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曾经辉煌无限但如今败落倒下的中国企业
中国企业较悲惨的十大失败案例
中国企业较悲惨的十大失败案例,警醒了无数老板!1、真功夫案例特点:创业者内乱——能共苦不能同甘创业者的教训:没有永远的兄弟,只有永远的利益VC的教训:股权结构是否合理是判断项目好坏的重要依据麦当劳、肯德基在国内大受欢迎,中餐连锁一直愤愤不平,不断有人跳出来挑战洋快餐。
从十几年前的“红高粱”到现在很红火的“真功夫”,“红高粱”早已不知所踪,“真功夫”似乎真的有点功夫,连锁店面越来越多了。
跟公司名字一样,2009年8月,“真功夫”的广州总部爆发的一场真功夫表演,在投资界和创业界颇为轰动:共同创始人及公司大股东潘宇海委任其兄潘国良为“副总经理”,并派到总部办公,但遭到“真功夫”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蔡达标的拒绝后,引发剧烈争执。
要理清“真功夫”的管理权矛盾,还得从头说起。
1994年,蔡达标和好友潘宇海在东莞长安镇开了一间“168蒸品店”,后来逐渐走向全国连锁,并于1997年更名为“双种子”,较终更名为“真功夫”。
真功夫的股权结构非常简单,潘宇海占50%,蔡达标及其妻潘敏峰(潘宇海之姐)各占25%。
2006年9月,蔡达标和潘敏峰协议离婚,潘敏峰放弃了自己的25%的股权换得子女的抚养权,这样潘宇海与蔡达标两人的股权也由此变成了50:50。
更多实用的精彩文章,请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公共平台账号:swdtzq2007年“真功夫”引入了两家风险投资基金:内资的中山联动和外资的今日资本,共注入资金3亿元,各占3%的股份。
这样,融资之后,“真功夫”的股权结构变成:蔡、潘各占47%,VC各占3%,董事会共5席,构成为蔡达标、潘宇海、潘敏峰以及VC的派出董事各1名。
引入风险投资之后,公司要谋求上市,那么打造一个现代化公司管理和治理结构的企业是当务之急。
但蔡达标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努力触及另一股东潘宇海的利益,“真功夫”在蔡达标的主持下,推行去“家族化”的内部管理改革,以职业经理人替代原来的部分家族管理人员,先后有大批老员工离去。
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企业失败案例分析2009-01-17 21:57纵观现代经济史上著名的企业失败案例昭示的不仅仅是企业战略的失误,更重要的是,公司治理结构从根本上出了问题。
独立的、优秀的董事会对以帮助企业纠正错误,渡过危机,从而创造股东回报。
而软弱无能的董事会使公司的治理将为之大乱。
1飞龙、三株、秦池,曾经是中国企业界灿烂的明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辉煌一时。
曾几何时,它们相继黯淡隐去,给人们留下无尽的思索。
回顾飞龙、三株、秦池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特点:第一,抓住了好的契机。
飞龙、三株迅速兴起的大背景是人们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对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的关注;秦池则是夺取央视“标王”,抓住了全国人民的“眼球”。
第二,利用电视等大众传媒广泛宣传,迅速成名,飞速扩X。
飞龙广告投入巨大,1991年为120万元,1992年为1000万元,1993年为8000万元;产出则更为惊人,从1990年注册资金仅为75万元的小企业,飞速发展到1995年累计销售收入20亿,利润达4.2亿元。
三株强有力的媒体宣传攻势,推动三株口服液一夜成名,在农村甚至被称为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销售额急剧飙升,公司成立仅三年,销售额就达到80亿元,资产达48亿元。
而秦池在夺标后的第二年,销售额高达9.5亿元,此盛况至今仍为秦池人津津乐道。
飞龙、三株、秦池,在迅速崛起之前都是规模很小、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它们的飞速发展羡煞许多同业,这同时也为自己埋下了日后覆亡的祸根。
第一,没有明确的战略意图。
德鲁克认为,企业战略就是企业的发展蓝图,没有战略的组织就好像没有舵的小船,会在原地打转。
尽管看起来,三株似乎提出了自己的战略,吴炳辉在新华社年会上曾经宣称,三株到二十世纪末完成900亿到1000亿元的利税,成为中国第一纳税人,言犹在耳,三株却已轰然倒下。
第二,没有形成独特的、不易复制、难以替代竞争优势。
三家企业的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舍得花大钱打广告,却舍不得做产品研发,形不成核心竞争力。
中国十大著名品牌产业衰退而消亡
中国十大著名品牌产业衰退而消亡英雄金笔:烈士暮年壮心泯尽管饱含历史内涵与情感,英雄金笔这个老品牌依旧避免不了替代之危。
产业替代是任何企业必须面对的灭顶之灾,而大多数企业难以承受产业升级或转型的致命阵痛,因产业衰落而沉没。
小小笔业照样催生大品牌,谈到笔中豪杰,中国曾有两个并驾齐驱的响当当品牌——中华铅笔和英雄钢笔。
但当PC掀起“换笔风潮”后,二者都受到了键盘的冲击,而中华铅笔依然风采不减,可英雄钢笔已烈士暮年。
赶超派克成英雄1930年代,欧美商品在中国倾销,激发了国人实业救国的热情,由此催生了一大批爱国品牌,英雄钢笔就是其中之一。
英雄金笔厂的前身是成立于1931年的上海华孚金笔厂。
“英雄”商标则是另一名为“大同英雄”的金笔厂在1939年注册的。
1955年,大同英雄金笔厂并入华孚金笔厂。
英雄笔虽因抵制派克而生,但派克作为钢笔的鼻祖,却是“英雄”不得不学习的榜样。
1958年,英雄人以“师夷长技”的实干精神掀起追赶“派克”热潮。
通过技术攻关,在确定的12项具体指标中,新研制的“英雄100型”金笔有11项赶上和超过了派克。
这一赶超一举奠定了“英雄”的龙头地位。
1966年,华孚金笔厂改名为英雄金笔厂,“英雄”品牌历经几十年,已经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
到1980年代初,英雄笔厂发现,派克在20年间有了长足进步,而“英雄”则固步自封,于是“英雄”提出“二赶派克”,再次迸发出活力,由此诞生了业界著名的“英雄200型”金笔。
实施“赶超战略”,让“英雄”在国内制笔业界再次独领**。
1980年代末,英雄金笔在国内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处于绝对称雄地位。
英雄笔厂的老竞争对手、原上海永生笔厂厂长徐正元这样见证:“80年代,美国派克曾到英雄厂参观,他们认为,英雄厂的许多方面已经超过了派克,自叹弗如。
”家用缝纫机:岁月难续蝴蝶梦曾为中国家庭标志性的“三大件”之一,家用缝纫机行业因生活方式变化而几近全军覆灭,中国百姓30年前的“蝴蝶梦”,如今已成记忆中的“梦蝴蝶”。
企业经营失败经典案例
企业经营失败经典案例开心网、比亚迪、ITAT、九城、ZCOM、炎黄传媒、昌盛集团、分贝网、Mysee、一茶一坐、分众传媒、无锡尚德、博客网、PPG、酷6网、五谷道场等知名企业的失败教训,或许可以为目前正良性运转的企业敲一记警钟。
中国企业的悲哀之处,不在于挫折与失败,而在于迷失自我,最后使自己成了自己的囚徒。
其一,成功依恋症。
那些备受关注的失败者,都曾经有一个成功的过去。
UT斯达康的小灵通,开心网的“偷菜”与“买卖好友”,2022年的博客网,2000年TOM在线的无线增值……但他们似乎忽略了,一时的成功可能是缘于创业者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激情,可能是源于偶然时机与特定文化特定需求的嫁接,可能是源于投机和误打误撞中上帝的恩赐。
其二,做大做强综合症。
一是疯狂地收购,陈天桥执掌的盛大一心打造“娱乐帝国”,2022年至今,直接或间接收购了180多家公司,但华影盛世、华友世纪、盛世骄阳……似乎都打了水漂,没了“后续答案”。
二是疯狂地多元,太子奶在奶业基本成功的基础上,童装、商业、化妆品、食品、传媒等,快步踏入,结果拉长了战线,分散了资源和精力,资金链断裂便轰然坍塌。
三是美尼尔病,企业一心向世界500强冲刺的过程中,盲目求大求快,不重视企业自身资源能力的培养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其三,主体迷失症。
每一个创业者都立志做“美国的Google”、“美国的Yahoo”、“美国的Amazon”、“美国的Facebook”、“美国的Twitter”、“美国的Groupon”……结果PPG没有成为Land’sEnd,FM365没有成为AOL,港湾没有成为华为,8848没有成为Amazon,盛大盒子没有成为Sony……在全球竞争时代,学习借鉴非常重要,但过于强调模仿学习,不仅丧失了创新,丧失了引领国际化与趋势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企业丧失主体性的过程中,国际热钱资本的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
搜狐的张朝阳说:“一直在紧跟着华尔街的指挥来做事,太看重短期盈利产品,每个季度都在为应付财报数字而发愁。
中国衰落的6大民族品牌,其中2个是被外资击垮的
中国衰落的6大民族品牌,其中2个是被外资击垮的
英雄钢笔,英雄钢笔巅峰时期,占领中国钢笔一半以上的市场,销售数量都是以亿万计算,可见质量有多好。
在当时从学生到领导签字都能看到英雄钢笔的身影。
北冰洋汽水,承载着我们儿时记忆的饮料,在当时一毛钱一瓶,在80年喝一瓶北冰洋汽水也是非常奢侈的享受,不过现在难以见到了。
凤凰自行车,在当时唯一和永久自行车抗衡的品牌。
由于联营品牌战略上的失误,在外资和台资联手夹击下,这个风靡一时的凤凰自行车不得不退出市场。
回力鞋,在70,80年代的时候的孩子,最大梦想就是拥有一双回力运动鞋。
比现在任何一款运动鞋都要火。
很可惜的是,在外企的竞
争下,最终走向衰落
健力宝,小时候的你肯定记得这个易拉罐的运动饮料,喝上一次感觉都要过年了。
但是随着创始人李经纬的去世,这个品牌的饮料已经没有当时的热度了
小霸王学习机,作为80后,小时候拥有一个小霸王学习机,那就太幸福了。
遗憾的是这个品牌在段永平离开以后,从此错失战略发展的机遇,最终被抛出了市场。
企业倒闭案例
企业倒闭案例在当今社会,企业倒闭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企业倒闭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失败,更是对整个市场经济的一种警示。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企业倒闭的案例,探讨其原因和教训。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家曾经风光无限的互联网公司。
这家公司在市场上曾经占据着一席之地,但由于管理层的失误和市场竞争的激烈,最终导致了企业的倒闭。
管理层的失误主要表现在战略规划不够清晰、市场定位不准确以及内部管理混乱等方面。
而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导致了市场份额的流失,最终走向了倒闭的结局。
其次,还有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倒闭案例。
这家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行业的佼佼者,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更新,企业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和生产模式,导致了产品滞销和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
最终,这家企业无法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宣布了倒闭。
最后,还有一家小型餐饮企业的倒闭案例。
这家企业由于经营者的经验不足和对市场的不了解,导致了餐饮品质的下降和顾客流失。
同时,企业在管理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人员管理不善、成本控制不力等。
这些问题的积累最终导致了企业的倒闭。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倒闭的原因主要有,战略规划不清晰、市场定位不准确、产品结构滞后、管理混乱、经营者经验不足等。
企业倒闭给我们的教训是,企业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顺应市场的需求;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总之,企业倒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背后往往隐藏着许多深刻的教训。
只有企业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模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要时刻保持警醒,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才能赢得持续的发展和成功。
中国十大倒闭的央企
“重组后,我们从国企变成央企,好事。
”11月18日,*ST沈机(4.550, 0.04, 0.89%)内部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11月18日,*ST沈机(000410.SZ,下称“沈阳机床”)如期复牌,一字涨停,收报7.12元/股。
11月19日,沈阳机床再度涨停,收报7.48元/股。
连续两天涨停与这家公司三天前发布的一系列公告有关。
根据11月16日公布的《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计划(草案)》,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通用技术集团”)将投入18亿元控股沈阳机床,持股比例为29.99%。
“机床制造属于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是通用技术集团的业务板块之一,这项重组整合有利于通用技术集团的发展,也有利于沈阳机床的发展,对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利好。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许保利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沈阳机床等来了通用技术根据沈阳机床披露的重整计划,沈阳机床将引入通用技术集团作为战略投资人。
按照计划,沈阳机床应于12月31日前执行完毕重整计划。
11月18日晚间,沈阳机床发布公告称,沈阳市中院裁定批准沈阳机床的重整计划申请。
根据协议,通用技术集团将投入18亿元资金用于整体重整沈阳机床,其中7亿元由沈阳机床作为重整沈阳机床旗下的银丰铸造和优尼斯装备的投资款,剩余资金用于按照本重整计划清偿债务、补充流动资金。
重整完成后,通用技术集团将借助自身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帮助沈阳机床提升盈利能力,保障广大债权人和职工的权益。
此外,沈阳机床拟集中剥离与未来业务规划方向存在偏离的资产,加速不匹配资产的出清,为公司业务转型奠定坚实的良好基础。
重整计划执行期间,沈阳机床还将通过公开处置的方式进行资产剥离,变现所得的资金将按照本重整计划用于支付重整费用、清偿债权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与此同时,沈阳机床重整中实施出资人权益调整,以沈阳机床现有总股本7.65亿股为基数,按照每10股转增12股的比例转增合计约9.19亿股。
中国最惨的民族品牌:曾连续20多年销量第一,后三度被卖而陨落
中国最惨的民族品牌:曾连续20多年销量第一,后三度被卖而陨落从过往的收购历史来看,民族品牌被卖外资,一般没有什么好下场。
这些门口的野蛮人,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在收购之初都会承诺投入多少钱继续发展,但一般没几年就开始慢慢没落,直至淡出公众视野。
这个时候他们的真正目的才显现出来,那就是利用民族品牌积累起来渠道资源推广自己的品牌,而后慢慢将其他产品渗透进来,进而抢占市场。
这就叫做花钱买渠道,替换国货品牌。
福建的这家公司,曾经创造过辉煌而耀眼的成绩,连续20多年保持销量第一,后两度卖给外资,之后又被中资收购回来,三度折腾,令这个品牌元气大伤,已不复当年,它就是南孚电池。
南孚电池,中国民族的骄傲南孚电池,是中国电池第一品牌,曾经是民族工业品牌的骄傲,这个来自闽南山区的小厂,用十多年时间,发展到行业第一,走向全中国,走向世界,让国际对手金霸王都无法撼动。
创造这一丰功伟绩的是南孚电池原总经理陈来茂,原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陈永心,他们是一对夫妻。
陈来茂和陈永心是大学同学,196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而后,陈来茂被分配到福建省地质局,陈永心分配到福州电池厂。
本来都在福州,两夫妻日子过得也比较安稳。
但没想到文革来到,福州电池厂被搬到了偏远的南平市,并改名为南平电池厂,陈永心也只能跟着单位走。
就这样两人异地直到1976年。
陈来茂主动申请也调到了南平电池厂做普通工人。
此时的南平电池厂,是一个设备老旧落后的小厂,但是陈来茂不嫌弃,从最底层干起。
没想到,凭着自己的努力一路做到了厂长。
当上厂长后,陈来茂就琢磨怎么让小厂规模扩大,改变落后的现状。
于是,他找到国内几家大厂合作,类似于今日的代工一样,来维持工厂的运转。
但这依旧是小打小闹,后来还被停止了合作,陈来茂又必须另谋出路。
当时可以说非常艰难,陈来茂还想到了将小厂卖掉。
不过,机会总是会垂青努力付出的人。
1986年,一次去美国考察的机会,让他接触了美国的电池市场,发现那边都在用碱锰电池,而国内还在用落后的干电池。
中国十大倒闭的央企
中国十大倒闭的央企
这家企业就是上海诺基亚贝尔,成立于1983年,曾经是国资委监管的唯一一家合资企业,也是央企中唯一的合资企业。
据国资委网站发布的消息,诺基亚贝尔不再列入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名单,这就意味着诺基亚贝尔不再属于国资委直管的央企。
据媒体报道称,诺基亚贝尔第一大股东为华信邮电,持股比例为50%,华信邮电属于大型央企保利集团旗下的企业。
一家企业列入
新列入的这家企业是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简称:中检集团),成立于1980年,拥有2万多名员工,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跨国检验认证机构。
6月5日,中检集团列入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名单。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检集团在国内有40家一级子公司,113家二级公司和5家合资企业。
以上是最新的97家央企名单,其中序号从1-49的49家央企属于中央管理的副部级单位,序号50-97的48家央企属于国资委管理的厅局级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有四家总部位于香港的央企,分别是: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中国旅游集团、中国光大集团,前三家都在97家央企名录中,属于国资委直管的大型央企集团。
但是,中国光大集团不属于国资委直管,而是由财政部、中央汇金公
司共同管理,所以不在97家央企名录中。
但是,光大集团依然属于广泛意义上的央企(金融央企)。
国内著名企业破产典型案例
国内著名企业破产典型案例国内著名企业破产典型案例1. 地产巨头“中弘集团”的破产中弘集团是中国知名的地产企业,成立于1998年,曾经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然而,在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下,中弘集团遭遇了巨大的困境。
2. 案例背景和原因分析中弘集团的破产事件发生于2019年,其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2.1. 市场调控政策的影响:中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包括限购、限贷和限售等措施,导致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需求减少,房价下跌,给中弘集团的盈利能力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2.2. 债务风险的积累:中弘集团在扩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债务,包括银行贷款、公司债券等。
而在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其债务压力变得难以承受,导致公司无法偿还债务。
2.3. 经营管理不善:中弘集团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投资决策的盲目性、项目管理的不规范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项目的盈利能力下降,无法支撑起高额的债务压力。
3. 破产后果和对行业的警示中弘集团的破产给中国房地产行业带来了一定的警示意义。
3.1. 市场信心受挫:中弘集团的破产事件使得投资者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导致市场恐慌情绪加剧,进一步削弱了房地产行业的复苏动力。
3.2. 债务风险暴露:中弘集团的破产事件暴露了中国房地产企业高额债务风险的问题。
这也使得监管部门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把控更加严格,加大了对企业的监管力度。
3.3. 企业转型压力增大:中弘集团的破产事件使得其他房地产企业意识到,单一依靠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已经不再可行,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这对企业来说既是压力,也是机遇。
4. 观点和理解中弘集团的破产事件让我们认识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4.1. 规避过度依赖:企业应该避免对某个行业或某个市场的过度依赖,要做好危机应对准备,注重多元化发展,降低风险。
4.2. 加强经营管理:良好的经营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包括严格的财务管理、规范的投资决策和科学的项目管理等,这些都能够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中国上市公司股价崩盘案例
中国上市公司股价崩盘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较为典型的案例:
1. 乐视网:乐视网曾经是中国视频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但在2016年底,乐视网爆出资金链断裂、欠款等问题,导致其股价暴跌。
此后,乐视网的股价一路下跌,市值大幅缩水,最终被迫退市。
2. 暴风集团:暴风集团曾经是中国互联网视频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但在2018年,暴风集团爆出资金链断裂、高管失联等问题,导致其股价暴跌。
此后,暴风集团的股价一直未能恢复,最终也被迫退市。
3. 长生生物:长生生物是一家生产疫苗的公司,2018年爆出疫苗质量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谴责。
长生生物的股价因此暴跌,市值大幅缩水,最终被强制退市。
这些案例都表明,股价崩盘往往与公司经营不善、财务问题、违法违规等问题有关。
投资者应该注重公司基本面分析,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管理层素质等方面的信息,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避免盲目跟风或者听信小道消息而导致投资损失。
同时,也应该关注市场变化和政策风险等因素,做好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金融人士或查阅相关书籍。
英雄企业的没落令人唏嘘
英雄企业的没落令人唏嘘又到了中国科技企业发布季度财报的时候。
当然,有企业盈利增加,也有小部分企业出现亏损,不免会几家欢喜几家愁。
10月28日,百度发布了2011 年第三季度财报,总营收为41.75亿元人民币(约合6.547亿美元),同比增长85.1%;净利润为人民币18.82亿元(约合2.950亿美元),同比增长79.8%。
11月8日,中星微也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净营收为2210万美元,比上一季度的1520万美元增长45.6%,比去年同期的2320万美元下滑4.8%;净亏损为530万美元,上一季度中星微的净亏损为630万美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为380万美元。
这两家企业的财报差距之大不免令人唏嘘,曾经被视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代表性企业的中星微没落如斯,而在北大资源宾馆一个小房间成立的百度短短十年间成长为亚洲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
我第一次听说百度和中星微都是在2021年左右。
那个时候,李彦宏挂着博士头衔,戴着一副眼镜,俨然“海龟”科学家的派头。
当时回国热潮非常猛烈,无数有志青年从美国学成归来,像李彦宏这样的人实在太多了,他没有引起公众太多注意。
后来,我在刘韧创办的写作社区里,经常看到李彦宏活跃的身影。
早年的李彦宏也是虫,泡写作社区论坛的朋友经常可以和他谈天论地互动一番,甚至和他相约去百度坐坐,或者找个馆子共饮一杯也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当然,这些都是过去式,与现在的李彦宏和百度不可同日而语。
今天我重点说说中星微创始人邓中翰和自主知识产权。
2021年,我还在学校读书。
那个时候,邓中翰是许多青年学生崇拜的数字英雄,许多国字号的报纸经常对他进行报道,国家领导人也多次接见他。
当年,每当中星微推出新产品,马上就会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媒体报道中经常出现“填补了我国空白”“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代表了我国在XX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字眼,末尾也会出现“取得了一系列的历史性成就,书写了新的辉煌篇章”等非常振奋人心,提升民族自豪感的语句。
【反思】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
【反思】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更多课程传送门:点这里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巨人”倒下、“太阳神”下山、“飞龙”落地、“标王”破产,’一大批知名企业被营销危机和营销失败笼罩,过去曾是领导市场潮流风云企业,而现在却陷入亏损甚至破产的困境。
山东的秦池、三株、广东的爱多、健力宝、万家乐、白云山、科龙、珠海的巨人、深圳的康佳、重庆的奥妮、河南的亚细亚、东北的延生护宝、河北的春都、四川的长虹、陕西的505、长岭等,无一不是盛极一时的中国知名企业,如今都纷纷因各种营销危机陷于困境。
纵观中国营销市场,可见大有营销失败的企业:(l)价格大战中的牺牲者从89年长虹发动第一次彩电价格战开始,价格大战就成了许多企业的唯一营销工具。
彩电价格大战、空调价格大战、出境旅游价格大战,机票打折大战等等各类价格战五花八门。
据中国市场研究专家卢泰宏等人的调查,卷入价格大战的行业有家电业、服装业、零售业,民航业、运输业、旅游业、汽车业、通信业、餐饮业,出版业以及生产资料业等11个领域。
在这些价格大战中,一些是使不正常的价格归于合理的正常降价,如汽车价格战,而更多的则是恶性价格战。
像彩电价格战,导致的是全行业亏损;出境旅游价格战,甚至打到了“零团费”,不仅引发了大量的争端,而且还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
仅以彩电为例,就可看出恶性价格战的危害。
中国彩电行业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四川长虹,曾是中国家电土国领袖和股票,市场龙头,因为自己发动的一连串价格战,使长虹陷入了营销危机之中,一时难于自拔。
如今不得不把中国电子百强头把交椅拱手让给了联想,家电价值第一的位置让给了海尔。
不仅让出了中国家电市场的领导权,也使自己的股票利润由最高时每股收益达2.97元,降到xx年中报每股收益仅l 分钱,下降了差不多三百倍,让人感到长虹大势己去。
xx年6月7日,复出后的长虹总裁倪润峰公开对媒体宣称:“长虹病得不轻”!’他说:“长虹高速发展的背后,忽视了不少问题,使得长虹近两年走入低谷”。
上海房地产破产企业名单
上海房地产破产企业名单上海房地产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然而也不乏一些企业因各种原因导致破产。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上海房地产市场中破产的企业名单。
1. 上海金色阳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金色阳光是一家在上海有一定影响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然而由于市场波动以及资金链断裂等原因,该企业在2018年宣布破产。
2. 上海天一地产有限公司天一地产曾经是上海房地产市场的领军企业之一,然而由于管理不善以及高额债务等问题,该企业在2019年宣布破产。
3. 上海绿地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绿地集团是一家国内知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然而在2017年,该企业因为高风险投资以及市场变化等原因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宣布破产。
4. 上海宝龙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宝龙地产是一家在上海有一定影响力的房地产开发商,然而在2016年,该企业由于高额债务和市场波动等原因宣布破产。
5. 上海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万科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然而在2020年,由于市场不景气以及高额债务等问题,该企业宣布破产。
6. 上海中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海地产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营业务的企业,然而在2019年,该企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以及资金链紧张等原因宣布破产。
7. 上海陆家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陆家嘴地产是一家在上海有一定知名度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然而在2017年,该企业由于市场预期不佳以及高额债务等原因宣布破产。
8. 上海世茂房地产有限公司世茂地产是一家以高端房地产项目为主的企业,然而在2018年,该企业因为市场供需失衡以及高风险投资等原因宣布破产。
9. 上海瑞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瑞安地产曾经是上海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然而在2019年,该企业由于市场波动以及高额债务等原因宣布破产。
10. 上海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城建地产是一家在上海有一定规模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然而在2016年,该企业由于管理不善以及市场变化等原因宣布破产。
以上是一些在上海房地产市场中破产的企业名单。
全国破产经典案例
全国破产经典案例
1. 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破产案例之一,于2016年宣布破产,负债达2200亿元人民币。
这一案例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企业负债率高企的关注。
2. 康得新药业集团:该公司是中国一家生物制药企业,由于涉嫌财务造假和非法集资,于2018年宣布破产。
这一案例揭示了中国市场上许多公司存在的治理问题。
3. 中原油田胜利石油服务公司:这是中国石油系统第一家宣布破产的公司,于2015年宣布破产。
该公司在油价下跌和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无法维持运营,成为中国石油行业改革的典型案例。
4. 新华都百货:作为中国百货业的一个知名品牌,新华都于2011年宣布破产。
该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无法应对市场竞争和经济不景气的挑战。
5. 旭升股份:这是中国的一家太阳能企业,于2017年宣布破产。
该公司由于错失发展机遇和高负债率,无法继续运营。
这些经典破产案例揭示了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对投资者和经营者都具有借鉴意义。
经典品牌倒闭的案例
经典品牌倒闭的案例
深圳中华自行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中华)系上市的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8月24日,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均为人民币5.5亿余元。
深中华生产的自行车曾远销欧美,市场占有度和知名度较高,但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后,企业深陷亏损境地。
曾经亚洲最先进的全自动化自行车生产线被迫下马停产,企业靠代工生产业务和物业出租养活187名员工。
深中华原有的厂区经过多轮查封、冻结,无法变现和更改用途,且被出租给各个小企业用于生产,厂区存在严重的环保、安全、交通和监管隐患。
因长期亏损,深中华连续多年被深交所退市风险警示,如其不能在2013年会计年度内通过重整计划,其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深中华向深圳中院申请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深圳中院审查后于2012年10月31日依据《企业破产法》第七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批准深中华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
2013年8月22日,债权人会议表决重整计划,普通债权组未能表决通过,税款组、出资人组均表决通过。
深圳中院在综合考察深中华的现状后,指导管理人积极作为,针对仍存疑虑的债权人进行沟通和释法,充分阐释通过重整企业原本无法变现资产的清偿率可以获得大幅提升,通过获取股权可以分享重组收益等有利因素,取得了债权人的支持。
通过重整,实现在职职工安置187人,解决积欠社保问题400余人,债权人获得了70%的清偿。
中国企业较悲惨的十大失败案例
中国企业较悲惨的十大失败案例,警醒了无数老板!1、真功夫案例特点:创业者内乱——能共苦不能同甘创业者的教训:没有永远的兄弟,只有永远的利益VC的教训:股权结构是否合理是判断项目好坏的重要依据麦当劳、肯德基在国内大受欢迎,中餐连锁一直愤愤不平,不断有人跳出来挑战洋快餐。
从十几年前的“红高粱”到现在很红火的“真功夫”,“红高粱”早已不知所踪,“真功夫”似乎真的有点功夫,连锁店面越来越多了。
跟公司名字一样,2009年8月,“真功夫”的广州总部爆发的一场真功夫表演,在投资界和创业界颇为轰动:共同创始人及公司大股东潘宇海委任其兄潘国良为“副总经理”,并派到总部办公,但遭到“真功夫”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蔡达标的拒绝后,引发剧烈争执。
要理清“真功夫”的管理权矛盾,还得从头说起。
1994年,蔡达标和好友潘宇海在东莞长安镇开了一间“168蒸品店”,后来逐渐走向全国连锁,并于1997年更名为“双种子”,较终更名为“真功夫”。
真功夫的股权结构非常简单,潘宇海占50%,蔡达标及其妻潘敏峰(潘宇海之姐)各占25%。
2006年9月,蔡达标和潘敏峰协议离婚,潘敏峰放弃了自己的25%的股权换得子女的抚养权,这样潘宇海与蔡达标两人的股权也由此变成了50:50。
更多实用的精彩文章,请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公共平台账号:swdtzq2007年“真功夫”引入了两家风险投资基金:内资的中山联动和外资的今日资本,共注入资金3亿元,各占3%的股份。
这样,融资之后,“真功夫”的股权结构变成:蔡、潘各占47%,VC各占3%,董事会共5席,构成为蔡达标、潘宇海、潘敏峰以及VC的派出董事各1名。
引入风险投资之后,公司要谋求上市,那么打造一个现代化公司管理和治理结构的企业是当务之急。
但蔡达标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努力触及另一股东潘宇海的利益,“真功夫”在蔡达标的主持下,推行去“家族化”的内部管理改革,以职业经理人替代原来的部分家族管理人员,先后有大批老员工离去。
企业破产案例
企业破产案例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企业不堪重负最终走上了破产的边缘。
本文将就近年来的一些企业破产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就是中国国内一线手机品牌酷派。
酷派曾在2004年创立,成为国内较为知名的手机品牌之一。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不断扩张,酷派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尤其是在面对国际品牌的强大竞争时,酷派的市场份额逐渐被侵蚀。
同时,酷派的产品定位开始模糊,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
此外,酷派在研发和品控方面也存在问题,无法及时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酷派最终无法承受巨大的市场压力,于2020年正式宣布破产。
其次,就是知名连锁超市华润万家。
华润万家是一个知名的连锁超市品牌,曾经在国内市场表现出色。
然而,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传统零售业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电商带来了便利的购物体验和更多的选择,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与此同时,华润万家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问题。
例如,物流配送不及时导致货架缺货,服务质量不高等等。
这些问题逐渐削弱了华润万家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导致了破产。
再者,就是汽车制造行业的奇瑞汽车。
奇瑞汽车曾经是中国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但近年来市场份额不断下滑。
首先,奇瑞汽车在品牌建设上存在问题,无法形成明确的品牌定位。
其次,在产品质量方面,奇瑞汽车的造车工艺和质量控制一直备受质疑。
此外,奇瑞汽车也未能及时跟上市场的变化,没有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尽管奇瑞汽车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但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上,已经失去了市场份额。
因此,奇瑞汽车最终也走上了破产之路。
综上所述,企业破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市场竞争的压力外,企业自身的问题也是导致破产的重要原因。
例如,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不高,产品创新和品质管理不到位等等。
因此,企业在面临竞争时,应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通过不断创新来保持市场竞争力,以避免走上破产的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点:
那些曾经辉煌无限
但如今败落倒下的中国企业
一个企业的成功在于核心技术,战略方向,时机,和领导管理能力,顺应时代潮流
不可少一。
想想那些曾经大企业要么是核心技术过时,要么是管理不善,要么是转型时机没把屋好,要么没有顺应时代潮流,或是战略方向制定错误。
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市场经济的推动,中国消费者从不看重品牌,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
领域都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这 30 年,也是中国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竞争的 30 年。
30 年来,有很多中国品牌从本土成长并走出国门,开始走向国际化,比如联想、华为、海尔、TCL、
中国石化等,让中国品牌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但是,这 30 年来,也有很多中国本土品牌,
曾经叱咤风云,妇孺皆知,但是却因种种原因走向没落,象流星一样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缅
怀这些品牌,或许可以帮忙我们去思索中国毕竟应该如何吸取经验去打造经久不衰的品牌。
假如将 30 年来没落的自主品牌做一些整理,可以发现以下曾经辉煌过的 50 个中
国本土品牌,在这些品牌中,有些已经彻底消失,
有些品牌虽然健在但是已经被外资并购或者控制,有的品牌则已经处于生死关头:8848 电商数据。
珠穆朗玛电商数据(中国)有限公司
8848 正式成立于 1999 年 5 月 18 日,曾是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的旗舰。
在 1999 年
至 2000 的两年多时间里, 8848 飞速成长,公司在对企业客户、消费者及经销商的网上销
售及渠道销售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王峻涛 1999 年创办 8848 网站,先后担任总裁、董事长。
该网站自 1999 年 1 月从四个人、约 16 万人民币起步,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电子 SDFsd商务的标志性企业。
1999 年 11 月, Intel 公司总裁贝瑞特访华,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头羊”; 2000 年 1 月,8848 被中国互联网大赛评为中国优秀网站工业与商业类第一名; 2000 年 2 月,美国
《时代周刊》是“中国最热门的电子商务站点”; 2000 年 7 月,8848被《福布斯》杂志列入中国前十大网站。
2001 年,CNNIC的调查显示,
8848 是中国工业和商业类网站被用户访问最多的网站。
至2001 年,8848 公司先后融资约 6000 万美元。
近日 8848 域名转接指向一个名叫皇冠明珠的网站上,此网站为
淘宝网推广导购网站。
网站的备案信息为北京珠穆朗玛电子商务网络服务有限公司,京ICP 证 000091。
老榕在新浪博客中解释为什么 8848 域名会指向沟宝,他说是域名到期没有续费。
哎一个辉煌一时的准备上市公司的域名轮落到这个地步。
网上有很多关于 8848 败落的启示。
核心问题在于没有找准核心战略。
公司为了上市迎合投资者的心理淡化了原来的核心业 B2C转而B2B。
因此创吏人和投资团队产生分歧。
如果 8848 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想想今天啊里巴巴淘宝的辉煌可能就是 8848 的。
健力宝
健力宝诞生于 1984 年,含有“健康、活力”的保健意义。
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后一炮走红,被誉为“中国魔水”。
提起健力宝在 89 十年代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曾经让可口可乐不敢轻视的对手。
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运动功能型饮品。
中国曾经最大的饮料制造企业。
02 还是 03 年的某天, QJ同学拿了一瓶健力宝下午来到学校,那应该是夏天或者快到夏天的时候了。
虽然是小地方,但是可乐已经攻城掠地席卷了广大中小城市的超市货架和街边小贩,而娃哈哈的非常
可乐依然攻势不减,更早时间的可乐(汾煌可乐)已经退出了舞台。
除了可乐以外,矿泉水、纯净水、果汁,甚至茶饮料也开始瓜分一些
市场。
QJ同学手持健力宝,还边走边喝,我有点惊讶,还有人表达了
手持健力宝是一种有点土的行为。
不过健力宝在货架上还是有位置的,只是人们越来越不愿意买它
了, QJ的那瓶似乎是我见到的最后一瓶被人握在手里的。
渐渐地它
就消失了,以至于想买一瓶健力宝需要跑遍大街小巷,而同时第五季又出现了,但似乎这个产品难买也难卖。
再到后来,所有这些都不见
了,但健力宝和第五季、爆果汽这些名字仍然难忘。
小时候的事情忘得差不多了,依稀还记得健力宝几乎就是饮料的代名词,有一点汽有一点甜还有一点贵。
食品 / 饮料:
姹冰洋汽水、旭日升冰茶、华丰方便面、天府可乐、汾煌可乐、傻子瓜子、春都火腿肠、乐百氏(被达能并购)、健力宝。
白酒 / 啤酒:
秦池古酒、孔府家酒、孔府宴酒、哈尔滨啤酒(被美国 AB公司并购)。
日化用品:
活力 28、美加净牙膏、熊猫洗衣粉、奥妮洗发膏、三笑牙刷(商标使用权卖给高露洁,商标被“雪藏”)、小护士化妆品(被欧莱雅收购)、大宝化妆品(被强生收购)
保健品:
三株口服液、太阳神口服液、哈慈五行针、中华鳖精。
IT/ 电信 / 家电:
孔雀电视、爱多 VCD、润迅寻呼、乐华电器、小鸭洗衣机、高路华彩电、燕舞收录机、长城电扇、红心电熨斗、飞跃电视、东宝空调、西冷冰箱、小霸王学习机、扬子冰箱、长江音响。
其他:
红高粱快餐、亚细亚商场、乐凯胶卷、俞兆林保暖内衣、瀛海威(互联网)、上海手表、王麻子剪刀、商务通、科健手机、统一润滑油( 2006 年被壳牌并购 75%股份)、南孚电池( 2003 年被收购)。
如果将这些品牌没落的原因做一些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四点原因:
第一,盲目扩张,贪图规模。
三株口服液最辉煌的时候,中国每个农村都有三株的广告宣传,而秦池、爱多曾经是中心电视台的标王,孔府家酒、孔府宴酒当年的广告曾经家喻户晓,活力 28 的“ 1:4”广告一度让其成为洗衣粉领域的领导品牌,但是这些品牌却盲目标贪
图规模效应,自身的经营能力与其品牌影响力却不相匹配,最终导致一个环节就出问题,全盘皆输。
这说明品牌的运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只追求高知名度而忽视了销售能力以及产品质量等内在价值的建设。
第二,品牌跟不上产业生命周期变革。
作为一个品牌,必须及时掌握产业的变化,及时对产品技术和核心要素进行创新,才能赢得市场的持续性发展,而很多本土品牌却是由于未能把握新的技术以及产业变动所带来的机遇而灭亡,比如润迅寻呼没能及时应对手机时代的来临,燕舞收录机、长江音响没能跟上 CD、VCD产业带动的产业革新步伐,小霸王学习机没能抵抗住。
电脑;飞跃、凯歌电视机没能挡住彩色电视时代的来临,品牌忽视产业的升级,很
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第三,在并购中被外资消灭。
三笑牙刷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牙刷
生产企业,三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韩国平曾经说过一段铿锵有力的
话:“我就不相信中国人要用外国人的牙刷!我要为民族工业呕心沥
血,我这样做不是为了钱,我家的钞票就是做成饭吃,也吃不完!”,
然而最终“三笑”未能挡住“高露洁”的橄榄枝,如今的三笑牙刷品
牌已经被高露洁雪藏。
通常来说,在本土市场建立了一定影响力的中
国企业品牌,被外资并购后,他会按照他的战略布局,可能消灭或雪
藏你的品牌,或者你本来是个高端品牌,并购后可能把你当成低端品
牌去运作,这样品牌就可能会消失,要想让本土品牌健康发展,中国还期待一批有远大理
想和战略远见的企业家群体。
第四,缺乏品牌的创新意识。
一个品牌如果跟不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不能根据新的消
费需求进行品牌价值的创新,很轻易在市场激烈竞争中败下阵来,比如始创于清朝顺治八年( 1651 年)的王麻子剪刀,一度占据一多半的刀剪市场份额,“南有张小泉,北有王麻子”,在中国家喻户晓,以至成为刀剪业的代名词,但是由于未能把握消费者的需求,未能对营销
进行调整,而最终导致破产,而其竞争对手张小泉却推出了各种时尚的满意现代人需求的产品,在很多城市依然有着专卖店;异样的上海手表,也没能赶上时尚的步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改革开放的 30 年,中国企业开始了解了品牌的运作模式,但是
遗憾的是,有很多品牌在市场的变迁中没能赶上时代的发展,据悉中
国还有 1600 多家具有悠久传统历史的“中华老字号”,70% 已衰落,
20% 经营惨淡 ,, 在这改革开放30 年之际,我们去缅怀这些镌刻着
中国消费者情感记忆的品牌,或许能够提醒现在正在发展壮大中的若
干中国本土品牌去思考:面对国际品牌,中国本土品牌还有很长的路
要去走,而基于消费需求的品牌创新、按照国际化的品牌运作模式来
打造品牌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外资的强势冲击做好自主品牌的风险治
理却是中国本土品牌崛起必须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