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总复习基础知识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2021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期末复习题(附答案)?以下是查字典生物网为您推荐的2021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期末复习题(附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2021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期末复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是生物都有的(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能由小长大2.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3.下列哪个是生物( ) A、枯死的树 B、桌椅板凳 C、蚂蚱 D、机器人4、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是10只,而不用1只的原因是()A、减少误差B、数量多便于观察C、便于计算D、好玩5、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叫( )A.细胞B.组织C.器官D.植物体6、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牧草 B、马 C、羊 D、猪7、在绿草地中生活的青蛙的体色往往是( )A、灰色B、绿色C、黄色D、褐色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与水相适应的现象是( )A、蚯蚓生活在疏松的土壤中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骆驼刺地下的根长得比地上的茎还长D、葫芦藓长在潮湿的地方9、下列能够使显微镜筒明显升降的结构是( )A、转换器B、细准焦螺旋C、粗准焦螺旋D、载物台10、以下生物,除哪一种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A、草履虫B、烟草花叶病毒C、海带D、向日葵11、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着( )A、目镜B、物镜C、载物台D、镜筒12、在细胞中相当于“汽车发动机”的结构是( )A、叶绿体B、细胞质C、线粒体D、液泡13、水和无机盐可以进入细胞,而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这主要是由于( )A、细胞膜的全开放性B、细胞壁的保护作用C、细胞核的遗传作用D、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14、我们常吃的花生属于( ),子叶有( )片。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题号1-30 31 32 33 34 35 总分复核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 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动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植物不能C.生物都是由细胞由细胞构成的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2.某调查小组将他们调查到的生物分为了两类,其中蚯蚓、柳树、葫芦归为一类,金鱼、蝌蚪、水葫芦归为一类。
他们的归类方法是A.按照生物的用途B.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C.按照生物的大小D.按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生物圈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诗中主要描写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子生活的影响?()A.阳光B.水分C.空气D.温度5.黄河吴忠段两岸生长了大量的红柳反映了?()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D.环境能改变生物6.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湖泊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河流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7.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物像的放大倍数是①和②的放大倍数之积B. 光线过亮时,可使用③的平面镜对光C. 高倍镜下,转动④可使物像更清晰D. 下降镜筒时,当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8.为改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显微观察效果,下列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A. 有气泡——盖盖玻片时应规范B. 细胞有重叠——材料应完全展平C. 取材过厚——应重新取材D. 视野内有污点——应擦拭反光镜9.在“观察和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最深的结构是___________。
()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细胞核④细胞质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10. 吸烟有害健康。
2023年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2023年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2、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的DNA(位于细胞核内)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999 99%。
若某次鉴定材料仅有血液,你认为应选用(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红蛋白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生长和繁殖D.能进行呼吸4、正常人能够看清楚较近或较远的物体,主要是因为()A.视网膜可以前后调节B.晶状体的凸度可以调节C.玻璃体的大小可以调节D.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5、—位贫血患者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紧急救治,其血液常规化验单结果可能不在正常值范围的是()A.红细胞、白细胞B.红细胞、血小板C.血浆、白细胞D.血小板、白细胞6、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糯米是粽子的主要原料,其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7、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无关的结构特点是()A.小肠长约5-6米B.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C.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8、小王的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成分分别是()A.血小板、血浆 B.血小板、白细胞C.红细胞、血浆D.白细胞、血浆9、呼吸道不具有的功能是()A.温暖气体B.湿润气体C.清洁气体D.交换气体10、我国政府启动的“酱油补铁工程”是继食盐加碘后实施的又一项全民营养工程,“补铁”和“加碘”分别可以预防()A.缺铁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B.夜盲症、坏血病C.脚气病、佝偻病D.呆小症、肢端肥大症11、涡虫和水螅都有口无肛门,但它们却分别属于不同的无脊椎动物类群.这两种动物的主要区别是()A.身体呈两侧对称还是辐射对称 B.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C.身体有无分节 D.体表有无外骨骼12、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以下正确的是()A.ab段曲线表示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吸气B.bc段曲线表示肋间肌收缩,助骨向上向外运动,呼气C.cd段曲线表示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D.ab段和cd段曲线都表示呼气13、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提供的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14、某同学在学校附近山坡的背阴处发现了一种矮小的植物,它们有茎和叶,但没有叶脉,据此推测,这种植物最可能是()A.衣藻B.葫芦藓C.铁线蕨D.大豆15、秋季小麦播种后,接着下了一场大雨,结果小麦出苗很少,其主要原因是()A.土壤中空气不足 B.土壤中养分流失C.土壤的温度过低 D.土壤中水分不足16、下列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与骨、关节之间关系的是()A .B .C .D .17、根尖和芽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这是因为它们具有()A.分生组织B.营养组织C.保护组织D.输导组织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书写正确的是()A.阳光→草→兔→狼B.草→昆虫→青蛙→蛇C.蛇→青蛙→昆虫→草D.草→蝗虫→鸟→细菌和真菌19、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B.小肠长约5~6米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D.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20、下列营养物质中,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A.维生素、无机盐、水B.脂肪、无机盐、糖类C.糖类、脂肪、蛋白质D.脂肪、维生索、水21、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是指()A.两个极核都完成受精作用的过程B.两个精子分别与两个卵细胞结合的过程C.两个精子分别与两个极核结合的过程D.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结合的过程22、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两者的共同特征是()A.背腹扁平 B.身体辐射对称C.有口无肛门 D.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23、你知道菜豆种子是怎样萌发的吗?仔细观察下图你会发现,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A.子叶B.胚根C.胚芽D.胚轴24、下列做法未注意到食品安全的是()A.选购绿色食品B.用清水浸泡、冲洗蔬菜及水果C.食用已发芽的马铃薯D.买肉时,验明是否检疫合格25、对食物中脂肪、蛋白质和糖类都能产生消化作用的是()A.胰液B.胃液C.胆汁D.唾液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1、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________的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题,共50分)1.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
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2.下图,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使两端液滴连通。
在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肉汁后,观察到草履虫纷纷从左侧培养液转移到右侧培养液。
根据生物的特征分析,这一现象说明生物能A.进行呼吸B.进行运动C.生长和繁殖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当今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现象严重,为了研究同学们的饮食状况,准备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调查,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A.调查前拟好调查提纲B.只调查与自己熟悉的同学C.利用问卷的形式获得数据D.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4.”瑞雪兆丰年”这一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5.蚯蚓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就会死亡,原因是A.循环系统受损B.神经系统受损C.蚯蚓是穴居动物,怕光D.无法呼吸,窒息死亡6.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的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温度C.空气D.水分7.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水圈B.生物圈C.森林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8.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阳光草牛虎B.鼠蛇鹰C.鹰蛇青蛙昆虫D.草兔鹰9.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各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表示植物体内能量流向动物B.③表示植物的吸收作用C.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不符合此理念的是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B.节能减排,绿色出行C.绿化造林,净化空气D.围湖造田,扩展用地11.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物镜与玻片的距离渐渐变大,此时这位同学正在操作的部件和注视的位置分别是A.细准焦螺旋;目镜B.粗准焦螺旋;目镜C.粗准焦螺旋;物镜D.细准焦螺旋;物镜12.某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高倍镜下看到如图(模糊)的物像,欲调节观察到如图(清晰)的物像,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放大光圈B.调节粗准焦螺旋C.转动目镜D.调节细准焦螺旋13.正确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
初一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题及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初一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题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 2. 3. 4.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1)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也就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
(2)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并具有生殖能力。
(3)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通过繁殖保持种族的延续。
6.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
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调查的步骤:2.生物的分类(1)按照特点,将生物分为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等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和: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划分只是大体的划分,三者并不是截然分开)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和两类。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单一变量)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还有、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3.生物的适应性是4.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又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5.生物的和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四、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包括 和 ,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绿色植物——生产者(能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不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只能吃现成的动物和植物)细菌、真菌—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和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3.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填空_综合复习,期中期末复习(有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观察(1)观察的概念:观察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 ,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感知和考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2)观察的工具: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内眼,也可以借助于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3)观察的要求:明确观察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记录及时;有计划、有耐心地长时间观察;观察时要积极思考,与别人交流观察结果等。
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共营养方式为自养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其营养方式为异养微生物通过分解吸收腐烂的动植物遗体或寄生在动植物体内获取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2)生物能进行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呼吸。
生物不断地进行各项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而这些能量是生物进行呼吸氧化分解体内有机物所释放的。
呼吸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植物也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进行呼吸。
(3)生物能动物产生的废物,如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可以通过呼吸、出汗、排尿等方式排出体外,植物也能产生废物,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由叶的气孔排出体外,树木落叶也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不属于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制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制激作出一定的反应,这叫。
如含羞草的叶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会合拢;人的手不小心被针扎了一下,会将手立刻缩回等。
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性物都具有应激性。
一般情况下,生物越高等对刺澈作出反应的能力越强,越灵敏。
应激性的意义: 。
(5)生物能生长:指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这是由组成生物体的细胞数目的增多和体积的增大造成的。
繁殖:指生物体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开始产生下一代。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人体受精卵形成的部位和胎儿发育的部位分别是()A.子宫、子宫 B.输卵管、子宫 C.卵巢、输卵管 D.卵巢、子宫2、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提供的A.糖类B .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3、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关注生物的栖息地、关注生物圈就是关注人类自已的生存。
下列有关生物圈、栖息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层D.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4、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视野内光线较暗,应选择下列哪项来进行调节()①较大的光圈②较小的光圈③反光镜的平面④反光镜的凹面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5、如图是人体三种血管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分布最广的是①,其次是③,最少是②B.管壁最厚的是①,其次是②,③最薄C.②内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进行物质交换D.①中流动的血液一定是动脉血6、我国倡导无偿献血。
献血时一般从献血者肘窝处的静脉采血,而非动脉采血,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B.静脉管径较大、管壁薄C.静脉内血流速度较快D.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7、看以下图形表示的血管排序正确的是()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B.毛细血管、静脉、动脉C.静脉、动脉、毛细血管D.静脉、毛细血管、动脉8、在人体呼吸过程中,当外界气体进入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肋间肌肉舒张B.胸廓容积减小C.肺内气压增大D.膈肌收缩9、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与这种免疫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B.皮肤黏膜阻挡和清除异物C.鱼、虾引起的过敏反应D.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反应10、下列物质属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是( )。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呼吸道不具有的功能是()A.温暖气体B.湿润气体C.清洁气体D.交换气体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植物的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②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属于输导组织,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③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④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等植物组织都是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的⑤营养组织的细胞壁比较厚、液泡比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3、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
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A.B.C.D.4、将有白花的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叶片、白花都变红了,下列与此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最先变红的是茎的表面B.叶片中最先变红的是叶脉C.红墨水上升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D.红墨水是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的5、小李同学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导致夜晚看不清东西,你认为他缺乏的最可能是()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蛋白质D.钙6、生态系统的组成是()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动物和植物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所有生物7、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A.分生区B.伸长区C.成熟区D.根冠8、呼吸作用的实质是()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9、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脑干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10、细胞最先开始分裂的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膜11、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人为地捕杀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不会影响生态平衡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D.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12、“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13、假定一个草原是由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若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 C.保持相对稳定 D.上升后又下降14、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A.叶绿素B.光 C.二氧化碳D.水15、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的时候,材料必须是()A.新鲜的B.干燥的C.薄而透明的D.有颜色的16、在根瘤菌与大豆的共生中,根瘤菌的作用是()A.固氮 B.提供二氧化碳 C.提供水分 D.提供有机物17、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遗传物质②细菌、真菌和病毒都能独立生活③酵母菌既可以用来制面包发馒头又可用来酿酒④所有的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18、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指的是号脉,这里的“脉”是指()A.动脉B.毛细血管C.静脉D.经络19、下列诗句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20、农谚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知识点填空复习提纲(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知识点填空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举例(生命现象)①生物需要鲸浮出水面呼吸②生物能排出人排汗、排尿③生物的生活需要松鼠寻找食物④生物能含羞草受到刺激后合拢叶片⑤生物能和小麦种子萌发长成幼苗;最终开花结果⑥生物能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娘生九子各不同⑦除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归纳:判断某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关键是看该物体是否具备生物的共同特征。
列举(各三种)你知道的生物:非生物:2、生物归类的方法分类依据种类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等用途、家禽、家畜、宠物等3、环境中的生态因素①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和的因素。
因素(如:、和)②分类:概念: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
生物因素: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狼群集体捕猎: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蛔虫生活在人的小肠中③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和 )生物环境影响4、你所学过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和。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③材料用具④制定计划、实施计划⑤变量分析:是该实验的变量环境第一次/只第二次/只第三次/只第四次/只第五次/只明亮0 1 2 0 2阴暗10 9 8 10 8⑦得出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5、生态系统①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和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②组成: 生物部分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促进物质循环):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部分:如、、等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的关系形成的链状和网状结构。
食物链(书写三要素):、和③食物链/网生态系统的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有毒物质富集作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断。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终级消费者生物数量越来越体内能量最多越来越少最少有毒物质越来越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的。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复习测试题(含答案)1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复习测试题(含答案)(范围:第三单元1、2章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1.下列植物类群都具有输导组织的一组是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B.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C.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D.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2.以下几种生物在广东省很常见,其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A.紫菜B.葫芦藓C.肾蕨D.苏铁3.温暖多雨地区的森林中,树干或阴湿的小路上,常常能看到一层毛茸茸的“绿毯”,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毛茸茸的“绿毯”主要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4.鱼缸长期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
这些绿膜所属的植物类群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5.叶既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又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的植物是A.葫芦藓B.海带C.卷柏D.花生6.小明想收集一些植物的种子用于兴趣小组的研究,以下植物中无法产生种子的是A.苏铁B.无花果C.水绵D.木棉7.下列古诗句中描绘裸子植物的是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D.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8.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都不具有的器官是A.根B.茎C.叶D.花9.浮萍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叶近圆形,叶背面垂生丝状根,果实近陀螺状。
根据这些特征分析,浮萍属于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被子植物D.裸子植物10.图3-1-4中圆圈表示各生物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图3-1-4A.F可以表示有果实B.Q可以表示有种子C.E可以表示绿色开花植物D.P可以表示种子中有胚乳11.面粉是由小麦种子磨成的,花生油是从花生种子中榨取出来的。
面粉和花生油分别来自种子中的A.胚芽和子叶B.胚乳和子叶C.胚根和胚轴D.子叶和胚乳12.如图为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新植物的幼体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③D.③④⑤⑥13.泡在水中的种子不易萌发,主要原因是A.缺少阳光B.缺少空气C.温度太低D.淀粉不溶于水1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及答案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以下动物是腔肠动物的是()A.水母B.线虫C.蛔虫D.蚯蚓2、对于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描述正确的是()A.蕨类比苔藓更适应陆地环境 B.苔藓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C.海带的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D.蕨类植物通过芽孢来繁殖后代3、某同学在学校附近山坡的背阴处发现了一种矮小的植物,它们有茎和叶,但没有叶脉,据此推测,这种植物最可能是()A.衣藻B.葫芦藓C.铁线蕨D.大豆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作( )A.大气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岩石圈5、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A.肺泡壁薄B.肺泡数量多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D.以上三项都对6、当体内胆汁分泌不足时,则会对食物中的哪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有不利影响()A.蛋白质B.淀粉C.维生素D.脂肪7、某地修建了一座火力发电厂,几年后原来这里生长的绿莺茸的植物不见了。
这些最先消失的植物最可能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裸子植物8、能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是()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壁D.细胞核9、下列对生物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海带和紫菜都属于藻类B.鱿鱼属于软体动物C.“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D.乌龟属于两栖动物10、下列关于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鸟类在飞行时,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B.鸟类的骨骼轻、薄、坚固,胸肌发达,适于飞行C.哺乳动物胎生的生殖方式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D.狼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兔只有门齿、臼齿11、早春时节,海棠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却可以开出娇艳的花朵。
请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A.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B.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C.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D.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12、将有白花的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叶片、白花都变红了,下列与此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最先变红的是茎的表面B.叶片中最先变红的是叶脉C.红墨水上升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D.红墨水是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的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植物的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②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属于输导组织,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③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④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等植物组织都是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的⑤营养组织的细胞壁比较厚、液泡比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14、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B.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C.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D.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15、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④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③④16、下图是人体心脏解剖示意图,其中1—5代表与心脏相连的不同血管,6—9是心脏的四个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7是右心室,其腔壁最厚,连主动脉血管1B.4、5静脉与右心房8相连C.与6相连接的血管3是肺动脉D.9与2肺静脉相连17、用光学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物镜甲、乙进行组合,来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如图)。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上册 期末综合复习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综合复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柑橘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苹果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造成这一分布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A.温度B.水分C.阳光D.土壤2、下列各项所属的人体的结构层次,按照微观到宏观排序,正确的是()①口腔②上皮组织③消化系统④口腔上皮细胞⑤人体.A.⑤①③④②B.④②③①⑤C.④②①③⑤D.②⑤①③④3、雅鲁藏布大峡谷,植物的分布随海拔的变化情况是: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林,上层为针叶林,顶层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地区植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温度B.水分C.阳光D.空气4、()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A. 城市生态系统B. 生物圈C. 海洋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5、在研究阳光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时,对照实验设置的变量应是()A. 空气的有无B. 有无光照C. 温度的高低D. 有无水分6、若载玻片上有一个“b”字,则从目镜里看到的物像应是()A. bB. pC. dD. q7、下列人体结构中与豆荚是同一结构层次的是()A.肌肉B.肋骨C.血液D.脸部表皮8、馍(馒头)是我市市民的主食之一.小麦是制作馍的原料,小麦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A.胚芽B.胚轴C.子叶D.胚乳9、打开你的影集,你会发现,现在的你,比童年的你长高了许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A. 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B. 细胞分化的结果C. 细胞分裂的结果D. 细胞生长的结果10、如图是变形虫的切制实验。
从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是:()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11、“枯树”仍能生长的原因是它具有()A. 分生组织B. 输导组织C. 营养组织D. 保护组织12、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数量最多的镜头组合是()A.目镜5×物镜10×B.目镜15×物镜10×C.目镜15×物镜20× D.目镜10×物镜4×13、关于导管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 组成导管的细胞为长形B. 组成导管的细胞呈管状C. 组成导管的细胞具有细胞质D. 组成导管的细胞两端没有横壁14、继克隆羊多莉诞生之后,各种各样的克隆动物相继问世.下列有关克隆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A.说明了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B.克隆动物与供核个体的性状最相似C.说明了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将来可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器官移植15、生活在绿色草丛中的昆虫,它们的体色往往是()A.黄绿色B.土灰色C.黄黑色D.黄褐色16、东营名优产品“麻湾西瓜”,以瓤沙、味甜、水多、营养丰富而闻名,是夏季消暑佳品.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西瓜细胞的()A.叶绿体B.液泡C.细胞膜D.细胞核17、苔藓植物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因为()A. 植株非常矮小,容易死亡B. 有假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有毒物质C. 叶片仅有一层细胞组成,毒气容易侵入D. 有输导组织,有毒物质容易扩散18、苹果是常见的水果,构成苹果的组织没有()A. 上皮组织B. 分生组织C. 输导组织D. 机械组织19、下列结构中,与珍珠的形成有关的是()A. 外胚层B. 外套膜C. 珍珠腺D. 贝壳20、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B.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C.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氧循环D.增加降水,调节气候二、综合题21、如图是花的基本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1)图中,①和花丝组成了,柱头、花柱和⑤组成了.(2)能产生花粉的是花药,花药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3)完成受精作用后,子房将来发育成,它内部的胚珠将发育成.22、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2)图中的水稻和杂草是生态系统中的者.(3)请补充完整太阳能输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理过程的反应式:(4)在“水稻→蝗虫→青蛙→蛇”食物链中,数量和贮存能量最少的生物是.(5)此农田经过适度改良和建设,仍然具有生态系统正常功能,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23、下列是“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①摘下叶片,用酒精脱色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从酒精中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叶片呈黄白色,⑥滴加碘液,(1)上述的实验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2)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___(3)①中酒精脱色哪个操作是正确的________(4)⑥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________(5)本实验证明了________24、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常考题型综合复习题 (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常考题型综合复习题一、选择题1.生物圈是指()A.有生物生活的地方B.地球上全部的生物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D.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环境2.“面皮于”是武威地区很受欢迎的一种小吃。
面皮主要是用小麦种子磨成的面粉制成的,那么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种子结构中的( )A.胚芽B.胚乳C.胚根D.种皮3.将写有“p”字母的透明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A.p B.b C.D.d4.“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说的是花生的果实,其中“白胖子”指的是A.果实B.种子C.胚D.种皮5.在下列镜头的组合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A.目镜5×、物镜5×B.目镜10×、物镜10×C.目镜5×、物镜10×D.目镜10×、物镜15×6.“葵花朵朵向太阳”,这说明生物具有下列哪种特征()A.应激性 B.繁殖 C.生长 D.呼吸7.“探究草履虫对有害、有利刺激的反应”的实验所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主要是()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测量法8.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D.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地下的根扎得比较深9.某同学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所看到的菠菜叶纵切面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作临时切片时,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多切几次,选取其中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进行观察B.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图中的[4]气孔C.图中[1]是下表皮D.气孔的开闭由[5]保卫细胞控制10.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目的是A.避免盖片下产生气泡B.避免盖玻片破碎C.避免标本重叠或断裂D.避免细胞破损变形11.细胞是生物体(除病毒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A.液泡、细胞质、细胞核B.线粒体、液泡、细胞核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D.细胞膜、叶绿体、细胞壁12.下列有关果实和种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桃子的果肉是由胚珠发育而成B.花生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成C.大豆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D.种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13.下列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①皮肤②血液③肝脏④杨树叶⑤神经细胞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14.小明帮父亲收获玉米时,发现有些玉米穗上只有很少的几粒玉米。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第一章奇妙的生命现象一、目前已知的生物有多万种,主要有、、、和五类。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1、除病毒等少数生物外其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2、生物具有现象。
(从外界摄取,排出体内的)3、生物体能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即具有性。
4、生物体有生长、和现象。
5、生物有和变异的现象。
5、生物能,也能影响环境。
三、科学探究活动:1、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肉汤变酸是引起的,它们来自于,实验变量:。
2、探究过程:→→→→→。
3、其他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量法等。
第二章严整的生命结构一、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可以调节镜筒升降的结构有和。
能够调节视野明暗的结构有和,由暗视野调至亮视野的方法是使用反光镜的和用遮光器选用。
显微镜的主要部件是和。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成像清晰后,高倍物镜的镜头离标本更,目镜与物镜的区别是物镜上有。
物像的放大倍数= ×。
高倍镜下的视野比低倍镜下的视野,细胞数目,个体,视野。
玻片标本与物像的移动方向,“b”的物像是,视野右上方的图像要移到中央,应将标本向移动,细胞质在视野中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标本中实际流动方向是,说明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像。
视野中污点可能存在于、和上。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与→→→观察→与存放。
二、临时装片的制作:擦(用纱布)→滴(植物细胞: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动物细胞: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取(植物细胞:用镊子从鳞片叶撕取;动物细胞:漱口后,用牙签从口腔刮取)→展(或涂)→盖(用夹起盖玻片,先一侧接触液滴,再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在另一侧用吸引)三、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①细胞壁:和作用;②细胞膜:和物质的进出,紧贴细胞壁,不易看到;③细胞质:不停流动,加快细胞与外界环境的;内含有: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液泡,内含,溶解着酸、甜、苦、辣等多种物质。
④细胞核:含有,能传递。
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不含、和。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B.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D.血液流经乙→丁→丙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2、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B.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C.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D.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3、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溶解叶绿素的是()A.B.C.D.4、以下对动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鲫鱼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B.青蛙幼体、成体都用肺呼吸C.家鸽体表被覆羽毛,前肢为翼D.大熊猫胎生、哺乳5、游泳时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
这是因为吸气时,在水压作用下肋间肌和膈肌()A.收缩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B.舒张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C.舒张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D.收缩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6、根尖和芽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这是因为它们具有()A.分生组织B.营养组织C.保护组织D.输导组织7、大豆、玉米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分别来自()A.子叶、胚乳B.胚芽、胚根C.胚根、子叶D.胚轴、胚芽8、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细胞中的()在起作用。
A.细胞质B.细胞膜C.液泡D.细胞壁9、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D.蚯蚓能疏松土壤10、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A.分生组织B.机械组织C.导管D.筛管11、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下列解释中不恰当的是()A.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的向心运动B.动脉中血液向心流动,刺后的伤口出血很少,稍经压迫即可止血C.血管由于血液多而鼓胀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D.多数静脉分布较浅,壁薄,弹性较小,有利于针的刺入12、对于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描述正确的是()A.蕨类比苔藓更适应陆地环境 B.苔藓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C.海带的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D.蕨类植物通过芽孢来繁殖后代13、下列哪种腺体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A.胰腺B.唾液腺C.垂体D.性腺14、放学后,饥肠辘辘的刘华同学冲进厨房,抓起一个刚出锅的馒头。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试题答案

期末复习(第一单元)知识点一生物的特征1.下列现象中,具有生命特征的是(A)A.大汗淋漓B.滴水穿石C.日出日落D.春去秋来2.下列生物中,结构与其他选项明显不同的是(C)A.衣藻B.菠菜C.流感病毒D.蝗虫3.在我国北方,梧桐树到了秋天会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C)①具有生长现象②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③具有应激性④能适应环境⑤能繁殖后代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A.①②③B.①②⑥C.②③④D.③④⑤4.下列生命现象中,与“明月别枝惊鹊”所体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B)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含羞草叶子受到碰触后会合拢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鲸常浮出水面喷出雾状水柱5.法布尔在《昆虫记》中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及生活习性,他研究昆虫的主要方法是(C)A.调查法B.实验法C.观察法D.模拟法6.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C)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知识点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春有桃花迷人眼,夏有莲叶荷田田”,不同的花儿在不同季节绽放,主要是受的影响,所以在异地引进作物品种之前应充分考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C) A.温度、水分 B.水分、光照C.光照、温度D.温度、土壤2.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是(A)A.捕食关系B.竞争关系C.合作关系D.寄生关系3.下列选项中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A.仙人球的叶变成刺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过度放牧,破坏草场D.“大树底下好乘凉”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A.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B.湿土和干土应该从不同的环境中获取C.该实验做一次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D.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蚯蚓生活有影响吗?”5.下列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C)A.春来江水绿如蓝B.雨露滋润禾苗壮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D.夏季温暖潮湿利于蘑菇生长6.海水稻是能在海边滩涂地或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品种。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最全资料有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最全资料有答案细胞基础细胞的基本特征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具有以下特征:- 细胞膜:细胞的外层,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质:细胞膜内的物质。
- 细胞核:包含 DNA 和遗传信息。
细胞的种类按照形态和结构特征,细胞可分为:-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其他复杂的细胞器。
如细菌。
- 真核细胞:有细胞核和其他复杂的细胞器。
如动植物细胞。
生物多样性生物分类的方法生物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两种:- 形态分类法: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外表特征进行分类。
- 进化分类法:根据生物的进化关系进行分类。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是 DNA 上的遗传信息单位,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外显子:编码蛋白质的部分。
- 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的部分。
- 控制区:调控基因的表达。
生态环境和生物适应生态环境是生物生存的环境,生物通过适应生态环境来生存,适应方式包括:- 结构适应:生物体形态的变化。
- 生理适应:生物内部机能的变化。
- 行为适应:生物的行为方式的变化。
生命活动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包括各种内分泌腺体,如甲状腺、肾上腺等。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包括白细胞、淋巴器官等,能够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对生物的保护生物保护是指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使生物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下生存和繁衍。
主要措施包括:- 保护生物栖息地和生态平衡。
- 禁止乱捕滥猎和非法捕捞。
- 限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消耗。
以上为本次生物期末复习最全的资料,希望各位同学认真阅读、理解并复习,以取得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总复习基础知识练习及答案
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一章、第二章)
1、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没有生命的物体组成的,有的物体称为生物。
生物
包括、和,其中又包括,和。
2、生物的特征有:
①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
除外,生物都是由组成的。
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
基本单位; ②生物体能够由长 ;
③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能不断从外界获得和,并把体内产生的排出体外。
④生物体能产生自己的后代,并有和现象;
⑤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
⑥生物体都能一定的环境,也能环境。
3、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分为和。
4、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和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生物生活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
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环境,生物环境,环境生物。
因此生物与环境相互,相互。
6、我们把研究和的科学叫做生物学。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学,与人类的
7、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和。
显微镜放大的倍数等于和放大倍数的乘积。
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中的光线越。
8、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而目镜则相反,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
改变光线方向的是,阴天用镜。
9、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在倍镜下对光;下降镜筒时,眼睛注视,避免损坏物镜和
压碎玻片。
10、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
设计对照实验时,变量应只有个。
“湿度影响鼠妇的
生活吗”这一科学探究实验中的变量是。
实验结束后,应把鼠妇放归。
11、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一般步骤是:“擦、滴、取、展、盖、染、吸”其中盖盖玻片的方
法是,把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其目的是
第2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章、第四章)
1、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2、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都有、、和。
其中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保持
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是;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含遗传物质、传递
遗传信息的是。
植物细胞最外层还有保护内部结构维持细胞形态的是。
3、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有、和。
4、植物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是和,而动物细胞内只有一种能量转换器是。
其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线粒体与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
5、用糖果纸、保鲜膜、果冻和话梅制作一个植物细胞模型,那么,“糖果纸”表示,
“紧贴果冻的保鲜膜”表示,“果冻”表示,“话梅”表示。
6、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玻片标本时,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而制作人的口腔
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是,其目的是。
刮取口腔
上皮细胞的部位是。
7、科学家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与无核的两部分,只有部分能正常分裂和发育。
这说明了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8、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中,细胞核内有,细胞核在生物的中具有重要功能。
9、在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和都是一定的。
10、细胞核中的决定人体的性状。
11、生物体一般具有生长现象,即能由小长大,与生物体细胞的和有关。
细胞
的分裂使细胞,细胞的生长使细胞。
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能力,是生长的关键部位。
3、十七世纪,范·海尔特的实验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
十八世纪,普利斯特莱的一系列实验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并释放出。
Array
4、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人和动物来源,人和动物来源,人和动物来源。
5、蜡烛实验,在光下,用密闭透明玻璃钟罩罩住燃烧的蜡烛,不久蜡烛会熄灭,而
当与一盆植物同时放入玻璃钟罩内,蜡烛却不会熄灭。
这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
第二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1、叶片的结构包括、、三部分。
叶片呈现绿色,是因为叶肉细胞含有。
这种物质形成的条件是必须有。
2、叶片的表皮主要起作用,在表皮细胞之间分散着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
它们中间的空隙叫,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和主要通道。
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器官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场所是。
4、指出右图叶片结构示意图中序号的名称。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1、在“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先将
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然后经部分遮光、照光、酒精脱色、滴加碘液
等步骤后,叶片末遮光部分,遮光部分。
这种现象说了绿叶在下能产生。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和,产物是和,
光合作用产生的能使带火星的木条重复燃烧。
3、光合作用的过程用公式表示为:⑤
① + ②③ + ④
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⑥
1、植物活细胞吸收,将细胞内的分解,产生和,并释放的过程,
称为作用。
呼吸作用原料是和,产物是和,场所是。
2、“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中,用黑色塑料袋装蔬菜的目的是防止植物
进行,影响实验结果。
若该蔬菜产生的气体能使变浑浊,则证明
呼吸作用产生了。
用新鲜的和烫过的蔬菜分别做实验的目的是。
3、
置一昼夜。
然后把燃烧的小棒伸入放有新鲜植物的锥形瓶中后,小
棒的火苗立即,因为新鲜的植物进行,消耗了锥形瓶中的。
把
燃烧的小棒伸入放有烫过的植物的锥形瓶中后,小棒的火苗,因为烫过的植
物细胞已经死亡,不能进行,没有被消耗。
4、、呼吸作用的过程用公式表示为:(③)
有机物(淀粉等) + ①水 + ② + 能量
5呼吸作用的意义: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
如分裂、根吸收、
植物的等所需要的能量。
第五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1、提高温室中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有:调控温室中的、、湿度和
增加浓度,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2、给大田、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的方法称为,二氧化碳又称为。
增加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增施,利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或直接施放贮存在钢瓶
中的二氧化碳等。
3、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和植物细胞的。
第七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能转化为能,贮存在植物的中,为植物
自身和人类的生命活动提供。
2、人类的主要食物有、和。
无论是草食动物、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
它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
3、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植物的作用和作用相关。
4、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和它们的总称。
5、蒸腾作用是指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以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
6、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1)降低植物体的,防止阳光灼伤植植物叶面;
(2)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3)促进和在植物体内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