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1)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317772515.html,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

作者:陈林霞

来源:《中外医疗》2013年第0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SP)有效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 19 例 CSP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首次确诊 7 例,确诊率 36.84%;药物加清官术治疗成功 10 例,成功率 52.63%,2 例保守治疗失败和 5 例出血> 300 mL患者行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加子宫修补术,1 例中期疤痕子宫妊娠,因胎盘植入子宫疤痕处引起产后大出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超声可作为诊断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的首选方法,药物加清官可作为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主要方法。必要时行子宫瘢痕病灶切除加子宫修补等治疗措施。

[关键词] 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药物;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2(b)-0032-02

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指的是胚胎或者为受精卵在刨宫产术后瘢痕的地方着床,它属于异位妊娠,危险性极大,它通常在孕妇刨宫产术后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现象。在1978年出现了首例案例,新如今孕妇选择刨宫产的人越来越多,危险性也遇到来越大,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多。由于各个方面病理等多方因素的特殊原因,早期的确诊是很难的,多见因为临床确诊失误进行人工的流产或者清宫出现孕妇大出血,让很多的孕妇丧命或者没有子宫。为此,及早的诊断治疗是重中之重。为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SP)有效的诊治方法,对该院2005年1月—2011年10月的19例CSP患者进行早期诊治的方法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统计19例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患者,其中患者的年龄分别在23~39岁之间,其中的平均年龄为32.1岁。其中有4名患者曾经有2次刨宫产的经历,剩下的为1次,都是通过下段横切口来完成的,距离上一次的时间为1.5~10年,其中平均的时间为4.21年。

1.2 临床现象

其中这19例的患者都存在停经的经历,40~65 d的停经时间。均值为45.2 d,其中下腹

有疼痛感的患者就有9例;其中不同程度、不同规则的出血患者有12例;其中>300 mL出血的患者为6例。妇科临床检验:子宫体内明显大于正常患者的有9例;宫颈外观无异常的12例;伴有子宫下段肥大、膨大的患者7例。

1.3 辅助性检验分析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发表时间:2016-10-25T13:34:30.047Z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作者:郑海娜 [导读] 彩超结合血HCG检查在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上具有较高价值。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原南京市大厂医院)妇产科江苏南京210044 摘要目的探求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共45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药物治疗组(A组),双侧子宫动脉动脉灌注化疗组(B组)及病损切除术组(C组),记录所有病例的误诊漏诊情况及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超声结合血HCG检查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95.56%。治疗上,所有患者均保留子宫并顺利出院。C组患者中,出现2例术中大出血,所有患者子宫恢复情况及血HCG指标均逐步恢复正常,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结合血HCG检查在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上具有较高价值,治疗上应在充分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经济状况前提下,选择有效且合理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221-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 effective program of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Methods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6 were treated 45 cas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regimens into drug treatment group (A), bilateral uterine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 group ( group B) and lesion resection group (group C), recorded cases misdiagnosed and treatment of all cases of different treatment option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patients, ultrasonography and serum HCG examination misdiagnosed two cases, diagnosis rate of 95.56%. Treatment, all patients were to retain the uterus and was discharged. Group C patients, 2 cases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uterine recovery of all patients and blood HCG indicators are gradually returning to normal, the three group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Conclusion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blood HCG check in after cesarean early diagnosis of scar pregnancy have a higher value, the treatment should take full account of the specific condition and patient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economic situation, choose an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treatment. Key words: cesarean section; scar pregnancy; diagnosis; treatment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异位妊娠,较为罕见,其早期诊断困难,往往会出现误诊漏诊,给该病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1],一旦治疗不及时,则可能出现严重的出血、子宫破裂,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2]。因此,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早期诊断和恰当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深入探讨研究。本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共计45例,进行分析研究,以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早期诊断与治疗更为合理、有效的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纳入我院妇产科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45例,年龄(22±3.8)岁;孕次( 2.8±0.7)次;所有患者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停经时间(51± 3.4)d;住院前均有阴道出血情况,出血时间(17.2±1.6)d,出血量(564±65.2)ml(由同一名医师评估出血量)。根据具体治疗方式分为三组:药物治疗(A组)15例,双侧子宫动脉动脉灌注化疗(B组)16例,病损切除术(C组)14例,三组上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 1.21 诊断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阴道彩超、血HCG检查及入院常规检查(血常规、血凝、肝肾功能等)。经阴超声诊断标准:①在子宫前壁下段瘢痕处可探及无回声包块,向腹腔突出;②包块周围血流信号丰富,呈现血流频谱特征;③宫腔内未探及妊娠囊结构。以上超声表现结合血HCG升高且排除其他腹盆腔疾病及凝血性疾病,则考虑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 1.22 治疗方式:①药物治疗(A组):给予患者甲氨蝶呤50mg/m2日一次肌注,米非司酮80mg日二次口服,连续用药5d,5d后给予米索前列醇0.6mg口服,观察患者能否排除绒毛组织,并复查超声,如患者无法排出或排出不全,行清宫术。②双侧子宫动脉动脉灌注化疗(B组),介入条件下,行责任血管栓塞止血后,子宫双侧动脉灌注甲氨蝶呤50mg/m2,介入术后48小时在彩超监测下行清宫术。③病损切除术(C组),硬膜外麻醉下,开腹进行探查,进行楔形病灶切除,确切止血并保留子宫。以上三种治疗方式均注意动态复查血HCG 及彩超,直至指标恢复正常。 1.3观察指标 根据病理检查结果,记录误诊及漏诊情况以及三种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包括治疗过程中有无出现严重大出血(≥800ml),三个月后血HCG下降情况以及子宫恢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情况所有患者均行经阴道彩超检查,其中43例经彩超确诊为子宫瘢痕妊娠,诊断符合率为95.56%(确诊例数/总例数)。2例误诊,行清宫术均出现较大量的出血,一例行开腹病损切除术,一例急诊介入栓塞处理,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子宫瘢痕妊娠,止血良

瘢痕子宫及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疗效对比

瘢痕子宫及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探究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在剖宫产中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980例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其中400例二次剖宫产产妇作为瘢痕子宫组,580例行剖宫产的初产妇作为非瘢痕子宫组。对比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结果非瘢痕子宫组产妇的手术时间(38.6±6.4)min、术中出血量(185.2±35.6)ml均明显小于瘢痕子宫组(63.8±7.2)min、(254.5±42.6)ml,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组新生儿体质量(3.41±0.84)kg、Apgar評分(8.28±1.05)分,与非瘢痕子宫组(3.35±0.76)kg、(8.34±1.26)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会导致手术出血量的增加,手术时间的延长,增加手术风险。 关键词瘢痕子宫;非瘢痕子宫;剖宫产 在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及子宫畸形矫治术等术后常常会导致子宫瘢痕产生,其中在剖宫产手术中子宫瘢痕最为常见[1]。随着近几年剖宫产手术的大大增加,再次剖宫产也成为了剖宫产指征的的前列,但在剖宫产术后极易造成子宫切口形成瘢痕,这种瘢痕子宫会在孕妇再次妊娠时大大增加再次剖宫产的难度。为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9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探究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与瘢痕子宫剖宫产之间的区别,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9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0例二次剖宫产产妇作为瘢痕子宫组,580例行剖宫产的初产妇作为非瘢痕子宫组。瘢痕子宫组产妇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8.6±5.8)岁, 孕龄36~41周,平均孕龄(38.8±1.9)周。非瘢痕子宫组产妇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8.5±4.7)岁,孕龄37~41周,平均孕龄(38.9±1.7)周。两组年龄、孕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瘢痕子宫组剖宫产产妇采取切除原手术瘢痕切开腹壁的方式进行。瘢痕为腹壁纵切口者,切除瘢痕后可顺利到达腹膜层。部分腹壁与腹膜出现粘连现象,因此可稍作分离或不作分离直接开腹。瘢痕为腹壁横切口者,在切除皮肤瘢痕后,于脂肪层切开一小口,钝性撕开,横形剪开筋膜。非瘢痕子宫组剖宫产产妇则采用子宫下段横切口的方式进行,缝合腹膜。 1. 3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对比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Apgar评分标准涉及以下方面:①皮肤颜色:全身皮肤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患者16例,对其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治疗前经超声检查得到明确诊断。9例行子宫动脉动脉栓塞加人工流产术治疗成功;3例单纯行甲氨蝶呤保守治疗但效果不理想;4例腹腔镜下行宫腔镜病灶清除术治疗成功,无全子宫切除病例。结论早期准确诊断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具有重要的意义。超声是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简便而可靠的方法。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是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标签: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诊断;治疗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指孕囊着床于前次剖宫产瘢痕部位的一种罕见异位妊娠,为剖宫产术的远期并发症之一,瘢痕妊娠处易发生破裂,可危及母婴生命安全[1]。CSP随剖宫产率的上升而呈增加趋势,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如未能明确诊断而盲目处理,常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甚至威胁生命。本研究总结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16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增加对该病的了解,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16例CSP 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详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26~41岁,平均(35.3±2.7)岁;孕次3~6次,平均4次;均有1次以上人工流产史。所有患者均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发病距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为6个月~11年,平均(3.9±1.3)年;均有停经史,停经时间38~112 d,平均(59.4±6.8)d;平均血β-hCG为(9 659.83±1 347.57)μmol/L。 本研究患者中12例通过彩超检查明确诊断;2例在外院门诊行流产术后持续性阴道流血,转入本院;1例误诊为先兆性流产,1例误诊为宫内早孕,行常规人工流产术,术中出现阴道大出血, 1.2 治疗方法 9例患者入院后行刮宫术,术后出血量达1 000 mL,经用缩宫素等治疗效果不佳,经患者家属同意后行子宫动脉动脉栓塞加人工流产术治疗。先行左右侧动脉造影,于两侧子宫动脉内分别灌注氟尿嘧啶500 mg、MTX 10 mg,再使用新鲜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通过造影观察栓塞成功后拔管。3例患者阴道出血量少,病情稳定,单纯行甲氨蝶呤保守治疗,采用MTX全身用药,予肌内注射100 mg,

完整word版,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共识

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共识 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剖宮产瘢痕妊娠(CSP)是指孕卵种植于剖宫产后子宮瘢痕处的妊娠,是一种特殊的异位妊娠。近10余年,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CSP发病呈上升趋势。若CSP患者未能得到及早诊断和恰当处理,可能发生严重出血,甚至可能切除子宫,严重者危及生命,给妇女造成严重的健康损害。 如果CSP继续妊娠至中晚期,则发生胎盘植人、腹腔妊娠、子宫破裂及出血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为了更好的诊治CSP,降低其对妇女生殖健康的危害,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制定了《剖官产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共识》,建议各级医疗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参照执行,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完善。1CSP 临床分型CSP有两种不同形式,一种是胚囊种植在前次剖宫产切口的瘢痕处,但整体朝向宫腔生长,有继续妊娠的可能,但常常至中、晚期发生胎盘植入及严重出血等并发症。另一种是胚囊完全种植在瘢痕缺损处并朝向膀胱及腹腔生长,孕早期即发生出血甚至子宫破裂,危险性极大。2CSP的病理过程1.胚胎早期停止发育,胚囊剥离:(1)子宫出血:胚囊剥离可引起子宫出血,因着床处肌层薄弱且为瘢痕组织,肌壁收缩不良,断裂的血管不易闭合,出血淋漓

或持续,时多时少,或突然大量出血,甚至迅猛如泉涌,导致血压下降、休克。(2)出血局部淤积:出血与停止发育的胚囊混合形成包块,包块随出血增加而增大,最终导致子宫破裂,腹腔内出血。(3)出血流入宫腔:出血向宫腔扩展可导致宫腔积血,容易误诊为胚胎停育、难兔流产、不全流产及葡萄胎等(4)出血淤积颈管:出血末及时流出而淤积在宫颈管内,宫颈膨大,可误诊为宫颈妊娠、难免流产等。2.胚胎继续发育:(1)早期子宫破裂:孕卵在瘢痕裂隙深处着床发育,由于囊腔扩张,突破菲薄的肌层,甚至浆膜层,导致子宫破裂及腹腔内出血。(2)中、晚期出血:若胚囊继续发育并向峡部及宫腔生长,将会发生胎盘前置、胎盘植入及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妊娠中晚期和分娩期并发症,如晚期流产、子宫破裂、分娩后胎盘不剥离或剥离而大出血等。3CSP的诊断要点剖官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表现因胚囊种植深浅、胚胎发育情况而不同,无明显特异性。超声检査是主要诊断依据。 1.病史:有剖宫产史,发病时间与剖宫产术后年限及患者年龄无关。 2.症状:(1)早孕反应:与宫内妊娠早孕反应相同。(2)阴道出血:约一半患者以阴道出血就诊,阴道出血表现为以下几种不同形式:①停经后阴道出血淋漓不断,出血量不多或似月经样,或突然增多,也可能一开始即为突然大量出血,伴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完整版)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完整版) 中国是剖宫产大国,居高不下的剖宫产率加上国策二胎的开放,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亦会成为一个常见及多发性疾病,故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管理十分的重要。 作为我国专家自主发布的诊疗共识和规范,中国版CSP 共识的制定和修订,是中国医学实践的积极尝试和有力展现。但由于很多方面尚缺乏有效的、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需要在将来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本共识。现将本共识内容进行简要解读。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与正常部位的先兆流产等异常妊娠无明显区别,不能从临床表现上加以区分。所以要做出临床诊断,必须借助辅助检查。 CSP 首选超声次选MRI CSP 的诊断方法专家共识中首选超声检查,特别是经阴道和经腹超声联合使用,不仅可以帮助定位妊娠囊,更有利于明确妊娠囊与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及膀胱的关系。关于典型的超声表现共识中已经给与了明确的答复。次选MRI,能够比超声更清晰地显示妊娠物着床部位与子宫瘢痕及周围脏器的关系,但因MRI 费用问题,不作为首选的诊断。

CSP 虽为特殊的异位妊娠但其妊娠部位仍在宫内部位,在指南中也指出血清β-hCG 对于CSP 的诊断并无特异性。在共识中同时也强调了对于异常升高的β-hCG 也要警惕是否合并妊娠滋养细胞肿瘤。β-hCG 在治疗后的随诊中评价治疗效果时也是非常重要。 CSP 分Ⅲ型 CSP 的分型与妊娠的危险程度、终止妊娠的并发症率有关,也是选择治疗方案的最重要依据。2016 年共识改变了2000 年Vial 等的两分法(内生型和外生型),较2012 年共识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分型更具有临床的可操作。 在影像学提示胚胎着床于子宫瘢痕位置的前提条件下,对CSP 分型的主要依据是疤痕部位子宫肌层的厚度,以及妊娠囊外凸的程度。 妊娠囊部分或大部分位于宫腔内,妊娠囊与膀胱间子宫肌层变薄,如果厚度>3 mm,则为Ⅰ型。我们认为该型风险相对较低,处理上多选择超声引导(宫腔镜指引)下清宫术。 妊娠囊部分或大部分位于宫腔内,妊娠囊与膀胱间子宫肌层变薄,如果厚度≤3 mm,则为Ⅱ型。我们认为该型采取超声引导(宫腔镜指引)下清宫、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清宫、阴式手术、经腹手术都有选择。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第32卷第2期2010年4月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JournalofDalianMedicalUniversity V01.32No.2 April2010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任丽娜,孟涛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辽宁沈阳110001) 摘要: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异住妊娠,随着剖宫产的增多,该病的报道日渐增多。目前,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尚无全球统一化的金标准。经阴道超声能够提高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治疗过程中有较大的子宫破裂、大出血甚至切除子宫的风险,而早期诊断及适当治疗则可以避免发生上述风险并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内镜手术治疗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内镜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l一7295(2010)02—0223—04 Progressofdiagnosisandtreatmentforcesareanscarpregnancy RENLi—na,MENGTao (DepartmentofObstetrics,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ChinaMedicalUniversity,Shenyang110001,China) Abstract:Cesarean¥cRrpregnancyisolleofthenIreectopicpregnancy.ThereportsforCSParemoretodaythanbeforewitIItheincreasingofce¥珊reallsectionrates.Becameofitsrarity,itsincidenceandmechanismareunclear。andtherearenouniversaldiagnosisandtreatmentguidehnestonlanagethiscondition.TramvaginalultrasoundCanimprovetheaccuracyofthediagnosis.Uterinerupture,hemorrheaandhysterectomymayoccurintheprocessoftreatment.Earlydiagnosisandap-pmpriatetreatmentcall avoidaboveseriouscomplimentandretainfertility.Endoscopicsurgeryhasadvantagesinthetreat-mentforthisdise鹪e. Keywords:cesareanscarpregnancy;diagnosis;endoscopicsurgery 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是剖宫产手术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罕见的异位妊娠。一旦发生,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将导致严重的大出血、子宫破裂,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剖宫产率的上升,以及诊断准确性的提高及对该病认识的提高,该病的报道日渐增多¨J。 目前。关于CSP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多数学者支持子宫切口缺损学说,即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没有完全愈合,存在缺损,受精卵着床并种植于存在内膜缺损的子宫切口瘢痕处,发生底蜕膜缺失或蜕膜化不足,从而滋养细胞直接侵入子宫肌层,甚至穿透子宫壁旧。J。Hayakawa等¨1研究认为与瘢痕缺陷形成相关的因素包括子宫切口缝合方式、产时孕龄、是否有合并症(如胎膜早破、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等。目前还没有可靠的科学研究表明剖宫产次数使CSP的发病风险增加,以及CSP与前次剖宫产手术之间的时间间隔有联系㈨。 按照ViMt等川的观点,CSP有两种类型,且结局并不完全相同:一种是孕囊种植在前次剖宫产切口的瘢痕处,但整体朝向子宫峡部或官腔方向生长,这种CSP可以期待到活产,但仍有致命性大出血的 ?收稿日期:2009一12—23;修回日期:2010-01—29 作者简介:任丽娜(1981一),女,吉林长春人,住院医师,硕士。E—mail:tiancai666@sins.com通信作者:孟涛,副主任医师。E—mail:mtcmu@163.tom 万方数据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病因及诊治进展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病因及诊治进展 发表时间:2018-08-28T15:04:06.17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作者:杜海珍[导读]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是指孕囊种植于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处的特殊异位妊娠。 杜海珍 天津市河西区妇产科医院天津 300202 摘要: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是指孕囊种植于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处的特殊异位妊娠。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及我国二孩政策放开,CSP呈上升趋势。如其未得到及时恰当的诊治,则可能发生大出血、子宫破裂、腹腔妊娠等,导致患者子宫切除,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关于CSP的治疗尚无明确指南,笔者从CSP的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分型、诊断与治疗来综述CSP的诊疗现状与进展。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病因;诊治 CSP指有剖宫产史孕妇,胚胎着床于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是异位妊娠的一种少见形式。近年来,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导致剖宫产率上升,CSP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由于子宫瘢痕部位肌层较薄,具有丰富的结缔组织以及血管,此类妊娠若不及时干预,往往可能导致患者大出血,甚至发生子宫破裂,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CSP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1.病因 CSP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国内多数学者认为,CSP的发生主要与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不全、瘢痕裂开、血供缺乏、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子宫血管生长缺陷等有关。主要是因为瘢痕部位子宫肌层存在与宫腔相通的、微小的裂隙或窦道,受精卵若着床于血运较差的瘢痕部位,滋养叶细胞为满足胚胎生长需要经缺损的子宫内膜面侵入肌层,从而形成肌层内妊娠。 2.发病机制 2.1子宫内膜损伤缺失 剖宫产后局部内膜缺失,无法为受精卵提供营养丰富的“土壤”,当受精卵在瘢痕处种植时,滋养细胞为汲取“养料”势必向肌层侵蚀。子宫内膜损伤能够启调动机体的损伤修复机制,使得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促进受精卵着床,从而发生CSP。 2.2子宫肌层瘢痕愈合 剖宫产后瘢痕愈合过程中出现微小裂隙,孕囊经过瘢痕处时极易种植于裂隙中;后位子宫更容易发生CSP,因其瘢痕缺陷深度明显大于前位子宫。 3诊断 3.1病史及查体 CSP的患者多数表现为停经后无痛性阴道流血,可见于自然情况下出现阴道淋漓出血或大出血、人工流产术中大量出血不止或药物流产无胚胎组织排出改行清宫术时大出血。腹痛并不常见,或仅出现轻微腹痛。如患者出现剧烈腹痛同时伴有大量阴道流血的情况时则预示子宫破裂的可能。发病早期妇科检查与宫内正常早孕无区别,如有子宫体压痛,可能存在子宫破裂的先兆。 3.2辅助检查 3.2.1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实验室检测HCG高水平通常提示滋养细胞活性较高及妊娠部位的血运丰富,是评价CSP 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对于内生型CSP患者血β-HCG多与相应的停经周数相符合,外生型CSP定期检查血β-HCG可呈异位妊娠表现。 3.2.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目前最常用及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经阴道超声能更好地显示宫颈及子宫下段的情况,能更清楚、确切地观察孕囊与切口的位置关系;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更全面、实时地展示病灶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并测定孕囊周围的血流阻力以及脉冲指数,量化子宫瘢痕处妊娠组织着床部位新生血管的形成情况,在监测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的血流的变化上具有优势[1]。 3.2.3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MRI可多层面和多方位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于超声及CT。MRI检查可清晰显示孕囊位于子宫峡部瘢痕处,无子宫内膜覆盖,其外无完整的子宫肌层,以及包块内异常出血的树状结构。 3.2.4宫腔镜镜检查宫腔镜检查能在直视下确定孕囊着床的部位,在该病的诊断中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4临床分型 传统分型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内生型是指孕囊大部分在子宫和宫颈管,种植于瘢痕处的部分较浅,孕囊和瘢痕及周边肌层少许粘连,但分界清楚;外生型是指孕囊在瘢痕憩室中,有时侵入子宫壁及内膜,植入较深,与周围肌层紧密粘连。 5治疗 CSP治疗的主要原则是及时终止妊娠,防止子宫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其次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孕周、血HCG、孕囊直径、出血量及一般情况等。 5.1药物治疗 对于病情平稳、无腹痛、阴道出血较少的CSP患者,如果孕龄小于6~8周、超声未见胎心,并且妊娠囊与膀胱之间的肌层厚度>2mm,建议选择药物治疗[2]。(1)甲氨蝶呤(MTX):早期妊娠全身或局部给予MTX治疗的成功率达85%[3],是最为常用的药物治疗。全身用药一般为单剂量MTX50mg/m2,或隔日1次肌内注射1mg/m2,需用四氢叶酸解救。局部用药常在阴道超声或腹部超声引导下,局部妊娠囊内注射MTX,剂量为1mg/kg。(2)米非司酮:是一种孕酮拮抗剂,在分子水平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使妊娠的绒毛组织及蜕膜组织变性,导致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黄体萎缩,从而使依赖黄体发育的胚胎死亡。其单纯使用治疗效果不佳,常与MTX联合应用。 5.2手术治疗 选择何种手术方式需综合考虑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生育要求,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5.2.1刮宫术CSP单独行刮宫术:可能导致大出血,原因可能是瘢痕组织无法在胎盘剥离后有效收缩止血,且包含大量增生的血管,刮宫出血的血管暴露在妊娠部位后不能有效止血。刮宫术只适用于药物治疗或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出血减少、血β-HCG下降至<1000U/L、妊娠物≤3cm、距浆膜≥2mm、彩超血流不丰富者。

2016年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专家共识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专家共识(2016)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计划生育学组 选自: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年8月第51卷第8期第568-572页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pregnancy, CSP)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的1种异位妊娠,是1个限时定义,仅限于早孕期(≤12周);孕12周以后的中孕期CSP则诊断为“宫内中孕,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胎盘植入”,如并发有胎盘前置,则诊断为“宫内中孕,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胎盘植入,胎盘前置状态”,到了中晚孕期则为胎盘植入及前置胎盘,即形成所谓的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pr evia)。由于CSP可以造成清宫手术中及术后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子宫破裂、周围器官损伤,甚至切除子宫等,严重威胁妇女的生殖健康甚至生命,已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 CSP的发生率为1∶2 216~1∶1 800,占有剖宫产史妇女的1.15%,占有前次剖宫产史妇女异位妊娠的6.1%[1-2]。目前,CSP 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CSP的诊断和治疗在国内外均无统一的标准和指南以及较好的循证医学证据,缺乏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鉴于C SP发生率逐渐升高及其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以及近几年对CSP诊治经验的积累及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有必要结合2012年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制定的“CSP诊治共识”[3],改进并形成我国关于CSP诊治的新的专家共识,以指导临床工作,规范临床诊疗行为。特别说明的是,本共识仅针对的是孕12周内的早孕期CSP。

1临床表现CSP早孕期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或仅有类似先兆流产的表现,如阴道少量流血、轻微下腹痛等[4]。 2诊断CSP的诊断方法首选超声检查,特别是经阴道和经腹超声联合使用,不仅可以帮助定位妊娠囊,更有利于明确妊娠囊和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及膀胱的关系。典型的超声表现[5]为: (1)宫腔内、子宫颈管内空虚,未见妊娠囊; (2)妊娠囊着床于子宫前壁下段肌层(相当于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部位),部分妊娠囊内可见胎芽或胎心搏动; (3)子宫前壁肌层连续性中断,妊娠囊和膀胱之间的子宫肌层明显变薄、甚至消失;(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显示妊娠囊周边高速低阻血流信号。当超声检查无法明确妊娠囊和子宫及其周围器官的关系时,可进行MRI检查。MRI检查矢状面及横断面的T1、T2加权连续扫描均能清晰地显示子宫前壁下段内的妊娠囊和子宫及其周围器官的关系。但因为费用较昂贵,所以,MRI检查不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血清β-hCG对于CSP的诊断并无特异性,有胎心的CSP 血清β-hCG 水平可以高过100 000 U/L。对于异常升高的β-hCG也要警惕是否合并妊娠滋养细胞肿瘤。β-hCG在治疗后的随诊中评价治疗效果时非常重要。 3分型 根据超声检查显示的着床于子宫前壁瘢痕处的妊娠囊的生长方向以及子宫前壁妊娠囊和膀胱间子宫肌层的厚度进行分型[6]。此分型方法有利于临床的实际操作。 Ⅰ型: (1)妊娠囊部分着床于子宫瘢痕处,部分或大部分位于宫腔内,少数甚或达宫底部宫腔;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7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7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子宫瘢痕妊娠发生率亦随之上升。子宫瘢痕妊娠是一种罕见而危险的异位妊娠。如未及时发现,随着妊娠的进展,存在子宫破裂和腹腔内大出血的危险,必须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本文回顾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7例患者资料,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9年至2009年共收治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7例,年龄26~39岁,平均30.2岁,产次1~3次。所有患者均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其中5例剖宫产1次,2例剖宫产2次。前次剖宫产距离本次妊娠时间为8个月至12年。7例均有停经史,6例停经时间39~62天,1例停经16周。2例患者在外院药流后持续阴道流血14天及23天,3例停经后有少量阴道流血,无明显腹痛症状。所有病例血βHCG均升高(1460~23560 U/L)。 2.辅助检查 4例患者B超提示孕囊位于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内,周围血流信号丰富,其中1例报告肌层最薄处厚度仅为2 mm,妇检发现3例子宫增大如停经月份,1例子宫下段增粗,均考虑剖宫产术后子宫

瘢痕妊娠。2例在外院药流后持续阴道流血14天及23天的患者,在我院复查B超提示子宫前壁下段不均匀高回声,周围血流信号丰富。1例患者停经16周,B超提示宫内中孕单活胎,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

3.治疗情况及结果 4例早孕患者及2例院外药流后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入院后予米非司酮口服,50 mg/天,共3天,并予甲氨蝶呤50 mg肌注,其中2例院外药流后患者及3例停经时间39~47天患者用药物治疗成功,治疗后血βHCG逐渐降至正常,治疗后45~58天恢复正常月经。1例停经62天患者用药物治疗后胚胎不排出,持续少量阴道流血,药物治疗一周后复查血βHCG不降,在备手术、配血的条件下行清宫术,术中出现大出血,立即行开腹手术,术中见子宫下段原手术瘢痕处增粗隆起,呈紫蓝色,表面血管丰富,并有一3 cm ×4 cm破裂口,见胎盘组织,予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妊娠。1例停经16周,误诊为宫内中孕单活胎进行引产患者,规律宫缩后持续阴道流血约1200 ml,改行剖宫取胎术,术中见子宫下段饱满,表面有丰富的静脉丛,胎盘粘连于子宫下段瘢痕处,无法分离,遂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子宫下段瘢痕妊娠,植入性胎盘。术后7天拆线,切口愈合好,2周后复查血βHCG均降至正常。讨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是指既往行剖宫产(一次或多次)的女性再次妊娠后,其孕囊位于剖宫产瘢痕部位,周围完全为子宫肌层及瘢痕部位纤维组织所包绕,与宫腔及输卵管不通,是一种罕见而危险的异位妊娠。如未及时发现,随着妊娠的进展,绒毛可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穿透导致子宫破裂和腹腔内大出血。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发生率为0.045%,因此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至关重要。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表现与宫内早孕、先兆流产等相似,

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硬膜外麻醉组、腰麻组、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各30例;对三组孕妇麻醉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组麻醉效果均优于硬膜外麻醉组与腰麻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结合了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同时避免了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缺陷,不但使孕妇低血压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而且还提高了临床麻醉效果。 标签:瘢痕子宫;腰-硬膜外联合麻醉;麻醉效果 在临床妇科中,瘢痕子宫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主要致病机制包括反复多次剖宫产及人工流产等[1]。瘢痕子宫在盆腔粘连的影响下,使剖宫产手术难度大大增加,同时手术时间过长。因此,在麻醉应用方面便有着更高的要求。本组抽取了9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探究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9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产妇,通过相关检测标准,无水肿、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病症,另外也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2]。年龄25~42岁,平均年龄(30.8± 2.1)岁;体重48~89kg,平均体重(66.9±6.8)kg。分为硬膜外麻醉组、腰麻组、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各30例,三组产妇在性别、年龄及症状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麻醉前处理在进行剖宫手术之前,对产妇行常规检测,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及心电图等情况的检查[3]。进而以检查结果为依据,对产妇使用相关镇静药物,同时给予纠正电解质等治疗。 1.2.2麻醉方法进入手术室后,产妇取平卧位,监测血压、心电,并采取吸氧措施,开通静脉,使用复方氯化钠行静脉滴注。①硬膜外麻醉组:使用L2-3间隙进针,在穿刺完成后,向头侧置管3cm,使用2%利多卡因3ml,并对产妇情况进行观察,若产妇没有腰麻情况发生,添加5~8ml的利多卡因。并且,将麻醉平面控制在小于T6水平范围内;②腰麻组:使用L3-4间隙进针,穿刺完成之后,向头端进行置管。等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之后,为产妇去平卧位,使用2%利多卡因4ml,并对产妇情况进行观察,5min后行麻醉平面测试,添加2%利多卡因,直到平面满意,且控制面≤T8为止;③腰-硬联合麻醉:产妇行左侧卧位,使用18号硬膜外针从L3-4间隙穿刺成功之后,把笔尖腰穿针从硬膜外针孔向蛛网膜下腔刺入,使用0.75%布比卡因2.0ml加脑脊液1.0ml共3.0ml注入,将笔尖腰穿针快速拔出,进而置入硬膜外导管,并将其固定,行仰卧位20°~30°,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诊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4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对其诊断方式、治疗方法及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结果等进行临床分析,对其相关的资料和诊疗信息进行回归性分析和探讨总结。结果实施治疗后,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患者的β-HCG为(1102.42±472.17)U/L,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患者的β-HCG为(1136.59±477.42)U/L,相比于治疗前结果都发生了明显下降,治疗前后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完善的产前检查工作,及早开展诊断,对患者的有关剖宫产指征进行科学把握,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降低β-HCG大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diagnosis method and clinical effect of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after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There were 40 patients with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after cesarean section,and their diagnosis mode,treatment method and serum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β-HCG)level were clinically analysis. Their related data and treatment information were taken for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investigated summarization. Results After treatment,β-HCG in patients receiving combination of methotrexate (MTX)and mifepristone was (1102.42±472.17)U/L,and that in patients receiving combination mifepristone and misoprostol was (1136.59±477.42)U/L. These results were obviously decreased from those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thorough prenatal examination,early diagnosis,and scientifically control of cesarean section indication can all provide good clinical effect for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after cesarean section.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β-HCG size,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After cesarean section;Cesarean scar pregnancy;Clinical analysis 随着我国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剖宫产率呈现增长趋势[1],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剖宫产瘢痕妊娠是指孕卵种植于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的妊娠,是一种特殊的异位妊娠,是妇产科一种危及孕妇生命的常见急症之一,严重的危害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瘢痕妊娠可有子宫破裂、不规则阴道大出血、流血等。因此妇产科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此外降低此类疾病发生的根源是正确选择剖宫产,降低剖宫产率,鼓励自然分娩[2,3]。本文选取了本院进行治疗的4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对其诊断方式、β-HCG结果等进行临床分析,对其相关的资料和诊疗信息进行回归性分析和探讨总结,现资料统计报告如下。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对照观察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对照观察 发表时间:2019-06-10T13:03:29.72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3期作者:谢顺姣 [导读]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对照观察。 湖南省常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常宁 421500 【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对照观察。方法:选取2017.1-2018.12期间36例瘢痕子宫产妇作为瘢痕组,同时期36例非瘢痕子宫产妇作为非瘢痕组,两组均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对于两组不同类型产妇术中各项指标以及分娩结局。结果:瘢痕组产妇治疗各项指标高于非瘢痕组产妇,瘢痕组胎盘植入、胎盘前置、胎盘黏连的发生例数均高于非瘢痕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进行对比发现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在术中更加危险,出现胎盘黏连、前置的情况较多,手术难度大,危险系数多,在术后的恢复较慢,需要更加谨慎的选择手术,降低分娩风险。 【关键词】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非瘢痕子宫;剖宫产;对照分析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属于妇产科常见的情况,产妇因为在第一次生产期间肌壁之间肌瘤剔除或者在第一次生产期间子宫切口,当再次出现妊娠后对其孕期以及整个的分娩过程影响较为严重,该类型产妇一旦进行剖宫产,大出血发生的概率较高,近年来对于剖宫产的盲目推崇,造成过度治疗的问题,对产妇的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威胁[1]。因此在实践研究中需要充分的掌握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之间的差异性,掌握更加规范化的手术技术,降低手术中的风险,本文主要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对照观察方面着手,对临床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1-2018.12期间36例瘢痕子宫产妇,同时期36例非瘢痕子宫产妇,其中非瘢痕组产妇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 (34.32±1.43)岁,最短孕周37周,最长孕周40周,平均孕周(39.14±0.37)周;瘢痕组产妇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34.36±1.21)岁,最短孕周38周,最长孕周40周,平均孕周(39.19±0.35)周。本组研究中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良好。 纳入标准:参与实验产妇均为第2次生产,并确定实施剖宫产,自愿参与实验研究,并签署了实验同意书,实验经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排除标准:存在盆腔或者腹腔手术史产妇,合并重大疾病产妇,严重血液疾病产妇以及慢性盆腔疾病产妇[2]。 1.2 治疗方法 两组实验产妇均进行剖宫产手术,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方法,确定麻醉达到预期效果后于子宫下段进行横切口,切口位置位于下腹部两髂前上棘连线的位置,切口长度为10-13cm,将皮肤全层以及皮下脂肪切开,直达筋膜层位置,钝性分离脂肪层、皮下脂肪,达到筋膜层后将腹直肌前鞘与皮肤等长的区域进行离断,确定充分暴露腹膜后,将腹膜提起开口,撕开覆膜机进入至腹腔位置,将子宫下段进行暴露,借助手术刀将膀胱腹膜折返处横向切口,长度为2-3cm,下推膀胱并折返腹膜,进行取胎,待胎儿取出后,对切口进行缝合,使用1号可吸收线将子宫肌层缝合,2-0号可吸收线对膀胱折返腹膜进行缝合,后对筋膜层、皮下组织以及外层皮肤进行缝合,为了确定实验的效果,不同类型产妇可由同一主刀医生手术,并且在术后进行适宜的抗感染等治疗,防止出现术后的感染等问题[3-4]。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对比:手术时间、术后24h出血量、恶露时间[3]。 2、胎盘情况:观察术中产妇胎盘情况,并对不同组产妇胎盘植入、胎盘前置以及胎盘黏连的发生例数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Epidata3.0软件录入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平均数n,%表示,检验,两组间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瘢痕组产妇治疗各项指标高于非瘢痕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s) 3讨论 瘢痕妊娠是产科疾病中比较难治疗的一种疾病,我国剖宫产率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上,这与我国自然分娩技术发展滞后存在一定的关系,相关统计显示我国的剖宫产率已经达到40%,作为一种有创性的操作,在剖宫产后较为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包括腹痛、腹胀,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