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要点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论要点归纳
导言
1.文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特性和普通规律的人文学科。研究对象:文学和文学活动。文学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文学活动是一个由生活、作家、作品和读者等要素构成的多环节活动。
2.文学理论的性质:鲜明的实践性、浓郁的人文性、科学性(阐述的完满性)。
研究方法和研究分支:①哲学方法—文学哲学;②社会学方法—文学社会学;③心理学方法—文学心理学;④语言学方法—文学语言学;⑤价值学方法—文学价值学;⑥信息论方法—文学信息学;⑦文化方法—文学文化学。(这里强调的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整体上分析、总结文学和文学活动的基本性质和规律)
第一编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有
机组成部分。
2.产生的历史条件:19世纪4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发展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浪潮中。
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思想来源:德国古典主义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
会主义学说。
4.观照文学的领域——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奠定
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使文学理论产生了历史性变革。
5.文学的社会地位:居于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领域,都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用:①
辩证理解文学艺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②正确认识社会心理与文学艺术的关系;③深入把握文学艺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关系。
6.人类在精神上掌握世界的方式:实践的方式(人的感性的物质活动,它是“为感觉所感
知”的活动)、理论认识的方式(以概念为主的思维活动,认识的重点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宗教精神的方式(实为主观希望所寄托的幻想,即颠倒了现实世界的投影)、艺术掌握的方式(以形象为主的想象活动,重点是事物的特征和典型性)。
7.文学艺术的特点:①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②努力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③借助于特定
的文学语言。
8.艺术生产——种审美性的精神生产活动。马克思在1857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中,首次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
9.美的规律,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美学与历史批评标准①艺术的首要规律,即美的
规律(莱辛);②现实主义、细节真实、典型环境、典型人物;③1847年、恩格斯《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美学的”:文学是艺术、是审美的。“历史的”:文学与社会紧密联系。
10.1905年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事业“为千千万万劳动人
民”服务的口号。(核心:文学的领导权)
11.毛泽东文艺思想背景:五四之前以儒家为核心的话语体系、价值体系已不能适应
时代的需要,到了五四时期,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形成了中国的现代文化。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论传统。
12.毛泽东文艺思想基本内涵:A. 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
用的。(为什么人)
如何为:①树立无产阶级的立场、世界观,应当把立足点和思想感情转移到工农群众方
面来;②深入到人民群众生活中去;③从人民群众的实际思想水平和精神需要出发。
B. 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第一,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第二,关于文艺
的“源”与“流”的关系;第三,文艺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毛泽东提出的“六个更”
——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 C. 文艺与社会、政治、革命。D. 文艺创作与批评思想。E. “双百”方针与”推陈出新”的方针。
第二编
1.文学的性质是指文学本身具有区别于其他人文学科的内在特性。
2.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
艺术创造,具有认识性、倾向性和实践性。
认识性: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的特性。㈠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㈡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㈢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
倾向性:文学在反映特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㈠政治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体现;㈡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真实性是伟大文学作品的重要品质)。
实践性:文学反映社会实践而又能动作用于社会实践的特性。㈠对政治实践的直接影响;㈡对经济、社会的变革也产生深刻影响;㈢通过改变人的精神和观念间接实现。
3. 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意识形态的统一。文学作为审美艺术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情感性、形象性和超越性。审美性是文学与其他艺术共有的属性。
①情感性: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㈠是文学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情感贯穿文学活动始终,情感在文学中相对集中和强烈);㈡情理交融是文学审美活动的现实表现。
审美关注外形与表象——非实用(功利)能产生情感愉悦。
协调性——非概念的情、理协调活动过程
内心情感体验的个体性,而又普通的社会性。
②形象性:文学创造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㈠文学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㈡文学形象是有创造性、有生气、有意蕴的形象。
超越性:文学通过艺术想象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自由的特性。㈠人与自然关系的超越;㈡人与社会关系现实的超越;㈢自我的超越。
4. 语言是文学的媒介。①文学具有了广泛的形态;②语言塑造形象的非直观性,因此具有独特的表现力;③用语言的文字表达较少受到时空限制。
特性:①指象性(语言符号的指象性);②内指性、心理蕴含性(精神性);③阻拒性(文学语言的自动化与陌生化);④韵律性(具有节奏美和声韵美的特性)。阻拒性:作者对语言的强力扭曲。方法举例:改变常见搭配,改变常见文法,修辞的运用,改变语序。
5. 文学价值是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
6.文学价值的生成和取得:A.文学价值的创造:作家的创作是基础。文学价值是主客观统一,即艺术价值。主观方面:作家的创造精神,作家的各项能力。客观方面:根植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升华,即生活价值。B.文学价值的得取:读者阅读和接受,文学评价。
7. 文学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
娱乐功能:文学可以给人带来身体舒适、心情愉悦、精神自由的功能。含义:①它具有生理满足的意义,并主要是一种想象化的满足;②具有益智的特点;③最终应该指向高雅的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