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微电网的故障分析与保护配置研究
直流微网电能质量问题探讨
直流微网电能质量问题探讨一、本文概述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直流微网作为一种新型电力系统结构,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直流微网以其高效、灵活和可靠的特点,在分布式能源接入、储能系统整合、电动汽车充电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然而,随着直流微网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其电能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直流微网电能质量问题,首先简要介绍了直流微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然后重点分析了直流微网电能质量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包括电压波动、谐波污染、不平衡度等方面。
接着,本文深入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优化措施。
本文总结了直流微网电能质量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直流微网的电能质量提升和稳定运行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直流微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也希望本文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工程师的关注,共同推动直流微网电能质量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二、直流微网电能质量问题分析随着直流微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其电能质量问题逐渐显现并引起关注。
直流微网电能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电压波动与闪变、谐波与间谐波、不平衡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直流微网内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电压波动与闪变是直流微网中常见的电能质量问题。
由于直流微网中的电源类型多样,如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其输出功率受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导致直流母线电压发生波动。
直流微网中负载的频繁投切、非线性负载的增多等因素也会导致电压波动与闪变。
这些问题可能对微网内敏感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如数据中心、医疗设备等。
谐波与间谐波问题也是直流微网电能质量的重要方面。
在直流微网中,非线性负载如电力电子变换器、整流器等广泛应用,这些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谐波与间谐波,对直流母线电压造成污染。
直流配电网故障分析和继电保护综述 杨智诚
直流配电网故障分析和继电保护综述杨智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交流配电网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电力供应需求了直流配电网逐渐成为城市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保证直流配电网的稳定运行就必须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本文研究的是直流配电网故障分析和继电保护综述。
关键词:直流配电网;故障分析;故障检测与定位;故障隔离随着供电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直流配电网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直流配电技术的应用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要想保障直流配电网的稳定运行,需要对相应的保护技术和措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虽然柔性直流配电技术相较于传统的交流配电技术拥有众多优势,但其目前还处在发展阶段,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柔性直流配电技术目前的发展瓶颈主要包括以下3点:①直流潮流控制技术;②直流变压技术;③直流故障检测、识别和隔离技术。
其中直流故障快速检测、可靠隔离对保证柔性直流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直流系统故障检测识别和隔离技术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3个方面:1、直流配电网故障特性分析直流配电网故障的暂态特性对分析故障原因,进行故障定位,实施故障隔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分析直流配帝王的故障特性是开展相应故障分析和机电保护工作的第一步。
直流配电网的故障暂态特性有很多种,这主要是受到了换流器类型、系统结构以及系统控制策略等因素的影响。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故障暂态过程会形成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用传统的故障特性分析法很难对直流配电网的故障特性进行准确并且有效的分析,因此创新和寻找新的分析方法十分重要。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应用较多的有,通过简化等效故障放电回路,求解不同阶段所对应故障电流的解析表达式来对故障暂态过程进行描述。
2、直流配电网故障检测与定位原理2.1 电压/电流保护电压/电流保护是通过增大或减小电流幅值,寻找电压、电流变化率的变化来对故障区间进行确定的,原理简单,实现方便,是目前交流配电网中比较常用的一种保护方式,但是其动作速度和选择性很难满足直流配电网的需求,只能用于故障检测之中。
微电网的故障特性分析及保护策略研究
微电网的故障特性分析及保护策略研究微电网的故障特性分析及保护策略研究【引言】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供应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然而,微电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对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保证微电网的可靠运行,需深入研究微电网的故障特性,并基于此提出合理的保护策略。
【1. 微电网的故障特性分析】1.1 系统故障类型微电网系统的故障类型可以分为两类:外部故障和内部故障。
外部故障主要包括电网侧故障、微电网逆变器故障等;而内部故障主要包括微网中的继电器故障、电源开关故障等。
1.2 故障对微电网的影响微电网系统中的故障会对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电网侧故障可能导致微电网脱网,使得微电网无法继续供电;微电网逆变器故障可能导致输出电压波动,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微电网保护策略研究】2.1 快速故障检测与定位针对微电网中的故障,保护策略应该能够快速检测和定位故障位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故障指示器和保护继电器进行故障检测和定位。
2.2 微电网自愈能力提升微电网应具备一定的自愈能力,能够在故障发生后快速恢复供电能力。
为此,可以采用智能开关、能量存储装置等技术手段,提高微电网的自愈能力。
2.3 多重保护策略的应用为防止微电网中的故障扩大影响范围,应采用多重保护策略。
包括过流保护、超频保护、剩余电流保护等,以确保微电网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切除故障部分,保障其他部分正常运行。
【3. 研究案例】本文以某地一座微电网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系统中常见的故障,通过实验和仿真方法对微电网的故障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同时,设计了相应的保护策略,并在该微电网系统中进行了应用与验证。
【结论】微电网故障特性分析及保护策略研究对于确保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微电网故障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微电网系统的保护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实现微电网的可靠供电。
直流配电网故障分析和继电保护策略分析
识别和隔离直流配电网故障的时候,需要充分的考虑直流配电系统特点和业务需求,摆脱交流电系统的继电保护体系来研究直流电继电保护。对直流配电网进行继电保护和隔离故障,就要有机结合这两者之间的共同点,适用不同点,对实际的电力工程中隔离故障工作提出符合实际,具有新理念的继电保护原理。继电保护要和直流配电网的应用场景想结合,如果技术条件能够允许,那么就要在追求成本控制的同时加快发展速度。继电保护还需要结合测量系统,在进行继电保护工作时,要综合考虑系统动态特性以及测量产生的误差,避免因为不确定因素导致工作开展出现阻碍。
参考文献:
不能简单的将保护直流配电网和研究控制分隔开来,因为受控性的电力电子器件大多数的都存在于直流配电网中,那么直流配电网故障特征已经开始从很早之前的物理特性向着控制特性转变,电力工程研究工作人员在探究如何保护直流配电网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的结合控制方式特点,从而能够保证控制保护“一体化”推动整个配电网系统进步。
若是直流配电网系统利用其中一极进行接地,那么另一极的接地故障相当于极间短路,那么接地的这一极出现接地故障时不会对系统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的,这时的换流变压器接地方式更是不会影响其故障特性。若是直流系统和换流变压器都没有接地,那么单极故障电流就只能借助于线路的杂散电容构成一条通路,故障电流不大。可是在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的时候,是难以知晓直流线路正极与负极电压的,并且不能恢复因故障而造成的不平衡电压。电网系统中换流变压器阀侧中性点接地的时候,若出现直流接地故障就会使得变压器接地点和故障接地点利用直流配电网换流器构成放电回路,这时候就会将故障特性和故障电阻之间形成必要的关系,清楚故障之后,直流线路的正极和负极电压都可以恢复到直流配电网的正常水平。
浅析柔性直流输电网故障保护的配置及原理分析
摘要:柔性直流输电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技研究中都是占有重要地位的,所以对柔性直流输电网故障保护的配置及原理分析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在对柔性直流输电网故障保护的配置及原理分析中主要研究柔性直流输电网的故障保护问题以及故障保护实现需要排除的困难,然后对柔性直流输电网故障保护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和配置方案,同时在排除柔性直流输电网故障的时候需要系统的对直流输电网系统进行测试,了解柔性直流输电网的结构和配置原理。
(一)常规保护策略
保护策略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柔性直流输电网出现的故障,常规的策略是采用交流电网原理,这一策略的提出是针对最早的直流输电网,当然在柔性输电网故障保护中仍然是可行的,但是交流电网的保护策略对电网保护系统的敏捷性和选择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交流电网保护策略在速度上的要求性很高,如果敏捷度大于10ms的话可能会导致故障电流上升到不可控的地步,导致部件的造价大幅度提高,同时也会导致效率降低,所以当直流电流大于规定值时应该转移开关动作并且启动整个断流过程[1]。
四、柔性直流输电网故障保护的配置方案及策略
为保证柔性直流输电网在应用中的稳定运行和发展,对于柔性直流输电网的故障保护提出了一系列的配置方案,根据柔性直流输电网的现状分为主要保护方案和后备保护方案,主要保护方案是对直流输电线进行波保护,波保护可以应用于常规的直流输电网系统,柔性直流输电网系统的保护也在参考了波保护的前提下运用了一系列的保护方案,然后根据波保护中的波变化大小来排除故障,同时保护的时间也与波的变化率相关,但是参考波保护来采取保护方案的同时也需要考虑波保护排除故障的灵敏性和抗干扰性,要保证采取的保护配置方案是可行的并且能够可靠运主要是采用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对直流输电网系统进行后备保护,但是后备保护方案的动作时间太长,对柔性直流输电网来说,动作时间太长的话交流差动保护很有可能会在直流后摆保护之前进行动作,就会导致换流站结束运行,可能会加大柔性直流输电网的故障保护的范围,对于柔性直流输电网的后备保护应该考虑后备保护的灵敏性和及时性,还同时应该考虑速度反应的问题,对于这两种保护方案提出的相应的配置方案是在柔性直流电路发生故障后应该将故障信息在第一时间在整个直流网中以波的形式快速传播,达到最快时间内排除故障和采取措施。
微电网故障分析及保护配置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目的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能源供应的不稳定性,微电网成为了解决能源供应的重要手段。
微电网由多种能源来源、储能装置和负载设备组成,能够实现局部区域能源的自给自足。
然而,微电网由于其复杂的组成和运行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容易发生故障,给能源的供应和使用带来诸多困难。
因此,对微电网的故障进行分析和保护配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微电网故障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合理的保护配置方案,以确保微电网的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
具体目的如下:1.研究微电网的故障类型和发生机理,准确分析故障对微电网运行的影响;2.探讨微电网故障的诊断方法,提出一种有效的故障定位技术;3.研究微电网的保护配置原则,提出可靠的保护配置方案;4.建立微电网故障分析和保护配置模型,为微电网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微电网故障类型和发生机理分析:通过对微电网的运行特点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并深入研究故障的发生机理和传播过程。
2.微电网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综合运用故障诊断技术和智能算法,提出一种基于故障特征和传感器数据的故障诊断方法,实现对微电网故障的准确定位。
3.微电网保护配置原则研究:考虑微电网的结构和特点,分析保护配置对微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提出一套合理的保护配置原则。
4.微电网故障分析和保护配置模型建立:基于以上研究,建立微电网故障分析和保护配置模型,为实际微电网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将采用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等方法,分析微电网故障的特性、定位方式及保护配置的原则,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验证。
三、研究意义随着微电网应用的普及和发展,对微电网故障分析和保护配置的研究成为一个迫切的需求。
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了对微电网故障分析和保护配置的宏观理解,为微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2.通过对微电网故障的分析和诊断方法的研究,提高了微电网故障的定位准确性和诊断效率;3.通过对微电网保护配置原则和方案的研究,提高了微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4.为微电网的进一步优化和提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微电网故障分析及保护配置开题报告
某某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微电网保护开题学院(系):年级专业: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如今化石能源逐渐枯竭及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寻找新的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无可阻挡的事实。
就电力行业而言,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的发布,分布式发电相关政策密集出台[1]。
分布式发电具有投资省、发电方式灵活且不污染环境等优点,然而分布式电源( Distributed Generation,DG) 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等特点,大量并网将会给电网带来诸多不利影响[3]。
微电网是一种将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装置、变流器以及监控保护装置有机整合在一起的小型发配电系统。
凭借微电网的运行控制和能量管理等关键技术,可以实现其并网或孤岛运行、降低间歇性分布式电源给配电网带来的不利影响[13]。
但微电网的不断接入极大地改变了原来配电网的结构,必须对微电网的电能质量、控制方式以及保护方法等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国内关于微电网保护的研究对于微电网的保护系统来说,其在并网和孤岛两种不同运行模式下故障电流存在巨大差异,这已成为保护整定和配置的一个难题。
为此,有必要针对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微电网开展精确的故障分析,从而为建立完整的微电网继电保护系统提供基础[6]。
目前国内对于微电网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1.在微电网并网模式和孤岛模式中采用相同的保护策略,通过相邻保护单元之间相互交换带方向的故障信息,确定故障范围,快速动作切除故障。
2.对配电网中常见的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原理进行改进,在故障判据中加入低电压加速动作因子,实现无需借助通信的低电压反时限过电流微电网保护。
3.提出开发智能继电器测量线路两端的同步信息,实现微电网线路的差动保护。
4.设计了一种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核心的微电网保护系统,保护方案为利用采集到的电压参数和故障方向信息进行矩阵运算,通过运算结果判定并隔离故障区域。
直流微电网的故障分析与保护配置研究
具体 分析 了母 线 、 支路 和 变流 器 3个关键 组成 的保 护措 施 , 可 为 实现 直 流 微 电网可 靠保 护 、 促进 系 统 安稳运 行提 供参 考 . 关键 词 : 继 电保 护 ; 直流微 电网 ; 故 障响应 特性 ; 保护 配 置
D O I : 1 0 . 1 1 8 6 0  ̄. i s s n . 1 6 7 3 — 0 2 9 1 . 2 0 1 5 . 0 2 . 0 1 0
直 流 微 电 网 的 故 障 分 析 与 保 护 配 置 研 究
李智诚 , 和敬 涵 , 王小君 , T o n y Y i p
mo r e ,t h e f a u l t r e s p o n s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DC mi c r o g r i d i s s t u d i e d b o t h t h r o u g h me c h a n i s m a n a l y z i n g
Ab s t r a c t : Wi t h i n mi c r o g r i d s y s t e ms ,DC p o we r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h a s t h e p o t e n t i a l t o o f f e r h i g h e r o v e r a l l s y s t e m e f f i c i e n c y ,l o we r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c o s t a n d l e s s s p a c e u s a g e .Ho we v e r ,t h e l a c k o f e f f e c t i v e s o l u — t i o n s t o d a t e f o r e l e c t r i c a l f a u l t p r o t e c t i o n o f DC s y s t e ms r e p r e s e n t s a s i g n i f i c a n t b a r r i e r t o mo r e wi d e s p r e a d a d o p t i o n o f DC p o we r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f o r mi c r o g r i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Th i s p a p e r p r e s e n t s a s i mp l i — f i e d mo d e l o f DC mi c r o g r i d b 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s y s t e m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g r o u n d i n g me t h o d s .F u r t h e r —
低压直流微电网运行控制与优化配置研究共3篇
低压直流微电网运行控制与优化配置研究共3篇低压直流微电网运行控制与优化配置研究1低压直流微电网运行控制与优化配置研究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人们对能源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也越来越关注和重视。
以低压直流微电网为代表的分布式电源系统因其安全、稳定、环保等优势而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低压直流微电网作为一种新的能源供应模式,在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等设施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运行控制及优化配置成为了研究热点。
低压直流微电网的组成主要包括分布式电源、能量存储、负载、转换设备等,同时需要一套完善的控制及优化策略才能够实现高效、安全、稳定的运行。
在运行控制方面,主要包括负荷匹配、能量管理、电池管理等方面。
而在优化配置方面,则包括电源选择和容量配置、能量储备和储存方式选择等方面。
对于低压直流微电网的运行控制方面,负载匹配是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电网的供需负荷平衡和能量利用效率。
因此,在负载匹配方面,需要根据实际场景,将各个负载按照功率需求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合理的电器选型及连接方式来实现负载的匹配。
此外,低压直流微电网中如何合理分配能量、实现能量管理也是研究的重点。
具体来说,通过建立电能的传递模型来分配电能;在电池管理方面,通过实时采集电池的状态参数,以及预测负载的能量需求,采取合理的充电和放电措施,避免电池的过充和过放。
对于优化配置方面,电源选择和容量配置是主要的问题。
对于能源供应的选择,应根据实际场景中的能源情况进行匹配,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同时,需要按照负载需求、地理位置等选择合适的容量,并结合合理的存储方式,如电池、超级电容等,确保电能的足够储备。
此外,在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和调控,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测系统,实现系统生命周期管理。
为了更好地实现低压直流微电网的运行控制与优化配置,需要基于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不断加强探索和创新。
通过构建低压直流微电网的仿真平台,进行系统性能分析、效益评估和优化设计,加强对其运行特性进行研究和掌握,实现其高效、安全、稳定的运行。
直流配电网故障识别和定位技术研究
直流配电网故障识别和定位技术研究摘要:直流配电网具有电能品质高、线路耗损低等显著优势,为很多电力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所关注。
但是,直流配电网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也会出现较为繁多的故障,在对故障的认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文即针对直流配电网故障问题的识别以及相关的定位技术展开论述。
关键词:直流配电网;故障识别;定位技术;故障研究一、直流配电网故障识别技术(一)以单端量为根本的故障识别方法(1)三段式过流保护法。
该种方法被广泛应用在交流系统里。
但是,当直流配电网中被接入很多的分布式的电源的话,就会导致过流保护无法有效实现保护的选择性。
并且,由于直流网过流较快,无法满足延时以及速动性层面的要求。
因此,如果单一应用过流保护法的话很难实现有效防护,可以作为后备方案或者与其他方案进行结合。
(2)电流变化率保护法。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增强故障检测的敏感度以及检查的速度,并且借助电流变化率里的极性能够使保护的可选择性得到明显提高。
所以,能够利用对电流的变化率实施检测来对直流电网开展保护计划的规划和设计,并使用电流主向的相关信息使保护计划的可信性和可选择性得到加强。
除此以外,还可以实施保护计划的整体规划设计,综合应用电流、电压变化率的直流电网故障问题识别技术。
(3)握手法。
该方法的主要原理是使用交流断路器实现保护。
当直流电网发生故障问题的时候,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保护:①利用换流站对全部线路的具体电流方向进行检测,将IGBT设置为关闭状态;②借助电流方向对需要去除的快速开关实施选择,也就是让电流从直流母线向直流线路进行传输,如果这中间有数个选择的话,应选取电流电压最高的那个;③对交流测的所有断路器实施切断操作,保持时长为100ms,从而将直流侧中出现短路的电流减退至0;④确定需去除的快速开关并实施切除作业,调整后对交流侧的断路器实施重合,将IGBT打开;⑤对线路端的电流电压以及换流器端的电流电压进行检测,如果两者差别不大,即可实现“握手”,也就是将快速开关实施合并,完成整个过程。
直流配电网故障分析和继电保护综述
直流配电网故障分析和继电保护综述摘要:直流配电网是未来城市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直流配电网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
首先分析了基于两电平VSC换流器和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直流系统的故障特征,将故障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各阶段的故障电流解析表达式。
其次介绍了各种适用于直流配电网的故障检测和定位原理,主要包括电压/电流保护、边界保护、纵联保护、分区保护、“握手法”等。
然后,通过对比采用交流断路器、利用换流器自清除能力和采用直流断路器的3种故障隔离方案,对直流配电网的故障隔离策略进行了分析。
最后从接地方式、保护与控制一体化、故障电流限制等方面,对配电网故障分析与处理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直流配电网;故障分析;继电保护综述引言配电网中的故障恢复问题,是指配电网故障发生以后,经过故障定位和隔离,将故障排除,然后采用一系列的故障恢复策略,对配电网的联络开关及分段开关进行操作,将失电负荷转移到其他馈线或其他供电区域进行供电,快速有效的寻找到非故障区断的最佳恢复供电路径,完成配电网故障恢复的任务。
配电网故障恢复是一个多目标、多维数、多约束、多时段非线性的组态优化问题,是配电网故障自愈中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交流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是在系统允许的操作条件及电气约束下,利用网络重构将停电区域的失电负荷转供到正常供电线路上,恢复非故障区段的供电。
实际上,配电网调度员不仅需要快速有效的恢复供电,而且需要考虑开关操作寿命及有限的人力资源,要求开关操作次数尽量少。
目前国内外对故障恢复策略的研究主要针对交流配电网以及含有分布式电源的交流配电网,对含有直流配电线路的故障恢复研究还很少。
因此,本文提出含有直流配电线路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
1概述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凭借其在传输容量、线损、可靠性以及有功和无功的独立灵活控制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远距离大容量输电领域[1]。
而在电压等级较低的中低压配电网领域,直流配电技术虽然也具有可靠性高、线损小、便于光伏等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等优点,但应用才刚刚起步,目前还仅应用于一些大规模工业园区、船舶供电、轨道交通等领域。
直流微电网短路故障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直流微电网短路故障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分布式电源的大规模接入,直流微电网以其高效率、高可靠性和灵活的配置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随着直流微电网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短路故障的发生概率也随之增加,短路故障保护成为了直流微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致力于探讨直流微电网短路故障保护的关键技术,为提高直流微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本文将首先分析直流微电网短路故障的特点和保护需求,明确保护方案的设计原则和目标。
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短路故障检测算法,提出适用于直流微电网的快速、准确的故障检测方法。
同时,针对直流微电网的特性,研究合适的故障隔离与清除策略,确保在故障发生时能够迅速隔离故障区域,恢复非故障区域的正常运行。
本文还将探讨短路故障保护技术在直流微电网中的应用问题,包括保护设备的选型、配置以及与其他保护系统的协调配合等。
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所提保护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直流微电网短路故障保护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本文将对直流微电网短路故障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直流微电网概述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日益成熟,直流微电网以其高效、灵活和环保的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
直流微电网主要由分布式电源(如光伏、风电、储能等)、负荷、能量转换装置和保护控制装置等组成,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和灵活配置。
在直流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通常通过DC/DC或DC/AC变换器接入系统,直接向直流母线或交流母线供电。
负荷侧则包括直流负荷和交流负荷,通过相应的电力电子装置接入系统。
由于直流微电网中不存在交流电网中的相位和频率问题,因此其控制策略和保护方案相对简化。
直流微电网也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
直流系统中的短路故障电流上升速度快,峰值高,对保护设备的快速性和灵敏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直流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多样性导致故障特性复杂多变,给故障识别和定位带来了困难。
论述直流微电网保护研究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述直流微电网保护研究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近年来,由于化石能源的枯竭和开采难度增大,以及其造成了严峻的环境问题,新能源得到大规模推广,于此同时,诸如电动汽车、变频设备、LED 照明灯、信息设备等直流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日益增加,而基于脉宽调制(pulsewidthmodulation,PWM)的直流微电网,作为分布式电源与直流负荷更高效率的接入形式,具有效率高、供电容量大、抗干扰性好、可靠性高、控制相对简单、电能损耗低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
然而,保护技术作为直流微电网的应用瓶颈,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
直流微电网保护所面临的问题有:1)电容瞬间放电;2)器件脆弱性;3)保护整定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近年来的国内外前沿文献进行综述,为直流微电网保护的研究提供基础。
1 论文所解决的问题及意义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两电平VSC,基于目前已有的关于直流微网保护的研究成果,本文详细分析了直流断路器、直流系统接地方式、直流微网中切断或限制故障电流的方法、保护原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直流微网保护研究面临的关键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对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以至直流微网的发展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2 论文重点内容
1)保护设备。
可用于直流微电网保护设备包括熔断器、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直流塑壳/框架断路器。
其中,针对电动汽车的10ms 开断的熔断器,可满足直流微电网对速动性的要求,但仅可实现简单的选择性;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成本高昂,难以应用于中低压系统;直流塑壳/框架断路器成本较低,动作时间较快,结合适当的限流手段,可保证直流微网的安全性。
直流微电网出线电缆及母线短路故障保护
直流微电网出线电缆及母线短路故障保护汇报人:日期:•引言•直流微电网出线电缆短路故障保护•直流微电网母线短路故障保护•直流微电网出线电缆及母线短路故障保护方案设计目•实验验证与分析•结论与展望录01引言随着直流微电网的快速发展,其出线电缆及母线短路故障问题日益突出,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
背景研究直流微电网出线电缆及母线短路故障保护,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意义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于直流微电网出线电缆及母线短路故障保护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和初步实验研究上,缺乏实际应用和优化设计方面的研究。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直流微电网出线电缆及母线短路故障保护的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也得到了验证。
发展趋势随着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直流微电网出线电缆及母线短路故障保护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全面,保护装置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研究直流微电网出线电缆及母线短路故障保护的关键技术,包括故障检测、故障定位、保护装置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设计实验方案、搭建实验平台和优化保护装置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
同时,将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实际需求,对保护装置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02直流微电网出线电缆短路故障保护通过检测行波信号的幅值和极性变化,可以定位故障点。
高阻抗检测反射波法频响法利用行波在故障点与正常线路节点之间的反射时间差来定位故障点。
通过分析不同频率下行波的衰减特性,可以识别故障类型和位置。
03基于电流行波的故障定位方法0201通过测量线路阻抗,推算出故障点的距离。
传统欧姆定律法利用多个测量点,精确计算出每个测量点到故障点的距离。
直流配电系统故障分析及保护配置研究
直流配电系统故障分析及保护配置研究作者:周军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9年第04期摘要时下,传统的交流输配电系统遭受着较高的负荷压力,严重影响了系统在运行中的使用效率,其中尤以电力电子装置的大量应用,最容易导致故障的发生。
基于此情况的考量,本文首先简单分析直流配电故障的主要发生特征,接着简单综合直流配电系统的主要运行情况,着重分析解决直流配电系统故障的技术手段,以期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借以辅助技术人员挖掘直流配电系统传输电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直流;配电系统;故障分析;保护配置引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承受的总体负荷与日俱增,再加上社会生产生活对于电力能源的实际需求,呈现出了新的发展动态,因此对直流配电系统的运行方式造成了严峻的考验。
从目前来看,直流配电系统的保护技术逐渐步入到了瓶颈期,面临着设备、故障以及技术手段的多重难题,要求技术人员合理分析直流配电系统故障的特征,妥善采取技术性的解决方案。
1 浅析直流配电系统故障的发生特征1.1 故障电流急剧上升在直流配电系统线路出现接地故障的情况下,并联在 VSC 直流侧的滤波电容,往往会在发生故障的短时间内,迅速向故障点位置进行放线,加速电流数值在线故障线路的上升速度,这一点特性非常不利于检测装置与故障隔离装置迅速发挥作用。
同时,VSC 通常会在直流配电线路发生故障后,迅速锁定绝缘闸双极型晶体管,导致系统电路里的续流二极管开始向故障点放出不控整流电流,导致故障线路的电流长时间保持为急速上升的状态[1]。
1.2 故障波及范围广泛直流配电系统里面交织着极多的交往单元,主要通过换流器装置进行接入,这种线路的连接特征,使得直流配电系统在出现接地故障之后,临近的换流器出口电容就容易失控,持续向故障点位置做出放电行为。
如此一来,直流配电系统的电压数值会逐渐开始下降,影响到系统中其余并网设备的使用质量,而且其中的电动机以及交流电源等设备,往往还会持续通过二极管向故障点释放出已经短路的电流,导致出口直流电压的数值产生变化,影响到系统正常部分的运行。
低压直流配电系统故障分析及保护配置
低压直流配电系统故障分析及保护配置摘要: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或者内部保护配置、电流、电压不稳定,以及系统设施设备等出现故障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出现过电流或过电压故障、短路故障、接地故障等,影响到配电系统的正常供电。
因此,本文针对配电系统的交流侧故障、直流侧故障、负载侧故障进行了分析,探寻故障发生的原因和具体表现,提出了保护配置原则、设立保护分区,以及进行直流线路、直流母线、负载等保护配置的对策,以保证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的运行安全。
关键词:低压直流配电系统;保护配置;配电系统故障低压直流配电系统负责着电网供电,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极高。
但是在该系统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像是直流侧的短路故障,绝缘失效引发的接地故障,以及交流侧的非特征谐波问题,负载侧的分布式电源故障、储能装置故障等,这些故障的发生危及到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因此,针对低压直流配电系统进行故障的深入分析研究,以探寻最佳的保护配置方案,形成对配电系统故障的有效控制。
1.低压直流配电系统故障分析1.1交流侧故障低压直流配电系统为负荷的直流母线,直接供给电源,配电线损较小,在电网建设中应用广泛。
换流器是系统的重要装置,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在低压直流配电系统中采用双闭环控制系统进行电压及功率的控制,配电可靠性较高。
但是由于其输出基波电压,借助电压相位和幅值调控系统功率,一旦交流侧运行故障或异常,输出不对称电流,可引发交流侧故障,导致交流侧电压幅值波动,形成非特征谐波,引起系统换相失败。
1.2直流侧故障直流侧故障是指直流线路故障,比较常见的有极间短路、接地短路故障等。
直流配电采用两根电线即可,只有正负两极,当两极出现短路故障后,配电系统中电流迅速增加,为了避免过高电流损坏配电系统,直流侧的保护装置立即做出锁定动作。
在故障的初始阶段,整个配电系统中直流侧电压高,而交流侧电压较低,在换流器交流转换直流过程中,增加了电容放电的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流微电网的故障分析与保护配置研究
发表时间:2017-12-23T22:00:44.80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作者:高为举刘贵
[导读] 摘要:近年来,直流微电网故障与保护配置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 211100)
摘要:近年来,直流微电网故障与保护配置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基于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策略。
在探讨应用状况分析的同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其仿真性实验问题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直流微电网;故障;保护;配置
1基于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策略
直流微网控制策略主要分为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分布控制3种,其中分散控制不考虑直流母线变化使得各分布电源间的信息无法交互不予采用,集中控制由于需要一个传输速度较快的通信架构,目前实现较为困难,所以大部分直流微网的控制策略都选用分布控制,即基于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策略(DCbussignalcontrol)。
直流母线电压的选取,依据文中对不同直流电压对负载和线路损耗的分析,得出选择直流母线电压为48V较为合适。
直流微网作为电源输出时DBS的具体实现方式,变换器通过将母线电压幅值与自身工作状态阀值电压比较,进而决定工作模式。
直流系统中包含3类电能单元:新能源、储能装置和负载单元。
首先,直流母线电压的幅值作为信号,分为不同控制区域。
当系统直流母线电压处于状态1时,仅将新能源并入直流母线,状态2中储能装置也被加入。
其中新能源的放电阀值为U0,储能装置的放电阀值为U1。
当负载小于新能源最大功率点(曲线PS1)时,新能源的变换器与直流母线交互,使得仅新能源并网,并且变换器工作在恒压输出状态,调制母线电压至其放电阀值。
当负载电流增大,母线电压由于下垂线的控制逐渐降低,所以,当带负载PL1时,系统工作点在A点处。
当负载超过新能源最大功率点,新能源变换器检测到该状态后,改变其工作状态至恒功率输出模式,限制其输出功率为PS1。
由于按PS1曲线增长,电压会跌落较多,所以为了保持母线电压在一定范围内稳定,当电压跌落至U1以下,储能装置并入,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电压,当带负载PL2时,系统工作点在B点处。
控制模块是标准双环控制,电流内环响应速度快,电压外环通过PI调节保证电压稳定。
在恒压工作模式中,PI控制器使得直流母线电压调制到其放电阀值电压,电流按照内环输出额定值。
同时,设置了控制器的下垂曲线保证了不同新能源和储能装置能通过变换器实现功率均分。
下垂曲线公式为
U0*=Un-kI0。
(1)
式(1)中:Un为变换器放电阀值;I0为输出电流;k为下垂系数。
恒功率运行时,新能源的变换器跟踪新能源的最大功率点运行,储能装置在母线电压达到放电阀值后,按下垂控制支撑母线电压。
以上介绍了新能源模块放电方式的控制策略,对于整个系统,储能装置作为一个能量缓冲器,其控制器根据直流母线电压的不同分为充电控制和放电控制两部分。
Ub为检测的蓄电池电压;Ubh为相对于剩余容量95%时的电压;Ubl为相对于剩余容量40%时的电压,充放电电流最大值都有相应限制;Ib*为储能变换器的参考电流;Ib为变换器实际输出电流;D*为变换器的占空比;Udc为直流母线电压测量值;Udc_ref为给定参考值。
将Udc和Udc_ref比较后通过PI调节及限流环节得到电流控制环的输入参考值Ir2,若Ub小于Ubl,则Ir2=0,此时蓄电池为充电状态,参考电流为Ir1;若Ub大于Ubl,则参考电流为Ir2,此时蓄电池为放电状态。
其中,充电状态时,将Ub和Ubh比较后通过PI调节和限流环节,得到参考电流Ib1=Ib*。
通过Ib*的大小决定电池工作状态,当其大于0,变换器工作在放电状态,小于零则充电状态。
Ubh和Ubl的设置实现了储能的过冲过放保护。
2稳定直流微电网的办法分析
文章主要以Buck这一变换器作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从线性状态的角度对直流微电网稳定的相关方法进行阐述。
从上述的指引中,在开环控制状态下,VC是作为调制的指令信号而存在的;在闭环控制下,则是作为闭PI这一控制器重要的输出信号而存在的。
对于作为三角载波信号幅值的VTr,我们为了分析简便,首先会假设VTr等于一,即d等于VC。
另外,来自恒功率负载主要的影响体现在一条反馈支路上,其不仅将负增量阻抗带给了微电网,而且还造成了有不稳定的电网情况在直流微电网中存在。
为了将恒功率负载所带来的影响因素抵消,就需要将一条线性的反馈支路引入到系统之中。
分别有一个微分器以及数乘器包括在线性反馈支路之中,所引入的反馈支路并不会使系统原有的稳定平衡点发生改变,即UC和IL。
经过合理性的选择反馈系数K,能够将恒功率负载所带来的负增量阻抗的不良因素消除掉,从而使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不断提高。
3应用状况分析
虽然存在于非线性反馈之路之中的微分器能够将系统整个的稳定性提高,但是与之相伴随的是噪声的放大,并且会有很多的高次谐波在电力电子变换器之中出现,因而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很少会直接采用到微分这一环节,更多是在微分环节之前将低通滤波器加入。
作为低通滤波器截止角频率的是ωr,明显可以看出其数值应当是比Buck这一变换器所显示的开关频率要小。
为了对ωr以及K的取值范围进行分析,从而使系统的稳定性获得保证,就需要按照下述的方程对相关的小信号稳定性能进行分析。
4关于仿真性实验分析
为了对前述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文章专门对变换器所维持的微电网母线的电压情形进行了分析,在Simulink或者MATLAB办法的采用下,将直流微电网相关的仿真实验模型搭建了出来,源侧变换器其所表现出的线性状态的反馈控制是将Buck作为变换器,此时E等于四百伏,Vc等于零点五,L等于八毫亨,C等于零点五毫法,Uc等于两百伏。
当源侧变换器是作为恒功率控制存在时,其最终所输出的功率为五百瓦。
那么当恒功率负载最终的功率是两千五百瓦时,其系统等效恒功率负载则为Pcpl等于两千瓦;此时阻性负载电阻值应当是R等于四十欧。
储能单位起所采用的横流充放电控制,其最终放电的电流是三A,也就是说变换器开关的频率在十千赫兹,该仿真实验最终的结果若没有将反馈控制支路加入到系统当中,通过相关的公式计算,能够计算出系统特征值是25±j499.375;直流微电网母线的电压同变换器电感电流之间的波形,正是因为特征值实部是比零大的,因而电感电流同直流母线电压之间的发散能够使电感电流直接下降到零的位置,此时直流母线的电压便会位置在大幅度振荡状态下;反之,当在系统中将低通滤波器以及线性反馈支路加入时,从验证中得知其ωr的取值范围是ωr>50rad/s,在这个区间内,当ωr等于每秒一千二百转时,K等于一点五乘以十的负五次方。
经过演算得知其特征值实部是比零要小
的,因而能够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5结语
直流微电网的故障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诸多方面的要素与结点,而其保护配置更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因此要想获得理想的主流微电网故障处理及保护配置效果,就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最为优化可行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 张有兵,穆淼婕,翁国庆.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孤岛检测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01):115-116.
[2] 王毅,张丽荣,李和明,等.风电直流微网的电压分层协调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09):88-89.
[3] 杨忠林,查晓明.基于回路抵消技术的直流微电网稳定方法研究[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6(10):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