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重点内容_(完美版)
诊断学基础重点知识点总结
诊断学基础重点知识点总结一、诊断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1. 诊断学的概念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医学影像学检查等手段的综合分析和判断,确定疾病的性质、原因、发展情况和预后,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
2. 诊断学的基本原理(1)综合性原理:诊断学是对疾病的诊断不是单一的检查结果决定,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需要全面分析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医学影像学检查等信息。
(2)客观性原则:诊断过程要客观、科学,不受主观情感和经验的影响,要根据确凿的事实和科学的依据来作出诊断。
(3)可靠性原则:诊断结果要可靠、准确,不能含糊不清,对患者的病情判断要有一定的把握。
(4)预防性原则:诊断应该有预见性,要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有一定的预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诊断学的方法和技巧1. 病史采集(1)病史采集的目的: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的病程、症状的变化和有无诱因等,为后续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提供线索。
(2)病史采集的方法:有问诊、查阅病历、询问家属和通过患者自述等方式。
(3)病史采集的重点: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生活史、治疗史等。
2. 体格检查(1)体格检查的目的:了解患者的体征和病理性状,为诊断提供依据。
(2)体格检查的方法:包括望、闻、切、诊四个方面,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专用检查器械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
(3)体格检查的重点:包括一般状况、营养情况、皮肤黏膜、淋巴结、头面颈部、胸部、心脏、肝脾、腹部、生殖泌尿系统、脊柱四肢等。
3. 实验室检查(1)实验室检查的目的:通过检查患者的血液、尿液、粪便、体液等,了解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为诊断提供依据。
(2)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血生化、C反应蛋白、肿瘤标志物、风湿因子等。
(3)特殊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遗传学检查等。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诊断学》重点1.症状: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躯体验和感受2.体征:患者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3.咨询诊的内容:普通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忆、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与生育史、家族史4.主诉:患者感觉最要紧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是本次就诊最要紧的缘故及持续时刻5.现病史的内容:①起病的事情与发病时刻②要紧症状的特点③病因与诱因④病情进展与演变⑤伴随症状⑥治疗通过⑦病后普通事情6.发热:机体体温升高明出正常范围,分度: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布氏杆菌病)、回归热(霍奇金病)、别规则热(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7.稽留热: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温水平,达数日或数周,24h 内体温波动别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8.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9.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落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与无热反复交替,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10.发热的缘故:①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经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最常见)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汲取(汲取热: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汲取,所致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发热),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枢性发热的特点是高热无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③缘故别明发热11.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12. 全身性水肿:心源性水肿、XXX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别良性水肿14.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群改变的表现。
诊断学重点知识归纳
诊断学重点知识归纳一、诊断学的定义诊断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研究疾病的诊断方法和诊断过程的学科。
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确定疾病的存在和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二、诊断学的基本原则1. 个体化:诊断应针对每个患者的独特情况,充分考虑其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
2. 综合性:通过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全面诊断。
3. 确定性:诊断应尽可能准确,排除其他可能性,并给出确切的疾病名称。
4. 可靠性:准确、可重复性是诊断的基本要求,以确保不同医生在相同情况下得出相似的诊断结果。
三、常用的诊断方法1. 病史采集: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的个人和家族史等,对于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触摸、听诊、叩诊等手段,检查患者的身体外部和内部情况,帮助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3.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尿液、组织和体液等样本的检查,通过对生物体的化学、免疫、微生物学等方面的检测,获得疾病的相关信息。
4. 影像学检查:通过X光、CT、MRI等影像学技术,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的病变情况。
5. 生物组织检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帮助确定疾病的性质和分级。
四、常见的诊断误区1. 诊断偏见:医生对某种疾病的认识和经验偏向,可能影响到正确诊断。
2. 临床表现相似: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容易造成混淆和误诊,需要更多的检查和鉴别。
3. 实验室检查误差: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如操作技术不当、设备故障等,需要谨慎解读。
4. 影像学检查解读:医生在解读影像学检查结果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疾病的特点和变异,避免误诊。
五、诊断学的发展趋势1. 个体化诊断: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个体化诊断将成为未来的主要方向,根据患者的基因信息,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辅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预测。
诊断学基础知识重点
诊断学基础知识重点诊断学基础知识重点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学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作为医学的基础学科,诊断学至关重要。
在学习诊断学的过程中,一些基础知识必须掌握。
以下是这些基础知识的重点,按类划分。
一、生理学基础知识1.血液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准确诊断需要合理的血液样本采集与处理,应掌握合适的采血部位、采血量、采血方式以及不同类型的血液样本的处理方法。
2.影响临床检验的因素。
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如饮食、体育锻炼、服药及时间等。
应掌握这些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能够进行准确测定。
二、病理学基础知识3.病因与病理生理学。
病因是引起疾病的原因,病理生理学是研究器官组织失去正常生理功能的病理学过程。
准确的病因与病理生理学理解对于明确疾病诊断、制定治疗方案非常关键。
4.细胞与组织病理学。
肿瘤学、炎症学等都属于细胞与组织病理学范畴。
掌握细胞与组织病理学知识能够提高疾病诊断的效果。
三、药学基础知识5.基本药理学知识。
掌握药物的毒性、药代动力学、药理学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基本药理学知识,能够更好地判断疾病诊断及药物治疗效果。
6.临床药物学知识。
包括药物的分类、使用禁忌以及化疗、抗生素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熟练掌握临床药物学知识对于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四、实验室检测基础知识7.实验室检测方法。
临床医学上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血细胞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等。
了解不同检测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能够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及进行相关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8.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价。
正确应用实验室检测方法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应掌握这些知识,确保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综上所述,以上基础知识是诊断学学习中的重点。
只有深刻理解并掌握了这些知识,医生才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诊断学重点知识点
诊断学重点第一章问诊一、问诊的内容1.一般项目2.主诉:主诉是患者感受最主要的、最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的时间。
如“反复上腹隐痛5年,大便色黑一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1年。
”3.现病史:现病史是病史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需详细询问及记录。
(1)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
(2)主要症状特点:包括主要症状发生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或加重的因素等。
(3)伴随症状。
(4)病情发展与演变。
(5)诊治经过。
(6)一般情况。
4.既往史:患者既往的健康情况及患过的疾病、外伤手术、预防接种、对药物及食物的过敏史等。
询问有无传染病及地方病史。
5.系统回顾: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及代谢、神经精神系统、肌肉骨骼系统。
6.个人史:社会经历、职业及工作条件、习惯与嗜好、冶游史及性病史。
第二章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1.病因:(1)感染性发热: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2)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2.热型及临床意义:(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日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伤寒及斑疹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持续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范围达2℃以上,但均高于正常体温。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日至数日,如此反复交替。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3.伴随症状:伴口唇单纯疱疹: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间日疟等。
第二节咳嗽与咳痰1.咳嗽特点:金属声调咳嗽可因纵隔肿瘤或支气管癌等直接压迫气管所致。
诊断学重点总结
诊断学重点总结
1. 诊断学的定义与目的
- 诊断学是医学中的一个学科,它通过分析和判断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确定疾病的种类或性质。
- 诊断学的目的是尽快、准确地确定疾病的诊断结果,为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 诊断学的主要方法和步骤
- 主要方法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 诊断学的步骤一般包括:获取病史、进行体格检查、选择适当的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分析数据、做出诊断。
3. 诊断学的重要原则
- 客观性原则:诊断应基于客观的证据和科学的判断,而不是主观臆断。
- 准确性原则:诊断应尽可能准确,少有误诊和漏诊。
- 综合性原则:诊断应综合考虑病史、体格检查和各种实验室
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4. 诊断学的难点与挑战
- 诊断学的难点在于病人可能存在多种疾病、疾病的表现形式
变化多样、一些症状和体征可能相互重叠等。
- 诊断学的挑战在于新的病种和疾病难以准确诊断、医学知识
的更新迭代速度较快等。
5. 诊断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 随着科技的发展,诊断学将更加注重个体化诊断和精准医疗。
-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为诊断学带来新的突破和进展。
- 多学科合作和资源共享将提升诊断学的研究和应用能力。
诊断学重点
6.色素消失 临床上常见的色素脱失有白癍、白瘢及白化症。
二、湿度
观察皮肤有无出汗或干燥。夜间睡后出汗为盗汗,多见于结核病。手脚皮肤发凉而大汗淋漓称为冷汗,见于休克和虚脱患者。
营养状态的分级:
1.良好:粘膜红润、皮肤光泽、弹性良好,皮下脂肪丰满而有弹性,肌肉结实,指甲、毛发润泽,肋间隙及锁骨上窝深浅适中,肩胛部和股部肌肉丰满。
2.不良:皮肤粘膜干燥、弹性降低,皮下脂肪菲薄,肌肉松驰无力,指甲粗糙无光泽、毛发稀疏肋间隙及锁骨上窝凹陷,肩胛骨和髂骨嶙峋突出。
3.中等: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角膜边缘出现黄色或棕褐色色素环,外缘清晰,内缘模糊,见于肝豆状核变性。
五、检查耳时要注意外耳,中耳和乳突,乳头处有无红肿,压痛,因乳突化脓性炎症在严重时可继发脑脓肿或脑膜炎。
中度:全身组织均可见明显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的组织下陷,平复缓慢。
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位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此外,胸腔、腹腔等浆膜腔内可见积液,外阴部亦可见严重水肿。
九、皮下结节 检查皮下结节时,应注意其部位、大小、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等。
? 淋巴结
三、弹性
皮肤的弹性与年龄、营养状态、皮下脂肪及组织间隙所含液量有关。检查皮肤弹性时,常选择手背或上臂内侧部位,以拇指和示指将皮肤提起,松下后如皮肤皱褶迅速平复为弹性正常,如皱褶平复缓慢为弹性减退。
四、皮疹
皮疹多为全身性疾病的表现之一,是临床上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检查皮疹时应仔细观察和记录其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发生顺序、分布部位、形态大小、颜色,压之是否褪色,平坦或隆起,有无瘙痒及脱屑等。临床上常见的皮疹有以下几种。
诊断学重点重点总结【完整版】
诊断学重点重点总结【完整版】第一单元症状学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二单元缺第三单元检体诊断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
――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1、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2、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完整版)诊断学考试重点最新版
诊断学重点内容绪论1、症状概念: 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发热,眩晕等。
主诉: 迫使病人就医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也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体征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发现的异常。
2、体格检查: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检查工具对患者进行检查,称为体格检查。
,3、诊断学内容1)症状诊断,包括问诊和常见症状;2)检体检查,包括视。
触.叩.听.嗅;3)实验诊断,如三大常规:尿常规;血常规;粪常规;4)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诊断;肺功能检查;内镜检查;5)影像诊断,包括超声诊断;放射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6)病历与诊断方法一问诊作用向病人询问病史,是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医生接触病人的第一步询问出典型病史即可做出初步诊断任何时候问诊都是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二、问诊的技巧1从礼节的交谈开始②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③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④避免重复提问⑤避免使用有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⑥注意及时核对疑问. 问诊的重要三、问诊方法应直接询问对自己病情最清楚体会最深刻的病人采集病史时,一般不应打断病人的陈述若陈述病情过于简单,需启发帮助切忌暗示性提问或有意识地诱导随时加以补充四、问诊注意事项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态度必须和蔼庄重体贴耐心避免用医学术语恶性疾病的诊断,对病人应保密对某些问题可婉转探询,如精神病或性病史对危重病人,简单地询问主要症状后给予急救处理其它医疗单位诊断证明或病情介绍可供参考病人的隐私应为其保守秘密问诊的内容:五、问诊内容8.一般项目1.姓名2.性别甲状腺疾病。
癔病。
女性好发3.年龄肺结核多见于青年动脉硬化、癌肿多见于中年以上4。
结婚与否妊娠、流产、宫外孕5.籍贯、民族长江流域的血吸病东北、陕西的克山病牧区的布氏杆菌病6。
职业如坑道作业和矿井工作与矽肺等可能有关7。
部别(或单位)、现住址应详细准确,以便随访8。
入院日期、病史记录日期(二)主诉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感觉最明显、最痛苦的症状/体征包括一个或数个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通过主诉可初步判断是哪一种性质(急或慢性)或哪一系统的疾病应按其发生前后排列(三)现病史现病史是病史中最重要的部分应包括从所患疾病的开始至本次就诊时整个发生发展演变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起病情况起病时间2、症状的特征3、病情发展与演变4、伴随症状5、诊治经过6、一般情况发病时的环境、急缓、诱因或原因例如:×年×月×日上午淋雨后,次日下午突然有寒战,约半小时后发热,咳嗽……×年×月×日无任何诱因渐感上腹部隐痛……1)症状的部位、性质、时间和程度以疼痛为例,应询问疼痛是否放散,性质是钝痛、胀痛、刺痛或绞痛疼痛的程度是否可以忍受是持续性还是阵发性痛发作与间歇的时间等胆囊炎,胆石症的疼痛常为右上腹发作性绞痛,右上肩可有牵扯痛,油腻食物后常诱发心绞痛多为胸骨后压迫;紧缩感及闷痛,向左肩及左臂放散,常在体力劳动时发作(2)症状出现、减轻或加重与时间的关系例如肺结核多年在每日午后发热(3)症状与所发生部位的生理功能关系胃溃疡常在饭后半小时到2小时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常在饭前2小时疼痛胸膜炎常在呼吸或咳嗽时胸痛加剧心力衰竭常在活动时心悸,气短加重起病后主要症状的变化持续性还是发作性是进行性加重还是逐渐好转并注意描述缓解或加重的因素应详细询问伴随症状出现的时间、特征及演变并了解伴随症状与主要症状之间的关系咳嗽与咳痰发热与寒战腹痛与腹泻常伴随出现5、诊治经过应问清楚此次发病后曾在何时、何处诊治过曾作过哪些检查,结果如何曾用过什么药、其剂量、疗效如何例如心力衰竭的病人有无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服用的剂量、时间及疗效如何6、一般情况病后的饮食、大小便、睡眠精神体力状态及体重增减等情况四)过去史即病人此次就诊前的健康与疾病情况重点应放在现在疾病有密切关系的问题询问过去疾病时应按一定次序记明患病时间(年、月、日)诊断名称(加引号)内容包括:1.以往健康情况健康或体弱2.预防接种及药物过敏史3.系统回顾 systems review4.手术及外伤史内容有:(1)传染病史麻疹、痢疾、病毒性肝炎(2)呼吸系统咳嗽、咳痰、咯血、胸痛(3)循环系统心慌、水肿、心前区痛(4)消化系统反酸、恶心呕吐、腹痛(5)泌尿生殖系统尿急、尿频、尿痛(6)造血系统乏力、面色苍白、鼻衄(7)内分泌及代谢障碍疾病怕热、出汗、食欲异常、消瘦、烦渴、多尿、性格、智力、体重、骨骼发育等方面改变(8)神经系统有无头痛、部位、性质、时间、失眠、嗜睡、意识障碍、昏厥、痉挛、瘫痪、感觉迟钝或过敏及精神错乱,幻听、幻视等(9)关节肌肉骨骼系统有无关节红肿、疼痛、运动障碍、肌肉萎缩及震颤、瘫痪、运动受限等如曾手术或外伤,应记明手术或外伤的名称、日期及有无后遗症。
诊断学重点
第一篇发热是由于各种原因使机体产热和散热失衡,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感染性发热最常见)发热的分度(了解分度的界值,38,39,41)低热,中等热,高热,超高热稽留热:体温恒定在39—40度或以上,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可持续数天或数周。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的高热)弛张热:体温在39度以上,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度,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胸痛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心血管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的病变等等)腹痛(四个特点:急、重、短、转)1、腹腔器官急性炎症(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2、腹腔内脏器阻塞或扩张(肠梗阻、肠套叠、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3、腹腔内脏器扭转或破裂(肠扭转、卵巢扭转、脾破裂、异位妊娠)4、腹膜炎症(多数是由于胃肠穿孔;少数是由于自发性腹膜炎)5、腹腔内血管阻塞(缺血性肠病、腹主动脉夹层和门静脉血栓形成)6、腹壁疾病(腹壁挫伤、腹壁脓肿及腹壁皮肤带状疱疹)7、胸腔疾病所致的腹壁牵涉性痛(肺炎、肺栓塞、心绞痛、心肌梗死)8、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腹痛(腹性过敏性紫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腹痛的性质和程度1、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烧灼痛或钝痛提示胃、十二指肠溃疡2、疼痛突然加剧、呈刀割样,可能为溃疡穿孔3、胆石症或泌尿系统结石常伴阵发性绞痛,疼痛难以忍受4、阵发性剑突下钻顶样疼痛是胆道蛔虫症的典型表现5、突发的持续性、广泛性剧烈腹痛伴腹壁肌紧张或板样强直,提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影响腹痛的因素:饮食因素、年龄因素、体位因素临床常见腹痛的鉴别1、肠绞痛多位于脐周、下腹部,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肠鸣音增强2、胆绞痛位于右上腹,放射至右背与右肩胛,常伴有黄疸、发热、肝触痛及墨菲阳性征3、肾绞痛位于腰部并向下放射至腹股沟、外生殖器及大腿内侧,常伴有尿频、尿急、蛋白尿、血尿水肿: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5则范文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5则范文第一篇:诊断学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诊断学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绪论1、症状概念,2、体格检查,3、诊断学内容第一篇常见症状1、体征,2、正常体温、稽留热、弛张热的定义,3、咯血定义,4、咯血与呕血区别5、呼吸困难定义,6、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7、心原性呼吸困难的特点8、胸痛的病因,9、中心与周围性紫绀不同原因,10、心原性与肾原性水肿的鉴别11、肝原性水肿表现特点12、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13、呕血的常见原因,出血量的估计,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14、黄疸(和隐性)的定义,三种黄疸的鉴别,15、嗜睡与昏睡的区别,浅与深昏迷的区别第二篇问诊1、问诊的内容,2、主诉的定义和组成3、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由哪些组成,与既往史有何不同第三篇检体诊断1、体检基本方法有哪些?触诊的方法有哪些?叩诊的方法,体型的分类2,常见面容,三种体位,皮肤发黄二种原因的区别,红疹与出血点的区别,蜘蛛痣与肝掌购3、霍纳氏征,瞳孔大小的改变,4、扁桃体肿大的分度,5、颈静脉怒张的定义6、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听到血管杂音的意义,7、桶状胸8、胸式(男,小孩)腹式(女)呼吸增减意义,9、深大呼吸,潮式及间停呼吸10、触觉语颤、听觉语音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11、正常胸部叩诊音(4种),肺下界及移动度,12、三种呼吸音的区别13、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听诊意义,14、罗音产生机理,二种罗音的鉴别15、胸膜磨擦音的听诊特点,16、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的综合体征。
17、心尖搏动点的位置,范围,左、右心室肥大及纵隔移位时的变化 18、震颤定义与杂音的辨证关系19、心脏叩诊的方法,左右心界的组成,心浊音界改变的原因(左室肥大、右室肥大肺脉高压,心包积液,左气胸及胸腔积液)20、心脏听诊内容,听诊部位,21、早搏及房颤的体征,室早及房颤的ECG表现。
二、三联律的概念。
22、第一、二心音的鉴别,23、第一心音增减及第二心音增减的意义,24钟摆律,胎心律25、第二心音分裂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正常人,二狭,PDA,RBBB,ASD—“固定”)26、左心室舒张期奔马律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27、OS及心包叩击音的意义28、心杂音分析内容,29、器质性与功能性杂音的区别30、Austin Flint 及 Graham Steell的定义,31 连续性杂音的意义32、异常脉搏,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高血压,低血压33、左、右心衰时的症状和体征,心功能级别(心功能不全度数)的判定原理及标准34、二狭,二闭,主闭(周围血管体征),主狭的综合体征35、腹部膨隆的意义,36、腹壁静脉方向(上,下腔梗阻,门脉高压,正常)36、腹膜刺激征的检查方法及意义(板状腹,揉面感,压痛点,反跳痛,麦氏点,胆囊点)37、腹部包块的检查内容,38、液波震颤的意义39、肝、脾触诊的方法,正常大小,40、莫菲氏征及胆总管渐进阻塞征41、泌尿系有炎症时的压痛点,42、肝上界位置、脾界,及浊音宽度43、移动性浊音及腹水与巨大卵巢囊肿的鉴别44、振水音的意义,45、肝硬化肝功能失低偿期,门脉高压的全身综合体征46、胃肠穿孔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的综合体征47、区别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偏瘫和交叉瘫的概念。
诊断学全套重点总结【分章节】
诊断学全套重点总结【分章节】第一章:诊断学简介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以及诊断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诊断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通过各种临床检查和诊断手段来确定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章:临床检查在这一章节中,详细介绍了临床检查的各种方法和技术。
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体格检查是通过观察、触诊、听诊和叩诊等方式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实验室检查可以通过血液、尿液和组织等样本来检测患者体内的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则是运用各种影像学技术来观察和分析患者的内部结构。
第三章:病史采集与分析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如何采集和分析患者的病史信息。
合理、全面地采集患者的病史对于正确诊断疾病十分重要。
通过询问患者和了解其病史,可以获取到诊断所需的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准确的诊断判断。
第四章: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是指通过各种特殊的检查方法来获取患者的病情信息,以辅助诊断。
这一章节详细介绍了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包括心电图、超声检查、放射学检查等。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患者信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第五章:诊断学原理与技巧本章节主要介绍了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和一些诊断技巧。
诊断学基于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结合各种检查手段和病史信息来进行诊断。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诊断学的原理和一些常用的诊断技巧,帮助医生提高准确诊断的能力。
第六章:错误诊断与防范诊断中存在错误的可能性,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常见的错误诊断类型和防范措施。
通过了解这些错误类型和防范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错误诊断的发生。
结语通过本文档的学习,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诊断学的重要性和方法。
掌握好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将能够有效地提高医生的临床诊断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诊断学考试重点完整总结
诊断学考试重点完整总结引言:诊断学作为医学教育的核心科目之一,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诊断学考试中,对关键知识的准确理解和熟练应用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对诊断学考试的重点内容进行完整总结,以帮助考生全面复习和准备。
一、诊断学的基本原则1. 病史采集- 听取主诉:患者所述症状的描述,包括起病时间、程度、频率等。
-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相关因素以及既往病史等。
- 家族病史的探讨:了解是否有遗传性疾病的家族史。
- 药物史和暴露史的了解:了解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和接触有害物质史等。
2. 体格检查- 观察:全面观察患者的外貌、姿势、表情等。
- 器械检查:运用医学器械进行各系统的检查,如听诊、触诊、视诊等。
- 特殊检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特殊检查,如心电图、X线检查等。
3.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 特殊检查: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特殊检查,如血糖测定、病理检查等。
4.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CT、MRI、超声等,帮助医生观察身体内部器官的情况。
- 生物学检查:如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等,帮助医生确定病因。
二、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 心血管系统疾病- 冠心病: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确诊,并采取药物治疗或介入手术治疗等措施。
- 高血压:测量血压,评估心脑等靶器官损害程度,采取药物治疗、控制生活方式等进行治疗。
2. 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哮喘:通过肺功能检查、过敏试验等评估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药物治疗和干预措施。
- 肺炎:通过胸部X线检查、痰液培养等确定病因,并采取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3. 消化系统疾病- 肝炎:通过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肝功能检查等评估病情,并根据病毒类型进行抗病毒治疗。
- 胃溃疡:通过胃镜检查和Helicobacter pylori检测,进行抗生素治疗和酸抑制治疗。
4. 泌尿系统疾病- 尿路感染:通过尿常规检查、尿培养等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诊断学重点
诊断学重点一.常见症状:一. 发热:1. 定义:★任何原因所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
体温测量部位及正常范围:★口腔:36.3 ~ 37.2 ℃腋窝:36.0 ~ 37.0 ℃直肠:36.5 ~ 37.7 ℃◆2. 病因感染性★病原微生物:B、V、P非感染性★1.无菌性损伤、坏死:手术、肿瘤2.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RA、SLE)3.内分泌代谢障碍:甲亢4.散热障碍:皮肤病、CHF5.体温调节中枢异常:中暑、中毒、中风6.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女性更年期◆3. 临床表现分度★低热:37.3 ~ 38.0 ℃;中热:38.1 ~ 39.0 ℃;高热:39.1 ~ 41.0 ℃;超高热:41.1 ~ ℃。
分型:★高热期:稽留热(高热Ds ~ Ws,±1℃/d,肺炎)驰张热(高热Ds ~ Ws,±2℃/d,败血症)间歇热(高热Hs →正常Ds,n,疟疾)回归热(高热Ds →正常Ds,n,回归热)波形热(正常↔低热↔高热Ds,n,布菌病)不规则热(无语,肿瘤)◆二. 水肿:1. 病因:◆局部性水肿★静脉回流受阻:血管栓塞(静脉血栓)、肿瘤(纵隔肿瘤、腹腔肿瘤)淋巴回流受阻:寄生虫病(丝虫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丹毒)、创伤变态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2. 发病机制:组织液滤过-回收失衡★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水钠潴留淋巴回流受阻3. 临床表现心源性水肿★低位首见:双下肢部位可变:直立时双下肢,平卧时腰骶部指压凹陷:按压有坑体腔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其它表现:心功能不全(颈静脉怒张、恶性呕吐)肾源性水肿★高位首见:颜面部部位可变:直立时双下肢,平卧时腰骶部指压凹陷:按压有坑体腔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其它表现:肾功能不全(血尿、蛋白尿)局部性水肿局部静脉回流受阻:★胸壁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颈静脉怒张4. 诊查要点:体检:特异体征:★颈静脉怒张、肝掌、蜘蛛痣、★象皮肿★凹陷性、★非凹陷性(甲减)三.呼吸困难1. 临床表现:1.呼吸性疾病: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费力、时间延长、喉鸣音、★三凹征2.循环性疾病:右心功能不全:胸腔积液、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3. 中毒性疾病代谢性酸中毒:★Kussmaul呼吸(深长、规则)化学物质中毒:★潮式(Cheyne-Stokes)呼吸浅→深→浅→停,n★比奥(Biot)呼吸深(规则)→停,n4 . 神经-精神性疾病卒中:呼吸深慢癔症:呼吸浅快、☆呼吸性碱中毒(口唇、四肢感觉麻木、手足搐搦、意识障碍)2.诊查要点: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四.疼痛:1. 定义:★由现实或者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不快感觉与情绪体验。
诊断学重点内容
诊断学知识点绪论1、症状概念,2、体格检查,3、诊断学内容第一篇常见症状1、体征,2、正常体温、稽留热、弛张热的定义,3、咯血定义,4、咯血与呕血区别5、呼吸困难定义,6、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7、心原性呼吸困难的特点8、胸痛的病因,9、中心与周围性紫绀不同原因,10、心原性与肾原性水肿的鉴别11、肝原性水肿表现特点,12、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13、呕血的常见原因,出血量的估计,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14、黄疸(和隐性)的定义,三种黄疸的鉴别,15、嗜睡与昏睡的区别,浅与深昏迷的区别第二篇问诊1、问诊的内容,2、主诉的定义和组成3、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由哪些组成,与既往史有何不同第三篇检体诊断1、体检基本方法有哪些?触诊的方法有哪些?叩诊的方法,体型的分类2,常见面容,三种体位,皮肤发黄二种原因的区别,红疹与出血点的区别,蜘蛛痣与肝掌购3、霍纳氏征,瞳孔大小的改变,4、扁桃体肿大的分度,5、颈静脉怒张的定义6、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听到血管杂音的意义,7、桶状胸8、胸式(男,小孩)腹式(女)呼吸增减意义,9、深大呼吸,潮式及间停呼吸10、触觉语颤、听觉语音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11、正常胸部叩诊音(4种),肺下界及移动度,12、三种呼吸音的区别13、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听诊意义,14、罗音产生机理,二种罗音的鉴别15、胸膜磨擦音的听诊特点,16、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的综合体征。
17、心尖搏动点的位置,范围,左、右心室肥大及纵隔移位时的变化18 、震颤定义与杂音的辨证关系19、心脏叩诊的方法,左右心界的组成,心浊音界改变的原因(左室肥大、右室肥大肺脉高压,心包积液,左气胸及胸腔积液)20、心脏听诊内容,听诊部位,21、早搏及房颤的体征,室早及房颤的ECG表现。
二、三联律的概念。
22、第一、二心音的鉴别,23、第一心音增减及第二心音增减的意义,24钟摆律,胎心律25、第二心音分裂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正常人,二狭,PDA,RBBB,ASD—“固定”)26、左心室舒张期奔马律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27、OS及心包叩击音的意义28、心杂音分析内容,29、器质性与功能性杂音的区别30、Austin Flint 及Graham Steell的定义,31 连续性杂音的意义32、异常脉搏,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高血压,低血压33、左、右心衰时的症状和体征,心功能级别(心功能不全度数)的判定原理及标准34、二狭,二闭,主闭(周围血管体征),主狭的综合体征35、腹部膨隆的意义,36、腹壁静脉方向(上,下腔梗阻,门脉高压,正常)36、腹膜刺激征的检查方法及意义(板状腹,揉面感,压痛点,反跳痛,麦氏点,胆囊点)37、腹部包块的检查内容,38、液波震颤的意义39、肝、脾触诊的方法,正常大小,40、莫菲氏征及胆总管渐进阻塞征41、泌尿系有炎症时的压痛点,42、肝上界位置、脾界,及浊音宽度43、移动性浊音及腹水与巨大卵巢囊肿的鉴别44、振水音的意义,45、肝硬化肝功能失低偿期,门脉高压的全身综合体征46、胃肠穿孔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的综合体征47、区别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偏瘫和交叉瘫的概念。
诊断学重点完全版 重中之重 共勉
前半部分名解:心电图(ECG):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腹膜刺激征(peritoneal irritation sigh):又称腹膜炎三联征,指患者腹痛伴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
三凹征(three depressions sigh):指呼吸道阻塞时导致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时表现出来的肋间隙、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同时凹陷。
意识障碍(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指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刺激的应答能力不同程度的减退或消失,可以是意识水平的异常,也可以是意识内容的异常。
临床表现包括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和谵妄等。
Graham-steel杂音(murmur):指肺动脉扩张引起肺动脉瓣相对关闭不全,产生的舒张期杂音即Graham-steel杂音。
Austin-Flint杂音:指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的二尖瓣相对性狭窄,在心尖部可听到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即。
Biots呼吸:即间停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均匀呼吸几次之后,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均匀的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每次呼吸深度相等。
Cheyne-Stokes呼吸:又称潮式呼吸(tidal breathing),既有呼吸节律的变化,又有呼吸幅度的变化。
表现为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变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如此周而复始。
叩诊(percussion):指用手指叩击身体某一部分,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动和声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的一种检查方法。
舟状腹(scaphoid abdomen):指全腹凹陷严重时腹壁凹陷几乎贴近脊柱,肋弓、髂嵴、耻骨联合显露,使腹部外形如舟状。
干罗音(dry rales):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原因。
湿罗音(moist rales):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稀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等,形成水泡并破裂所产生的声音。
诊断学重点精华
第一篇问诊第一章问诊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得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作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
(问诊是病史采集的主要手段)问诊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生育史。
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现病史内容:①起病情况;②患病时间;③主要症状的特点;④病因与诱因;⑤病情的发展与演变;⑥伴随病状;⑦诊治经过;⑧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既往史:包括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包括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预防注射、过敏,特别是与目前所患疾病有密切关系的情况。
第四章常见症状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发热病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
发热的分度:低热:37.3-38C °;中等发热:38.1-39C °;高热:39.1-41C °;超高热:41C °以上。
【热型】1.稽留热: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高水平数天、数周,24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 ℃。
(伤寒、斑疹伤寒、肺炎)2.弛张热(败血症热):体温在39 ℃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在正常水平以上。
(败血症、风湿热、脓肿、严重肺结核)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 ℃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
(布氏杆菌病)5.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
(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6.不规则热:发热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word完整版)诊断学重点内容
诊断学重点内容绪论1、症状概念: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发热,眩晕等.主诉:迫使病人就医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也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2、体格检查: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检查工具对患者进行检查,称为体格检查.,3、诊断学内容1)症状诊断,包括问诊和常见症状;2)检体检查,包括视。
触。
叩。
听.嗅;3)实验诊断,如三大常规:尿常规;血常规;粪常规;4)器械检查;包括心电图诊断;肺功能检查;内镜检查;5)影像诊断,包括超声诊断;放射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6)病历与诊断方法第一篇常见症状1、体征:医师客观检查到的病态表现,如心脏杂音,腹部包块,皮疹等,2、发热:(高热持续期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1)正常体温:正常人腋测体温36℃~37℃左右.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脉搏增加10~20次/分。
2)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等的发热极期。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4)发热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5)发热的原因:①感染性发热,由病毒,细菌等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其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是引起发热最常见,最直接的物质)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③原因不明发热肾绞痛-会阴部;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头痛的病因:颅内病变;颅外病变;全身性疾病;神经症4胸痛的病因及问诊要点:胸痛原因:1)胸壁疾病,如肋骨病变;2)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包.心肌病变等3)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和肺部病变,胸膜病变等特点为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如延误诊断或诊治不当,将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学知识点(完美版)绪论1、症状概念,2、体格检查,3、诊断学内容第一篇常见症状1、体征,2、正常体温、稽留热、弛张热的定义,3、咯血定义,4、咯血与呕血区别5、呼吸困难定义,6、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7、心原性呼吸困难的特点8、胸痛的病因,9、中心与周围性紫绀不同原因,10、心原性与肾原性水肿的鉴别11、肝原性水肿表现特点12、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13、呕血的常见原因,出血量的估计,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14、黄疸(和隐性)的定义,三种黄疸的鉴别,15、嗜睡与昏睡的区别,浅与深昏迷的区别第二篇问诊1、问诊的内容,2、主诉的定义和组成3、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由哪些组成,与既往史有何不同第三篇检体诊断1、体检基本方法有哪些?触诊的方法有哪些?叩诊的方法,体型的分类2,常见面容,三种体位,皮肤发黄二种原因的区别,红疹与出血点的区别,蜘蛛痣与肝掌购3、霍纳氏征,瞳孔大小的改变,4、扁桃体肿大的分度,5、颈静脉怒张的定义6、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听到血管杂音的意义,7、桶状胸8、胸式(男,小孩)腹式(女)呼吸增减意义,9、深大呼吸,潮式及间停呼吸10、触觉语颤、听觉语音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11、正常胸部叩诊音(4种),肺下界及移动度,12、三种呼吸音的区别13、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听诊意义,14、罗音产生机理,二种罗音的鉴别15、胸膜磨擦音的听诊特点,16、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的综合体征。
17、心尖搏动点的位置,范围,左、右心室肥大及纵隔移位时的变化18 、震颤定义与杂音的辨证关系19、心脏叩诊的方法,左右心界的组成,心浊音界改变的原因(左室肥大、右室肥大肺脉高压,心包积液,左气胸及胸腔积液)20、心脏听诊内容,听诊部位,21、早搏及房颤的体征,室早及房颤的ECG表现。
二、三联律的概念。
22、第一、二心音的鉴别,23、第一心音增减及第二心音增减的意义,24钟摆律,胎心律25、第二心音分裂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正常人,二狭,PDA,RBBB,ASD—“固定”)26、左心室舒张期奔马律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27、OS及心包叩击音的意义28、心杂音分析内容,29、器质性与功能性杂音的区别30、Austin Flint 及Graham Steell的定义,31 连续性杂音的意义32、异常脉搏,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高血压,低血压33、左、右心衰时的症状和体征,心功能级别(心功能不全度数)的判定原理及标准34、二狭,二闭,主闭(周围血管体征),主狭的综合体征35、腹部膨隆的意义,36、腹壁静脉方向(上,下腔梗阻,门脉高压,正常)36、腹膜刺激征的检查方法及意义(板状腹,揉面感,压痛点,反跳痛,麦氏点,胆囊点)37、腹部包块的检查内容,38、液波震颤的意义39、肝、脾触诊的方法,正常大小,40、莫菲氏征及胆总管渐进阻塞征41、泌尿系有炎症时的压痛点,42、肝上界位置、脾界,及浊音宽度43、移动性浊音及腹水与巨大卵巢囊肿的鉴别44、振水音的意义,45、肝硬化肝功能失低偿期,门脉高压的全身综合体征46、胃肠穿孔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的综合体征47、区别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偏瘫和交叉瘫的概念。
肌力的分级48、肌张力,震颤(静止性,运动性,粗颤与细颤)49、共济运动的检查方法和意义50、生理反射,病理反射(巴氏征)的意义(锥体束损伤,上运动神经元瘫痪)82、脑膜刺征第四篇器械检查心电图1、胸导联及肢导联连接,心电轴的判断及意义2、每一小格横、竖代表的时间、电压,心率的计算3、正常P波的方向,时间,电压,“肺性P波”,“二尖瓣型P波”4、QRS波:低电压,左右心室肥大5、ST-T改变与心肌缺血,6、心肌梗塞:特征性表现,演变过程,定位7、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点,8、房性、交界性、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9、房室传导阻滞:一度(P-R间期延长),二度,三度10、P-R间期缩短:预激综合征11、房颤的心电图特点(1、2、3点)第五篇实验室检查血液1、血液三大系例正常值,2、中性粒细胞增减意义3、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核右移,4、E的增减意义5、Hct,Ret意义,骨髓6、M/E,POX,NAP,铁染色的意义7、缺铁性贫血的血象及骨髓象表现出凝血8、CFT,BT,9、血小板正常值与CRT10、CT,KPTT,PT,11、PPP尿液及肾功能11、正常尿量,多尿,少尿,无尿的数值,12、血尿的概念,尿比重固定13、蛋白尿的概念,尿糖,酮体阳性的意义,14、白细胞尿,脓尿,管型尿的意义15、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小管排泄功能和浓缩稀释试验的意义粪便检查16、OB试验的意义脑脊液检查17、几种常见脑膜炎的脑脊液的特点,18、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肝脏检查18、肝功能检查包括哪些项目,急性病毒性肝炎和慢性肝病时肝功能有何变化?19、AFP、AKP、γ-GT的临床意义第七篇诊断方法和病历1、诊断常用的推理方法有哪些?2、一元性诊断的意义3、诊断的内容和格式,4、完整的住院病历包括哪些内容,由哪些人负责编写,病人入院后多长时间完成。
中国医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补考试卷《诊断学》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A 型题]1.正常人一天中体温最高是A 凌晨2-6点B 下午1-6点C 中午12点D 晚6-9点E 上午10-12点2.内源性致热原的成分是:A .矿物质B .糖类C .脂肪类D .白细胞介素Ⅰ E.蛋白质类3.下列不属于感染性发热的是A 大叶性肺炎B 肺脓肿C 中暑D 伤寒E 流行性脑脊髄膜炎4.“三凹征”是指:A 胸骨上窝,锁骨下窝,肋间隙向内凹陷B 锁骨下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向内凹陷C 胸骨上窝,锁骨下窝,肋间隙向外凹陷D 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向外凹陷E 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向内凹陷5.用来确定肺下界的垂直线常使用下列哪一项标志线?A 腋前线,腋中线,肩胛线B 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C 腋后线,后正中线,胸骨中线D 锁骨中线E 腋前,中,后线6.严重的酸中毒产生的深长呼吸称为:A Cheyne-Stokes 呼吸B Biots 呼吸C 抑制性呼吸D Kussmaul 呼吸E 叹息样呼吸7.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使左右两肺前界间浊音区缩小?A 扩张性心肌病B 心包积液C 主动脉瘤D 肺门淋巴结肿大E 肺气肿8.某老年男性,胸部体检示胸廓前后径明显增宽,肋间隙饱满,腹上角增大。
此胸廓形态为:A 漏斗胸B 扁平胸C 桶状胸D 鸡胸E 正常胸廓9.单侧胸腔的渗出液多为:A.结核性 B.心功能不全 C.肾功能不全D.门静脉高压 E. 肝功能不全10.肺气肿时,叩诊呈:A.清音 B.过清音 C.浊音 D.实音 E.清浊音11.鉴别颈动脉搏动与颈静脉最关健的是:A.搏动的位置 B.搏动的范围 C.触诊的搏动感,动脉搏动感较强 D.搏动部位是否伴有血管杂音 E. 搏动的位置和范围12.酸中毒时可有:A.端坐呼吸 B.Kussmaul呼吸C.潮式呼吸 D.Biots呼吸 E. 叹气样呼吸13.成年人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称:A.潮式呼吸B.间歇呼吸C.叹息样呼吸D.深长呼吸E. 呼吸过缓14.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心源性水肿的特点:A.水肿常从下肢开始而遍及全身 B.门静脉压升高C.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D.水肿部位可随体位变动而改变E. 水肿常从颜面部开始15.心前区隆起最常见于:A 先天心脏B 大量心包积液C肥厚性心肌病 D 肺源性心脏病E 高血压心脏病16.二尖瓣狭窄第一心音亢进是因为:A心脏开始收缩时,二尖瓣前叶处于最低位置B心脏开始收缩时,二尖瓣后叶关闭延迟C心脏收缩力加强 D二尖瓣前叶增厚 E乳头肌功能失调17.最容易出现舒张早期奔马的疾病是:A.肺动脉瓣狭窄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心功能不全 D.二尖瓣狭窄18.第二心音的组成主要是:A.二尖瓣的关闭 B.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的关闭C.三尖瓣的关闭 D.乳头肌的收缩19.关于第二心音的特点描述哪一项不正确:A.产生于心室舒张的开始 B.在肺动脉瓣区或主动脉瓣区听诊最强C.心调较第一心音高且清脆 D.持续时间较第一心音短E. 在心尖部听诊最强且清晰20.引起右心衰竭常见的原因A 主动脉口狭窄B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 二尖瓣狭窄D 冠心病E 右位心21.下列哪种疾病可出现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并且于卧位时消失A 二尖瓣关闭不全B 二尖瓣狭窄C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 二尖瓣脱垂E 左房粘液瘤22.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合并的心律失常是A房室传导阻滞 B室性期前收缩 C心房颤动D心室颤动 E阵发性事上性心动过速23.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时,下列哪项表现是不常见的A主动脉瓣区喷射性收缩期杂音B主动脉瓣区第二音减弱C脉压小、脉搏细弱D左心室明显扩张E左心室肥厚24.梨形心影常见于:A.肺心病 B.二尖瓣关闭不全C.二尖狭窄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主动脉瓣狭窄25.卧位较立位时心底部浊音界增宽见于:A.全心衰竭 B.心包积液C.心肌炎 D.心肌病 E.胸腔积液26.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期杂音,最易听到的部位是:A.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B.胸骨左缘第二肋间C胸骨左缘三、四肋间 D.心尖部 E. 剑突下27.心包叩击音见于:A.肺动脉瓣狭窄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主动脉瓣狭窄 D.二尖瓣狭窄 E. 缩窄性心包炎28.脉压减低见于A贫血 B甲亢 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 动脉导管未闭E 缩窄性心包炎29.空腹痛,进餐后缓解常见于:A.十二指肠溃疡 B.胃溃疡C.胰腺炎 D.胆囊炎 E.食管炎30.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疼痛的特点是:A.疼痛—进食—疼痛,无夜间痛B.进食—疼痛—缓解,多无夜间痛C.疼痛—进食—缓解,有夜间痛D.进食—疼痛不止,夜间痛E.疼痛-进食-不缓解,夜间痛31.胃溃疡节律性疼痛的特点是:A.空腹痛 B.餐时痛 C.夜间痛D.餐后3~4小时痛常伴有半夜痛 E. 餐后1/2~1小时痛32. 腹部柔韧感最常见于:A:胃穿孔 B:腹腔内出血C: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D:结核性腹膜炎E:急性阑尾炎33. 下列疾病中哪一个不是肝下移的病因:A:内脏下垂 B:肺气肿 C:右侧胸腔大量积液D:右侧气胸 E:肝炎34 腹腔内有多少游离液体时,可感到液波震颤:A:1000ml B:1500 ml C:2000 mlD:2500 ml E:3000-4000 ml35. Murphy征阳性见于:A:急性胰腺炎 B:急性阑尾炎 C:急性胆囊炎D:消化性溃疡 E:急性肝炎36. 肝震颤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急性肝炎 B:肝硬化 C:脂肪肝D:肝包虫病 E:肝癌37 呕吐大量酸臭宿食可见于:A:急性胰腺炎 B:肠梗阻 C:急性胃炎D:急性胆囊炎 E:幽门梗阻38. 脾高度肿大常见于: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肝硬化C:慢性溶血性黄疸 D:急性肝炎E:慢性肝炎39.病理反射包括:A.克尼格氏征B.巴彬斯基氏征C.拉塞格氏征D.布鲁辛斯基氏征E. 颈强直40.浅反射不包括A 膝反射B 提睾反射C 角膜反射D 咽反射E 肛门反射[B型题]问题41-43A 过清音B 实音C 鼓音D 空翁音E 浊音:41.气胸叩诊音为:42.胸腔积液43.大叶性肺炎实变期叩诊音为:问题44-45A Cheyne—Stokes呼吸B Biots呼吸C Kussmaul呼吸D 叹息样呼吸E 抑制性呼吸44. 因胸部剧烈疼痛所致吸气相突然中断45.一种由浅慢→深快→浅慢→暂停→浅慢的周期样呼吸问题46-47A.第一心音分裂B.第二心音固定分裂C.第二心音反常分裂D.第二心音生理性分裂E.第二心音通常分裂46.房间隔缺损47.主动脉瓣严重狭窄问题48-50A:腹膜有炎症或肿瘤浸润B:腹腔大量积液C:腹腔大量积气D:腹腔巨大肿瘤E:腹壁上的肿物48.尖腹见于那种情况:49. 蛙腹见于那种情况:50 球形腹见于那种情况: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白细胞致热原属()致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