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素发现历程中的实验分析
生长素发现的四个经典实验
生长素发现的四个经典实验
生长素是一种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从1926年发现生长素以来,人们在研究其功能和机理上做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生长素发现的四个经典实验,它们为后来的生长素研究奠定了基础。
实验一:半胱氨酸促使胡萝卜胚芽分化
1934年,半胱氨酸被发现可以促使胡萝卜胚芽分化,而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只有无机物质才能促进植物生长。
此实验为后来生长素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实验二:伯克利传感器检测汁液中的生长素含量
1948年,Lloyd和Yamamoto通过使用伯克利传感器,成功地检测出了细胞分裂素(一种生长素)的存在。
这个发现促进了对生长素的更深入研究,并最终导致了对多种生长素的发现。
实验三:Jarvis与Mander利用生长素与拟南芥幼苗的生长关系
1990年代初期,Jarvis与Mander使用生长素使拟南芥幼苗的生长受到影响以及成熟期明显延长而成功地揭示了生长素对植物的影响。
他们的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生长素的功能和调控机理。
实验四:三联体缺失突变引起根的形态学发生
20 世纪50 年代早期,生长素体内缺失的相关基因被发现,并且在该基因发生突变的情况下,植物的根的形态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这项研究启示人们在未来可以通过基因的改变来控制生长素的含量及其对植物体系的影响。
总之,这些经典实验为生长素研究提供了基础,促进了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理解。
生长素的研究不仅仅是单纯地关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它也对我们了解生物的生长和发展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生长素发现历程中的实验分析.ppt
名师大讲堂·2013 高考总复习《生物》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
名师大讲堂·2013 高考总复习《生物》 1.从甲图可读到以下信息: (1)生长素的功能具有两重性,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植 物器官生长,浓度过高则抑制植物器官的生长。 (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 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 性大小:根>芽>茎)。 (3)曲线在 A、B、C 三点代表最佳促进效果,A′、B′、 C′点以上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促进效果, A′、B′、C′点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既 不促进,也不抑制。
名师大讲堂·2013 高考总复习《生物》
2.把栽有小麦幼苗的花盆固定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上并按图示 方向做高速圆周运动,一段时间后再回到图示位置,则整 个小麦幼苗的形状为( )
名师大讲堂·2013 高考总复习《生物》
答案:B 解析:在离心力作用下生长素会向植物的外侧壁移动,从而使 外侧壁生长素浓度高,在根处抑制生长,而在茎处促进生长, 所以会出现根向外侧弯曲而茎向内侧弯曲。
名师大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13 高考总复习《生物》
4.(2012 惠州调研一)右图表示人体(或植物体)在某种条件 变化时体内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这种条件变化和激素分别是 ()
A.口渴——抗利尿激素 B.饥饿——胰岛素 C.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向光侧生长素 D.种子萌发——乙烯
生长素的发现
3、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主要是
极性运输
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含量多,生长快 4、胚芽鞘向光弯曲的原因是 。 5、生长素在植物体中相对集中在 生长旺盛的部位 。
6、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IAA ,具有生长素效应的还 有 , 。 PAA IBA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①设计实验②提出假说 ③实验验证 ④得出结论
a 上端 b
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
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下端 地上部 地下部
下端 a
上端 b
随堂闯关
1、下列情况下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 生长情况(都是左侧单侧光照射)
课堂小结
1、在胚芽鞘实验中,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 胚芽鞘的尖端。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胚芽鞘的尖端 。 2、向光弯曲部位在 尖端以下 。 。
生长素是什么物质?
1931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 人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 种物质,经过鉴定,知道它 叫吲哚乙酸(IAA)。
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确认 它就是IAA。
生长素的发现,是从研究植物向光性开始的,通 过几代科学家经过50多年的研究完成的。 也揭示了植物向光性的最终原因。
实验一 实验二
生长,向光弯曲 自变量: 有无胚芽鞘尖端
不生长,不弯曲
现象:实验一向光弯曲生长;实验二不生长不弯曲 结论: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
(一)达尔文的实验(1880年)
实验三 实验四
生长,不弯曲
生长,向光弯曲
自变量: 锡箔片罩住的部位 现象: 实验三直立生长;实验四向光弯曲生长 结论: 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思考: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哪一部分?
脱落酸
叶、茎、根和未成 熟果实。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课件
● (4)实验验证
● a、b两组相互对比,共同证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 3.非极性运输 ● (1)概念: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不受形态学上下端的影响,如生长素可优先供给生长中心。 ● (2)实例: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类别
处理条件
实验结果
遮盖 类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弯曲生长
类别 暗箱
类
插入 类
处理条件
实验结果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小孔)弯曲生长
①向右弯曲生长; ②直立生长; ③向光弯曲生长; ④向光弯曲生长
类别
移 植 类
旋 转 类
处理条件
实验结果
①直立生长; ②向左弯曲生长; ③④中IAA的含量a=b+c,b>c; ⑤向右弯曲生长
造成的
尖端移至右侧+黑暗→ 向左弯曲生长
● 3.温特实验 ● (1)实验处理及现象
● (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会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这种化学物质被命名
为
。
生长素
● 4.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 二、植物激素
● 1.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
作用, 对部植位物 的
● 有显著影响的 微量 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5.1植物生长素
归纳总结 胚芽鞘系列实验的重要结论 高频考点
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__胚__芽__鞘__尖__端__ 感光部位:_胚__芽__鞘__尖__端___
②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_胚__芽__鞘__尖__端__ 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_不__需__要_
③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即生长部位): _胚__芽__鞘__尖__端__下__部__的__伸__长__区__
身能促进尖端下部生长。
(二)鲍森詹森的实验——完善 实验目的:探究尖端向尖端下部传递的“某种影响”是什么。
将琼脂片换成云母片可以吗?
云母片: 常作为电器绝
缘材料,物质不能 透过云母片扩散。
鲍森.詹森实验结论:书P91 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
尖端产生的影响会传送到下部, 那它为什么能使伸长区两侧生长不 均匀呢?
向光弯曲生长 不弯曲不生长
直立生长
向光弯曲生长
分析:①③和①④后
结论:感光的部位应该在尖端。 高频考点
本质是 什么?
为什么?
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猜想:书P91
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像下面的伸 长区传递了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 比向光面生长的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 弯曲。
(二)鲍森詹森的实验(1913年) 书P91 实验目的:探究尖端向尖端下部传递的“某种影响”是什么。
........................ 下端
上端
上端
四、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书P93
1.生长素的作用方式 规律:激素只有调节作用,无催化和无
提供能量的作用。
生长素既不催化细胞代谢,也不为细胞提供能量,而
是给细胞传递信息,起着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高频考点
生长素发现的四个经典实验
生长素发现的四个经典实验生长素(Auxin)是一种植物生长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下面介绍四个生长素发现的经典实验。
1. 德维尔(Darwin)和雷希纳克(Recklinghausen)的实验19世纪末期,德维尔和雷希纳克进行了一组实验,研究了生长素在植物上的作用。
他们用玻璃棒在植物的顶端轻轻地捏了一下,并观察到在捏了的那一段,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慢于未捏的部分。
他们的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的顶端含有一种控制生长的物质。
2. 卡尔·路易斯(Karl von Nageli)的实验19世纪末期,卡尔·路易斯用酒精提取出了从植物的芽和茎中提取出的可溶性物质,发现其中含有一种物质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
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3. 缪勒(Müller)的实验20世纪初,缪勒进行了一组实验,驳斥了路易斯的观点。
他通过将生长素溶于冰醋酸中,制成了一种稳定的溶液。
他在一些含有根尖形成的芽中加入了这种溶液,发现新的根尖在较早的根尖生长后出现的时间变得更早。
他的实验表明,生长素不仅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还可以影响植物的发育。
4. 艾夫瑞(Went)的实验20世纪初,艾夫瑞进行了一组著名的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他用氯化铵溶液打开了玉米胚芽的保护壳,并将玉米胚芽放在不同的方向上培养。
在向向上的芽的一侧加入生长素,发现这侧的芽生长明显促进,使芽弯曲向生长素所在的方向。
这个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方向。
以上四个实验不仅揭示了生长素的存在和作用,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贡献。
生长素发现历程总结
生长素发现历程总结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以下是对生长素发现历程的总结:1. 南洋夜莺引发研究:1898年,荷兰植物学家、医生E.帕佛特发现当南洋夜莺摄入豆粒后,其体重会增加。
这一观察启发了对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研究。
2. 研究生长调节物质的存在:早期的研究者开始意识到,植物可能会产生一种物质来调节其生长和发育。
然而,这种物质的性质和作用尚不明确。
3. 对生长素的早期研究:20世纪初,法国植物学家恩里克·波尔冈热诺发现了由南洋夜莺的树皮中提取的一种物质,可以促进花卉和水稻的生长。
他将这种物质称为"波尔冈"。
不久后,其他研究者也开始提取和研究具有类似功能的物质。
4. 施坦伯格发现植物正向性物质:1930年,美国植物生理学家约翰·施坦伯格发现了一种物质,可以促进花朵、果实和茎的生长,并且与波尔冈具有相似的作用。
他将这种物质称为"植物正向性物质"。
这一发现被认为是对生长素的首次描述。
5. 第一次生长素提取:1935年,斯旺定和明斯在植物中提取到具有生长调节作用的物质,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然而,他们并没有成功地分离纯生长素。
6. 克罗拜德分离纯生长素:1937年,美国植物学家克罗拜德与助手成功从球茎中分离出纯生长素。
这是第一次得到纯度较高的生长素样品,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7. 生长素的结构鉴定:1955年,美国化学家菲利普·卢大衍成功确定了生长素的结构。
他发现生长素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由多个环和侧链构成。
总体来说,生长素的发现经历了从最初的观察到物质提取和纯化的过程,同时也伴随了对生长素作用和结构的研究,最终揭示了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C.(1)和(4)
D.(2)和(3)
拓展训练
见课本49页技能训练
思考:1、该实验是否能说明结论? 2、如果不能,你会如何设计实验?
相对集中地分布在 生长旺盛 的部位, 如胚芽鞘 、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 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
知识框架
达尔文的实验 詹森的实验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拜尔的实验 温特的实验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产生 二、生长素的产生、
运输和分布 运输 分布Fra bibliotek、将影响植物向光性产生的物质命名
为生长素的科学家是 ( B) A、达尔文 B、温特
①产生部位:主要在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② 由 色氨酸 转变而来
2、生长素的运输:
①极性运输: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运输方式:属于细胞的主动运输)
②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
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的区分
3、生长素的分布: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尓文的向光性实验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结论:
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 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 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 向光性弯曲。
2、 詹森的实验
琼脂片
结论: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 递给下部
3、拜尔的实验
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 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C、拜尔 D、詹森
2、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及弯曲生长的 部位分别是 ( C)
A、尖端、尖端 B、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
生长素的发现史
詹森的实验
将胚芽鞘顶端切开,其中接上一块不能让化学物质通 过的云母片,胚芽鞘便失去了向光性;用一块可以让 化学物质通过的明胶块插入切开部位,胚芽鞘仍然可 以向光弯曲生长。
该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尖端与下部联系是否被阻 断,因变量是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两者之间建立 的联系是:如果胚芽鞘尖端与下部联系被阻断的话, 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如果胚芽鞘尖端与下部 联系没有阻断的话,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通过比较 即可得出下部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下 部结论,从而证明了达尔文的推测是正确的。
达尔文实验
1880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C.Darwin) 在研究植物向光性时发现,在单方向光照下, 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如果切去胚芽鞘的尖端, 或在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则单侧光不 能使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如果单侧光照射套 上透明小帽的尖端,或照射胚芽鞘下部套上锡 箔的幼苗,胚芽鞘仍会发生向光弯曲。
拜尔的实验
拜尔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胚芽鞘切面的一侧, 不照单侧光,胚芽鞘会向放置胚芽鞘尖端的对侧弯曲 生长。
• 该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尖端放置的位置,因变量是 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方向,即向放置胚芽鞘尖端的对侧 弯曲生长,从而得出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 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所致 • 詹森和拜尔的实验除了能证明达尔文所做推测的正确 性外,也可以初步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这种影响可 能是化学物质。1928年温特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的这 一结论的正确性。
生长素到底是一种什么化学(1)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 效应的化学物质,证明该物质为吲哚乙酸(IAA)。 • (2)1942年,科学家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确 认该物质就是IAA。 • (3)以后,科学家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它具有生 长效应的物质: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 等。 • 从而得出生长素不专指吲哚乙酸(IAA)一种,它是 一个家族,是由多种具有生长效应的物质组成的。
生长素发现课件
拜尔实验还是没有排除细胞接 触而产生直接影响的可能,如何进一 步证明该影响就是一种化学物质呢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4、温特的实验1928年
温特的实验证明:
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的确是一种化学物质.
温特从植物中提取出了这样的物质吗 他是怎样做出这一推测的
思维逆转:从人尿中分离得到 具有生长效应的化学物质.
反对:
弯曲生长是由于单侧光照射引起某些抑制生长 的物质分布不均造成的.
胚芽鞘向光性的另一种可能解释阅读课本P48
抑 制 生 长
抑
长
制
得
生
快
长
长 得 慢
物
物
质
质
少
多
目前,有关植物向光性原因的探究胚还芽在鞘继弯续曲.科生长 学往往就在类似这样的争议中不断发展.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具分生能力的组织,主要是幼嫩的 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不1小能黄发瓜育属.请于分雌析蕊回的答___________子__部房分.
2用何种方法可使此小黄瓜发育长大
____喷__洒__一___定__浓__度___的__生__长__素___________
这样长大的黄瓜与自然长成的有何不同
___没__有__种__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
1、在胚芽鞘实验中,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 胚芽鞘的尖端.感受光
刺激的部位是
胚芽鞘的尖.光端只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能影
响生长素的合成.
2、向光弯曲部位在 尖端下部 .
3、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主要是 主动运输 .
4、胚芽鞘向光弯曲的原因是 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含量多,生长快 .
5、生长素在植物体中相对集中在 生长旺盛的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1.生长素的产生: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 子产生,成熟的叶片和根尖虽然也产生生长素,但数量很 少。
2.生长素的分布: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大多集中 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 形成层、受精后的子房和幼嫩的种子等,而在趋向衰老的 组织和器官中则含量较少。
(3)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示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 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 素浓度范围应小于 m。 特别提醒 不要将甲图中 AA′、BB′、CC′理解为抑制阶段,这些阶段 仍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2010·南通模拟)取一正常生长的玉米植株水平放置,由 于重力影响了生长素的重新分配,根将向地生长,茎将背地生 长。下图是根、茎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下列在括号内用 相应字母标出根的近地侧(A)、远地侧(B)和茎的近地侧(C)、远 地侧(D)的位置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胚芽鞘不能生长,说明促进胚 芽鞘生长的物质是由胚芽鞘顶端产生的;本实验还缺乏一个琼 脂块直接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的对照实验,故本实验还不能 排除琼脂小块中原本含有促进生长的物质,也不能证明影响生 长的物质一定是自顶端向下运输;本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故 D 选项错误。
3.生长素的运输:
(1)极性运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
(2)横向运输: 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能使生长素在尖端产生一定程度的横向 运输,从而使尖端下部背光一侧生长比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 多。 ②横放的植物,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生长素横向运输,使茎、 根的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得多,远地侧生长素分布得少(见下图)。
(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对胚芽鞘 A 作如图所示的 处理,形成胚芽鞘 B,光照后它的弯曲情况是( ) A.Q 处向左 B.Q 处向右 C.P 处向右 D.不弯曲
【解析】 生长素的运输为极性运输,即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 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倒过来运输,当 PQ 倒置时,生长素 无法运输到作用部位,导致胚芽鞘 B 不弯曲也不生长,植物不 再生长弯曲。 【答案】 D 【技巧点拨】 从题干中获取的信息为:将茎的一段倒放。解 题首先明确倒放给生长素的运输带来的影响什么,进而分析产 生的效应。误区诊断:对形态学上端与下端概念理解不够准确, 会造成错选 B 选项。
(3)在缺氧时,生长素的运输受到影响。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是 一种消耗 ATP 的主动运输过程。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极 横性 向运 运输 输 方式:主动运输
特别提醒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内因——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的;而横 向运输则是由外因——单侧光、重力影响引起的。在成熟组织 中,生长素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生长素发现历程中的实验分析
位在尖 端
特别提醒 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尖端,生长素的合成不需要光,生长 素的横向运输在尖端完成,但发生效应的部位在尖端以下。 ②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而琼脂对生长素的运输和传递无 阻碍作用。 ③温特实验证明刺激是物质而非其它信号,如光、声音等, 因此它能在琼脂块上留下与之相同的成分并作用于胚芽鞘尖 端以下的部分,促进生长。
2.把栽有小麦幼苗的花盆固定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上并按图示 方向做高速圆周运动,一段时间后再回到图示位置,则整 个小麦幼苗的形状为( )
答案:B 解析:在离心力作用下生长素会向植物的外侧壁移动,从而使 外侧壁生长素浓度高,在根处抑制生长,而在茎处促进生长, 所以会出现根向外侧弯曲而茎向内侧弯曲。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
2.从乙图可以读到以下信息: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 子叶植物敏感程度高。
3.从丙图可以读到以下信息: (1)曲线中 H 点表示促进生长最适浓度为 g,在 OH 段随生 长素浓度增高,促进作用增强,而 HC 段随着生长素浓度 增高,促进作用减弱。 (2)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 为 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大于 m 小于 2m(向 光一侧生长慢于背光一侧)。
1.从甲图可读到以下信息: (1)生长素的功能具有两重性,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植 物器官生长,浓度过高则抑制植物器官的生长。 (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 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 性大小:根>芽>茎)。 (3)曲线在 A、B、C 三点代表最佳促进效果,A′、B′、 C′点以上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促进效果, A′、B′、C′点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既 不促进,也不抑制。
(2010·银川模拟)下图中左侧是对燕麦胚芽鞘所作的处 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右侧①②③在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 依次是( )
A.向右弯曲 向右弯曲 向右弯曲 B.向右弯曲 向左弯曲 向左弯曲 C.向左弯曲 直立生长 向右弯曲 D.向右弯曲 直立生长 向左弯曲
【解析】 根据题中左图可知,琼脂块 A 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 琼脂块 B,所以胚芽鞘①向右弯曲生长。②的旋转和③的单侧 光均对胚芽鞘生长无影响,影响胚芽鞘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A、 B 琼脂块的生长素含量,所以琼脂块②③均向左弯曲生长。 【答案】 B 【技巧点拨】 本题考查生长素发现的实验的拓展,能力要求 为Ⅱ。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几个与实验相关的结论。
1.荷兰学者 Frits.Went 于 1928 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 在琼脂薄片上,约 1h~2h 后,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 鞘(去胚芽鞘尖端后的胚芽鞘不能生长)一侧,然后置于黑暗 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有关该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 B.该实验直接证明了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 C.该实验证明琼脂小块中原本含有促进生长的物质 D.该实验证明单向光使促进生长的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 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