mm, 厚度约0.4mm,长度有20 m、30 m、50 m等几种。
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

工程测量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

工程测量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

任务一 钢卷尺量距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传动系
学习目标: 1.了解光电测距的原理。 2.理解直线定线的方法,方位角和象限角的关系。 3.掌握钢卷尺量距一般方法和精密方法,视距测距的方法,坐标 方位角的推算等。
任务一 钢卷尺量距
1.1量距工具
距离丈量是使用钢卷尺、皮尺等丈量工具直接或间接地获取地面上两点 间水平距离的测量工作。 距离丈量的常用工具有钢卷尺、皮尺及辅助工具,如标杆、测钎、锤球等。 此外在精密的距离丈量中,还有弹簧秤和温度计以控制拉力和测定温度。
K=������Δ������ = 平均
1
������ 平均
=���1���
(4-2)
������
N越大,说明丈量结果的精度越高。不同的测量工作,对量距有不同的精 度要求。在平坦地区要达到1/3000,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应达到1/2000, 在困难地区丈量精度不得低于1/1000。如果丈量的结果达到要求,取往 返丈量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如果超过允许限度,应返工重测,直到符合 要求为止。
任务一 钢卷尺量距
D=n·l+q(4-1)
图4-6 平坦地面距离丈量
任务一 钢卷尺量距
两人各持钢卷尺的一端沿着直线丈量的方向,前者称前尺手,后者称后尺 手。前尺手拿测钎与标杆,后尺手将钢卷尺零点对准起点,前尺手沿丈量 方向拉直尺子,并由后尺手定方向。后尺手同时将钢卷尺拉紧、拉平,准 确地对准起点,同时前尺手将测钎垂直插到尺子终点处,这样就完成了第 一尺段的丈量工作。两人同时举尺前进,后尺手走到插测钎处停下,量取 第二尺段,依此法量至终点。最后不足一整尺段的长度称为余尺长。直 线全长D可按下式计算
3.标杆(花杆、测杆) 标杆用木材、玻璃钢或铝合金制成,长2m或3m,直径3~4cm,用红、白油漆 交替漆成20cm的小段,杆底装有锥形铁脚以便插入土中,或对准点的中心, 作观测点觇标用,如图4-3a所示。

4 距离丈量与直线定向

4  距离丈量与直线定向

如已知直线的距离、方位角及已知点坐标,计算 出未知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反之,知道两点 的坐标,推求其距离及方位角,则称为坐标反 算。反算公式为:
α = arctan( y B − y A )
AB
xB − xA
D AB = ( x B − x A ) 2 + ( y B − y A ) 2
D AB
ϕ = N 2π +ψ = 2π (N + ψ ) = 2π (N + ∆N ) (4) 2π
式中 ∆N = ψ

(3)代入(4)
D = c (N + ∆N ) = λ (N + ∆N )
2f
2
(5)
令 u = c = λ ------单位长,“测尺”,“电子尺”
2f 2
(5)式改写成 D = u(N + ∆N )
2)整平。旋松球窝装置,双手扶住度盘上下摆,使水准 气泡居中,旋紧球窝装置即可。
3)瞄准。旋松水平制动螺旋和望远镜制动螺旋,转动望 远镜,瞄准目标,旋紧两制动螺旋,调整微动螺旋, 使十字丝准确的照准目标。
4)读数。放松举针螺旋,待磁针自由静止后,按北针或 南针读数,估读到1/4度。
5)检查。为了进行检查,需要测量直线的正反方位角。 如正反方位角误差在±0.5°内,取平均值作最后的结 果。
4.2.3 尺段长度计算
4.2.3.1 尺长改正
名义长度:钢尺尺面注记的长度。 实际长度:检定时在标准的拉力和温度下的长度。 钢尺整尺尺段的尺长改正数
∆l = l实 − l名
丈量时,若一尺段长度为l,则该尺段的尺长改正数为
∆ l1
=
∆l l名
•l
4.2.3.2 温度改正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距离测量(工程测量)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距离测量(工程测量)
一、量距工具钢卷尺 Leabharlann 轻便钢卷尺端点尺 刻线尺
端点尺使用比较方便,但量距精度较刻线尺低一些。
一、量距工具3 .标杆标杆又称花杆,多用木料或铝合金制成,直经约3cm、全长有2m、2.5m及3m等几种规格。间隔20cm涂以红、白相间的油漆。用于目测定线和在倾斜尺段上进行水平丈量时标定尺段点位之用。标杆一定要直,否则标定不准。4 .测钎 测钎用钢筋制成,一端卷成小圆环, 便干串在一起携带;一端磨成尖锥状便于插入土中准确定位。直径3~6mm,长度30~40cm,用油漆涂成红、白相间的色段。 测钎既可作为定线的标志,又是指示尺段端点位置和查记测段数的工具。
三、距离丈量(一)平坦地面上的丈量方法丈量步骤如下: ⑶然后,后尺手持测钎与前尺手一起抬尺前进,依次丈量第二、第三、……第n个整尺段,到最后不足一整尺段时,后尺手以尺的零点对准测钎,前尺手用钢尺对准B点并读数q,则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D=n·l+q n——整尺段数(即后尺手手中的测钎数);
项目四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
距离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之一。确定直线长度的工作称为距离测量。 距离是指地面上两点之间的直线长度,水平面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水平距离(简称平距),不同高度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斜距。斜距加上倾斜改正后,才能转化为平距。
任务一 距离测量
一、量距工具直接进行距离丈量的工具有钢尺、皮尺、绳尺等,但经常使用的是钢尺及皮尺,极个别情况下用竹尺和绳尺。丈量时还须有其它的辅助工具,如标杆、测钎、垂球等。钢尺量距具有设备简单,作业直观方便、精度相对较高等特点。
二、直线定线(一)目估定线(1)在两点间定线
二、直线定线(二)经纬仪定线如图所示,在直线的A端整置经纬仪(对中、整平),照准B点标杆底部或标志中心,固定照准部,松开望远镜制动螺旋,俯仰望远镜,在AB方向的照准面内按略小于尺段长的各节点打下木桩,并按经纬仪十字丝中心指挥另一人在木桩顶面划十字,表示中心点位置。如果目标远看不清定线,或中心点低洼看不见定线可将经纬仪搬到已定线的节点上设站,并注意对中,然后按前述方法继续走线。

园林测量_第四章_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园林测量_第四章_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四节 直线定向
二、直线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方位角 1.方位角的概念 由基本方向的北端起,沿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 方位角,角值范围0º ~360º 。如图。 2.方位角的种类 (1)真方位角:以真子午线方向为基本方向的,称为真方位角,用A表示。 (2)磁方位角:以磁子午线方向为基本方向的,称为磁方位角,用Am表示。 (3)坐标方位角:以坐标纵轴为基本方向的,称为坐标方位角,用表示。 :磁偏角 :子午线收敛角 m:磁坐偏角 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A = Am + A=+ = Am + -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4.1 距离丈量
4.2 视距测量 4.4 直线定向
本章学习目标
本章属于距离测量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距离丈量、 视距测量和直线定向等基本知识。 学习时,应在理解距离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 操作练习,掌握钢尺一般量距、普通视距测量的观测、 记录、计算及其精度要求;了解钢尺精密量距的有关 内容;熟记直线定向、基本方向的种类、方位角和象 限角等基本概念,熟悉罗盘仪的构造,掌握测定直线 磁方位角的方法。另外,能应用所学知识减少距离测 量误差,提高观测精度。
第四节 直线定向
在一般的情况下,三北方向是不一致的。 (4)磁偏角:地面上某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磁子午线方向的夹角。 磁北在真子午线以东称为东偏,取正值,以西者称为西偏,取负值。 (5)子午线收敛角:地面某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坐标纵轴方向之间的夹角。 坐标北在真子午线以东者,取正值;以西者,取负值。 (6)磁坐偏角m:磁子午线和坐标纵轴之间的夹角。
五、距离丈量的注意事项 1.钢尺使用前,要认真查看其零点、末端的位置和注记情况,以免用错。 2.丈量时直线定线要直,拉力要均匀,钢尺要拉平、拉直、拉稳;钢尺悬空 时,中间应有人将其托住,以减小弯曲误差;尺子不能打结或扭折。 3.避免读错和听错数字。 4.爱护钢尺。不得在地面上拖行,不能被车辆碾压,防止扭缠和雨淋生锈。 5.精密量距使用的钢尺,应送检定机构检定,以进行尺长改正和温度改正。

项目四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14-16)

项目四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14-16)

一、钢尺量距
(一)量距的工具
1.钢尺
也称钢卷尺,长度20m、30m、50m,有刻线尺和端点尺。
一、钢尺量距
4.弹簧秤、温度计、垂球 2. 测钎
3.标杆
一、钢尺量距
(二)直线定线
定义: 地面上两点间的距离超过一整尺长,地势起伏较大,一尺 段无法完成丈量工作,需要在两点的连线上标定出若干个点。
直线定线分为:
(二)直线方向的表示方法 1、方位角
标准方向北端
(1)方位角的定义
2
2
方位角
从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 起,顺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水平 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其 角值范围为0°~ 360°。
2 2 1 2 2
(二)直线方向的表示方法 1、方位角 标 准 方 向
真子午线方向 磁子午线方向 坐标纵轴方向
2
xA
O
A
yA
yB
y
注:计算出的 αAB ,应根据ΔX 、 ΔY的正负,判断其所在 的象限。
任务二 坐标正反算
象限判断与方位角确定
x AB y AB
+ + + + -
R AB 所在象限 AB 计算公式
Ⅰ Ⅱ Ⅲ Ⅳ
AB RAB
AB 180 RAB AB 180 RAB
一、钢尺量距
2.倾斜地面上的量距方法
(1)平量法
l1 A D l2 l3 l4 B
A
l1 l2 l3 l4 B D
垂球
2.倾斜地面上的量距方法
B
(2)斜量法
L
h
A
α
D
DAB LAB cos
D AB L
2 AB

4单元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建筑施工测量》课件

4单元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建筑施工测量》课件

•两点间高差的计算公式:
h Dtani v 或·:h 1kl sin2i v
2
2020/7/2
视距测量步骤:
(1)在A点上安置经纬仪(包括对中、整平 );
(2)另一点B上竖立标尺; (3)经纬仪瞄准B点的标尺; (4)读数(上丝、中丝、下丝以及竖盘读数
) (5)按公式计算水平距离、高差。
2020/7/2
钢尺由于材料原因、刻划误差、长期使用 的变形以及丈量时温度和拉力不同的影响,其 实际长度往往不等于尺上所标注的长度即名义 长度,因此,量距前应对钢尺进行检定。
2020/7/2
(1)尺长方程式
经过检定的钢尺,其长度可用尺长方程式表示。
l l l(t t) l
t
0
00
式中 lt—钢尺在温度t时的实际长度(m); l0—钢尺的名义长度(m); Δl—尺长改正数(m); α—钢尺的膨胀系数,α=1.25×10-5m/1℃; t0—钢尺检定时的温度(℃); t—钢尺使用时的温度(℃)。
下一节
返回点B放置水准尺, 盘左瞄准水准尺,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后,依次读出竖盘读数、上下中丝读数,依据 上述公式计算水平距离和高差。
视距测量计算表
测站F 测站高程:72.461m
仪器高:1.533
日期:2004年8月9日 视线高:73.994m 观测:
下一2节020/7/2
返回目录
目估定线方法:
2020/7/2
经纬仪定线方法:
A
A
1
2
2020/7/2
3
4
B 5B
2020/7/2
§4.2 视距测量
1、视距测量概述
视距丝
视距测量——利用测量望远镜的视距丝,间接测定 距离和高差的方法。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解读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解读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点位必须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的距离有斜距和水平距离。

测量上所说的距离通常指水平距离,即地面上两点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如图4-1所示。

为测求两点间的距离而进行的工作叫距离测量。

其方法因量距精度要求不同和地面起伏状况的不同有所区别。

常用的测距方法有:钢卷尺量距、视距测量、光电测距。

第一节 钢尺量距钢尺量距是用钢卷尺沿地面直接丈量两地面点间的距离。

钢尺量距简单,经济实惠,但工作量大,受地形条件限制,适合于平坦地区的距离测量。

一、量距工具主要量距工具为钢尺,还有测钎、垂球等辅助工具。

图4-2 钢尺量距工具 (a ) (b ) (c ) (d )图4-1 水平距离概念钢尺又称钢卷尺,由带状薄钢条制成。

如图4-2(a )所示为手柄式,图4-2(b )为盒式钢卷尺。

钢尺长度有20m ,30m ,50m 几种。

尺的最小刻画为1cm 、5mm 或1mm ,在分米和米的刻画处,分别注记数字。

按尺的零点位置可分为刻线尺和端点尺两种。

刻线尺是从尺上里端刻的一条横线作为零点,如图4-3(a )所示。

端点尺是从尺的端点为零开始刻划,如图4-3(b )所示。

使用钢尺时必须注意钢尺的零点位置,以免发生错误。

测钎是用粗铁丝制成,如图4-2(c )所示。

长为30cm 或40cm ,上部弯一小圈,可套入环中,在小圈上系一醒目的红布条,在丈量时用它标定尺终端地面位置。

垂球是由金属制成的似圆锥形,上端系有细线,是对点的工具,如图4-2(d )。

二、尺长方程式由于钢尺制造误差、温度变化的影响,致使钢尺的名义长度(尺上注明的长度) 不等于该尺的实际长度,用这样的钢尺量距,其结果含有一定误差。

因此在精密量距工作中必须对使用的钢尺进行检定,求出钢尺在标准拉力、温度条件下的实际长度,钢尺鉴定可送到国家计量机构去检定,经检定的钢尺,在鉴定书中给出钢尺的尺长方程式,即钢尺尺长与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直线定向(工程测量)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直线定向(工程测量)

四、象限角
四、象限角
坐标方位角与象限角的换算关系
直线定向
北东(NE) 第Ⅰ象限 南东(SE) 第Ⅱ象限 南西(SW) 第Ⅲ象限 北西(NW) 第Ⅳ象限
方位角 0°~ 90° 90°~ 180° 180°~ 270° 270°~ 360°
由坐标方位角 推算坐标象限角
R=α
R=180°- α
R=α- 180°
三、正反坐标方位角
测量工作中的直线都是具有一定方向的,一条直线存在正、 反两个方向,如下图所示,我们把直线前进方向称为直线的 正方向。就直线AB而言,点A是起点,B点是终点。通过起 点A的坐标纵轴北方向与直线AB所夹的坐标方位角αAB,称为 直线AB的正坐标方位角;过终点B的坐标方位角αBA,称为 直线AB的反坐标方位角(是直线BA的正坐标方位角)。
正、反坐标方位角互差180°,即
αAB=αBA±180°
α正=α反±180°
三、正反坐标方位角
x
N
N
αAB
A
αBA
B
O
y
四、象限角
测量上有时用象限角来确定直线的方向。所谓象限角,就是 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起量至某直线所夹的锐角,常用R 表示。角值范围0°~90°。 为了表示直线的方向,应分别注明北偏东、北偏西或南偏 东、南偏西。如北东85°,南西47°等。显然,如果知道了 直线的方位角,就可以换算出它的象限角,反之,知道了象 限也就可以推算出方位角。
项目四 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
任务二 直线定向
确定地面点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仅知道两点之间的水 平距离是不够的,还必须确定此直线的方向。 要确定一条直线的方向,首先要选定一个标准方向作为 定向的依据,然后测出该直线与标准方向间的水平角, 则该直线的方向也确定了。 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角的工作叫直线定向。

园林工程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园林工程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1.定义:在待测两点的直线上标定若干点,以 便分段丈量,此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2.方法:目估定线法
4.2.2 量距方法
1、平坦地区量距
D n q
2、倾斜地面量距
方法: 1) 斜量法
2) 平量法
4.2.3 钢尺检定与尺长方程式
1.钢尺检定 应送计量单位或设有比长台的测绘单位检定,求出被检尺的 实际长度和尺长方程式。 检定后给出尺长方程式,例如 lt=30-0.006+1.25×10 -5×(t-20℃)×30 2.钢尺的尺长方程式:钢尺在量距时的实际长度与其名义长度、量距温度的 关系方程式
A
B
α = A磁+δ – γ
Y
O
= A 磁+ δm 坐标方位角 磁坐偏角
4.9 地形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长度与相应实际长度之比。
1 M d D 1
D d
1.数字比例尺 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分数。书写形式: 1:500、1:2000、1:1万、1:100万等 2.图示比例尺 图解距离,可抵消图纸伸缩变形的影响。
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
大比例尺: 1:500 1:1000 1:2000 1:5000 城建、 工程使用,采用外业实测或航测。
中比例尺: 1:1万 1:2.5万 1:5万 基本图。
使用航测测绘的国家
小比例尺: 1:10万 1:25万(1:20万) 1:50万 1:100万 由大中比例尺图编绘。
测图比例尺的选用:
t 0 (t t0 ) 0
式中:
t
----温度为t时的钢尺实际长度 ----钢尺名义长度 ----钢尺的尺长改正 ----钢尺膨胀系数。即温度升降1度1米钢尺伸缩的长度 ----钢尺检定时的温度 ----量距时的温度

工程测量之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

工程测量之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
方位角和象限角之间的转换
二、坐标方位角的计算
1、正、反坐标方位角 正坐标方位角:通过A 的坐标纵轴(X)北方向,顺时针量至直线 AB的角度,称为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用αAB表示(如图1)
同样,通过B 的坐标纵轴 (X)北方向,顺时针量至 直线BA的角度,称为直线 BA的坐标方位角,用αBA 表示。 (如图1)
2、方位角及其关系
(1)方位角 定义:从直线起始点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到直线的水平夹角 取值范围:0°~360° (2)3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①真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磁针北端偏于真子午线以东称东偏,偏于真子午线以西称西偏, 东偏取正值,西偏取负值。我国磁偏角的变化大约在+6°到-10° 之间。 A PQ A mPQ P ②真方位角与坐标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在中央子午线以东地区,各点的坐标纵轴偏在真子午线的东边, 为正值;在中央子午线以西地区,γ为负值。可用下式计算: A PQ PQ P ( L L ) sin B
§4-2视距测量 一、概述 视距测量是一种间接测距方法; 装置:视距丝 特点:作业方便,不受地形条件的限制。 不足:测程较短,精度较低,条件较好仅有1/200~1/300。 二、原理 视距测量利用望远镜十字丝平面上的上、下两根视距 丝a与b,配合视距尺和测得的竖直角a,用视距公式算得 水平距离及高差的一种方法。 1、视线水平时的距离与高差公式
如图所示,欲测定A、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及高差h,设望远镜视线 水平,瞄准B点视距尺。若尺上M、N 点成像在十字丝分划板上的两根视 距丝m、n 处,那末尺上MN 的长度可由上、下视距丝读数之差求得。
视线水平时视距测量
f l 为视距间隔, p 为视距丝的间距, 为物镜焦距,δ为

工程测量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工程测量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泡的居中。
第三节 红外光电测距
一、测距仪的分类 1、按载波和光源的不同进行分类 二、按照测程分类 1、短程光电测距仪 测程<5km,测距中误差±(5mm+5D×10-6mm ) 2中程光电测距仪 5km <测程< 15km,测距中误差±(5mm+2D×10-6mm) 3、长程光电测距仪 测程 > 15km,测距中误差±(5mm+1D×10-6mm) 精密电磁波测距仪 ±(0.2mm+0.2D×10-6mm) 三、按测距精度分类(以1km的测距中误差表示) Ⅰ级:mD≤ ± 5mm;Ⅱ级: ± 5mm <mD≤ ± 10mm Ⅲ级: ± 10mm <mD≤ ± 20mm 测距仪的精度 mD=A+BD
向直线的夹角。参考 零方向就是标准方向, 指向北方。
一、标准方向的分类
1、真子午线方向 真子午线就是地理子午线。真子午线方向就是通过地球表 面某点的真子午线的切线方向。 2、磁子午线方向 通过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即磁针在该点 静止时的指向。
3、坐标纵轴方向 坐标纵轴方向是指高斯投影带中的中央子午线方向,一带 内各点的坐标纵轴方向互相平行,测量中使用的标准方向 为坐标纵轴方向。
f
p
p
得: D f l f c p
令: 得:
f K,又设 f cq p
DK•lq
现制造仪器时候多采用内对光望远镜,选择合适的透镜 焦距和透镜间距离,使q≈0,则 DK•l
两点间高差: hiv
AB AB• cos l • cos 即 D Kl • cos
由三角形与弦定理得:
D D • cos Kl • cos2
正反1800
用罗盘仪测定直线的方向

项目4:距离测量04

项目4:距离测量04

2、倾斜地面一般量距:有平量法和斜量法
(2)斜量法:适用于两点之间坡度比较均匀的倾斜地面。
式中的竖直角α可由经纬仪测量,坡
度斜距L可由钢尺分段测量。
3、一般量距精度
在平坦地面用钢尺丈量距离时,为保证精度,保证观测结果的可靠性,通常
采用往返测量的方法。往返测量时,返测时需要重新进行直线定线。
钢尺量距精度以相对误差K表示,并将其换算为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精度一
挥另一个人拿测钎在视线方向上左右移动,当
测钎与竖丝重合时,停止移动,该测钎所在地
面点即为直线的方向。用此方法依次定出地面
点1、2、3的位置,即为经纬仪定线。
此方法可用于两点间定线,也可用于延长直线。
4、钢尺量距方法:
完成直线定线之后,就可以进行距离测量,方法有一般量距和精密量距
两种。
(一)一般量距
中丝读数=(0.846+2.115)/2=1.481m
AB水平距离:
=100*1.269
9°10′36″
=123.760m
AB高差:h= + − =123.7609°10′36″+1.5201.481=19.849m
B点高程:HB=HA+h=45.338+19.849=65.187m
(1)目测定线法:又称标杆定线,如下图:甲通过A、B点的标杆观察,指挥乙
(先站1后站2位置)左右移动手中标杆,直到三根标杆呈一直线。(由远1到近2,
每个测段长要小于一个整尺长)
3、直线定线:(在两点间的直线上确定若干个中间点)
例如,AB两点之间距离约100m,但钢尺尺长为30m,那么在AB间取3
个中间点,用目测法确定这3个点的准确位置。确定中间点时,由距终点B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2)钢尺精密量距的成果计算 钢尺精密量距时,由于钢尺长度有误差并受量距时的环境 影响,对量距结果应进行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及倾斜改正,得出 每尺段的水平距离,再将每尺段的水平距离汇总得所求直线的全 长,以保证距离测量精度。 (1)尺长改正计算 设钢尺名义长度(尺面上刻划的长度)为l0,其值一般和 实际长度(钢尺在标准温度、标准拉力下的长度)l′不相等, 因而距离丈量时每量一段都需加入尺长改正。对任一长度为l 的尺段,其尺长改正数ΔLl 为:
6
4.1.2 距离丈量的一般方法 距离丈量因其精度要求不同以及不同的地形条件,可采用 一般量距方法或精密量距方法进行,现先介绍距离丈量的一般方 法。 1)准备工作 距离丈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地面点位的标定与直线定线工作 。 (1)地面点位的标定 测量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确定地面点的位臵。在测量工 作中点等控 制点,一般需要保留一段时间,必须在地面上确定其位臵,设立 标志,作为细部测量或其他测量时使用。
7
8
2)距离丈量的一般方法 距离丈量的一般方法是指当丈量精度要求不高时所采用的 量距方法。这种方法量距的精度能达到1/ 1 000~1/ 3 000。 根据地面的起伏状态,可分为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和倾斜地面的 距离丈量两种形式。 (1)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 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可选用整尺法 和串尺法量距。 ①整尺法量距:在平坦地面,当量距精度要求不高时,可 采用整尺法量距,也就是直接将钢尺沿地面丈量水平距离。可先 进行直线定线工作,也可边定线边丈量。
16
17
4.2 视距测量
视距测量是利用望远镜内的视距装臵及视距尺(或水 准尺),根据几何光学和三角测量的原理,同时测定水平 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测量方法。在一般的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 准仪的望远镜内均有视距装臵,如图4.15 所示。在十字丝分划 板上刻制上、下两根对称的两条短线,称视距丝。视距测量时根 据视距丝和中横丝在视距尺或水准尺的读数来进行距离和高差的 计算。
13
③丈量前先用经纬仪进行直线定线工作,尺端位臵一般不 用测钎标记,在定线时应打下木桩,两木桩之间的距离约小于钢 尺的全长,在木桩桩顶钉上小钉或刻画十字线来标定地面点的 位臵。 ④为提高丈量精度,对同一尺段需改动钢尺丈量三次,改 动钢尺时以不同的位臵对准测点,改动范围一般不超过10 cm 。三次丈量的结果若满足限差要求(一般要求三次丈量所得的长 度之差不超过2~5 mm),取其平均值作为丈量结果,若超过 限差,则应进行第四次丈量,最后取其平均值作为丈量结果。
9
10
(2)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 根据地形条件,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可分为平量法和斜量 法。 ①平量法:当地形起伏不大(尺两端的高差不大)时,可 采用此法。如图4.12 所示,将钢尺的一端对准测点,另一端抬 起(尺子的高度一般不超过前、后尺手的胸高),并用垂球将尺 子的端点投影到地面上,在垂球尖处插上测钎,一般后尺手将零 端点对准地面点,前尺手目估尺面水平,测出各段的水平距离后 ,各段相加即得全线段的水平距离。 ②斜量法:当倾斜地面的坡度比较均匀时,可采 用此法。如图4.13 所示,丈量时将钢尺贴在地面上量斜距 S。若线段距离较长,则应分段量取,最后汇总得全线段的斜距 S。
4
5)测钎 测钎由钢丝或粗铁丝制成,其长度约为30~40 cm,如图 4.4 所示。一般以11 根或6 根为一组,套在铁环上。测钎上端 被弯成圆环形,下端磨尖,主要用于标定尺的端点位臵和统计整 尺 段数。 6)垂球 垂球多为金属制成,其外形像圆锥形,如图4.5 所示。一 般用来对点、标点和投点。
5
1
1)钢尺 钢尺多为薄钢制成,也称为钢卷尺,一般适用于精度要求 较高的距离丈量。钢尺按长度分有20,30,50 m 等几种规格; 按形式分有钢带尺和有皮盒的钢尺,如图4.1 所示;按零点位臵 的不同,有端点尺和刻线尺。端点尺的零点在尺的最外端,在丈 量两实体地物间的距离时较为方便,如图4.2(a)所示。 2)皮尺 皮尺是用麻线和金属丝制成的带状尺,因伸缩性较大,一 般适合于精度较低的距离丈量工作。其基本分划单位为厘米,在 每米和每分米处有数字注记,每米处的数字注记一般为红色。其 长度有20,30,50 m 3 种规格。它一般为端点尺,其零点由始 端拉环的外侧算起。
2
3
3)铟瓦尺(Invar) 铟瓦尺是用铁镍以及少量的锰、硅、碳等合金制成的线状 尺,也称铟钢尺。因其热膨胀系数较普通钢尺小, 因而温度对 尺长的伸缩变化影响小, 故铟瓦尺的量距精度高, 可达到1/ 1 000 000,适用于精密量距,但量距十分繁琐,常用于精度要 求很高的基线丈量或用于检定普通钢尺。 4)标杆 标杆也称为花杆、测杆,一般由木材、玻璃钢或铝合金制 成,其直径约为3~4 cm,长度为2 m或3 m,其上用红白油 漆交替漆成20 cm 的小段,杆底部装有铁尖,以便插入地中或 对准测点的中心,作为观测觇标使用,如图4.3 所示。
15
(2)温度改正计算 设钢尺在检定时的温度为t0,在丈量时的温度为t,若钢 尺的膨胀系数为α,其值一般为1.25×10-5 / 1 ℃,则当丈 量距离为l 时,其温度改正数为:
(3)倾斜改正计算 如图4.14 所示,丈量的斜距为l,测得两端点的高差为h ,要得到平距l0,须进行倾斜改正ΔLh ,由图可知:
4
4.1 距离丈量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4.1.1 距离丈量的工具 距离丈量是指用钢尺、皮尺等丈量工具测得地面上相邻两 点间的水平距离的工作。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距离丈量常用的 工具有钢尺、皮尺、测绳等量距工具以及标杆、测钎、垂球等辅 助工具。另外,在精密量距中还采用弹簧秤、温度计等来控制拉 力和测定温度。
11
12
4.1.3 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1)钢尺精密量距的要求 精密量距是指精度要求较高,读数为毫米的量距工作。其 作法一般采用上述方法中的串尺法进行,但各步的具体要求有所 不同: ①对于所用钢尺须有毫米分划,至少尺的零点端要有毫米 分划。 ②在使用前,须对钢尺进行检定,用弹簧秤将钢尺按规定 的拉力拉直,得出尺长改正数;用 温度计测出检定时和丈量时的尺子温度,以此计算出温度 改正数;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出各尺段两端的高差,得出倾斜改 正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