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一.拉康其人
拉康·雅克(Jacques Lacan,1901-1981)法国精神医生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

拉康·雅克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马克后来成为神父。

早年,拉康曾求学于耶稣教会管理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学古典班,在那里熟习了希腊文、拉丁文和数学。

15 岁时,他开始用古典手法写诗,并向杂志投稿,17岁时,拉康结识了乔伊斯等一批重要的现代文学大师。

与此同时,年青的拉康亦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斯宾诺莎的思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目睹了人与人之间残忍的杀戮,因此而对上帝产生怀疑,未满 20 岁就背叛了家庭的宗教信仰。

1919 年秋,拉康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学习精神分析学,在7年的医科学习的同时,他也学习文学和哲学。

拉康成为圣安娜医院精神病所的住院医生,1928 年,他来到警察局附属的特殊医院担任专职医生。

在这里,他的兴趣逐渐转移到精神病理学和犯罪学领域。

同年,他发表了《战争后遗症:一个女人不能前行的病症》一文,探讨特定时期出现的社会心理疾病。

1929 年,拉康正式成为鲁赛尔医院的一名法医,后于 1931 年回到圣安娜医院,着手用语言学方法分析精神病人的手记,并逐渐将妄想型病症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达利已经明确提出所谓的“妄想狂的批判方法”。

也是在这一研究中,拉康开始关注病人的“心理自动”现象,即主体心理对某种外部力量的无意识臣属惯性。

这项“心理自动”的研究受益于其见习指导老师克莱朗布尔(Clérambault),在立意上正好与超现实主义者推崇的“自动写作”处于截然不同的语境中。

也是在这里,拉康“导向弗洛伊德”。

二.何谓“镜像”
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的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

拉康对镜像阶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之上的:当一个6-18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扶持,这时的婴儿尚不具备肢体协调能力,非常无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然而,一个关键时刻却发生了:这个处于6-18个月的婴儿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

镜子中的形象为婴儿展示了一个视觉存在,它不仅看起来是完整的,而且能够用一种较一致、较协调、较连贯的姿态运动。

镜子中的这一完美形象不仅与婴儿的实际肉体存在不同甚至相反。

在这个阶段中,婴儿能从镜子中认出自己,他虽然还不会说话,却会以不同寻常的面部表情和兴奋状态来表现他对这一发现的喜悦。

这样一种反应,标志着婴儿认出自己的开始,拉康把这个过程命名为“一次同化”,即婴儿与镜像的“合一”。

拉康指出,这个自我认出的过程大约经历三个步骤:最先婴儿与大人同时出现在镜前,这时婴儿对镜像与自己、对自己的镜像与大人的镜像还不能区分;因此,人必须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同化,即当他承接一个镜像时在主体内发生的那种转化。

这一转化使婴儿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自己,如拉康言:镜像阶段是一出戏文,为主体制造了那一系列幻影,把支离破碎的身体—形象转变为他的一个完整的形式。

但是另一方面,在镜像阶段,婴儿与其映像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一种想象的关系,镜中之我既是又不是婴儿自己,当婴儿企图触摸镜像时发现它并不存在,因此发生了自我与镜中之我的对立,这个对立用拉康
的话说,就是“自我的异化”。

镜像不过是婴儿在接触社会和进入语言之前的一个“理想的我”,或者说虚构的自我。

此后这个特殊的自我将面对他人、社会和语言,纯粹主体也将很快进入知识和经验的能指世界,但镜中的自我意象依然将一直影响着主体的全部心理发展过程。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婴儿不仅克服了周围的障碍,而且能够重新忆起镜中影像;其二,镜中影像不仅是完整的,而且能够随着婴儿的动作而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婴儿对镜中影像的掌控使婴儿充满快乐和胜利感。

由于镜中影像所反映的婴儿对自己身体的掌控并不是婴儿自身所客观取得的,这一影像毫无疑问是虚幻的、不真实的。

然而,镜中影像却赋予婴儿一种连贯的、协调一致的身份认同感,于是,婴儿开始迷恋自己的影像,把自己的影像当作爱恋倾慕的对象。

如此,婴儿与自己在镜中看似协调完整、但实际上却并不成熟的自己的身体建立起一种欲望关系。

与此欲望关系紧密相连的是自我的自恋本质。

镜像阶段的自恋不仅表明婴儿与自己身体的关系,而且建立起一个新的模型:婴儿与作为“他者”存在的自己的影像建立起认同关系,从而使这个“他者”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或敌手。

婴儿与自我影像、婴儿与他人之间一方面表明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依恋的关系,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同时存在着攻击性和竞争性。

因此,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就是:婴儿与他人之间必然会陷入一场极富侵略性的竞争。

在这个过程中,指向他人的侵略性只不过是自我本质的自然流露。

这里,侵略性与自恋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从这个意义上看,侵略性实际上变成了自恋无法摆脱的伴侣;“在任何与他者的关系中”都会产生侵略性。

基于他的异化和误认观念,拉康进一步表达了他与自我心理学的分歧与不同。

在自我心理学看来,自我是心理平衡的根源和基础;但在拉康看来,自我并不是它自己的主宰。

我们苦苦寻找自我,而当我们找到它时,它却外在于我们,总是作为一个他者而存在。

拉康的“镜像阶段”其理论意义远远不止在心理分析的小圈子。

对拉康来说,他要更进一步对自我的本质、人类身份的建构以及人类知识的特征做些形而上的哲学思考。

同时他认为,镜像阶段在他看来,人类知识“就其最一般的结构”来讲,先天具有偏执狂特征。

其实,当他讨论镜像阶段中婴儿的肉体存在与想像性身份认同时,拉康就已经点明了这种偏执狂特征的存在。

然而,镜像阶段的意义和启示在于:婴儿与镜像的想像性认同与人类知识同构,具有相似性。

虽然从镜中的影像中婴儿得到了所期待的完整性和协调一致性,进而感到欢欣鼓舞,但是,婴儿与镜中影像的认同本质上却是一种误认。

同样,人类知识也可以看作是类似于镜像的努力和尝试。

对拉康而言,知识系统也试图寻找并得到某种终极的一致而不是与此相反的、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破裂和崩溃。

正是这种统一、和谐一致的理想、希望和期待强烈地吸引了人类的注意和努力。

但所有这些努力最终都将被证明只不过是“偏执狂式的知识”。

最后,拉康及他的镜像理论表明:笛卡儿式的主体不再能够自由地决定自己的生活,相反,该主体反而要受制于主体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

三.启示
1998年彼德·威尔的影片《Trueman Show》(中文意译成《楚门的世界》)中,金凯利扮演一个小城里的公务员,他渐渐发现事情的真相:他是一个24小时不间断播出的电视节目中的主人公,他的家乡搭建在一个巨大的摄影棚里,摄像机永不间断地跟踪拍摄他[6]。

当他发现这一切后,他迷失了,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他曾经是一个女人的好老公,是一些人的好朋友,是公司的好员工,是父亲的好儿子。

可是现在,如果那些人都是假的,那他是谁呢?片中主人翁叫Trueman,这决不是一个随便取的名字,导演在这里有他的用意:一个自认为是真实的人,
却原来是一场“秀”的主角而已,这是一场真人秀,可却是一部被人安排的不真实的真人秀。

这部影片事实上也在探讨一个问,人是怎么去认识和定位自我的。

此外,相信看过电影《MATRIX》系列的人,在感叹精湛的电脑特技和导演兄弟的丰富想象力的同时,一定也感受到了蕴含其中的一个更深刻且贯穿始终的主题,即人对自我的认识。

影片第一部中在Neo
选择了红色药丸之后,Morpheus和Trinity等人要让Neo了解真实的世界的时候,Neo发现了
旁边的镜子。

镜子上满是裂痕,Neo从中看到了里面破碎的自己的形象。

当他伸手触摸镜子,粘起金属液体时,他在镜子中看到扭曲变形的自我。

这一组镜头可谓是拉康“镜像”理论的直接体现。

在此之间,Neo(以及影片中的绝大多数人)完全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他只是matrix系统里的一个程序,按照设计师的安排生活着。

在Morpheus的引导下,Neo 在满是裂痕的镜子里看到了破碎扭曲的自己,这就如同幼儿还没有经历镜像阶段一样,此时此刻他对自己缺乏认识,他还只是一个支离破碎的身体而以[7],这也就是说,此刻的Neo刚刚进入镜像阶段,镜子中的破碎的影像正是在提醒Neo“这个才是一直以来的你”。

如果说刚刚提到的这些电影是在给我们警醒,提示我们不要被眼前所见蒙蔽而要看穿迷雾认识自我的话,那么还有很多其他我们所熟悉的现象,除了前面提到的对网络游戏的沉迷外,其实都是因为拉康的“魔镜”在发挥作用。

潘婷免洗润发乳有这样一支广告,女主角大S在车里、在广场、在大厦的入口处,随手画个圈,镜子就出现了。

广告是在说,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潘婷抚平毛躁,随时随地你都可以见证自己的美丽。

广告的导演也许不懂拉康,但是他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拉康。

在我们经历“镜像阶段”开始走上“我”的人生之后,“镜子”确实是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的,可能是父亲的一记耳光,老师的一句批评,也可能是水池边别人拧紧水龙头的一个小动作,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的一个背影,还可能是希望工程宣传画里那个小姑娘渴望的眼神,刘翔以12秒88冲过终点线的那个瞬间等等。

简单地说,与“我”相对的一切他者,都可以成为我们照见自己的镜子。

千百年来,众多的思想家和哲人都在探寻和追问一个问题———我是谁。

他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总的来说,他们的回答可以归结为一点,即我与他人的关系问题[8];当然这个他人范围很广,包括与我相对的一切东西,神、上帝、自然、世界以及我周围的其他人。

拉康以他的“镜像阶段”理论向我们展示了“我”的诞生,尽管他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悲剧,尽管“我”从一开始就是个空无,但人生并非一个悲剧,他给我们的启发是:在界面上想象自我的过程实质上是从他人的角度来获得对自己身份的认同;而这样一种认同不是一成不变,如英国学者马丹·沙拉普所总结的那样,“自我的形成开始于异化和对自我影像迷恋的瞬间”,如果人一直将自己认同于某一镜像不能自拔,必然会割裂自己与社会,走向自我迷恋。

人以其所在的社会关系为“镜子”,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反复经历认同—破例—认同的过程,不断地向着理想自我靠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