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相萃取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79年德国GBF的Kula和Kroner等[3]人将双水 相体系用于提取酶和蛋白质,使胞内酶的提取过 程大为改善。

一、基本概念及分类
• 双水相系统:某些亲水性高 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超过一 定浓度后可形成两个不相混 溶的水相。
• 聚合物-聚合物-水系统:聚合 物分子的空间阻碍作用使相 互间无法渗透 。


• 双结点线:把均相区和 两相区域分隔开。
分 数
/%
• 系线:连接双结点线上 两点的直线。
• 临界点:当系线长度趋 向于零时,即在图中的 K点,两相差别消失, 任何溶质在两相中的分 配系数均为1,成为单 相体系。
均相区
VT BM
VB MT
系线
两相区
KPi质量分数/%
• 在同一条系线上的各 点分成的两相具有相 同的组成,但体积比 不同。
第二节 双水相分配原理及其理论基础
• 一、双水相系统分配原理 • 是否会形成双水相,取决于混合熵增和分子间作
用力两个因素。 • 混合是自发的熵增过程,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则
随分子量的变大而增强。 • 当两种高分子聚合物之间互不相溶时,由于相对
分子质量较大,分子间的相互排斥作用与混合过 程的熵增加相比占主导地位,一种聚合物分子的 周围将聚集同种分子而排斥异种分子,当达到平 衡时,即形成富含两种不同聚合物的两相。
双水相系统分类
• 双聚合物体系: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葡聚糖(dextran,Dx); 聚丙二醇(polypropylene glycol)/聚乙 二醇;甲基纤维素(methylcellulose)/葡 聚糖等。
• 聚合物和无机盐体系:PEG/磷酸钾(略作 KPi)、PEG/磷酸铵、PEG/硫酸钠等
• 当上下两相间密度差 小时,两相的体积近 似服从杠杆规则。
VT BM
VB MT
PEG400 0.700g
H2O 0.5ml
绘制相图实验操作
(NH4)2SO4
混和
记录 (NH4)2SO4
ml数
H2O 0.3/0.5ml
混均
按表格重复操作…
旋涡器
浑浊
澄清
绘制相图
PEG400%
(NH4)2SO4%
二、双水相中的分配平衡
葡源自文库糖
葡聚糖
羟丙基葡聚糖、葡聚糖
聚乙二醇
羧甲基纤维素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
丙醇
磷酸钾、硫酸铵、硫酸镁、硫酸 钠、酒石酸钾钠、甲酸钠
与一般的水-有机溶剂体系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 双水相体系中两相的性质差别(如密度和 折射率等)较小。由于折射率的差别甚小, 有时甚至都难于发现它们的相界面。两相 间的界面张力也很小,仅为10-5~10-4 N/m (一般体系为10-3~2×10-2 N/m)。
• K+ < Na+ < NH4+ < Li+ < (C4H9)4N+ • ClO4- < SCN- < I- <Br- < Cl-< CH3CO2- < F- <
H2PO4- < HPO42-
(二)疏水作用
• 一般情况下,蛋白质的表面均存在疏水区,疏水 区所占比表面越大,其疏水性越强。不同组分由 于其表面疏水性的差异使得其各自在上下相中产 生相应的分配平衡。
(一)静电作用
• lnK=lnKo+ΔφFZ/RT • Ko为溶质静电荷为零时的分配系数;F为法拉第
常数;Z为溶质的静电荷数;Δφ为相间电位差。
• 荷电解质的分配系数的对数与溶质的净电荷数成 正比.
• 分配系数与静电荷数的关系因无机盐而异,同一双 水相系统中添加不同的盐产生的相间电位不同
• 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在双水相种的分配系数K :
• 上、下相的组成取决于两种聚合物(如 PEG/Dx)的加入量以及其分子质量的大小。
• 当物质进入双水相体系后,由于表面性质、 电荷作用和各种作用力(如憎水键、氢键 和离子键等)的存在和环境的影响,使其 在上、下相中的浓度不同。
• 分配系数 K不同而分离
相图
• 双水相形成条件和定量 PEG
关系可用相图表示。
类型
形成上相的聚合物
非离子型聚合物/非离子型聚合物 聚乙二醇
聚丙二醇
羟丙基葡聚糖
聚蔗糖
乙基羟基纤维素
甲基纤维素
高分子电解质/非离子型聚合物 羧甲基葡聚糖钠盐
高分子电解质/高分子电解质 葡聚糖硫酸钠
羧甲基葡聚糖钠盐
非离子型聚合物/低分子量化合物 葡聚糖
非离子型聚合物/无机盐
聚乙二醇
形成下相的聚合物
聚乙烯醇、葡聚糖、聚蔗糖、聚 乙烯吡咯烷酮 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葡聚糖、 甲基聚丙二醇、羟丙基葡聚糖、 聚乙烯吡咯烷酮 葡聚糖
• 溶质在双水相中的分配系数也用K=cT/cB表示。 • 分配系数是各种相互作用的和. • lnKP=lnKE+lnKS+lnKA • 总分配系数KP: lnKE、lnKS、lnKA分别为静电作
用、疏水作用、亲和作用对溶质分配系数的贡献。 • 在系线上各点处系统的总浓度不同,但均分成组
成相同而体积不同的两相,在同一条系线上的不 同点,物质的分配系数相同。
双水相萃取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 1896年,荷兰微生物学家Beijerinck发现聚合物 的不相容性:把明胶与琼脂或明胶与可溶性淀粉溶 液混合时,得到一种不透明的混合溶液,静置后 分为两相,上相含有大部分水,下相含有大部分 琼脂(或淀粉),而两相的主要成分都是水.
• 1955年,瑞典伦德大学的Albertsson首次利用双 水相技术从单细胞藻类中分离淀粉核,从此开创 了双水相分配技术。
三、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基本特点
• 两相的性质差别(如密度和折射率等)较小 • 两相间的界面张力也很小
(一)条件温和,体系具有生物亲和性 (二)所需溶液少,操作方便 (三)分离迅速,步骤简便 (四)操作易于控制 (五)可简化分离步骤 (六)能进行萃取性的生物转化 (七)亲和萃取(亲和分配)可大大提高分配系数和 萃取专一性 (八)易于工艺的连续化生产
• 聚合物-无机盐-水系统:盐析 作用。
为什么会形成双水相?
• 聚合物之间的不相容性:聚合物分子的空间阻碍作 用使相互间无法渗透,从而在一定条件下分为两 相。
• 只要两种聚合物水溶液的水溶性有所差异,混合 时就可发生相分离,并且水溶性差别越大,相分 离倾向也就越大。
• 某些聚合物的溶液在与某些无机盐等低分子质量 化合物的溶液相混时,只要浓度达到一定值,也 会产生两相。其形成机理是由于盐析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