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感受信息》PPT课件(3篇)
沪科初中物理九下《19第1节 感受信息》PPT课件
![沪科初中物理九下《19第1节 感受信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fc2eeb360cba1aa811dac9.png)
第1课时课题:第十八章《走进信息时代》第一节《感受信息》教学目标:1.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2.了解电话和电报。
3.能说出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的历史中所作的贡献。
教学重点: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教学难点:了解电话和电报教学过程:引言:每当我们提到长城,自然会联想到烽火台。
烽火台筑在长城沿线的险关和交通要道上。
古代士兵一旦发现敌情,便立刻点燃烟火发出警报。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它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
我们今天的探究,就要从烽火台开始,直到发现电脑网络通信的奥秘,寻找人类社会走向信息时代的脚印……一、信息的概念提出问题:当今世界的三大产业是能源、材料和信息,你知道什么是信息吗?回答:信息就是经过加工的数据,简单的说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它对拥有者的决策或行为起着直接或潜在的影响。
二、古代信息的传播你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早期的信息传递具有哪些特点?讨论、交流、回答三、信息的记录你知道信息的记录的发展历史吗?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信息的记录上作出过哪些杰出的贡献?讨论、交流、回答四、现代信息的传播现代信息的传播主要采用哪些方式?讨论、交流、回答五、电报电报的发明者是谁?信息是怎样传播的?六、电话出示电话的挂图和实物,问:电话的发明者是谁?它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和学生一起分析电话的结构学生观看挂图,拆开话机观看结构,回答问题讲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波和因特网的相继出现,使人类的信息传播进入了新的时代七、课堂练习1.下列记录信息的文字和材料中,反映的技术最进步的是()甲骨文B金文C.木牍D.纸2.电话机话筒里的金属盒、碳粒和膜片构造在一起,它的作用相当于()A.开关 B.电源C.变阻器 D.电磁铁3.电话由话筒、听筒和三部分组成。
电话的话筒的作用是,听筒的作用是。
八、课堂小结学生小结九、课外作业课外作业:上网或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电报和电话(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原理和应用板书设计:第一节感受信息●什么是信息:信息就是经过加工的数据,简单的说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感受信息课件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精)3
![感受信息课件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精)3](https://img.taocdn.com/s3/m/74119e7f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5.png)
【小练】
1. 下列选项中,使ຫໍສະໝຸດ 息记录方式发生根本变革的是( C ).
A. 大脑的发育 B. 印刷术的发明
C. 磁盘的出现
D. 文字的出现
2. 下列是记录信息的载体,其中能够记录 信息最多的载体是( D ).
3.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中有“一骑红尘 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美妙诗作, 在这句诗词中所体现的古代信息传递方式 是( B ). A. 烽火 B. 驿马 C. 信鸽 D. 旗语
与说话情形相同,从而将声音还原出来;⑤在电路中产生强弱按
声音的振动而变化的电流.合理的顺序是( D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①②③⑤④
D. ②①③⑤④
8.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南针、火药、 造纸术 和 印刷术 .
9. 现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是:传播速度 快 、距离 远 、信息量 大 .
(3)以上实验说明:话筒通过声音引起 内部碳粒电阻的变化,从而将 声 信号 转变成 电 信号.
10. 电话的听筒里有 膜片 和 电磁 铁 ,当对方强弱不同的电信号传到听筒 后,听筒将电信号变成膜片的 强弱振 动 ,这样便把 传输的声音 还原出 来.
11. 纸张可以记录 A 信息;录音磁带 可以记录 B 信息;计算机硬盘可以记 录 A、B、C 信息.(填序号) A. 文字 B. 语音 C. 图像
3. 电报是 19 世纪 30 年代 莫尔斯 发明 的,是用 短脉冲 和 长脉冲 代表字 母,使信息沿电缆传送出去的,为人类打 开了电信世界的大门.
4. 电话的最基本结构是由 话筒 和 听 筒 组成的.其工作原是 电流的磁效 应.
5. 话筒中有能振动的膜片和随话音跳动的 碳粒,人们对着话筒说话时, 膜片 随 着声音的高低而发生振动,从而压缩碳粒 一紧一松,这样就把 声 信号转化为 电 信号.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感受信息》走进信息时代3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感受信息》走进信息时代3](https://img.taocdn.com/s3/m/bcb5ffcfc5da50e2534d7fb0.png)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 1892年,纽约到芝加哥的电 话线路架设开通,贝尔第一 个试音。
电话是利用电信号将人们的语言从一个地方 传到另一个地方的装置。电话机通常由话筒、听 筒、键盘组成。
话筒
1、话筒结构:话筒里有一个金 属盒,里面装满碳粒,上面盖有 一个膜片. 2、话筒特点:碳粒之间的接触 不紧密,整体的电阻随膜片的压 紧程度而改变. 3、话筒作用:把振动转变为强 弱变化的电流.
信鸽
为了传递信息, 古时候的人们还 想出了许多奇异的方法,比如漂 流瓶、信号树、信鸽和信猴等等 在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 鸽仍有用武之地。在战争中,通 信联络至关紧要。然而一旦爆发 核战争,核爆炸产生的强烈电磁 辐射将使现有的各种电子通信系 统陷于瘫痪,但信鸽仍能自由飞 翔。瑞士军队训育出了能双向投 书的信鸽。这些信鸽不再传送传 统的文字书信,而是携带着装在 胶囊里的计算机芯片,内中的密 码情报也只能在专门的装置上阅 读,保密性极高
A 竹简 B 纸 C 录音磁带 D 录像磁带 E 磁盘 和光盘
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实际的电话机除听筒.话筒外,还有电铃,拔 号设备等.现代的电话有:无线电话,可视电话、录 音电话等等.
1.下面哪种方法保存信息的容量最大? 2.下面哪种方法保存信息的时间最长? 3.下面哪种方法保存信息后读取信息最方便? 4.保存同样多的信息,哪种方法成本最低? 5.哪种方法保存信息的种类最多?
• 声音使介质空气振动传播 →空气振动引起耳膜振动 →听到说话人的声音.
想一想
• 实际中在电话接通后,听筒和对方的话筒通过电 信串局联的电有路关中设电备流处处在相同等一,个听串电筒联路和里对.方其话原筒因串在联于 才能保证二者间电流强弱变化一致,从而使听筒 薄铁片和对方话筒中膜片的振动情况一致,保障 听到的声音与对方讲话声音相同.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1感受信息课件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1感受信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1269e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d.png)
刻石记事
牛骨刻字
帛 书
第二次信息 变革—文字
竹 简
贝
木
叶
牍
纸 (sபைடு நூலகம்ō)莎
草
蔡伦
毕昇
第三次信息变革——
造纸和印刷术
清明上河图
千里江山图
一.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磁记录
近
现 录音机和磁带
磁卡
代
电脑硬盘
软盘
磁盘
8英寸 5.25英寸 3.5英寸
一.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光记录
记忆棒
?
DVD机和光盘
U盘 移动硬盘
二.信息的传播
有线电话
电流的磁效应
二.信息的传播
寻 呼 机
对讲机
大 哥 大
小
手机
灵
通
二.信息的传播
第五次信息变革——
应用网络技术
?
济南无人驾驶公交车
相信科学
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五次信息技术变革
第一次
获得语言
第三次
造纸和印刷术
第五次
应用网络技术
后巴别塔时代
14 B.C.
第二次
创造文字
6 A.D.
19C
第四次
应用电报、 电话和电视
20C60S
本节课思维导图
电话听筒 ——电流的磁效应
初中物理 九年级 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 感受信息
新型冠状病毒
信息
“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九章第一节《感受信息》。”
泛指社会传播 的一切内容, 是一种普编联 系的方式。
“请把课本翻到177页。”
一.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易经》:“上古结绳而治”。
19.1感受信息 课件-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19.1感受信息 课件-沪科版九年级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c53645ab168884868662d607.png)
变革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实现人类信息记录与传播的再次变革
感受信息
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信息的传播
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商代牛肋骨刻辞
竹简 纸
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随着技术的进步,有了光记 录、磁记录等大信息的记录
方式
人类经历了五次信息变革
获得语言
现代通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波和因特网的相继出 现,使人类的信息传播进入了新时代。如利用无线电 报、无线电话、电视、广播、因特网等来传递信息。
试一试
1 、贝尔一生最伟大的发明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电话 D、电灯
2、下列记录信息的文字和材料中,反映的技术最进步的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木牍 D.纸
开创了人类的通讯革命。
如图所示,这是贝尔制造的一 架早期的电话模型。
电话机是利用电信号 将人们的 语言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
方的装置。 电话机的构造:由话筒、键盘、
听筒组成。 电话机键盘是用来输入电话号
码的装置。 电话线的作用:将信息电流传
给对方听筒。
2
3、电话机的原理(一)
话筒中有能振动的膜片和随 话音跳动的碳粒。人们对着 话筒说话时, 膜片便随着声 音的高低而发生振动,从而 压缩碳粒一紧一松,这样就 把强度不同的声波变成了相
应大小的电信号。
碳粒相当于电路中的变阻器。
话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
话筒
4、电话机的原理(二)
听筒里有电磁铁和膜片。 当对方强弱不同的电信 号传到听筒后,电磁铁 便将电信号变成膜片的 强弱振动,把传输的声
音还原出来。 听筒把信息电流变成声
沪科版九年级下物理课件——第19章 第1节 感受信息(共25张PPT)
![沪科版九年级下物理课件——第19章 第1节 感受信息(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702ab3f705cc17552709e8.png)
2.信息的记录和传播离不开“载体”
古代的竹简,现代的图书、报纸等纸质印刷品和磁盘、光 盘等电子出版物,电视、广播、电报、电话、因特网等通 信方式,都是信息传播的“载体”.
3.信息的记录和储存 (1)大脑是天然的信息存储器.
(2)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信息记录方式产生根本性的 变革,如图是西周初期的文字.
我国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繁荣的城市 风貌和各阶层人民生活.
(5)随着技术的进步,有了光记录、磁记录等大信息的 记录方式.
保存信息的方法还有很多,象胶卷、集成电路等 等.科学技术在迅速发展,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来 保存信息.
二、信息的传播
1.早期信息传递的方式 早期的信息主要通过人的五官、身体和大脑感受到的.
声音使介质空气振动传播→空气振动引起耳膜振动→听到 说话人的声音.
(老式) 电话
话筒 :金属盒、碳粒、膜片 滑动变阻器
——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 听筒 :永磁体、线圈、膜片
——把电信号还原成声信号
现代电话机 实际的电话机除听筒,话筒外,还有电铃,拔号设备
等.现代的电话有:无线电话、可视电话、录音电话等等.
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变革: 获得语言
应用网络 技术
应用电报、 电话和电视
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方式:
创造文字
发明造纸 和印刷术
课堂小结
信息的记录
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感
信息的存储
受
信
电报
息
信息的传播
结构
电话
原理
课堂训练
1.最简单的电话是由 话筒 和 听筒 组成.
2.话筒是将 声 信号变成 电 信号,
听筒是将 电 信号变成 声 信号. 3.1876年由下列哪位科学家发明了电话 ( D)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19.1 感受信息 (共27张PPT)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19.1 感受信息 (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b436e8869dc5022aaea00f4.png)
电话交换机: (1)诞生:电话刚问世的时候,一部话 机要与多少部话机通话,就要有多少对电话 线与外部相连,这样太浪费材料,为了提高 线路的利用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 (2)作用:电话交换机把需要通话的两 部电话接通,接通完毕将线路断开,提高了 线路的利用率.
打电话时,有时出现“占线”现象,实 际上,当时对方的话机并不一定在使用,而 常常是两台交换机之间有通话,它们之间的 电话线不够用了,这个现象在打长途电话时 比较常见.
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 感受信息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接受或传递 大量信息. 比如上课铃一响,同学们 就知道要上课了,要迅速回到自己的 位置坐好,并拿出纸、笔、课本准备 上课.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标志,它在历史上起 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其中之一就是警戒外敌! 你知道它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吗?
敌人出现后,点燃长城上面烽火台上预 先准备的干木材等燃烧物质,白天看烟,晚 上看火,就能迅速地把敌情传递到几十里外 的后方.
东汉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改进 了造纸术. 蔡伦用树皮、麻头及敝布、 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 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最早雏形. 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 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 为纪 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 “蔡侯纸”. 纸是中国古代劳动出的发明创造.
人的大脑是一个天然的信息存储器,我 们能记住很多东西,但是很多信息过一段时 间就会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因此需要用其他 的办法把信息记录下来,以便传递下去.
你知道这些绳结的是做什么用的吗? 它是一种人类祖先记录信息的方法—— 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虽然能记录信息,但是操作起 来比较复杂,而且结绳记事只能记录一些简 单的事件,复杂的事情就很难记录了. 随着 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文字,从而出现了下面 记录信息的方式.
19.1感受信息-九年级物理上学期课件(沪科版)
![19.1感受信息-九年级物理上学期课件(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3cc4fc6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d.png)
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再 转化为声信号
2.电话的工作原理: 女孩说话
话筒膜片振动
炭盒电阻变化
回路电流变化 磁性强弱变化
听筒膜片振动
男孩听到声音
课堂小结
信息的 记录和 存储
牛骨和竹筒 造纸和印刷术
光盘
感受信息
计算机移动储存设备、硬盘、U盘
信息的
有线电报和 有线电话 话筒 电话 键盘
传播
听筒
1837年莫尔斯在纽 约展示他制成的电磁 式电报机。
莫尔斯电码是利用短和长脉冲 ( “点”、“划”和“间隔” )的不 同组合来表示字母、数字、标 点和符号。信息以电码的形式电的使用,使有线电报和有线电话的发明成
为可能,使信息的传输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第五次信息变革——数字网络技术 信息的记录方式日新月异:目前,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支持下,
烽火台白天烧狼粪,夜间点柴草。
传说烧狼粪时有很大的浓烟直冲蓝天,在白天比火光更易被人发现,因 此烽火有时又被称为"狼烟"。当发现敌情时,燃起烽火,台台相传,一 直传到军营。
在2700多年前
中国周朝时的烽火告警系统就已经很完备了。历史上曾流传着"幽王烽火戏诸侯" 的故事。
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信鸽
为了传递信息, 古时候的人们还想出了许多奇异的 方法,比如漂流瓶、信号树、信鸽和信猴等等
发明造纸和印刷 术
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记录信息的形式: 1、大脑就是天然的信息存储器。 2、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信息记录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如图)。
我国西周初期的文字
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信息的记录 1. 大脑就是天然的信息存储器。
第一次信息变革——获得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点拨: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影响很大,我们引以为豪 的四大发明对文字信息的记录和传递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解析:信息的记录和传递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 信息记录和传递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而要记录文字就需要造纸术和印刷 术。
答案:B
互动课堂理解
一二三
快乐预习感知
三、电报与电话
1.19 世纪 30 年代,莫尔斯发明了 电报 ,为人类打开了电信世界的大 门。莫尔斯电码用 短 、 长 脉冲(点和划)代表字母,使信息以莫尔斯电码 的形式沿电缆传送出去。
2.1876 年贝尔发明了 电话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话
机通常由 话筒 、 听筒 和 键盘 组成。电话机的原理:振动→变化的电流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关闭
由电话的结构原理我们知道听筒是用来接听声音的装置,所以它是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 号的装置;话筒是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通过电磁铁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利用关电闭
C磁铁的磁性特点可以产生随电流信号变化的振动,从而产生相应的声音,所以选项 C 正确。 解析 答案
5.电话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为
解析:
互动课堂理解
1
2
答案:B
判断 A 错误 B 正确 D 错误 C 错误
个性分析 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
老式话筒中有碳粒和膜片
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工作的
知识点 1 信息
1.下列情况中不属于信息记录的是( )
A.相片
B.牛骨刻辞
C.烽火告急
D.拷贝磁盘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关闭
A、B、D 分别记录了影像信息、文字信息和磁信息。而 C 中的烽火告急指的是古代利
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感受信息
一二三
快乐预习感知
一、早期信息的传播方式及特点
1.传播方式:在交通和通信很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常使 用 烽火 、 驿马 、 信鸽 等方式来传递信息。
2.特点:传播速度 慢 、距离 近 、信息量 小 。
一二三
快乐预习感知
二、记录信息的方式
有 人脑 、 文字 、 光记录 、 磁记录 等。
解析 答案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3.判断下列信息传递方式的载体:
两人面对面交谈时是利用
传递声音;两地间通过电话交谈时是利
用
传递声音。
关闭
两人面对面交谈是通过声音交流的,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电话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
息的。
关闭
声波 导线中的电流
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听筒是将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B.话筒是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 C.听筒内部是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 D.话筒是利用电磁铁的原理来工作的
1
2
2.电话 电话的原理是在话筒处把振动的声音通过电磁感应现象转化为变化 的电流,然后再在对方的听筒处根据电流的磁现象转化为金属膜的振动,声 音就还原出来了。 (1)组成结构:简单的电话是由话筒、键盘、听筒三部分组成的。话筒 主要由装有碳粒的盒子和膜片组成,听筒主要由电磁体和膜片组成。如图所 示。
互动课堂理解
传递经历了无数次巨大的变革,它们是:语言的诞生、文字的诞生、印刷术 的发明、电磁波的应用、计算机的应用等。信息只有通过传递才有实际意 义。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和现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巨大的不同。
互动课堂理解
1
2
【例题 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①火药、②指南针、③造纸术、④
印刷术。其中与信息记录和传递有关的是( )
→振动。
一二三
快乐预习感知
答案:打电话、上网聊天、发电子邮件、写信、谈话、眼 神、手势、表情等。
互动课堂理解
1
2
1.信息的记录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里,什么是信息呢?通俗地讲,信息就
是各种事物发生的有意义的消息。如表情、手势、交通红绿灯等。 语言、符号和图像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的
解析 答案
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
感受信息
• 知道什么是信息 • 了解古代信息的传递方式 • 知道信息的记录保存方式 • 知道现代信息传递:电话和电报
信息的传递 信息的记录 电话和电报
信息
• 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天气预报是关于天 气变化的信息,商业广告是关于商品销售的信息。 信息很多,它存在于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比如:经济信息、文化信息、军事信息、体育信 息、科技信息等。
1
2
(2)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声音
电流信号
声音
互动课堂理解
1
2
【例题 2】关于话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话筒是把变化的电流变成信息 B.老式话筒中有碳粒和膜片 C.话筒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点拨:本题考查话筒的构造和作用,同学们在解答时注意与老式话筒、 麦克风、扬声器相区别。
和
变为
再变为
。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电话的基本原理就是把
关闭
电话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为话筒和听筒,它们串联在电路里,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的振动 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电流经过听筒,听筒又把它转化成振动,使人的耳朵可以听到声音, 所以电话的工作过程就是把声音振动变成电流再变为声音的振动,它的作用就是借助于关闭 话电筒流把听声筒音由声近音及的远振地动传送强 出弱 去变 。化的电流 声音的振动
用烽火传递信息,不是将信息记录下来。
关闭
C
解析 答案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2.我国古代利用烽火传送边疆警报,古希腊人用火炬的位置表示字母符号,
这些都是通过传递
信号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利用击鼓鸣金可以
报送时刻或传达命令,这是传递的
信号。由此可见,信息具有
的特征。
关闭
烽火、火炬发出光,“光”进入了人的眼睛,被人的视觉器官接收;击鼓产生声波,“声波”引起 了鼓膜的振动,被人的听觉器官所接收。按照约定,接收到光、声信号的人能知道光、声关闭 光 所对声 应音 的含可 义转 ,以换此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人们工作 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信息的传递(1)
在交通和通信很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常使 用烽火,驿马、信鸽等方式来传递信息。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