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窑焙烧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隧道窑的焙烧

隧道窑的焙烧摘要:探讨了窑炉在运行中的主要环节和操作重点,可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个参考性的材料。
关键词:产能;品质;操作隧道窑作为国内墙材企业的烧成设备在近年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其运行状况呈现出良莠不齐的势态。
有些企业的窑炉产能高些,有些企业的窑炉产能低些,窑炉品质也有好有劣,能耗方面也多少不一。
在这里对一些烧成中的日常操作及常见的问题做个浅显的阐述与分析。
1产能与品质1.1生产能力窑炉在设计和建造之初就预计出了日(或月、年)生产能力的多少,产量依据窑炉的断面大小、码坯层数的高低、制品的类型、制坯原料的焙烧性能及其相关设备、设施的状况后综合得出来的。
窑炉内的砖垛在焙烧时焰火的进行速度称之为焙烧速度,焙烧速度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窑炉的产量高低。
焙烧中砖垛底部的火行速度又左右着焙烧速度的快慢,尤其是两侧底火的火行快慢可反映出焙烧速度的快慢,这是因为砖垛的两侧下部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焙烧时总是最后燃烧,火温形成后又率先降温,成为坯垛中受温最薄弱的环节。
换言之,只要该部位火行速度快并且火度足的话,就可以为快速焙烧奠定了基础。
底火的火行速度快并且火度足的话,就可为快速焙烧奠定了基础。
底火的火行速度快慢是个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它涉及到窑炉的设计构造、坯垛的码放状况、内燃的掺配,焙烧人员的操作等相关环节能否合理、规范、有序的运行。
应该注意的具体细节详见《砖瓦》2012年第9期《对提高火行速度的探讨》一文,这里就不再复述了。
1.2 转制品质量烧成优质的制品主要表现为外观颜色一致、差别不大、无裂纹、规格尺寸一致、抗压强度等达到国标。
砖块在焙烧时各自经受的温度会有一定的差异,当温差偏大时制品的的颜色就会有较大的差别,一般情况下有10~30摄氏度的温差不会对制品颜色造成大的影响。
砖垛上部与下部的砖块内部与边沿处的砖块因码放位置的差异所受到的风压强弱、焙烧时间的长短,烟气熏蚀等方面的作用会有差异,这也会导致制品颜色不一。
在隧道窑焙烧

在隧道窑焙烧在隧道窑焙烧中经常遇到的事故性问题及处理方法有下列几种:1点火1.1现象及危害点火准备工作不足是造成点火砖成废品或告等外品及点火失败在现象。
1.2原因(1)点火坯车不够;(2)未按点火操作要领进行操作;(3)点火煤坯未加足燃料;(4)点火坯车上砖坯入窑水分偏高;(5)点火工技术不全面或责任心不强;(6)未掌握好进车时间,不该进车时推车入窑。
使坯垛温度陡降,达不到正常焙烧所需带温度、火度,最后上火熄灭;(7)风闸提得过高,使热风被大量抽走,造成窑温偏低。
1.3处理方法(1)备足点火坯车。
一般点火时应准备好30个以上的干坯车;(2)严格按照点火操作要领进行操作,砌好大灶车,码好与大灶连接的点火坯车带探头砖;(3)点火坯车上砖坯入窑水分必须按制在6%以内,以免在点火后因砖坯过湿使坯车在窑内倒塌;(4)调整好窑上各风闸,并关紧窑门,用风机控制好火焰长度;(5)正确掌握好窑上的投煤时间,必须待窑烧出3排以上火眼,并底火发亮时,才可在窑上投煤引火,而窑内大灶要继续放大火,上下夹击;(6)正确掌握进车时间。
必须烧出9排以上火眼,并底火发亮时,才可以进车,但大灶必须继续烧。
进入5个以上窑车后,大灶方可停烧。
(7)当停烧大灶后发现窑内火小温度降低且有熄火危险时,应迅速关小风机、风闸,打开火眼,投入碎木柴和块状且煤质优良的有烟煤。
待火重新烧正常后才停止此项工作。
2蹲火2.1现象及危害由于某种原因,使隧道窑无条件继续焙烧,被迫蹲火在现象。
蹲火处理不好会造成废品率升高,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熄火在发生。
2.2原因(1)没有砖坯装上窑车,或因管理上的原因,有坯装不上窑车;(2)因为停电不能继续焙烧(顶车机、风机、窑车等);(3)窑内发生事故,不能持续进车(窑车跳轨、窑车坏在窑内、窑内倒坯等)。
2.3处理方法(1)关闭远闸,近闸也需开很小,减少通风,或只留1-2个风闸,其余全部关闭;(2)维持窑内温度,采取间断地,少量地添煤(1/3铲);(3)尽量降低火行速度;(4)尽快修复损坏设备,进入正常焙烧;(5)尽快处理窑内事故,跳轨车、坏窑车、倒窑车;(6)当遇到停电风机不能运转时,应打开窑门,揭开烧成带和预热带之间在投煤孔盖;(7)停电时应备有应急电源,保持顶车机能正常运行,每隔4-6h推一个坯车进窑,若无坯车,窑车也可,待来电有坯车时再把空车拉出,填入坯车。
隧道窑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隧道窑在生产 过程 中经 常容易 出现过火 、 欠火 、 裂 纹、 塌坯等故 障 , 根据 我们单位多 年的生产 实践 和技术 服务经验 。 现将隧道窑常见故 障及 处理方法汇总如下
本 栏 编 辑 : 国凤 孙
隧道 窑 常 见 故 障 及 处 理 方 法
王宏 伟 ( 东泰 安 宏 泰公 司 , 东 泰 安 2 1 0 ) 山 山 7 0 0
摘 要 : 细 分析 了隧道 窑焙 烧 中 出现 过 失 、 火 、 纹 、 坯 等 故 障 的原 因 , 详 欠 裂 塌 并提 出 了切 实 可行 的 处理 方 法 。
损 失 当发 现 窑 内高 温 点 温 度 超 过 正 常 温 度 3 0℃ 以
在确 保投煤 孑 处于 负压 状态 时 . 以打开投 煤孔 L 可 盖 。 样 冷风 顺 着 投煤 孔 进入 窑 内 . 但 可 以减 少 高 这 不
温对窑顶 的威胁 . 减少成品砖过火也有很大 的好处 对
当投煤 孔处 于正压 状态 下 . 开孔 盖放 出部 分热 打
WANG n we Ho g— i
Ab t ac :The a te e a ay e o a ls o un e i sr t ri l n l z s s me fu t ft n l kl n,s c s n r rn ,c a k a d s ti g c la s , u h a ,u def i g r c n etn o lp e i
原则 。
22 减 缓 进 车 速 度 .
【连载之三】?隧道窑培烧过程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连载之三】隧道窑培烧过程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8中温不升18.1现象与危害中温火色暗红不亮,外投量大面中温不升,欲速则不达。
18.2原因(1)内燃未燃,谅投外投煤,企图以外火强求进度;(2)低温段未达到红色亮底,没达到600℃热烟煤燃点而急于纳入焙烧;(3)以外火救进度,抢工效,外投煤过多。
18.3处理方法(1)梯平用闸,适当拨开碰煤砖烧底火;(2)蹲火确保焙烧带升温;(3)坚持火红再移排进车,保证火旺;(4)焙烧带返火多烧1排火眼。
19窑内堵车、坏车及跳轨19.1现象与危害窑内车辆阻力大于顶车机推力,顶车机推不动车或车子推不到位。
此会影响制品正常焙烧,废品量增大,烧坏窑车,挤坏窑炉,甚至非正常熄火停窑。
19.2原因(1)窑车轴承因润滑不到位,坏死、卡死;(2)顶车机顶偏,把窑车车轮顶出轨道;(3)窑车变形与窑墙紧密擦挂或嵌入窑墙;(4)窑车在窑内损坏或车轮损坏掉落;(5)窑车边部倒坯太多,倒塌的砖坯与窑墙靠死;(6)钢轨之间膨胀未留够瞧,使钢轨互挤变形;(7)火窜下窑底使钢轨烧弯变形。
19.3处理方法(1)安装窑内钢轨时留够一定的热胀间隙,一般为15-20mm;(2)每台窑车出完砖后,应该认真检查轴承及轮子,有损坏应及时更换,轴承应加润滑剂;(3)及时处理倒坯车,特别是边部倒塌的倒坯车;(4)做好窑封、车封、砂封、杜绝窑内高温窜入车底;(5)严格顶车工操作制度,防止顶偏车的事故发生;(6)若嵌入窑墙的窑车距进出端不远,可蹲火将车拉出处理;(7)若单轮掉落,另一单轮也有损坏掉落危险时,且车已进入保温带后来段,可让维修工进入检查坑中调换损坏的车轮。
20面包砖20.1现象砖的外形呈面包形或大肚形。
20.2原因(1)砖坯升温过快,表面急剧玻化;(2)风闸提得过高,投煤过早,强制火速前行;(3)底火不亮,强行推车入窑,加煤引火,使坯体内燃料不能完全燃烧;(4)风闸提得过高,窑内冷空气过量,冷却过快;(5)坯体内燃料没有在焙烧带充分燃烧,砖坯表面收缩过快,产生的气体无法透过高粘度的熔体逸出。
试析隧道窑烧砖中的几个问题

烘 烧 一 体 的 隧 道 窑 相 对 于 一烘 一 烧 隧 道 窑 工 艺 简单 、 占地面 积小 、 资省 , 投 近年 来 发展很 快 。
但是 , 目前该种 窑全部都是负压排潮 , 且绝大
多 数 是通 送 风 底 排 潮 。如果 坯 体 含水 量 大 , 度 不 强
够, 很容易发生坍塌。
众所周知 , 隧道窑窑车的上下是两种截然不同 的环境。无论那种隧道窑 , 的焙烧都是采取逆流 它 热对流的方式 。从预热带开始一直到熔烧带 、 温 保 带甚至冷却带 , 大多情况下处 于负压状态 , 而窑 车 与窑车之 间, 内砂封等 即使采 取一些密封措施 , 窑 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密封不严 的问题 , 这时窑车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薯
斧
2 11 01| ,
研 探讨 科 技 纵 横
SINE & TCI LG C CE OO E H Y
一
多 达几 十种 的 隧道 窑 。不 正 常 的 往 往 是 正 压 排 潮
百 多天 , 显然 不适 宜正 压排潮 。
的隧道窑居多。究其原因不外乎有这样几种情况 : ① 本 身 的设 计 问题 ;
为 了克 服 这 种情 况 , 建议 与 哈 风 闸 同步设 置 我 相 同数 量 并 可调 节 的 窑底 抽 风 口, 在投 产 前利 用 并
不使 底层坯 体压 坏 , 生产 者采 取 的码 法是筋 朝上 ( L 即孑朝上 ) , 这样 , 不但可以解决底层砖被压坏的问 题, 还可以使烧制出的空心砖 的大面无 “ 压花”( 还 原黑 斑 )可 谓一举 两 得 。 , 由于该 码法 砖孔 是 向上 的 ,
效果如何呢? 自然有好有坏。但再好也不可能
做 到 百 分之 百 的 完美 , 是 怎 么 回事 呢? 因为 绝 大 这 多 数 抽 窑底 风是 设 计 在一 个 或 两个 同定 的位置 , 且
简析隧道窑焙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处理方法

2022年第1期(总第409期)在隧道窑焙烧过程中,大多数焙烧师傅都遇到过焙烧带坯垛断面火行不一致,一边慢一边快、上火慢底火快、底火慢上火快、火行速度慢但是后火败火快、温度异常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有经验的焙烧师傅会根据所出现的情况来选择处理方法,但不少焙烧师傅在遇到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情况时,就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了。
本人写此文,是把自己所遇到过的、掌握了处理方法的及本人以往焙烧操作中釆用过的处理方法写出来,以供同行们参考并提出宝贵的操作经验。
1窑两侧火行速度不一致的处理方法一般来说,在焙烧过程中,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如下几种情况:①砂封槽一边缺砂严重;②窑车两边距窑墙距离不一致,造成窑墙两侧曲封槽长短不一致;③生产半成品时,码坯机或机械手码垛时,因为窑车轨道设计存在的误差问题,使码的坯垛距窑车两侧距离不一致,换句话说就是窑车一侧距离窄,一侧距离宽,这样直接造成砖坯进窑时砖坯靠近窑一侧太近,而另一侧又太远。
为什么焙烧窑的一侧砂封槽会因为缺砂严重而导致此一侧火行速度较慢呢,因为缺砂会导致窑车底部的冷空气被抽上来而影响预热带砖坯的升温速度,直接造成此一侧的砖坯到达焙烧带时所要求的焙烧温度升温缓慢,而另一侧因为缺砂不严重或不缺砂而升温较快,直观就是坯体断面的火行速度一边快一边慢。
这种情况下,焙烧师傅应经常检查焙烧窑内两侧的砂封槽是否缺砂,如果缺砂应抓紧填砂。
这样,因砂封槽缺砂造成的火行速度不一致也就迎刃而解了。
2窑车与窑墙两侧距离不一致造成曲封槽长短不一致因为窑车与窑墙之间的距离不一致,造成窑炉所设计的曲封槽一边长一边短,因为封闭再严的窑炉,挡风板到窑墙之间总会有一定的距离,以便窑车入窑运行时不至于挂墙而毁坏窑体。
而这个距离会因为进窑端进车,出窑端不封闭而导致凉风顺着此空隙侵入,在曲封槽较短的情况下,更会造成曲封槽失去或者减弱阻挡窑底凉风侵入的作用,在焙烧风闸的作用下而被抽上窑车,造成此一侧因为凉风的侵入而升温缓慢,直接造成此一侧的火行速度较慢,最终导致窑车两边火速一边慢一边快。
隧道窑焙烧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隧道窑焙烧常见的问题有哪些隧道窑焙烧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原因是什么,怎么防治?隧道窑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然条件如温度、风向、气压、原料、生产工艺、砖坯质量及操作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发生问题在所难免。
但只要我们能够及时发现、事实弄清、正确判断、妥善处理,问题都不难解决.可将其影响降到最小,损失减至最低,或没有损失都是可能的。
1潮塌预热带的砖坯因吸潮、凝露、软化而致坯垛倒塌,严重时砖坯变成一堆稀泥。
原因是入窑砖坯太湿,用闸不当.水排不出去,以及码窑欠妥,坯垛稳定性不好。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入窑砖坯的水分,对一次码烧隧道窑宜将码好砖坯的窑车在窑外静停一段时间,使砖坯自然脱水。
并采用桥式闸,及时排出潮气。
码窑时坯垛应平、稳、直、正,不要让相邻砖坯靠拢,留出不小于15mm~20mm的缝隙,使坯垛通风良好。
处理办法:从进车端拉出已倒塌坯垛的窑车,清理干净哈风洞里的废坯后才能把拉出来未倒塌的窑车顶进去.改变用闸,以潮塌坯垛后面一个车位的闸为最高闸,如在3号车位潮塌,则应以4号车位的闸为最高闸。
2焙烧倒窑焙烧带的砖垛倒塌,如果是码窑不当.倒下来的砖没有严重变形;如果是焙烧温度太高。
超过了烧结温度范围的上限.砖坯软化甚至熔化。
倒下来的砖严重变形颜色变深,甚至粘结成像巨石的整体。
此时唯一的办法是从窑的出车端逐一拉出窑车.直到拉出倒砖的窑车,清理干净哈风洞里的碎砖和轨道沙沟.才能进车。
原因是焙烧失查.没有及时发现窑内高温采取降温措施.以及内燃过高没有在焙烧初期低温耗煤,等砖垛到了高温带已无法控制。
预防的唯一办法是:及早发现高温倾向,如揭开火眼时窑内砖出现耀眼的白色.甚至砖垛有些摇摆。
就是极端危险的信号,应降闸限氧,对在保温带有余热闸的应立即高提余热闸.把从出车端来的风拉走,使焙烧严重缺氧.限制火势。
如果没有余热闸则可以用报纸等遮挡出车端的砖垛,阻止进风,同时进车,把高温砖垛推到较低温度的保温带。
严格控制内燃掺量,不许超标。
隧道窑常见故障及处理

(3)煤气压力低5 不完全燃烧,火焰软而无力 (1)一次空气过剩系数太小(2)烧嘴结构不合理(3)D/d 值不合理增加空气使烧嘴结构合理合理改变D/d6 漏气 (1)铸件有裂纹或疏松(2)连接垫烧损:垫太薄或两面未涂油(3)螺纹处麻铅油被烧损换铸件换垫或两面途MoS 2润滑脂或黄油螺纹处用铅油和麻拧紧4.推车机故障推车机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其处理方法如下:(1)油缸筒漏油 可能是密封牛皮碗磨损、破裂,此时更换牛皮碗。
也可能是新牛皮碗干缩,故换用新牛皮碗时,应预先放温水中浸泡后才使用。
(2)油泵供油量不足,车速减慢 检查出油管的油量,若不出油或出油量小,应检查油泵的钢球阀门,看弹簧是否太紧或太松,松与阀座是否吻合严密,进油管上过滤器的滤网是否堵塞,然后对症处理。
若以上没有问题,应继续检查泵前的密封环是否压紧,密封圈是否完好。
若密封圈已经磨破而造成漏油就应更换。
(3)顶杆推出后不能退回 可能是牛皮碗太紧,回油阀失灵,回油管堵塞,顶杆太长或其他原因产生变形,配重下降时受阻等,查明原因后进行排除。
5.停电如遇突然停电,而工厂又没有备用的发电设备时,应停止燃烧并尽可能保持窑内的温度和气氛。
具体措施要视系统的特点和窑炉构造特点而定。
对于燃油隧道窑可参照以下步骤:(1)关闭油阀、齿轮泵及电加热器;(2)关闭高压风机;(3)堵塞烧嘴口或卸下烧嘴,防止高温辐射,烧坏烧嘴;(4)切断所有电动设备的电源开关;(5)关闭排烟总闸;(6)必要时,用蒸汽吹扫油管路,防止油管重油凝固;(7)巡视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来电后的点火操作步骤如下:(1)逐步打开总烟道闸板或启动排烟风机;(2)开动齿轮油泵及电加热器;(3)启动高压风机;(4)先开雾化风阀,再开油阀,进行喷嘴点火;(5)启动其他风机。
急冷风机和抽热风风机要要求冷却带温度上升情况,逐渐恢复到正常开度;(6)根据烧成带升温情况,逐步成带内若干个特定点的温度定值控制,即将烧成带的所有燃烧室分成若干个区,每一区选择一个测温点作为温度控制点。
浅谈隧道窑的一些故障与基本常识

浅谈隧道窑的一些故障与基本常识先说烘干房的问题:自然排潮的烘干房如果烘不干砖的原因,不外乎两种可能,送热溫度过低或送热风量过小!而风机排潮的烘干房出现回潮、塌坯,大多是因为送风量与排风量不平衡,特别是当送风量过于大于排风量时极易出现回潮、塌坯!我相信这都是窑师傅技术方面力所能及的!而有些问题与窑体的设计或改造的不合理有客观原因,比如有很多由自然排潮改造成风机排潮,改造得不合理,有的把排潮风机装在中间段,甚至有装在烘干房出坯口的方向,有的进坯口没装窑门,有的烘干房窑内的送热孔沒有重新规划改造等,各种低级错误都有……!当然,窑师傅要能够看见出问题,并提出简捷可行的改造方案。
关于烧道炸坯,通常是砖没有烘全干,但并不是没烘干就一定会炸坯,要用技术手段降低进坯囗的溫度,重新规划高温焙烧区的位置,把预热区前面多留几个车位作烘干区用。
关于内燃卡位的高配与低配问题:除了窑师傅掌握好合适的风速,更多地取决于窑体的保温效果、码坯等等各方面的因素。
最常见的一个耗卡位的问题有水箱安装位置不合理,好多砖厂把水箱安装在出砖口方向的笫六个甚至笫七个车位,一般90米长左右,3.6断面的窑子为例,六七车位一般还有七百度左右的溫度,也就是保温区,而水箱开水的温度也只有一百度,这就好比汽车水箱的散热作用,什么高温的砖只要一进到水箱底下的位置,该车位立马降温熄火,保溫区不保温势必影响焙烧区的温度,这种情况下就耗内燃!或者同一个厂,两烧一烘,一条烧道装了这样的水箱,另一条没装,同样的卡位,产量不一样。
(水箱应该安装在出砖口的第三个车位,那里的余溫完全够热水)另外,我烧制过的最耗卡位的窑子,是外置管道从保溫区抽热到烘干房,而焙烧窑的风机直接把原本可以利用的热气从烟囱排放掉,也就是说整个烘干房的热风都是从焙烧窑保温区抽过来的,这种窑特别耗內燃,不能低于四百卡!而个别好烧的窑子仅仅三百卡就够了,依个人经验大多数隧道窑不加外燃,內燃卡位大多在三百三~三百七之间。
隧道窑前火跑得慢,后火败得慢是怎么回事

隧道窑前火跑得慢,后火败得慢是怎么回事也就是说窑炉在烧成中火行速度缓慢,前火温度较低,到了焙烧带中后部高温才发威,保温带还降温迟缓。
这样往往窑炉产量低下,还容易烧出过火砖。
4.6米断面多孔砖坯在进窑造成的原因有多种,各自的窑炉情况不一。
一.预热不良,烧砖的隧道窑要想有个可观的火行速度,跟预热带的良好预热效果是分不开的。
①提闸使风不当,即使用什么哈风闸形,开启多大的风压。
使用的哈风闸形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好窑内的热能,并且不会出现裂纹、凝露等毛病,因此台阶式和桥形闸比较常用。
另外还要注意提闸的数量,哈风闸提多了,预热的薄弱环节——坯垛中下部就得到了更多烟热气流的加热,促进预热效率的提升。
风压还要开启的足够强劲,大风量才能确保热能与砖坯的热交换效率,火行速度自然就上去了。
但是不能一味的使用大风,还得看窑温是否受得了,出窑砖的质量怎么样。
还要考虑哈风闸半途中是否损坏,哈风口有无乱坯堵塞现象,哈风口底部与窑车面高度,窑车面下雨是否淋湿等等情况,这些都会不同程度的拖跑火的后腿。
②砖坯太湿,如果焙烧窑炉内的砖坯含水率偏高,那么前火肯定跑得慢了。
一般入窑砖坯的含水率控制在3%以内比较好。
有的干燥窑设计建造的有毛病,有的是没调节好,这两点都会决定干燥的效果优劣。
③坯垛垛形布局差,七分码,三分烧的说法流行了数十年了,今天用在隧道窑上仍然适宜。
良好的坯垛垛形不但有利于火行速度,并且能平均断面的温差,给高产、优质、节能创立了先天条件。
边上密码,中间稀码,上部密码是坯垛布局的基础,多大的垛体,多少个头数,几条火道,火道的尺寸多少,这几点尽量处理好。
具体在各个断面的窑炉上有着最佳的码法,需要了可向本人咨询。
二.内燃燃点,燃点指物体在多高的温度条件下可以燃烧。
砖坯中的内燃因为材质的不同,燃点有着高低之分。
燃点低即在低温状态下就能燃烧,燃点高了在高温条件下才能燃烧。
假如你的窑使用了燃点高的材料作为内燃,就有可能出现前火跑得慢,升温迟缓,到了中后火温度又居高不下的窘态。
焙烧窑温度不稳定,忽高忽低怎么处理?

焙烧窑温度不稳定,忽高忽低怎么处理?窑炉烧成过程中,窑温度不稳定,忽高忽低;或坯垛上部温度高,底部欠火,底火差,火色暗时也会影响烧成质量,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如下:1、坯垛形式不合理,忽视了上密下稀的码窑密度原则,上部坯垛孔道较多或较稀,气流在坯垛断面上分布不合理。
2、内燃烧砖时,底部风量过大,保温带短,使坯垛下部冷却很快,后火熄灭得早。
3、外燃烧砖时,燃料灰分过大,煤灰和煤渣堵塞下火道及系统抽力不足等,使坯垛底部通风不良,造成底火不好。
4、火眼批坯垛形式不合理,投入的燃料在坯垛上、中、下各部及落于底部的比例不均匀,底部过多或底部过少,都会使窑炉断面上下产生较大温差。
5、由于窑底部和窑体潮湿,使部分热量作了无效消耗,或是隧道窑窑车保温层不够,致使窑车散热损失过大,造成窑炉内上、下温差较大。
解决了窑炉断面上下温差,也就解决了其对烧成过程的影响,通常采用的办法有:1、三分码七分烧,按照“上密下稀”的码坯原则,选择合理的坯垛形式,使上部的坯垛通道合理,气流在断面分布均匀,底火与上火速度基本保持一致。
2、对于内燃烧砖来说,如因通风量过大致使底火不好,应适当改变码法,减少窑内进风量,适当延长保温带。
在窑烧成带中后段,抓紧向窑内投燃料,增加窑底部燃烧的燃料量。
3、对于外燃烧砖,更易遇到通风量不足的情况,应采取同内燃烧砖相反的措施,采用较高的炕腿,加大窑内进风量,实行少量勤添,避免未燃尽的煤与煤渣的堆积。
4、提高窑的排烟能力,遇到坯垛底火弱于上火的情况时,应降低近闸,较高地提起远闸,加强重烧后火,就可减少窑内断面的上下温差。
温度制度是为焙烧制品的产量和质量要求服务的,为了保证隧道窑焙烧的正常运行,烧火工必须做到勤观察、勤分析某些变化因素,以便做到及时进行调控。
浅谈隧道窑常见问题及调整方法

收稿日期: 2008- 05- 22
中国墙材信息网
中国墙材信息网是由《砖瓦》杂志 社 、全 国 墙 材 科 技 信 息 网 主 办 , 依 托 中 国 建 材 西 安 墙 体 材 料 研 究 设 计 院 , 并 由 《砖 瓦》杂志社信息部负责运营的墙体屋 面 材 料 行 业 专 业 门 户 网 站 。 网 站 自 1998 年 开 通 以 来 , 为 行 业 、企 业 提 供 了 权 威 、量 大 、面 广 、实 用 、及 时 、有 效 的 信 息 服 务 , 赢 得 业 内 外 一 致 好 评。欢迎广大企业个人加盟中国墙材信息网 , 欢迎投稿, 欢迎 刊登广告。
某砖厂设备、产量情况如下: 隧 道 窑 : 长 181.25 m, 宽 9 m, 高 4.15 m, 窑 车 长 度: 5.2 m, 每车码 10 464 块, 砖型 240 mm×115 mm×90 mm; 最 高 烧 结 温 度 : 1 060℃; 年 生 产 量 : 1.25 亿 标 砖 ; 排烟风机流量: 15 万 m3/h, 变频运行; 热源供应 : 内 掺 煤( 热值 27 000 kJ/kg) 、外燃煤气( 热值 1 600 kJ/m3) 。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该砖厂在国内外同行业中 规模较大, 升温方式比较少见, 隧道窑总体分成预热 带、焙烧带、保温带、冷却带。 1 预热带 1.1 预热带升温速度较快 1.1.1 产生原因 干坯内掺煤量较高; 排烟风机抽力较大。 1.1.2 处理方法 首先降低排烟风机频率, 观察预热段温度是否有 下降趋势, 如果温度变化不明显, 可确定为干坯内掺量 偏高或不匀; 增大预热循环风机风门开度, 提高坯体表 面的热风循环速度, 减少坯垛上下温差; 适当降低煤气 压力, 减小火嘴开度, 以不影响烧结即可; 增大预热段 冷风循环风机风门开度, 提高空气供给量, 降低烟气温 度, 提高坯体内掺煤的消耗; 适当将隧道窑零压点后移 1 ̄2 车位; 根据预热段温度具体情况, 可以延长顶车时 间, 同时注意烧结带的调整。
遂道窑焙烧常见问题成因及防治

机( 如煮饭 用 的小 风机 ) 冷风 降温 。切忌不 可在 高温 灌
焙 烧带 的砖 垛倒塌 . 如果是 码窑不 当 . 倒下来 的砖 时从火 眼灌水 降温 , 以免 窑 内墙砖 炸 裂 、 损伤 窑炉 。 内 没有严重 变形 : 如果是焙烧 温度太 高 , 过 了烧结 温度 掺 煤量 不可超 标 超 范围 的上 限 . 砖坯 软化甚 至熔化 , 下来 的砖严 重变形 4 焙烧 带 出现低 温 倒 颜色变 深 , 甚至粘结成像 巨石 的整体 。此时唯一 的办法
够及 时 发 现 、 实弄 清 、 确判 断 、 善 处 理 , 题 都 热 闸的应立 即高 提余 热 闸 .把 从 出车 端来 的风拉 走 . 确 正 妥 问
不难解 决 , 可将 其影 响 降到 最小 . 失减 至最 低 , 没 使 焙 烧 严 重缺 氧 . 损 或 限制 火 势 . 果 没 有 余 热 闸则 可 以 如 有损失 都是 可能 的
1 潮 塌
用报 纸等遮 挡 出车 端 的砖垛 , 阻止 进 风 . 同时 进车 , 把 高温 砖 垛 推 到较 低 温度 的保 温 带 严 格控 制 内燃 掺
预热带 的砖坯 因吸潮 、 露 、 凝 软化而致坯垛倒塌 , 严 量 . 不许 超标 。 重时砖 坯变成一堆稀 泥 原 因是入窑砖坯太湿 , 闸不 3 焙烧 带 出现 高温 用 当, 水排不 出去 , 以及码窑欠妥 , 坯垛稳定性不好 。 当砖垛 温 度接 近其 烧结 温 度范 围的上 限 时 . 之 称 预 防 措施 : 量 减少 入 窑 砖 坯 的水 分 , 一 次码 为焙烧 带 出现 高温 .此时砖 坯 火 色 由碘色 转 向浅 黄 . 尽 对 烧 隧道 窑宜 将码 好砖 坯 的窑 车在 窑外 静 停一 段 时间 。 应 高度戒 备 使 砖坯 自然脱 水 , 采用桥 式 闸 . 时排 出潮 气 。码 窑 并 及 时坯垛 应平 、 、 、 , 稳 直 正 不要 让相 邻砖 坯 靠拢 , 出不 留 原 因是 焙 烧 火情 掌 握 不 准 或 没有 及 时发 现 温 度 已达烧 结温 度 , 内掺煤 太 高 的砖 坯 尤 易发 生 。如有 外 燃 煤时 , 应停 止加煤 注意火 情变 化 。
隧道窑生产中易发生的几个问题

( 下转 第 4 5页 )
坯垛距 窑墙 和窑顶 的间隙越小热利用率 越高。如
科技纵横
S c I c l… 4 0 l 0 6 y
( 4 ) 垛隙过宽
3 . 6 m宽 的窑 车 上 一 排 码 三 垛 砖 , 码 三排 , 垛 隙
超过 2 8 0 a r m,大 量 的 热 风从 垛 隙流 过 ( 环流 ) , 而 坯
垛 内部( 穿流) 风量相对较少 , 使坯垛 的中部和边部 温差过大, 大量 的热风做 了无用功, 造成热量浪费。 针对以上 问题 , 原计划码够 1 6 层砖 , 但发现码
当, 会 造成 焙 烧带 前 移 , 自然预 热 带 也就 更 短 了 , 致
温, 逐步排 除坯体 内的残余水分 , 但该窑在此 阶段 却打乱 了预热带 的升温梯度 , 升温过急 , 坯体 内的 水分急剧气化膨胀 , 坯体根本来不及排 掉 , 过 热 的
蒸 汽压 力 必 然造 成 砖坯 裂 纹 或 开裂 , 这 也 是 上层 砖
取 以下 措 施 : 一 是 在 自动 码 坯 机 码 好 的砖 垛 上 ( 1 4
窑车上层砖坯距窑顶达 3 0 0 m m, 这显然是不对 的 。我们 知道 , 隧 道窑 留有边 隙 和顶 隙 , 是 为 了窑体
和窑 车的运 行安 全 , 也是无 奈 的选择 。从理 论上 讲 ,
层高) , 再用人工在每辆 窑车上用砖坯横摆一平 一
酥脆 的主要原 因。
使砖坯在预热带合理缓慢升温形成一定难度 , 稍有
不慎 就会 出现 质量 问题 。 ( 2 ) 截止 门下 漏风 严重 该 隧道 窑 进 车 口只设 计 了一 道截 止 门 , 在 截止 门下 还 有 一 深 4 0 0 mm、 宽 8 0 0 mm 的牵 引 车 的行 车
焙烧车间现存问题和风险分析

焙烧车间现存问题和风险分析
焙烧车间是冶金行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可能会对焙烧车间的正常生产操作和工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现存问题:
1. 烟气排放问题:焙烧车间存在烟气排放,排放出去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可能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
2. 造成粉尘污染:焙烧车间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和污染物质,对车间内部以及周边环境造成粉尘污染。
3. 安全隐患:由于焙烧车间内存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一旦存在操作不当或者设备出现问题,可能会对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
风险分析:
1. 烟气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风险:由于焙烧车间产生的废气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加之大气环境中存在风向等问题,随风飘散后可能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 粉尘污染风险:焙烧车间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如果没能采取有效的风尘控制措施,可能会造成粉尘污染,对车间内部和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3. 安全风险:由于焙烧车间是高温高压等条件下运作,如果存在操作不当或者设备出现问题,可能会对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
同时,若管理不当,可能会引发火灾等意外事故。
因此,焙烧车间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减少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确保车间的正常生产运作和工人的健康安全。
烧结砖在隧道窑中通常生产的异常情况

烧结砖在隧道窑中通常生产的异常情况烧结砖在隧道窑中通常生产的异常情况及产品缺陷消除办法烧结砖生产的产量与质量能否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通常碰到过倒坯、火势上飘、底火差、蹲火、裂纹、哑音、黑脚砖、压花、面包砖、石灰爆裂等现象制约了产量与质量的达标,导致废品难以处理。
笔者根据有关生产厂家所了解的情况及处理办法归述一下,供烧结砖有关生产厂家进行参考,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出现类似情况发生。
一、窑车坯垛倒塌几种情况分析1、码好的窑车尚未进入预热带而发生倒塌,其原因有:一种纯属操作不慎,码车不稳;其二炕腿坯体强度太低,不能承受坯垛垛身的重量力所致。
遇到这种情况,烧成带要及时蹲火,把倒塌的窑车及时处理,不能使倒塌的窑车进入预热带和烧成带。
2、在预热带倒塌,主要原因是入窑坯体残余水分过高,再加上预热带烟气相对湿度较大,遇到冷坯发生凝露,使坯体变软而倒塌。
解决方式:缩短预热带,由相对集中开闸排烟改为相对分散开闸排烟,以降低烟气相对湿度,降低坯体入窑水分。
对一次码烧隧道窑,当码好的窑车进入窑的干燥带的几个车后就倒塌,其原因也是由于坯体入窑水分过高,窑内相对湿度高造成的。
解决的办法也是严格控制坯体入窑水分,改相对集中排潮为相对分散排潮,适当提高排潮温度。
3、在烧成带倒塌,造成原因是温控不准,内燃掺配过高而不均匀,使局部砖坯过烧软化倒塌。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坯垛的中下部。
解决方式:发生这样的情况,一般让它继续烧过去,不过要缩短进车间隔时间,甚至可以连续进车,以便缩短烧成带,还可以将烧成带和投煤孔或余热闸打开放“火”。
此外,必须及时地合理调整内燃掺量及其均匀程度,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二、火势上飘、底走火造成窑内火向上飘、底走火差的原因:其一排烟设备抽力不足,炕腿形式较低,燃料灰分过大,底部投煤过多,灰渣堵塞下火道,使腿部通风不良,造成底火不好而火势上飘。
其二有时与窑车的曲封有关,漏气严重也会使底火差火势上飘。
其三码窑不合适,炕腿太高太稀,冷却带过短,造成通风过大,下部冷却过快,后火熄灭过早。
隧道窑的焙烧技术

隧道窑的焙烧技术隧道窑作为国内墙材企业的烧成设备在近年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其运行状况呈现良莠不齐的势态。
有些企业的窑炉产能高些,有些企业的窑炉产能低些,窑炉的品质也有好有劣,能耗方面也多少不一。
在这里对一些烧成中的日常操作及常见的问题做个浅显的阐述与分析。
1产能与品质1.1生产能力:窑炉在设计和建造之初就预计出了年生产能力的多少,产量是依据工业炉的断面大小、码坯层数的高低、制品的类型、制坯原料的焙烧性能及其相关设备、设施的状况综合得出来的。
窑炉内的砖垛在焙烧时焰火的行进速度称之为焙烧速度,焙烧速度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窑炉的产量高低。
焙烧中砖垛底部的火行速度又左右着焙烧速度的快慢,尤其是两侧底火的火行快慢可反映出焙烧速度的快慢,这是因为砖垛的两侧下部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焙烧时总是最后燃烧,火温形成后又率先降温,成为垛体中受温最薄弱的环节。
底火的火行速度快慢是个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它涉及到窑炉的设计构造、坯垛码放状况、内燃的掺配,焙烧人员的操作等相关环节能否合理、规范、有序的运行。
1.2砖制品质量优质的砖制品主要表现为外观颜色一致、差别不大、无裂纹、规格尺寸一致、抗压强度等达标。
砖块在焙烧时各自经受的温度会有一定的差异,当温差偏大时制品的颜色就会有较大的差别,一般情况下有10℃~30℃的温差不会对制品颜色造成大的影响。
砖垛上部与下部的砖块、内部与边沿处的砖块因码放位置的差异所受到的风压强弱、焙烧时间的长短,烟气熏蚀等方面的作用会有差异,这也会导致制品颜色不一。
当制坯泥料中掺入新的配料后,制品颜色也有可能改变,这是因为每种原料或内掺燃料中所含的化学成份不同,经过干燥与焙烧后发生的系列理化反应使制品的颜色有所不同。
坯垛的码放形式和结构对焙烧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使火度分布的更加均匀且兼顾到一定的火行速度,要坚持“边密中稀、上密下稀”的坯垛码放原则。
热气流在窑内运行时呈现出向上漂浮的趋势,但在预热带风压的抽引下被逅向斜上方运动,这样垛体的上部就会先加热,继而燃烧,而垛体的中下部则处于受热迟缓、受热量小的状态,因此,采用垛体上密下稀的码法改变坯垛气流分层现象,明显改善火行速度和砖垛的上下温差。
隧道窑烧结砖焙烧与干燥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隧道窑烧结砖焙烧与干燥过程中的问题分析随着我国墙材烧结砖行业不断的快速发展,隧道窑是当前烧结墙材厂家首选的热工设备。
笔者走访了很多生产厂家。
了解到隧道窑干燥室运行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改进办法。
与同行共同商榷。
1.原料焙烧性能与隧道窑结构的关系目前市场上隧道窑的型号各不相同。
差异很大。
设计建设也不规范。
对隧道窑的要求。
有的投资者既想投资少,又要产量大,这对窑炉设计者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笔者认为还应回归到热工原理上进行分析.只有掌握窑炉的性能与结构符合科学规律.才能使热工设备进入正常生产状态,否则就是异想天开。
砖坯在热工设备焙烧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主要有:坯体中的各种组分发生分解、化合、再结晶生成新矿物。
坯体的颜色、密度、吸水率发生变化:最后变成具有一定颜色、致密坚硬、力学强度的制品。
当坯体被加热时。
首先排除原料矿物中的水分,在200℃以前。
坯体中残余的自由水及大气吸附水被排除出去。
在400℃~600℃时。
黏土失去结构水,黏土矿物结构受到破坏。
此阶段坯体强度有所下降,升温至573℃于,坯体中的β一石英转化成仪α一石英,体积增加0.82%,此时如升温过快,坯体易产生裂纹。
600℃以后固相反应开始进衍。
在650 ℃~800℃有少量易熔物存在,坯体开始烧结,产生收缩。
在600℃-900℃如果原料中含有较多的可燃物质。
这些物质需要较长氧化时间c过程中在930℃~970℃,CaCO3,分解生成CaO和CO2,,在焙烧原料中黏土颗粒发生硅酸盐化合作用,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过程。
窑体内的冷空气通过冷却带的砖垛。
与砖发生热交换过程。
最后制品被冷却到20℃~40℃。
砖坯冷却速度因原料而定,尤其冷却到573℃于,游离石英由α型转变为β型,体积急剧收缩0.82%,使坯体中产生很大的内应力。
此时应缓慢冷却,否则易使制品开裂。
2.制品的干燥与烧成的关系干燥好的砖坯在进焙烧窑前要达到含水率小于6%的要求,这项技术参数对烧成来说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窑焙烧常见的问题有哪些隧道窑焙烧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原因是什么,怎么防治?隧道窑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然条件如温度、风向、气压、原料、生产工艺、砖坯质量及操作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发生问题在所难免。
但只要我们能够及时发现、事实弄清、正确判断、妥善处理,问题都不难解决.可将其影响降到最小,损失减至最低,或没有损失都是可能的。
1潮塌预热带的砖坯因吸潮、凝露、软化而致坯垛倒塌,严重时砖坯变成一堆稀泥。
原因是入窑砖坯太湿,用闸不当.水排不出去,以及码窑欠妥,坯垛稳定性不好。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入窑砖坯的水分,对一次码烧隧道窑宜将码好砖坯的窑车在窑外静停一段时间,使砖坯自然脱水。
并采用桥式闸,及时排出潮气。
码窑时坯垛应平、稳、直、正,不要让相邻砖坯靠拢,留出不小于15mm~20mm的缝隙,使坯垛通风良好。
处理办法:从进车端拉出已倒塌坯垛的窑车,清理干净哈风洞里的废坯后才能把拉出来未倒塌的窑车顶进去.改变用闸,以潮塌坯垛后面一个车位的闸为最高闸,如在3号车位潮塌,则应以4号车位的闸为最高闸。
2焙烧倒窑焙烧带的砖垛倒塌,如果是码窑不当.倒下来的砖没有严重变形;如果是焙烧温度太高。
超过了烧结温度范围的上限.砖坯软化甚至熔化。
倒下来的砖严重变形颜色变深,甚至粘结成像巨石的整体。
此时唯一的办法是从窑的出车端逐一拉出窑车.直到拉出倒砖的窑车,清理干净哈风洞里的碎砖和轨道沙沟.才能进车。
原因是焙烧失查.没有及时发现窑内高温采取降温措施.以及内燃过高没有在焙烧初期低温耗煤,等砖垛到了高温带已无法控制。
预防的唯一办法是:及早发现高温倾向,如揭开火眼时窑内砖出现耀眼的白色.甚至砖垛有些摇摆。
就是极端危险的信号,应降闸限氧,对在保温带有余热闸的应立即高提余热闸.把从出车端来的风拉走,使焙烧严重缺氧.限制火势。
如果没有余热闸则可以用报纸等遮挡出车端的砖垛,阻止进风,同时进车,把高温砖垛推到较低温度的保温带。
严格控制内燃掺量,不许超标。
3焙烧带出现高温当砖垛温度接近其烧结温度范围的上限时,称之为焙烧带出现高温.此时砖坯火色由碘色转向浅黄。
应高度戒备。
原因是焙烧火情掌握不准或没有及时发现温度已达烧结温度。
内掺煤太高的砖坯尤易发生。
如有外燃煤时,应停止加煤注意火情变化。
在保温冷却带有余热闸的.立即提闸短风限氧或部分遮挡出车端砖垛减少进风。
揭开火眼,灌冷风降温。
当保温带较长时,可适当降低用闸,限制风量。
往高温区的火眼里倒干沙、炉灰干土等压火。
当高温出现在焙烧带的某一小段时,可以从该处火眼用小风量的风机(如煮饭用的小风机)灌冷风降温。
切忌不可在高温时从火眼灌水降温,以免窑内墙砖炸裂、损伤窑炉。
内掺煤量不可超标。
4焙烧带出现低温焙烧带火焰呈樱桃红色或浅红色.明显要出生砖,温度提不起来。
原因可能是:内燃偏低、用闸不当、低温段已基本耗尽内燃、到高温段已无煤可烧而烧窑工又未能及时发现。
当供风不足出现低温时,从火眼投入煤粉,火焰行动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反之,火焰迅速跑了,说明风量太大,把热吹跑了,温度升不起来。
此时,可把干的木柴或拌有废油的木屑.从保温带和焙烧带附近的火眼投柴救火。
对因供风不足而出现的低温还应缓步加高风闸,增加风量,但不许猛提高闸,否则会吹灭余火。
对因风量太大而出现的低温.则应降闸减风或挡一下出车端砖垛限风.在保温冷却带有余热闸的应立即落闸关闭。
5焙烧带火不下底焙烧带坯垛上部温度高而底部温度低.原因可能是炕腿码砖不合理。
如果炕腿太稀太高,通风量太大,热量全被吹走;反之,如果炕腿太密,通风严重不足,火也烧不起来。
对于普通实心砖来说,相邻两砖坯之间的间隔(风道)宜不小于30mm、不大于55mm,风道高不小于115mm、不大于370mm,推荐选用240mm为佳。
一旦已经出现火不下底,可以高提首闸(紧靠焙烧带的闸)。
把面火拉下来,并从该处火眼投放干柴或拌有废油的木屑.并密切观察,一旦底火温度起来应立即停止投柴并缓慢落首闸。
恢复正常焙烧。
6面火严重超前在同一断面上面火比底火快几排甚至10排坯垛顶部的砖已经烧红,底下还是黑的,窑室越高该情况越容易发生。
理论上断面火势应齐头并进,实际生产中很难做到,一般认为相差l~2排是允许的。
原因是热空气轻而上浮.所以火焰总是向上。
如果码窑时一视同仁.在坯垛断面上下阻力一样时,顶部火就跑得快。
对内燃砖来说.如果炕腿太稀太高造成风量太大,带走热量太多.底火烧不起来。
对全外燃砖来说,如果炕腿太密太矮投入的煤下不了底。
炭灰又很快堵住了已经很小的底部风道。
就更烧不起来。
为此,应改进码窑形式.以合理的下稀上密人为造成坯垛底部风阻力小顶部阻力大来平衡通过坯垛的风量:焙烧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加高远闸,以加大底部抽力。
缓解矛盾。
7底火超前窑内底火比面火快好几排。
同一断面上坯垛底部温度高出100~C以上。
原因是错误理解下稀上密的码窑原则。
坯垛顶部砖坯堆积密不通风,当然就烧不起来了。
这时最怕的是底火严重超温、坯体软化、坯垛倒塌.造成焙烧带倒窑。
如果是外投煤较多,且直落坯垛底部,造成底火太大,应立即降低远闸,减小炕腿风的抽力,同时调低首闸,封闭焙烧带火眼,不使冷风侵入降温。
治本的办法是码窑时砖坯之间至少应留有lOmm—15mm(约一指宽)的风道。
8中火超前,边火滞后焙烧带坯垛中部火势超前于两边两排以上。
同断面上中部砖坯温度高于两边100℃以上。
隧道窑码坯时.坯垛两边和顶部都必须留有50mm~80mm的间隙。
形成一条通畅的风道。
而坯垛上砖坯之间的缝隙才15mm—50mm.因此大量风从坯垛两侧快速通过。
带走大量热能。
而中部砖坯热又散不出去.结果必然造成中火大、边火弱。
其治本的办法是坚持中稀边密的码窑原则.在整个坯垛的中部留出通风道.其宽度之和应等于坯垛两侧与窑墙的间隙之和,以平衡断面风速,坯垛断面上留出的通风道宜中间最宽、两边渐窄。
最好是码成若干个坯垛。
使在窑车上的坯垛形成纵横风道。
更有利于减少断面温差。
如果窑高较高,可以在坯垛上部用几块“拉条坯”把相邻坯垛连起来以增加坯垛的稳定性。
这种分垛拉缝码法的示意见图1。
图1 码窑时坯垛拉缝出现6、7、8三种问题的根源都是码窑不当,为此,将码窑的基本原则简述于下:(1)码窑密度:对于烧内燃砖,一般认为每立方米窑室空间码260块(普通实心砖)比较合理,多孔砖和空心砖由于壁薄、有孔、用料较少。
当折算成实心砖时。
码窑密度可以适量增加。
(2)坯垛断面上的通风总面积应大于坯垛断面之30%.更重要的是必须大于坯垛两侧及顶部与窑墙之间的通风面积。
(3)当采用手工码坯且窑室高度超过lm时.坯垛下部砖坯之间的空隙约50mm(三指宽)、中部约30mm(二指宽)、上部约10mm~15mm(一指宽),各占三分之一高度。
(4)大断面隧道窑采用机械码坯时,不可能做到上述的下稀上密,纵向宜留通风道,横向则留有若干横向风道,以消除断面温差。
(5)砖坯码好以后宜在窑外静停8h以上自然脱水,不仅可减小窑炉负担.提高生产能力并可减免干燥裂纹。
(6)砖坯应前后对正、左右看齐,使风道畅通,且平稳直正。
以免窑车行进中歪倒。
9火不走不论如何提闸送风.火就是走不动。
原因是严重漏风。
特别是内窑墙与烟道之间漏风贯通,或风闸损坏使风就近逸出。
前面的远闸就拉不动了,当采用计算机自动焙烧系统时可见实际温度曲线出现拐点.拐点所在车位就是漏风所在。
必须修补、拆换。
10前火不跑、后火不保此时。
火往上飘。
底火大看不清窑底,焙烧带前端坯垛上部砖坯已经红了,底下还是黑的,即火不下底,焙烧带后端底火已经熄灭,面火还是红的,结果是坯垛底部砖坯焙烧时间不足。
欠火。
其原因有:炕腿太稀太高。
底部风太大,把热量吹走了。
远闸太高,坯垛底部风太大,把底火吹走了。
烧窑工操作失误,远闸抽力太大。
因此,应该在码窑时加窑和降低炕腿增加坯垛底部风的阻力。
降低首闸,使首闸高度保持在最高闸的20%以内。
适当降低远闸。
在保温带还有点底火的地方从火眼投入干柴或细煤保火,提高坯垛下部温度。
11火严重超前,烙烧带跑到预热带,直逼窑门这种情况主要是操作失误。
没有及时进车,这时如果正常进车。
由于预热带温度太高,砖坯进窑迅速升温会产生爆坯、垮塌:不进车火又快烧到窑门,进退两难。
其唯一可行的措施是:进一个没有码坯的空车,把火推往出车端,并延缓火前进的速度,再进一个码好干坯的窑车。
按一个空车加1.2个码好砖坯的窑车,再进一个空车,接着进码坯窑车,等焙烧带已退到预热带尾端时。
就可正常进车。
12焙烧带严重滞后,退到保温带、冷却带,严重时,出窑砖垛还是红的当市场供不应求时。
为了抢产量,不顾一切进车,其实这不仅由于砖保温不够.急冷产生发状裂纹、哑砖,而且预热也不足,急速升温产生网状裂纹。
完全打乱了窑炉的温度曲线和正常生产秩序.当窑的冷却带不是用耐火砖砌的内窑墙时.时间长了还会烧坏。
此时必须立即停止进车。
把火逐渐引往正常位置。
13跳火预热带不应该有火的某个车位出现明火。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该车上砖坯的内燃煤掺多了。
而且煤的燃点较低,挥发分也较高,产生燃烧。
仍可正常进车.但应注意该车进入焙烧带后防止出现大火高温.尤其在有连续跳火的情况下,应提前在低温焙烧带长烧耗煤。
14砖垛底层出现欠火砖(1)底层砖普遍欠火:出于结构考虑,隧道窑的内窑墙.在窑车车面以上约30mm处有一层“探头砖”或称“挑墙”.负责托起以上窑墙窑顶的全部重量,在哈风洞下口平面多用大块耐火砖砌成高120mm~160mm,其下面隔30mm以上的空隙才是窑车车面,焙烧时,热风从哈风洞被抽走.于是在哈风洞下口到窑车面的150mm~190mm为气流“盲区”.流经的风量很少。
而在砖坯点燃以前完全靠对流传热,坯垛底部升温困难。
如果隧道窑是上烟道。
风往上飘情况更为严重,如果是下烟道.风往下来情况就好得多。
两种烟道气流进入哈风洞时情况示意见图2。
图2 因道对气流的影响解决的办法是:在窑车面上用红砖(也有用耐火砖的)砌一个凸台,凸台顶面基本与哈风洞下口持平,面积稍大于坯垛底面积,以消除盲区,详见图3图3 窑车面的凸台(2)只是坯垛底层四周出现欠火砖,底层中部的砖还是烧熟了。
如果是坯垛四边都欠火则是窑车四周都有冷风上窜.如果只是底层两侧欠火或只是两档头欠火则是窑车两侧.或相邻窑车接头处漏风。
由于焙烧时车面以上有风机抽风,使窑内呈负压状态,窑底冷风上窜,因此现代隧道窑都在适当位置设置车底闸,或车底风机.这时可提起车底闸或启动车底风机,尽量保持窑底与窑内压力平衡,冷风就上不来了。
仅是底层两侧砖欠火则是沙封不严,沙槽缺沙,应及时补充。
只是底层两端欠火。
则是窑车接头密封不好,应修理窑车。
15经常烧坏轴承烧坏的轴承变成兰色.这是窑车四周密封不好,窑内又底火太大.正压焙烧、火窜下窑底造成轴承温度升高。
此时应该降低或关闭车底闸或窑底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