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息烽集中营的社会实践报告
息烽一中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校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以“走进社会,体验生活,服务人民”为主题,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活动背景与目的1. 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少年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青少年普遍存在社会实践能力不足、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校决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综合素质。
2. 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社会,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爱国情怀。
(4)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1. 活动时间:2023年4月10日-4月15日2. 活动地点:息烽县某社区、息烽县某养老院、息烽县某农村四、活动内容与安排1. 活动内容(1)社区服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义务巡逻、文明劝导等活动。
(2)关爱老人:为养老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服务。
(3)支教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学业辅导、文体活动等。
(4)调研走访:了解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政府提供有益建议。
2. 活动安排(1)前期准备:成立社会实践团队,明确分工,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2)中期实施:按照活动安排,分组开展各项活动。
(3)后期总结:整理活动成果,撰写实践报告,分享实践经验。
五、活动成果与收获1. 成果(1)社区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2)养老院老人感受到了关爱,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3)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关心和帮助,学业成绩有所提高。
(4)调研走访为当地政府提供了有益建议。
2. 收获(1)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会了与人沟通、合作,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
(2)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爱国情怀。
息烽集中营参观的心得体会

息烽集中营参观的心得体会我参观了息烽集中营,这是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
在这个历史遗迹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剧。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集中营的残酷实在是难以想象。
在游览途中,我看到了被囚禁的房间和拷问室,这让我对集中营中的居住条件和虐待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那些狭小的空间里,成百上千的人被迫挤在一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源,生活条件极度恶劣。
而拷问室中留下的刑具更是令人胆寒,这让我想起了对人性的摧残和对人权的蔑视。
其次,集中营中的展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看到了许多照片、文件和个人物品,它们记录了这段黑暗历史的真实面貌。
照片中的囚犯们面容憔悴,仿佛看着我诉说着他们的苦难。
文件中的记录令人脊背发凉,他们是那些无辜生命的扼杀者。
而个人物品如眼镜、鞋子和行李箱,则是那些离世者曾拥有的证明,它们代表着生命消逝的不可置信,让我深感震惊和悲伤。
此外,我对参观集中营的目的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集中营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遗迹,更是提醒我们保持警惕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地方。
我认为,参观集中营不仅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更是对人性的思考和反思的机会。
通过观看和学习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意识到战争和仇恨的可怕后果,激发我们珍惜和平、传递爱与友善的力量,让我们成为更有责任感的公民。
最后,参观息烽集中营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地方,我看到了人性的黑暗面,也看到了勇敢和坚韧的力量。
这让我深信,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应该积极承担起向善的责任,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保护和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
无论是在个人行为上还是在社会环境中,我们都应该以同情心和宽容心对待他人,努力创造一个和平、公正、人道的世界。
总的来说,参观息烽集中营是一次让我深感震撼和思考的经历。
它让我对战争和仇恨的可怕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鼓励我不忘历史、珍惜和平,并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作为一个见证者,我希望通过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向更多的人传递这份警示和思考,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人类的和平与幸福而奋斗。
息烽集中营-----实践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息烽集中营-----实践报告(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息烽集中营-----实践报告息烽集中营-----实践报告在6月6日这天,我和室友来到息烽,先到玄天洞参观,再到息烽集中营本部,对息烽集中营的爱国志士进行缅怀,同时为息烽的旅游提供点建议。
基于上述理由,现将此次实践报告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们到息烽这天阳光明媚,我们首先坐车到关押杨虎城的地方,提到杨虎城,大家都知道他与张学良逼迫蒋介石抗日的“西安事变”。
但是“西安事变”后,他被蒋介石逼迫出国,“七七”事变后,杨虎城将军要求回国抗日,被蒋介石拒绝。
1937年11月,他由法国回到香港,准备参加抗日工作,却被骗囚禁达12年之久。
玄天洞囚禁处深藏于高山峡谷中,系一自然天成的洞穴,洞口成上元下平的的半圆形,洞顶最高处15米,最宽处54米,进深130米,洞内面积3400平方米。
因其地势险要,岩壁陡峭,偏僻难寻,人迹罕至,便于隐藏,成为民党军统关押“重要”犯人的秘密所在地,1938年10月至1946年7月,杨虎城将军与夫人谢葆真、幼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一家曾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被关押了八年。
该集中营自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销,先后关押共产党人、进步人士1220余人,其中包括许多著名人物。
虽然杨虎城将军被囚禁,但他依旧想着如何抗日救国。
通往玄天洞的石阶陡峭曲折,两旁的植物早已是枝繁叶茂。
这不禁让我想到,当时的杨虎城,根本是对这样的景色视而不见,心里有抗日救国,四周有特务的监视,身心都倍受煎熬。
当初他义无返顾地回国,为的是抗日救国,但是他的奋不顾身却换来关押的噩运。
沿着石阶往上走,就到了玄天洞。
这里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破败。
管理员见有人上来,就提醒我们不要站在洞口,因为会有沙石掉下来。
洞内很宽敞,有几栋木屋,但是木屋早已没有当年的样子,只有大概的轮廓,里面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了。
很多门口都有布条拦着,防止游客进入。
参观了玄天洞,我们从马路返回,这马路的两旁也有木楼,同样是破败的,里面也是黑漆漆的。
第一篇:息烽集中营学习感悟

第一篇:息烽集中营学习感悟
息烽集中营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记忆之地,这里有无数的故事、传说和深刻的感悟。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走进了息烽集中营,从这里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首先,息烽集中营向我展示了历史的威严与坚毅,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革命的力量,体验到历史的真实性。
回首往昔,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历史都有它们独特的魅力,是当时的人民决定了中国进步的“大步”,而息烽集中营就是其中的最佳缩影。
其次,息烽集中营也告诉我们要谨记历史,珍惜当下。
今天的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我们应该明白,这些成就是前辈们用鲜血浇灌出来的,如果今天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也是靠大家共同的努力而来,所以我们应该时时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珍惜当下,积极进取。
最后,息烽集中营也教会了我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受难者们坚持自己的理想,最终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他们的毅力真是令人佩服。
他们的精神遗传到了今天,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应将这种精神作为勉励,奋起实现自己的理想。
总而言之,从息烽集中营收获的感悟是:坚守信念,奋勇前行;牢记历史,珍惜当下;坚持不懈,砥砺前行!。
息烽集中营心得体会

息烽集中营心得体会我曾到过一个名为“息烽集中营”的地方参观,这是一座曾用于关押敌对分子的集中营。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害,也体会到了和平的珍贵和重要性。
进入集中营的时候,我便感觉到一股沉重而压抑的气息。
大门上写着红色的“平安”二字,然而这里却曾经是无数人的噩梦开始的地方。
参观途中,我们看到了集中营内部的一些设施和遗物。
我记得清晰地看到了那些破烂的床铺、锈迹斑斑的铁窗,还有那些用来束缚犯人的铁链和手铐。
这些东西无不让人感到心寒,提醒着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那些曾经为了自由和尊严而牺牲的人们。
在集中营附近的一个角落里,有一块铭牌上刻着“抚今追昔,怀念岁月。
你们伤痛的往事,我们绝不让历史遗忘。
”这句话使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回首历史,虽然集中营已经废弃,但我们不能对历史视而不见,更不能忘记其中的教训。
参观完集中营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战争为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害是无法弥补的。
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千百万的生命因为战争而逝去,无数的家庭也因此破裂。
战争是人类社会的悲剧,是所有人都应该竭力避免和抵制的。
与战争相对应的是和平。
和平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
只有和平,人们才能够安定地生活、工作和学习。
和平不只是一种境遇,更是一种态度。
我们应该以和平的心态对待他人,以理解和宽容的眼光看待世界。
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中,我们每个人才能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参观息烽集中营的体会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战争的可怕和和平的重要性。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和平而努力,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只有通过我们的努力,世界才能变得更加美好和平静。
因此,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平,与战争和暴力划清界限,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回顾这次参观之旅,我收获良多。
我深刻意识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可贵,我追寻着提升自己、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目标。
我希望自己能够保持一颗爱和平的心,为实现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参观息烽集中营心得体会

参观息烽集中营心得体会09生物教育(1)班何友1心得体会经过一个多小时,来到了息烽县城南6公里的阳朗坝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
这里曾是闻名中外的原XXX在抗日战争时期设立的全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旧址所在地。
踏着石板路向里走不远,是一个面积不大的人工湖,周围林木葱葱。
湖中所立石碑,是当年特务头子XXX的手迹:“无霹雳手段,不显菩萨心肠”,提醒着我们在这枝蔓下的罪恶。
XXX军统共设三所秘密监狱,贵州息烽、重庆白公馆和渣滓洞,而其中规模最大、管理最严、关押人员“级别”最高的就是这息烽监狱。
军统特务将重庆望龙门看守所称作“小学”,将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监狱称作“中学”,息烽集中营则被称为“大学”。
“案情”重大的革命志士从“小学”转囚于“中学”,再进一步转囚于“大学”,特务们称之为“升学”。
若是惨死狱中,则称之为“留学”。
一座座土色的碉堡,黑漆漆的了望塔,若隐若现的射击孔,不免使人顿感阴森和恐怖。
在一排布满铁丝网的高墙下,几个漆黑的哨兵楼依然耸立,仍可以设想出当年那三步一岗,五部一哨的骇人排场。
监房按“忠孝仁爱,信义宁静”八字定名,称为“忠斋”、“孝斋”、“仁斋”等,其中“义斋”为女监09生物教育(1)班何友2狱。
1946年7月,XXX将军与夫人XXX、幼子XXX中、幼女XXX一家,曾在这里关押了三个月。
后来被转到息烽玄天洞被关押了八年。
位于半山腰的猫洞是一个隐藏在地面下的溶洞,山民们曾看到老虎藏身其中,因当地称老虎为猫,所以叫猫洞。
集中营建立后发现在猫洞里审讯革命者无论怎样施刑,再大声,再撕心裂肺的叫声也传不出去,成为在革命者身上检验他们发明各种刑具优劣的最妙的场所。
息峰集中营失踪的革命者有数百人,据说大多是在这里审讯时被折磨死后就地埋在洞里。
看了很多的图片,听了很多的故事,参观了一个个牢房,留下了一串串足迹。
每一个革命先烈的影子都浮现在了我们眼前,每一段写满了不屈和抗争的历史都被我们铭记和回味,老虎凳,辣椒水,点天灯,披麻戴孝,打针等这些灭绝人性的刑讯;关水牢,吊囚笼这些丧尽天良的暴行。
息烽集中营纪念馆观后感

息烽集中营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阳光并不那么刺眼的日子里,我走进了息烽集中营纪念馆。
说实话,一开始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觉得不过是又一次参观,又一次听那些已经熟知的历史故事。
但当我真正踏入那片土地,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刚进纪念馆的大门,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笼罩了过来。
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变得凝重了,让我不自觉地收敛起了一开始的漫不经心。
我沿着石板路慢慢走着,路旁的树木静静地立着,仿佛是岁月的见证者。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片片光斑,就像是历史的碎片,零零散散地落在地上。
走进纪念馆的展厅,一幅幅黑白照片、一件件陈旧的物品,瞬间把我拉回到了那个充满血与泪的年代。
其中有一间牢房的复原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狭小的空间,阴暗潮湿,几乎透不进一丝光亮。
墙壁上的青苔和水珠,仿佛在诉说着曾经被关押在这里的人们所遭受的苦难。
我仔细地看着那牢房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床铺,木板硬邦邦的,上面只有一床破破烂烂的薄被。
想象着那些革命者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每天还要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精神折磨,我的心紧紧地揪了起来。
有一个展示柜里摆放着一些当年囚犯们戴过的手铐和脚镣,那沉重的金属,锈迹斑斑,却仿佛还残留着囚犯们的体温和不屈的意志。
这些冰冷的物件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着坚定的信仰和对自由的渴望。
在纪念馆里,我还看到了一些革命者留下的信件和笔记。
那歪歪扭扭的字迹,不是因为书写者的水平不够,而是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中,他们可能是在伤病中,可能是在微弱的灯光下,一笔一划写下的心声。
其中有一封信,纸张已经泛黄破碎,但是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家人的思念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让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模拟的刑讯室。
里面摆放着各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刑具,老虎凳、辣椒水、烙铁……看着这些东西,我仿佛能听到当年那些凄厉的惨叫和不屈的怒吼。
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那冰冷的老虎凳,手指触碰到的瞬间,一股寒意从指尖传遍全身。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红色之旅随感——观息烽集中营

红色之旅随感——观息烽集中营四月中旬,我们赴贵阳、遵义等地参观学习,观看红色之旅,尤其是参观息烽集中营,我被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所深深感动,观后感觉不虚此行,受益非浅。
息烽集中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监狱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
息烽集中营先后关押共产党人、国民党爱国将领和社会各界进步人士1220多人,其中包括杨虎城、许晓轩、张露萍、黄显声、马寅初、以及共和国最年轻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等。
宋振中(小萝卜头),随母入狱时才8个月,由于长期营养不良,长得面黄肌瘦,头大身细。
难友们疼爱这个发育畸形的孩子,都叫他“小萝卜头”。
狱中地下组织利用“小萝卜头”年幼,不引人注意的条件,让他传递口信,充当小小交通员,有组织的和敌人开展斗争,体现了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
一九四九年九月,刽子手残暴地用匕首将“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一同杀害,“小萝卜头”牺牲时年仅10岁。
走进息烽集中营,看过旧址英烈事迹陈列馆,犹如重读一部血与火交织的史册。
“萧萧易水友荆轲,千古犹传不朽歌。
此日暂抛儿女态,莫将岁月再蹉跎”。
这是黄显声将军的遗诗。
无数共产党人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建立了新中国。
他们殷红的鲜血和铮铮的铁骨已经化作了今日的春花秋实,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坚贞不屈的精神鼓舞着今天的人们,他们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忘我的牺牲精神和不朽的革命气节,不断荡涤着我的灵魂,催我奋进。
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就是要我们不要忘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做为政法战线上的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时时刻刻牢记党的宗旨,实实在在做好本职工作,像他们那样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真正做到“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谋”。
用实际行动为复兴中华民族,最终实现党的目标,努力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青山常在,烈士精神永存!。
参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有感

参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有感息烽集中营四面崇山峻岭、古树参天。
刚进门就能看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的挂牌,再往里走“抬起头来”四个大字迎面高挂,似乎在提醒着进来的人,“坦白是活路,反抗走死路”,让他们看清、想清再选择。
踏着石板路再往里,左边是一个篮球场,主要供特务们运动使用。
右边是一个面积不大的人工湖,湖上有曲桥、花圃,周围枝繁叶茂,悠然,清净。
仿佛这里只是一个度假山庄,而不曾经历过腥风血雨。
然而不远处那格子型的钢架、黑漆漆的瞭望塔、深灰色的墙面,若隐若现的射击孔,又无不在控诉着这里所发生的阴森、残暴、恐怖。
尤其是当我看到骇人听闻的猫洞时,感到不寒而栗,毛骨茸然。
这里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刑讯室,在这里有十二种刑具,最底下是水牢,在这里被杀的人直接就地掩埋。
解放后,失踪的400多人,极有可能就被杀害至此。
政府清理此洞时,曾挖到多具白骨,有些还戴着手铐。
在猫洞前是几只手的雕塑,他们中有的握紧拳头,有的微张着,有的死死的拉着。
就像猫洞里的革命先烈们在经受着敌人们的严刑逼供时的不屈不挠,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着渴望与不舍,但是他们没有抱怨和退缩,点燃了革命的火种,抓住了民族的希望,将鲜血洒在面前。
正如著名烈士罗世文在临刑前所诵的“故国山河壮,群情尽望春;“英雄”夸统一,后笑是何人”。
最终的胜利必然属于共产党,必然属于广大的人民群众。
今天,每走过一个地方,我都会联想到70年前,革命先烈们在这里所遭遇的悲剧,那一声声“共产党万岁”在耳畔响起,一双双坚定的眼神在脑海中闪烁。
遥望昔日的烽火,感受今日的锦绣,憧憬明日的晨曦。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感动幸运,正是在党员前辈们的抗争下,我们才迎来了和平与安定,民族才会得以进步,祖国才会走向富强。
与此同时,我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在大风大浪面前,党员同志们迎难而上、不畏艰险,敢于同力量远大于我们的反动派斗争,各种刑具不可能让他们泄露出党内机密,只会让他们的党性散发出坚强、璀璨的光芒。
息烽集中营 心得体会

息烽集中营心得体会我曾有幸参观过息烽集中营,这次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沉重的心情。
通过参观,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类的悲惨命运。
乍一进入集中营,我被那苍白的墙壁和枯黄的铁窗所吸引。
这些墙壁见证了曾经的磨难和苦痛,而铁窗则代表着牢不可破的囚禁之力。
站在这里,我仿佛能听到曾经囚禁在这里的人们的呼号和哀嚎。
参观途中,我注意到了集中营内的铁丝网,这些铁丝网像一座高墙,将囚犯和外界完全隔离开来。
它无情地把他们束缚在这个黑暗的地方,限制了他们的自由。
我不禁想起那些无辜的牺牲者,他们曾经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却因为错误的政治制度而被囚禁,被剥夺了一切权益。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见到了一些囚舍。
这些囚舍狭小而阴暗,只有少许阳光透过铁窗穿透而来。
即使是太阳赐予的光明,在这里也显得黯淡无光。
每一个囚舍里都有一个悲伤的故事,那些被关押在这里的人们曾经有着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而现在他们被迫与家人分离,人世间的一切也与他们绝缘。
想到他们在这里度过凄惨的岁月,我不禁心生悲痛和愤怒。
参观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纪念碑。
这些纪念碑上系着鲜花和挽联,代表着人们对这些受害者的怀念和悼念。
这些纪念碑是对历史的警示,提醒人们珍惜和平,不要重蹈覆辙。
参观结束时,我在这些纪念碑前默默地祈祷,为那些无辜的生命默哀。
参观息烽集中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和思索。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不幸和苦痛令人心碎,我们应该珍惜和平,通过和平的手段解决问题。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思想和信仰,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不同,共同为和平而努力。
最后,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历史的悲剧不再发生,不再有人因为政治、种族或信仰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让每一个人都能够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参观息烽集中营的心得体会

参观息烽集中营的心得体会
参观息烽集中营是一次非常震撼的经历。
这个集中营是二战时期日本侵略中国时设立的一个地方,目的是用来关押、拷打、虐待中国抗日战士和一些无辜的民众。
参观者可以看到集中营内的一些留存的建筑,包括围墙、监狱房和残破的牢房。
这些建筑以及一些展示品让人不由得回想起那段黑暗的历史。
参观集中营时,首先感受到的是浓重的压抑和恐怖氛围。
集中营的环境阴暗、潮湿,给人一种令人窒息的感觉。
在走过监狱房和看到一些图片和文字介绍后,我才真正理解了当时囚犯所受到的可怕的虐待和折磨。
这些壮烈的抗战英雄们,他们无怨无悔地为了保家卫国而坚守信仰,最后却身陷这样的地狱般的环境。
在集中营参观过程中,我还看到了一些关于抗战时期的照片、史实描述和遗物。
这些都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抗战的艰辛和残酷,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时光。
我认为,来参观集中营不仅是为了纪念抗战英烈,更是为了给我们留下警示,让我们能够审视历史,珍视和平,维护祖国的和平与稳定。
参观息烽集中营后,我深受触动。
这次参观让我更加珍惜和平稳定的生活,也让我更加感激那些为祖国献出生命的英烈。
同时,它也提醒我要勇敢面对困难和艰苦,坚守自己的信仰。
我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学习历史,珍惜和平,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息烽集中营 心得体会

息烽集中营心得体会我所参观的息烽集中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个曾经发生过残酷历史的地方,但它也象征着人类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进入息烽集中营,我首先看到的是高墙和铁门。
这个地方似乎散发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氛围。
我听到导游讲述着集中营的历史,了解到在二战期间,集中营是纳粹统治下的政治犯和犹太人被拘禁和处决的地方。
我的内心充满了悲伤和愤怒,想象这些无辜的人是如何遭受痛苦和死亡的。
集中营的展厅里陈列着照片、文件和其他相关的物品。
这其中一幅幅照片展示着那个时代的恐怖景象。
囚犯们瘦骨嶙峋的身体和凝视空洞的眼神让我感到震撼。
我细细观察着每一张照片,试图在它们中寻找一丝生机和希望的迹象,但却徒劳无功。
我还看到了一些囚犯的手工艺品和艺术作品。
尽管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这些囚犯仍然努力保持了一些人性和创造力。
他们的作品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对美的追求和渴望。
在这里,我意识到即使在绝望之中,人类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是无法被剥夺的。
参观过程中,我还与一位幸存者进行了交谈。
他是一个年迈的老人,身上带着深深的疤痕和创伤。
他告诉我自己是如何在集中营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目睹了无数同胞的死亡。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对人类失去希望和信心。
相反,他坚信只有通过记忆和教育,我们才能永远铭记历史,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在参观结束时,我感到无比沉重和心痛。
这个地方曾经充满了酷刑和死亡,但是它也成为了一个见证人类坚韧和勇气的地方。
我深深地思考着那个时期的历史和人类的本性。
集中营教会了我艰苦和苦难的意义,也教会了我欣赏生活和珍惜和平的重要性。
回到家中后,我很难忘记息烽集中营所给我的感受。
每次我想要抱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时,我都会想起那些无辜的受害者和幸存者,他们经历了远比我所面临的困难和痛苦。
这个体验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幸福。
同时,这次参观也让我思考起当今世界的问题。
尽管我们已经迈进了现代社会,但世界上仍然存在着冲突、仇恨和不公。
我开始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力量和行动,为创造一个更和平、公正的世界做出贡献。
毛概社会实践论文

《不能忘却的纪念——参观息烽集中营的实践报告》年月日我们级名学生由老师带领前往距贵阳64公里处的息烽集中营参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回顾过去,了解息烽,重温那段峥嵘岁月,追忆革命志士的伟大精神,聆听革命传统,我很荣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一、参观息烽集中营的过程(一)基本情况月日16:30在教进行了动员,老师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项,如出发时间、集合地点、要带的东西以及一些建议和具体安排,老师们为我们的社会实践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
在息烽集中营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使我对这里我有很深的了解,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感受到了为新中国而奋斗的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激发出内心深深的崇敬之情。
(二)参观经过07:55我们在学校综合楼前的旗杆下集合。
天气有点冷,原定于8:00出发,由于车辆出了点状况,要晚到一会儿,不能准时来接大家,于是大家就在瑟瑟寒风中等待着,大家依然激情高涨,一点也没有打击到大家的积极性。
09:30全体学生和指导老师乘车出发。
在老师的大声“上车”声中同学们有序的依次上车,前往息烽集中营。
11:00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息烽集中营。
同学们没有一点疲倦,依然有很高的激情。
160名学生和老师集体合影留念,老师安排具体参观返回时间。
11:08我们以车为单位在讲解员带领下对息烽集中营进行参观,首先来到的是息烽集中营的大门,半弧形的门头上写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
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抬起头来”的几个大字,据讲解员介绍这几个字是集中营第一任主任何子桢所写,意思是“来这里的犯人你们抬起头来看看,你们来了什么地方,识时务者为俊杰,该说的说,该交代的交代,争取早日出去,别不识抬举”。
11:10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陆续参观了明心湖、操场、仁斋、爱斋。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使我了解到明心湖是军统人员休息娱乐的地方,操场上的篮球架依然还在,只是经过年代的洗礼显得有些腐朽,据说是以前犯人放风和军统特务打篮球的地方,地上虽然长上了杂草,却不失原来的风貌。
参观息烽集中营

贵阳医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烽火不息——参观息烽集中营社会实践报告姓名院(系、部)专业年级、班级学号成绩指导老师联系电话烽火不息——参观息烽集中营社会实践报告2010年3月13日,我参加了贵阳医学院参观息烽集中营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早上九点,我们全体160名学生还有8位教师乘坐大巴车赶往息烽集中营,我们第四组42人乘坐4号车。
一上车大家都很兴奋,这样的机会难得。
汽车一出城,就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农家果园里面盛开的桃花,田里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
在田间还能看到忙做的农民,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十一点我们到达了息烽集中营,走进纪念馆广场首先看到的就是雕塑《忠魂曲》,一股革命气息扑面而来,让我感受到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和革命者的艰辛。
作为第四组的学生负责人,清点我们小组人数之后,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解说员开始了我们的参观。
【此处为集体照片一张】(因涉及本人和社会实践其他成员肖像故删除)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息烽集中营距贵阳64公里,地处息烽县城南6公里处的阳郎坝猫洞,又称“猫洞集中营”。
是抗战期间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一所用以关押共产党人、抗日志士、进步和爱国学者、爱国人士的秘密监狱,是当时军统所设的三所秘密监狱中规模最大、管理最严、等级最高的一所监狱。
蒋介石之所以选址在息烽,有取熄灭烽火之意。
蒋介石不愿意放弃独裁和法西斯统治的立场,总想压制人民革命斗争,扑灭民族抗日烽火。
当时军统内部称为“新监”,对外则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
监房称“斋”,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特”9栋52间。
走到门口就是一大块牌匾,书写“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这是国民党反动派为自己罪恶做遮掩的一块布。
迈步走进集中营,又是四块书写“抬起头来”的牌子,方一走进集中营就看到了,这是集中营为了让关押人员认清所谓的“形势”,屈服于反动派。
下面还停着以前集中营使用的汽车跟摩托车。
息烽集中营观后感

息烽集中营观后感最近,我有幸参观了息烽集中营,这是一次让我深刻思考和感慨的经历。
息烽集中营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建立的一个集中营,用来关押和残害犹太人、同性恋者、政治异见者等。
这次参观让我对人类历史中的恐怖暴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和平与尊重生命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
当我踏进息烽集中营的大门时,一股沉重的气息扑面而来。
高高的铁丝网、厚重的铁门、冰冷的石头建筑,一切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恐怖和苦难。
我仿佛能听见当年囚禁在这里的人们的呐喊和哀嚎,这让我心如刀割。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参观了集中营内的各个区域。
我看到了囚室,那里的条件简直不堪设想,狭小的空间里塞满了人,没有任何隐私和尊严可言。
我看到了残酷的刑具,那些酷刑让人不寒而栗,让我无法想象当年受害者的痛苦。
我看到了焚尸炉,那里曾经燃烧着无数无辜生命的尸体,让人心如刀割。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图片和文献,记录着当年的历史和事实。
我看到了无数受害者的照片,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让我感到无比心痛。
我看到了关于集中营内部的描述,那里的一切都是如此残忍和不人道,让我对人类的邪恶和冷酷深感震惊。
参观结束后,我久久不能平静。
息烽集中营的一切让我深刻反思了人类的本性和历史的教训。
在这个充满战争和冲突的世界上,和平与尊重生命显得格外重要。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重蹈覆辙。
我们要铭记历史的教训,珍爱和平,尊重生命。
参观息烽集中营让我深刻认识到,和平与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努力维护和平的世界。
我们要尊重每一个生命,不论种族、宗教、性别或政治立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世界。
总的来说,参观息烽集中营是一次让我深刻反思和感慨的经历。
这次参观让我对人类历史中的恐怖暴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和平与尊重生命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观这样的地方,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珍爱和平,尊重生命。
愿和平永远在人类的世界中驻留。
参观息烽集中营的社会实践报告(精选五篇)

参观息烽集中营的社会实践报告(精选五篇)第一篇:参观息烽集中营的社会实践报告参观息烽集中营的社会实践报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了使大学生牢记历史,强化历史使命感,提高思想道德情操,巩固爱国主义精神,更加了解党,认识党,学校给予我们这一学习的平台——参观息烽集中营。
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八点左右从学校出发,十点左右到达息烽集中营,经过大约五个小时的参观学习,四点半返回了学校。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一基本情况(一)参观前的准备:学校的各班级学生以抽签的方式报名参加,我们以集中社会实践的方式分为一到四组,分别乘坐一到四号车。
王老师与我们B班参加的同学在第二组,社科部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之后,我们于八点左右由学校出发,当我们十点左右到达息烽集中营后首先在烈士雕塑前由一到四号车顺次合影,然后每个同学都拿出之前准备的笔和笔记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参观。
(二)参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刚进入馆区,稍微抬头,映入眼帘的便是:“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的一块大石碑,它是关于息烽集中营的介绍。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参观展厅,展厅总共有四个展厅,还有一个缅怀厅。
首先进入一展厅,展厅内墙上挂上了三大集中营的地图以及杨虎城将军和国民党管理集中营的各个官员的照片以及人物背景的介绍,如:戴笠,柯子桢,周养浩等人。
玻璃桌子下陈列了各种信件,资料,还有一些物品,墙上还摆设的有各种刑具和镣铐。
在解说员的认真解说下,我们了解到息烽集中营建于1938年,撤于1946年,是国民党反动派用于关押共产党人,部分爱国主义者和国民党内叛乱的人的地方。
这种集中营全国共有三个:重庆白公馆,江西渣滓洞,息烽集中营。
其中,息烽集中营是规模最大。
我们还了解到狠毒的国民党官员们用残酷的暴行毒害共产党人,如灌辣椒水,披麻戴孝,坐老虎凳等,让人惨不忍睹的便是披麻戴孝,他们用刑具将革命者身体打得皮开肉绽,在用纱布一层一层裹住伤口,当伤口快愈合后,又将纱布一层一层扯开,其行为实在是令人发指。
息烽集中营学习感悟

息烽集中营学习感悟在过去的几天中,我有幸参加了息烽集中营的学习营,并且我从中受益匪浅。
在这个学习营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收获了宝贵的学习感悟。
接下来,我将分享我在息烽集中营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首先,息烽集中营给了我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是我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集中营中,我可以专注于学习,不受外界的干扰。
集中营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空间和优质的学习资源,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这让我能够集中精力学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其次,在息烽集中营的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是一种宝贵的资本,它能够让我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集中营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将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基石。
通过学习,我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些都是我个人成长和发展所必需的素质。
再次,息烽集中营的学习过程让我明白了积极主动的重要性。
在集中营中,我们不仅仅是听课,更是要主动参与其中。
我们要主动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讨论。
只有积极主动,才能更好地学到知识,并且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在集中营中,我学到了如何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和合作伙伴。
最后,息烽集中营的学习过程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潜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但是,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尝试,我解决了一个个难题,克服了一个个困难。
这让我更加相信,只要付出努力,我就能够取得成功。
这种信念将伴随我一生,激励我不断前进和成长。
总结起来,息烽集中营的学习营给了我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里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体验到了积极主动的力量,发现了自己的潜力。
这个学习营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和人格的塑造。
通过这个学习营,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我将来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成功。
参观息烽集中营观后感

2021年7月14,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参观了息烽集中营,也接受了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息烽集中营,是三所秘密监狱中最大的、等级最高的一所。
共关押共产党员1200多人,屠杀和折磨致死600多人,400多人下落不明。
集中营有“忠斋”、“仁斋”、“孝斋”等监狱,其中“义斋”为女监狱,这里留下了小交通员“小萝卜头”玩耍和工作的身影和足迹。
但我印象最深的、过目不忘的却是猫洞,洞里的刑具令人发颤:披麻戴孝、打针、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等。
想一想都可怕。
如今的人们都认为:“在这样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方关押,很好呀!”可我不这么想,失去了自由,还要被折磨。
这舒适吗?这快乐吗?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作为未来的花朵,作为一名班干部,我们唯有继承他们不屈不挠,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才会成为祖国有用的人。
临走时,我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为建设美丽而富强的国家,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息烽集中营的社会实践报告
——铭记先烈的不朽奉献
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安逸的生活;有多少人知道这一切的来之不易,有多少发生在幕后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知之深”才能“爱之切”;为了使大学生牢记历史,强化历史使命感,进一步体会的如今安逸生活的来之不易;本学期我校在2010级各专业本、专科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课。
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息烽集中营,让我们重温那一段艰难的岁月。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社科部邓小平理论教研室组织全校2010级163名学生及8名教师共171人,到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
学校分给我们定向班8个名额,4月11日我接到班上通知有幸成为其中一员;12日下午学校召开实践动员大会,告知我们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和分组情况;我们班被分到第4组乘坐4好车;王维江老师带我们。
4月14日早上八点二十集合,九点出发,十点四十到达息烽集中营。
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贵州省息烽县城南6公里,原旧址是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关押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与重庆的白公馆、渣滓洞监狱和江西的上饶集中营并称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三大集中营,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辟为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2011年3月成为我校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
到达息烽集中营后所有人首先在烈士雕塑前合影,之后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进入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进入馆区一抬头,“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的一块大石碑便映入眼球,它是关于息烽集中营的介绍;随后解说员带领我们参观展厅,首先我们参观了四展厅,名为“抹不掉的历史,历史的见证”解说员告诉我们展厅内展现的是幸存者如被称为“监狱之花”的孙达孟,《红岩》书中疯老头的原型韩子栋,黄彤光、刘谦等人的情况,他们都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幸运者;重要的是他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永记先烈们的不朽贡献。
见证了历史的幸运者之后,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一展厅;在一展厅我学习到;息峰集中营旧址在息峰县朗乡,占地几十亩,是抗日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规模最大、军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从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消,先后关押共产党人、进步人士1220人,数百名革命者为民族解放事业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国民党军统共设三所秘密监狱,贵州息烽、重庆白公馆和渣滓洞,而其中规模最大、管理最严、关押人员“级别”最高的就是这息烽监狱。
展厅内墙上挂上了三大集中营的地图以及杨虎城将军和国民党管理集中营的各个官员的照片以及人物背景的介绍,如:戴笠,柯子桢,周养浩等人。
玻璃桌子下陈列了各种信件,资料,还有一些物品,墙上还摆设的有各种刑具和镣铐。
我还了解到狠毒的国民党官员们
用残酷的暴行毒害共产党人,如灌辣椒水,披麻戴孝,坐老虎凳、坐飞机、半边吊、点天灯、快活椅等,让人惨不忍睹的便是披麻戴孝,他们用刑具将革命者身体打得皮开肉绽,在用纱布一层一层裹住伤口,当伤口快愈合后,又将纱布一层一层扯开,其行为实在是令人发指。
集中营简直就是人间地狱,是禁锢的世界,用一切恐怖的词汇来描述这里也不为过;军统们连禽兽都不如,尚心病狂。
知道了这些我的心情忽然凝重了许多,久久不能释怀。
参观完一展厅之后,解说员带领我们来到缅怀厅;厅内墙上挂满了革命者们得照片,大厅的地板中央堆满了白菊花,以示后人对革命烈士的缅怀。
我和同学们买了菊花献给烈士,看着他们我的心情更加难过,没有他们的奉献,我们今天的幸福会来的很迟。
我们进入二展厅,二展厅呈现的是陈策,黄显声,许晓轩,杨虎城的秘书宋绮云和他的儿子宋振中(小萝卜头)等著名人物,以及部分大学生——“烈火金刚”如李仲达,王振华,谭秋明、冯红珊等革命者的介绍资料,从解说员口中,我们认识到宁死不屈的陈策在营中极力反对“同治连坐”的狱规,多次策划越狱,又称为“天快亮的行凶”,黄显声是集中营中唯一的办公区的犯人,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受监狱秘密党支部委托,向集中营当局提出三样要求:“早上六点,晚上七点打开牢门;不准打骂犯人,改善犯人伙食”。
宋振中是最年轻的烈士;许晓轩的“先忧后乐树”,他那告诫后人的临别誓言:“请转告党,我做到了党教育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八分钟,仍将这样希望组织上经常注意整党整风,清除非无产阶级意思,保持党的纯洁。
”还有越是关键时刻,我们就要越要叫敌人知道共产党人是不可动摇的。
最后我们参观了三展厅,我了解到许多“地狱青梁”,秘密党支部,有罗世文任书记,车耀先、韩子栋为委员,许晓轩、张露萍等党员组成;党支部同军统做了顽强的抗争。
还有由张露萍领导的“电台特支”和可歌可泣的‘七烈士’;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同军统做英勇的斗争。
还有千古功臣—杨虎城将军,谢葆贞、杨振中、后来的教育家、经济学家马演初等的事迹。
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展示的内容让我深思,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痛。
接下来我们参观星峰集中营的营区,初到集中营旧址大门,吸引我们眼球的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的名称,解说员告诉我们说这是国民党政府为了掩护集中营而更名的,门口进去没多远的大道的上空有“抬起头来”的标语。
走过明心湖,球场;明心湖戴笠有句话:无霹雳手段,不显菩萨心肠;军统的残酷由此可见。
我们参观了营监房,对外称‘斋’;上面住特务,下面住犯人;由“忠孝仁义,信爱和平”命名,从解说员口中我们知道每个革命者被关押的地方都是阴暗潮湿的,一年四季不能见光,每个“犯人”睡的床铺只有一尺三寸宽,人与人之间随时挤压在一起,吃喝拉撒全在里面。
通过参观监房之后我了解到忠斋是关押重要政治犯的牢房,车耀先,罗世文,许晓轩,宋绮云等著名的革命者被关押于此,孝斋是最大的牢房,共关押有两百多名政治犯,里面还有印刷厂,卷烟厂等。
当我们来到“和斋”时,解说员告诉我们,和斋是唯一完整的关押革命者的房子,马寅初教授,韩子栋和杨虎城将军一家就被关于此,坝子内有木笼,革命者出来晒太阳时就被关于该木笼。
当时还流传一首木笼诗,“走出大笼,赶进小笼;苦比笼中重,不
如锁笼中。
太阳真宝贵,每次二十分钟,革命不怕苦,宁死不出笼”。
“爱斋”,“仁斋”,“信斋”这些都是关押一般政治犯的地方;义斋是关押女政治犯的地方,小萝卜头曾经也被关押于此,我们分别参观了义斋的五室,四室,三室等,小萝卜头就是被关于三室。
猫洞,听解说员说猫洞内环境特殊,是刽子手残害革命者的又一工具,由于该洞内没有回声,敌人可以随时惩罚革命者而不为人知,加之该洞内的水有强烈的腐蚀性,大部分革命者不是死于敌人的严刑拷打,而是死于这特殊的水,后来工作者在挖掘洞的时候,随时挖出尸体,让人不忍心再挖下去。
中山室是由后期集中营的最高管理者亲笔所写,房屋中间那间是会议室,是国民党官员开会的地方。
参观完息烽集中营之后,我心情无比的沉重,眼睛忽然变得有点湿润;在息烽集中营里,军统特务无论是用摧残人性的各种关押方式还是灭绝人性的残酷刑法,企图达到改造羁押“政治犯”的思想,转变羁押政治犯的立场,这是根本的目的,当这个目的达不到时就从肉体上彻底毁灭你,为了捍卫人民的生命尊严,实现生命的价值;被羁押的政治犯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与特务进行着顽强的斗争,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用自己的血与肉无情的嘲笑敌人的疯狂和愚蠢,用自己的机智勇敢战胜了敌人一次有一次的罪恶。
那宁死不屈的意志在闪烁,生命在跳跃!无论是在白色恐怖的专制压迫下,还是在铁窗黑牢的煎熬里共产党员的称号是神圣的,理想信念是至高无尚的。
岁月悠悠,先烈们用生命和热血换来了人民共和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如今,战场的硝烟早已散尽,囚牢的阴霾早已扫除,但是光的流逝带不走先烈们的英名。
他们在铁窗黑牢里用血肉之躯,钢铁意志与敌人的酷刑、屠刀,进行不屈不饶的斗争事迹将不会被遗忘,“烈士万岁”。
他们是亿万中国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他们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身上绵延传递,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不断奋斗,不断进取。
我希望学校应该多组织学生去参观我们的“红色圣地”,让更多的学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没有理由抱怨,我们身处和平的年代更应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是一名定向生,将来服务基层,前些日子我去乡镇卫生院见习,感觉基层挺好的;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不足,软件和硬件设施水平低;但是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没有奉献的青春是不完美的。
如果可能的话,我想扎根基层,做我力所能及的事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做贡献。
通过参加这次社会实践,是我对爱国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对自己以前的许多不成熟的想法感到羞愧,对为什么教育部要求学校开这一门课的原因也有自己的理解,一个人不应该只追求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富足才是永恒的财富,一个大学生应该有所求,有所不求;不要被社会上的一些不好的思想的所左右。
学校的教学安排非常合理,不过我希望学校类似的活动应该多开展,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生命中重要的东西除了物质,还有一种叫信仰;让更多的人知国,爱国;铭记先烈们的不朽奉献,谱写自己无悔的青春。
实践单位:息烽集中营
实践人:刘刚
2012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