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原因和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原因和现状
中国的企业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与世界经济联系更为紧密,进行国际化是其必然趋势,企业国际化是企业发展、国家腾飞的基础。从TCL收购到吉利并购沃尔沃,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跌宕起伏,在成功与失败并存的现实中,我们应该反思自身的原因。
1、中国企业国际化动机
中国国内的市场需求日渐饱和,一方面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中国保障体系的缺失导致国内消费动力增长不明显,国内企业间竞争激烈,经济全球化使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增加了国内市场的饱和,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推动下,被迫进行国际化。企业认为国际市场具有吸引力,认为国际市场潜在需求大,企业能获得高额利润。在发达国家,市场规模大,利润高;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多,潜在需求大。认为开拓国际市场具有很大吸引力,这也是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首要动机,也是我们中国企业国际化失败的最大隐患。小企业盲目进行国际化,不仅技术和产品没有原创优势,同时,价值观的冲突、文化的不融合以及国际规律把脉不准确等,都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失败的主要原因。
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出口创汇,通过各种税收政策,金融货币政策,提供各项服务等措施,支持企业出口进行国际化,目的在于增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驱动企业国际化,但反观中国企业的做法着实让人心寒,高成本产品,低价出口国外,仅靠过家的出口退税维持生存,国际竞争力从何谈起?
真正能让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的基础是技术的进步与商业模式的创新,中国从最初的“世界工厂”开始逐步向“中国创造”转变,虽然中国的“高、精、尖”技术在世界所占比例依然很低,但发展势头却不容小觑,中国企业在技术的创新和产业革命上面开始烙上中国特色,中国企业开始在某些领域构筑中国特色的行业壁垒。中国的华为作为中国科技创新走向国家化的代表,成功证明了中国技术开始在世界中逐渐占有地位。华为在国际化战略中,采用“农村包围城市”,先易后难的策略,96年,试水香江,与和记电讯合作,瞄准香港市场,以香港为
跳板进入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聚集东南亚市场;之后进行俄罗斯之旅,进入大独联体市场,以合资企业为平台,采取本地化模式来开拓当地市场;随后征战亚非拉,借助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援助,直接带去低价格的核心技术产品,带
动当地经济发展,优化客户需求,提升合作标准;接下来华为开始对欧美市场的进军,与当地著名代理商合作,以此为平台进入本地市场,凭借专业的解决方案赢得客户。分析华为的国家化战略,不仅有自身技术创新为支撑,同时顺应国家战略延伸,在进行亚非拉的国际化中,充分体现国家战略的意图,进行国家主权意志的输出,得到国家的强大支持,保证了其国际化进程的实现。
2、商业模式的创新
对产业链的再认知,观察跨国企业的全球化运作发现,他们赚取的利润是如此的丰厚,如此的令我们羡慕,但细究其利润的组成我们发现,他们根本不屑于去赚取产品的微薄利润,甚至在产品利润上是亏本,他们的利润组成在于对产业对行业的整合与把握,赚取产业组织的利润。例如沃尔玛模式,在利润的层级上商品的销售利润所占比重微不足道,分析沃尔玛的利润组成主要分十个层次:沃尔玛商品组合;沃尔玛的消费金融卡;集中采购、物流、配送;账期理财;商业地产商;物流地产、大量物流园区;数据挖掘与信息分析;自有商品、买断商品独家代理;多种商业形态;代客采购。世界级跨国企业的利润已经远远超出了企业的边界,他们经营产业,进行产业的组合和整合,获取超边界利润。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央企,开始意识到商业生态的重现构建,央企开始进行全国化的扩张和产业的重新整合,如五矿集团的全球并购,整合矿产资源的产业链,进行上下游一体化操作,但未来的任务依然艰巨。(作者系华彩咨询集团总裁白万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