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析

合集下载

浅谈辨析文言虚词的用法之方略

浅谈辨析文言虚词的用法之方略

浅谈辨析文言虚词的用法之方略在文言文中,大多数的虚词不表示明确的意义,但它们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体现出句子的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感情。

因此,文言虚词是构成文言语句不可缺少的部分;尽管虚词的数量比实词少,但因为虚词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且古今变化大,用法灵活多样,所以熟练掌握文言虚词的用法,既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难点,也是应对高考之必需。

《考试大纲》对这一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即对考纲规定的18个常用虚词不仅要懂得它们在词典上的意义和用法,而且要具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用法的能力,也就是具体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的来说,学习文言虚词应注重积累课本知识并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不可机械地死记硬背其用法、含义,要结合具体语境去掌握。

从多年来的高考命题看,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从两个句子中挑出同一个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的异同。

一般情况下,一句是所选文段中的,另一句是所学课文中的。

明晰了考点要求,把握了考查规律,如果再掌握一定解题技巧,那么辨析文言虚词的用法就不再是难点。

1典型归类,系统梳理全面、系统归纳《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时应注意精选意义、用法明确单一的句子,而不要选那些词义、用法尚有争议的句子。

例如“而”的用法可如下归类梳理:1.1用作连词。

1.1.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1.1.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1.1.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1.1.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如: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1.1.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1.1.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高中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

高中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

高中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高中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为: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具体用法如下:一、而(一)连词1、用来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2、用来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用来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祭十二郎文》)4、用来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5、用来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用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7、用来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8、用来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二、何(一)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二)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用在形容词前,用来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四)通“呵”,可译为喝斥。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常考的共有18个,分别是之、乎、者、也、因、其、所、与、而、且、乃、于、若、为,则、何、以、焉!它们的意义及用法如下:一、之(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例:(1)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

例:(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3)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二)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例: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三)动词,到……去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二、乎(一)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例:(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例: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离骚》)(二)介词,相当于“于”“在”等,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高考文言文十八个虚词考点详解

高考文言文十八个虚词考点详解

高考文言文十八个虚词考点详解高考文言文十八个虚词考点详解2001年语文考试说明指出“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分析近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有关虚词的考题,出题的角度都是重在区分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

现列出2001年考试说明中20个虚词的词性、用法和意义,并主要以课文基本篇目中的句子为例,用由简到繁的顺序排列。

也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可不译。

1、表示判断语气死生,昼夜事也。

(《〈指南录〉后序》)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左忠毅公逸事》)2、表示肯定语气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 (《〈指南录〉后序》)吾上恐负朝廷,下恐负吾师也。

(《左忠毅公逸事》)(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

)3、表示疑问语气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4、表示感叹语气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矣语气助词1、用于陈述句尾。

或助肯定语气,可译为“了”,也可不译;或助已然语气,说明事情已实现,可译为“了”;或助将然语气,说明事情将要实现,可译为“了”。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

(《赤壁之战》)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赤壁之战》)2、用于感叹句。

助感慨、讥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

呜呼,烈矣! (《谭嗣同》)3、用于祈使句,助请求、劝勉、禁止语气,可译为“吧”。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信陵君窃符救赵》)4、用于疑问句,助疑问语气。

年几何矣? (《触龙说赵太后》)者助词1、在别的词(形容词、动词)或短语后,组成名词性短语。

可译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指南录〉后序》)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采草药》)2、“者”用在判断句或定语后置句中,起提顿作用(或说是一种标志),不译。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文言虚词解析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文言虚词解析

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文言虚词解析古文诗歌阅读0711 1414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文言虚词解析高考对常见文言虚词考查非常重视。

以2015年全国高考为例,16份试题中有9份试题考查了文言虚词的用法,涉及的文言虚词有10个之多,可见这10个文言虚词,按出现的频率排列,依次是:以(9)、为(6)、其(5)、之(4)、而(3)、于(2)、所(2)、且(1)、则(1)、乎(1)。

结合2015以及近年全国高考试题,对它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虚词逐一进行讲解。

以(9次,出现率100%)【用法例释】1.介词(1)表原因。

如: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在”。

如: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3)依据、凭借、按照。

如: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余船以次俱进。

(4)把、用、拿。

如:a以为轮,其曲中规。

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连词(1)表示并列、修饰或递进关系,相当于“而”。

如: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樊哙侧其盾以撞。

(2)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致、以便。

如:a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b莫不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3)和“上”、“下”、“东”、“西”、“往”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

如:召有司按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3.动词认为、以为。

如:皆以美于徐公。

4.副词通“已”。

如: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2015高考回眸】山东卷第10题C项: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但以刘日薄西山。

前句介词,用;后句连词,因为。

广东卷第6题D项:澍毅然以身任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

都是介词,用,凭借。

安徽卷第5题A项:遂发愤以卒木欣欣以向荣。

两句中的“以”,都是连词,表修饰关系。

浙江卷第17题A项: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前后两句均是介词,因为。

天津卷第10题A项: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使工以药淬之。

第一个是连词,来,表目的和结果。

第二个是介词,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复习虚词推断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复习虚词推断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 题复习虚词推断课件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24-02-04
目录
• 虚词概述与重要性 • 常见虚词及其用法 • 虚词推断方法与技巧 • 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 • 复习策略与建议 • 课堂互动与练习
01
虚词概述与重要性
虚词定义及分类
01
虚词定义
02
虚词分类
虚词是指没有完整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一般不 能单独成句或单独作句法成分。
分析前后文句意关系
根据上下文句意的关系,可以推断出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 意义。例如,如果前后文是因果关系,那么虚词可能是表 因果的连词。
注意虚词的连用和搭配
有些虚词常常连用或搭配使用,形成固定的语法结构。了 解这些固定搭配,有助于更准确地推断虚词的用法。
利用句子结构进行推断
1 2 3
分析句子成分
通过分析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可以 推断出虚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和意义。
作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等; 作代词,可译为“他”、“它”等。
作代词,可译为“哪里”、“怎么”等。
介词类虚词
01
02
03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处所、对象等,可译为 “在”、“向”、“到” 等。

引进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 、手段等,可译为“用” 、“拿”等;表示原因, 可译为“因为”。

辨析虚词的用法和搭配
高考要求考生能够辨析不同虚词的用 法和搭配,以及它们在句子中的位置 和作用。
运用虚词进行语言表达
高考要求考生能够运用虚词进行准确 、流畅的语言表达,增强文章的逻辑 性和连贯性。
02
常见虚词及其用法
代词类虚词

高考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类

高考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类

高考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类高考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现将其意义和用法一一归类。

大家可将文言虚词的词类复习法与一词多义复习法结合起来。

1.【而】(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①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钳,除了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没有地方寄居托身,是因为心思浮躁啊。

②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③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把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打它,把它打破了。

④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⑤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婉贞》)——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⑥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阻碍它的生机,来谋求高价,因而江浙一带的梅都成了病态的。

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促织》)——看到成名养的那只蟋蟀,就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

(2)代词。

表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再算帐的!(3)动词,如,如同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卒惊呼的声音如同大房子倒塌一样。

(4)复音虚词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8个文言虚词详解精选全文

18个文言虚词详解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详解《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一、而;二、何;三、乎;四、乃;五、其;六、且;七、若;八、所;九、为;十、焉;十一、也;十二、以;十三、因;十四、于;十五、与;十六、则;十七、者;十八、之。

一、而(一)连词基本认知:“而”是古代汉语中使用最广泛的连词,它包括各种语法、逻辑的关系,如并列、承接、递进、转折、假设、因果、修饰、目的等。

所谓连词,就是连接上下文并且表示某种关系的虚词。

⑴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和、又,或不译。

①蟹六跪而二螯(《劝学》)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③秦强而赵弱(《廉颇蔺相如列传》)④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⑤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荆轲刺秦王》)并列关系的特点是,连词两侧的词语原则上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⑵表承接(顺承)关系,可译为:就、才、接着、然后。

表承接关系的前后两件事,逻辑上联系比较紧密,时间上有先后关系。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②余闻而愈悲(《狱中杂记》)③(秦)灭滑而还(《崤之战》)④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⑶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还。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⑷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可是、然而。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④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公输》)⑸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使。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④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⑹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所以。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韩非子》)③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刺秦王》)⑺表修饰关系(间隔修饰语与被修饰语,即间隔状语和中心词,也可称偏正关系),可译为:地、着、来,或不译。

高考语文易错文言文实词虚词用法

高考语文易错文言文实词虚词用法

高考语文易错文言文实词虚词用法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

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误:上去,正:当即。

(高考文言文复习)推断文言虚词词义的几种方法

(高考文言文复习)推断文言虚词词义的几种方法

(高考文言文复习)推断文言虚词词义的几种方法导读:推断文言虚词词义的几种方法一、词性分析法许多虚词兼有几种词性,在不同的句中具有不同的词性,词性不同其意义、用法也往往不同。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①中的“则”是副词,在句中表示断判、确认,可译为“就是”。

②中的“则”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

二、语境推断法1.依据相关文句的含意辨析虚词。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崤之战》)晋襄公放走秦囚后,遭到原轸怒斥,幡然悔悟,派人追赶,追到黄河边的时候,秦国三位将军却已经上船离开了。

可见,此处“则”是连词,连接的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可译为“已经”“倒已经”。

2.依据在句中的位置辨析虚词。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之”字用于动词和宾语之间,表示对宾语的复指,是个代词,译为“这”。

三、比较推断法1.比较意义虚实,推断虚词意义与用法。

①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①“以”,应该是动词(实词),意思是“认为”;②中的“以”,则是介词(虚词),意思是“用”“拿”。

2.比较用法异同,推断意义与用法。

同一个虚词,具有不同的用法,这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

①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鸿门宴》)②睥睨,故久立与其客语。

(《魏公子列传》)①中的“故”是连词,表因果关系,②中的“故”是副词,有“特意”“故意”的意思。

3.比较语法关系,推断意义与用法。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粗看两个分句句式相同,两个“于”字用法意义当然也该相同,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两个句子的语法关系并不一样。

“祸患”与“积”是主动关系,而“智勇”与“困”是被动关系,所以两个“于”字意义也不一样,前一个意思是“从”,而后一个意思是“被”。

四、句中求意法1.将虚词义项代入句中,确认正确义项。

文言虚词辨析

文言虚词辨析

文言虚词辨析文言虚词在古代汉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起到了连接词句、表达语气、修辞等功能。

文言虚词的正确运用对于理解和阅读古代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文言虚词中的一些常见词汇进行辨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用法。

一、兮与矣兮(xī)和矣(yǐ)是文言虚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词语。

兮多用于句末,表示感叹、感慨或补充说明,用于修辞加强。

例如:“明月兮,照沟渠。

”矣则常用于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断定或陈述的语气。

例如:“居民矣,口多。

”二、乎与哉乎(hū)和哉(zāi)也是常用的文言虚词。

乎多用于句中或句末,表示疑问、疑惑或加强语气。

例如:“何乎哉,我之贵乎?”。

哉则多用于句末,表示感叹、疑问或加强语气。

例如:“人生何哉?富贵荣华,皆为一梦。

”三、而已与耳而已(ér yǐ)和耳(ěr)都表示“已经到此为止”,意思相近。

而已多用于句末,表示事情的结束或达到的限度,也可以表示“只是”、“不过”。

例如:“吾曰志于道,而已矣。

”耳则多用于句末,含有“就这样”、“已经够了”等语气。

例如:“亦可赏耳。

”四、乃与即乃(nǎi)和即(jí)都表示时间或逻辑上的紧接。

乃多用于句首,表示承接上文,表示因果关系,也可以表示转折。

例如:“明德乃厚”,“是乃求祺。

”即则多用于句中或句末,表示时间上的紧接或就是、就在的含义。

例如:“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五、所以与以所以和以都是用于引出原因、目的或手段的虚词。

所以多用于句末,表示“因为……所以……”,引导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贞观之治,所以千载一时也。

”以则多用于句中,引导原因、目的或手段,并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以治国安邦之道。

”六、庶几与惟庶几(shù jī)和惟(wéi)都表示希望或假设的语气。

庶几多用于句末,表示希望或期望的语气,表示非常希望达到某种结果。

例如:“庶几民得安宁。

”惟则多用于句中,表示假设、设想或思索的语气,表示推测或思考。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精确校对版)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精确校对版)

返回
文言常用虚词
(4)其他用法
(3)用作动词(有书称之为“比况词”),译为“如、好像、像”。它与“如” 是同源字,在上古时读音相近,意义相通。 例释:①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 今》)
②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 知与不知也《新序》。 (4)音节助词,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5)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返回
文言常用虚词
比较下列各句中的“而”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不正确的
一项是
A①君何以知燕王?
②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答案:D】
B①豫州今欲何至?
什么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①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哪里
②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D①徐公何能及君也?
为什么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 在; 后一个“乎”: 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 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 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 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 在)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乎: 比。)
(三)可作词尾

6.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例释:秦于是乎输粟于晋《左传·僖公十五年》。
(二)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例释: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 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 在)
文言常用虚词

高考文言文易错知识点

高考文言文易错知识点

高考文言文易错知识点一、易混词义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的意义容易混淆,容易引起考生的歧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易混词义及其正确解释。

1. 令与使:令是动词,表示“让,使得”的意思;使是介词,表示“通过某种手段引起……发生”的意思。

例如:令人羡慕的成绩使我很高兴。

使人为之一振的音乐令人陶醉。

2. 必与当:必是副词,表示“一定,必须”的意思;当是连词,表示“应当,当然”的意思。

例如:必争之地,只争朝夕。

当务之急,是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

3. 予与给:予是动词,表示“给予,赐予”的意思;给是介词,表示“给……”。

例如:君子以思慮,匪予之思也。

请给我一杯水。

4. 其与他:其是代词,表示“它的,她的,他的”等;他是代词,表示“他的”。

例如:自横其灭,而不东。

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二、易误用虚词文言文中的虚词使用较为复杂,容易引起考生的错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易误用虚词及其正确用法。

1. 者与之:者是助词,用于句末,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之是代词,用于句中,表示“他,她,它”的意思。

例如:行之有效的方法。

了解了这个问题的相关者。

2. 乃与而:乃是连词,表示“就是,就是说”的意思;而是连词,表示“却,然而”的意思。

例如:上等石乃称玉。

我尽力而为,但结果令人失望。

3. 虽与若:虽是连词,表示“虽然”的意思;若是连词,表示“如果”的意思。

例如:虽贫贱,仍以高尚的品质自居。

若有来生,愿做一只幸福的鸟。

4. 自与之:自是副词,用于句首,表示“自己”的意思;之是代词,用于句中,表示“它,他,她”的意思。

例如:自勉之,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吾心所之,皆为君。

三、易错句式文言文中有一些特定的句式,考生容易在使用时出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易错句式及其正确用法。

1. 谓语动词省略在一些句子中,谓语动词会被省略,需要考生通过上下文进行理解。

例如:红袖添香,绿窗含娇。

2. 动宾颠倒在一些句子中,动词与宾语的位置会颠倒,需要考生通过上下文进行理解。

【文言文】中学时期语文常见易混虚词辨析

【文言文】中学时期语文常见易混虚词辨析

【文言文】中学时期语文常见易混虚词辨析A•【按照·依照·遵照】“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如“按照事实说话”。

“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多使用“依照”。

“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或精神。

B•【本来·原来】二者都是副词。

“本来”强调理应如此,一直如此。

“原来”强调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

•【必然·必定·一定】三者都表示肯定,都含有“非……不可”之意,表示对判断、推理的肯定,都经常作状语。

“必然”“必定”表示客观事物发展“肯定会这样”的趋势或结果,它们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而“必然”和“偶然”对举,“必然”是形容词,偶尔作名词用,表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它还可以作定语,如“必然规律”。

“必定”是副词,常用于主观的分析、肯定。

“一定”可以表示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也可以表示人们的意志和愿望,或表示一种命令的语气;还可以作形容词,表示“特定”或“相当”的意思。

•【毕竟·到底】“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事实或原因。

“到底”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曲折最后实现的情况,用在疑问句中表追究。

•【不免·未免】二者都是副词,都作状语,都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

区别是:“不免”是“免不了”之意,用来加重句子的语气;“未免”用来缓和句子的语气。

C•【曾经·已经】二者都是副词。

“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已经”强调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

•【常常·往往·经常】三者都是副词,表示多次、多数、不断发生。

区别是:“常常”除有“多次、多数”的意思外,还有“时常、不断”的意思,它既表示时间,又表示频率,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与“往往”互换。

“往往”除有“多次、多数”的意思外,还可以用来表现在一定条件或前提下将要出现的情况,如“我们有些同志理论上承认教育是有阶级性的,可是一遇到具体问题,往往就把这个基本观点忘掉了”。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和实词推断技巧整理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和实词推断技巧整理

高考文言文虚词推断技巧一、代入筛选法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

如果我们熟记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例】“而”,其主要用法有:连词,译为“又”、“而且”、“就”、“却”、“如果”、“因而”;代词,译为“你”、“你的”;动词译为“好像”等。

若要在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④“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某所,而母立于兹”中找出与其他各句不同用法的句子,在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后,就不难确定应为作代词“你的”解释的⑥了。

二、语境推断法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此法对起关联词语作用的虚词特别有效。

【例】“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为表原因的“因为”。

三、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虚词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例】“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前句“以”用在名词“身”前,又处在动词“死”前,可以推断“以”应该是介词,与“身”组成介宾短语做“死”的状语;后句中“以”用在“险”和“远”两个形容词中间,应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所以两句用法不同。

四、句位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

【例】“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

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

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还是)还也”。

【例】“焉”:在句首,如“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里;在句中,如“杀鸡焉用牛刀”,何必;在句末,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相当于“之”。

微专题03 文言虚词(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微专题之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

微专题03 文言虚词(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微专题之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

微专题02 文言虚词讲义一.考情微观2022-2023年常考虚词虚词考查命题特点:1.虚词全部放在翻译中考查;2.不考用法,只考虚词的意义;3.虚词考查重点放在高频虚词及副词上。

二.复习任务1.梳理并总结十八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重点掌握高频虚词的意义。

3.文言虚词意义推断方法。

三.妙招助记十八个虚词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

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

高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

其中“之、以、而、其、于”应重点掌握。

在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时,首先根据它在句中位置,弄清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再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词语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它的词性,辨别它的意义。

【口诀】于(与)焉何其若,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

【谐音】语嫣何其弱,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奇思妙想】这个口诀目的是帮助同学们记住18个常见虚词,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头号美女王语嫣,何其弱不禁风,为什么身体会这么弱呢?解释一下,因为——所以——则——而且——这怎么叫解释呢?简直就是(乃)之乎者也一样的废话连篇。

1.虚词【于】【速记口诀】自从由于和对于,在给向到被和比【谐音】自从鱿鱼和对鱼,再给向导杯和笔。

【奇思妙想】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我们去海南旅游,自从向导带我们买了便宜鱿鱼和对鱼,我们非常开心,回来后我们再给向导送了一个杯子和一支笔。

【释义举例】“于”主要用作介词,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译为“自”“从”“由于”“对于”“在”“给”“向”“到”“被”“比”等。

例如:①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左忠毅公逸事》(自、从)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进学解》)(由于)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对、对于)④公与之乘。

高考文言文常见的虚词用法汇总(25个)

高考文言文常见的虚词用法汇总(25个)

高考文言文常见的虚词用法汇总(25个)一、其1.第三人称代词。

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乐阳子妻》)2.活用为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二、于1.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为学》)2.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3.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隆中对》)4.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

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三、以1.用作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2.用作连词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墨池记》)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3.用作副词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四、而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

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十则)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 理解文言虚词——结合语境,虚“虚”实“实”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   理解文言虚词——结合语境,虚“虚”实“实”
√A.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而母立于兹 B.
而青于蓝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D. 欲速则不达
A项均为“因为”。 B项同“尔”,你的/却。 C项并且/尚且。 D项就/然而。
(四)介词 介词是指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时间、 地点、原因、方式、对象的词。主要有:于、以、为、与、乎、因等。
2021 全国甲卷 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
虚词:每、小、辄
放在高频虚词及
2019 全国Ⅰ卷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虚词:数、或、稍
副词上。
①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虚词:①以、以为;
2018 全国Ⅰ卷
②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A.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盘盘焉,囷囷焉
B. 犹且从师而问焉 夫晋,何厌之有
C.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 哙曰:“此迫矣!”
D.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项均为“了”。 A项……的样子/比。 B项……的样子/之。 C项不译/那。
微积累 复音虚词和文言兼词
2.文言兼词 所谓文言兼词,是指古代汉语中某一类词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字的 意义和用法,这种词的读音有的是它代表的两个字的声音的拼合,例如 “诸”是“之”与“于”(“于”古音wū)的合音。但不是所有的兼词都 是合音词。兼词虽数量不多,但遍贯古籍,长盛不衰。常见的有:焉 (“于之”或“于是”的合音)、诸(“之于”或“之乎”的合音)、盍(“何 不”的合音)、曷(同“盍”,“何不”的合音)、叵(“不可”的合音)、旃 (音zhān,“之焉”的合音)。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

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常用的18个文言虚词列为高考的范围,这是高中毕业生必须掌握的,也是平常阅读文言文必备的知识。

但在高中毕业生中要准确地掌握这些虚词也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判断,学生翻译文言虚词的准确率就会大大提高。

一、根据虚词所处的位置推断虚词的用法。

虚词的意思用法跟虚词所处的位置有一定的联系,处于句首、句中、句末它们的意思用法就不同。

例“乎”经常用在句末和用在句中,用在句末一般都是语气词,有的表疑问语气,有的表反问语气,有的表揣度、商量语气,有的表感叹语气等。

如: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用在句末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如: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用在句末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呢”。

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用在句末表揣度语气,相当于“吧”。

如: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阿房宫赋》)用在句末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乎”也用于句中,相当“于”,可译为“在”“对”。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又例“也”也经常用在句末和句中。

用于句末表各种语气,有的表判断语气,有的表陈述语气,有的表解释语气,有的表疑问语气,有的表反诘语气等。

如:勿从俱死也!(《鸿门宴》)用于句末表祈使语气。

如:独五人,何也?(《五人墓碑记》)用于句末表疑问语气。

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表判断解释语气。

如: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病梅馆记》)用于句末表肯定、感叹语气。

如: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过秦论》)用于句末表反问语气。

“也”用于句中表示语气的停顿。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又例“其”用于句中表反问,表商量,表示祈使,表示揣度等各种语气。

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表反问语气,可译为“怎么”。

如: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表商量语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以(因为)……”中的“以”是介词还是连词
(1)举例分析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③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④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解析:四句中的“以”都解释为“因为”,①②句中的“以”后面是名词性短语,作介词;③④句中的“以”后是分句,作连词。

(2)辨析方法
以+短语(名词短语或代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作介词
以+分句(表原因的分句),表事件发生的原因,作连词
二、“动+以+动”中的“以”表示修饰,还是表示目的。

(1)举例分析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吾与四人拥火以入
②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③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④作《师说》以贻之。

解析:①②句“以”前的动词短语表动作的方式,作状语,两个动作同时发生,表修饰;③④句“以”前后的动作有先后之分,表目的。

(2)辨析方法
①看“以”前后的两个动作是否同时发生,是则表修饰,否则表目的。

②看“以”前后的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在意义上是否有主次之分,如果前者是次,后者是主,前者表示动作的方式,做状语,则是表修饰;否则表目的。

③看翻译,表修饰时可译成“着”,表目的时可译成“来”或“用来”。

三、“……与(和)……”中的“与”是介词还是连词
(1)举例分析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

③怀王与诸将约曰。

④吾今与汝无言矣。

解析:四句中的“与”都解释为“和”,①②句“与”前后两项合起来作一个成分,作连词;③④句“与”前后是两项不能同作一个成分,作介词。

(2)辨析方法
①看“与”前后的词语或短语能否并列起来共作一个成分,能则是连词,否则是介词。

②看“与”前后的词语或短语能否对调,能则是连词,否则是介词。

③看“与”前后的词语或短语同全句的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如果前者是动作发出者,后者是动作涉及对象,则是介词。

④看“与”前后的词或短语表示的人或事物在表达中是否有主次之分,有则是介词,无则是连词。

⑤看“与”前是否有能愿动词或其它状语,有则是介词,无则是可能是连词。

四、“动+而+动”中的“而”表示修饰,还是表示承接
(1)举例分析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简能而任之。

②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③余扃牖而居。

④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解析:①②句中的“而”作连词,表承接;③④句中的“而”作连词,表修饰。

(2)辨析方法
①看“而”前后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的动作是否同时发生,是则表修饰,有先后关系则表承接。

②看“而”前后的动词或动词短语意义上有否主次关系,如果前一个动作表示后一动作的方式,即有主次之分,表修饰。

如果只两个连贯的动作,则表承接。

【巩固练习】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

④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⑤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②各各竦立以听。

③敛赀财以送其行。

④举匏樽以相属。

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蜩与学鸠笑之曰。

②今日吾与汝幸双健。

③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

④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

⑤君王与沛公饮。

⑥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⑦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②扣舷而歌之。

③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④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⑤东犬西吠,客踰庖而宴。

⑥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⑦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参考答案:
1.四句中的“以”都解释为“因为”,①②句中的“以”后面是名词性短语,作介词;③④⑤句中的“以”后是分句,作连词。

2.①②④句中“以”连词,表修饰;③句中“以”作连词,表目的。

3.七句中的“与”都解释为“和”,①②句中“与”作连词,表并列;③④⑤⑥⑦句中“与”作介词,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状语。

4.①③⑤句中的“而”作连词,表承接;②④⑥⑦句中的“而”作连词,表修饰。

五、“则(就)……”中的“则”表示假设,还是表示承接
(1)举例分析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②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③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④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解析:四句中的“则”都译为“就”,①④句中的“则”作连词,表假设;
②③句中的“而”作连词,表承接。

(2)辨析方法
①看句意。

“则”前的短语或分句表示虚拟的情况,表假设;“则”前的短语或分句表示一种事实,表承接。

②看呼应。

表假设时,前一分句一般有与“则”相呼应的连词“若”;表承接时,前面一定没有相呼应的连词。

③看翻译。

表假设时,“则”可译成“就”,也可译成“那么就”,表承接只能译成“就”。

六、“乃(才)……”中的“乃”表示顺承,还是表示限制
(1)举例分析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③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解析:三句中的“乃”都译为“才”,①②句中的“乃”作副词,表顺承;
③句中的“乃”作副词,表范围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