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GIS作业(二)XX旗土地利用现状遥感解译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报告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报告

遥感图像解译课程综合实习实习报告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班级:10011学号:***********姓名:***指导老师:***一、实习目的与意义1.掌握遥感影像的目视判读方法和流程,能够对快鸟影像、SPOT影像和航拍影像进行目视解译;2.学会使用图纸制作遥感影像底图并清绘遥感影像;3.掌握实地调绘、核实和补测的基本方法;4.学会使用ERDAS软件进行数字化成图,并制作专题图。

二、实习资料与设备在进行内业清绘和外业调绘阶段,实习资料有2002年的快鸟影像一张、2002年的SPOT影像一张、2007年的航空影像一张、转印纸三张。

在进行室内计算机成图阶段,实习资料有2007年的航空影像一张、2002年的快鸟影像一张以及ERDAS软件。

三、实习原理一)遥感图像解译标志1)色调(tone):全色遥感图像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例叫色调(也叫灰度)。

如海滩的砂砾色调标志是识别目标地物的基本依据,依据色调标志,可以区分出目标地物。

2)颜色(colour):是彩色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识别的基本标志。

日常生活中目标地物的颜色: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颜色:地物在不同波段中反射或发射电磁辐射能量差异的综合反映。

彩色遥感图像上的颜色:真\假彩色3)阴影(shadow):遥感图像上光束被地物遮挡而产生的地物的影子根据阴影形状、大小可判读物体的性质或高度。

不同遥感影像中阴影的解译是不同的4)形状(shape):目标地物在遥感图像上呈现的外部轮廓。

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形状:顶视平面图解译时须考虑遥感图像的成像方式。

5)纹理(texture):内部结构,指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内部色调有规则变化造成的影像结构。

如航空像片上农田呈现的条带状纹理。

纹理可以作为区别地物属性的重要依据。

二)目视解译流程四、实习步骤实习过程可分室内判读和外业实地调绘以及内业数字化成图三个步骤。

室内判读是利用2002年10月获取的0.6米分辨率的快鸟卫星遥感影像和2.5米分辨率的SPOT5(实际是2.5米全色与5米多光谱数据融合的)数据制作正射影像图,根据室内判读方法,对图斑的形状、大小、色调、位置、纹理等特征进行对照分析,依照分类规则,按10种地物类别进行判读解译,勾绘图斑工作底图,然后再与2002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变化要素并将其绘制到工作底图上。

遥感实验报告

遥感实验报告

1.利用Mapgis进行图像校正1.1实验目的了解MAPGIS土地利用数据建库对数据的基本要求。

掌握图像校正---DRG生产的具体操作步骤。

1.2实验基本要求将两幅1/万影像数据k50g092035、k50g092036,进行图象校正。

1.3实验内容DRG生产的操作步骤如下:1.打开mapgis主菜单,选择图像处理\图象分析模块。

2.文件转换:打开文件\数据输入,将两幅tif图像转换成msi(mapgis图象格式)文件类型。

选择“转换数据类型”为“TIF文件”,点“添加目录”选择影象所在目录,点“转换”。

3. 选择文件\打开影象,打开转换好的msi文件k50g092035.msi,再选择镶嵌融合\DRG生产\图幅生成控制点,点“输入图幅信息”。

4.输入图幅号信息,输入图幅号 k50 g092035,系统会利用此图幅号自动生成图幅的理论坐标。

图1.1 图幅生成控制点5.定位内图廓点,建立理论坐标和图象坐标的对应关系。

利用放大、缩小、移动等基本操作在图像上确定四个内图廓点的位置。

以定位左上角的内图廓点为例:利用放大,缩小,移动等操作找到左上角的内图廓点的精确位置后,点击上图对话框中的左上角按钮,然后再点击图像上左上角的内图廓点即完成该点的设置。

完成参数设置和内图廓点信息的输入后,点击生成GCP,将自动计算出控制点的理论坐标,并根据理论坐标反算出控制点的图像坐标。

6.顺序修改控制点。

选取镶嵌融合\DRG生产\顺序修改控制点,则弹出控制点修改窗口,如下图所示:图1.2 控制点修改窗口7.逐格网校正选取镶嵌融合\DRG生产\逐格网校正,弹出文件保存对话框,输入结果影像文件名为“K50 G 092035”,点“保存”。

出于精度考虑,可以将“输出分辨率”设置为“300”DPI。

8.DRG生产完毕。

为了以后线文件要与内图框闭合成区,接着生成单线内图框。

生成单线内图框的方法如下:1)选择镶嵌融合\ 打开参照文件\自动生成图框2)输入图幅号,选择北京54坐标系.采用大地坐标系3)选择单线内框.椭球参数选择北京54图框文件名保存为2035.WL,保存路径如下图如示,点“确定”即可完成。

mapgis实验报告

mapgis实验报告

mapgis实验报告
《MapGIS实验报告》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MapGIS作为一款领先的GIS软件,在地图制作、空间分析、数据管理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性能和稳定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MapGIS的功能和性能,我们进行了
一系列的实验,并撰写了本实验报告。

首先,我们对MapGIS的地图制作功能进行了实验。

通过使用软件内置的地图
编辑工具,我们成功地制作了一幅详细的地图,并添加了各种地理要素和标注
信息。

MapGIS的地图制作功能操作简单,功能丰富,能够满足各种地图制作
需求。

其次,我们对Map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了实验。

通过导入现有的地理数据,我们进行了空间叠加、缓冲区分析等操作,得到了准确的空间分析结果。

Map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复杂的空间分析
需求。

最后,我们对MapGIS的数据管理功能进行了实验。

通过对地理数据的导入、
导出、编辑和管理,我们发现MapGIS能够高效地管理大量的地理数据,并且
支持各种数据格式的导入和导出,便于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总的来说,MapGIS作为一款优秀的GIS软件,具有强大的地图制作、空间分析和数据管理功能,能够满足各种地理信息处理需求。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MapGIS的功能和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
应用MapGIS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希望本实验报告能够对MapGIS的使用者有所帮助,也希望MapGIS在未来能
够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提供更加优质的技术支持。

县级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遥感解译精度的研究

县级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遥感解译精度的研究

县级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遥感解译精度的研究与分析陈玲,贾琇明,肖华太原理工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系,太原(030024)E-mail:nxmuyu@摘 要: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要加强土地管理,需要我们保证土地数据库实时处于最新状态。

为了及时掌握我国土地利用情况,在2004年开始实施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

本论文阐述了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遥感解译的多种方法,包括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人机交互解译。

并以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为例,对各种解译方法的精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然后经过外业核查,对人机解译结果进行验证,并对其精度进行了分析,发现人机交互解译精度能达到96%以上。

在现阶段,人机交互解译是一种精度最高,最方便的解译方法。

因此,本次调查最终选用人机交互的方法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解译。

关键字:土地利用更新调查;遥感解译;解译精度1.引言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治国之策。

要加强土地管理,需要我们保证土地数据库实时处于最新状态。

我国在1984年到1996年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详查,彻底查清了当时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权属和利用现状等土地资源家底,为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但是历时十多年,很多土地利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

为了及时掌握我国土地利用情况,在2004年开始实施了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

2.研究区概况大同市浑源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地理坐标在北纬39°21′~39°53′,东经113°32′~113°58′,辖区面积1963.65km2,辖6镇22乡,315个行政村,548个自然村。

大同市浑源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貌特点为“南山北坡中盆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6.5°C,年平均降水量为424.6mm,集中在6—9月间,地下水资源丰富,天然补给量1.364亿方。

Mapgis实验报告范文

Mapgis实验报告范文

Mapgis实验报告范文实验员:胡蝶班级学号:1002601时间:2022.4指导教师:周青山老师实验名称:地图投影的制作、判别和变换实验地点:湖南城市学院实验楼418实验原理:mapgi、envi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实验材料和条件: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计算机,铅笔;MAPGIS软件等。

实验目的:1、巩固学过的地图投影知识;2、掌握地图投影判别的方法、步骤;3、为正确使用地图投影奠定理论基础。

实验内容与步骤:1、地图投影类型回顾1.1、几何投影中、小比例尺地图投影:正轴圆锥、圆柱、方位投影;横、斜轴方位投影;大、中比例尺地图投影:高斯投影、UTM投影。

1.2、条件投影等积锥投影;等角锥投影;等距柱投影。

2、投影判别的一般原则2.1、制图区域的范围、形状和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大尺度中尺度区域形状近似圆形区域南北延伸型区域两极地理位置赤道附近小尺度2.2、制图比例尺东西延伸型区域中纬度地区大、中比例尺地图,对制图几何精度要求高,制图区域范围小,宜采用高斯投影,UTM等;中、小比例尺地图概括程度高,制图范围大,多采用正轴圆锥、圆柱、方位等投影。

2.3、地图的主题和内容要求方向正确,应选择等角投影;要求面积对比正确,应选择等积投影;教学或一般参考图,要求各方面变形都不大,则应选择任意投影。

2.4、出版方式单幅图;系列图、地图集:同一图组(或系列)内投影尽可能一致,且投影种类不宜过多。

3地图投影判别的方法与步骤3.1方法1)观察法:观测地图的经纬网形状;2)量测法:经纬线方向形状变形量,3.2步骤1)根据投影判别的一般原则,并结合经纬网形状初步确定投影系统;A.经纬线形状的判别:目视并辅以量算判断。

经线形状有:直线,曲线。

纬线形状有:直线,同心圆弧,同轴圆弧,曲线B.经纬线是否直交。

2)量测中经上纬线间距变化,判定投影性质。

A.在中央经线上,找到标准点(线)的位置;圆锥投影、圆柱投影:标准切(割)纬线与中央经线的交点。

mapgis实验报告范文

mapgis实验报告范文

mapgis实验报告范文实验报告:MapGIS在地图制作与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地图制作和数据分析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MapGIS作为一种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实验旨在探究MapGIS在地图制作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以期对该软件的功能和效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MapGIS的介绍MapGIS是一种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它能够通过空间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等功能,实现对地理信息的全面处理和应用。

该软件具有多种功能模块,包括地图制图、数据编辑、空间分析、网络分析等,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三、地图制作MapGIS提供了强大的地图制作功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地图设计。

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底图样式、添加各种符号和标注,以及进行地图的渲染和美化。

此外,MapGIS还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导入和导出,方便用户进行数据的交互和共享。

四、数据采集与编辑MapGIS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数据采集和编辑功能,可以通过GPS定位、遥感影像解译等方式获取地理数据,并对其进行编辑和更新。

用户可以添加、修改、删除地理要素,如点、线、面等,以及进行属性数据的录入和修改。

这些功能使得地理数据的采集和管理更加高效和准确。

五、空间分析Map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用户可以进行空间查询、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操作,以获取更多的地理信息和空间关系。

此外,MapGIS还提供了多种统计和可视化分析工具,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图表展示和数据挖掘,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六、案例分析为了验证MapGIS的应用效果,我们选取了某城市的交通流量数据进行案例分析。

首先,我们使用MapGIS进行数据采集,通过GPS定位和实地调查获取了该城市的道路网络和交通设施数据。

然后,我们对数据进行编辑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接下来,我们利用Map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交通流量进行了热力图分析和网络分析。

地块现状利用情况分析报告

地块现状利用情况分析报告

地块现状利用情况分析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块的现状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地块未来的开发利用提供可行性建议。

通过详细调查和研究,本报告将对地块的地理位置、土地利用情况、交通状况、环境条件以及附近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

二、地块概况1. 地理位置该地块位于城市中心商业区的东部,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发达的城市基础设施。

周边主要道路包括A街、B路和C路,距离公交站、地铁站仅步行10分钟的路程。

2. 土地利用情况该地块目前主要为一片荒地,无明确的土地利用功能。

根据初始调查,该地块的土地质量属于中等水平,无任何地质隐患。

土地利用率较低,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3. 交通状况该地块附近道路密集,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主要道路上有公交车和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方便居民和商业活动的出行。

此外,距离地铁站也非常近,可方便快捷地前往城市其他地区。

4. 环境条件该地块周边环境整体良好,空气清新,无明显污染源。

水源供应充足,可满足日常生活和商业用水需求。

5. 附近配套设施该地块周边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包括购物中心、学校、医院、餐厅等生活和商业设施。

附近还有公园和运动场所,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三、利用情况分析1. 商业开发潜力由于地块位于城市中心商业区的东部,交通便利,附近有大量商业设施的存在,因此该地块具有开发商业用途的潜力。

可以考虑建设购物中心、写字楼或酒店等商业项目,以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商业需求。

2. 住宅建设可行性该地块周边交通便利,生活配套设施完善,适合开发住宅项目。

可以考虑建设高层住宅小区,以满足城市居民对优质住房的需求。

3. 农业利用前景尽管该地块的土地利用率较低,但考虑到持续城市化进程中对食品供应的需求,可以考虑将该地块用于农业开发。

可以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满足城市居民对本地绿色食品的需求。

4. 其他利用方式除了商业、住宅和农业利用外,该地块还可以作为公共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的开发项目。

可以建设公园、图书馆、博物馆或体育馆等,提供城市居民的休闲和文化活动空间。

MapGis作图实验报告

MapGis作图实验报告

计算机制图实验报告系别:国土资源系班级:土管082班学号:083932232姓名:喻鑫提交时间:2011年6月26日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一、实验目的此次实验的目的在于,学会使用MapGIS软件,掌握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基本原理与方法,并掌握如何利用MapGIS软件编制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部分成果图件,和局部数据库建设与面积量算的步骤,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1、前期准备:阅读相关资料和实验步骤,制定实验计划。

2、学习阶段: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使用投影讲解操作的具体步骤,记录详细的笔记。

3、实际操作:严格按照操作步骤,使用MapGIS软件完成某县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

4、提交实验成果图及相关文件,编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操作过程1、启动MapGis,设置工作目录和系统库目录。

2、将JPEG格式的图像文件转换为格式为msi的底图文件(1)打开图像处理下的图像分析子系统。

(2)点击文件菜单下的数据输入。

(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转换数据类型选为“JPEG文件”。

再点击添加文件按钮,选择要转换的图像文件(JPEG格式),然后点击转换按钮,完成转换。

3、制作图框文件(1)点击主菜单--实用服务--投影变换,进入编辑窗口。

(2)制作1:1000的图框。

点击系列标准图框,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生成1:1000标准图框。

(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图幅名称为“某县土地利用现状图”,将图框文件名设置为“TK.w?”。

点击确定之后得到所需图框。

(4)点击复位窗口,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所有选项,再点确定。

(5)保存图框文件,结束编辑。

4、为MSI格式的图像文件添加控制点:(1)点击图像处理--图像分析,进入添加控制点界面。

(2)点击文件菜单下的打开影像,选择MSI格式的底图。

(3)点击镶嵌融合菜单下的“打开参照文件”,并选择“参照线文件”,选择图框文件中的线文件(.WL结尾)。

(4)点击镶嵌融合下的添加控制点,进行控制点的添加。

地理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地理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一、实验名称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二、实验目的1. 学习遥感图像的解译方法。

2. 掌握土地利用类型的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3. 分析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三、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四、实验地点某地区五、实验仪器与材料1. 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如ENVI、ArcGIS等)2.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3. 地理数据(如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等)4. 实验报告模板六、实验原理土地利用类型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的具有相似性质的土地利用单元。

遥感图像解译是通过对遥感图像进行判读和分析,揭示地表地物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的一种方法。

GIS技术可以将遥感图像解译结果与地理数据相结合,进行空间分析和制图。

七、实验步骤1. 数据准备(1)收集遥感图像:选取某地区遥感图像,要求分辨率较高,时间适中。

(2)收集地理数据:收集该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等相关数据。

2. 图像预处理(1)图像校正:对遥感图像进行几何校正,消除几何畸变。

(2)图像增强:对遥感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提高图像质量。

3. 图像解译(1)特征提取:根据遥感图像特征,提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

(2)分类识别:运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识别。

4. 数据分析与制图(1)统计分析:对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面积、比例等。

(2)空间分析:运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如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

(3)制图:根据分析结果,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变化趋势图等。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根据遥感图像解译结果,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等。

其中,耕地和林地分布较广,水域和建设用地相对集中。

2.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对比分析,发现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趋势如下:(1)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被建设用地占用。

(2)林地面积基本稳定,但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部分林地转为耕地。

遥感地质解译实验报告

遥感地质解译实验报告

遥感地质解译实验报告1. 引言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通过对地表或大气属性的遥感观测,获取地质信息,提供了一种高效、经济的手段来进行地质解译。

本实验旨在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来了解地质构造变化的特征。

2. 实验材料和方法2.1 实验材料本实验使用了多光谱遥感影像,该影像覆盖了实验区域的全景。

此外,还使用了地质调查报告,包含地质构造和地质岩性的信息。

2.2 实验方法1. 数据预处理: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以获得准确的反射率数据。

2. 生成特征图像:利用波段组合技术生成不同特征的图像,如真彩色图像、假彩色图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图像等。

3. 地物提取与解译:通过目视解译或数字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土地利用与覆盖分类,提取出目标地物。

4. 地质解译:根据地质调查报告中提供的信息,结合特征图像和地物提取结果,进行地质解译。

3. 实验结果与分析3.1 特征图像生成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波段组合,我们生成了真彩色图像、假彩色图像和NDVI 图像。

真彩色图像可以提供直观的显示结果,假彩色图像则能够增强地物的对比度,方便地进行土地利用分类。

NDVI图像能够反映植被的分布情况,用于分析地表植被的生长状况。

3.2 地物提取与分类通过数字图像处理软件,我们对遥感影像进行了目标地物的提取与分类。

根据预先设定的分类标准,我们将影像中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划分,包括农田、城市、水体和植被等。

通过对分类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农田和植被的分布范围相对集中,城市和水体则呈现离散分布的特点。

3.3 地质解译结合地质调查报告中提供的信息和遥感图像的解译结果,我们进行了地质解译。

通过观察遥感图像,我们发现在农田和植被分布区域存在着较多的断层和岩浆活动的迹象。

而在城市和水体区域,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和地质演化导致的地质构造变化。

这些解译结果与地质调查报告中提供的信息相吻合,进一步验证了地质解译的可行性。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土地利用)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土地利用)

遥感影像解译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总结词
制定和完善遥感影像解译标准是提高解译质量和可重 复性的关键。
详细描述
由于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经验性,不 同解译人员可能得出不同的解译结果。为了提高解译质 量和可重复性,需要制定和完善遥感影像解译标准。通 过建立统一的解译流程、符号体系和精度评估方法等标 准,规范解译人员的操作和评估方法,从而提高解译结 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也有助 于推动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规范化发展,促进其在土地 利用监测和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遥感影像解译中的应用
总结词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为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提供了 新的方法和思路,能够提高解译效率和精度。
详细描述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技术 逐渐被应用于遥感影像的解译中。通过训练机器学习 模型,使其具备学习和识别遥感影像中地物特征的能 力,可以辅助或替代目视解译,提高解译效率和精度 。同时,机器学习技术还可以用于遥感影像的自动分 类和变化检测等方面,为土地利用监测和管理提供更 为准确和及时的数据支持。
间接解译标志
如地形地貌、水体分布、植被覆盖等 ,通过综合分析间接推断地物的类型 和特征。
遥感影像的解译步骤与方法
初步解译
根据解译标志对遥感影像进行 初步分类和识别。
详细解译
在初步解译的基础上,进一步 细化分类,完善地物特征信息 。
验证与修正
通过实地调查和验证,对解译 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
制图与输出
PART 04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在土地 利用中的应用案例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城市扩张的监测与评估
总结词

遥感目视解译实习报告

遥感目视解译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遥感目视解译实习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遥感目视解译实习的目的是让我们掌握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我们对遥感影像的判读和分析能力。

实习任务是对给定的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识别不同地物类别,并对其进行属性编码和符号表示。

二、实习准备在实习前,我们学习了遥感影像的基本知识,包括遥感影像的获取、处理和分析方法。

我们还学习了目视解译的原理和方法,包括解译标志的识别和应用。

此外,我们还熟悉了相关软件的使用,如ENVI和MapGIS。

三、实习过程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接收到了一组遥感影像,影像分辨率为250米。

我们首先对影像进行了预处理,包括假彩色合成和增强处理,以提高解译的准确性。

然后,我们根据先验知识和影像特征,开始进行目视解译。

我们首先观察影像的色调、颜色、阴影、形状、纹理等特征,以识别不同的地物类别。

我们发现,影像中的地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水体、植被、建筑物、道路、田野等。

我们根据这些地物类别,对其进行了属性编码和符号表示。

在解译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

例如,某些地物的边界模糊,难以准确识别。

此外,某些地物的光谱特征相似,难以区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增加了解译标志的识别和应用,例如根据地物的形状、纹理和阴影等特征进行判断;二是参考了相关的地理信息数据,如地形图和土地利用图等,以提高解译的准确性。

四、实习成果与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目视解译,我们完成了对遥感影像的解译工作。

我们通过对解译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影像中的水体主要分布在河流和湖泊地区,其边界清晰,色调较暗。

2. 植被主要分布在山区和公园地区,其色调绿色,纹理丰富。

3. 建筑物主要分布在城市和乡村地区,其边界明显,色调和纹理独特。

4. 道路主要分布在城市和乡村地区,其边界清晰,色调较亮。

5. 田野主要分布在乡村地区,其色调较浅,纹理较少。

通过对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遥感影像分析能力,还对地表物体的分布和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MapGis在遥感解译中的应用体会

MapGis在遥感解译中的应用体会

MapGis在遥感解译中的应用体会
程志兵
【期刊名称】《西部探矿工程》
【年(卷),期】2009(021)0z1
【摘要】MapGis在地质绘图中有广泛的应用,叙述了应用该软件绘制地图的时候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总页数】2页(P252-253)
【作者】程志兵
【作者单位】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浙江,丽水,3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27
【相关文献】
1.MapGis在遥感解译中的应用 [J], 邹涛文
2.MapGis在遥感解译中的应用体会 [J], 程志兵
3.MapGis在遥感解译中的应用 [J], 邹涛文
4.MAPGIS在遥感解译中的应用 [J], 况顺达;林卫华;刘沛
5.基于MapGIS和ArcGIS的遥感解译成果图件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J], 随欣欣;眭素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APGIS实验报告

MAPGIS实验报告

MAPGIS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MAPGIS 是通用的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的图形显示、各类地图制图的制作功能,作为各类数字信息的可视化工具,可将数字形式的地理信息以直观的图形形式在屏幕上显示,能自动进行线段跟踪、结点平差、线段接点裁剪与延伸,多边形拓扑结构的自动生成,还可以消除图幅之间图元的接边误差,为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桌面式地理信息系统。

所以,在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时应用MAPGIS软件是十分便捷的,同时综合了此软件的基础操作和方法,能培养我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实验内容通过对MAPGIS软件的学习,将长沙市雨花区的地形图(JPG)生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图(MPJ),并导出各用地类型的面积,分析此地区的用地现状是否合理,并将所有结果文件打包上交。

三、实验步骤在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时,利用MAPGIS 的图形文件对于图形的输入和编辑在技术上分为三个步骤:数据准备、计算机制图、成果输出。

其中包括四个文件夹,(MSI文件,控制点文件,矢量化文件,系列标准图框)。

下面按照制作图像的步骤来编写实验报告。

㈠:MSI文件的转化制作,用来的雨花亭的JPG格式的图像转化为MSI格式。

在MAPGIS目录上面的打开:图像处理→图像分析→文件→数据输入→添加文件,得到下面的图片点击图上面的转换,就得到了MSI文件。

(二):①雨花亭文件精矫正的制作,先制作系列标准图框:实用服务→投影变换→系列标准图框→生成1:5000图框点击确定,得到了系列标准图框,修改一部分的数据,得到②接着:图像处理→图像分析→文件→打开影像;镶嵌融合→打开参照文件→参照点文件→参照线文件→参照区文件。

③下面到了添加控制点的步骤:镶嵌融合→添加控制点,依次的添加30个控制点,现在左边的MSI图片上面找一个控制点,再在右边的图框上面对应的位置上面添加,得到了30控制点。

同时得到控制点的文件GCP。

接着:镶嵌融合→影像融合;镶嵌融合→影像精矫正,得到下图:影像的精矫正到这里就完成了。

《遥感解译与制图》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遥感解译与制图

《遥感解译与制图》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遥感解译与制图

《遥感解译与制图》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遥感解译与制图班级:620707学号:姓名:日期:2010.5.25一,实验目的以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为研究区,利LandsatLandsat/TM/TM、LandsatLandsat/ETM+/ETM+遥感数据,通过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及目视解译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类型专题信息提取,并对土地覆盖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最终提交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遥感影像图以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遥感解译图和实验报告。

二,实验要求1、掌握遥感专题制图的基本程序2、掌握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目视解译标志3、初步掌握土地类型专题信息的数字增强及识别方法三,实验内容1、遥感影像制图2、多时相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3、土地覆盖变化分析与遥感制图四,实验步骤及相应结果小组分两个组,我做的是01年的影像图的解译。

1 确定解译标志,进行解译。

参考图例图1,对图像进行目视解译。

图1解译结果如图2,3.图2 遥感解译线文件:图32 线工作区提取弧,拓扑重建。

保存点线区,载入工程。

A 进行线工作区提取弧,如图4所示。

图4B进行拓扑重建,如图5所示。

图53 修改属性结构。

修改区属性,颜色。

A添加乡代码,村代码,地类代码三个属性。

图5B 修改区属性。

可选中多个具有相同属性,比如选中同一个村的不同地类。

图6点击修改,跳出对话框:图7乡镇代码,村代码依据一下表格:乡镇代码乡镇名村代码村名27 哈日乌苏苏木80 毛希盖乌苏28 甘旗卡镇155 海斯156 布德恩塔拉157 嘎日哈159 未定村1(温都日呼)160 塔班呼161 米家窝堡村162 哈布哈163 哈吐塔拉164 哈日阿拉嘎164 未定村2(哈日阿拉嘎)165 甘旗卡果园166 甘旗卡砂矿168 好坦塔拉169 甘旗卡镇地类代码依据下表:C 修改颜色。

同一属性同样修改颜色。

R 区编辑菜单中点击根据属性赋参数,如图8。

图8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地类名称 一11 水田 14 旱地 二 21 果园 三 31 有林地 32 灌木林 33 疏林地 四 41 草地 五51 城镇 52 居民点 53 工矿用地 六61 铁路 62 公路 63 农村道路 七71 河流 72 湖泊 73 水库 74 坑塘 75 苇地 八84 沙地88其它未利用土地选择地类代码,表达式如图8所示,期中引号中的要修改的地类的代码。

遥感监测情况汇报

遥感监测情况汇报

遥感监测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XX地区进行了遥感监测工作,以下是我们的汇报情况:一、监测区域范围。

本次遥感监测的区域主要包括XX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约XXXX平方公里。

该区域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及其周边农田、森林、水域等多样化地貌的区域。

二、监测时间范围。

本次遥感监测工作主要覆盖了最近三个月的时间范围,以全面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变化情况。

三、监测内容。

1. 土地利用变化。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对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监测和分析。

结果显示,城市扩张对周边农田和森林的影响较大,部分农田被城市化,部分森林被砍伐用于城市建设。

这种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水体变化。

我们还对该地区的水体进行了监测,发现部分湖泊和河流水位有所下降,尤其是在城市化较为严重的区域。

这种水体变化可能与城市化、工业化等人类活动有一定的关联,需要引起重视。

3. 自然灾害监测。

在本次遥感监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自然灾害的迹象,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这些自然灾害的监测对于地方政府的应急预案制定和灾害防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监测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监测内容,我们认为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较为迅速,对周边的自然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和水体变化需要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规划。

同时,自然灾害的监测也需要加强,以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五、建议。

基于以上监测结果分析,我们建议地方政府加大对土地利用和水体变化的监测力度,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警和防范工作。

同时,也希望政府能够加强对城市化进程的规划和管理,促进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六、结语。

遥感监测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监测手段,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全面监测和分析,可以为地方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该地区的监测工作,为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就是我们对XX地区遥感监测情况的汇报,请领导和同事们审阅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土地利用)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土地利用)

河 滩 地
分布位置
基本分布在河流两侧及河心岛上。 基本分布在河流两侧及河心岛上。
主要名称
黄河、渭河、榆林河、芦河、大同河、湟水河等。 黄河、渭河、榆林河、芦河、大同河、湟水河等。
影像特征
呈现不规则的条带或片状。 呈现不规则的条带或片状。 影象颜色呈现灰、灰白及白色。 影象颜色呈现灰、灰白及白色。 影象质底较细腻,色调均一。 影象质底较细腻,色调均一。


分布位置
主要分布在山间低地和沙地丘间低地内。 主要分布在山间低地和沙地丘间低地内。
主要名称
黄河、渭河、黑河、 黄河、渭河、黑河、美丽渠 。
影像特征
几何形状明显,河弯曲不定,支干渠相对较直。 几何形状明显,河弯曲不定,支干渠相对较直。 影象呈现深蓝色、蓝色或淡蓝色。 影象呈现深蓝色、蓝色或淡蓝色。 影象质底较细腻、纹理清晰、颜色均匀。 影象质底较细腻、纹理清晰、颜色均匀。
盐 碱 地
分布位置
主要分布在相对较低易积水及干湖泊及湖泊边沿。 主要分布在相对较低易积水及干湖泊及湖泊边沿。
主要名称
民勤碱碱湖及青海湖边等。 民勤碱碱湖及青海湖边等。
影像特征
几何特征不明显,边界清晰。 几何特征不明显,边界清晰。 影象呈灰、灰白、白色。 影象呈灰、灰白、白色。 影象质地纹理较细腻,颜色均匀。 影象质地纹理较细腻,颜色均匀。


分布位置
主要分布在风蚀较强有沙源物质输送的山前带。 主要分布在风蚀较强有沙源物质输送的山前带。
主要名称
河西走廊二百里戈壁等。 河西走廊二百里戈壁等。
影像特征
几何特征不明显,边界清晰。 几何特征不明显,边界清晰。 影象呈灰和灰白色。 影象呈灰和灰白色。 影象质地纹理较细腻。 影象质地纹理较细腻。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内业与外页实习汇报
工作内容回顾
实习经验分享
不足之处反思
实习心得体会
1
工作分类
1010010 1010101 0……
图像预处理
室内预判
外页调查
工作内容回顾
2
图 像 预 处 理
1.先使用MapGIS对原始的5幅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 数据转换、再对转换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DRG校正、 将校正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输出为TIF格式。 2.再运用ENVI5.1软件对5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先进行 裁剪,建立一个裁剪线文件夹保存ann格式数据,再 将5幅土地利用现状图选择对应的每一个ann进行镶 嵌。 3.利用基于地理坐标的遥感影像图对拼接之后的土地 利用现状图进行处理,再利用地形图对周口店遥感影 像图进行校正配准。 4.设置好MapGIS的工作环境,在MapGIS进行自由 分幅、生成自由图幅图框。
工作内容回顾
1
1.图斑比较少,地类调查不够细致,可能有些 整块的林地中间有块耕地我们只在林地外围 看了一下,对于林地里面我们并没有管。 2.时间安排不合理,例如第一天我们去了周口 村和顾册,这两个地方都比较大,顾册现状 地物比较多,我们第一天调查就花了很多时 间,像这种比较大的村不应该都同一天调查。 3.对测距仪操作不熟练,我们组测第一条线状 地物宽度时花了差不多十几分钟,之后测的 几次也花了好几分钟,这种情况在第二天才 有所改善,在测距上面我们花费了不少时间。
不足
1
这次实习我们更加熟练的掌握了mapgis和 envi的使用,上学期学的真的已经忘记差不 多了,这次在学长学姐的带领下又学习了一 遍。还有对于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有了一 个基本的认识,调查工作做的虽然不够认真 细致,但是对基本流程掌握住了。值得一提 的是我们组组员学会了用地图,在此之前基 本路痴。我们通过这次实习加深了同学关系, 组员在一起讨论、画图斑,大家都很团结, 有问题一起解决,团队都彼此协助。我们这 次呆在实习基地,住宿洗澡条件比较艰苦, 食堂饭菜不错,可惜食堂开放时间太短,排 队时间又太长,希望以后来这边实习能够改 善一点,

Mapgis实验报告

Mapgis实验报告

Mapgis实验报告地图屏幕数字化巨⿅整饰⼀、实习⽬的掌握栅格图像配准、图像格式转换、图例板建⽴、属性结构建⽴及地图屏幕数字化的⽅法和步骤。

⼆、实习内容利⽤给定的⼟地利⽤遥感影像图(⽂件名巨⿅整饰.JPG),转换为MapGIS 的Msi格式,配准并通过⿏标⼿⼯跟踪显⽰在屏幕上的栅格图象来创建⽮量地图对象。

三、实习要求地图屏幕数字化按层进⾏,地图要素分层及⽂件名如下:1.线状地物(线状要素,⽂件名XZDW)2.地类界限(线状要素,⽂件名DLJX)3.⾏政界限(线状要素,⽂件名XZJX)4.地物注记(点状要素,⽂件名DWZJ)5.地类图斑(⾯状要素,⽂件名DLTB)四、实习步骤1.格式转换MAPGIS所⽀持的是MSI影像格式,因此在数字化之前必须将其他格式的数据转换为MSI影像格式。

这步⼯作是在MAPGIS的图像分析模块中进⾏的。

在图像分析模块窗⼝中,打开⽂件菜单,⿏标单击数据输⼊⼦菜单,在出现的⽂件转换窗⼝中添加要转换的图像⽂件,并在转换数据类型栏中选择JPG⽂件,点击⽂件转换命令,图像被转换为MSI格式。

图12.影像校正该操作在图像处理模块中完成。

图像配准是进⾏适量化前⾮常重要的⼀个步骤,MapGIS的图像配准是在图像处理的镶嵌配准模块中进⾏的。

2.1输⼊控制点在图像配准对话框的图像上选择⼀点(经纬线交点)并单击⿏标,按下空格键,然后在弹出的编辑控制点对话框中键⼊该点对应的实际坐标值(经纬度)(如图所⽰)。

每个控制点有⼀个标号,指⽰控制点的名称,如“P t1”等。

⼀般输⼊4个控制点,但应当注意其中任意三个控制点不能在⼀条直线上。

图2图3图42.2编辑控制点输⼊第四个控制点后,MapGIS将⾃动计算校正误差。

MapGIS利⽤控制点进⾏数值变换,靠该变换来倾斜、移动和调整数字化对象,使之与控制点相符。

MapGIS按设定的坐标系确定控制点的相对位置,对⽐这些点在栅格图像中相应的坐标,随后算出⼀个误差,即点在栅格图像上的位置和单击位置的实际坐标之间的偏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PGIS作业(二)XX旗土地利用现状遥感解译报告
专业:森林经理学
学号:*********
姓名:***
1调查区概况
“乌拉特”系蒙古语,意为能工巧匠们。

XX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河套平原东南端,隶属巴彦淖尔盟。

东临包头,西接五原,南与伊盟XX旗、XX旗隔黄河相望,北与XX旗接壤。

地理位置在东经108º11ˊ—109º54ˊ、北纬40º28ˊ—41º16ˊ之间。

全旗总面积7476平方公里。

全旗的地貌可概况为“三山两川一面海,千里平原两道滩”。

即:乌拉山、查石太山、白音察汉山,明安川、小佘太川,河套平原,蓿亥滩和中滩,黄河从旗南境流过,过境长160km,美丽的乌梁素海居全旗之腹部。

XX旗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冬长夏短、雨热同季,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

年均气温6—7℃,年均日照时数3202.5小时,≥10℃积温2300℃—3100℃,无霜期100—145天,年降雨量200—250mm,年蒸发量1900—2300mm。

XX旗地域辽阔,物华天宝。

既有肥沃的引黄灌溉区,又有广囊的山牧区,是一个以农为主的半农半牧旗,现辖18个乡镇苏木,其中农区乡镇14个、牧区苏木镇4个,总人口32.5万人,有村嘎查委员会174个、村民小组745个,乡村总人口25.2万人。

全旗有蒙、回、满、壮、朝鲜等少数民族1.4万人,其中主体民族蒙古族1.16万人。

旗政府所在地西山咀镇总人口约6.03万人,是全旗政治经济中心。

XX旗资源丰富,阡陌流金。

按地理地貌全旗可划分为前山、后山、套内、牧区四个自然经济类区。

全旗有可耕地205万亩,现耕种110万亩左右,有草牧场635万亩。

前山、套内地势平坦,属黄灌区,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由于属湖相沉积平原,土壤母质盐渍化较重。

旗内有大面积的乌拉山原始森林,林木主要有松、柏、杨、柳、桦、椴等,全旗森林覆被率为6%。

全旗有野生动物资源280属、503种。

横亘东西的阴山山脉中,有丰富的矿藏,现探明的有煤、铁、金、铜、硫、云母、珍珠岩、芙蓉石、膨润土、沸石、花岗岩等40多种。

其中铁、煤等开采已具规模,铁矿已成为包钢的重要原料基地。

全旗有大小湖泊65个,总面积58万亩,可养殖水面56万亩。

XX旗景色秀美,旅游资源丰富。

“塞外明珠”乌梁素海水域面积44万亩,是全国八大淡水湖之一,年产芦苇10万吨,是优质的造纸原料。

2调查范围及数据源处理
2.1调查范围
调查区位于XX旗政府所在地周边,经纬度范围为108º 34ˊ 58.04″—108º 42ˊ 27.68 ″E,40º 41ˊ 11.90″—40º 46ˊ 57.89″ N,大致呈正方形,东西长约10km,南北长约10km。

2.2数据源及处理
2.2.1数据源
选择QuickBird-2四波段多光谱数据(空间分辨率2.0m)和全色波段数据(空间分辨率0.5m),
各种预处理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 4.4的支持下完成。

2.2.2QuickBird-2数据波段选择
遥感分波段记录了地物波谱的微弱差异,充分利用地物在不同波段的差异,可以更有效地识别地面物体。

对于4个多光谱波段的QuickBird-2数据,每3个波段组合,可以有许多合成方案。

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不同的研究对象,选取最佳的波段组合方案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调查区域的土地类型,目标用户所要的分类结果及非遥感专业人员对地面物体颜色的辨别喜好,选用3(R)、2(G)、1(B)波段组合提取相关信息(图1)。

2.2.3几何精校正
几何精校正的目的是改正原始数据的非系统性几何变形,将图像数据投影到平面上,产出一幅符合某种地图投影或图形表达要求的新图像,它包含了地理参考过程。

几何校正关键的步骤是地面控制点的选取,合适纠正方法的选择,像素亮度值重采样及纠正精度检查。

以QuickBird-2全色波段数据为基准,对4副影像进行校正,在影像上均匀采集10-20个控制点,对QuickBird-2多光谱3(R)、2(G)、1(B)合成的数据采用二次多项式进行校正,三次卷积内插法进行采样,最终影像的RMS误差均低于0.5个像元,RMSE低于0.4个像元,精度满足用户需求。

2.2.3影像融合
利用校正好的QuickBird-2多光谱数据进行影像融合,能够充分利用多波段数据的波谱信息和全色数据的高空间分辨率,提高了目视解译能力。

2.2.4 影像镶嵌
调查区多光谱与全色影像均分为4部分,需要拼接起来做解译,在ENVI中利用基于地理坐标镶嵌对影像进行拼接,背景忽略0值,接边羽化值25,颜色平衡处理。

3建立解译标志
3.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进行分类。

该标准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

见表(1)。

本次解译根据目标用户的需求,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为界定标准,把XX旗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城市用地、城市绿地、盐碱地、其他地类7个地物类型。

3.2解译标志
根据划分的一级类型,通过观察影像和实地踏查,建立各类型的解译标志如表2。

绿色、墨绿色、土黄色;规则斑块状、条带状;位于平坦、
4编辑成图
将预处理的图像导入MAPGIS,根据建立的解译标志,进行目视解译。

操作步骤为:
①图像处理→图像分析→文件→数据输入,将解译区域tif格式影像转换为MAPGIS特有格式影像MSI。

②图形处理→输入编辑,打开影像根据建立的解译标志,勾绘影像上的每一种土地类型,全部存储在线文件中。

③自动剪断线→清除微短线→线转弧段→拓扑造区,将线文件全部转换为面文件。

④删除拓扑造区随机赋予每个区块的颜色,按土地类型重新填充颜色,7个地物类型7种颜色;编辑区域属性结构,添加名称,根据参数赋属性,把每种颜色的土地类型添加上名称。

⑤库管理→属性库管理→文件→导出,输入面文件,导出地物类型的面积、名称于Excel表格,用于统计面积统计;添加公里网,在输入编辑中,绘制图例,比例尺,最后出图(图2)。

5结果分析
经解译编辑得到调查区各类型土地的面积分布如图1、表3。

表3 调查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统计表
从调查区土地利用面积统计表中可以看出,XX旗调查区总面积为101.45㎞2,,耕地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9.53%,分布于旗所在地的北边、南边和西边,说明XX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旗;其他地类包括农村居民点、未利用土地等,面积占总面积23%,居民点分散于农田周边,未利用土地为一些裸地,分布于东边,植被覆盖地,生态环境不乐观,需要当地人民大力植树种草,恢复生态;城市用地占总面积的16.90%,作为一个旗政府所在地,城市化水平很不错;盐碱地面积占12.05%,比较大,主要分布于农田和水域周边,直接影响了农业灌溉,其次缩小了农田种植面积,需政府引导,加以合理的治理;林地面积较小,主要分布于公路两旁、宅旁、农田旁,并且都是一些小树,应合理种植道路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水域及水利设施面积相对较大,旗所在地四周都被开挖的引水沟渠包围,说明调查区有着发达的灌溉系统,侧面证实了调查区为农业主产区,需要强调的是西边有一条引入城市的水渠,到达公园就没有了去路,成了一潭死水,如果把引入的水流再引出去,使其成为活水,则水利设施会更加美观、完善,功能将会更为强大;城市率地占城市用地的面积比很高,说明旗政府所在地的绿化较高。

图1 调查区遥感影像图
图1调查区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