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教案

合集下载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人类常见的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种类及其功能;3. 能够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2. 人类常见的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及其功能;3.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来导入本节课:- 你知道什么是感受器吗?- 你知道什么是感觉器官吗?- 你知道这两者在人体中有什么作用吗?2. 讲解(20分钟)(1)什么是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感受器:是指能够接收外界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中进行处理的细胞或组织。

- 感觉器官:是指由多个不同类型的组织构成,能够接收外界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中进行处理的器官。

(2)人类常见的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及其功能- 视觉感受器和眼睛:负责接收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使我们能够看到周围的事物。

- 听觉感受器和耳朵:负责接收声音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使我们能够听到周围的声音。

- 嗅觉感受器和鼻子:负责接收气味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使我们能够闻到周围的气味。

- 味觉感受器和舌头:负责接收食物的味道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使我们能够品尝食物的味道。

- 触觉感受器和皮肤:负责接收外界物体对皮肤的压力、温度、疼痛等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使我们能够感知周围环境。

(3)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是人体与外界交互、获取信息、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它们是人体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对于人体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操作演示(1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实验或模拟操作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和作用。

例如,可以让学生在盲目状态下尝试品尝食物,或者在听力障碍的情况下尝试进行交流等等。

4. 练习(15分钟)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什么是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人类常见的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有哪些?它们分别负责什么功能?-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人体中有什么作用?5. 总结(5分钟)通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记忆本节课所涉及到的知识点。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说出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2)说明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

(3)描述眼和耳的结构和功能。

(4)解释近视、远视、视物不清的原因几矫正方法。

(5)说明视、听、嗅、味觉及皮肤的触觉、温度觉的感受器官的刺激的性质。

(6)了解近视与远视,眼的保健;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及听觉的形成,了解耳的卫生保健。

2.过程与方法: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眼睛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自觉培养用眼卫生习惯,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同时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重点: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2、耳的结构与功能3、视觉的形成与近视、远视的矫正原理4、嗅觉与味觉感受刺激的性质与感受器的位置5、触觉敏感性与感受器分布特征的关系;皮肤温度觉器适宜感受刺激的性质难点:眼的屈光近视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感觉器官→眼的结构→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视觉的形成→近视与远视)引入新课:从“任何反射的产生都开始于某感受器对刺激的感受”出发,引出本节课题:感觉器官与人的视觉和听觉。

主体内容:首先明确,特殊的感受器与其附属结构所组成的器官称为感觉器官,然后指出眼和耳是关系视觉与听觉形成的感觉器官。

再进一步指出,视觉对我们认识周围事物是最为重要的功能,我们首先学习眼与视觉的知识。

提出:眼的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它的结构是怎样的?让学生们一面观察见图,一面互相观察眼的外部结构,认识角膜、虹膜、瞳孔、巩膜等可见部分的结构部位。

接着出示见图,并可配合模型由前向后,由外到内地简要介绍眼球的解剖结构。

以板书形式逐一归纳之,最后简单介绍眼球附属结构及功能。

接着指出,视觉形成的第一步是光线首先射入眼球,这一过程类似这样一个实验现象——演示透镜成像实验,学生们仔细观察实验过程。

教师一方面简单明确地介绍实验装置,一方面提示学生注意纸屏、凸镜、蜡烛之间的距离与成像状况的关系及透镜凸度与成像状况的关系。

4.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表格式)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4.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表格式)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四、当堂演练,课时巩固
五、1.近视眼的形成主要与眼球的哪一结构异常有关( C )
A.角膜
B.视网膜
C.晶状体
D.玻璃体
2.每当国歌响起,我们会肃然起敬,能接受音乐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C )
A.[1]听小骨
B.[2]半规管
C.[3]耳蜗
D.[4]鼓膜
3.听觉形成的过程应该是( C )
①位听神经②听小骨③外耳道④大脑中的听觉中枢⑤内耳内的听觉感受器⑥鼓膜
A.⑥③②⑤①④
B.③⑥①②⑤④
C.③⑥②⑤①④
D.③①②⑥⑤④
4.味蕾分布于舌的位置不正确的是( D )
A.背面
B.舌尖
C.侧缘
D.腹面
5.下列哪项对触觉相对不敏感( C )
A.舌尖
B.手心
C.手背
D.唇
6.“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李警官的不懈追求。

下面是李警官工作中的寻常一幕。

(1)李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1中[ 2 ] 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在[ 4 ] 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条件反射。

(3)“请你出示你的驾照”,随着李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2中[4] 耳蜗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七年级生物下册《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验学生对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知识的掌握程度,我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1.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区别与联系,并举例说明。
2.设计一个小实验,模拟感受器的工作原理,要求实验过程简洁明了,能够直观地展示感受器的作用。
3.查阅资料,了解一种感受器或感觉器官的疾病,如色盲、近视等,分析其发病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并撰写一篇科普短文。
2.听觉:讲解耳朵的结构,如外耳、中耳、内耳,阐述声波如何被耳朵接收并转化为听觉信号。
3.嗅觉:介绍鼻腔和嗅觉细胞,解释气味分子如何与嗅觉细胞结合,产生嗅觉。
4.味觉:讲解舌头上的味蕾,以及不同味觉的传递过程,如甜、酸、苦、咸、鲜等。
5.触觉:阐述皮肤上的触觉感受器,以及触觉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b.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究。
c.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5.教学拓展:
a.鼓励学生参加科普活动,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前沿研究,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b.开展生物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尤其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形成过程。
2.掌握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生物体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在适应环境、保护生物体方面的意义。
3.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今天,我们学习了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分类、功能以及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形成过程,以及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适应环境和保护生物体方面的意义。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1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1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触觉的定义。

(2)知道温度觉的定义,会实施探究活动并总结归纳。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触觉敏感程度的测定实验”,学会测定触觉敏感程度的方法。

(2)通过两个活动,学会观察、探究、记录、设计表格、总结归纳等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这节课的内容讲授,培养学生全面去看事物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前两课时之后对“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内容的延续,是神经系统知识完整性的充实,学生易懂、易学。

本课设计了两个活动,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思路。

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主要是活动的开展。

实施活动对于初一下学期的学生应该不是太难,主要是教师要善于引导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以“瞎子摸象”的故事引出课题一、触觉触觉的定义:当我们身体的一定部位,与外界物体接触时,会不同程度的感觉到物体的存在,甚至可能对物体的形状、硬度、光滑程度等情况做出一定判断,这就是触觉。

知识准备:如果皮肤上有一定距离的两个点同时受到接触刺激,引起的感觉是“两个点”;当受刺激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减小到一定值时,引起的感觉会是“一个点”。

我们将触觉所能分辨的两点刺激之间的最小距离,称为触觉的“两点阈”。

两点阈值的大小可以说明触觉的敏感程度;两点阈的存在也能反映出触觉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式分布的情况检测方法:用两个大头针的针尖同时轻微刺激皮肤上的两个邻近的点,由被试者说出来是否为“两个点”刺激;每次测试都先确定好两个针尖的距离,当被试者不能明确判断为“两点”时,此即为该部位的两点阈值。

选择不同测试部位,比较测试结果。

要注意的问题:避免被试者看见测试部位;每一刺激作用的时间不要持续1S以上。

问一个为什么?讲述触觉的适应性。

方法步骤:用两个大头针的针尖同时轻微刺激皮肤上的两个邻近的点,由被试者说出来是否为“两个点”刺激;每次测试都先确定好两个针尖的距离,当被试者不能明确判断为“两点”时,此即为该部位的两点阈值。

2024年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教案

2024年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教案

2024年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人体生理学》第五章“感受器与感觉器官”,详细内容为第13节,主要包括感受器的基本原理、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感受器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结构与功能;2. 了解感受器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感受器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感受器的基本原理,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相互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生理学挂图,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模型,PPT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人体生理学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分布,提出问题:“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有什么作用?它们在人体生理活动中如何发挥作用?”引发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1)感受器的基本原理;(2)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3)感受器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讲解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相关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定义、分类、功能;2. 感受器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3.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相互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定义、分类及功能;(2)举例说明感受器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3)分析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相互关系。

2. 答案:(1)感受器: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器官。

分类:机械感受器、化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等。

功能:感受外界刺激,传递神经冲动至大脑皮层,产生相应的感觉。

感觉器官:将感受器传递的神经冲动转化为特定感觉的器官。

分类: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器官等。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第一课时)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第一课时)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第一课时)《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描述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能说出视觉形成的过程;3、调查近视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预防近视的对策。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眼球模型的观察与阅读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近视、远视成因及矫正方法的探究,提高学生利用生物学方法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保护视力、预防近视,自觉维护身心健康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2、视觉的形成。

3、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教学难点眼的屈光调节及视觉的形成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师生互助交流课前准备1、“眼球的结构“模型;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体的神经调节,认识了反射及反射弧,感受器是反射弧的一部分,结构复杂的感受器就是感觉器官,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些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

同学们看屏幕上的图片,认识吗?学生观看图片,交流分析,解答问题……盲道是引导盲人行走的道路,盲人缺失的是哪种感觉?学生:视觉。

人们常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这就说明眼和耳是人认识周围世界的感觉器官。

其中人体接受的信息80%都是来自于眼睛,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眼睛。

二、新课学习师:平时我们都是用眼睛来观察周围的一切,今天让我们好好看看我们自己的眼睛,同桌的同学互相对视,找出屏幕中眼睛的每个结构,想一想它们的作用。

【屏幕上展示一、眼睛的结构:眼睑、眼球、睫毛、泪腺等】学生观察确认,分析讨论。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以上是我们从外部观察到的眼睛的一些结构。

而它的内部是一个球体,称为眼球,它是眼睛的最主要部分。

那么眼球由哪几部分构成,每一部分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屏幕出示板书:二、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七年级生物下册《感觉和感觉器官》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感觉和感觉器官》教案、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一份关于感觉器官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期间教师可提供必要的辅导和解答。
3.练习题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相互检查答案,共同讨论错误之处。
4.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强调易错点和重难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感知小游戏,激发学生对感觉的兴趣,引入新课主题。
-知识传授: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感觉器官的构造和功能,重点突出视觉和听觉系统。
-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感觉实验,如光暗适应实验、声音频率测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
-知识巩固: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答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感觉和感觉器官》这一章节知识的掌握,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升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我的感觉体验”的短文,描述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个感觉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要求:不少于300字,内容真实,条理清晰。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一种感觉器官的功能。例如,探究光线的强度对视觉感受的影响,或声音的频率对听觉感受的影响。要求:实验设计合理,操作步骤明确,数据记录完整。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和实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感觉器官的奥秘。
2.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从简单到复杂,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感觉和感觉器官的生理机制。
3.针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足的问题,设计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4.加强团队合作指导,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共同成长。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教案标题: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目标:1. 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功能。

2. 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的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3. 掌握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主题,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感受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器官的作用是什么?我们是如何通过它们来感受世界的?知识讲解:3. 介绍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感受器是指能够感受外界刺激的器官,感觉器官是指能够产生感觉的器官。

4. 分别介绍不同的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并解释它们的功能和作用:a. 眼睛:感受光线,帮助我们看到事物。

b. 耳朵:感受声音,帮助我们听到声音和判断方向。

c. 鼻子:感受气味,帮助我们嗅闻和辨别味道。

d. 舌头:感受味道,帮助我们品尝食物的味道。

e. 皮肤:感受触觉,帮助我们感受到物体的温度、质地和压力。

活动实践:5.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受器或感觉器官进行深入研究。

6. 每个小组根据选择的感受器或感觉器官,设计一个小实验或展示,展示其功能和应用。

7. 学生通过小组展示,互相学习和分享。

讨论与总结:8.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功能。

9. 引导学生思考: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如何保护和保持它们的健康?作业:10.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感受器或感觉器官,撰写一篇小论文,描述其功能和应用,并提出保护和保持其健康的建议。

教案扩展:- 可以引入更多的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如舌下腺、内耳、皮肤的不同区域等。

- 可以进行更多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

- 可以引导学生探索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不同动物中的异同,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

教案评估:- 观察学生在引入活动中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 检查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展示的实验或展示是否准确和完整。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与作用。

2.理解五种感觉器官及其结构、功能与作用。

3.学习保护感觉器官并正确利用感受器。

二、教材分析1. 内容概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教材分别从“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五种感觉”、“听觉器官”、“视觉器官”、“嗅觉器官”、“味觉器官”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应该怎么正确地利用。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五种感觉的结构和功能。

2.如何正确保护感觉器官。

教学难点是:1.简要介绍五大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三、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法:通过让学生观察各感觉器官的图像进行学习。

2.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来引导学生了解各感觉器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几幅常见图像,让学生猜测这是通过哪些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并引导学生谈论各种感觉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2. 展示五大感觉器官图像教师分别展示五大感觉器官(听觉器官、视觉器官、嗅觉器官、味觉器官、触觉器官)的图像,并对其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对五大感觉器官有初步了解。

3. 学习五大感觉器官教师通过情境式教学讲解:五大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例如,听觉器官的结构主要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中耳内有鼓膜、耳骨,外耳是用来传达声音的,并在开车时应避免听过大的音乐或声音等。

4. 认识感受器并保护感觉器官教师对感受器进行介绍,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自身的感觉器官,如何保护感觉器官等。

5. 反馈教师可以提问和展示图片对学生进行测验,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有实际操作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同时,结合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笔记。

2.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并展示一幅画面,向同学介绍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作用。

2024年生理学09感觉器官学习教案

2024年生理学09感觉器官学习教案

2024年生理学09感觉器官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理学》教材第九章“感觉器官”,具体内容包括: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器官、味觉器官及触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特别是视觉与听觉器官的感光与感声原理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五大感觉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学会分析视觉和听觉器官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感觉现象,提高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视觉和听觉器官的感光与感声原理。

教学重点:五大感觉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视觉和听觉现象,引发学生对感觉器官的好奇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介绍五大感觉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详细讲解视觉和听觉器官的感光与感声原理。

3. 例题讲解:(1)通过具体实例,解释视觉和听觉器官的工作原理。

(2)分析实例中涉及的感觉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教材,完成相关练习题。

(2)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感觉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视觉器官的感光原理3. 听觉器官的感声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五大感觉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解释视觉和听觉器官的工作原理,并举例说明。

2. 答案:(1)见教材第九章相关内容。

(2)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感觉器官的学习兴趣较高,但对视觉和听觉器官工作原理的理解仍有待提高,今后教学中需加强实例讲解和随堂练习。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感觉器官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2)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感觉现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12.2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 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12.2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 教案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
第1课时眼和视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明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
2、描述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3、说出视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4、说明光是视觉感受器的感受刺激;
5、解释近视、远视视物不清的原因及其矫正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使用眼球模型,了解眼球的结构;
2、通过对“同学患近视眼情况”的调查,提高做科学调查的基本能力;
3、通过对图片、模型和视频的分析,提高读图、分析、归纳整理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感受人体结构的精巧与复杂,自觉接受有关眼的卫生保健的教育。

2、认同异常视觉与不良习惯的关系,关注用眼健康。

【教学重点】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2、视觉的形成过程;
3、视力异常的几种现象及其预防。

【教学难点】
视觉形成的过程。

【教学方法】
1、问题教学法——设置疑问,引起思考。

2、启发式——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直观式——多媒体演示。

4、探究式——发现问题,寻求规律。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2节眼和视觉
一、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光线)→眼角膜→虹膜的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图像)视网膜→(信息)视神经→大脑(产生视觉)
二、瞳孔的作用
三、近视的原因与纠正
四、预防近视:“三要,四不看”。

【教案】xx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二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精华】

【教案】xx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二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精华】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第1课时眼与视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

2、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部分的功能。

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区别生活中的近视眼与远视眼并知道矫正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2、有自觉关爱盲人的意识,懂得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眼球的结构与功能;视觉的形成与近视、远视的矫正原理。

2、教学难点:视觉的形成及近视的成因。

教学环节引入课题: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们平时有没有玩过一种叫做“蒙瞎子”的游戏?生:玩过……师:是吗?那么你们能告诉我这个游戏的规则是怎样的吗?生:把双眼蒙上,然后去抓人。

师:不错,那我想问大家,当我们将双眼蒙上后去抓人容易吗?还能像平时那样敏捷吗?生:不行……师:对了,别说抓人了,就连走路都是一小步一小步的,不敢大步走了,所以可以想像盲人生活容易吗?生:不容易。

师:对了,所以在平时遇到盲人,我们要尽力的去帮助他。

师:我们知道盲人的眼睛看不见,那么他们的是怎么来了解周围的情况呢?生:通过听……摸……师:说得很好,这就说明了。

我们人体除了眼睛还有很多的器官可以感受外界的刺激,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感觉器官,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师:现在请同学们先阅读书本看看什么叫感觉器官以及感觉器官有哪些?生:阅读师:提问学生生:眼和耳师:对了,其实除了眼和耳人体还有许多感觉器官。

如:鼻、舌、手等等。

那么在众多的感觉器官中,大家结合生活经验来看。

什么感觉器官在平时生活中用得最多,离开了它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非常的不便?生:眼师:非常对,在众多的感觉中能够最快、最准确感知事物的感觉是视觉。

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

据统计,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80%以上来自眼睛。

因此,眼睛对于人体来说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眼睛的结构。

活动:观察同桌的眼睛,找出眼睛的特点。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教案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教案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1.了解感受器的定义、分类和功能;2.掌握人体常见的感觉器官以及它们的结构和功能;3.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4.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感受器的定义、分类和功能;2.常见的感觉器官及其结构与功能;3.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人体中的作用;4.实验:观察和探究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器的分类和功能,常见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教学难点: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基本知识;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探究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用举例的方式告诉学生感觉器官的重要性,例如:当我们触碰到热水时,我们的手会感到热。

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一下这个过程。

2.讲解感受器的定义、分类和功能(10分钟)- 感受器的定义:人体感知外界刺激的器官。

- 感受器的分类:热感受器、寒冷感受器、触觉感受器、嗅觉感受器、味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和视觉感受器等。

- 感受器的功能:接收和传递外界刺激信息。

3.介绍常见感觉器官及其结构与功能(10分钟)- 触觉感受器:皮肤、舌头;- 嗅觉感受器:鼻腔内的嗅毛;- 味觉感受器:舌头上的味蕾;- 听觉感受器:耳蜗内的毛细胞;- 视觉感受器:眼球内的视网膜。

4.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人体中的作用(10分钟)-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人体中起着接收和传递外界刺激信息的重要作用;- 例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使我们能够感受到外界的温度、触感、气味、味道、声音和光线等,从而对世界有更全面的认识。

5.实验:观察和探究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20分钟)- 实验材料:冷热水、小喷壶、棉花球;- 实验步骤:a.准备两杯水,一杯放冷水,一杯放热水;b.请同学们轮流将手放入冷水中,然后放入热水中,记录手部感受;c.用小喷壶喷洒香水,让同学们闭上眼睛,闻一下,感受味觉感受器的刺激;d.用棉花球轻轻触摸同学们手臂,观察触觉感受器的反应;e.同学们就观察结果进行交流讨论。

第12章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优秀教学案例(共3课时)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2章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优秀教学案例(共3课时)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在每个知识点学习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组织学生开展互评活动,让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取长补短。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三)小组合作与互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本案例强调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点、交流心得,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小组间的互动和评价,有助于学生取长补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多元化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作业小结环节,教师布置以下任务:
1.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知识。
2.撰写一篇关于感受器或感觉器官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小短文,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收集与感受器、感觉器官相关的生物实例,下节课分享,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案例亮点
本教学案例具有以下五个突出亮点,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需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面。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生活中的实例作为切入点,如盲人的导盲犬、猫头鹰在夜晚捕猎等,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是如何感知外界环境的。
(二)问题导向
本章节教学将采用问题导向的策略,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知识。教师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感受器是如何帮助生物体感知外界环境的?不同生物的感觉器官有何特点?等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敢于提问、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设计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设计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分类和功能。

3.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分类和功能。

2.教学难点: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是如何感知外界事物的吗?(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冲动等。

2.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1)讲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

感受器:能够接受外界刺激,并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器官。

感觉器官:由感受器和其他辅助结构组成,能够感知外界刺激的器官。

(2)举例说明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种类,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3.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分类及功能(1)视觉器官:眼睛,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等,主要功能是感知光线的强弱和颜色。

(2)听觉器官: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主要功能是感知声音的频率和强度。

(3)嗅觉器官:鼻子,主要功能是感知气味。

(4)味觉器官:舌头,主要功能是感知味道。

(5)触觉器官:皮肤,主要功能是感知触觉、压力和温度等。

4.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1)讲解感受器是如何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

(2)以视觉器官为例,讲解光线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等部位,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图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5.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反应。

(2)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盲人如何通过听觉和触觉感知世界等。

四、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知识。

2.举例说明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生活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进行思考。

五、教学反思1.讲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时,要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教案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教案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体生理学》第三章“感受器与感觉器官”,具体内容包括感受器的基本概念、种类与功能,以及感觉器官的结构与作用。

重点讲解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大感觉器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概念,掌握其分类和功能;2. 了解五大感觉器官的结构和作用,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分类、功能及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五大感觉器官的结构、作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生理学挂图、模型、PPT;2. 学具:放大镜、显微镜、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生理学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感受器与感觉器官在人体中的分布和作用。

2. 知识讲解:a. 感受器的概念、分类和功能;b. 五大感觉器官的结构和作用;c.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相互关系。

3. 例题讲解:结合PPT,讲解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相关例题。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实物;b. 学生动手制作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模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感受器:a. 概念b. 分类c. 功能2. 感觉器官:a. 视觉器官b. 听觉器官c. 嗅觉器官d. 味觉器官e. 触觉器官3.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感受器的分类和功能;b. 描述五大感觉器官的结构和作用;c. 结合实际,举例说明感受器与感觉器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的改进。

2. 拓展延伸:a.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认识;b.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实验室等,了解感受器与感觉器官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c. 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深入探讨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相关问题。

七年级生物下册4.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4.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12.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本节课主要介绍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种类和功能。内容包括:
1. 感受器的定义和作用:感受器是生物体用来接收外界刺激的器官,能够将各种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
5. 教师评价与反馈: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随堂测试以及读后感或观后感,给予学生综合评价。针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对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认识。
内容逻辑关系
1. 重点知识点:
①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感受器是生物体用来接收外界刺激的器官,感觉器官则负责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充分利用拓展资源,深入学习和探究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了解他们对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概念、种类和功能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合作态度、交流能力以及对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相互作用的理解。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例,评价他们的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3)鼓励同学们在课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或观看心得,相互提问和解答疑问。教师会在课后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4)请同学们在下一节课前,将读后感或观后感交给老师。老师会选取几篇优秀的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
(5)对于有兴趣深入研究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同学,可以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小研究项目。例如,调查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于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认识和应用情况;探究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现代科技领域的研究动态等。老师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一、教学目标
1、说出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2、说明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
3、描述眼和耳的结构和功能
4、解释近视、远视、视物不清的原因几矫正方法
5、说明视、听、嗅、味觉及皮肤的触觉、温度觉的感受器官的刺激的性质
6、了解近视与远视,眼的保健;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及听觉的形成,了解耳的卫生保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2、耳的结构与功能
3、视觉的形成与近视、远视的矫正原理
4、嗅觉与味觉感受刺激的性质与感受器的位置
5、触觉敏感性与感受器分布特征的关系;皮肤温度觉器适宜感受刺激的性质
难点:眼的屈光近视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感觉器官→眼的结构→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视觉的形成→近视与远视)引入新课:从“任何反射的产生都开始于某感受器对刺激的感受”出发,引出本节课题:感觉器官与人的视觉和听觉。

主体内容:首先明确,特殊的感受器与其附属结构所组成的器官称为感觉器官,然后指出眼和耳是关系视觉与听觉形成的感觉器官。

再进一步指出,视觉对我们认识周围事物是最为重要的功能,我们首先学习眼与视觉的知识。

提出:眼的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它的结构是怎样的?让学生们一面观察见图,一面互相观察眼的外部结构,认识角膜、虹膜、瞳孔、巩膜等可见部分的结构部位。

接着出示见图,并可配合模型由前向后,由外到内地简要介绍眼球的解剖结构。

以板书形式逐一归纳之,最
后简单介绍眼球附属结构及功能。

接着指出,视觉形成的第一步是光线首先射入眼球,这一过程类似这样一个实验现象——演示透镜成像实验,学生们仔细观察实验过程。

教师一方面简单明确地介绍实验装置,一方面提示学生注意纸屏、凸镜、蜡烛之间的距离与成像状况的关系及透镜凸度与成像状况的关系。

简明记录实验结果。

要求学生观察见图,并联系刚才的实验现象。

教师请学生回答:物像是怎样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然后一步步引出视觉产生的全过程,同时以板书形式归纳。

再提出:当物体远近、大小变化时,如何使视网膜上的成像清晰?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眼球结构,认识到晶状体曲度调节的意义,同时引出近视与远视的现象及纠正的方法。

第二课时
(眼的卫生保健→学习检查视力的方法;耳的结构→听觉的形成→耳的卫生保健)
引入新课:从青少年发生近视眼的话题出发,引出预防近视的重要性问题。

主体内容:指出近视的发生主要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例举不良用眼习惯,明确“三要”、“四不看”的措施。

再提出:如何查知自己的视力?介绍视力检查方法。

教师请一学生前来被检,其他同学认真学习检查方法要点。

嘱课后实习之。

接着提出,沙眼也是危害眼睛健康的常见疾病,指出其危害性,说明病因、表现与预防的措施。

提出耳也是重要感觉器官,我们再来学习有关耳与听觉的知识。

先要学生观察见图,同时也互相观察同学的外耳结构。

教师出示耳的结构挂图,简明介绍各部结构与功能,并归纳于板书中。

接着结合见图一步步说明听觉形成的过程并总结成板书内容。

最后提出耳的卫生保健的问题。

首先观察见图,提出保护鼓膜应采取的方法,启发学生理解原理,明了咽鼓管的作用是平衡鼓室与外耳道的压力。

再让学生通过自学教材有关内容了解其他几点耳保健的注意事项。

教师以谈话方式提出一些问题,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小结:简要总结本课知识要点
课外思考:用凹/凸透镜纠正近/远视的原理是什么?
第三课时
引入新课:人除了有视觉、听觉外还有那些感觉?
学生回答:嗅觉\味觉\触觉温度觉
让学生试着解释其原因
讲解嗅觉感受器嗅黏膜,味觉感受器味蕾,不同部位触觉的敏感差异性以及冷温感受器处理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