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政策历史线索

合集下载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基础回顾
一、废井田,开阡陌 中 国 古 代 的 土 地 制 度
(井田制) 土地制度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
经营方式
三、 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
(土地私有制下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
一、废井田,开阡陌
(井田制)
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 有制,为什么这种制 度到了商周时期会遭 到破坏?
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
知识运用:
1.下列有关商周时期井田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 ) A.是一种贵族所有的土地制度 B.西周是井田制的鼎盛时期 C.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D.主要耕作方式是奴隶的集体劳动 2.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不包括( C ) A.君主土地私有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 C.官田 D.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3.租佃关系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是在( D ) A.秦代 B.隋唐 C.宋代 D.明清时期
能力提升
(1)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的发展历程?
土 地 制 度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私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 奴隶社会有 地所有制——井田制 化 封建社会 土地私有制——君主、地主、自耕农Βιβλιοθήκη (2)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特点一
特点三
特点二
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线索 (课堂小结)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井田制(贵族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 (地主私有土地)
C
1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租佃关系叙述,不正确的 是:( ) A.租佃方式最早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 B.在宋代租佃的方式下,主要地租形态是货 币地租 C.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 济中的主要形式 D.封建社会末期,租佃关系占主要地位,但 也出现了雇佣关系

中国古代史线索简表

中国古代史线索简表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宗法制;
①农业:耕作方式:石器锄耕;土地制度:井田制。
②手工业:青铜时代;冶铜、冶铁、制瓷、丝织等。
③工商食官,手工业、商业由官府控制。
官府垄断;
文字发展。
春秋战国
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
①政治——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同时也推动了民族融合,各国变法。
②经济——铁犁牛耕开始出现并逐步推广,井田制逐渐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秦的统一;
秦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汉“中朝”和“外朝”、郡国制、“七王之乱”、推恩令、察举制。
①农业:(无)
②手工业:冶铁、炼钢、制瓷。
③商业:秦汉统一对商业发展的影响;汉朝商业发展概况;丝绸之路。
①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汉武帝尊儒措施。
②文化:《九章算术》、《氾胜之书》、张仲景;汉赋;书法;绘画。
①政治——中央集权加强,由政权并立到逐步统一。
②经济——封建经济高度繁荣。经济重心已南移。商业繁荣、市民阶层扩大,民间文化迅速兴起。
③民族关系——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④思想——儒学思辨化(哲学化),发展为理学。
⑤科技文化——科技文化成就突出,全面繁荣,影响深远。
宋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魏晋
南北朝
民族大融合时期:社会动荡,民族融合,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北魏孝文帝改革
均田制
①思想:儒学受佛、道挑战
②文化:《齐民要术》;书法、绘画。
隋唐
封建社会繁荣时期:
①政治——封建国家统一强盛,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②经济——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农业发展;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中外经济交流频繁。

八年级人教版历史下册说课稿第3课《土地改革》

八年级人教版历史下册说课稿第3课《土地改革》

八下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背景、土地改革的政策、过程和结果。

2. 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政策中保护富农经济的原因和意义。

3. 了解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4. 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收集有关建国前后和现在土地改革方面的资料, 整理相关信息等活动,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分组讨论“新中国建立初期土地改革中为什么保护富农经济”,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交流学习体会, 培养合作意识, 从中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

通过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展示, 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 线索更加清晰。

从而产生历史认同感, 体验学习的快乐。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图文声像并茂, 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 拓宽知识面。

教材中的小字及自由阅读部分不作讲述, 有余力的学生自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本课学习, 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意义, 认识土地改革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中所起到的作用。

2.通过本课学习, 使学生认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几千年来的土地问题才真正得到了解决。

尤其是当今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 使学生更加热爱共产党。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1.重点: 土地改革, 前承新中国政权的建立, 后启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在本章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立政权难, 巩固政权更难。

新中国成立初,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土地改革等运动,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

突破方法是通过录像、图片、小品表演等方式来再现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业绩, 分析、提炼、归纳土地改革意义。

2.难点:学生可能对1950年土地改革中对富农阶层采取的政策难以理解。

因为1931年土地改革中对富农采取了限制政策,1947年土地改革中规定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而这次土地改革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开展的,却对富农采取了限制并保存的政策。

九年级历史线索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线索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线索知识点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忆,是我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依据。

在九年级历史学习中,了解历史线索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线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以及历史人物的思想动向。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历史学习中的一些重要线索知识点。

一、社会制度转型的线索知识点社会制度的转型通常伴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

九年级历史课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一些重要的线索知识点,如“农民起义”,“辛亥革命”,“土地改革”等等,这些线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社会制度转型的历史过程。

二、历史思潮的线索知识点历史思潮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了解历史思潮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在九年级历史学习中,我们需要关注一些重要的历史思潮,如“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社会主义思潮”等等。

通过了解这些线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上的社会变革和人们的思想动向。

三、外交政策的线索知识点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交往和合作的重要手段。

在九年级历史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外交政策线索,如“马关条约”,“中日战争”,“抗美援朝”等等。

通过了解这些线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四、经济发展的线索知识点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深入了解经济发展的线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进程。

在九年级历史学习中,我们需要关注一些重要的经济发展线索,如“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等等。

通过了解这些线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变革。

五、科技进步的线索知识点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了解科技进步的线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

在九年级历史学习中,我们需要关注一些重要的科技进步线索,如“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重要发展”等等。

通过了解这些线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科技进步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六、文化传统的线索知识点文化传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文化传统的线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的演变。

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和实践

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和实践

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和实践作者:刘广栋程久苗时间:2007-08-14 来源:《中国农村观察》一、引言当前,由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推到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沿。

诺斯说,改革路径的选择是历史在起作用,经济的发展也是如此,无论是政治制度本身,还是信仰制度都与历史密切相关,它们的产生和演变受过去影响,同时也限制了当前和过去改革路径的方式的选择;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过来的,就不知道今后前进的方向①。

「《诺贝尔奖得主诺斯答京城听众问》,载《经济学消息报》,1995年4月8日。

」因此,有必要对新中国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政策调整以及学术界的有关理论脉络进行概括性梳理。

科学总结农村土地政策演变进程所蕴含的内在逻辑,对于中国未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中国目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方向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帮助。

二、学术界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讨论新中国建国以来至2005年,学术界对于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从文献数量分布、关注和讨论的中心及主要观点来看明显分为五个阶段(图1)。

第一阶段:1980年以前。

这一阶段,学术界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可谓水波不惊,近30年文献发表数量较少,主要是以纯学术考证为目的讨论中国历史上土地制度的演变或对土地制度进行断代研究(例如朱绍侯,1960;邓拓,1963),以及关于国外历史上或者现当代典型土地制度模式的研究(例如潘先仍,1963;张甍,1980)。

该阶段的文献研究与现实结合很少,除了1978~1980年,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中国理论界对能否实行"包产到户"进行大讨论外,几乎没有涉及农村土地制度的理论研究。

50年代,合作化之初,邓子恢曾经认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最好形式之一是'三包'(包工、包产、包成本)制度",但在当时谈"包"色变的年代,其主张随即被淹没在合作化的汪洋之中。

建国六十年来农村土地政策_制度演变历程以及启示

建国六十年来农村土地政策_制度演变历程以及启示

MANAGEMENT建国六十年来农村土地政策、制度演变历程以及启示■ 张志 李晓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0) 06-241-03摘要中国农村土地政策和制度的变迁一直是国内外讨论的热点。

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农村土地政策和制度的变迁历史,按照农村土地权利不同,将中国农村土地政策的时代划分为四个阶段,分阶段分析。

根据对于不同阶段的历史的分析,对于历史经验给予总结,得出其中给我们的启示,并且对于中国未来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村土地政策 土地权利 农村土地制度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村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的变革过程。

在建国60年的时间中,这样纷繁复杂的土地制度的变迁中所隐含的动因、得失以及尚处于变迁之中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未来走向问题,都是十分重大的理论问题。

本文试图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历程问线索,深入分析这个历程之中的所深藏的农村土地制度以及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因、影响,以及在推进共和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一步合理化的有益启示。

为了了解农村土地制度以及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何为农村土地产权。

土地产权制度是只构成土地产权结构和土地产权关系的制度安排。

土地产权制度包括: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

这样我们可以更好的从土地制度的变迁讨论中得出启示。

一、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历程讨论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解放之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状况。

其中以人口比例表述为:“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

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①。

中国古代史线索

中国古代史线索

中 国 古 代 史(距今170万年——1840年) ※问答题只限文科生回答,理科生不做要求政 治经 济文 化中央、地方行政选官制度 监察 制度农业 手工业 商业思想 科 技艺 术文 学 天文数学农书医学其它书法 绘画 戏曲 诗歌小说原始社会 (距今约170万年—前2070年)耕作方式:原始社会的耕作方式是什么?土地制度: 土地原始公有制1、养蚕缫丝技术。

2、陶器发明于何时?代表作品是什么? ※原始图腾崇拜文字: ※文字最早起源于何时?其标志是什么?原始绘画起源于何时?中国古代戏曲起源于什么?夏、商、西周(前2070年——前771年)1、 1、列举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建立的时间、名称2、3、 2、列举分封制对象、目的、作用及受封者的义务4、 3、列举宗法制目的、核心、等级秩序及作用5、 ※礼乐制度有何作用?6、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西周选官制度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耕作方式: 商周农业耕作方式是什么?土地制度: 西周土地制度是什么?性质如何?井田制中“公田”与“私田”有何区别?1、商周冶炼技术是什么?2、西周丝织发展有哪些表现?3、西周时期,官府为什么要经营、控制手工业?1、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何时产生?政策: 2、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主要内容有哪些?※天命论天象观观测※有关世界上最早日食记录,是在哪一朝代?※殷商时期,人们的书写材料是什么?文字: 最早的成熟文字是什么文字?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什么?起至时间?主要内容有哪些?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项 目朝 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央地方官制选官制度监察制度农业手工业商业思想科技艺术文学天文数学农书医学其它书法绘画戏曲诗歌小说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分封制破坏,出现了什么局面?※※列举各诸侯国变法。

哪个国家的变法收效最明显?作用如何?战国选官制度是什么?1、春秋战国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是什么?著名水利工程有哪些?2、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特点有哪些?耕作方式:3、春秋战国农业耕作方式是什么?土地制度:战国确立了怎样的土地制度?有哪几种形式?1、春秋时期,被为世界冶铁史奇迹的冶炼技术是什么?2、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为什么会勃然兴起?“四民”指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出现了什么新现象?政策:战国时期,确立了怎样的商业政策?儒学产生: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其思想主张主要有哪些?2、列举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主要观点。

耕者有其田: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分配与社会整合

耕者有其田: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分配与社会整合

耕者有其田: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分配与社会整合作者:赵丽莎来源:《老区建设》2021年第12期[提要]“耕者有其田”是自古以来中国农民的共同理想。

然而,资源有限、阶级压迫、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客观社会条件造成的土地分配危机,限制了这一理想的实现。

近代以后,各阶级都为实现这一理想进行积极探索,其中,以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果最为丰硕。

中国共产党不仅克服了土地分配危机,帮助农民群众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社会理想,还借此实现了对党群关系、政权基础以及社会建设三重维度的整合,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这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一条重要历史线索,展现了一个百年大党生生不息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耕者有其田;中国共产党;土地分配;社会整合[作者简介]赵丽莎,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

(天津 300350)一、“耕者有其田”的历史渊源(一)传统农业社会的“有其田”土地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尤其是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自然经济的生产模式下,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就意味着拥有了一方较为稳定的生存空间。

古人云:“工者有其薪!农者有其地!商者有其利!”天下人人各得其所,各尽其职,才是社会运行的最佳状态。

因此,“有其地”就成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民的共同理想。

但是,任何自然资源都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随着土地兼并问题加剧,大量农民被迫失去土地,甚至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鸦片战争前夕,土地集中程度更是前所未有,“地主占有全部耕地的比例高于一半,自耕农拥有的土地则不足一半。

”[1]因此,对于土地的争夺与守护,就成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民的重要任务。

(二)太平天国提出“有田同耕”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土地分配危机有增无减,“大量的土地集中在地主手中,失地和少地的农民越来越多,造成有地的不耕种,有力的无田耕。

”[2]19世纪5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应运而生。

其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分配土地的具体办法:“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

论20世纪30年代党的地主富农土地政策演变的特点与启示

论20世纪30年代党的地主富农土地政策演变的特点与启示

论20世纪30年代党的地主富农土地政策演变的特点与启示论20世纪30年代党的地主富农土地政策演变的特胡穗李屏南摘要: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地主富农土地政策经历了"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地主不分田,富农不能特别分给坏田","地主分坏田,富农财产不没收"和"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减租减息"等四个政策方案依次呈阶梯状的逐渐突破并最终达到全面转变的过程.这一次政策演变呈现出起源的内源性,路径的梯级渐进性,收益的多层次性等特征.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特征;启示中图分类号:D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04)01—064—04作者:胡穗,湖南师大博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8l/李屏南,湖南师大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长沙,410081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地主富农土地政策经历了从土地革命时期以"没收地主土地"为政策方案到抗日时期以"减租减息"为政策方案的深刻演变.这次演变是通过"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地主不分田,富农不能特别分给坏田","地主分坏田,富农财产不没收"和"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减租减息"等四个政策方案依次呈阶梯状的突破并最终达到全面转变而实现的.这四个政策方案共同组成了这一时期党的地主富农土地政策系统.深入分析这一政策系统中单个政策方案依次变迁的原因及其历史过程,不仅是党史研究的需要,而且也为当前土地政策的制定和运行走向科学化,为提高人们执行政策,理解政策,依靠政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供历史借鉴.一土地政策演变的历史考察1."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政策方案.党的"八七"会议虽然确定了土地革命为党的总方针之一,但没有完成制定具体的土地政策的历史任务.后来,中国共产党在血雨腥风中开辟了十多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各自在不同的认识水平上,制定了各有千秋的土地政策.为了统一思想,促进土地革命斗争由"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并贯彻共产国际"加紧反对富农"的指示,制定一套点与启示具体的,在各根据地统一执行的土地政策成为我党和共产国际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召开,以王明为代表的"百分之百的忠于国际路线"的教条主义者在中央占据统治地位.2月,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共中央政治局起草的《土地法草案》明确规定:"所有封建地主豪绅军阀官僚以及其他大私有主的土地,无论自己经营或出租,一概无任何代价的实行没收.……被没收的旧土地所有者,不得有任何分配土地的权限","富农在被没收土地后,可以分得较坏的'劳动份地'."4月,中共中央一方面制定了巡视员条例,陆续派出夏曦,项英,张国焘等巡视员去各根据地推行这项政策;另一方面以文件形式先后给鄂豫皖边特委,赣东北特委,湘鄂西特委,中央苏区,中央局去信,批判过去各行其是的土地措施.8月,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任务的决议案》规定:"被没收土地底旧业主不应该得到任何分地";"对于没有参加反苏维埃的武装斗争的那些富农,应该给他们以只供劳动的分地,但不给以好的土地."②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以法律条文规定:地主"没有分配任何土地的权利";富农"可以分得较坏的劳动份地"④."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土地政策得以确立.2."地主不分田,富农不能特别分给坏田"政策方案."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实质就是要"从肉体上消灭地主,从经济上消灭富农"."加紧反对富农的策略,是在把富农推到反革命的怀抱中去,是在加强反革命同我们斗争的力量."@富农分坏田,甚至把富裕中农当作"富农" 或"初期性富农"加以打击,这一"左"的政策的实施使苏区农民生产热情无法高涨起来,农村经济无法恢复起来,工农联盟无法发展和巩固起来,这是导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随着对这一政策危害认识的深人以及民族革命战争的日益紧迫,中共领导人开始了对富农政策探索.1935年11月前后,负责中央日常工作的张闻天多次指出:"如有的地方地多,贫农的好田够了,富农的好田也可不必分."'反对富农不是经常分配其坏田,对以后新发展起来的富农,政策上要有所区别","在苏维埃农村中问新的富农的产生将来是不可免的,同这些新的富农的斗争,我们一般的不能再以没收他们的好田,给他们以坏田为同他们斗争的方法."12月1日,毛泽东强调:"富农可与贫农,中农分得同等土地."④12月6日《党中央关于改变对富农策略的决定》指出:民族革命战争紧迫的时期,"富农也开始参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及豪绅地主军阀官僚的革命,或采取同情与善意的中立态度","在反对地主豪绅斗争中,一般可以联合富农,造成统一战线".因此,"在苏区,只取?肖富农的封建剥削",分土地时,"富农也应平均分得土地,不能特别分给坏田地".⑨从而,在土地政策的方案中,"富农分坏田"的硬性规定获得突破.3."地主分坏田,富农财产不没收"政策方案."富农分坏田"向"富农不能特别分给坏田"的转变仅仅是一种政策和策略的变化,总的原则还牢牢控制在"地主不分田"的土地革命政策范畴中;而"富农不能特别分给坏田"向"富农财产不没收"转变,"地主不分田"向"地主分坏田"的转变则属于实质性的突破,属于土地革命政策范畴向抗日战争政策范畴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在"土地革命适合于民族革命"的原则指导下实现的,是在"左"的错误思想得到逐步纠正的过程中实现的.这种转变首先从富农政策上找到突破口,由"富农不能特别分给坏田"向"富农财产不没收"转变.1935年12月6日,《党中央关于改变对富农策略的决定》指出:"对于富农,我们只取?肖其封建式剥削的部分,即没收其出租的土地,并取消其高利贷.富农所经营的(包括雇工经营的)土地,商业以及其他财产则不能没收".12月25日,瓦窑堡会议决定:"富农的财产不没收,富农的土地, 除封建剥削之部分之外,不问自耕的与雇人耕的,均不没收.乡村中实行平分一切土地时,富农有与贫农中农分得同等土地之权".1936年7月10日,保安政治局会议讨论西征中新开辟解放区的土地政策问题时,张闻天指出:"'三边'地区土地问题的解决要变通一些,因为地多,一般富农可以不没收,平分土地时,富农可同等分配,地主分坏地和荒地,如果表现较好,可给予公民权,打土豪也不一定要弄得他干干净净,应同时注意让他能解决其本身的生活问题".@7月22日,毛泽东在讨论新形势下的土地政策会议上发言指出:"被没收的地主应仍分给他一份土地,使他能够进行生产";张闻天也指出:"积极参加抗日战争之地主不没收土地","一般地主应分得土地".这次会议形成的《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规定:对于地主,规定没收其土地之后,"仍分给以耕种份地及必需的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 而且"生活状况很坏的小地主"的土地不没收.4."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方案.既然跨越了由"地主不分田,富农不能特别分给坏田" 向"地主分坏田,富农财产不没收"的政策的实质性的突破, 那么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共党的中心任务的改变,地主富农政策由"地主分坏田,富农财产不没收"向"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减租减息"的更深刻的,更全面的实质性突破便成为可能.1937年2月10日,中共在《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保证执行"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3月,"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就正式在陕甘宁边区开始实施.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宣布:尚未分配土地的地区,必须执行"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已经分配了土地的地区,当地主豪绅返乡后,应分配给他和农民一样多的土地和房屋.5月,毛泽东在《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利用"减租, 减息,减税"等合法的斗争方式,以"求得群众生活的改善". 随后,毛泽东又在苏区党的代表大会上提出:"为了停止国内的武装冲突,共产党愿意停止使用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中国土地是属于日本人,还是属于中国人,这是首先待解决的问题,那么,由暴力没收办法转变到新的适当方法,就是完全必要的."7月15日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向全国宣言:"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8月22日至25日《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正式决定把减租减息作为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1940年2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时局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强调:"发展民众运动,实行减租减息,减税,改良工人生活."@1940年12月,毛泽东《论政策》指出:"关于土地政策,必须向党员和农民说明,目前不是实行彻底的土地革命时期,过去土地革命时期的一套办法不能适用于现在. 现在的政策,一方面,应该规定地主实行减租减息,方能发动基本农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另一方面,要规定农民交租交息,土地所有权和财产所有权仍属于地主."从此,在民族危机日重之下,中共便暂时停止了在农村"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以"地主不分田"为标志的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方案被逐渐突破导致最终废止; 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扩大,党的以"减租减息"为标志的抗日时期的土地政策方案在各抗日根据地程度不同地开始得到贯彻.二演变过程的政策特征分析政策的特点是政策本质的外部表现,是政策的外在规圈定性,是制定政策的核心力量.通过考察,一条"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地主不分田,富农不能特别分给坏田"——"地主分坏田,富农财产不没收"——"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呈阶梯状的逐渐突破并最终达到全面转变的历史线索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历史证明: 20世纪30年代党的地主富农土地政策的演变,是中国共产党人依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做出的正确选择,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并推动社会前进的土地制度安排的成功典范.运用政策学理论来进行微观的政策个案分析,将会发现这一政策演变过程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政策演变起源的内源性特征.遵义会议前,由于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自身内部因素软弱,"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土地政策主要地起源于外来因素(即共产国际的指示和苏联的经验)的冲击和压力,呈外源性形态.遵义会议后,主宰土地政策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政策主体本身所具有的,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逐步成熟起来,强调"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束缚,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观察问题,正确地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变,并以此确定自己的行动.因而这一时期的政策起源主要呈内源性形态.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富农政策改变的思想是经过共产国际七大精神与《八一宣言》提出来的,至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张浩(即林育英)回到瓦窑堡向张闻天,邓发,李维汉等中共领导人传达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和《八一宣言》时,已到了1935年l1月. 而中国共产党早在1933年初《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和《怎样分析阶级》中就指出:只没收反动富农的土地财产,其他富农的土地财产均不得没收.后来,红军长征渡湘江时,电台遭到破坏,与共产国际失去了联系.当然,内源性和外源性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即使是内源性.也是处在国际性因素交互影响之下,任何政党和国家的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实现封闭性的自我转变.中共在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和《八一宣言》中受到激励,通过了《抗日救国宣言》和《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加快了中共富农政策改变的步伐.这些政策起源具有一定的外源性特征,但这些政策中体现的反对"左倾关门主义"精神以及l2月27日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都比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和《八一宣言》大大前进了一步,从根本上说这些政策的起源主要的是呈内源性特征.2.政策演变路径的梯级渐进性特征.这段土地政策演变的路径设计是:先从条件成熟的,易于做到的事情入手,再经过有重点,有区别,有步骤的呈阶梯状的逐渐突破并最终达到全面转变.改革先易后难的自身规律得到了充分体现.1)这种演变首先从富农政策上找圈到突破口.因为,富农是介于地主和中农之间的阶级,和地主有着本质的区别,不是革命最主要的敌人;又和中农有着广泛的利益联系,如果没收富农财产,消灭富农,则中农不敢发展.富农土地政策的普遍突破,为地主土地政策的全面转变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心理准备.正是由于这些分阶段政策的梯级渐进式的连续演变,让社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让农民在演变中感受到了新的土地政策带来的实惠,将政策实施阻力变成为政策实施的动力,导致剧烈的利益调整的土地政策演变成功.2)这种演变先经过理论探索,逐步取得思想上共识,再付诸实施,确保政策的稳妥.正像闪电走在雷鸣前一样,改革思想要走在行动前面.从土地革命范畴到抗日战争范畴的地主富农土地政策演变的完成,前后经历了十年时间.富农由"分坏田"到"不能特别分给坏田"的演变是从富农经济再认识的讨论开始的,得出"只反对兼半地主半封建性的富农,不反对资本主义性的富农"的结论后,又实现由"消灭"富农经济到"削弱"富农力量的认识转变.3.政策演变收益的多层次性特征.从政策评估角度分析,这些政策收益既有直接效益,又有间接效益;以正效益为主,也有负效益存在,呈现出多层次特征.1)发展了农村生产力."经过减租减息,农民不仅得到了经济实惠,而且增强了自己的政治优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积极性.在提高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工业生产和各项经济事业也有了发展."2)团结了革命力量."抗日期间.中共让了一大步,将'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改为'减租减息'的政策.这个让步是正确的,推动了国民党参加抗日,又使解放区的地主减少其对于我们发动农民抗日的阻力".3)服从与服务了党的路线.在抗战开始时,中共中央决定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同时也适当地保证佃权.这项政策,虽不能根本解决土地问题,但仍在政治上动摇了封建统治,在经济上削弱了封建剥削.这是在民族战争的条件下兼顾农民和地主两方面利益,把坚持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恰当地结合起来的政策,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当然,任何政策演变都有政策成本,土地政策的演变也有一定的负效益.就贫雇农利益而言,就从"地权的拥有"下降到"佃权的保证",导致一些农民的不满;就政策执行程序而言,始终是自上而下的对民众的"长久刻苦的唤起和说服".未能达到上下互动的政策执行的最佳状态;就社会动员而言,土地政策的演变促进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扩展了社会动员的广度,但和30年代初的革命根据地相比,对农民的社会动员的深度略显不够.三政策演变的历史启示列宁曾指出:"为了更好地了解今天的政策,有时不妨回顾一下昨天的政策."凹总结过去,一方面固然是正确的对待历史,但更重要的是应该从总结中得到启示.我们认为,中国共产党作为政策主体,在进行各项政策目标设定和政策方案选择时,至少可以从这次土地政策的演变历史中得出三点启示:1.马克思主义原理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遵义会议前,我党把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土地政策起源呈外源性形态,导致政策过"左",革命受到挫折;遵义会议后,我党把共产国际指示与我国革命实际实现有机结合,内源性地调整了土地政策,有力地推动了革命走向胜利.这段演变历史的经验表明:政策制订必须做到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只有国情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的产生才是政策制定的客观依据."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照搬照抄别国的经验,别国的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国情的结合,是共产党人获得事业成功的必然要求,是政策的内源性演变形态的具体体现.这种演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种创新性的演进,要求政策主体——中共党人具有追求真理,大胆创新的理论和实践勇气.2.政策制订必须与当前社会矛盾相适应.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根据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从而调动了农民(包括富农,中农和贫雇农)的积极性,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团结了革命力量,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这段演变历史的经验表明:政策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要根据当时当地主要矛盾的转换而转换,作到与时俱进.正如毛泽东指出:"当着革命的形势已经改变的时候,革命的策略,革命的领导方式,也必须跟着改变."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不断体现时代特征的与时俱进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在不同的时期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当前, 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 这就要求我们面对现实,集中精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目前的土地政策的调整必须以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等政策方案来实现"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目标.3.政策演变的速度必须与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相协调.政策是分阶段的,是根据该阶段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实际需要提出来的,每个社会发展阶段都有特定的政策目标.土地革命阶段,土地政策目标是"地主不分田";抗日战争阶段,土地政策目标是"减租减息".当由土地革命阶段演进到抗日战争阶段时,土地政策不是直接由"地主不分田"向"减租减息"转化,而是要经过"地主分坏田,富农财产不没收"政策的缓冲.这段演变历史的经验表明:当土地政策随着社会实际的变化而进行阶段性的演变时,必须做到演变与社会承受能力相协调.由于人们的认识有个过程,如果政策调整过于突然,过于激烈,就会造成人民心理承受力超负载,引起人民对新政策的反感,导致政策调整失败.因此,政策主体必须把握好新政策与老政策的连续关系,让政策演变的力度和速度与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协调起来,化改革阻力为改革动力,做到循序渐进,实现稳中求进.正如江泽民指出:"从发展战术上考虑,我们必须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当前,在"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发扬市场机制,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政策方案,必须坚持在稳定中推进发展,在发展中实现稳定,用发展的手段来解决好前进中的问题的方针,经过有重点,有区别,有步骤的呈阶梯状的逐渐突破,最终实现总体目标注:①②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版,第468~469,403~404,471页.④⑦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 (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90,493,560页.⑤⑩张培森主编:《张闻天在1935—1938(年谱)》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73,104页.⑥中共苏区中央局机关报《斗争》第l4期.⑧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9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⑨张闻天着:张闻天选集编辑组编,《张闻天文集》(第二卷) 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33~34页.⑩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7 页.⑩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O页.⑩⑥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1077,1076页.⑩列宁:《列宁全集》(第九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95 页.⑩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4页.(责任编辑:李铁明)圈。

严控与激励并存_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脉络及地方实施_谭明智

严控与激励并存_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脉络及地方实施_谭明智


, 北 京 : 东 方 出 版 社 ,2 贺雪峰 :《 地权的逻辑 Ⅱ : 地 权 变 革 的 真 相 与 谬 误 》 0 1 3 年, 第
, 北京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 小农立场 》 1 7 7—1 9 1 页 ;《 0 1 3年,第9 8—1 0 2页。 坚持结构分析和机制分析相结合的学科视角 , 处理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大问 ④ 渠敬东 :《 ,《 题》 社会学研究 》2 0 0 7 年第 2 期 。 ·1 2 6·
⑤ 乡镇财政有逐步走向 这些债务无 法 通 过 中 央 以 转 移 支 付 等 有 限 补 贴 来 解 决。
“ ⑥ 的趋势 , 而支出经费的口径依旧 , 因而有限的财力与无限的事权间的矛 空壳化 ” 盾愈发突出 , 很多乡镇完全陷入保工资 、 保 运 转 的 尴 尬 境 地 , 形 成 了 反 哺 时 代 乡 镇
严控与激励并存 : 土地增减 挂钩的政策脉络及地方实施

谭 明 智
摘 要 : 以土地政策变革为视角 , 将城镇化放在中国宏观政治经济格局中加以 考量发现 , 近年来 , 土地 、 财政 、 金融 “ 三位一体 ” 的发展模式愈演愈烈 , 土地成 为地方发展过程中首需解决的问题 。 中央政府实行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土地严控管 理 , 但随着工业化 、 城镇化的 快 速 推 进 , 既 有 体 系 困 难 重 重 , 土 地 开 源 迫 在 眉 睫 。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此背景下出台 。 政策的演变与地方实施凸显了中央 — 地方和国家 — 农民关 系 的 新 变 化 , 展 现 出 政 府 行 为 与 基 层 社 会 错 综 复 杂 的 关 系 面 向 。 在此过程中 , 可以看到中国下一轮城镇化变革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关键词 : 占补平衡 增减挂钩 政策导向 中央 — 地方关系 国家 — 农民关系 ) 。 北京 1 作者谭明智 ,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助理研究员 ( 0 0 0 3 5

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一、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主要矛盾: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为此,农民阶级进行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进行了洋务运动,而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这些斗争虽然从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客观上由于敌人力量的强大,主观上各革命阶级的局限性的影响,这些斗争最终都走向失败。

注意:农民阶级——小生产者的局限性;地主阶级——落后生产关系的代表;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导致的两面性(革命性与妥协性)。

重要时间节点及周年纪念1842年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65年洋务运动创办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885年冯子材指挥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但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

说明中国腐败的社会制度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1895年1、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标志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转变。

3、瓜分中国狂潮由此开始,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4、甲午战争一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1898年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开放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高考历史时间线必备通史线索整理

高考历史时间线必备通史线索整理

①分裂走向统一 ②行省制
①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 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②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元曲、元杂剧
魏晋南北朝
隋唐时期
(公元220-589) (公元581-907年)
世 欧洲中世纪(476-1453) 界
2021/2/24
宋朝
元朝
(960-1279) (公元1271-1368年)
13世纪英国《大宪章》与议会制 14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与文艺复兴兴起
①铁犁牛耕普及 ②盐铁官营
百家争鸣
焚书坑儒
独尊儒术
秦汉


西周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约前2070-前1600 )(前1600-前1046 )(前1046--前771)(前770--前221 )( 前221--前206 )( 前202--公元220 )
世 界
2021/2/24
古罗马
古希腊
( 前510--395 )
币⑤工商业市镇兴起;⑥重农抑商、“海禁”、朝贡贸易;
中 文化
①西学东渐 ②早期民主思想出现③理学统治思想④“天朝上国”观念 ⑤文字狱⑥出现总结性的科技著 作:《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未产生近代自然科学⑦古典小说、京剧

明清(1368——1840)
明朝 ( 1368——1644)
清朝(鸦片战争前) (1644——1840 )
2021/2/24
文化: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进化论;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俄国十月革命1917;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垄断主义;量子论、相对论;文学艺术交流融合
政治
中 国

考研政治史纲土地改革线索大梳理

考研政治史纲土地改革线索大梳理

考研政治史纲土地改革线索大梳理
长按下面二维码即可获取考研冲刺备考资料
 长按下面二维码即可下载考研考前刷题
 中国革命的道路上自然少不了土地革命,而对于中国漫长的改革发展历程来讲,其中的土地改革更是数不胜数,这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我们考研政治中史纲板块的重要考点了。

对于繁重的复习任务来讲,一定的归纳技巧还是必须的,线索整理法就是其中很实用的一种,今天小编就来给小伙伴们梳理一下中国改革历程中的土地改革线索吧:
1.太平天国时期:《天朝田亩制度》。

中国古代史线索

中国古代史线索

中国古代史线索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发展与衰落,强调“文明发展史观”。

一、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政治、经济、思想)二、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秦汉,强调国家大一统(政治、思想)三、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发展)四、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强调制度革新和全面繁荣五、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宋元,强调政治、经济、思想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六、统一的多民族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明清,强调明清农耕经济繁盛和政治、思想、外交衰落原始社会:原始人群元谋人:(距今170万年)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蓝田人:(距今100万-65万年)北京人:(距今70万-20万年)我国境内最有代表性的原始人群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开始: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左右◎旧教材18000年) 旧石繁荣:半坡氏族(距今五、六千年)黄河流域新石河姆渡氏族(距今6000多年)长江流域父系氏族: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距今四、五千年)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对立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走向解体:黄帝时期:部落战争、黄帝打败炎帝、蚩尤炎黄结盟,构成华夏族主干相关传说尧舜禹时期:禅让制:部落联盟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禹治水尧舜禹时期向奴隶社会过渡,奴隶主和奴隶两大阶级形成奴隶社会:形成:夏朝(前2070-前1600年)政治:禹建夏朝启承父职,破坏禅让制,王位世袭桀暴虐、夏朝被商汤灭亡。

经济:铜器没有用于农业生产、农具有木制耒耜、石刀蚌镰有原始水利灌溉技术。

发展:商朝(前1600-前1046年)政治:汤建国。

盘庚迁殷。

(前1300年)奴隶制残酷:刑法残酷“人祭”、“人殉”经济:农业:种植黍稷麦稻桑麻、奴隶集体耕作畜牧业:饲养猪牛羊马狗手工业:青铜器制造文化:天文历法:有日食、彗星、哈雷彗星、太阳黑子记录文字: 甲骨文鼎盛:西周(前1046-前771年)政治:1.武王建国继承文王事业发动讨商战争牧野之战来商,建立西周2.周初实行分封制,巩固政权3.后期厉王贪暴、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前841年)4.末期王室衰微,犬戎族来西周(第一个被少数族灭的)经济:井田制—西周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性质: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农业发展,作物品种包括后世的大部分手工业分工细,“百工”;丝织业发展;青铜铸造技艺成熟;工商食官,官营手工业发达瓦解:春秋(前770-前476年)政治:平王东迁(前770年);大国争霸、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改革经济:开始使用铁(钢)、牛耕,生产力显著提高私田增多,鲁国“初税亩”、齐国“相地而衰征”,封建剥削方式产生,井田制瓦解手工业、商业文化:老子、孔子、《诗经》、数学(九九)封建社会开端:战国﹙前475-前221年﹚政治: 战国七雄;变法运动(商鞅变法)经济:农业:推广牛耕、铁器,兴修水利(都江堰);土地私有手工业:冶铁,私营手工业发展商业:私营商业兴起,重农抑商政策文化:科技:《甘石星经》(最早)《黄帝内经》司南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文学艺术:屈原楚辞《离骚》夏、商、西周(前21世纪至前8世纪)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经济1、农业:刀耕火种,耒耜助耕、青铜农具二个发展阶段。

初二历史上册12课到24课的线索要点

初二历史上册12课到24课的线索要点

初二历史上册12课到24课的线索要点12课新文化运动(1)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口号旗帜:“民主”和“科学”又称德先生和赛先生;主要阵地: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2)代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诌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李大钊(3)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4)评价:积极影响: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性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局限性: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13课五四运动(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爆发:时间:1919年5月4日,中心:北京主力: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3)发展:时间:6月初,中心:上海,主力:工人阶级。

(4)结果:直接目标得到实现(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5)意义: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影响: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地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⑹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核心:爱国。

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基础)见课本P67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是李大钊,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中共诞生的标志:“一大”召开:时间:1921年7月,地点:上海,后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高频考点:各时期土地政策

高频考点:各时期土地政策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1.颁布的土地法1.“井冈山土地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

局限: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法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定,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2.“兴国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意义:相对于井冈山土地法这是一个原则性的修改,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

2.阶级路线(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土地分配方法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4.这时期土地革命路线的原因1.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则是土地问题。

2.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推翻地主阶级统治。

5.意义农民在经济政治上翻了身,使中共赢得广大农民的拥护,政权得到巩固,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1.基本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2.原因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需要动员一切力量,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争取抗战胜利。

3.意义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另一方面,农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

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1.纲领性文件1.《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2.《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2.原因1.抗战胜利后,解放区农民要求土地。

专题02 田-备战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之核心专题突破(经济史)

专题02 田-备战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之核心专题突破(经济史)

专题02 田历朝历代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

土地政策的清明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关键词】井田制均田制《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地权三大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专题综述】一、中国历代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1.西周的井田制(1)基本线索: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2)名称来源:因耕地阡陌纵横,象井字形状,故名。

(3)内容:所有制形式:土地国有制。

即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

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周王交纳一定贡赋。

生产方式: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争取他们的劳动。

(4)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许多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2.均田制485年,北魏孝文帝采纳汉族谋臣建议,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的前提下,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隋唐时期,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

3.更名田1669年,清朝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叫做“更名田”。

4.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但它并没有得到真正实行。

5.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

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

“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6.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路线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

即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党在土地革命战争

党在土地革命战争

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科学的论证了红色政权有可能长期存在
和发展的五个条件: 第一、朱德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地方性的 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割剥削政策,造成了“白色政权间的 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 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 第二、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是在有第一次国内革 命战争影响的地方。 第三、中国红色政权能否长期存在和发展,决定于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 展。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 第五、红色政权的存在存在和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 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毛泽东所论述的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大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 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紧密结 合。三者关系。以上内容,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重要内容,关于农 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理论,就是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

周围各县盛产粮食,可以供给部队给养。 意义:毛泽东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是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朱德毛泽东式的农村革 命根据地的建立,这是在实践上把工作重点由敌人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的战略转 变的开端。 井冈山会师:一九二八年一月,朱德,陈毅进入湖南南部,发动了宜章郴州耒阳等县的年关暴动,即著名的湖南暴 动。四月,朱德陈毅到达井冈山,在宁冈砻市与毛泽东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回合后,成立了当时最强大的一支 工农武装----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同年六月四日,中共中央指示改称为中国红军第四军),朱德人军长,毛泽东任党 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两军胜利会师,是我军建军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促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 固和扩大,也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政策史线索
近现代历史不同时期“土地政策”史线索
1.太平天国: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

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也并未付诸实行。

2.孙中山旧三民主义: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

3.新三民主义: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4.井冈山土地法: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

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

5.兴国土地法: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不受侵犯。

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至此,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6.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适当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实行的土地政策。

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另一方面,农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

实行这个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抗日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一边。

7.《五四指示》: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其基本内容是要坚决地支持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采取各种适当方法,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用一切方法吸收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对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不可将农村中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方法,运用于城市中反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斗争。

这就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

这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重要改变。

8.《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这个大纲指引着在封建制度压迫下的亿万农民群众,将自己的力量汇入民主革命的洪流。

9. 1950年至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进行土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了这次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这次土改使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包括老解放区农民在内)无偿地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其他生产资料,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获得了翻身解放。

这次土地改革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是历次土改运动中进行得最好的一次
10.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共中央在1953年12月通过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总结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概括提出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

第一是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

第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土地及牲畜、大农具私有的基础上土地人股、统一经营,有较多的公共财产,实行土地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这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

第三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将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这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采取这种逐步过渡的办法,是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一项重要的创造。

由此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

11. 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保障基层干部和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的自主权,发挥其主动性。

在中共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广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开来。

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积极性和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因而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