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层次及其人性基础
论道德层次及其人性基础
论道德层次及其人性基础摘要:儒家伦理道德和西方功利主义道德观分别是对中西方的历史和现代产生重大影响的两种伦理思想,它们对塑造中西方的社会政治和群体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事实证明,两种伦理思想都难以为人类社会找到现实的依托和理想的归宿。
其原因在于,它们没有建立在完整的人性基础上。
基于此,笔者试图从人性的角度对道德的层次性做一个论述。
关键词:伦理道德功利主义道德人性道德层次道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是一个民族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是一个国家兴旺与发达的命脉,因而对道德的重要性应该是无可争辩的。
但问题的关键是道德应该以什么为基础,这是研究道德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但同时也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困扰着人类并为此争论不休的一个论题。
笔者认为,道德毫无疑问应该以人性为基础,中国的儒家伦理道德和西方的功利主义道德观之所以由盛而衰,就是因为没有完整把握丰富的人性,其人性基础都是不稳固的,因而不可避免的会走入困境。
一、中西方两种道德观及其困境(一)中国:儒家伦理道德从中国近代起一直到今天,如何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伦理道德文化是一直论争不断的,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更是争论的一个热点。
吴安春认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体系真正的终极关怀是个体的安身立命问题,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易于人们认同和实践。
她指出,儒家的人生论是以道德智慧成就来解释人生价值的,其最高追求是道德人格达成和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这与道家所追求的逍遥与洒脱的人生境界和佛家所追求的和谐、圆通与永恒的宗教境界是相通的。
程颢的<<秋日>>诗, 把儒家的真性、道家的飘逸、佛家的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闲来无事不从容, 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十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吴安春认为,人到了这个境界,体悟到自己的生命与宇宙的生生不息精神是贯通融合的,他就会自觉地过着奉献人类的积极生活。
人性与道德之间都有些什么关系?
人性与道德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性是指人类天生具有的本质和特征,而道德则是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体现。
在人类社会中,人性与道德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人性的表现也会受到道德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人性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人性的本质决定了道德的形成。
人性的本质是指人类天生具有的特征,例如人类的理性、情感、欲望等。
这些特征使得人类有了思考、感知、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而这些能力又是道德形成的基础。
人类在社会中生活,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
这些道德规范是由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人性的本质决定了道德的形成,而道德又进一步影响和塑造了人性的表现。
道德的教化和引导对人性的发展和改造具有重要作用。
人性的表现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引导来改变和塑造。
道德教化是通过教育和社会规范来引导人类行为的一种方式。
通过道德教化,人类可以学会如何正确地判断和选择,如何正确地表达和处理情感,如何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这些都是人性的表现,也是道德教化所要达到的目的。
道德的教化和引导对人性的发展和改造具有重要作用。
人性和道德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道德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上。
道德规范是社会行为的标准和准则,是社会正义和公平的体现。
在道德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中,人性的表现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很难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
反之,如果一个人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更容易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
人性和道德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道德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上。
人性和道德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人类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态度上。
人类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态度是人性的表现,也是道德观念的体现。
如果一个人对自然和社会没有足够的尊重和关爱,就难以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
反之,如果一个人具有足够的尊重和关爱,就会更容易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
人性和道德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人类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态度上。
人性与道德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道德与人性的基本本质
道德与人性的基本本质人类作为一种具有高度社会化属性的生物,道德与人性始终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思考的问题。
道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套行为准则,而人性则揭示了人在本质上的善恶与选择。
这篇文章将探讨道德与人性的基本本质,以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个体行为的改造有所启示。
道德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石。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起到了人与人之间协调相处的作用。
它使我们能够识别善恶、公正与不公正的行为,并据此进行判断和对待。
道德标准是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集合体,是人们约定俗成的道德准则。
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以及不同时期的道德标准会有所不同,但其核心价值却是相通的。
道德源自于人性,但并不等同于人性。
人性是人类固有的本性和基本特征,道德则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力量的产物。
人性中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
在原始社会中,人的本性更多地表现为本能的欲望、求生和繁衍的驱动力。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道德作为一种规范开始逐渐扩展和定义人的行为。
道德的形成离不开人性中的共情和理性。
共情是指人对他人感受的理解和关注,是一种人类互助和合作的动力。
共情使人们具备对他人利益的关注和关心,从而产生道德观念,并依此行为。
人性中的理性为道德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判断的基础。
它使人们能够根据事实和逻辑来评估道德标准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以便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决策。
道德的发展与推进融合了人性中的善和恶的斗争。
善意和良知是人性中善的一面的体现,它使人们追求公正、慷慨和为他人着想。
恶是人性中的阴暗面,它显现为自私、虚伪和残忍等行为。
人的善与恶的斗争并非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个体的内在因素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
教育、文化、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于培养和塑造人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道德并非是完美无缺的。
道德准则的制定和实践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局限。
道德准则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行为规范,但它也会因社会差距、文化冲突和利益纷争而表现出不同的界限和模糊性。
道德哲学的人性论基础--析休谟`康德的道德哲学
南开大学本科生学年论文中文题目:道德哲学的人性论基础——析休谟、康德的道德哲学外文题目:The basic theory of human nature in Moral Philosophy —— T alk about Hume and Kant’s Moral Philosophy学号:____0911315_________姓名:____陈亚琢__________年级:___ 2009级 ______专业:哲学学院:___ 哲学院______指导教师:___ 王中田完成日期:____2012年4月17日_摘要摘要:对道德判断基础的理解,影响着人们对道德、自我的认识。
休谟、康德对该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休谟认为,情感是道德判断的基础;康德认为,纯粹理性是一切道德的来源。
这体现了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间的差异。
而二者的相似点在于,他们都反对单纯地以经验或理性来解释道德,都提倡以人性作为道德的最终依据。
休谟与康德的道德哲学所共有的人性论基础,是伦理学的研究重点。
他们的道德哲学理论为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方向的同时,对当今社会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经验主义;同情;道德感;纯粹理性;自由意志ABSTRACTAbstract:What influences people’s perspectives towards morality and ego is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s of moral judgments. David Hume and Immanuel Kant hold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is topic. In Hume’s eyes, emotion acts as the foundation of moral judgments, while Kant maintains that every kind of morality origins from pure reason. The distinction of their views reflec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mpiricism and rationalism; however, they do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Both empiricism and rationalism hold a negative opinion describing morality solely in experience and rationality, and they both agree that human nature ought to be the ultimate basis of morality.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which is the common basis of Hume’s and Kant’s philosophies, is the research emphasis of ethics. The two kinds of philosophy provide a new theoretical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thics, and they are positively instruct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Key Words: empiricism; sympathy; moral sense; pure reason; free will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休谟与康德的道德哲学 (2)2.1 休谟对道德判断基础的阐释 (2)2.2 康德对道德片段基础的阐释 (7)第三章休谟与康德理论之间的联系及其现代意义 (13)3.1 共同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及其困境 (13)3.2 共同的人性论基础 (15)3.3 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16)参考文献 (19)致谢 (21)第一章引言休谟是英国道德哲学的代表人物。
现代文学中的人性与道德知识点总结
现代文学中的人性与道德知识点总结现代文学作为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承载着丰富的人性与道德的思考和探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现代文学中的人性与道德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文学形式。
一、人性的多重性1. 人性的善恶之辩现代文学作品中常常呈现出人性的复杂性,人们既有善良和正直的一面,也存在自私和邪恶的一面。
例如,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人物阿迪克斯·芬奇在面对种族歧视和不公正时,展现了他的善良和勇气;而小说《无人生还》中的人物则展现出了人性的黑暗面,他们为了自保甚至不惜牺牲他人。
2. 人性的复杂性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具备复杂的心理和行为,他们可以同时具有截然相反的特质。
例如,小说《百年孤独》中的布恩迪亚家族成员既热爱家族和传统,又在追求激情和个人自由上表现出极大的冲突和矛盾。
二、道德的多样性1. 道德观的相对性现代文学中常常探讨道德观念的多样性和相对性。
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道德的定义和界定存在差异。
例如,小说《白鹿原》中,不同时期和地区的人们对于土地所有权和家族道德的理解存在明显的分歧。
2. 道德困境与抉择现代文学作品中经常以道德困境和抉择为题材,探讨人们在道德选择上面临的艰难抉择。
例如,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盖茨比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不惜走上犯罪的道路,这种道德抉择与后果为读者展示了道德选择的复杂性。
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 个体主义与社群意识现代文学常常探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和协调。
一方面,作品中的人物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以满足个人的需求和欲望;另一方面,他们也受到社会和集体利益的约束。
例如,小说《1984》中的主人公温斯顿在极权社会中追求自由和真相,但最终被迫接受了社会的控制和改造。
2. 弱者与强者的对立现代文学作品中经常描述弱者与强者之间的对立与斗争。
作品中的弱者常常受到社会和权力的压迫和伤害,而强者则掌握着社会资源和话语权。
例如,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在荒岛上经历了一个人的生存和冒险,他通过智慧和勇气战胜了自然环境和强者的侵略。
论索洛维约夫道德哲学的人性基础
1 纪 中 叶 , 罗 斯人 才 在 与西 方 文 化 的 9世 俄
冲突 中开 始文 化 觉醒 。先 知先 觉的 索洛维 约夫
在 强 烈 的历 史 感 和 现 代 意识 驱 使 下 , 积极 寻求
性 和信仰 的意 图 , 上帝 的存 在需 要信 仰 , 即 而上
帝 的 内容 需要 理性 。也 因此 使 他 的道德 哲学 以 及 整 个 哲 学 体 系 具 有 了调 和 的 色 彩 和 理 性 特
俄 罗 斯传 统文 化 的现代 转 型 。他 理性 的 审视俄
罗 斯 东 正教 自身 的不 足 , 图 在理 论 上 寻 找弥 试
征 。所 以索 洛维 约夫力 图建 构 一种将 信 仰原 则
补 俄 罗 斯 传 统 与 时 代 精 神 这 种 差 距 的 现 实 途 径 。在 俄 罗 斯 社 会 现 代 化 的艰 难 启 动 的 过 程 中, 以东 正教 的道 德 价 值 为核 心 的 意义 体 系 在
一
义 的原 则 , 为 精 神 吸引 的 中心 的宗 教 是 完 全 作
没 有 的 ” … , 。 几个 世 纪 以来 , 一直是 俄 罗 斯 民
、
以 人 性 为 基 础 的 道 德 哲 学 的 巨
族 精 神支 柱 的东正 教 为 什 么会 “ 了一 个 十 分 成
可怜 的东西 ” 呢?索 洛 维 约 夫 写道 : 我 要谈 的 “
内 容 赋 予 新 的 、 副 其 实 的 即 理 性 的 形 名 式 ” H 所 以 , 理 性 精 神 改 造 东 正 教 传 统 。 用
道 德观 念 , 立 新 的道 德 观 和价值 世界 , 建 是索 洛 维 约夫 对时 代理 念 和传统 文化 的反思 。 可见 , 索洛 维约 夫 的哲学 和道 德思想 , 重 尊1 2源自哈 尔 滨 学 院学 报
简述道德的层次
简述道德的层次道德教育层次性试论道德教育的层次性道德一词,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其最早的意义,道和德是分开的。
道强调的是方向方法,道行;德则强调人的品行和修养,即使将二词合用,起意思也是分开的,所强调的道和德是相辅相成的,德以道为载体,道以德为基础,德高才能德深。
后来将道德一词合用,则偏重于德的方面,特指人类相处的法则,它通过一定阶级的社会舆论、传统力量和思想信念,对人们起约束作用。
人的道德,由于知识水平、成长经历、社会环境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层次性。
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为不妨碍别人,第二为助人,第三为牺牲自己的利益。
了解道德的层次性,对道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以往的道德教育之所以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就在于未能将道德的层次性区别开来,人为的拔高道德教育的要求,不切实际的要求每个人都要达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境界,其结果,对人的起码的浅层次的道德教育未能有一个很好的奠定,而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对大多数人来讲,又难以企及,结果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呈现为下滑状态使整个社会为此而忧心,紧呼道德素质下降。
道德层次性的特点,道德教育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和对象,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道德教育。
尤其对大多数群体而言,首先应进行低层次的道德教育,使他们的言行以不妨碍别人为起码要求,夯实教育的基础,才能谈得上更高层次的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是个含义十分丰富的概念,历史上,儒家把通过内心的反省,培养完善_论语_中的道德层次观今调查·探讨DiaoChaTanTao《论语》中的道德层次观文/鲁建辉孔子一生教人为善去恶,从人生各个阶段阐述了道德的层次性,为后人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路线图。
《论语》的主线是孔子的人格精神,它始于己之《学而》终于人之《乡党》。
《论语·为政》(以下只注篇名)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来政治混乱和人民涂炭。
例如贞观盛世的出现,就与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的开明民族政策不无关系,这就是开明民族政策的历史作用。
伦理学知识点76 道德教育的人性基础与定义
一、道德教育和修养的人性基础 1、人格和道德人格:
人格就是指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 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也是个人在 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 道德人格是指具体个人的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 人的脾气习性与后天道德实践活动所形成的道德品 质和情操的统一。
(2)道德教育既要传授特殊的道德价值,又要 训练推理的技能和技巧。
传统的道德教育(社会学意义)与现在激 进的道德教育(哲学意义)的统一。
第六章 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
(3)道德教育是以道德原则为内容、以培养按 原则行事的道德主体。 道德原则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道德教育 1、定义
所谓道德教育是指生活于现实各种社会关 系中的有道德知识和道德经验的人们,依据 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要求,对其他人有组织有 计划的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
第六章 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
2、如何理解道德教育
(1)道德教育培养正当动机指导下的自觉行为 方式。 行为中心与意图中心的统一。
第六章 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
第六章 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
社会属性 道德属性 道德关系道德实践第六章 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
2 道德人格的人性基础 1)自然属性 2)自觉能动性 3)社会属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可变的理论是道德人 格培育和改造理论的科学的理论依据。它充 分说明了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是可能的, 又是必要的。
第六章 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
伦理学的人性基础
伦理学的人性基础伦理学是离不开人性问题的,人性理论是伦理学的前提和基础。
从根本意义上讲,人性理论预制伦理学的理论建构,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伦理学;人性理论也范导伦理学返归价值科学和人学主题,使伦理学成为真正的伦理学。
第一,人性理论预制伦理学的理论建构,规定着伦理学的未来逻辑进程。
众所周知,伦理学是关于人应当做什么、应当如何做的实践哲学,一种特殊的人学。
作为人学,它理所当然地要以人性理论为前提。
也就是说,伦理学探讨的是道德人性或道德生活中的人的本性。
在伦理学史上,自从古希腊时期普罗太戈拉作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论断,最先写下人学开端篇,经苏格拉底从伦理学中凸显人的问题以来,许多伦理学家都非常钟情于人性问题的探讨,并根据他们的结论建构起不同的伦理学。
但是,以往的伦理学家们尽管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的富有启发性的见解,其中也不乏真理性的颗粒,但从总体上看,他们关于人性的看法是不科学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把人放在社会生活实践和交往关系中去考察,而完成这一具有革命意义工作的是马克思、恩格斯。
他们把“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当作伦理学当然的出发点,认为人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从而实现了伦理学史上空前的革命。
在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看来,人的存在既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同时又是社会的存在”。
一方面,任何人都是一个个体的存在物。
人存在的个体性是由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机体所决定的,这种个体性使人与人相区别。
作为个体的存在物,人总是从自己的存在和发展这一自明的前提出发,去从事活动。
另一方面,任何人又都是一个社会的存在物。
“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
”人就把这种存在的二重性内在地具于一身。
人的存在的二重性,决定了人性的二重性。
“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人形成的自然基础,也是人的自然本性;“社会的存在”说明人的社会本性,因为这种人从事实际活动,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即物质条件的制约,并且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性与道德的边界
人性与道德的边界人性与道德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主题,涉及到人类行为和价值观念的本质。
在伦理学和哲学领域,人性与道德一直是受到广泛讨论的课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性与道德的边界,并探讨人们对于道德观念的理解和定义。
1. 人性的本质人性是指人类普遍具有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反映出来的是人类的本性和本能。
人性中既包含善良和正直的一面,也存在着自私和邪恶的倾向。
根据不同的观点,人们对人性的解读也有所不同。
有些文化强调人性的善良和慈悲,将其视为最高荣誉和美德,而其他文化则认为人性本质上是自私和邪恶的。
2. 道德的定义与意义道德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原则和准则,以规范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
道德是一种社会建设的力量,通过道德规范可以使人们遵循共同的价值观念,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
道德与人性息息相关,人性决定了人们的行为倾向,而道德则是对这种行为的规范和评判。
3. 人性与道德的关系人性与道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人性是道德行为的基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倾向受到人性的影响。
然而,道德有时也需要对人性进行引导和限制,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
例如,人性中的自私和邪恶倾向需要通过道德规范来约束,以保证公平和正义。
4. 人性与道德的边界是模糊的,因为它们是由社会和文化背景所塑造的。
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对于道德的理解和定义有所差异,因此对于人性与道德的边界也会持不同观点。
边界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重塑。
5. 道德困境与挑战人性与道德边界的探讨也涉及到道德困境和挑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面临着道德选择的困难,需要在人性的驱动和道德规范之间做出决策。
例如,在紧急情况下是否可以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这是一个常见的道德困境。
结论人性与道德的边界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课题,无法简单地以黑白之分来界定。
人性和道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会文化背景也塑造了人们对于人性与道德的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认识到人性与道德的复杂性,并且在道德困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既尊重人性的本质,又遵守道德规范,塑造一个更加和谐和公正的社会。
论道德的价值伦理思考道德观念道德与人性的关系
论道德的价值伦理思考道德观念道德与人性的关系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和原则。
它以其价值伦理思考作为基础,塑造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并与人性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道德的价值、伦理思考以及道德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一、道德的价值道德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它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稳定,另一方面也保障了人们的基本权益。
首先,道德准则的存在使社会成员遵循一定的规范,促进了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维护。
例如,一个社会中如果每个人都不诚实、不守时,那么社会的信任和稳定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其次,道德价值指引人们秉持善良、公正、宽容的品质,保障了人们的基本权益。
在一个道德观念淡薄的社会中,人们可能会打破法律规定,侵犯他人的权益。
因此,道德的价值在促进社会和谐、人际关系和自我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伦理思考的重要性伦理思考是对道德现象进行理性思考和评估的过程,是道德判断和决策的基础。
它要求我们关注道德行为的动机、行为后果以及其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伦理思考不仅需要我们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也需要考虑到全社会的利益。
在伦理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到不同的价值观、文化背景和社会条件,以避免偏见和歧视。
伦理思考能够引导个体在面对道德冲突和困境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且对于塑造一个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三、道德观念的塑造道德观念是人们对道德标准和准则的总结和认同,是道德意识的体现。
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塑造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密不可分。
家庭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到道德观念的地方,家庭教育成为塑造个体道德观念的重要环节。
家庭教育不仅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还要注重培养子女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
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学生道德观念的责任。
学校教育应注重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除了家庭和学校,社会也对个体的道德观念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社会风气的良好与否、道德先进事迹的宣传都是社会对个体道德观念塑造的重要因素。
人性的本质与道德的基础
人性的本质与道德的基础人性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概念,它涵盖了人类的本质、行为和思维方式。
道德则是人类社会中的基本规范和价值观,用以指导人们的行为和判断。
人性的本质与道德的基础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塑造。
人性的本质是指人类共同具备的特质和本能。
在人性的本质中,有一种基本的自私倾向,人们往往追求自身的利益和快乐。
这种自私的本能源于人类的生存需求和进化历程,是人类在竞争和求生之中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然而,人性的本质并不仅限于自私,人类也具备同理心、合作和善良的特质。
这些特质使得人类能够建立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利益,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共同遵循的伦理准则和价值观。
道德的基础来源于人们对善恶、公正和正义的认知和追求。
它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规范,用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和判断。
道德的基础可以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社会共识等,它们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道德的基础也可以是人类的理性思考和道德意识,通过思考和反思,人们能够理解和认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并在行为中体现出来。
人性的本质与道德的基础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人性的本质是道德的基础的来源之一,它反映了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
人性中的自私倾向是道德规范的挑战和对立,人们需要通过道德的引导和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同时,道德的基础也对人性的本质进行塑造和引导。
通过道德的教育和培养,人们能够培养出同理心、合作和善良的品质,从而抑制自私倾向,实现道德的行为。
然而,人性的本质与道德的基础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互动和平衡。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自身的本性和需求,也有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
人性的本质和道德的基础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人类社会的行为和价值观。
在面对人性的本质和道德的基础时,我们需要认识到它们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人性的本质既有自私的一面,也有善良的一面;道德的基础既有不同的宗教和文化传统,也有人类的理性思考和共识。
浅析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
浅析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孟子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孟子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一、人性论孟子认为,人之初就带有良好的本性,这种本性就是“仁”的素质。
他说:“人性之善,如水之就下,偏必东西南北,民性亦然。
”意思是说,人的本性善良,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必定东西南北皆可。
这样的本性就意味着,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心灵之光,能够感受到人际之间的爱和互助。
这就是孟子所谓的“心灵之明”,是孟子人性论的重要基础。
孟子强调,“仁”是人的本性,但同时他也指出,“仁”并不是一种天生的东西,它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够真正发挥出来。
他把人性分为五种不同的层次:良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好恶之心。
这些层次逐渐从浅到深,显示了人性的层次和进化过程。
孟子认为,在不断地培养和修养中,人的本性会越来越往高层次发展。
二、道德修养论孟子认为,人性中的“仁”需要通过道德修养才能够得以发扬光大,他提出了“四端”“四德”等概念,进一步展开了道德修养的具体内容。
1. 四端孟子提出的四端是:仁、义、礼、智。
其中,“仁”是最高的道德境界,也是人性的本质特征;“义”则是社会公义、道德责任的表现;“礼”是社会习俗、仪式、规范的集合体,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智”指的是思考、分析和判断力,是实现“仁”和“义”的必备条件。
2. 四德孟子又提出了四德,包括:仁德、义德、智德、信德。
这四种德行是道德修养的具体实践,代表了人的不同方面,而孟子认为这四种德行应该是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其中“仁德”是最重要也是最高尚的。
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他强调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
他认为,个人的道德修养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素质,还能够带动家庭和国家的道德提升,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总结来讲,孟子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强调了人本性的善良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道德与道德教育的人性观基础
周国平:快乐更多地依赖于精神而非物质。任何一个品尝过两种 快乐的人都可以凭自身的体验予以证明,沉湎于物质快乐而不知 精神快乐为何物的人也可以凭自己的空虚予以证明
三、道德与幸福:人性研究 (二)美德与幸福关系的人性依据
理解人性的复杂性; 人性的精神性:人崛起的顶峰在于精神世 界的展开 人性的实现:“关系人”假设及人性的 “关系”实现原理
人处好世是幸福生活的根本。
二、道德教育
我国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对道德的核心是什么缺乏深入的思考
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脱离个体的生活
“君子国”的故事与启示
二、道德教育
重新认识道德的核心内涵。
关注个体的幸福生活。
德得一致;德福一致
讨论: 立德何以树人?
三、道德与幸福:人性研究
道德与幸福的关系; 美德与幸福关系的人性依据
四、道德教育基本之“道”: 培养人的“关系”意识
(三)引导树立正面人性论,培养正向的关 系意识。 “善”解人意是最大的善, “恶”解人意是最大的恶。
《眼光》
不管天有多黑,星星还在夜里闪亮; 不管夜有多长,黎明早已在那头盼望; 不管山有多高,信心的歌把它踏在脚下; 不管路有多长,心中的爱仍可以走到云端。 谁能跨过艰难,谁能飞越沮丧, 谁能看见前面,有梦可想, 上帝的心看见希望,/你的心里要有眼光, 喔,你的心里要有眼光。
先儒大哲对美德与幸福的关系的认识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 384—322 B.C. ) 的幸福观是:“幸福不是情感的状态,而是表 现在生活中的生活的品质;幸福不是快乐,但 幸福的生活本身是令人快乐的,这种快乐不是 肉体欲望满足之后的快乐,而是生活实践德性 而生成的本身的愉悦;幸福是生活自给自足的 目的,生活在幸福之外没有目的;幸福的生活 是合于德性的生活,即恒久地实践德性的生活 是幸福的生活”
人性与伦理道德
人性与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它涉及到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和影响着人性的表现和发展。
本文将从人性的本质、伦理道德的定义和相互关系等角度进行探讨。
一、人性的本质人性是指人类普遍具备的基本特征和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在哲学和心理学中,对人性的本质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有些人认为人性本恶,认为人天性自私、贪婪;而有些人则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天性善良、友爱。
然而,无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我们都不能忽视人性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人性表现出的各种特征和行为也因人而异。
二、伦理道德的定义伦理道德是人们根据社会和文化价值观念形成的一套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体对于自身行为和思想的规范。
伦理道德可以分为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两个层面。
道德规范是指人们在特定情境下应当遵循的行为规则,比如不撒谎、不偷窃等;而道德价值则是指人们内心深处对于善恶、公正等价值的追求和体现。
三、人性与伦理道德的关系人性与伦理道德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人性作为一种基本特征和本质,直接影响着个体对于伦理道德准则的理解和遵守。
而伦理道德则通过社会和文化的约束和引导,对人性表现进行塑造和规范。
因此,人性和伦理道德可以看作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实践中,人性的表现往往由伦理道德的因素所决定。
一个人在道德准则的引导下,可以表现出善良、公正、友爱等美德;而在道德准则缺失或被忽视的情况下,人性也可能表现出自私、贪婪、不道德的行为。
因此,伦理道德的培育和弘扬对于塑造人性的积极面向具有重要意义。
四、人性与伦理道德的挑战和平衡在现代社会,人性和伦理道德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冲击。
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个体价值和需求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这种个体主义的倾向有时会与伦理道德的要求产生冲突。
比如,个人追求经济利益可能会导致贪污腐败;个人自由意志可能会侵犯他人的权益等等。
培养人性和理性是道德教育的基础
培养人性和理性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尊敬的各位专家和来宾,老师们,大家下午好!首先,让我们热烈祝贺赵利剑老师教育思想研讨会的召开,同时感谢各位专家和来宾的莅临指导。
几年来,我们召开了多位老师的教育思想研讨会。
教师教育思想的形成,离不开教师个人的不断学习和实践反思,离不开同行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也离不开学校文化环境和土壤。
同时,教师的教育思想也会使学校的精神不断得到充实,使学校文化这片土壤变得愈加丰沃。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教育思想既是教师个人的财富,也是一所学校的精神财富。
教师不论工作时间长短,不论经验是否丰富,教师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形成的,都要受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支配。
为此,我们去年汇集印制了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观,目的就是促使教师进行专业反思,总结教育思想和经验,保持让老师的“心灵醒着”。
在这里,我想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思想就如同海绵中的水,用力挤就总是会有的。
而从另一个角度讲,没有思想的教育不可称之为教育,甚至可能是对青年人危险的引导。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不是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我对此深以为然。
我以为,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今天所谓的许多所谓教育,严格说来仅仅是训练。
昨天,恰好有两位毕业生来校,其中一位是赵老师的学生。
我问他赵老师曾对他有何影响。
他回忆赵老师上课的情景时说,那时正是我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赵老师的人格魅力对我们的影响极大。
他的历史课学习氛围很好,他讲课很有吸引力,使你无法想去混日子;他从不强加给你什么结论,而是引发你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判断,自己去主动寻求结论,这使得我们养成了理性思考的习惯;跟赵老师学习历史后,我们会主动关注历史;我们关注的不仅是教科书中的事情,还有许多教科书之外的知识,我们从赵老师那里学到了真实的历史,这是最重要的。
在谈到养成理性思考习惯时这位学生说,历史从来都是后人写的,这就可能带有许多篡改的痕迹。
今天有了网络,历史不仅是史学家写的,还可以由广大民众来写,网络时代会给历史留下许多真实的东西。
人性中的道德思想研究
人性中的道德思想研究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在探讨道德和人性之间的关系。
道德是关于行为规范的准则,而人性则是指人的本质和本质属性。
研究人性中的道德思想是考察人类社会如何认识和约束人类行为,探索人类行为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从历史、哲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人性中的道德思想研究。
一、历史维度:道德思想的起源和演变人类文明和道德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古代人类的行为是由神秘、神圣和神明的原则所约束的。
例如,在古代埃及,法老被视为神的代表,其行为具有绝对的道德权威。
在中国,儒家的思想强调自我完善和家庭责任,并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
而在希腊,苏格拉底在其哲学中指出至善或至美即是道德的标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标准逐渐从神灵和自然力量中变成了人类之间的约束,而不同文化和社会体系之间的道德标准也产生了差异。
例如,在东亚文化中,个人利益普遍被认为应该服从整体的利益,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自由和个人的权利被认为是最重要的。
二、哲学维度:道德思想的理论探讨哲学是道德思想的另一重要方面。
众所周知,哲学是一门探究真理、道理和意义的学科。
在道德思想领域,哲学探讨了道德行为的性质、价值、意义以及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的理论基础。
道德行为的性质:在哲学中,道德行为被认为是理性和自由的,因为它不仅需要人们理解何为正确,还需要其中一个人自由地选择去做正确的事情。
道德行为的价值:在哲学中,道德行为的价值通常被描述为“美德”的概念。
这些美德包括诚实、正义、勇气、慷慨、谦虚和公共责任等。
道德行为的理论基础:在哲学中,人类选择道德行为的理论基础有几个。
其中一种是德行伦理学,这种学说认为,道德行为的实践取决于人的德质。
此外,也有一些哲学家支持伦理选项论,即人类在道德决策时选择基于实用主义、道德权利和现实主义等因素。
三、社会心理学维度:道德实践的行动研究社会心理学是关于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认知和影响的学科。
在道德实践的领域,社会心理学帮助人类理解为什么他们会采取某些道德决策,以及如何强化这些决策。
道德的基础是人性本质还是社会约定
道德的基礎是人性本質還是社會約定道德的基础是人性本质还是社会约定道德是人类社会中对于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的约束和规定。
然而,道德的基础到底是人性本质还是社会约定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有些人认为道德是人性本质的产物,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是社会约定的结果。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来看,道德被认为是人类天生具备的一种本能。
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具有共情、合作和互助的倾向,这种倾向也内在地影响着我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例如,人们对于帮助他人、尊重他人权利和追求公平正义的意识在人类中普遍存在。
这种共情和合作的本能在人性中根深蒂固,使得道德的基础可以被归结为人性本质。
然而,道德并非完全由人性本质决定。
社会约定以及文化和环境对于个体的道德认知和行为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社会约定是指社会成员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共同利益而共同制定的规则和准则。
这些规则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存在差异,因此道德观念的形成并非固定不变的。
社会约定对道德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社会约定为道德提供了具体而明确的准则。
无论是道德的行为规范还是价值观念,都是通过社会约定来定义和传承的。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个人独立和追求自由被认为是道德的核心价值,而在其他文化中,个人的责任和奉献则被强调。
其次,社会约定还通过教育和社会化过程来塑造个体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家庭、学校和社会机构都在引导和教育个体遵守社会约定以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道德的基础不仅仅由人性本质决定,也与社会约定有着密切的关联。
人性本质中的共情、合作和互助的本能为道德观念提供了基础,但是具体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则是通过社会约定来确定的。
道德是人类社会共同遵守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个体内在道德本能的综合体现。
以人性为基点的社会道德建设
以人性为基点的社会道德建设朱春花(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基础教学部,太原030000)1摘要:文章旨在重新梳理人性与道德的关系,得出人性是道德的主观基础。
人性具有三种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社会道德失范和混乱的原因,并提出和谐社会视野下道德建设的新思路。
最终达到提高个体道德素质和培养社会伦理秩序的目的。
关键词:人性;道德;道德建设一、人性与道德的关系(一)人性的本质人性即人的本性,也就是人类作为类存在和社会存在所具有的本质特性。
道德是人的存在产物,没有人类存在,道德也无从谈起。
实用主义大师杜威曾指出:人的行为首先受制于人的本性发展,因而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和调节也就是首先是对人的本性的调控或引导,故尔,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控制人的本性。
所以,重新认识人性是理解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人性是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就人性的质之有无来说,每个人所具有的人性是完全一样的。
每个人都同样具有利己与利他及害己与害他四种行为目的,都同样有引发这些行为目的的自爱心、自恨心、恨人之心、爱人之心及完善自我品德之心。
这是必然的、普遍的、不变的、不能自由选择的,因而是人性的体。
但是,每个人的这些目的和心理,就其量的多少来说,却是各不相同的、特殊的、偶然的、变化的、可以自由选择的,因而是人性的用。
人性是体与用、内容与形式、不变与可变的统一体,是伦理学对其研究的意义所在。
根据此制定符合人性的优良道德,并使优良的道德规范得以实现。
以道德之真正目的、优良的道德终极标准为尺度,来衡量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的本性之善恶,从中推导、制定出伦理行为之应该如何的优良道德规范。
人性是不断变化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伴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人类本身也在发展变化。
整个人类的历史都是人通过劳动实践而不断发展的过程,人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和结果。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人们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生产活动,从事劳动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道德层次及其人性基础摘要:儒家伦理道德和西方功利主义道德观分别是对中西方的历史和现代产生重大影响的两种伦理思想,它们对塑造中西方的社会政治和群体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事实证明,两种伦理思想都难以为人类社会找到现实的依托和理想的归宿。
其原因在于,它们没有建立在完整的人性基础上。
基于此,笔者试图从人性的角度对道德的层次性做一个论述。
关键词:伦理道德功利主义道德人性道德层次道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是一个民族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是一个国家兴旺与发达的命脉,因而对道德的重要性应该是无可争辩的。
但问题的关键是道德应该以什么为基础,这是研究道德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但同时也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困扰着人类并为此争论不休的一个论题。
笔者认为,道德毫无疑问应该以人性为基础,中国的儒家伦理道德和西方的功利主义道德观之所以由盛而衰,就是因为没有完整把握丰富的人性,其人性基础都是不稳固的,因而不可避免的会走入困境。
一、中西方两种道德观及其困境(一)中国:儒家伦理道德从中国近代起一直到今天,如何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伦理道德文化是一直论争不断的,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更是争论的一个热点。
吴安春认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体系真正的终极关怀是个体的安身立命问题,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易于人们认同和实践。
她指出,儒家的人生论是以道德智慧成就来解释人生价值的,其最高追求是道德人格达成和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这与道家所追求的逍遥与洒脱的人生境界和佛家所追求的和谐、圆通与永恒的宗教境界是相通的。
程颢的<<秋日>>诗, 把儒家的真性、道家的飘逸、佛家的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闲来无事不从容, 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十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吴安春认为,人到了这个境界,体悟到自己的生命与宇宙的生生不息精神是贯通融合的,他就会自觉地过着奉献人类的积极生活。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黎鸣在<<中国人性分析报告>>的封面上指出:“主张人性本善的中国人,却让绵延几千年的封建皇权制度为自己造出了一个非常缺乏人道、非常不善的官场化社会;而主张人性本恶的西方人,近500年来竟创造出了一个科学、民主、自由,相对而言更富裕、更尊重人道的社会。
这个巨大的悖论是怎样产生的呢? ”他在书中围绕这个问题对儒家伦理道德提出了尖锐的批评①。
他认为,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之所以源远流长,其源就是人性善。
人性善蛊惑了中国人几千年,使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渗透进了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使传统的中国人格深深打上了主奴意识的烙印。
正如吴安春所述,中国的传统道德重视个体的安身立命问题,其精髓是道德智慧。
但黎鸣所指出儒家伦理道德所具有的欺骗性及其危害性的确指出了儒家伦理道德的要害:建立在人性善这一基础上的儒家伦理道德最大的困境就是无法对人自然性中邪恶的一面进行制约。
郑玄注《礼记·曲礼下》“拟人必于其伦”句曰:“伦,犹类也。
”因此伦理可以理解为同类之间的道理。
何谓同类?《孟子·滕文公上》曰:“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谓之五伦或五常,其中父子夫妇兄弟都是家庭成员,而君臣是父子关系的扩张,朋友则主要是兄弟关系的延伸,所以五常究其实都是由血缘关系组合的,伦理也变成了有血缘关系的所谓同类人之间的行为准则。
五常以外的人则为异类,所谓“不伦”则“不类”,对他们则不必讲究伦理纲常,要么使之顺我,要么则亡之。
所以浩浩一部封建王朝发展史就变成一部家族之间的斗争史。
因为这样的“熟人社会”缺乏一个凌驾于宗族势力以上的全体社会成员公认的共同行为准则,所以常常有一些家族,朋党甚至个人为了私利而不惜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演出了一场又一场闹剧和惨剧。
(二)西方:功利主义道德17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有句名言:人对人是狼。
18世纪初的孟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一书中提出:私恶、利己是幸福之源,一旦私恶不再存在,社会即使不完全毁灭,也必定衰败。
1789年,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创始人,英国法学家边沁出版了《道德与立法的原理绪论》一书,提出:政治、立法和道德应当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上,这就是功利原则,或称最大幸福原则。
1863年,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发表《功利主义》一书,系统阐述了功利主义的道德理论,成为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坚持了功利主义的个人主义底线,认为社会的最终价值只能是个人的幸福和个性的自由发展;但他同时指出:要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需要对个人的自由做出限制,没有限制就会导致霍布斯所说的人与人的战争状态。
快乐不仅有量的差别,更重要的是有质的差别。
人们应当首先挑选精神上的、道德情操的快乐,“做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总比做一个满足的傻子要好。
”穆勒还强调,功利主义所认为行为上是非标准的幸福并不是行为者一己的幸福,乃是一切与这行为有关的人的幸福,因而功利主义包含着对利他主义的肯定。
他同时指出,只要世界还很不完善,还不足以保证每一个人的幸福,那么,自我牺牲也就是“人间所能见到的最高美德”。
霍布斯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对人就像狼一样”,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不断斗争。
这种人性论是不全面的,它把人降低为“丛林世界”里的一个动物,而忽视了人类从诞生以来理性的不断成长和文明的进化。
虽然霍布斯面对利益相争带来的危害提出了一系列的“自然法”进行限制和规约,在此基础上边沁和穆勒也提出以社会的“最大幸福”为原则,而且穆勒所强调的自我牺牲精神更是与中国传统道德所颂扬的“舍生取义”相契合,但是,归根到底,功利主义是以人趋乐避苦的利己本性为基础的,因而在实践中总有导致极端利己主义的危险。
就算人们能意识到这种危险,从而自觉限制自己的利益追求或通过契约来进行规范,但没有一种更高的道德理想引领人们的思想,功利主义无论如何都无法为人们建立一个令人眷恋的精神家园。
另外,功利主义所谓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也可能导致对少数代表正义的人的不公正的伤害,正如当代伦理学家麦金太尔所假设的一样:如果设想在有12个人的社会中,10个人是虐待狂,这10个人将从虐待其他两个人中得到快乐,那么根据功利主义原则,为了社会的最大功利,那两个人就应该接受虐待。
这显然是违背道德的。
二、道德的人性论基础“道德”源自拉丁文的“mores”一词,表示“习惯”或“风俗”的意思,我国现行的伦理学教科书也一般将道德定位为“社会规范”。
从“道德”一词的汉语词源学意义上看,“道”本义为人行走的道路,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本义与“得”相通,老子的《道德经》曰:“德者,得也”,宋代朱熹也说:“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
”所以,有人把道德理解为人在实践活动中显现出来的一种“品性”。
笔者认为,道德既指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又指内在的品德修养,二者统一,方为道德。
两种界定都离不开人这一主体,因此,要正确认识道德,就必须正确认识人和人性。
什么是人性?人性如何?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古今中外人们对此作了不同的定义和界说,都难有结论,人性成了一个最简单同时又最复杂的问题,让人觉得貌似昭昭,实则昏昏。
比如,单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就一直争论不休。
中国思想史上除了孟子的性善论作为儒家的正统思想,传播广泛,影响深远以外,还有荀子及其门徒李斯、韩非子等的人性恶,告子的人性无善无恶,以及董仲舒、王充等的人性善恶兼有的观点。
在西方,除基督教的原罪说以外,欧洲思想家奥古斯丁、霍布斯等,皆持人性恶的观点;性善论者,则有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和启蒙运动时期的卢梭。
持性有善有恶观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主张性无善恶的,以英国近代思想家洛克的人心白纸说为典型。
从理论上说,一些人有善的品质或善的行为,进而推断人性就是善的,这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因为这是不完全归纳,忽略了与之不同甚至相反的现象。
同理,性恶论也是不成立的。
而性无善无恶或善恶兼有论似乎避免了绝对化,但并没有回答人性是什么或人性如何这个高度抽象的问题。
其实,从上述关于人性的不同界说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人性是丰富的。
“人性”一词,按字面去理解,就是指“人之性”,《汉语大词典》上对“性”的解释中有:“人的本性;事物的性质或性能;生命、生机;性情、脾气;身体、体质”[1]几种。
按照这样的理解,人之“性”是极其丰富的,既包含生而具有的部分,也包含后天改造的部分。
如果只从生而具有的原始状态去探求人性,那人性就纯然是一种生物性,这种界定既抹煞了人之为人的本质,也是毫无意义的。
我国当代哲学界也普遍认为:人的精神属性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一并构成了人性的完整结构。
如王坤庆教授说:“人性的构成有三个维度——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既有实然的存在依据,又有应然的发展可能性。
”[2]人生而具有自我保全和自我发展的生物本性,但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逐渐意识到尊重他人生存与发展权利的必要性。
但人的生物本性是不会消除的,因而人的这种自然性与社会性总是处于矛盾斗争中。
解决这一冲突的根本方法只能依靠人性中的第三个属性,即精神性。
正是有了精神世界的不断改造和提升,人类的发展史,就成了“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的历史,因而发展出一部人类文明史。
“人的本质是对生命意义的精神性的企求。
”[3]惟其如此,人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因此我们可以说,人性因其生物本能的驱使而具有作恶的倾向,但社会化了的人在精神的指引下会不断的追求文明,追求和谐的善的境界。
道德的功能正在于抑制恶的行为——这是道德关注的正确起点,发扬善的精神——这是道德追求的终极目标。
中国的儒家伦理道德只注重“扬善”,而功利主义则只强调“抑恶”,它们都没有完整把握丰富的人性,因而不可避免的会走入困境。
三、道德层次论道德植根于人性,否则只是一种虚无的假设。
既然人性是丰富的,具有一定层次的,道德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近年来我国伦理学及教育学界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对传统的道德观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多种关于道德层次的不同描述。
如吴新文教授认为:“道德可以被区分为底线道德、基本道德、积极道德与理想道德。
”[4]并认为前两者属于“义务”和“责任”的范围,是“被要求的道德”,而后两者属于“善行”和“美德”的范围,是“被提倡的道德”。
因此,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道德分为三个层次,既基本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并指出要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笔者在此仍从人性的角度,结合学校教育对道德层次论作一阐述。
根据人性的三个属性,道德相应具有三个层次:(一)个体的利益和权利既然人作为一种生物,具有存在与发展的本性,那么道德必须首先尊重人的生存与发展权,否则就是“非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