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干光电检测系统
光MAMSK相干检测系统综述模板
光MAMSK相干检测系统综述模板1、简介光MAMSK相干检测系统(MAMSK,Mach-Zehnder自适应模式选择)是一种用来检测光纤信号的相干技术。
该技术利用两个Mach-Zehnder干涉仪,结合电子自适应相位调制器,可以实现高速、高灵敏度的光纤测量。
目前,MAMSK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光学传感、激光雷达等领域。
2、MAMSK系统原理MAMSK系统主要由两个Mach-Zehnder干涉仪和一个电子自适应相位调制器组成。
其中,第一个Mach-Zehnder干涉仪用于产生一个参考光,第二个Mach-Zehnder干涉仪则用于产生一个待测光和一个参考光的干涉信号。
这些光信号被送到电子自适应相位调制器中,该调制器能够根据反馈信号动态地改变其输出,以实现自适应的相位调节。
通过这种调节手段,可以使待测光和参考光的干涉信号达到最大干涉效应,从而提高信噪比并实现高灵敏度的相干检测。
MAMSK系统原理简单易懂,对于待检测信号需要比较高的信噪比的场合,是一种有效的相干检测手段。
3、MAMSK系统优点MAMSK系统具有以下优点:3.1 高灵敏度MAMSK系统采用光学干涉技术,相比于其他检测手段,其可以实现高灵敏度的检测,对于微弱信号的测量具有优越性。
3.2 自适应性MAMSK系统采用电子自适应相位调制器,可以根据反馈信号实现相位的自适应调节,能够消除光学干涉波动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3.3 容易实现MAMSK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制造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应用。
4、MAMSK系统应用由于MAMSK系统具有高灵敏度、自适应性和易于实现等优点,因此其在光通信、光学传感、激光雷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MAMSK系统在几项具体应用中的应用案例介绍:4.1 光通信中的应用光通信中,MAMSK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调制器驱动电路中,以实现高精度的光功率控制和光电信号调制等。
4.2 光学传感中的应用在光学传感中,MAMSK技术主要用于纤维光振动传感、纤维水平检测、光学气体传感等领域。
第五章 光电直接检测系统
① 取τ1λ为被测距离L在光谱响应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τ1。 ② 光学系统的透过率τ0λ对光谱响应范围内平均值。 ③ 把检测器的光谱响应带看成是一个矩形带宽。即在响应范围内为 常数RV,在其它区域为零。 ④根据物体的温度T查表,可计算出在考查波段范围内的黑体辐射强度, 再乘以物体的平均比辐射率,可得到物体在光谱响应范围内的辐射强度Ie。
5.2.4 系统的通频带宽度
频带宽度f是光电检测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检测系统要求f应保存原有 信号的调制信息,并使系统达到最大输出功率信噪比。系统按传递信号能力, 可有以下几种方法确定系统频带宽度。
I (ω)
0.66 ω1 = 1. 等效矩形带宽: τ0
ω 1
I (0)
2. 频谱曲线下降3dB的带宽 f2 = 3. 包含90%能量的带宽 f = 0.89 3 τ0
eη α= 称为光电变换比例常数 hν
5-3
5.1 光电直接检测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若光检测器负载电阻RL,则光检测器输出电功率为:
eη 2 P = I RL = 5-4 P RL o s hν 光检测器的平方律特性:光电流正比于光电场振幅的平方, 电输出功率正比于入射光功率的平方。
2 2 s
第五章 光电直接检测系统
非相干检测,
光 电 检 测 系 统
直 接 检 测 光 外 差 检 测
光源:非相干或相干光源 原理:利用光强度携带信息,将光强度转换为 电信号,解调电路检出信息。 调制方法:光强度调制、偏振调制。
直接检测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相干检测, 光源:相干光源 原理:利用光的振幅、频率、相位携带信息, 检测时需要用光波相干原理。 调制方法:光振幅调制、相位调制,频率调制
5-21
RVλ为检测器的 光谱响应度
光电检测技术光电检测技术试卷(练习题库)(2023版)
光电检测技术光电检测技术试卷(练习题库)1、光电检测系统通常由哪三部分组成?2、光电效应包括哪些?3、外光电效应4、内光电效应5、简述内光电效应的分类?6、光电导效应7、光生伏特效应8、光电池是根据什么效应制成的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器件,按用途可分为哪几种?9、激光的定义,产生激光的必要条件有什么?10、热释电器件必须在什么样的信号的作用下才会有电信号输出?11、 CCD是一种电荷耦合器件,CCD的突出特点是以什么作为信号,CCD的基本功能是什么?12、根据检查原理,光电检测的方法有哪四种?13、光热效应应包括哪三种?14、一般PSD分为两类,一维PSD和二维PSD,他们各自用途是什么?15、真空光电器件是基于什么效应的光电探测器,它的结构特点是有一个真空管,其他元件都在真空管中,真空光电器16、响应度(或称灵敏度)17、亮电流18、光电信号的二值化处理19、亮态前历效应20、热释电效应21、暗态前历效应22、简述雪崩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23、简述光生伏特效应与光电导效应的区别?24、简述光生伏特效应与光电导效应的联系?25、什么是敏感器?26、简述敏感器与传感器的区别?27、简述敏感器与传感器的联系?28、简述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29、简述PIN型的光电二极管的结构?30、简述PIN型的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31、简述PIN型的光电二极管的及特点?32、简述光电检倍增管的结构组成?33、简述光电检倍增管的工作原理?34、简述CCD器件的结构?35、简述CCD器件的工作原理?36、举例说明补偿测量方法的原理?37、举例说明象限探测器的应用。
38、坎德拉(Candela,cd)39、象增强管40、本征光电导效应41、信息载荷于光源的方式信息载荷于透明体的方式、信息载荷于反射光的方式、信息载荷于遮挡光的方式、信息载荷42、光源选择的基本要求有哪些?43、光电倍增管的供电电路分为负__供电与正__供电,试说明这两种供电电路的特点,举例说明它们分别适用于哪44、为什么结型光电器件在正向偏置时,没有明显的光电效应?它必须在那种偏置状态?为什么?45、为什么发光二极管的PN结要加正向电压才能发光?而光电二极管要零偏或反偏才能有光生伏特效应?46、简述三种主要光电效应的基本工作原理?47、光电探测器与热电探测器在工作原理、性能上有什么区别?48、简述光电探测器的选用原则?49、简述光电池、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及区别?50、叙述实现光外差检测必须满足的条件?51、光具有的一个基本性质是()。
外差(相干)探测系统 2013.4.26
初位相。
这二列波叠加的结果为:
x 1 2 Es {2 E cos[ (t ) ]} 2 c 2 1 2 x 1 2 cos[ (t ) ] 1 2 c / 1 2 c 2
iC t As AL cos L s
这是外差探测的一种特殊形式,称为零差探测。
外差检测与直接检测的性能比较
• 探测能力强:光波的振幅、相位及频率的变化 都会引起光电探测器的输出,因此外差探测不 仅能够检测出振幅和强度调制的光波信号,而 且可以检测出相位和频率调制的光信号
基本特性
fs fL
(8.1 - 16)
外差探测具有更窄的接收带宽,即对背景光有良好
的滤波性能。
• 滤波性能好
– 形成外差信号,要求信号光和本征信号空间严 格对准,而背景光入射方向是杂乱无章的,偏 振方向也不确定,不能满足外差空间调准要求, 不能形成有效的外差信号,因此该方法可以滤 掉背景光 – 同时通过检测通道的通频带刚好覆盖有用的外 差信号的频谱范围,这样杂散光形成的拍频信 号也可以被滤掉
那么测出这个低频的波速,也就测出了光速。
问题5:如何将光信号变成含低频成份的“光 拍”信号?
原理:根据振动叠加原理,两列速度相 同、振面相同、频差较小而同向传播的简谐
波的叠加即形成拍。
设有两列振幅相同、频率分别为f1和f2,且 频差△f= f1-f2很小的二列波:
E1 E cos(1t k1 x 1 ) E2 E cos( 2t k2 x 2 )
•
q / h ; :
两束光频率必须足够接近,差频信号才能处于探测器的通 频带范围内
光电干涉检测技术与系统
现代光电干涉检测技术与系统——多参数OCT 系统方向现代光电干涉检测技术是光干涉理论和现代光电检测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原理的综合应用。
激光的出现开创了光干涉检测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激光干涉测量被广泛地应用于长度、角度、微观形貌、光谱等领域。
现代光电干涉检测技术正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所用光源涵盖了从微光到紫外的所有波段;探测器探测灵敏度和响应度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在信号处理方面,在适应环境、消除噪声、误差修正处理、测量数据速度和可靠性等方面有明显提高;光学系统的集成和小型化有明显进展。
其中,OCT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无介入、无损伤等优点,其分辨率可高达1-10μm ,更被称为“光学活检”,体现了超越传统五大医学成像技术的优势,在医学成像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传统OCT 系统无法测定光学材料的偏振效应和双折射性质,因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多参数光学相干层析技术是偏振OCT 的一个分支,它利用偏振光成像,在继承了传统OCT 优点的同时,还具有可检测样品的背散射率、双折射率、光轴分布、折射率、厚度等多种参数的特点,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医学诊断技术。
由于多参数OCT 以提取样品的多种参数为目标,因此其数据处理系统不仅需要对干涉电信号进行放大、解调、滤波等处理,还需要针对不同特性参数设计合适的提取算法,有效、精确地获取样品各类参数分布,以作为进一步形成图像显示的基础。
因此,设计高效的数据处理系统,是研制多参数OCT 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实现阶段,全光纤型偏振OCT 较空间型偏振OCT 器件发挥了更加优良的作用,为方便调整光路,前者的系统光路采用保偏光纤连接,这就使得各光学元器件的光轴无需必在同一水平线上。
同时,最终成品总器件体积更小,更便于发展成为便携式装置。
光电探测器C 宽带光源SLD A/D 光电探测器A A/D A/D 光电探测器BHe-Ne 激光器起偏器光纤偏振开关1×2耦合器2×2耦合器2×2耦合器放大、滤波放大、滤波放大、滤波准直器偏振分束器偏振控制器FPGA USB 计算机光路A 光路C样品台X准直器偏振控制器Y 光学快速扫描延迟线固定反射镜光路B全光纤化多参数OCT 光路结构如上图所示。
《光电检测技术》课件
生物医学
光电检测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 应用包括光谱分析、荧光成像、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有助于疾 病的诊断和治疗。
工业生产
光电检测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 用包括产品质量检测、生产线自 动化控制等,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光电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光电检测技术 将逐渐实现智能化,能够自动识别和分类
目标,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
微型化
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光电检测器件 将逐渐微型化,能够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如生物医疗、环境监测等。
高光谱成像
高光谱成像技术能够获取目标的多光谱信 息,有助于更准确地分析物质成分和状态 ,是光电检测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多模态融合
将多种光电检测技术进行融合,实现多模 态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利用光电检测技术快速读取条形码的设备
详细描述
光电式条形码阅读器通过发射光源和接收装置,快速扫描条形码并将光信号转 换成电信号,实现快速、准确地读取条形码信息。广泛应用于超市、图书馆、 物流等领域,提高信息录入效率和准确性。
光电式指纹识别系统
总结词
利用光电检测技术进行指纹识别的系统
详细描述
光电式指纹识别系统通过发射光源和图像传感器,获取指纹的反射光信号,再转换成电信号进行处理。系统能够 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指纹识别,广泛应用于身份认证、门禁控制等领域,提高安全到探测器表面时,光子与材料中的电子相 互作用,使电子从束缚状态跃迁到导带,形成光生电压或电流,从而实现对光 信号的探测。
03
常见的光伏探测器有硅、锗等。
光子探测器
光子探测器是利用光子效应制成的探测器,主要应用于紫外、可见和近红外波段的探测。
相干光通信系统
频谱效率
分析相干光通信系统的频谱效 率,比较其与其他通信系统的 优势和劣势。
动态范围
测试系统的动态范围,了解系 统在强弱信号下的工作表现。
实例展示与效果评估
实例一
01
某城市骨干网升级改造项目,采用相干光通信系统实现高速数
据传输,提升网络性能和稳定性。
实例二
02
某山区通信网络建设项目,由于地形复杂,传统通信手段难以
覆盖,采用相干光通信系统实现稳定可靠的通信服务。
效果评估
03
通过实际运行数据和用户反馈,评估相干光通信系统在实际应
用中的性能表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系统功能。
05
相干光通信系统的
应用前景与展望
应用前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速数据传输
相干光通信系统具有高速数据传 输能力,适用于大容量、高速率 的数据传输场景,如数据中心、 云计算等。
实验设备
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光放大器、光滤波器、光 耦合器等,确保设备性能稳定且符合实验要求。
3
实验参数
设定合适的调制方式、码速率、信噪比等参数, 以便更准确地评估相干光通信系统的性能。
实验结果与分析
误码率
通过实验测量相干光通信系统 的误码率,分析系统在不同信
噪比下的性能表现。
传输距离
测试系统在不同传输距离下的 性能,评估系统的传输距离与 信号质量的关系。
智能光网络
量子相干光通信
将相干光通信系统与智能光网络技术相结 合,实现动态、灵活的网络配置和管理。
探索量子相干光通信的原理和应用,为未 来的信息传输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解决 方案。
04
相干光通信系统的
实验与实例
《光电检测技术》全【2024版】
3.4 金属卤化物灯——第三代光源
1、工作原理 :
(1)放电管内金属卤化物蒸发,向电弧中心扩散 (2)电弧中心,金属卤化物分子分解为金属原子和卤原子 (3)金属原子处于高能级时产生辐射,并参与放电 (4)金属原子和卤素原子向浓度低的管壁区域扩散,并在 低温区重新复合为金属卤化物分子,依次循环
(2)光源色温:
a.色温:辐射源发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 光的颜色相同,则黑体的这一温度称为该辐射源的色温
b.相关色温:光源的色坐标点与某一温度下的黑体辐射 的色坐标点最接近,则该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相关 色温。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3.2 热辐射光源
1、太阳光 :直径约为1.392×109m的光球,到地球的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3.1 光源的基本参数
3、光谱功率谱分布:光源输出功率与光谱的波长关系 常见的光谱功率分布有四种型式: 线状光谱:有若干条明显分隔的细线组成; 带状光谱:由分开的谱带组成,谱带又包含许多谱线; 连续光谱:谱线连成一体; 复合光谱:由以上三种光谱混合而成。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3.1 光源的基本参数
4、空间光强分布: (1)许多光源的发光强度在各个方向是不同的。 (2)若在光源辐射光的空间某一截面上,将发光强度 相同的点连线,就得到该光源在该截面的发光强度曲线 ,称为 配光曲线;
(3)HG500型发光二极 管的配光曲线。
(4)为提高光的利用率,一般选择发光强度高的方向 作为照明方向。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Pi
单位:流明每瓦
0.38e ()d
Pi
Km
0.78
V ()d
0.38
0.78
可见辐射通量在输入功率中所占比例: V
第八章-相干变换与检测
如果把信号的测量限制在差频的通带范围内,则可得到通过以IF 为中心频率的带通滤波器的瞬时中频电流为
iIF 2 AS AL cos L S t L S
在中频滤波器输出端,瞬时中频电压为
VIF 2 AS ALRL cos L S t L S
在中频滤波器输出端输出的有效中频功率就是瞬时中频功率在中 频周期内的平均值,即
举例:如果取差频信号宽度(S L ) / 2 为探测器后面放大器的通 频带 f ,即f (S L ) / 2 fS fL ,那么只有与本地振荡光束混
频后相干信号落在此频带内所对应的杂光才可以进入系统,其它
杂光所形成的噪声均被放大器滤掉。因此,相干探测系统中不加
光谱滤光片其效果仍比加滤光片的直接探测系统好得多。例如,
写成等式并展开,则有
iP Et2 t AS 2 cos2 St S AL2 cos2 Lt L
AS ALcos L S t L S AS ALcos L S t L S
用平均信号光功率PS 和平均本振光功率 PL 表示
iP
2
PS 2
PL 2
PS PL cos L S t L S
LS L S
相干探测的特点
从理论上讲,在探测能力方面相干探测与直接探测相比,有如 下几个特点。
1. 转换增益高 相干探测时,光电探测器经单位电阻输出的信号
功率为
PIF
2
e
hv
2
PS
PL
直接探测时,光电探测器经单位电阻输出的信号功率为
SP
e 2
hv
PS 2
在同样信号光功率条件下,这两种探测方法所得到的信号功率 比G(转换增益)为
PIF
VIF 2
直接探测和相干探测
光电 探测器
电信号
E E0 cos(2 vt 0 )
人眼和探测器 可以响应平均光功率
ΦE
2 0
平方律器件
光-电信号变换 光信号
光电 探测器
电信号
E E0 cos(2 vt 0 )
光的频率:1014~1015Hz 探测器响应频率<1010Hz
光-电信号变换 光信号
9.2.2 相干探测的条件
满足波前匹配条件:
1.相干探测空间条件 2.相干探测频率条件 3.相干探测偏振条件
1 相干探测空间条件
--信号光和本振光在空间上的角准直(共轴)
为什么需要角准直?
I hs S 2a s ar cos(t )
探测器接收面上沿x方向各点的相位不同 信号光和本振光的波前在光混频器表面上 没有相同的位相关系 导致混频输出电流信号减小 探测器表面各点 探测器表面各点 相位相同时:处处相等 相位不同时:处处不相等
外差探测 S 2a s a r 2 I hs RL 2a s2 a r2 a r2 r 2 G 4 8 2 8 2 2 I ds RL as 4 as s a 2 S s 直接探测 2
2
注意:功率为幅值有效值的平方
2
4 s h f
4 s SNRh h f
外差探测的量子探测极限
仅考虑信号光引起的散粒噪声限制
相干探测:
直接探测:
s SNRd 2h f
4 s SNRh h f h NEPh f 4
NEP d
2h
f
相干探测信噪比高,最小可探测功率更小
2
H
光学相干检测原理
光学相干检测
光学相干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无线电波外差探测原理基本一致,故又称光外差检测。
它是利用光的相干性将包含有被测信号的探测光和作为基准的参考光在满足一定条件下进行混频,输出两光波的差频信号的一种检测技术,其基本原理如下图:
图1 相干检测基本原理
设探测光、参考光的光电场分别为:
)cos S S S S t (ωA (t)E ϕ+=
)cos L L L L t (ωA (t)E ϕ+=
则光电探测器输出的光电流为:
2
)]()([)(t E t E t I L S +=β
其中,β为光电变换系数。
光电流表达式展开后前两项为直流项,第三项为和频,合频频率太高不能被光电探测器检测到,第四项为差频项,表达式为: ])()cos[()(S L S L L s O t A A t I ϕϕωωβ−+−=
Δω=ωL -ωS 是光频差,Δφ=φL -φS 是相位差。
当Δω=0时为外差检测的特殊形式,即零差检测。
参考光的各项参数是已知的,从输出电流中即能解调出信号光的频率、振幅、相位等信息。
相干检测是一种间接检测技术,它把高频光信号转换到易于检测的中频信号上,具有转换增益高、检测能力强、信噪比高等优点,在光通信、测量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OFDR(光频域反射)技术中,由于背向瑞利散射光频高且信号十分微弱,采用外差检测可获得较好的信号。
图2 OFDR基本原理
光纤中每一位置瑞利散射信号经过耦合器并与反射回来的参考光发生干涉,产生拍频信号被光电探测器检测到。
拍频信号大小映射为物理距离,用于光纤沿线定位,定位精度可达毫米级别。
光电检测系统
被动系统
光信号来自被测物体的自发辐射
信息载入光学信息的方式-光电变化的基本形式
信息载荷于光源的方式
如图(a)所示,为信息载荷于光源中的 情况(或光学信息为光源本身),如 光源的温度信息,光源的频谱信息, 光源的强度信息等。根据这些信息可 以进行钢水温度的探测、光谱分析、 火灾报警、武器制导、夜视观察、地 形地貌普查和成像测量等的应用。
U 0 0 DR 光电变
换系数
透过率
信息载入光学信息的方式
信息载荷于反射光的方式
通常分为两种:镜面反射:用来判断 光信号的有无。如光准直,转速等; 漫反射:检测物体表面的外观质量。
U 0 Er1 r2 BR
疵病信 号电压
正品表 被测表 面的反 面的照 射率
度
疵病表 光电接收器件有 面的反 效视场内疵病所 射率 占地面积
全部操作: 检测器具 检测过程
传感器、检测仪器、检测装置、检测系统 信号采集、信号处理、信号显示、信号输出
例:空调机测量控制室温 被测对象: 室内空气 被测信息: 温度 检测器具: 温度传感器 --- 热电阻、热电偶
操作过程:空气 热敏电阻 电信号 处理 显示
空调机
返回
测量
直接测量:对仪表读数不经任何运算,直接得出被测量的数值。 例如:
信息载入光学信息的方式
信息载荷于遮挡光的方式
如图(d)所示为信息载荷于遮挡光的方式,物体部分或全部 遮挡入射光束,或以一定的速度扫过光电器件的视场,实现 了信息载荷于遮挡光的过程。
可用于检测物体的位移量&尺寸。主要用在测微计,尺寸检测仪 以及光电计数,光开关等领域。
U 0 EbRl
输出位移量 的信号电压
测控试卷测控仪器设计
试卷编号:( A )卷测控仪器设计课程课程类别:必闭卷考试日期:2、本试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3、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厂一、填空题1.仪器误差的来源有、和运行误差。
2、动态偏移误差和动态重复性误差在时域表征动态测量仪器的和响应精度,,分别代表了动态仪器响应的和。
3.表征测量结果稳定地接近真值的程度的是4.测控仪器的设计六大原则是、、测量链最短原则、坐标系基准统一原则、精度匹配原则、经济原则。
5.温度的变化可能引起电器参数的改变及仪器特性的改变,引起和。
6.在设计中,采用包括补偿、环节等技术措施,则往往能在提高仪器精度和改善仪器性能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7.造型设计中常用的几何形状的尺寸比例:、均方根比例、和中间值比例。
8.标准量的细分方法有、。
9、仪器中的支承件包括基座、立柱、机柜、机箱等。
它起着联接和支承仪器的机、光、电等各部分零件和部件的作用,其结构特点结构尺寸较大,结构比较复杂。
10、导轨是稳定和灵活传递直线运动的部件,起着确保运动精度及部件间相互位置精度的作用。
其由运动导轨(动导轨)和支承导轨(静导轨)组成。
11、导轨种类很多,按照导轨面之间的摩擦性质可分为:滑动摩擦导轨、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弹性摩擦导轨。
12、在微位移机构中,微工作台的驱动方法有。
13、测控仪器中的光电系统的组成14、光电系统的设计主要是研究中的核心技术的设计问题。
15、直接检测系统:相干检测系统:16、在光电系统设计时,针对所设计的光电系统的特点,遵守一些重要的设计原则。
17、光电系统的核心是光学变换与光电变换,因而光电系统的光学部分与电子部分的匹配是十分重要的。
这些匹配包括、。
匹配的核心是如何正常选择光电检测器件。
18、照明的种类、、、。
19.光电系统中的光学部分与电子部分的匹配十分重要,这些匹配包括光谱匹配、、。
二、简答1、名词术语解释:灵敏度与鉴别力;示值围与测量围;估读误差与读数误差;分度值与分辨力2、测控仪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3、什么是阿贝原则?举例说明在仪器设计的过程中如何减少阿贝误差?4、试述同步比较测量原理的指导思想是什么?5、在导轨的设计过程应重点考虑哪些问题?爬行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是什么?6、何谓导向精度?导轨设计有哪些要求?举出四种导轨组合,并说明其特点。
光外差检测系统
于是本振光波可表示为:
则检测器上x点的响应电流为
,并认为折射率n=1。
16
则整个光敏面总响应电流为
6.3.1 光外差检测旳空间条件(空间调准 )
从式中可知,当
时,即
即可得外差检测旳空间相位条件为:
时,中频电流i最大。
即:
这个角度也被称为失配角。
显然:波长愈短或口径愈大,规定相位差角θ愈小,愈难满足外差 检测旳规定。阐明红外光比可见光更易实现光外差检测。
光路中,采用角锥棱镜替代了平面反射镜作为反射器,首先防止了反射光
束反馈回激光器对激光器带来不利影响;另首先由于角锥棱镜具有“出射光
束与入射光束旳平行不受棱镜绕轴转动旳影响”旳特点。
24
干涉测长旳光路布局和光学倍数
• 一种角锥棱镜构造 • 双程干涉仪 • 立方分光棱镜 • 光学倍频布局
25
干涉信号旳方向鉴别与计数原理
• 空间条件: • θ:两束光旳夹角,l=d:
检测器光敏面线度.
• 波长越短或口径越大,
规定相位差角θ越小,越难 满足规定.
• 频率条件: • 规定信号光和本振光具
有高度旳单色性和频率稳 定性。
信号光与本振光并非平行 而成一夹角θ
4
光外差检测系统
光外差检测与直接检测系统相比,具有如下长处: 测量精度高7-8个数量级; 敏捷度到达量子噪声极限,其NEP值可达10-20W。 可用于光子计数。
信号光和本振光旳波前在光检测器光 敏面上保持相似旳相位关系,才得式:
实质上,由于光的波长比光检测器面积
小很多,混频作用是在一个个小面积元上产 生的,即总的中频电流是每个小微分面元所
光外差检测原理示意图
产生的微分电流之和,显然要使中频电流达到最大,这些微分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差干涉
1 光学干涉和干涉测量
光学测量中,常需要利用相干光作为信息变换的载体,将 被测信息加载到光载波上,使光载波的特征参量随被测信息变 换。
光干涉是指可能相干的两束或多束光波相叠加,它们的合 成信号的光强度随时间或空间有规律的变化。
干涉测量的作用就是把光波的相位关系或频率状态以及它 们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光强度的空间分布或随时间变化的形式 检测出来。
L
2 0 nds
0
2nL / 0
2 (Ln nL) 0
光波传输介质折射率和光程长度的变化都将导致相干光相位的变化,从
而引起干涉条纹强度的改变。干涉测量中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改变光载波的特 征参量,以形成各种光学信息的。
I x, y A x, y1 x, ycos x, y
干涉条纹不随时间变化,呈稳定的空间分布。随着相位差 的变化,干涉 条纹强度的变化表现为有偏置的正弦分布。可 以看出,干涉条纹的强度信息和被测量的相关参数相对应,对 干涉条纹进行计数或对条纹形状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得到相应 的被测信息。
② 当两束光的频率不同,干涉条纹将以 的角频率随时
光纤马赫曾德干涉仪 光纤杨氏干涉仪
光纤多光束F-P干涉仪
三 同频率相干信号的相位调制与检测方法
当两束相干光束的频率相同时,若被测量变化使 相干光波的相位发生变化,再通过干涉作用把光波相 位的变化变换为振幅的变化,这个过程称为单频光波 的相位调制。
1 相位调制与检测的原理
干涉条纹的强度取决于相干光的相位差,而相位差又取决于光传输介 质的折射率 n 对光的传播距离ds 的线积分,即
第 五 章 相干检测方法与系统 主要内容:
一 相干检测的基本原理
1 光学干涉和干涉测量 2 干涉测量技术中的调制与解调
二 基本干涉系统及应用
1 典型的双光束干涉系统 2 多光束干涉系统 3 光纤干涉仪
三 同频相干信号的相位调制与检测方法
1 相位调制与检测原理 2 同频相干信号的检测方法
四 光外差检测方法与系统
第五章 相干检测方法与系统
按光学变换系统将被测量转换为光信息方式的不同,可将光 电检测系统分为非相干检测系统和相干检测系统。
非相干检测系统
相干检测系统
被测量被携带于光载波的 强度之中或加载于调制光载 波的振幅、频率或者相位变 化之中,这样的系统称为非 相干检测系统。
被测信息加载于光载波 (只能是相干光源)的振幅、 频率或者相位之中的系统称 为相干检测系统。
间波动,形成光学拍频信号,也叫外差干涉信号。如果两 束光的频率相差较大,超过光电检测器件的频响范围,将
观察不到干涉条纹。在两束光的频率相差不大( 较小)
的情况下,采用光电检测器件可以探测到干涉条纹信号, 并且可以通过电信号处理直接测量拍频信号的频差及相位 等参数,从而能以极高的灵敏度测量出相干光束本本身的 特征参量,形成外差检测技术。
A(x, y){1 (x, y) cos[t (x, y)]}
式中, A(x, y) a12 a22 是条纹光强的直流分量; (x, y) 2a1a2 / (a12 a22 ) 是条纹的对比度;
1 2 是光频差; (x, y) 1(x, y) 2(x, y) 是相位差。
①当两束频率相同的光(即单频光)相干时,有1 2 , 即 0 ,此时,
实际上,干涉条纹的强度取决于相干光的相位差,而相位差 又取决于光传输介质的折射率n对光的传播距离ds的线积分, 即
L
2 0 nds
对于均匀介质,上式可简化为: 2nL / 0
对上式中的变量L和n作全微分可得到相位变化量
2 (Ln nL) 0
2 干涉测量技术中的调制和解调
一般干涉测量系统主要由光源、干涉系统、干涉信号接收系统 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干涉测量实质上是 被测信息对光载波调制和解调的过程。各种类型的干涉仪或干涉装 置是光频载波的调制器和解调器。
1、典型的双光束干涉系统
2
r2
r1
2
d
sin
P
r1
S1
x
Sd
r2
O
S2
D
干
I
涉
光
条
强
纹
分
布
2
r2
r1
2
d
sin
2、多光束干涉系统
A0
i1
A’
G
G’
i2
I1
I1’
I2
I11
I2’
I3
I22
I3’
各透射光波叠加干涉后的干涉强度分布为
n2
I33
I
E
2
1
a2 4R
1 R2
sin2
根据光调制器所调制的光载波的特征参量不同,调制技术可以 分为振幅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和偏振调制。
二 基本干涉系统及应用
能形成干涉现象的装置是干涉仪,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光束 分成两个沿不同路径传播的光束,在其中一路中引入被测量,产 生光程差后,再与另一路参考光重新合成为一束光,以便观察干 涉现象。
2
h
当平行反射面镀以高反射膜层,即 R 1 时,4R 1 R2 1 ,可见,
当 sin 2 0时,光强 I 几乎为0;而当满足sin 2 0 条件时, I 达到极大值 I a2 。因此,多光束干涉的光强分布是由宽的暗 带相间的明亮细条纹。
3、光纤干涉仪
光纤迈克尔逊干涉仪 光纤萨格纳克干涉仪
1 光外差检测原理 2 光外差检测特性 3 光外差检测条件
五 光电直接检测系统举例
1 干涉测量技术 2 光外差通信 3 多普勒测速
一 相干检测的基本原理
相干检测就是利用光的相干性对光载波所携带的信息 进行检测和处理,它只有采用相干性好的激光器作为光 源才能实现。所以从理论上讲,相干检测能准确检测到 光波振幅、频率和相位所携带的信息。但由于光波的频 率很高,迄今为止的任何光电探测器都还不能直接感受 光波本身的振幅、相位、频率及偏振的变化,而只能探 测光的强度(注)。因此,光的这些特征参量最终都须 转换为光强的变化进行探测。而这种转换就必须通过干 涉测量技术。
以双光束干涉为例,设两相干平面波的振动E1(x,y)和E2(x,y)分 别为:
E1 ( x, E2 (x,
y) y)
a1 a2
exp{ exp{
j[1t j[2t
1(x, y)]} 2 (x, y)]}
两束光合成时,所形成干涉条纹的强度分布I (x, y)可表示为:
I (x, y) a12 a22 2a1a2 cos[t (x,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