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

合集下载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4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4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4——楼市:城市中国晴雨表在新世纪开始的全球化竞争的新时代里,全球各种主体间的竞争更加直接、全面、激烈和复杂,城市正在成为全球竞争舞台上的重要主角;各层竞争主体间的依赖关系进一步增强。

城市是国家的基点,一方面,国家通过城市参与国际竞争,另一方面,城市国际竞争依托国家竞争实力;城市是区域的龙头,一方面,城市国际竞争依赖区域城市群的整体力量,另一方面,城市以城市群的形式参与国际竞争。

在亚太区域的经济崛起中,环太平洋西岸城市争夺龙头、避免边缘的竞争异常激烈。

而中国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两岸四地城市的竞争格局成为海内外华人、企业家、城市决策者的关注的焦点。

在广阔的空间视野下观察,在长期的历史眼光里注目,中国城市发展正在转型和竞争正在升级。

激烈的竞争使得中国城市竞争力不在仅仅要素丰富的禀赋,而是决定于城市市民素质、科技创新、社会和谐;残酷的竞争使得中国城市竞争力不在仅仅依赖产品低廉的价格,而是要挖掘和创造核心竞争力,并将其成功地塑造为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城市品牌。

综观古今中外,房地产始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最基本问题。

住房是民生的根本,土地是人类的命脉,也财富的源泉。

一部世界古代史就是一部劳动者和剥削者的土地争夺史。

在现代工业社会里,人类深度开发土地作为基本资源更加稀缺,社会不断进步住房成为人类的基本权利。

在发达的国际大都市里,发达的房地产已经成为都市经济的支柱,对城市甚至国家的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中国,城市房地产因改革开放所导致的迅猛发展,不仅有效地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迅速地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水平和城市面貌。

中国房地产所涉及五大国情:第一,中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地是这些农村居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社会保障。

第二,相对于人口和经济发展,中国土地资源十分稀缺。

第三,中国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土地和住房有着特殊的需求,中国的可耕地以惊人的速度在减少。

最新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合肥表现亮眼!

最新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合肥表现亮眼!

最新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合肥表现亮眼!
近日,《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0:中国城市统一发展经济学》(以下称《报告No.20》)发布。

《报告No.20》由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布。

与前19次不同,此次报告从中国城市发展的经验案例中,总结和提炼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理论,书写20年“20+2”个城市的经验案例,这“20+2”个典型城市成功经验代表中国的千城万镇,从多个角度解释了中国城市和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

在城市政府方面,《报告No.20》对合肥发展经验作了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1. 简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的城市。

这些城市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具有竞争力。

本报告将分析中国城市的竞争力,包括城市排名、经济发展、交通建设、文化影响等方面。

2. 城市排名根据最新的城市竞争力指数,以下是中国排名前十的城市:1.上海2.北京3.广州4.深圳5.成都6.南京7.杭州8.重庆9.武汉10.天津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城市环境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的重要城市。

3. 经济发展中国城市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强劲增长。

这些城市在产业布局、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放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3.1 产业布局中国城市的产业布局多样化,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科技创新等各个领域。

例如,上海和深圳成为了全球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则以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主。

3.2 技术创新中国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大量的科技企业在这些城市迅速崛起,推动了中国的科技发展。

例如,北京的中关村、深圳的南山区、上海的张江科技园等地聚集了众多的创新型企业。

3.3 市场开放中国城市的市场开放程度逐渐提高,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跨国公司进入。

这些城市成为了外商投资的热门目的地,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 交通建设中国的城市交通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高速铁路、城市地铁、公路和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得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的交通更加便捷。

4.1 高速铁路中国的高速铁路网络已经成为世界最发达的之一。

不少城市间都有高速铁路连接,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

4.2 城市地铁中国的城市地铁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了地铁系统,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提高了城市的交通效率。

4.3 公路和机场公路和机场的建设也同样得到了重视。

中国的高速公路网已经发展到全国范围,城市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紧凑。

同时,各大城市的机场也进行了扩建,提升了国内外交通的便利性。

5. 文化影响中国的城市文化对于国内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2020-202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7

2020-202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7
63
64 64 70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No.17:住房,关系国与家》
第一部分 总体报告
4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No.17:住房,关系国与家》
中国城市竞争力 年度报告
从城市看中国:中国正处在迈向现代化的关键期
倪鹏飞 李 超
从城市的视角观察中国未来趋势,更加支撑有关中国向现代化的“最后一段”的判断, 而且突出显示“黎明前黑暗”的严峻和“功亏一篑”的不确定,更加支持“最后关键” 的判断。跨越陷阱,争取“最后的胜利”。一要深化改革,改变动力;二要推进一体, 促进扩散。从而迈向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分项报告和区域报告中,本次报告主要聚焦都市圈的研究,对全国成熟型都市圈和发展
2
型都市圈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宜居竞争力和宜商竞争力的基本现状、格局、现
象与规律着重进行分析。
目录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No.17:住房,关系国与家》
第一部分 总体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年度报告
第二部分 主题报告 住房发展与促增长 住房发展与调结构 住房发展与防风险 住房发展与惠民生
二 从城市经济发展看,中国处在迈向高收入国家的跨坎期
当前中国的转型正处在“一脚门里,一脚门外,重心在外”的状态,虽然少数城市跨入 高收入的门槛,但是多数城市距离门槛遥远。
1. 城市转型的扩散是国家转型成功的途径和希望
中国出现了令人惊喜转型扩散,局部扩散将支撑迈入高收入国家。从城市视角观察:未来十五年,中国将通过中心城 市带动的逐步实现局部到全面的升级。在一线城市完成全面转型升级后,二线城市接着,之后是三线城市实现转型升 级,从而使多少城市进入高收入水平。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No.17
住房,关系国与家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No.17:住房,关系国与家》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近年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如火如荼,许多城市相继崛起,竞争力也逐渐提升。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城市的竞争力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将从不同维度探讨中国城市竞争力,并总结报告中的观点和建议。

一、经济竞争力经济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当前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国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报告显示,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在GDP总量、人均收入等指标上表现突出,且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

然而,二线城市如成都、武汉等也在经济竞争力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这一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发展已经多元化,一线城市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报告还指出,加强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是提升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在当前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的时代,城市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潜力。

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许多城市都具备了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和通讯设施。

但也有部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这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基础设施的改善。

同时,报告还强调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城市需要加强对水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并注重环保技术的应用,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三、人文竞争力人文竞争力是城市吸引人才和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方面。

一个具有人文魅力的城市不仅需要具备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还需要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服务等。

根据报告,中国城市在人文竞争力方面存在差距。

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在文化、教育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人才流失、房价高涨等问题。

相比之下,二线城市如西安、南京在人文环境上具备较大的竞争优势,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的落户。

为了提升人文竞争力,报告呼吁城市加大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并倡导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以提升城市的人文魅力和吸引力。

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doc

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doc

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竞争力是由两个或更多参与者之间的竞争或比较反映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

以下是边肖带给你的中国城市竞争力列表。

欢迎阅读。

上海继续排名第一。

香港第二深圳第三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会长桂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发布的榜单是该组织对中国358个地级以上城市一年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比较后得出的最新研究结果。

他说,香港的经济在XXXX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在世界上仍然显示出比较优势。

然而,内部的社会摩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香港的经济增长。

此外,在全球经济收缩的背景下,深圳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供给侧结构改革扎实推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到8.7%,表现优异。

排名第四至第十的城市分别是北京、广州、重庆、天津、苏州、杭州和南京。

上海已经连续4年在比赛中排名第一。

“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四个系统,综合计算综合经济竞争力、人力资本教育竞争力、50个二级指标和216个三级指标等10个一级指标。

就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而言,纽约、东京、伦敦、巴黎和洛杉矶分别位列前五,上海排名第七,香港也排在上海之后,排名第九。

香港在全球最开放的城市中排名第三。

在最佳旅游城市排名中,巴黎、伦敦和罗马位列前三,而香港排名第14。

在中国最安全城市的排名中,香港排名第一,拉萨、青岛排名第二、第三。

然而,深圳、天津和重庆分别位列中国城市增长竞争力的前三名。

排名组织:深圳、广州将超过香港在XXXX的国内生产总值香港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会长桂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近年来,上海的经济增长速度比香港快,年增长率接近7%,而香港只有2%左右。

他还预计,在港元汇率保持不变的假设下,XXXX的广州和XXXX 的深圳、天津等城市将超过香港的国内生产总值。

桂指出,香港正面临高房价、高地价的问题。

“挤出效应”将导致一些行业转移到地价成本较低的其他城市。

此外,他认为香港是一个经济城市,应该改善经济,减少社会纠纷。

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榜单

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榜单

最新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榜单最新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xx年榜单中国社会科学院于5月15日上午9:0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xx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巨手:托起城市中国新幅员》发布会。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课题组发布了研究结果,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会议邀请了国家发改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国务院开展研究中心以及江苏、吉林等社科院的领导和著名经济学家参加并发言。

第一名深圳、第二名、第三名上海、第四名台北、第五名广州、第六名天津、第七名苏州、第八名北京、第九名澳门、第十名无锡。

这是前十名的城中部地区市。

第十一名佛山、第十二名武汉、第十三名南京、第十四明东莞、第十五名成都、第十六名青岛、第十七名厦门、第十八名大连、第十九名郑州、第二十名长沙、第二十一名宁波、第二十二名杭州、第二十三名沈阳、第二十四名重庆、第二十五名常州,第二十六名台湾新北,第二十七名中山、二十八名南通、第二十九名唐山、第三十名济南、第三十一名烟台、第三十二名泉州、第三十三名西安、第三十四名淄博、第三十五名合肥、第三十六名徐州、第三十七名嘉兴,第三十八名镇江,第三十九名福州、第四十名长春、第四十一名扬州、第四十二名石家庄、第四十三名绍兴、第四十四名南昌、第四十五名泰州、第四十六名潍坊、第四十七名东营,第四十八名济宁、第四十九名大庆,第五十名温州。

这是中国最具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前五十名城市。

第一名,第二名上海,第三名北京,第四名澳门,第五名深圳,第六名广州,第七名杭州,第八名苏州,第九名南京,第十名厦门。

第十一名大连、第十二名宁波,第十三名东莞、第十四名天津、第十五名武汉,第十六名青岛,第十七名无锡、第十八名成都、第十九名沈阳,第二十名中山,第二十一名长沙、第二十二名珠海,第二十三名福州,第二十四名济南,第二十五名佛山、第二十六重庆、第二十七名西安、第二十八名烟台,第二十九名南昌、第二十名镇江,第三十一名常州,第三十二名合肥、第三十三名长春、第三十四名扬州,第三十五名惠州,第三十六名威海,第三十七名泉州、第三十八名南通、第三十九名嘉兴,第四十名绍兴,第四十一名海口,第四十二名温州、第四十三名哈尔滨,第四十四名郑州,第四十五名呼和浩特,第四十六名太原、第四十七名南宁,第四十八名舟山,第四十九名鄂尔多斯,第五十名黄山。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推销:让中国城市沸腾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它城市相比,所具有的创造财富和价值收益的能力。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下称报告)采用综合市场占有率、城市经济增长率、地均GDP、居民人均收人水平四个客观指标,利用国家统计局和香港、澳门统计部门发布的2001年的相关数据对200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计量评估、分析。

综合市场占有率。

反映域外对该城市产品需求的大小,反映其产品在全部城市产品市场中的份额,反映了一个城市创造价值的相对规模。

城市经济增长率。

城市竞争是贾易竞争,更是增长的竞争。

城市吸引、占领、争夺、控制资源和市场创造价值的能力、潜力及持续性决定于GDP的长期增长。

GDP增长率反映了城市价值扩展的速度及潜力。

地均GDP(地均财富产出率)。

它是城市创造价值的投入产出效率的一个集中表现。

居民人均收入水平。

它从另一方面,即居民收入的综合性上反映了城市在域内和域外创造价值的状况。

它能把城市的域外收益表现出来,能反映城市的对外吸引和控制能力。

结果表明: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的前三名是香港、上海、深圳。

香港综合竞争力得分827.5,上海368.39,深圳203.03。

较具竞争力的城市有:北京得分165.17,澳门164.48,广州141.55。

在综合竞争力平均值58分以上的城市有:东莞(87.87)、苏州(66.99)、天津(66.84)、宁波(60.73)、杭州(60.18)。

东部沿海小城市竞争力比较强,中西部城市竞争力主要由大城市支撑。

在前50名城市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各占四分之一左右。

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的发展很快,尤其中山、惠州、泉州、绍兴、温州、台州、南通等地级市的竞争力提升得比较快。

东北各城市的排名,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但发展潜力很大。

中西部小城市竞争力比较弱,武汉、重庆、成都、西安等中西部明星城市依托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之势取得了较大程度的进步。

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报告

报告编号 No. 37759-CN中国政府治理、投资环境与和谐社会: 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的提高2006年10月8日减贫与经济管理部金融和私营发展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世界银行文件货币兑换(截至 2006年10月8日)货币单位 = 人民币(元)(人民币元) = 0.126465418美元1.001.00美元 = 7.9073(人民币元)缩略词语表CCIQ 中国海关检验检疫局CEO 首席执行官、总经理FDI 外国直接投资FIAS 外国投资咨询服务机构FIE 外资企业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PC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HR 人力资源IC 投资环境IT 信息技术NDRC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ICE 最佳投资环境R&D 研究开发RMB 人民币SEZs 经济特区SME 中小企业SOE 国有企业TFP 全要素生产率TVE 乡镇企业VAT 增值税WTO 世界贸易组织执行副行长: Jeffrey Gutman国家局长: David Dollar(杜大伟)部门主任: Homi Kharas项目经理: William Mako致谢本报告的项目经理和第一作者是高伟彦(William Mako)。

徐立新负责开发调查工具、调查统筹、数据分析和调查结果的初步展示。

时安卿辅助做了数据分析,协助制作各种表格。

张秀珍负责协调。

国家统计局调查服务中心的雷平静先生负责指导本次调查。

此次调查得到了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的资金支持。

杜大伟和Homi Kharas监督本次工作的开展。

本报告得到了Joseph Battat (外国投资咨询服务机构),Gary Fine (世界银行欧洲和中亚地区),Holger Grundel (英国国际发展署), 和张军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评论。

本报告还得到了Louis Kuijs,蒲宇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信息中心),Hiroaki Suzuki, 申晓方和王丽虹的书面评价。

此外,Mats Andersson,Sudarshan Gooptu,Bert Hofman, Chris Athayde (英国国际发展署),孟炜中和金科也提供了有益的评论。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集群:中国经济的龙脉一、产业集群:古老神话与青春魅力集群指一群同类或相似的事物集聚在一起。

宏观到地球所在的银河系、太阳系,中观到各大洲的动植物和人种,微观到计算机内微小的集成电路,无不以集群的形式出现,可以说,集群几乎是所有事物和生命体存在的重要方式。

1、产业集群创造着无尽的经济奇迹。

中国江西景德镇的陶瓷、湖南浏阳的花炮、浙江宁波的服装等一些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和辉煌。

国际上,荷兰的花卉与造船产业、英国曼彻斯特的纺织业,已两、三百年的历史;二战以后,国际上许多原来工业发达的地区却出现了衰退,而以“第三意大利”(包括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的7个省)、德国的巴登符德堡、美国的硅谷等原来相对落后的地区依托产业集群却迅速发展。

2、产业集群改变了世界经济版图。

当今世界经济地图上,产业集群是很多国家、区域或城市经济的显著特征。

从世界范围看,人才、资金、知识与技术等生产要素倾向于集聚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国的某些区域或大中城市,因而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等在空间上越来越高度集中,产业集群已构成发达国家空间经济的基本构架。

美国的硅谷、明尼阿波利斯的医学设备业群。

克利夫兰的油漆和涂料业群、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业群、马萨诸塞的制鞋业群,都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产业高度集聚的加利福尼亚州经济总量居世界各国11位。

在德国,拥有图特林根的外科器械业群、斯图加特的机床业群、韦热拉的光学仪器业群、巴登一符腾堡的机械业群、纽伦堡的制笔业群。

意大利70%以上的制造业、30%以上的就业、40%以上的出口都通过专业化产业区域实现。

3、产业集群将决定国家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未来。

全球化和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当今世界,一方面生产要素(信息、技术、资本、人才等)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扩散,而另一方面,这些要素又在特定的区域集聚组合,以专业化、集群化的形式发展,导致某个特定领域中产业集群的出现,并在带动国家与地区经济增长和提升其国际竞争地位上发挥了关键作用,甚至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同类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

2014.3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集群:中国经济的龙脉主编 倪鹏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Center for city and competitiveness (CASS)一、一个永远不老的经济神话从宇宙星系,到微生物种,从缤纷的自然,到复杂的社会,“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类聚与群集几乎是所有事物生存的优先和必然选择。

而产业集群奉献给世界的更是一个永远不老的神话。

产业集群创造了无尽的历史奇迹。

产业集群广义上是个古老的问题。

在古代,即便是农副产业,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空间集中也是广泛的,江南“鱼米之乡”、“桑蚕之地”创造古代的“人间天堂”;工商业的集群更是与生俱来,纺织、陶瓷、花炮、米市导致了景德镇、浏阳众多名镇的千年璀璨;近代工业集群的力量难以估量,可以说,是荷兰的造船和曼彻斯特纺织业集群的“蝴蝶效应”,导致了荷、英的相继强盛。

产业集群改变着当今世界的经济版图。

区域发展是动态演化的,产业集群决定着地区兴衰,二战以来,在许多英国、德国、美国的一些发达地区日渐衰落的,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德国的巴登符德堡、美国的硅谷等许多落后地区却依托产业集群却迅速崛起。

产业集群正在改变着世界的经济版图。

产业集群决定着国家和城市的未来。

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使得,一方面,生产要素(信息、技术、资本、人才等)可以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扩散和聚集,另一方面,分工和创新日益复杂化,更高级、更急迫地要求集群式研发和生产。

国际上一些专家和研究机构预测: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两大组织形式将联袂主宰全球经济的未来。

二、一条和谐崛起的希望之路21世纪的中国,虽然崛起已曙光在前,但还须睿智地克服困难,战胜挑战。

国际上,除政治因素外,世界各国经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发达国家拥有巨大的领先优势,不少发展中国家的进步也日新月异,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外部压力。

在国内,贫困问题、失业问题、三农问题、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差距问题等每一方面的进一步恶化都会对中国的崛起构成现实的威胁。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3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3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3引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现了许多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城市。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竞争力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和吸引力的重要指标。

本报告将对202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各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方法本报告采用综合评估方法对中国主要城市的竞争力进行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规模和增长率:考察城市的GDP总量和年均增长率,反映城市经济的发展势头。

2.产业结构:评估城市的产业结构,包括主要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比重,判断城市的产业优势。

3.城市基础设施:考察城市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评估城市的便利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人力资源:评估城市的教育水平、人才吸引力和劳动力市场状况,判断城市的人力资源优势。

5.创新能力:考察城市的科研机构、高等教育机构和技术创新企业数量及水平,评估城市的创新能力。

6.环境质量:评估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状况,衡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上指标将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并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综合打分,以反映中国各个城市的竞争力水平。

结果与分析经济规模和增长率2023年中国各城市的GDP总量和年均增长率如下表所示:城市GDP总量(亿元)年均增长率(%)北京40000 6.8上海38000 7.2广州30000 6.0深圳29000 8.5成都25000 7.6杭州23000 6.3武汉21000 5.8重庆20000 7.0南京18000 6.1苏州17000 6.4从表中可以看出,北京和上海是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其次是广州和深圳。

虽然一线城市的GDP总量较大,但深圳的年均增长率却更高,显示出深圳在经济发展上的强劲动力。

产业结构中国城市的产业结构也是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下表展示了2023年中国各城市主要产业的比重:城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北京 1 32 67上海0.5 35 64.5广州 1.5 37 61.5深圳0.8 34 65.2成都 2 38 60杭州 1.2 36 62.8武汉 2.5 39 58.5重庆 2.2 37 60.8南京 1.8 34 64.2苏州0.9 33 66.1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各城市的产业结构逐渐朝向第三产业偏重,说明中国经济正加快向服务业转型。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国家,拥有众多的城市。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重要指标,可以评估一个城市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能力。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城市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了解其在全球竞争中的表现和潜力。

二、方法为了评估中国城市的竞争力,我们采用了以下几个指标:1.经济实力:包括城市的经济规模、GDP增长率、人均收入等。

2.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的设施和发展水平。

3.教育和人才:包括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和质量、人才引进和培养等。

4.创新能力:包括科研投入、专利申请、新兴产业等方面的能力。

5.社会福利和环境:包括医疗保障、教育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指标。

三、分析根据以上指标,我们对中国各大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一些重要城市的竞争力表现:1.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在经济实力和基础设施方面表现突出。

其高速发展的科技和创新产业,以及举办奥运会的经验,使得北京在全球舞台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然而,北京也面临着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

2.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在经济实力和基础设施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作为中国金融中心,上海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同时,上海还在科技创新方面有较强的实力,成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3.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门户城市,广州在交通和物流方面有着巨大优势。

广州的经济实力和城市规模也在不断增长。

另外,广州还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四、总结在全球竞争中,中国城市的竞争力不断提高。

虽然一些城市在经济和基础设施方面表现出色,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目前,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未来,中国城市还需要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的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不同城市之间也应加强合作和互联互通,实现资源优势的互补和共享,提高整体竞争力。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近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正式发布。

这份报告是由一家专门研究城市发展和竞争力的机构在对全国各大城市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旨在全面了解中国城市的竞争力现状,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这份报告带来的重要信息。

首先,《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通过综合评估城市的经济实力、创新能力、社会进步、环境质量等指标,全面揭示了全国各大城市的竞争力排名。

报告显示,中国的一线城市依然霸主,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位居前四。

这四个城市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文化资源、优良的舒适环境和强大的创新力跻身于全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的前列。

另外,报告还发现二线城市的竞争力逐渐上升,成为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中的新生力量。

其次,《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对城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报告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城市的竞争力越来越凸显。

报告指出,未来中国的城市竞争力将持续增强,城市间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这将对各城市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也给城市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报告提出了加强城市创新能力、促进城市与农村协同发展、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对策建议,以助推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再次,《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还重点研究了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

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引擎。

中国一线城市在科技创新领域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在高科技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集聚上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同时,报告也发现中小城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巨大,一些中小城市通过推动科技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创新型企业和吸引高端人才,成功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

最后,《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呼吁各级政府加大对城市发展的支持力度,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保障,为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铺平道路。

同时,报告还建议城市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城市间的互动与协同发展。

【最新】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推荐word版 (2页)

【最新】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推荐word版 (2页)

【最新】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推荐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5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4》。

这份大约60万字的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排名,同时也指出了当下中国城市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对策。

让我们一起了解详细的内容吧!经济实力深圳第一中国城市谁最具有竞争力?发布会上,该报告的研究团队表示,课题组通过长期研究及实验,按照指标最小化原则,构建了相应指数,对两岸四地的城市进行了评分并分类排名。

比如,在综合经济竞争力方面,深圳位居榜首,2到10名分别为香港、上海、广州、台北、天津、北京、苏州、澳门和无锡。

与201X年相比,十强城市名单没有显著变化,只有广州超越台北跻身第4位,北京超越苏州跻身第7位。

从区域分布来看,十强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港澳台地区,中西部地区无一城市进入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

从综合增量竞争力指数来看,重庆、成都、武汉分列第5位、第8位和第9位,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后发优势比较明显。

而从着眼于未来发展潜力的可持续竞争力角度观察,香港、上海、北京、深圳、澳门、广州、杭州、苏州、南京、青岛位列前十。

除了经济的维度,报告还对宜居城市竞争力进行排名,珠海、厦门、舟山占据前三甲,排名前十的还有香港、海口、深圳、三亚、温州、苏州和无锡。

此外,报告还排出宜商城市竞争力十强、生态城市竞争力十强、文化城市竞争力十强等。

“城市病”日益凸显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市化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此次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4》没有回避问题,对当下中国城市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进行了分析说明。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0.14》:多数大城市患城市病深圳居首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0.14》:多数大城市患城市病深圳居首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0.14》:多数大城市患城市病深圳居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0.14》:多数大城市患城市病深圳居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出炉,深圳是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最强的城市也是城市病最严重的城市!2016年5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在北京共同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重大成果《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6:新引擎:多中心群网化城市体系》发布会”,共同发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倪鹏飞研究员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历时大半年时间联合完成的《2016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课题组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城市竞争力格局呈现出分化趋势,人口流向成为新风向标。

特别是在近年来劳动年龄人口达到顶峰、人口红利逐步丧失的背景下,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成为中国城市竞争力差异的一个主要风向标。

第二,综合经济竞争力与可持续竞争力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规律。

随着距海距离的增加,2015年中国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呈现出典型的“∽”规律,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却呈现出正“U”型空间变化规律。

第三,城市竞争力在分化的同时出现了固化现象,城市间“马太效应”凸显。

中国城市竞争力表现较好的城市数目较少,而绝大多数城市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并且排名最靠前的十个城市和排名最靠后的十个城市之间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

第四,城市竞争力强的城市,城市病也日趋严重。

多数大城市不同程度存在城市病,人口单中心过度聚集是导致城市病的重要原因,深圳、北京、广州、上海四个一线城市均排在“城市病”指数的前十位,而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适当的南通、大连、徐州、苏州等“城市病”程度相对较低。

第五,东北大城市的竞争力弱化是东北地区衰退的重要原因。

与去年相比,大连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分别下降了1位和5位,沈阳的可持续竞争力相比去年下降了5个位次。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弱化导致了东北地区的整体表现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定位摇摆不定。目前,许多城市定位缺乏科学性,因领导更替等原因反 复变化,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还丧失许多发展机会。例如,1999 年底,南 方某市在《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具有高质量建筑 环境的中等城市。2001 年 10 月,上级提出要把其建成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 技术产业基地,有较强吸引力的产学研基地,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成 为有较强辐射力和吸引力、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秩序优良、文明富庶的现代化 区域性中心城市,争取在 2007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但 2003 年 5 月 11 日由国务 院批准的最新总体规划中,该市被定位为“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东南沿海 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浩特
惠州 0.268 17 0.137 10 0.49 22 0.516 40 78.99 22
济南 0.238 38 0.054 33 0.512 16 0.666 20 90.04 18
5
研究报告系列
嘉兴 金华 南昌 南京 南宁 南通 宁波 秦皇
岛 青岛 泉州 上海 绍兴 深圳 沈阳 石家
庄 苏州 台州 天津 威海 温州 乌鲁 木齐 无锡 芜湖 武汉 西安
三、城市竞争力:城市定位的手段与目标
城市竞争深入地调查和精细地研究,利用最新的数据、完善的指标和 先进的计量方法,对中国主要城市涉及竞争力的方面进行评估,这对于城市的定 位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 200 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述评
东莞 0.257 24 0.226 8 0.604 5 0.695 15 93.34 16
佛山 0.279 10 0.079 23 0.571 7 0.677 19 100.44 15
福州 0.214 47 0.086 19 0.463 27 0.681 18 39.58 42
广州 0.331 3 0.365 5 0.665 4 1.182 3 174.03 4
0.256 25 0.039 42 0.344 49 0.464 0.263 21 0.035 43 0.365 46 0.456 0.227 45 0.047 36 0.48 23 0.577 0.259 23 0.353 6 0.596 6 0.836 0.248 30 0.042 40 0.441 30 0.564 0.279 11 0.044 38 0.415 36 0.532 0.277 13 0.061 31 0.452 28 0.604 0.211 49 0.032 47 0.41 38 0.548
芜湖、温州、呼和浩特等发展较快。 2、中东部城市开始起飞。东部沿海小城市竞争力比较强,芜湖、马鞍山、合肥
等城市发展加快。 3、西部中心城市竞争力提升明显。呼和浩特、南宁、乌鲁木齐、重庆、成都、
西安等发展迅速,表明西部大开发对中心城市起了明显的效用。 5、环渤海特别是山东半岛发展加速。秦皇岛、威海、淄博、潍纺等发展迅速。
表 50 城市竞争力排行榜
指标 人才本 排 企业本 排 生活环 排 商务环 排 城市综 排
名 体竞争 名 体竞争 名 境竞争 名 境竞争 名 合竞争 名





北京 0.359 1 0.461 2 0.786 2 1.536 2 323.31 2
长春 0.242 33 0.072 26 0.358 47 0.621 25 64.77 27
2
研究报告系列
合优势、专门优势和个性特色,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产业定位。 在确定了资源环境和产业定位之后,接下来就是城市功能定位。城市功能定
位的步骤如下:(1)城市功能影响因素分析。搞清不同功能的影响因素,并建立 相应的指标体系。(2)建立指标分析模型。运用若干城市的相关数据,运用数学 方法,进行大量的计量研究和检验,确定各环境要素对城市各功能的敏感度,然 后建立若干功能定位的计量模型。(3)定位竞争力指数的计量。功能定位竞争力 指数是指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某一功能的竞争力大小。将城市相关数据、 竞争力数据和相关指标敏感度代入相关的竞争力模型,可计量一个城市功能定位 竞争力指数。(4)同一功能定位竞争力指数的比较。在全球或区域城市体系中, 通过同一功能的竞争力指数大小的比较,可以确定一个城市的功能。(5)基本功 能的确定。对于一个城市特别是小城市不可能拥有太多的功能。因此,必须确定 城市的基本功能,通过城市不同功能的竞争力指数比较,可以确定城市功能的优 先序,然后确定城市的基本功能。通过对城市资源、产业和功能的定位,可以发
哈尔 0.27 15 0.077 24 0.502 17 0.693 16 48.5 33

杭州 0.268 18 0.101 15 0.543 10 0.809 8 145.3 6
合肥 0.242 34 0.052 35 0.405 39 0.551 33 43.81 38
呼和 0.23 43 0.034 46 0.378 43 0.485 43 37.56 43
(二)中国 50 个城市的 4 个分项竞争力评述
在对综合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报告开发了竞争力的新的解释框架,并利用 问卷调查和标准统计数据,在 200 多个初始指标的基础上,形成 128 个要素指标, 54 个指数指标,4 个分项竞争力指标,对其中 50 个最具竞争力 4 项分力进行全 面的计量评估和研究(详细数据见第 19 章)。其中 50 个城市在 4 大类分项竞争 力的大致表现如下: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突飞猛进,竞争日趋激烈。经 济一体化和全球化,使国家边界变得不太重要,城市的作用日益突出。换言之, 国家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城市竞争力上。同时,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引起的国际 分工,导致了城市分工。因此,在全球化下,城市要实现最优发展,必须扬长补 短,对城市进行准确定位,制定竞争和发展战略。城市定位不仅明确了城市竞争 力之所在,更重要的是指明了城市发展的方向。城市通过对自身资源和环境的分 析,确定自身最优的功能定位,最佳配置城市内外的资源,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最大化市场份额,可以最大化地创造财富和提升城市竞争力。
长沙 0.267 19 0.06 32 0.416 35 0.623 24 59.97 28
常州 0.288 9 0.065 28 0.491 21 0.545 37 84.72 20
成都 0.246 32 0.054 34 0.443 29 0.71 13 76.66 23
大连 0.237 40 0.117 14 0.501 18 0.748 11 114.55 11
在生活环境竞争力排名列前 10 位的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东莞、
4
研究报告系列
南京、佛山、天津、苏州、杭州。从地域分布来看,这些城市主要是南方的沿海 城市,在总体上,东南沿海城市的生活竞争力较内地强,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 经济改革开放的地域特征。
在商务环境竞争力排名列前 10 位的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 武汉、南京、杭州、重庆、沈阳。从商务环境竞争力的分布来看,明显是特大城 市强于中小城市,反映了特大城市在信息网络、服务设施等方面的优势。
3、静态定位。城市定位根据城市竞争力的变化而变化。目前,许多城市在
1
研究报告系列
其城市竞争力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其城市定位没有进行相应变化,结果不但原来 的地位没有保住,新的机会也没有抓住。例如,北方某城曾经为中国北方的经济 金融中心,但随着该市竞争力的变化,北方经济金融中心地位已不复存在,但其 继续坚持这一定位,最终该市不仅没有成为北方经济金融中心,而且还把其他的 优势丢掉了。
现和提炼城市的属性。最后,形成城市的总体定位。 城市定位目的,首先是为了营销,吸引目标市场;其次是引导本市企业或居 民的行为活动,再次是为政府促进城市发展提供指导。要达此目的,首先要做到 定位科学准确,其次要做到形象表达上具有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聚集资源,最优化地配置资源,最有效地转化资源,最大化地占 领目标市场,提升城市竞争力。为此,城市定位应根据科学性、差异化、独特性、 生动性和简练性原则,遵循以下九大定位法则。“开山”定位法、“慑心”定位法、 “聚焦”定位法、 “点睛”定位法、 “领先”定位法、“追标”定位法、 “守 雌”定位法、“攀龙”定位法、“关联”定位法。同时本报告提出地图定位法、雷 达定位法、坐标定位法三大定位表达法。
4、以点带面,定位趋同。城市竞争力是影响城市竞争力所有因素的综合反 映。但中国目前不少城市,仅仅根据一个或几个因素,就轻率进行定位,最终必 将导致定位的失败以及定位的趋同。例如,有的城市因环境优越,就将其定位为 人居中心;有的城市因有港口,就将其定位为物流中心。
我们认为,中国城市定位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主要是因为缺乏城市定位的 理论与方法,致使城市不知如何定位。
在人才本体竞争力排名列前 10 位的是:北京、深圳、广州、上海、苏州、 厦门、温州、镇江、常州、佛山。在区域分布上,沿海城市人才竞争力较强,而 且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反映了经济发展与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动之间 的高度相关性。
在企业本体竞争力排名列前 10 位的是:上海、北京、深圳、苏州、广州、 南京、天津、东莞、中山、惠州。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江苏省和直辖市, 一方面反映了改革开放政策的经济效应,同时说明一个城市的政治资源对于企业 的重要影响。
研究报告系列
Research Report Series
2014.3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NO.2
——定位,让中国城市共赢
主编 倪鹏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
Center for city and competitiveness (CASS)
研究报告系列
一、 城市定位:一个决定中国城市发展命运的主题
随着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加深,中国城市逐渐认识到定位的重要性。但由于一 些中国城市定位不准确,给城市发展带来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如下:
1、脱离实际,定位超前。城市定位来源于城市竞争力。目前,许多城市没 有客观分析城市竞争力所在,城市定位过于超前,结果“欲速则不达”,丧失了 发展机会,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浪费。例如,南方某市本应以发展产业为核心, 但由于过分强调环境,基础设施投资过多,这不仅没有促进产业发展,反而提高 了产业发展的成本。华北某市现有人口不到 30 万,却在城市规划中决定要将该 市建成 "华北平原中心城市"、"一个新兴的国际大都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