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柳永_周邦彦_姜夔恋情词看宋词中女性形象之流变

合集下载

雅俗共赏的艺术_从柳永和周邦彦的词看宋词的雅与俗

雅俗共赏的艺术_从柳永和周邦彦的词看宋词的雅与俗

2008年第4期总第70期JournalofFujianRadio&TVUniversityNo.4,2008General,No.70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摘要: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绚丽的彩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享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与唐诗,元曲,明清小说并重。

宋词又大致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柳永及周邦彦是婉约派中常常被同称并举的两位著名词人,两人在词的创作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词品上也属于同一风格,对宋词的发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都是里程碑似的人物。

本文主要从他们词中所体现出来的雅与俗的艺术特点进行讨论,探讨宋词的雅俗共赏。

关键词:宋词;柳永;周邦彦;婉约派;雅俗共赏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346(2008)03-0014-04词,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宋词发展史上有许多人常常是被同时提及的,其中一对是柳永和周邦彦。

在北宋文学发展史上,他们每每被同称并举,这是由于这两位著名词人在词的创作上有许多共同点,在词的品格上属于同一类型,且周词对柳词又有着直接继承发展的关系。

宋词大致分为两类:婉约派和豪放派,并以婉约为正。

其实宋词的分法多种不一,这种分法未必准确,也很粗略,是后人由于不同词人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而划分的。

但大多数学者都同意柳永,周邦彦是婉约词派词人,并可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对后世的婉约词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俗不伤雅雅不避俗词,从产生之初就以其音乐性有别于诗,在民间广为流传,是与高雅文化对立的俗文化。

早在诗还很发达的唐朝,就有了词这种文学样式,有些著名诗人,也有许多优秀的词作流传。

起先,是一种曲子,用作宴乐之乐;后来,经过文人的加工填词之后,赋予了它一些内涵,而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那就是词。

宋词是在唐五代文人词的基础上发展的,已成为文人手中成熟的创作形式,雅与俗两种艺术趣味的分流而又相互渗透,成为宋词发展的主要线索之一。

雅俗共赏的艺术——从柳永和周邦彦的词看宋词的雅与俗

雅俗共赏的艺术——从柳永和周邦彦的词看宋词的雅与俗

雅俗共赏的艺术——从柳永和周邦彦的词看宋词的雅与俗陈琦
【期刊名称】《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绚丽的彩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享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与唐诗,元曲,明清小说并重.宋词又大致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柳永及周邦彦是婉约派中常常被同称并举的两位著名词人,两人在词的创作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词品上也属于同一风格,对宋词的发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都是里程碑似的人物.本文主要从他们词中所体现出来的雅与俗的艺术特点进行讨论,探讨宋词的雅俗共赏.【总页数】4页(P14-17)
【作者】陈琦
【作者单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三明分校,福建三明,36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3
【相关文献】
1.从宋代水路交通看柳永、周邦彦的羁旅词 [J], 许菊芳
2.从柳永、周邦彦、姜夔恋情词看宋词中女性形象之流变 [J], 王梦
3.通俗·典丽·醇雅 --柳永、周邦彦、姜夔与宋词词风变化 [J], 王宝琴
4.从两首圣寿词看柳永“赋笔写词”的艺术手法--兼与张先、晏殊的圣寿词比较[J], 朱绍雨
5.从柳永、苏轼、李清照词看北宋词的审美取向 [J], 马继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柳永词的女性形象

浅析柳永词的女性形象

浅析柳永词的女性形象浅析柳永词的女性形象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存世词作有《乐章集》;柳永亦善诗文,多佚。

浅析柳永词的女性形象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学里涉及女性,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但是以底层女性为题材,而不站在男性角度,平等地看待底层女性,用真情实感描写女性形象的,宋代的柳永是第一个。

柳永的一生,无非是流连风月与政治失意,在柳永身上,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因而,柳永词里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不仅丰富多彩,也蕴含着政治意义与女性意义。

关键词:柳词女性形象双重意义作为第一位专业填词的文人,柳永有“奉旨填词柳三变”之称,然而这“奉旨填词”里,充满了柳永一生的政治失意。

“在当时诗尊词卑,词为小道的观念下,‘专业词人’的头衔不但不光彩,反而为许多传统文人所不齿。

”[1]因柳词多用俗语,多写俗情,以反映下层平民的情感生活为主,情感坦率真挚,恣纵不羁等特点,故不为当时的文人所接受,从而一生仕途偃蹇潦倒,使词人更为放荡不羁,流落歌台舞榭,放宦南北东西。

这样的经历却使得他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身体会底层女性朴素而真挚的感情,从而为柳词增添了真挚动人的色彩。

一. 多重形象:柳词的四类女性形象与女性形象的流变柳永作为第一位专业填词的文人,由于政治失意,而流连于烟花柳巷,但这样的经历却使得词人对底层女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文人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这个辉煌的长廊了,柳永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不仅是对花间词,南唐词的浓香暖玉的继承,也开启了文人着力于描写底层女性形象的先河。

从继承与发展这一点来看,柳词里的第一类女性形象是词人着力于女性的色与艺,这类词是柳永用赏玩的目光欣赏小姐的形貌体态。

如《宣清残月朦胧》中“更相将、凤帏鸳寝。

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甚时重恁。

宋词与女性形象的演变

宋词与女性形象的演变

宋词与女性形象的演变宋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一枚明珠,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其中展现出来的女性形象也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

通过对宋词中女性形象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宋词中女性形象的演变,从而体会到历史背景、社会风貌以及文化观念的转变。

一、南宋时期的女性形象在南宋时期,女性形象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贤良淑德的妇女和婉约多情的佳人。

此时的女性形象被赋予了温柔、贤惠、孝顺的特点,她们以家庭为重,承担起养育子女和家务的重任。

在宋代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盛行,女性地位被严格限制,不被提倡进入社会发展或展示个人才能。

因此,南宋时期的女性形象多以内敛、忍让和坚贞不屈为主,如《卜算子·咏梅》中的梅妇:“咏梅清景艳,碧条燕语红。

”词中描绘了梅妇的温柔婉约以及她在家庭中的才情。

这种女性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定位和期望。

二、北宋时期的女性形象相比南宋时期,北宋时期的女性形象更加开放和多样化。

在这个时期,女性开始获得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女性形象不再局限于内敛和温柔,而有了更多的个体化表达。

在北宋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有才情、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

例如,《清平乐·生查子·元夕》中的女子,她不再被动地等待他人的到来,而是主动邀请男子一同欢度元夜,展现了女性勇于追求爱情和独立意识的一面。

三、女性形象的演变与社会变迁宋词中女性形象的演变与当时社会的变迁密不可分。

南宋时期,女性地位低下,社会风气保守,女性形象更受到束缚;而到了北宋时期,社会逐渐开放,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因此女性形象也更加丰富多样。

这种演变反映了宋代社会的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高。

同时,女性形象的演变也受到文化观念的转变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文化观念对于性别角色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

南宋时期,封建礼教的压制让女性形象更加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

而到了北宋时期,士人文化的兴盛以及儒家思想的传播,将女性视为“德合儿女情长”的象征,为女性赋予了更多的人性化和独立性。

周邦彦与姜夔恋情词比较

周邦彦与姜夔恋情词比较

周邦彦与姜夔恋情词比较郭院林;肖瑶【摘要】周邦彦和姜夔作为北宋与南宋恋情词代表作家,词风相近.但清真词偏于“质实典丽”,白石词偏于“清空骚雅”.以清真与白石的恋情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两家恋情词的情感类型及词中女性形象的异同,着重对比两家恋情词艺术技巧,从章法结构、表达方式及语言特色三个方面探讨其中差别.【期刊名称】《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31)001【总页数】8页(P114-121)【关键词】周邦彦;姜夔;恋情词;艺术技巧【作者】郭院林;肖瑶【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3现代词学家胡云翼先生曾提出“词为艳科”这一说法,他在《宋词研究》一书中说:“宋词所描写的对象,不过是‘别愁’‘闺情’‘恋爱’的几个方面而已……”[1]62恋情内容在宋词中最具典型性。

恋情词即是描绘抒情主体对自己眷恋的对象抒发心仪之意、思念之情、离弃之恨的词作。

具体论之,恋情词的内容可分为四类:1.身处异地的相思怀人;2.男女送别的悲苦离散;3.两情相悦的欢愉幽会;4.一方失恋的怅然怨恨。

在宋代词人中,善写恋情词的代表有周邦彦和姜夔。

据统计,《清真词》中恋情词占29%①可参见程瑜:《周邦彦与夔词比较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位论文,2009年,第4页数据统计及分析。

,其中的悲欢离合、相思怀人、两情相悦颇有“常人之境界”[2]113。

而关于姜夔词,夏承焘先生对其合肥词事曾依年月先后,列其有本事各词,“列词共二十二首,除三首存疑外,尚得十九首”[3]282,然谱中实录只21首词,再去其中无关恋情的3首,加上另外4首,共22首,定为白石恋情词,约占总词的1/4。

其相思怀人之词情深蕴藉、清空骚雅,颇具遗世独立的“诗人之境界”[2]113,奠定了姜词的雅化风神。

清真词与白石词恋情都占有较大比例,然而二者相同题材有何不同,下文试作比较研究。

《2024年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范文

《2024年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范文

《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篇一一、引言宋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一环,以其婉约、细腻的特质,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在宋词的创作中,女性化特征尤为突出,不仅体现在词作内容上,更在艺术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着独特的魅力。

本文旨在探讨宋词女性化特征的演变历程,以展现其丰富而多元的文化内涵。

二、女性化特征的初期——婉约柔美在宋词的初期,女性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婉约柔美。

这一时期的词作多以女性视角抒发情感,描绘生活琐事、儿女情长,充满了女性的细腻情感。

词人常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感受,如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女性的柔情与愁思。

三、女性化特征的发展——情深意切随着宋词的不断发展,女性化特征逐渐深化。

这一时期的词作在婉约柔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内心的探索。

词人们以更为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女性内心的情感世界,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展现出了女性情感的复杂与深沉。

四、女性化特征的巅峰——华丽辞藻与细腻情感到了宋词的巅峰时期,女性化特征达到了顶峰。

这一时期的词作不仅在情感上更为丰富,而且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更为多样。

词人们运用华丽的辞藻和细腻的笔触,将女性的情感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既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与魅力,又传达了女性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五、女性化特征的影响与传承宋词的女性化特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婉约柔美的风格、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华丽的辞藻,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借鉴。

同时,宋词中的女性形象也成为了后世文学中重要的艺术形象之一,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宋词的女性化特征也得以保留和发扬光大。

六、结语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是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特色之一。

从婉约柔美到情深意切,再到华丽辞藻与细腻情感,宋词的女性化特征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历程。

“自古文人多骚客”,从古代宋词入手,谈宋词中的女性化特征

“自古文人多骚客”,从古代宋词入手,谈宋词中的女性化特征

“自古文人多骚客”,从古代宋词入手,谈宋词中的女性化特征北宋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甚至制定了文人不被杀头的刑罚。

所以此时,士大夫文人阶层的地位极高,空前绝后。

而其经济也非常发达,“仓廪实,而知礼仪”所以这也促进了其文化市场异常繁荣。

宋词,乃宋代文学成就的代表,纵观南北宋涌现了大批文豪式人物如苏轼、黄庭坚、李清照等。

词,大多温文尔雅,内涵含蓄所以其体裁更适合表现女性情感。

在词中充斥着女性化器皿,女性化意境,使其饱含女性化内质。

一、女性色彩浓厚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写道“词位题,宜妙宜修,诗之意广,词之绵长”。

词,可以表现出诗所无法达到的境界,表达其不能表达的意向,回味绵长。

所谓女性化特征,大体是指文中内容大多与女性形象有关;关照女性细腻感情或以女性视角看待景物;用女性娇柔的口吻来阐述人生失意,感怀别离哀愁。

以女性的思考方式,流露出一种凄切,悲愁之感。

1. 性格决定文风“自古文人多骚客,历来皇帝是孤家。

”自屈原著成离骚以来,古人便把读书人称之为“文人骚客”。

意思很明显,就是指他们满腹经纶,但感慨良多。

自古以来的文人都是感性的,脆弱不堪的。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人骨子里充斥着女性化思想”,这个词可以高度总结古人的内心世界,不论是逻辑分析,还是思考方式而言“女性化”可谓是无处不在的。

而宋朝又是看重文人的朝代,这使得诗词家们能够畅所欲言,如果心中不忿,就用祖传的女性化来表达情绪。

2. 大环境所致自晚唐以来,中原大地饱受战乱摧残先是吐蕃进军再是黄巢起义,接着又是四分五裂的军阀混战。

而进入北宋以后,在对外政策方面国家又表现的软弱无能,步步退让,敌国步步紧逼。

如果将宋朝比喻一个成年男性,那么文人墨客就是他的妻子。

看着丈夫在外饱受欺凌,妻子却无能为力只能“歌以咏志”。

而宋朝的这种羸弱,直接的造成了整个社会环境低迷不振。

《宋史》曾说“民,乃趋柔,不善武”除却词风不谈,社会整体都有女性化娇柔内敛,敏感猜忌特征。

词人自然而然的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在创作手法上也融进了自己内心细腻的女性情感。

周邦彦与姜夔恋情词比较

周邦彦与姜夔恋情词比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对 象 , 不 过是 ‘ 别 愁 闺情 “恋 爱 ’ 的几 个 方 面
而 已 …… ” [ 1 眈恋情 内容 在宋 词 中最具 典 型 性 。恋 情 词 即是描 绘抒 情 主 体对 自己眷 恋 的对 象抒 发心 仪之意 、 思念 之情 、 离 弃之恨 的词作 。具体论 之 , 恋 情词 的内容 可分为 四类 : 1 . 身处异 地 的相思 怀人 ; 2 . 男女送别 的悲苦离散 ; 3 . 两情 相悦 的欢愉 幽会 ; 4 . 一
p r o b e s i n t o t he e mo t i o n a l t y p e s a nd t he s i mi l a r i t i e s a n d d i f f e r e n c e s o f f e ma l e i ma g e s i n t h e t wo a r t i s t s ’ p o e t r y i n o r d e r t o e l a b o r a t e t he i r a ti r s t i c t e c h n i q u e s f r o m t h r e e a s pe c t s: s t r u c t u r e, me a n s o f e x pr e s s i o n a n d l i n g ui s t i c f e a t u r e s . Ke y wor d s :Z h o u Ba n g y a n; J i a n g k u i ; r o ma n c e p o e t r y; a r t i s t i c t e c h n i q u e s
[ 关键 词 ] 周邦 彦 ; 姜夔 ; 恋 情词 ; 艺术 技 巧 [ 中 图分类 号 ] I 2 0 7 . 2 3 [ 文章 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1 6 7 1 — 0 3 0 4 ( 2 0 1 7 ) 0 1 - 0 l 1 4 - 0 8

周邦彦诗的艺术风格探索论文

周邦彦诗的艺术风格探索论文

周邦彦诗的艺术风格探索论文近年来我们国家对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一直在增加,诗歌作为文化的代表被看做是文化发展的核心,本文主要是以周邦彦的诗歌为例对其诗歌的艺术风格展开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对于提升我们国家的文化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周邦彦;诗歌;艺术风格尽管我们国家流传下来的关于周邦彦的诗集并不是很多,但是仍然可以通过仅有的这些诗集中看出周邦彦诗人丰富的诗歌艺术风格,以及诗歌所展现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技巧,这对于我们研究诗人生活的环境和当时的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一、周邦彦及其诗歌简介1、诗人周邦彦概述周邦彦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诗词作者,由于其在作词方面有惊人的天赋,而且从小就有爱好读书的好习惯,这使得他在当时的北宋也颇有名声,也曾被徽宗委以官职,除此之外诗人周邦彦还精通各种音律,这对他的创作也有非常重要的的指导意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周邦彦幼年时生存环境是比较和平的,因此和其他的北宋诗词作者不同的是周邦彦的诗词大多都是在描述生活,羁旅或者是以咏物来表达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热爱,因此在北宋的诗词作者中周邦彦被认为是婉约派诗人,而且从周邦彦诗人流传至今的诗词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写作手法和技巧是非常丰富多样的,尤其是对于感情的表达不仅细腻而且生动、形象,这也是周邦彦诗人的诗词在漫长的历史中被流传下来的关键。

2、周邦彦诗词概述总结我们国家现存的关于周邦彦的诗词可以看出,流传至今的周邦彦的诗词仅有四十五分,尽管与其他著名的诗词作者相比周邦彦创作的诗词数量比较少,但是深入地分析就很容易看出周邦彦诗人的诗歌风格和体式比较丰富,从周邦彦诗人的诗歌风格上可以看出其诗歌的风格包括了豪放派、婉约派等,这些丰富多样的诗歌风格共同构成了周邦彦诗人的诗词艺术风格,另外就是从体式上来看周邦彦的诗歌体式也是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他流传下来的这四十五首诗词集里面可以看出,周邦彦的诗词体式包括了,古体、近体、五言诗、七言诗等,在这多重体式的变换和诗词的文化魅力可以看出诗人周邦彦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才华和创作才能的诗人。

浅析柳永情词中的女性形象(saila wu)

浅析柳永情词中的女性形象(saila wu)

浅析柳永情词中的女性形象作者:吴婷芳摘要:北宋著名的词人柳永,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秦楼楚馆。

柳永的《乐章集》中,“约有212首词,其作品中的情词有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

他的词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

大胆的描写了下层歌妓的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以及其浓重的“恋妓”情节。

他不再把歌妓看成是肆意侵犯的玩物,而是真正的当成一个值得尊敬,值得爱恋的人来写。

他寄情去那些美好的女子。

他的情词有叹别后相思之苦,忆聚时欢乐,悲佳人凄惨命运等等。

关键词:柳永情词歌妓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而柳永的词则是以其独特的叙述视角,反传统的价值理念,以及另辟蹊径的传播方式使得其词达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地步。

尤其是在歌妓词的创作方面,柳永一反上层社会既定的淑女风范,而是站在人性化的角度,写出了歌妓们本来应该具有的某些“人”的特性,她们不但有着出色的外貌和才情,她们更能大胆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勇于对负心汉以指责和痛斥。

在词中也有不少有名有姓,个性鲜明的女性,柳永对她们更是流露出了爱人般的感情。

像“妙舞腰肢软”(《柳腰轻》)的英英,“语似娇莺,一声声堪听”(《昼夜乐》)的秀香,“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凤衔杯》)的瑶卿,风姿绰约,各有千秋。

词人关心她们,常常在词中替这些不幸的女子诉说苦楚的心声。

一·柳永的生平简介白衣卿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创始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论周邦彦与姜夔词之异同

论周邦彦与姜夔词之异同

论周邦彦与姜夔词之异同内容摘要:周邦彦与姜夔是宋代词坛婉约词派的两位杰出词人,他们都重视格律,且精通音乐,主张作词须弃俗从雅。

在创作上,姜夔一定程度上受到周邦彦的影响,但两人创作却同中有异,各有特色。

以题材内容而言,两人词作中恋情、羁旅行役及咏物之词均占据大部分内容,然而表达方式、侧重内容却各有不同;以章法结构而言,两人都重视章法结构的组织安排,但周词长于铺叙,章法严密,结构繁复多变,姜词则化实为虚,密中求疏,且精心作序;以艺术风格而言,周词浑厚和雅,姜词清空疏宕;以音律特色而言,二人均擅长自度曲,作词上追求音律和谐,但周邦彦先曲后词,姜夔则偏爱先词后曲。

他们的创作,对作为词正统的婉约词的继承和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关键词:格律题材内容章法结构艺术风格音律特色周邦彦与姜夔是宋代词坛婉约派的两位杰出词人,他们的创作,对作为词正统的婉约词的继承和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词论家们往往喜欢把他们相提并论。

他们作词都重视格律,精通音乐,主张作词须弃俗从雅。

周词在创作上一定程度地影响着姜夔,但二人的创作在题材内容、章法结构、艺术风格和音律特色方面却同中见异,各有特色。

一、题材内容怀人相思、羁旅行役、咏物叹怀历来都是婉约词派的传统主题,周邦彦、姜夔二人在题材上也并无太大拓展与创新,依然延续恋情、羁旅行役及咏物等传统题材。

虽然二者在题材内容上没有太大差异,但在创作数量和表达方式上却不尽相同。

首先是在创作数量上。

在周邦彦所处的时代,“词为艳科”的统治局面虽已被打破,词的表现力也逐渐扩大,但词体的应用范围却依然相对局限,因此,恋情、女性与羁旅行役仍占据周词绝大部分内容。

而姜词则大多是记游与咏物之作,因为姜夔所处的时代,词在郊游酬赠与咏物怀人方面已发挥了较大功能,词的题材和应用范围被大大拓宽。

当然姜词也不乏情场失意之作,但相对周词来说,数量已大为降低。

其次,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先看恋情词。

周邦彦的恋情词多实际描写,擅长运用叙事手法将情节化的倾向注入词中,通过刻画爱情细节以及正面描写恋情场景夹杂一些直抒胸臆的情语来表现生动的形象和隽永的韵味,如《风流子》、《新绿小池塘》、《芳草渡》等。

轮回般的近似,精妙处的相异——周邦彦词与姜夔词的比较

轮回般的近似,精妙处的相异——周邦彦词与姜夔词的比较

轮回般的近似,精妙处的相异——周邦彦词与姜夔词的比较张勤【摘要】周邦彦与姜夔两人之间有着太多的相似,周的为人作风疏狂、谨慎,姜是清醒但又无力对抗现实;周开创了以思力写词,姜继承了周的笔法;两人都长于慢词写作,一实一虚;两人都精通音律;周主张词的雅正,姜也是进一步倡行雅词.【期刊名称】《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13)001【总页数】2页(P72-73)【关键词】轮回;以思力写词;一实一虚;精通音律;雅正【作者】张勤【作者单位】商丘市梁园区技工学校,河南商丘,47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6一周邦彦与姜夔,两人之间有着太多的相似,正像从北宋到南宋,近似一个轮回。

南宋末年与北宋末年何其相似,在相对安定的局面之下,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多年的党争最终不了了之、相对平息了,士大夫们的政治热情与爱国意气也逐渐消退了,他们在绝望中放弃了抗争,国家责任感淡化了,开始留恋于艺术化的生活。

两朝末年繁华中见衰败的气象也影响到了两位词人,家国兴衰的感叹从词作中淡出,更多的是对个人身世的感叹。

词的艺术技巧受到极大的关注:北宋词到周邦彦,开始向格律词发展,周邦彦集北宋词之大成,成为结北开南之人;南宋词到南宋末年,也到了总结的阶段,姜夔等人上承周词,从对辛派词人的反拨出发,对词重新规范,尤其讲究格律。

文学史上,这一北一南两人都被归于格律词派(或有人把姜夔等人称清雅词派),周邦彦的创作对姜夔有直接的影响。

下面就几个方面对两人作个比较,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所发现。

先从两人的生平经历、个人气质比较。

《宋史》说周邦彦少年时“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而博涉百家之书”。

元丰二年入京,元丰六年(1083年),献《汴都赋》,描写颂扬汴都的繁华富庶,当时正值王安石推行新法,周邦彦就在赋中歌颂了新法。

《汴都赋》长达7000字,赋中多古文奇字,人多不认得,只好读其偏旁。

他献赋之举传播之后,名动天下,自太学诸生升任太学正。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与婚姻观念演变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与婚姻观念演变

宋词中的女性形象与婚姻观念演变引言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中宋词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体成为了当时文人雅士们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的重要途径。

在宋词中,女性形象和婚姻观念是两个重要的主题。

本文将探讨宋词中女性形象和婚姻观念的演变。

第一部分:宋词中的女性形象1.1 宋词中的女性理想形象在早期宋代,尤其是北宋时期,男性文人往往理解并描绘女性形象为柔弱、温柔、贞洁、恬淡和温顺等美好品质。

他们常常通过描写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之女来表达自己对爱情和婚姻的向往。

1.2 宋词中的现实主义女性形象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南宋时期出现了更加注重写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女性形象开始展现出更多真实生活中存在的复杂特点。

这些女性角色往往更加坚强、独立,有时甚至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职业能力。

1.3 社会变迁对女性形象的影响宋代社会的变迁极大地影响了女性形象在词中的呈现。

例如,北宋后期出现的经济繁荣带来了市井文化的兴起,描写娼寓生活或者佳丽良家的作品开始出现。

第二部分:宋词中婚姻观念的演变2.1 北宋婚姻观念特点北宋时期,封建思想非常盛行,男尊女卑、世袭等传统价值观念对于婚姻关系有着重要影响。

官宦人家多以门第和利益为重,讲究政治联姻和世交继承。

2.2 南宋婚姻观念特点南宋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化倾向,在婚姻观念方面也有所改变。

女性地位得到提高,因此女性更多地参与到家族事务并具备独立意识。

2.3 婚姻观念的个人化倾向到了南宋末年,婚姻观念呈现出更加个人化和浪漫化的趋势。

一些作家开始将婚姻视为爱情的象征,强调感情的重要性,崇尚自由婚姻和相互选择。

结论通过对宋词中女性形象与婚姻观念演变的探讨可以看出,随着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变迁,宋代文人对女性形象和婚姻观念的理解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从北宋封建传统到南宋追求自由与浪漫,这一转变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逐渐向着个体价值和平等关系发展的趋势。

宋词中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以及不同时期的婚姻观念都是文学史上宝贵的遗产,对于我们理解该时期社会风貌、价值取向以及女性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两宋情词的演变及其词史意义_以_词人之词_为论_黄雅莉

两宋情词的演变及其词史意义_以_词人之词_为论_黄雅莉

恋情,并不像某些士大夫那样轻率随便,而表现得
晏几道词写男女之情,没有柳永的词语尘下之
异常认真。何况是钟情于那些地位低下、没有人身 弊,其词多为友人家妓莲、鸿、 、云而作,小山词中
自由的歌妓。士妓相爱,良贱相知,正体现出小晏 已表现了对歌妓的真挚情感,秦观词更是如此。由
自由平等的人道情怀。尽管由于门第之异、社会舆 于他一生沉沦,更有可能与同样坎坷的烟花女子产
不乏真诚的同情,在分离的岁月里,仍然思念对方, 忘初见的美好:“江南未雪梅花白,忆人是江南客,
体验相同的孤独,平等的付出,这就较之北宋初年 犹记旧相逢。淡烟微月中。”(《菩萨蛮》)、“斗草阶
的晏殊、欧阳修等高官显宦只把官妓视为暂时性的 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
情感寄托,或公务忙碌之余的生活调剂,要显得更 心沁绿,羞脸粉生红。”(《临江仙》)、“记得小苹初
宋词词人词情词爱情意识本文审视了宋代柳永晏几道秦观姜夔吴文英五位词人词情的用情姿态从而揭示两宋情词的嬗变与出新以见词人之词中的思女求女之情实已淡化了苏辛等诗人之词中的政治寄托而大大强化了具有个性色彩的思念情苦在艳情题材中织进身世之感从类型化的情态摹拟转向了深沉的人生境遇在儿女柔情中引伸出普遍的人生感怀五位词家在继承中有创新在共向中求变化此种现象的形成实与词体之独特性和词的雅化趋式有密切的关系
———————————————— 作者简介:黄雅莉(1966—),女,台湾彰化人,新竹教育大学中文系教授,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主要从事词学、
诗学、现代散文的研究。
40
黄雅莉:两宋情词的演变及其词史意义
役之怨几乎都结合着离别的悔恨。柳永不再只是 让女性承受思念的情苦,而是主动分担离别的痛 苦,在负欠感中展现了真诚的感情,这就是承担的

浅析柳永词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浅析柳永词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浅析柳永词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作者:孙怡洋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9年第01期【摘要】柳永是北宋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他的词大多清丽婉转,通俗自然,塑造了一群被封建社会束缚的女性人物形象,体现了身为一名词人对封建时代女性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先,对柳永笔下的女性人物特质进行分析,继而探寻其命运走向。

其次,结合社会原因与柳永自身经历对其词下女性人物悲剧命运成因进行分析,以此来展现柳永词中女性人物形象蕴含的丰富人文内涵。

【关键词】宋词柳永词女性形象一、引言柳永一生工于宋词的创作,是婉约派词人之中的典型。

相传他所做的曲词风传天下,号称“杨柳岸边,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他的一生仕途不顺,政治失意,长期流连于烟花柳巷,因此得以将目光集中在社会底层女性人物的身上。

在他的词作中,歌女、舞女是最为常见的形象,但也不乏一些对闺中少妇、良家妇女的描绘。

柳永不仅细致地塑造她们的外在形象,同时也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她们的内心世界。

二、柳永词中的女性人物形象1.才情与美貌并存在柳永之前,人们多以欣赏“物品”的角度来赞美女性,将她们视作花草一类寄托与抒发情感的事物意象,很少有人像柳永一样以平等的角度来欣赏、赞美女性。

在柳永的词中,他对女性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才华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与肯定。

例如,《少年游》一词中“世间尤物意中人。

轻细好腰身。

香帏睡起,发妆酒酽,红脸杏花春。

”柳永用“轻细腰身”,“红脸春杏”这些词,刻画出女子的娇俏妩媚,细致地对女子的外貌美进行了描绘;而在《瑞鹧鸪》一词中,柳永用“一曲阳春定价,何啻值千金。

倾听处,王孙帝子,鹤盖成阴。

”赞颂歌女的动人歌声;《浪淘沙·有个人人》中“急锵环佩上华裀。

促拍尽随红袖举,风柳腰身”则是对舞女的曼妙舞姿进行了肯定。

2.追求自由,敢爱敢恨在柳永的词中也不乏泼辣直率的市井女性形象。

《锦堂春》一词中,一位女性面对自己心上人屡屡违背约定,不守归期的行为,直截了当地显露出怨念与愤怒,表示要“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作为对其轻狂行为的“报复”,体现出了世俗女子的敢爱敢恨,以及对平等爱情的大胆追求。

柳永词中的女性形象

柳永词中的女性形象

柳永词中的女性形象柳永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传极广,而且对后世影响也十分巨大。

在他的诗词中对女性的描述是独到的别具一格的。

表现了女性不拘礼法敢爱敢恨,聪明睿智的一面。

柳永或者赞颂或者同情,显示出不同于一般士大夫的价值观,体现了女性自我觉醒意识。

一不拘礼法敢爱敢恨的女性柳永有一部分词充分表现了女性不拘小节敢爱敢恨的爱情意识。

在其他文人词中,同类型的作品,呈现的缺乏爱情的女性一般都只是顾影自怜,逆来顺受,不会表露内心的感情。

而柳永词中的世俗女子,却是积极主动地追求爱情,没有太多顾虑的表现出对爱情自由的渴望。

1.1对不拘礼法的女性刻画柳永另一首《锦堂春》“坠髻慵梳,愁娥懒画,心绪是事阑珊。

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

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

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

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剪云鬟。

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

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

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这首词中的女主人公性格更为鲜明。

她泼辣、傲气、不拘礼法。

对于情人的背弃她充满了怨恨与痛苦。

开头“坠髻慵梳,愁娥懒画,心绪是事阑珊。

”便是这种心境的体现,“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

”衣裳变得宽大了,便是身体瘦下去了的证据。

她之所以憔悴消瘦,全是因这“疏狂”的年青人引起的:“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

”“疏狂”即风流浮浪之意,至此主人公的怨恨之情便就更加分明了。

但是她不肯认命,于是便“把芳容整顿”重新生活,不愿自己任人摆布。

“恁地轻孤,争忍心安”说如果因为这点事情,把自己弄的很憔悴,浪费了自己的青春,自己很不安心。

追思往事,“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剪云鬟。

”想起从前相别赠发,订立盟约。

但是他却多次失约,恼恨之下,她计划着他有一天归来,用“香阁深关。

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的办法教训他。

词中的女子有着一种对世俗的叛逆精神,她不为男人的支配地位而屈服。

接下来“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宋代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

宋代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

宋代的女性化特征演变史一引言本文的研究是以时间为线索,以宋代每位代表性词人为着眼点,通过对其相关文本的考证和量化统计,具体分析其词作中的女性题材、女性化的情感表达、女性化的意象和语言等,追溯出宋词的女性化特征发展演变过程。

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构成。

绪论:主要阐述宋词的女性化特征之内涵、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框架等问题。

正文:宋初词承唐而下,以艳科的手法去表现士大夫情怀,以感伤的女性情怀观照万物。

其词即不失词之本色,又有一种绵邀含蓄的抒情特征,实现了五代词人向宋代词人的转化与过渡。

柳永词的总体风貌是艳科俗词,具有“俗艳深挚”的女性化特征,将市井艳科词推向了极致,使词的本色特征进一步定型化,对后世苏轼、秦观等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晏欧词和张先词应该是北宋中前期士大夫觉醒的产物,实现了由应制、应歌向士大夫之间应社的转型。

晏欧是“雅笔写柔情”,从不同层面承袭了花间余续。

欧阳修又受柳永俗词的影响,为后来的少游、易安甚至陆游在表现女性内心隐曲世界方面的词创作奠定了基础。

张先在词的创作中改温韦之艳丽变为清丽婉约,其词开启了伶工之词向士大夫词的转变。

张先词超越柳永词“俗”的特质并走向雅化,从而孕育了东坡的以诗为词之雅词的出现。

宋词的女性化特征发生重大变化应该是东坡词的出现,苏轼以诗为词,使词体发生了变化。

苏轼虽然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题材和表现形式,但词体的音乐属性决定了东坡词必须具有应歌的性质,词本体的柔媚风格也使苏词离不开对女性题材、女性心理的描写,是一种豪放背后“健笔写柔情”的女性化特征。

东坡词对当时的苏门四学士和后来的周邦彦、辛弃疾等人填词产生了重大影响。

晏几道和秦观因其词而被称为“古之伤心人”,他们的词呈现出“感伤哀婉”的女性化特征。

小晏以一种自恋式的女性化倾向写词,充分地保持了词的“当行本色”,对少游词的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少游先学柳词,又受东坡词启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自哀式的女性化倾向,承担了词向词本体的女性化特征回归的使命,为美成词的凄婉的女性化风格的形成导夫先路。

论清真词的内化书写——以柳永词为对比

论清真词的内化书写——以柳永词为对比

收稿日期:2019-02-26作者简介:梁思诗(1993—),女,广西南宁人,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第35卷第6期(2019)河西学院学报Vol.35No.6(2019)论清真词的内化书写(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上海200433)梁思诗摘要:自“花间词”以来一直延续着对外部客观世界关注的传统,北宋以柳永词最为显著。

北宋后期,由周邦彦开始,关注个体精神世界,这种趋向到了南宋姜张词派愈演愈烈。

在恋情词中,柳词通过描写性的铺展将男女情欲直观化,而周词则以大片景语将欲望内置。

在羁旅词中,柳词尚未摆脱女性思恋的内容,而周词则更关注自我精神世界。

在咏物词中,从柳词到周词体现了“我”向文本内部的迈进,从模写到抒情的转变。

关键词:周邦彦;柳永;词;内化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20(2019)06-0101-06DOI :10.13874/ki.62-1171/g4.2019.06.018——以柳永词为对比自“花间词”以来一直延续着对外部客观世界关注的传统,不论是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词人对宴饮和女性容貌的关注,还是以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走出闺阁将视点移至山川江河,都呈现出一种外化倾向,此一倾向至柳永而达到极致。

至北宋末,以周邦彦为代表的词人才呈现出观照个体内心世界的转向,这是一种由外放到内敛的转化。

柳永和周邦彦均为北宋词之大家,除了二者皆擅音律、作慢词,且在词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相当以外,柳、周还存在着间接的渊源关系。

龙榆生指出:“私意以为论清真词之作风,言其师友渊源,则不免于万俟咏诸人,以上迄柳永之影响。

”[1]350具体到词的写作上,蔡蒿《柯亭词论》云:“周词渊源,全自柳出。

其写情用赋笔,纯是屯田家法。

细绎《片玉集》,慢词学而脱去痕迹自成家数者,十居七八。

”[2]可见柳、周词存在着较强的可比性。

美国学者孙康宜认为,周邦彦在“借词移情”上起到了“开宗立派”的作用[3]15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1-04-12[作者简介]王梦(1989—),女,河南安阳人,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

从柳永、周邦彦、姜夔恋情词看宋词中女性形象之流变王梦(中南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在宋词中柳永、周邦彦、姜夔恋情词中女性形象的流变反映了宋词流变的趋势。

女性主体对象由“写实”、“唯美”到“抽象”,女性形象所寄托的情感由“单调”向“复调”、“个人化”向“时代化”转变,艺术手法呈现出描写的遗形取神,语言避俗求雅,叙事时空逐渐交错叠合,情感表达渐曲渐涩的变化。

女性形象的流变体现了宋词词体的演进过程,反映了词体的雅化进程。

[关键词]宋词;女性形象;柳永;周邦彦;姜夔[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30(2011)03-0083-04本文选取柳永、周邦彦、姜夔作为分析的对象。

在已有的宋词女性形象的研究中,柳永词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成果最多。

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三卷中,将柳永词的表现内容分为了四类,其中有三类都与女性形象有关,包括表现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的,表现被遗弃或失恋女子的痛苦心声的以及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愿望的。

[3](P34)以后的研究者也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分类标准。

透过柳词中展现的女性形象,研究者看到柳永对于下层女子最大限度的同情,宋代商业经济繁荣下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少有的人文关怀。

对于周邦彦和姜夔恋情词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较少。

周邦彦词的研究总体上重艺术轻内容,对其词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往往从审美价值的角度进行。

姜夔在创作的题材上主要为咏物和恋情两方面,后人对于姜夔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咏物词以及艺术技巧上。

探究女性形象的流变,一方面为周词和姜词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词的整体发展。

从宋词中女性形象的流变入手看宋词的发展,可以从表现主体、表现情感、表现手法三个层次考察。

一、主体对象的转变柳永、周邦彦、姜夔恋情词中展现的女性主体对象经历了“写实”、“唯美”到“抽象”的转变。

柳永一生与烟花相伴,有艳名在外,自然被当时崇尚雅正的士大夫甚至统治者所忌,仕途上始终郁郁不得志,宋仁宗甚至明确表达了对柳永的态度:“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词。

”仕途的坎坷刺激柳永更投身于烟柳之中寻找心灵上的安慰,对下层人民生活的熟悉为柳永在创作上提供了素材。

柳永词中的女性形象是极为丰富生动的。

根据人物的身份不同,可以将她们分为平民女子和烟花女子两类。

在平民女子中又可以根据表达情感的不同分为:表达相思之情的,表达因相思而生积怨和怨恨的,表达被遗弃或失恋女子的痛苦的。

而烟花女子的形象也可以分为素描式叙写的女子,与情人分别时的女子,相思的女子,别后重逢时的女子,感叹身世的女子五个类型。

柳永笔下女子的形象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是真实可感的,通过他的笔,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女性形象,她们有自己的喜好、自己的特长、自己的心思和情感,如:“秀香家住桃花径。

算神仙、才堪并。

层波细翦明眸,腻玉圆搓素颈。

爱把歌喉当筵逞。

”(《昼夜乐》)[4](P15)“英英妙舞腰肢软。

章台柳、昭阳燕。

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

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

逞盈盈、渐催檀板。

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

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

”(《柳腰轻》)[4](P15)“有美瑶卿能染翰。

千里寄、小诗长简。

想初襞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

”(《凤衔杯》)[4](P18)“嫩脸修蛾,淡匀轻扫。

最爱学、宫体梳妆,偏能做、文人谈笑。

”(《两同心》)[4](P19)《昼夜乐》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明眸善睐、娇声细语名叫秀香的女孩子,她的歌唱得不太好听,但是她却非常喜欢在宴会上当着众人的面展示自己的歌喉;《柳腰轻》中的英英极善舞蹈,她柔如细柳、轻如飞燕,于华堂盛宴之中盈盈独立,吸引了无数的王公子孙,而在她凌波间的回眸,更使万人肠断;《凤衔杯》中的美瑶善诗文,是一位时常安坐于桌边认真裁剪苔笺,舞动袖管作诗的典雅女子;《两同心》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蛾眉精致、淡妆素雅、梳着宫中发髻式样的女孩子,她不仅能歌善舞,还能像文人般谈笑风生,怎不让人心生怜爱。

这样的女子在柳词中还382011年安阳师范学院学报有很多,她们的美丽容颜、精湛才艺和可爱性格无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仿佛一个个活生生的女孩子就立在眼前。

周邦彦与柳永的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由于在政治仕途上并不得意,几度浮沉奔波于地方州县,为人疏隽少检的他也曾流连于秦楼楚馆,与歌姬舞女交往甚密。

周邦彦词中描写的女子皆是歌儿舞女,从情感内容出发可以将她们分为四类:怀人的女子,别离时的女子,与恋人重逢的女子,怀有春愁的女子。

就描写主体的类型来说,周词少于柳词,周邦彦有意回避了三种类型的女子:一种是柳永笔下素描式的女子,一种是因思念而生积怨和怨恨的女子,一种是被遗弃或失恋的女子。

周词中我们看不到在宴会上各展才艺、谈笑风生的女性形象,周邦彦有意忽视了她们作为烟花女子的特质———她们的交际、她们的万种风情、她们的能歌善舞。

词中欢乐的场面很少出现,周邦彦笔下的女子总是怀着或浓或淡的幽怨,即便是恋人间的重逢,如《玲珑四犯》中“夜深偷展香罗荐。

暗窗前、醉眠葱茜。

”本应是温馨的场景,却偏要有“又片时一阵,风雨恶,吹分散”[4](P770)这样的描写作为故事的结束,顿时增添许多惆怅感伤,香艳盈纸,终不外人世沧桑。

这种哀伤、忧郁的情感氛围虽然常常出现,却又是“怨而不怒”的,周词中的女子既不会像柳词“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

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

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定风波》)[4](P29)中那样大胆直露,也不会如“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

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秀衾、不与同欢。

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锦堂春》)[4](P29)设想心上人回来后如何软硬兼施地整治他,显得泼辣。

这种大胆的爱情意识于周词是从来没有出现的。

姜夔恋情词中的女性主体极为抽象,基本上都是为一合肥女子而作。

姜夔年轻时往来于江淮间,曾热恋合肥一位擅弹琵琶的歌女,二十年后仍不能忘情,因此在羁旅中写下了对于这个女子的相思之作。

姜夔是一位耿介清高的雅士,雅士的身份使他接触秦楼楚馆的机会相对较少,因而合肥女子成为他二十年始终不忘的情感寄托。

从柳永到周邦彦再到姜夔,他们恋情词中的描写类型逐渐由多样到单一,女子形象由具象到抽象,经历了由“写实”到“唯美”再到“抽象”的演变过程。

柳永笔下的人物取材于社会底层,她们生活气息浓厚、个性鲜明、丰富饱满,代表了当时的世俗趣味和世俗审美;周邦彦对描写对象有所选择,以“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为审美标准,力求展现具有柔弱、忧郁美的女子,已经有脱离现实的创作倾向,他在描写主体上的取舍正是对于柳词世俗审美趣味的改造;而从周邦彦到姜夔,干脆模糊掉了主人公的身份,将女子形象从烟花丛中剥离出来,抽象为某一女性特质———纤纤玉手或盈盈粉泪———来特指他心目中唯一的合肥女子,恋情的“香艳”程度被大大减弱。

这样的变化正是词在宋代雅化过程的有力体现,也反映了北宋词“化俗为雅”逐渐脱离现实生活和世俗审美趣味,南宋词“化艳为雅”提升词体内蕴的特点。

二、情感的流程诗言志,词抒情,正是有了这样的区分,词中往往浸透着作者的真情。

柳永、周邦彦、姜夔在词中通过女性形象所寄托情感,呈现出由“单调”向“复调”、“个人化”向“时代化”的流变趋势。

柳永的恋情词许多都是应歌女要求而作,词中所流露出的喜悦、相思、怨恨、痛苦都是作者揣测女子的心态而发。

柳词主要抒写了下层女子的心声,表达了自己对于烟花女子的喜爱和欣赏,不难体会到柳永在描绘这些女子时所饱含的深情,面对她们,柳永欣赏有之、怜爱有之、心疼有之。

同是天涯沦落人,或许面对仕途的坎坷,柳永在这许许多多的女性身上寄托了对自己的欣赏、爱怜和心疼吧。

周邦彦词中写离别,“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

正拂面垂杨堪揽结。

”(《浪淘沙》)[4](P771);写相思,“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光摇。

”(《忆旧游》)[4](P772);写春愁,“宝钗落枕梦春远,帘影参差满院。

”(《秋蕊香》)[4](P773);也写旅途中的孤寂伤感,“生怕扁舟归去,断人肠。

”(《虞美人》)[4](P810)。

他执着于对自我个人生存苦闷、命运艰舛的体验,并通过“作闺音”抒发自己心中的幽怨和苦闷,抒发他对自我不幸的体验和感受。

“作闺音”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特有的现象,在其背后是以男女喻君臣的文化传统,以屈原的《离骚》为滥觞,那些内有美德而被男子遗弃的女子成为怀才不遇的文人士大夫的化身,借以发泄内心积郁不平之情。

姜夔在抒情上采取了相当节制和矜持的态度,他的感情表现很少落到实处,避免正面表现对爱情的热烈追逐,始终保持一段距离。

与其说姜夔的恋情词是表达对于合肥女子的思念之情,不如说是在自抒一种孤独、寂寞、凄凉的感伤,对于远方恋人的思念成为作者抒发积郁之情的窗口和途径,在相思下面是他以心灰意冷的心态对人生的悲观思考和感怀,对于国事的感愤,呈现出“复调性”。

读他的恋情词,人们不会过多关注“恋情”本身,反而是“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这样的人生悲凉情感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未收稿中记:“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5]姜夔词中的情感内容明显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柳永生活在北宋初年,大环境的安定使他作为一个失意者、落魄者,可以无暇去关注自我以外的事情,一心只听莺燕曲,两耳不闻窗外事。

周邦彦词中的抒情对象依然是自我的,很少关乎时代,虽然身处北宋末年,作者依然沉浸在男女之间的别愁小怨中,丝毫没有国将不国的危机之感。

而到了南宋姜夔时期,大环境的变化却是无法忽视的,政权受到威胁、国家残缺、百姓困苦……面对这样一个令人灰心失望的时代,作为江湖游士,姜夔的前途命运更是渺茫暗淡,这种历史给予的沉重包袱是他无论如何也无法逃避的,因此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裹挟着词人自我个体的人生苦闷和深沉的压抑感,都在他的词中体现出来。

如他的《暗香》:旧时月色。

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48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

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4](P2808)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词简释》中评述此词:“此首咏梅,无句非梅,无意不深,而托喻君国,感怀今昔,犹极宛转回环之妙。

”词人上片写当年月下抚笛和伊人寒夜摘梅的往事,清雅美好,一句“何逊而今渐老”将往昔的美好回忆打断,形成强烈的今昔对比,流露出词人对于年华逝去、人老才尽的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