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种方式.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中国农村劳动⼒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中国农村劳动⼒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国研⽹“中国农村劳动⼒转移”课题组⽬前,我国农村劳动⼒已由1952年的18243万⼈增长到2001年的49085.5万⼈,增长了2.69倍,占整个社会劳动⼒总数的67.2%,⽽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
根据⼯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前农村劳动⼒⼈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占社会劳动⼒总⼈数的⽐例达到⼯业化国家重⼯业化前期平均40%的⽔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如果达到⽬前⼯业化国家平均20%的⽔平,则将产⽣3.44亿剩余劳动⼒。
如此庞⼤的农村劳动⼒转移,在世界上是史⽆前例的。
⼤量研究表明,劳动⼒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提⾼农村劳动⽣产率的重要途径。
⽬前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来看,在未来5到10年内,我国每年必须实现1500万到2000万⼈农村剩余劳动⼒的彻底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益率⽔平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
鉴于我国⽬前现状,未来农村劳动⼒转移压⼒已初见端倪,⼤量剩余农村劳动⼒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成了严峻考验。
本⽂针对我国农村劳动⼒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未来的挑战进⾏了分析,并结合制约农村劳动⼒转移的深层次原因,从拓宽农村劳动⼒转移渠道⾓度,提出了⼏点建议与思考。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现状我国农村劳动⼒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今,农业劳动⼒向⾮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条漫长⽽曲折的过程。
⽬前,我国建筑业的50%、煤矿采掘业的80%、纺织服装业的60%和城市⼀般服务业50%的从业⼈员均来⾃农村,可以说,农村富余劳动⼒的⼤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之⼀。
⼀、我国农村劳动⼒转移的基本进程按照当前的统计⼝径,农村转移劳动⼒是指:到乡外就业6个⽉以上的农村劳动⼒;或者虽然未发⽣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农产业就业6个⽉以上的劳动⼒。
就是说,只要地域或产业发⽣变化,即便是到外乡仍从事农业劳动,都视为转移。
第十六章_就业社会政策
(二).城市就业制度的改革
1.改革的背景
(1)政府行政计划配置劳动力就业造成企业机构臃肿,冗员过多,存在大量的 隐性失业(即在职失业)人口。 (2)原来的就业制度导致企业与劳动者缺乏自主性,他们作为劳动力供给双方 的主体选择权被剥夺了 (3)在二十世纪七十的年代末期,我国城市新增劳动力数量庞大,加上大量以 前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返城,最早成立劳动力供求的严重失衡,导致我国又 出现了一次城镇事业高峰期。
第十六章
就业社会政策
就业社会政策
所谓就业,是指 具有劳动能力的社会 成员获得职业,从事 职业劳动,并从中获 得报酬。
第一节 就业社会政策概述
(一)、就业社会政策的基本含义和意义
(二)、就业社会政策的基本内容 (三)、现代社会中就业社会政策的不同模式
(一). 就业社会政策的基本含义和意义
1.就业政策的基本含义 就业政策又称劳动就业政策,常简称为就业政 策,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 合理分配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和保护劳动者 权利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就业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劳动者就业的 需要,维护与就业有关的各种合法权益。 2.就业政策的意义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有必要通过适 当的就业政策去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更加有 效地满足劳动者的就业需要。
法院判决 法院经审理认为,比德创展公司要求高先生进行体检时,公 司的培训已经结束,如其公司确实是因为培训原因而拒绝录用, 则其在培训结束一段时间后要求高先生进行入职体检与常理不符。 而且,比德创展公司也没有提供其他证据充分证明其在邀请原告 应聘后又拒绝录用存在其他合理理由。因此,法院确定,比德创 展公司就是因为高先生体检结果为乙肝“小三阳”而拒绝录用。 法院还认为,高先生有理由对比德创展公司将录用自己形成合理 信赖。在比德创展公司违反平等就业原则,拒绝录用高先生的情 况下,其公司应该赔偿高先生自原单位离职至其再次就业前的信 赖利益损失。 此外,比德创展公司以体检结果作为拒绝利用高先生的理由, 无疑会导致高先生遭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及承受精神痛苦,应当支 付精神损害抚慰金。因此,最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认 定,比德创展公司确因乙肝歧视而拒绝录用高先生,依法判决其 向高先生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17572.75元,精神损害 抚慰金2000元。
改革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与重新配置
在农村,参与农村经济发展。此外,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 和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结论
农业发展与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为了实现农村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协调。 通过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鼓励农民在当地就业、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等措施,
政府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优 化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劳动力转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业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也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然而,农 业劳动力转移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农村劳动力短缺、土地闲置等。政府应 出台相关政策,
改革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与重 新配置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农业劳动力转移 的动因
03
三、农业劳动力转移 的影响
04
四、农业劳动力重新 配置的策略
05 五、结论
06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业劳动力转移成为当今社会的一 个重要现象。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 战。本次演示将探讨改革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与重新配置的问题,以期为相关 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动因
1、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 大,这为农业劳动力提供了转移的机会。
2、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技术的进步使得农业生产效率提高,部分农业劳动 力得以释放,他们可以选择转移到城市或其他行业。
3、收入差距的驱动力:城乡收入差距使得许多农业劳动力愿意放弃农村生活, 转移到城市寻找更高的收入。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特点及发展趋势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摘要。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这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近年来的增长速度也明显加快。
农民工作为城市发展劳动力不足的有效补充,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不可或缺的就业主体。
但是,过量的农民工进城,也给城市管理和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现已成为当前政府最为关注的难题之一。
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进行论述。
正文: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从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多年的实践看,呈现出如下重要特征:(一)转移的地域特征农村劳动力转移从转移的地域角度分析,有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之分。
所谓就地转移,其实质就是鼓励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部门从事经济活动,并由此促进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异地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这两种模式实际上是统一的,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
从流动的空间分布看,逐步由区域内就地转移向跨区域转移发展。
(二)产业特征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业分布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90年代则逐渐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
从xx~xx年,农村劳动力增量中的第一、二、三产业的分布是45.1%、27.8%和27.0%。
90年代开始农村劳动力的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而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以农村非农产业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选择特征,导致其相关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流动性。
季节性转移的劳动力是农闲务工,经商跑运输,农忙务农,这就导致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流动性较大。
另外,农村劳动力的普遍兼业是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个显著特点。
劳动经济学第5章 劳动力流动
• 非法移民往往没有资格享受当地政府的福利计划,直 接或间接支付着税收,可能增加当地人口的总收入。
• 总的来说,移民因迁入这个发达的区域而获益,当地 居民人口也收益。
第三节 我国劳动力流动方面存在 的问题与对策
•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机制的对策分
(五)年龄
劳动力流动的高峰年龄是在20岁-24岁之 间。因为首先一个人越年轻,那么他从人力资 本投资中所能够获得的潜在收益也就会越高。 其次,年轻人的心理迁移成本相对较低。
(六)教育
较高的教育水平确实有较高的迁移率。
30岁-34岁的美国公民的迁移率(%),1993-1994年
教育水平 在同一州内部的各县 在各州之间迁移的
(年) 之间迁移的人员比例 人员比例
9-11
3.9
2.7
12
4.4
2.6
13-15
4.8
3.3
16
4.9
4.4
17 及其以上
6.7
5.0
26
(七)职业与技术等级
• 职业流动性的高低可用职业流动率大小来表 示。
• 职业流动率是某两年中改变职业的就业人数 与总的就业人数之比。流动率与技术等级成 反比。
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 “推-拉”理论 迁出地的经济收入因素对人口迁移产生的激发机制 经济因素的另一方面是区域经济规模水平,决定了其人 口承载力和劳动就业容量。
(三)失业率
市场宽松的时候,辞职率上升;反之,辞职率 下降
(四)家庭
许多经验研究发现:未婚比已婚更容易流动; 妻子就业阻碍流动;妻子就业时间越长,家庭 越不容易流动;有学龄儿童的家庭不易流动。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文化特征
河南农业2016年第2期(下)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时代的突出特点,尤其是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就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基础。
其实,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早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已出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部分人从农事劳动中解放出来,可以专门从事其他活动,比如,专门交换的经济贸易,他们的身份也从农民变为商人。
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出现,人们越来越多地从单一的农业劳作中转移出去,成为商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等等。
从职业发展和生涯规划上来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是个人事业梦想的启航。
因此,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农村来到哪里去的问题。
也就是说,如何有效解决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问题。
城市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出路。
但城市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农村劳动力也不可能全部涌入城市。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也证明了这一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除了完全城市化还有其他可能,这就是城乡协调发展共同推进的新型城镇化。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融更加频繁,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处在转移中的农村劳动力比生活稳定的人们更需要人文关怀和文化认同。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农村劳动力之所以转移,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中国人历来不愿轻易安土重迁,如果不是到了非要转移不可的程度,没有人会随随便便地离开自己生长的环境。
哪怕是有人被迫离开了,也会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脉脉此情谁诉”,感慨“月是故乡明”,产生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诸多情怀,甚至于年至耄耋之时仍不忘故乡的山山水水,想要叶落归根。
在漫长的上古时期,劳动力转移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生活所必需的吃穿住行,逐水而居,临园而憩。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引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地区中不再需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通过各种途径向城市或其他行业进行转移就业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当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领域城市的工业领域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提供了较高的工资和较好的福利待遇,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这种转移途径通过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工业企业,从事各种工艺制造、装配生产、物流运输等工作,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服务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城市的餐饮、住宿、旅游、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增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这些服务业稳定的就业机会和相对较高的收入,吸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具有较强的经济发展动力和较好的生活条件,是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地区。
在城乡结合部,农村劳动力可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行业,也可以进入城市从事服务业和工业行业。
城乡结合部的就业机会多样化,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4.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其他农村地区除了向城市转移外,农村劳动力还可以选择转移到其他农村地区。
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工业、农业发展需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较大。
这些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农业、种植、养殖、加工等就业机会,吸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应采取以下对策:1. 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缺乏现代产业所需的技术和技能,因此需要通过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目录一、内容概要 (2)(一)研究背景介绍 (2)(二)研究意义阐述 (3)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4)(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概况 (5)1. 转移规模与结构特点 (6)2. 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7)(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8)1. 经济因素 (10)2. 政策因素 (11)3. 社会因素 (12)三、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14)(一)城乡收入差距概况 (15)1. 绝对差距与相对差距分析 (16)2. 不同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差异分析 (17)(二)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 (18)1. 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 (19)2. 政策法规因素 (20)3.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因素等 (21)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22)一、内容概要本文档主要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首先介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背景,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包括缩小城乡差距的积极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
文章还讨论了相关政策措施,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技能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总结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一)研究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逐渐凸显并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了独特的农民工群体。
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深刻影响。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另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不完善,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待遇与福利往往低于城市居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为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情况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意愿、转移方式以及转移后的就业情况,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选择本次调查选取了我国地区农村地区的五个村庄作为样本,使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调查对象主要为年龄在18岁至45岁之间的农村劳动力。
三、调查结果1.转移意愿调查结果显示,总体而言有大约80%的农村劳动力表示有转移意愿。
其中,30%的人表示有强烈的转移意愿,40%的人表示有一定的转移意愿,剩下的10%的人表示愿意尝试一些新的就业机会,10%的人则表示没有转移意愿。
2.转移方式根据调查数据,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城镇企事业单位就业:约占总体的50%。
这一方式主要是通过城镇企事业单位的招聘,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就业,获得相对较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2)外出务工:约占总体的30%。
这一方式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到外地城市或附近农村进行短期或长期的临时打工,获得一定的工资。
(3)创业就业:约占总体的10%。
这一方式主要是通过自主创业或开设小型农业产业进行就业。
(4)家庭就业:约占总体的10%。
这一方式主要是通过发展农村家庭经济,进行自给自足的就业。
3.转移后的就业情况据调查显示,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平均年收入较转移前有显著的增加。
其中,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平均年收入最高,其次是创业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家庭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收入较低。
四、调查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分析出以下几个问题:1.转移意愿高但实际转移机会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80%的农村劳动力有转移意愿,但只有50%的人选择了城镇企事业单位就业,而且创业和家庭就业的比例都较低。
这说明在转移方面,政策和市场的供给还没有达到农村劳动力的期望。
农业劳动力
③人均GNP在2 500~5 000美元,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 动力的比重在33%~10%。
④人均GNP在5 000美元以上,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 的比重在10%以下。
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的快慢, 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农业相对非农产业劳动生 产率的差距。 如果差距扩大,转移的拉力就强,转移的 速度就快;反之,如果差距缩小,转移的拉 力就会减弱,转移速度就慢。
一、农业劳动力的供给
农业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农业劳动力供给的 数量及质量。
(一)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基本特点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主要来自农村人口资源。人口资源
的状况是由社会、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等综合状况决 定的。有其明显的特点。
1.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具有强劲的经济 推动力
农户自身就是一个农产品再生产和农业劳动力再生产 相统一的独立运行的社会经济单位。
在农村人口资源中,劳动力与非劳动力之间 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农业劳动力与非农业劳动 力之间的界限也不十分严格。
3.农业劳动力总供给量过大,而有效供给又 严重不足
传统农业中,一般农民对子女的学校教育重视不够, 致使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总体素质偏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 进程在加快,要求农业劳动力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 质。但是,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形成的农业劳动力 供给资源,却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
2.农业部门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劳 动力实际供给的多少
劳动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为了谋生和提高生 活质量的需要,人们再就业选择中就偏爱那些劳 动报酬高的产业部门,而不愿意到劳动报酬较低 的部门就业。
毛概
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在一定的生产水平下,农村实际需要的劳动力数和农村现有劳动力数之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日渐增多,也成为人们不得不关注的话题。
很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已成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
本文针对几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说明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近几年的变动情况与未来五年内的发展趋势;而且分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近几年的行业分布特点;同时本文指出,由于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我们必须加大对他们的教育投资力度;最后,本文简要地提出了几点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富余劳动力,分析1.引言我国存在着大量廉价劳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都争先恐后涌向沿海发达地区,呈现出“民工潮”的独特景象。
200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减少农民,让进城的农民迅速转化成产业工人,是中国走上全面小康和富强的必由之路。
不容质疑的是,大量闲置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给城市的秩序、管理、卫生医疗等方面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麻烦。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是边缘群体而对他们实施防范型管理,而应该切实维护和考虑他们的权益。
如果我们撼动了如此规模庞大的群体维持基本生存条件的根基,社会的稳定和谐也将无从谈起。
那么,这一群体在近几年来发展的态势如何,未来又将以什么样的趋势变动呢?他们在近些年内就业分布呈现出什么特点呢?针对他们文化素质过低的现实,我们又该采取何种措施去应对呢?本文将针对几组有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指出近几年农村富余劳动力存量、供给趋势、就业分布和文化素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合理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几点建议。
2.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相关数据分析以下将分别分析我国近年农村富余劳动力供给存量、供给趋势、就业分布和文化素质这四组数据。
我国目前正处于农村富余劳动力供给丰富的时期,如此之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生不仅是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我国城镇化相对滞后的必然产物。
浅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方式及建议.doc
浅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方式及建议作者:徐时辉左光霞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23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将发生转移。
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技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作用不可忽视。
文章针对当前职业教育培训如何服务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几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方式,并提出了相应的转移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作者简介]徐时辉(1957- ),男,江西南昌人,南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总务处副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研究;左光霞(1953- ),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
(江西南昌330200)[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5-0146-02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将发生转移,他们将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从从事土地劳作的农民转化为从事工业作业的劳动者,原有的传统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转移的从业要求,他们需要掌握从事工业生产的各种技术和本领,但单纯依靠他们自身去学习往往无法实现。
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依靠政府,依靠各级劳动力管理部门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但现阶段农村的职业教育令人担忧,农村转移就业人口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问题日渐突出。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劳动力转移迫切需要接受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可以使农村转移劳动力掌握一定的专长和技术,有助于他们从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出去,顺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岗位变换、技能转换。
这不仅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广大农民的收入,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本文试图对当前职业教育如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迁移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迁移(管理学院工商管理0802 )摘要:中国沿海地区的快速工业化和产业集聚过程吸引了大量内地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地区流动。
近几年,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东部地区第一第二产业向西部转移的进程加快,促使广大西部地区当地产业的迅速发展。
在这些大背景下,农村的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各种问题也在不断出现和变化,这些很值得人们去思考和解决,关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以及所衍生出来的各种问题也亟需要加以考虑。
因此,本文旨在从劳动力的对外迁移、就业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能提出一些有用合理的建议,以便于更好的认识劳动力市场和发展。
由于实际数据的缺乏,文章中主要结合课本理论和一些现象,谈的是个人的一些想法,与专业的研究相差太远。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迁移存在问题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大难题之一,而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化,“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则依赖于目前数量巨大的农村劳动力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效流动和重新就业。
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无疑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GDP总额以飞快的速度增长,但中国农业人口比重仍然占有很大比例,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差距的经济差距依然很大,“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则依赖于目前数量巨大的农村劳动力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效流动和重新就业。
劳动力的迁移是流动的一种形式,主要是以改变就业类型、改善收入状况为目的,是一种跨地域流动的行为。
除了在任何时期任何国家这种迁移作为一种劳动力市场常态之外,系统性大规模的农村到城市的劳动力迁移,是二元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在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庞大的从农村到城市迁移的劳动力。
2006年,中国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劳动力已经达到1.3亿,目前我国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2亿,劳动力大规模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成为中国经济中令人瞩目的现象之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种方式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种方式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工厂、企业和其他地方转移工作的现象。
这种转移有许多原因,例如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经济压力等。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自主创业
一些农村劳动力选择在自己的家乡或城市中开展一些小型的商业活动,例如开餐馆、小超市、网店、农家乐等。
这种方式能够让他们获得自主收入,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 找到城市工作
在城市地区工作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常见方式之一。
一些农村劳动力会通过招聘网站、人才市场等途径找到城市工作的机会,从而获得更高的薪资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种方式有助于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同时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劳动力。
3. 临时性农民工
一些农村劳动力会选择到城市工作一段时间,赚取一定的收入后回到家乡谋求其他的生计。
这种类型的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时间往往较短,通常只在旺季或节日期间工作,例如春节期间的制作流动人口工厂的工作。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同时也保持了与家人的联系。
4. 企业组织性转移
1。
(完整版)农村与区域发展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一、名词解释1、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
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
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
2、现代农业:向农业大量输入机械、化肥、燃料、电力等各种形式的工业辅助能,用现代科技武装,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生产效率达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
3、可持续农业:通过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调整农作制度和技术,以确保获得并持续地满足目前和今后世世代代人们需要的农业,是一种能维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适当可行、经济上有活力、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农业。
4、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的农业。
5、农产品需求:经济学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显示了随着价钱升降而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ceteris paribus),某个体在每段时间内所愿意买的某货物的数量。
在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一货物的总数量称为需求量。
在不同价格下,需求量会不同。
需求也就是说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
若以图像表示,便称为需求曲线。
6、科斯定理:由罗纳德•科斯提出的一种观点(并非真是一条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
7、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力向非农业生产部门的流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农村内部和外部的非农产业部门转移,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
根据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本身的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状况等特点,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不可能是单一的。
农村经济的农村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转移就业
农村经济的农村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转移就业随着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农村劳动力的特点、转移就业的方式以及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农村劳动力的特点农村劳动力主要以农民为主体,相较于城镇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特征明显。
由于长期依赖农业生产,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相对较老。
年轻人员流出城市就业,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动性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
其次,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相对较低。
缺乏现代农业生产所需的技术知识与技能培训,使得农村劳动力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生产要求。
再次,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较低。
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使得他们不愿意离开家乡,转移就业的渴望相对较小。
这种迁移意愿的不高,对于推动农村劳动力增收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二、农业人口转移就业的方式农业人口转移就业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首先,向城市转移就业。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农村劳动力通过到城市寻找工作来实现转移就业。
这种方式通常包括在工厂、企业、服务行业等城市劳动力市场从事体力劳动或简单劳动。
其次,发展农村产业。
为了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村可以发展农村产业,例如农村工业、农村旅游等。
这些产业能够提供较好的就业机会,同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再次,农村劳动力可以通过现代农业的发展获得就业机会。
现代农业要求劳动力具备一定的技术与管理能力,通过提供农村劳动力培训和技术支持,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质量与效益。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对农村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够减轻农业就业压力。
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为农村农业减轻了人口压力,降低了在农村的就业难度。
其次,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通过迁移就业,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并且带回农村的资金和技术知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的特征及其反城市化效应
圄 凰画画 画画
不 当作 是 劳 动 力 转 移 。
或 产 业 发 生变 化 , 即便 是 到 外 乡仍 从 事 农 业 劳 动 , 视 为 转 移 。 而 由 于 婚 都 姻 关 系 而 引 起 的地 域 的变 化 , 及 由 于 考 学 、 军 等 原 因 离 开 农 村 的 , 以 参 并 按 照 这 个 标 准 ,根 据 国 家 统 计 局 关 于 中 国 农 村 劳 动 力 流 动 状 况 的 调 查 ,9 9年 全 国农 村 转 移 劳 动 力 占农 村 劳 动 力 比重 为 2 . % ,总 数 约 为 19 15 5 1 17万 人 。其 中东 部 地 区农 村 转 移 劳 动 力 占农 村 劳 动 力 总 数 的 比重 为 00
其最 主要 的 动 机是 获 得 经 济 收 入 , 很少 抱 有 成 为城 市居 民 的 幻 想 。李 培 而
3. %, 48 4 中部 地 区 和西 部 地 区 分 别 为 1 .6 8 %和 1 .8 。 2 49 % 就是 说 , 是 发 达 越
地 区, 农村 劳 动 力 转 移 数 量 越 多 。 19 在 9 9年转 移 劳 动 力 中 , 2 .3 有 0 %是 跨 9 省转移的 , 数大约 2 l 总 l 5万 。 在 跨 省 转 移 的 劳 动 力 中 , 又有 8 . 1 %流 向 了 5 东 部 地 区 。 广 东 省就 吸 纳 了 跨 省 流 动 的农 村 劳 动 力 的 近 一 半 。 流 向 上 仅 从 看 , 达地 区劳动力 以本地转 移为主 , 相对落 后地 区以向外转 移为 主 。 发 而 例 如 19 99年 广 东 省 省 内转 移 人 数 占 全部 劳 动力 转 移 人 数 的 9 . ,北 京 98 % 市 市 内转 移 的 占 9 . , 同年 河 南 省这 个 比 率 为 7 .%。 乡 镇 企 业 一 直 95 而 % 02 足 容 纳 农 村 过 剩 劳 动 力 的 主要 渠 道 。9 9年 , 乡镇 企 业 就 业 半 年 以 上 的 19 在 农 村 劳 动 力 占农 村 转 移 劳 动 力 的 2 .%, 中 大 部 分是 在 本 乡 以 内 的 乡镇 41 其 企 业 就 业 的 , 个 比例 占全 部 农 村 转 移 劳 动力 的 1 . %。 这 73 4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有很多具体形式 , 人将其概 括为上海模式 、 有 苏 南 模 式 、 阳模 式 、 街 模 式 、 海模 式 、 州 模 式 、 阜 南 珠 温 宝鸡 模 式 、 南 模 式 等 云 ( 飞 ,0 0。 虽 然 各 种 模 式 具 体 做 法 不 同 , 都 有 一 个 共 同 特 征 , 是 职 李 20) 但 就 业 流 动 与 身 份 转 换 的严 重 背 离 。就 是 说 , 管 转 移 劳 动 力 大 部 分 时 间是 在 尽 非 农 产 业 部 门 就 业 ,但 他 们 却 无 法 摆 脱 自己 以 世 袭 方 式 继 承 下 来 的 农 民 身份 。 因此 , 了少 数 城 市 化 进 程 较 快 的地 区f 珠 江 三 角 洲 和 长 江 三 角 洲 除 如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中国农村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展开讨论。
在将介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背景情况和问题意识。
正文部分将重点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政府组织的转移培训,农村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
结论部分将强调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农村转移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政府组织培训, 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城乡融合发展, 现代农业, 政策引导, 农村转移就业, 农村经济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城乡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有大量剩余。
这些剩余劳动力如果不能有效地转移出去,将会给农村社会带来许多问题,比如就业难题、收入不稳定等。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当务之急的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等。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需求逐渐减少,导致了劳动力的过剩。
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是导致劳动力剩余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日益严重。
1.2 问题意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农村经济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和农业劳动力的过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就业机会不足、人才培训不足、转移成本高等。
如何更好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旨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可行的方案。
通过政府组织的转移培训、农村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三农产业发展案例分析手册
三农产业发展案例分析手册第一章三农产业发展概述 (2)1.1 三农产业发展背景 (2)1.2 三农产业发展现状 (2)1.3 三农产业发展趋势 (3)第二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2.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3)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案例分析 (4)2.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评价 (4)第三章现代农业技术应用 (5)3.1 现代农业技术概述 (5)3.2 现代农业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5)3.2.1 生物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5)3.2.2 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5)3.2.3 农业工程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6)3.3 现代农业技术对三农产业的影响 (6)第四章农业产业化经营 (6)4.1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6)4.2 农业产业化经营案例分析 (7)4.3 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益分析 (7)第五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8)5.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8)5.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案例分析 (8)5.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效应 (9)第六章农村电商发展 (9)6.1 农村电商发展概述 (9)6.1.1 农村电商的定义与特点 (9)6.1.2 农村电商发展的意义 (9)6.1.3 农村电商发展的现状 (10)6.2 农村电商发展案例分析 (10)6.2.1 巴巴“淘宝村”模式 (10)6.2.2 京东“跑步鸡”项目 (10)6.2.3 拼多多“拼农夫”模式 (10)6.3 农村电商发展前景预测 (10)6.3.1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10)6.3.2 市场潜力巨大 (10)6.3.3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 (10)6.3.4 多元化发展格局 (10)6.3.5 助力乡村振兴 (11)第七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1)7.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11)7.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案例分析 (11)7.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三农产业的影响 (12)第八章农村金融支持 (12)8.1 农村金融支持政策 (12)8.2 农村金融支持案例分析 (12)8.3 农村金融支持效果评价 (13)第九章农村劳动力转移 (13)9.1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13)9.2 农村劳动力转移案例分析 (14)9.3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三农产业的影响 (14)第十章三农产业发展政策及展望 (15)10.1 三农产业发展政策梳理 (15)10.2 三农产业发展政策效应分析 (15)10.3 三农产业发展未来展望 (16)第一章三农产业发展概述1.1 三农产业发展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农问题始终是国家关注的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种方式
[ 09-07-23 11:12:00 ] 作者:未知编辑:studa090629
一、引言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明显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但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造成了城市化远落后于工业化、农民的生活水平远低于城镇人口生活水平的局面。
现在,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以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而与农民、农业、农村有关的问题,即“三农”问题可能成为最大的障碍,这也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
对于“三农”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如:加快结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加大各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等,但这些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
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村人口基数,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分析
人口迁移本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有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同样也有城市到农村的迁移,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政策背景下有不同的侧重点而已。
六七十年代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而现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又成为势在必行的历史潮流。
但同时,由于近年来农村的生存环境日益变好,一些已经转移的农村人口又转回了农村。
如图1,它所表示的是城乡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流程。
农村人口的转移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的转移,再附带非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两种出路:向城市迁移(地域流动)和从事本地非农业生产活动(职业流动)。
就地域流动来说,如图1所示,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实现向城市的转移:一是农村居民的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转为城市户籍;二是农村未接受正规培训与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以农民工的身份直接向城市转移。
与地域流动相比,在农村地区从事非农职业是一种更容易参与的活动,这种就地职业转移对劳动力所接受的正规或非正规教育的要求比外迁要低。
同时,由于从事本地非农业活动的劳动力可以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并兼顾家庭的其他生产活动,其参与成本要低于迁移的成本。
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农村人口过多,人均资源有限,其收益也受到很大制约,因此要真正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大部分农村人口还是要向城市转移。
就向城市迁移的具体途径来说,业界又有多种主张。
有超大城市论,大中城市论,小城市或城镇化论等。
有研究表明,就单位土地面积所容纳的人口而言,大城市优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优于小城镇。
因此,出于国土利用率的考虑,我国不宜盲目发展小城镇,但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大中城市转移又缺乏
现实的支持条件。
首先是高房价限制了农村人口成为大中城市的永久居民。
2006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加权平均房价为5 000元/米2左右,而即使是农村住户的前10%高收入阶层,户均年收入也只有3.5万元左右。
他们若想在这些城市里买房常住,70平方米的面积要花费他们10年的总收入,其他阶层就更不用说,由此可见这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其次是农村人口的自身素质限制了他们融入大中城市的生活。
目前,城镇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大中城市的就更高,而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5年左右。
由于自身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所能从事的多是那些城市人不愿干的脏、重、累的活,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找不到归属感,从而更加制约了他们向大中城市转移。
因此,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的最佳路线只能是由图1中的下半部分“农村人口→大学生→城镇人口”实现。
既然大中城市和小城镇都不能成为大规模农村人口的流入地,那么小城市或县城就成为了农村人口转移去处的最佳选择。
小城市或县城位于整个城市体系的最基层,是大中城市之尾,农村之首,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都要通过县城来传递。
虽然单个县城的作用与重要性比不上大中城市,但是由于其数量众多,与广大农村又有一衣带水的关系,因此小城市或县城就成了大中城市与农村联系的天然纽带和桥梁。
有关数据也表明,县城及其周边地区,承载了大多数农村务工人员。
三、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条件分析
下面从农村劳动力及其家人生活和生存的角度,利用“推拉理论”对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进行分析。
“推拉理论”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迁移和移民搬迁的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搬迁改善生活条件。
于是,在流入地中那些使移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中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
人口迁移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流入地和流出地各自都有推和拉两种因素存在,即流入地和流出地都同时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力。
笔者假定每一个农村劳动力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在他们的转移行为发生前,都要对转移的预期收入和成本进行分析,再与不改变现状的情形相比较,权衡两种状态下的利益得失,然后才作出是否转移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