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消毒防腐药

合集下载

兽医药理学笔记

兽医药理学笔记

药物是指用于防治或诊断动物疾病以及促进动物生产的一类化学物质。

兽医药理学是专门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转化、排泄的科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指研究药物对动物机体〔包括病原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第一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药动学与药效学及影响药物作用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第一节药物的转运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复杂过程。

1、药物的转运的方式A、被动转运〔药物的主要吸收方式〕B、主动转运〔需载体参与、耗能、与药物分布、排泄有关〕C、膜动转运〔A、胞饮B、胞吐〕2、吸收: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吸收方式:A、消化道吸收B、呼吸道吸收C、注射部位吸收吸收的难易程度:腔腹注射>肌注>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气雾给药药物剂型:液体制剂> 固体制剂药物粒径:气雾给药以1~3μm为宜第一关卡消除〔首过效应〕:口服给药时,药物可受肠粘膜〔包括肠溶酶〕、肠液和肝脏药酶的影响或破坏,使由肝静脉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这一作用称为第一关卡消除。

3、分布分布:药物随血液〔循环〕转运到各组织器管的过程。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1、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2、药物与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的结合率3、血脑屏障与胎盘屏障4、生物膜两侧的pH与药物解离度4、排泄药物从体内最后排出的过程称为排泄。

排泄途径:有肾脏、胃肠道、肺、乳腺、汗腺等,但肾脏是药物排泄的最主要器官。

第二节药物的转化转化:机体对药物的化学处理过程,为药物的代谢变化。

大多数药物经转化失去药理活性,称为灭活;少数药物转化后,可由无活性药物变为活性药物,称为活化,1、药物转化的方式和步骤第一步包括氧化、复原、水解第二步为结合2、药物的主要转化器官是肝脏第三节血药浓度与药动学参数一、血药浓度与药时曲线血药浓度是反映作用部位药物浓度的可靠指标,亦即药效强度的主要指标。

兽医药理学第2章《消毒防腐药》课件

兽医药理学第2章《消毒防腐药》课件
10
五、卤素类 其中氯的杀菌力最强,碘较弱。 含氯石灰:又名漂白粉,由氯通入消石灰制得。 二氯异氰尿酸钠:又名优氯净,对繁殖型细菌和
芽孢、病毒、真菌孢子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11
六、过氧化物类 又称为氧化剂,杀菌能力强,多可作灭菌剂。
本类药物的缺点是:易分解、不稳定;具有漂 白和腐蚀作用。
过氧乙酸:又名过醋酸,是一种高效杀菌剂, 其气体和溶液均具较强的杀菌作用。
8
三、碱类 碱对病毒和细菌的杀灭作用均较强,高浓
度溶液可杀灭芽孢。 氢氧化钠:又名苛性钠,消毒消毒, 5%溶液用于炭疽芽孢污染的消毒。 氧化钙:消毒用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价 廉易得。
9
四、酸类 酸类包括无机酸和有机酸。无机酸中盐酸
和硫酸具有强大的杀菌和杀芽孢作用。
【用法】0.5%~1.0%溶液用于消毒皮肤、冲洗创 面、阴道等。3%溶液用于体温计、针灸针等器 械消毒浸泡30分钟(杀灭肝炎病毒浸泡1小时) 19
过氧化氢溶液(Hydrogen Preoxide Solution)
• 又称为双氧水 • 有较强氧化性,与组织或血液中过氧化氢酶接触可迅
速释放出新生态氧,对细菌产生氧化作用 • 作用时间短,有机物可减弱作用,杀菌力弱,但由于
17
六、染料类 分为碱性(阳离子)染料和酸性(阴离子)染料。 前者抗菌作用强于后者。 乳酸依沙丫啶:又名雷佛奴尔,属黄色素类染料。 甲紫: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强大的选择作用,也有抗真 菌作用。
18
常用消毒剂
聚维酮碘(Polyvidone Iodine)
【制剂规格】10%溶液 【作用及用途】碘与1-乙烯基-2比咯烷酮均聚物的 复合物称为碘伏,表面活性剂作为载体和助溶剂。 本品与皮肤、黏膜接触后,可缓慢释放出碘,对细 菌、真菌和病毒都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对组织刺激 性小,可用于皮肤、黏膜、创面和体腔的消毒,也 可用于体温计、针灸针等器械消毒。

第4章药物灭菌制剂和其他制剂与临床应用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注射剂溶剂的是A、注射.doc

第4章药物灭菌制剂和其他制剂与临床应用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注射剂溶剂的是A、注射.doc

配伍选择丿第4章药物灭菌制剂和其他制剂与临床应用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注射剂溶剂的是A、注射用水B、乙醇C、乙酸乙酯D、PEGE、丙二醇2、制备维生素C注射液时,以下不属于抗氧化措施的是A、通入氮气B、100°C, 15分钟灭菌C、通入二氧化碳D、加亚硫酸氢钠E、加入依地酸二钠3、在某注射剂中加入亚硫酸氢钠,其作用可能为A、抑菌剂B、金属螯合剂C、缓冲剂D、抗氧剂E、增溶剂4、有关滴眼剂错误的叙述是A、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疾病的无菌制剂B、眼用溶液剂的pH应兼顾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和刺激性的要求C、混悬型滴眼剂要求粒子大小超过50pm的颗粒不得超过2粒D、用于眼外伤或术后的眼用制剂必须满足无菌E、增加滴眼剂的粘度,使药物扩散速度减小,对治疗效果不利5、可作为栓剂的促进剂是A、聚山梨酯80B、尼泊金C、椰油酯D、聚乙二醇6000E、疑苯乙酯1、A.含水量偏高B.喷瓶C.产品外形不饱满D.异物E.装量差异大<1>、装入容器液层过厚ABCDE<2>、升华时供热过快,局部过热ABCDE<3>、冷干开始形成的已干外壳结构致密,水蒸气难以排除ABCDE2、A.维生素CI04g B.依地酸二钠0.05g C•碳酸氢钠49g D.亚硫酸氢钠2g E.注射用水加至1000ml上述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中<1>、用于络合金属离子的是ABCDE<2>、起调节pH的是ABCDE<3>、抗氧剂是ABCDE3、A.甲基纤维素B.盐酸C.三氯叔丁醇D.氯化钠E.焦亚硫酸钠<1>、用于注射剂中的抗氧剂的是ABCDE<2>、用于注射剂小局部抑菌剂ABCDE<3>、混悬型注射剂中常用的混悬剂ABCDE4、A.稳定剂B.调节PHC.调节黏度D.抑菌剂E.调节渗透压(滴眼剂中加入下列物质其作用是)<1>、硼酸盐缓冲溶液ABCDE<2>、氯化钠ABCDE<3>、苯扎氯钱ABCDE<4>、聚乙烯醇ABCDE5、A.气雾剂B.静脉注射C.口服制剂D.肌内注射E.经皮吸收制剂<1>、直接进入体循环,不存在吸收过程,可以认为药物百分之百利用ABCDE<2>、由于角质层的屏障作用,全身吸收很少,药效发挥较慢,常用作局部治疗ABCDE<3>、可以通过肺部吸收,被吸收的药物不经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ABCDE6、A.膜剂B.涂膜剂C.喷雾剂D.气雾剂E.粉雾剂<1>、药物与适宜的抛射剂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密封装置小制成的制剂ABCDE<2>、含药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填充于特制的装置中,使用时借助手动泵的压力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呈雾状释出的制剂是ABCDE7、A.可可豆脂B.十二烷基硫酸钠C.卡波普D.羊毛脂E.丙二醇、潜溶剂ABCDE<2>、栓剂油脂性基质ABCDE<3>、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常用作乳膏剂的乳化剂的是ABCDE8、A.PEG 4000 B.棕牺酸酯C.吐温60 D.可可豆脂E.甘油明胶<1>、吸湿性强,体温下不熔化而缓缓溶于体液的基质ABCDE<2>、多用作阴道栓基质ABCDE<3>、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ABCDE9、A.聚乙二醇B.硬脂酸铝C.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没食子酸酯类E.巴西棕牺蜡<1>、可防止栓剂中药物的氧化ABCDE<2>、可增加栓剂基质的稠度ABCDE<3>、可促进栓剂中药物的吸收ABCDE<4>、属于栓剂的硬化剂的是ABCDE三、多项选择题1、静脉注射脂肪乳剂常用乳化剂A、大豆油B、普朗尼克F・68C、红花油D、卵磷脂E、豆磷脂2、下列有关葡萄糖注射液的叙述正确的有A、活性炭脱色B、采用浓配法C、盐酸调pH至6〜8比较稳定D、灭菌温度和PH影响本品稳定性E、热压灭菌3、下列可作气雾剂抛射剂的物质是A、氢氟烷坯B、压缩空气C、压缩氮气D、碳氢化合物E、压缩二氧化碳4、按给药途径将气雾剂分为A、溶液型气雾剂B、混悬型气雾剂C、非吸入气雾剂D、吸入用气雾剂E、外用气雾剂5、根据形态可将凝胶剂分为A、乳胶剂B、油脂性凝胶剂C、胶浆剂D、水性凝胶剂E、混悬型凝胶剂6、目前的栓剂基质中,可可豆脂较好的代用品有A、椰油酯B、梵苯酯C、羊毛脂D、山苍子油酯E、棕植I酸酯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注射用溶剂包括注射用水、注射用油(大豆油、芝麻油、茶油等)、乙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不包括乙酸乙酯。

药理题库

药理题库

习题库二第二章抗微生物药一、名词解释1.抗菌谱2.抗生素3.抗菌效价4.抗菌活性5.交叉耐药性二、填空1.常用的周围环境用具的防腐消毒有、、、。

2.常用的皮肤粘膜及创伤防腐消毒有、、、。

3.主要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有、、、四大类。

4.主要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有、二大类。

5.主要抗霉形体的抗生有、、、。

6.广谱抗生素主要包括、两大类,其中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7.真菌的抗生素有、、药物。

8.常用的肠道磺胺药有、;局部应用的磺胺药有、;全身应用的磺胺药有、、、。

9.常用的抗菌增效剂有、,其中主要应用于全身感染,主要应用于肠道感染;10.增效剂与磺胺药物配用,其比例为。

局部应用磺胺药必须先。

为减小磺胺药物对肾脏的损害作用,常配用药物。

11.呋喃类药物常用;痢菌净主要用于治疗感染,对有特效。

喹乙醇除了具有抗菌作用外,还有作用;但毒性大,动物易引起中毒。

12.氟喹诺酮类常用药物有、、、、。

13.抗病毒药物有、、。

14.氟甲砜霉素的抗菌谱是。

15.庆大霉素的抗菌谱是。

16.泰乐菌素的主要应用是。

三、选择题:1.革兰氏阳性菌感染首选()药物。

A、阿莫西林B、青霉素C、环丙沙星D、红霉素2.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首选()A、氨苄西林B、邻氯青霉素C、氟哌酸D、头孢氨苄3.庆大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A、肾脏损害B、肝脏损害C、二重感染D、第八对脑神经的损害4.四环素类的主要不良反应是()A、抑制骨髓造血机能B、肝脏损害C、二重感染D、损害泌尿系统5.治疗绿脓杆菌首选()药物。

A、丁胺卡那霉素B、多粘菌素C、头孢唑啉D、强力霉素6.()是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较强且不抑制机体的造血机能A、氯霉素B、土霉素C、磺胺嘧啶D、氟甲砜霉素7.兽医专用抗霉形体的抗生素()。

A、泰乐菌素B、恩诺沙星C、庆大霉素D、痢菌净8.磺胺药物不与()药物配用。

A、青霉素 B.普鲁卡因 C.磺胺增效剂 D.乙胺嘧啶9、对浅表、深部真菌皆有效的药物是()。

2024版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第21讲特殊氢化物与氮、磷的含氧酸能力课件

2024版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第21讲特殊氢化物与氮、磷的含氧酸能力课件

(H3PO3),H3PO3易溶于水,它的结构式可表示为
。H3PO3与
NaOH反应只生成Na2HPO3和NaH2PO3两种盐,这两种盐均呈碱性,
在 盛 有 H3PO3 溶 液 的 试 管 中 加 入 AgNO3 溶 液 , 则 析 出 黑 色 金 属 银 沉
淀,并在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部分 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21讲 特殊氢化物与氮、磷的含氧 酸(能力课)
1.了解H2S、H2O2、N2H4的结构与性质。 2.了解HNO2、 H3PO3、H3PO2的结构与性质。
01 考点一 H2S、H2O2、N2H4
的结构与性质
核心知能突破 关键能力训练
1.H2S的结构与性质 (1)结构式:H—S—H,电子式:
(3) 检 查 装 置 气 密 性 并 加 入 药 品 , 所 有 活 塞 处 于 关 闭 状 态 。 开 始 制 备 时,打开活塞________,控温45 ℃。一段时间后,仅保持活塞b打 开,抽出残留气体。随后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________,继续反应一 段时间。关闭电源和活塞,过滤三颈烧瓶中混合物,加水萃取,分 液,减压蒸馏,得产品。 (4)装置F的作用为______。 (5)反应过程中,控温45 ℃的原因为_______。 (6)氢醌法制备H2O2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解析] 从H2O2的制备原理图可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H2在 Ni催化作用下与乙基蒽醌反应生成乙基蒽醇,第二步为O2与乙基蒽醇 反应生成H2O2和乙基蒽醌。启普发生器A为制取H2的装置,产生的H2 中混有HCl和H2O,需分别除去后进入C中发生第一步反应。随后氧气 源释放的氧气经D干燥后进入C中发生反应生成H2O2和乙基蒽醌,F中 装 有 浓 H2SO4 , 与 C 相 连 , 防 止 外 界 水 蒸 气 进 入 C 中 , 使 催 化 剂 Ni 中 毒。

4 消毒与灭菌

4 消毒与灭菌
西南民族大学
6 、 防 腐 (antisepsis) 指 阻 止 或 抑 制 微 生 物 生 长繁殖的方法。用于防腐的化学物质称防腐剂。 7、无菌(asepsis) 指没有活的微生物的状态。 采取防止或杜绝任何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其 他物体的方法,称为无菌法。以无菌法进行的 操作称为无菌技术或无菌操作。以无菌技术剖 腹产取出分娩胎儿,并在无菌条件下饲喂的动 物,称无菌动物。 8、SPF动物:以无菌方法取出,饲养在相对封 闭的环境中,动物明显健康,无规定疫病病原。
作用时间
种类
环境
有机物
温度
酸碱度
西南民族大学
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
绝大多数消毒剂在高浓度时杀菌作用大, 例外的有70%乙醇或50%~70%异丙醇的消毒效 果最好。
消毒剂在一定浓度下,对细菌的作用时间 愈长,消毒效果也愈强。
西南民族大学
2、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同一消毒剂对不同种类和处于不同生长期 的微生物的杀菌效果不同;微生物的数量越大, 所需消毒的时间就越长。
西南民族大学
一、消毒剂的种类及其应用
1、消毒剂的条件
种类很多,其杀菌作用亦不相同,一般可 根据用途与消毒剂特点选择使用。最理想的消 毒剂应是杀菌力强、价格低、无腐蚀性、能长 期保存、对动物无毒性或毒性较小、无残留或 对环境无污染的化学药物。
西南民族大学
2、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复杂而多样,根据对菌体的作用大致可分为: (1)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例如酚类(高浓度)、
西南民族大学
4、灭菌(sterlization)指杀灭物体中所有病原 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霉菌孢子的 方法。 5、消毒(disinfection)指杀灭物体中的病原微 生物的方法。消毒只要求达到消除传染性的目 的,而对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孢子并不严 格要求全部杀死。用于消毒的化学物质称消毒 剂。

兽医药理学消毒防腐药

兽医药理学消毒防腐药
有特臭,不易用于食品厂; 对皮肤有刺激性。
二、醛类
称挥发性烷化剂 通过烷基化反应,使菌体蛋白变性,
改变酶和核酸的功能 杀菌作用强大
甲醛溶液 (Formaldehyde solution)
福尔马林 40%甲醛溶液 对繁殖型细菌、芽孢、结核杆菌、病毒、真
菌均有杀灭作用 应用:用于厩舍、仓库、孵化室、皮毛、衣
杀菌作用与解离度有关 对病毒、细菌杀灭作用均较强,高浓度杀
灭芽孢 杀菌力受有机物的影响 无臭、无味,可用于食品厂消毒 对金属制品、纤维织物有损坏作用
氢氧化钠
☺ 对细菌繁殖体、芽胞、病毒均有强大的杀灭 力。1-2%热溶液作畜舍和环境消毒,5%热碱 水用于炭疽芽胞污染所消毒。
生石灰
对一般细菌有一定程度的杀灭作用。10-20% 混悬液用于畜舍和环境消毒。
三、碘与碘化物
杀灭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原虫 分子碘 可碘化和氧化菌体蛋白活性基团 与氨基结合导致蛋白变性,抑制酶系统 常用作皮肤消毒药:碘酊 对组织有刺激性
四、有机酸类
醋酸、苯甲酸、山梨酸、甲酸等 主要用作防腐剂 水杨酸、苯甲酸抗真菌作用强 丙酸用于防治饲料腐败 醋酸抗绿脓杆菌、嗜酸杆菌和假单孢菌属 内服治疗消化不良和胃肠臌胀 外用
病毒真菌孢子均能杀灭 溶液pH越低杀菌作用越强 有腐蚀和和漂白作用 用于厩舍、场地、排泄无和水消毒
含氯石灰
又名漂白粉,为次氯酸钙、氯化钙和氢 氧化钙的混合物。
在水中生成次氯酸,释放活性氯和初生 氧而杀菌,作用快而强,但不持久。
六、氧化剂
通过氧化反应,可直接与菌体或酶蛋白中的氨基、 羧基、巯基发生反应而损伤细胞结构或抑制代谢 机能,导致细菌死亡
五、过氧化物类
与有机物相遇,放出新生态氧,氧化菌 体内活性基团而杀菌

(完整版)兽药及药理基础大纲

(完整版)兽药及药理基础大纲

《兽药及药理基础》实施性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基层畜禽疾病防治人员、防疫检疫人员所必需的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兽医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理解药物的作用原理,掌握药物的用途与用法,结合兽医临床实践,培养初步选药、用药的能力,为临床合理用药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理论模块和实训模块两个部分构成。

理论模块主要是各大系统的常用药物的理化性质,临床作用,临床应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周学时为6学时,教学总时数为96学时;实训模块主要加强学生临床常用治疗方法的操作,要求学生通过该模块学习,能独立、熟练地进行溶液的配制、生理盐水的配制和敌百虫的急性中毒与解救,教学时数为12学时。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计划进度安排表理论模块绪论(2学时)第章药物的基本知识(学时)第二章节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学时)第3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14学时)第4章作用于呼吸器官的药物(6学时)第章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学时)第章作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的药物(学时)第7章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14学时)第8章影响组织代谢的药物(2学时)第9章抗微生物药物(22学时)第10章抗寄生虫药物(6学时)第11章解毒药(6学时)实训模块实训195%的乙醇溶液配制成75%的乙醇溶液(4学时)实训生理盐水的配制(学时)实训3敌百虫的急性中毒与解救(4学时)五、教学实施六、考核与评价总成绩二平时成绩X10%+理论考试成绩X50%+实训成绩X40%1.平时成绩:根据考勤、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的表现给分。

2.理论考试成绩:采取闭卷的形式,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占30%。

3.实训成绩:根据实训出勤率、实训报告提交和实训技能考核的表现给分。

【2019年整理】4第四章毒作用机制1

【2019年整理】4第四章毒作用机制1

第四章毒作用机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机体的毒作用主要取决于机体暴露的程度与途径。

*毒物作用过程涉及多个步骤:接触→吸收→转运→靶部位→分子结构变化,功能紊乱→修复→修复失调→毒性效应*多数毒物发挥毒性作用至少经历4个过程:1、经吸收进入机体的毒物通过多种屏障转运至一个或多个靶部位;2、进入靶部位的终毒物与内源靶分子发生交互作用;3、毒物引起机体分子、细胞、组织水平功能和结构的紊乱;4、机体启动不同水平的修复机制应对毒物对机体的作用,当机体修复功能低下或毒物引起的功能和结构紊乱超过机体的修复能力时,机体出现组织坏死、癌症和纤维化等毒性作用。

*阐明毒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1、为更清楚地解释描述性毒理学资料、评估特定外源化学物引起有害效应的概率、制定预防策略、设计危害程度较小的药物和工业化学物以及开发对靶生物具有良好选择毒性的杀虫剂等提供理论依据;2、有利于人们对机体基本生理和生化过程以及人类某些重要疾病病理过程的进一步认识。

大多数毒物的毒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由于有毒化学物种类和数量较多,不同种类毒物作用机制不同。

*研究毒性机制应明确以下几点:1、毒性效应是由毒物引起正常细胞发生生理和生化改变的结果.2、毒性效应的程度除毒物本身外,还与剂量及靶部位有关.3、靶组织和靶器官具有代偿能力,可超常发挥解毒功能.4、毒效应包括一般毒性效应和特殊毒性效应研究*研究中毒机制步骤:1、整体动物有无毒性2、找出靶器官、靶组织3、进一步找出受损的细胞、亚细胞4、分子水平:DNA、RNA或蛋白质复杂的毒性机制可涉及多个层次和步骤,毒物被转运到一个或多个靶部位,毒物或代谢产物与内源性靶分子相互作用。

毒物引起的靶分子结构改变或功能紊乱超过修复能力或修复本身障碍时,即产生毒性效应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第一节毒物ADME过程和靶器官毒效应强度取决于:终毒物在其作用靶器官的浓度和持续时间。

靶位点学说:毒物产生毒性作用的位点,称为靶位点。

兽医药理学大纲

兽医药理学大纲

论述~~二选一~1.糖皮质激素的种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2.药物的互相作用3.敌白虫中毒的急救措施,用药原理4.抗球虫药种类及代表药物,作用特点简答题~1.维生素C 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F Q s 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3.避免耐药性产生的措施4.影响消毒防腐药作用的因素5.头孢菌素发展的各代代表物,作用特点6.氨基糖苷类与青霉素类联合用药的根据,注重事项名词解释生物利用度二重感染肝肠循环化疗指数抗菌后效应有机磷也是浮上过无数次其中维生素延续考了3年了~第一章绪言(1学时)教学内容要点:兽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药理学发展简史、兽药相关名词术语。

基本要求:了解兽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控制兽药、毒药、药理学、兽医药理学、药动学、药效学、制剂、剂型、药典、兽药典等名词术语。

第二章药动学(3学时)教学内容要点:生物膜与药物转运、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分布、药物的生物第1 页/共7 页转化、药物的排泄、药动学模型与药动学参数。

基本要求:了解药物跨膜转运机制、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因素及药物的生物转化及影响因素,控制血药半衰期、药物生物利用度等药动学基本参数的内含及临床意义。

第三章药效学(3学时)教学内容要点: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的挑选性和两重性(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药物作用的差异性,药物作用机制(受体概念、受体的特性、受体类型、作用于受体药物的分类和受体学说等)。

基本要求:了解药物作用的挑选性和两重性(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控制药物受体概念及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

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临床合理用药(3学时)教学内容要点:药物剂型、剂量、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动物机体对药物作用的影响,饲养管理和环境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联合用药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药物的体外互相作用,合理用药原则,兽药管理基本知识。

基本要求:控制药物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第五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5学时)教学内容要点:麻醉药及麻醉机理、麻醉分期、麻醉方式、常用麻醉药的适应征、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注重事项;常用沉着催眠药与抗惊厥药的适应征、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注重事项;常用安定药的适应征、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注重事项;中枢镇痛药的作用机理、吗啡和哌替啶的适应征、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注重事项;大脑皮层欢喜药(咖啡因)、呼吸欢喜药(尼可刹咪等)、脊髓欢喜药(士的宁)的适应征、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注重事项。

第二十一章 消毒防腐药

第二十一章 消毒防腐药


②有机物的存在
用于环境消毒时,要注意动物排泄物及各有机物 的不利影响,清除各种污物有利于提高药物杀菌 效力


③病原微生物的类型
多数药物仅对生长繁殖型的细菌作用强,对芽孢 杆菌和病毒的作用差,如对炭疽杆菌、破伤风杆 菌或病毒,应选用甲醛或氢氧化钠溶液等


④温度
一般温度每增加 10C,消毒药的抗菌强度可增 强 1 倍左右,故对加热不被破坏的消毒药如氢 氧化钠等常用热水溶液; 过氧乙酸、次氯酸钠不受温度的影响,常用于 冷库的消毒。


苯扎溴铵(Benzalkonium bromide)
又称新洁尔灭,为季铵盐类, 灭菌作用快而强,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 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杀菌作用, 对病毒效果差,不能杀灭结核杆菌、霉菌和炭 疽芽孢,对组织刺激性小。 广泛用于手术前洗手(0.1%浸泡5min)、皮肤 粘膜消毒,也用于器械和玻璃搪瓷等器具(0.1 %浸泡 5 min)消毒。 用时切忌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如肥皂和合成洗涤 剂合用。

醇类中乙醇(Ethyl alcohol)和苯氧乙醇为常用药
三、醛类(Aldehydes)
使菌体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羧基或 巯基发生烷基化反应,呈现杀菌作用。 醛类药物杀菌作用强、范围广,对细菌、 芽孢、病毒、霉菌和各种寄生虫及其卵 都有作用。



甲醛(Formaldehede)

Sodium dichlorisocyanurate
七、氧化剂 Oxidizing Agents
与有机物接触中放出初生态氧而氧化蛋 白质,呈现杀菌作用。 常用于消毒防腐的氧化剂类药物有过氧 化氢、高锰酸钾、过氧乙酸。

兽医药理学讲义

兽医药理学讲义

兽医药理学讲义目录第一章总论··································································- 2 -§1-1概述··································································- 2 -§1-2药效学·······························································- 2 -§1-3药动学·······························································- 5 -§1-4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7 -§1-5兽药的分类、制剂及处方·······································- 7 -第二章抗微生物药························································- 10 -(一)基本概念························································- 10 -(二)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 11 -1. 磺胺类药物:(第一个百浪多息) ·························- 11 -2. 喹诺酮类药物···················································- 12 -(三)抗生素···························································- 13 -1. 主抗G+菌的抗生素············································- 14 -2. 主抗G-菌的抗生素 ············································- 14 -3. 广谱抗生素······················································- 14 -(四)消毒防腐药·····················································- 15 -(五)特效解毒药·····················································- 16 -第一章总论§1-1概述兽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疾病,有目的地调节生理机能,而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久。
蛋氨酸碘 细菌、病毒、真菌
在水中释放游离的分子 碘而起消毒作用
用于虾池水体消毒 及对虾白斑病的预 防








饮 水 消 毒
鱼 池 消 毒
(二) 醛类
药物 抗菌谱
作用特点
临床应用
甲醛 溶液
戊二 醛
繁殖型细菌 芽杆孢菌、、结病核毒、对腐和皮蚀湿肤性度和小的黏;影膜穿响的透很刺力大激差;性;有很 受滞强温留;度性 真菌
环境、器具 等熏蒸消毒, 标本、尸体 防腐
广谱、高效和速效;杀菌力强 不宜加热的
同上
于甲醛;对皮肤和黏膜的刺激 器械或制品、
性很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腐蚀性小
鸡胚消毒
一、主要用于环境、用具、器械
(三)碱类:氢氧化钠和氧化钙 (四)酚类:苯酚、甲酚、氯甲酚
主要用于环境、用具、器械
二、主要用于皮肤黏膜
醇类:甲醇、乙醇、丙醇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苯扎溴铵、癸甲溴铵 碘制剂:碘酊、碘甘油、碘附
杀菌力较弱;作用时间
细菌繁殖体、芽胞、 真菌和病毒
短;穿透力弱,且受有
机物的影响
高锰酸钾 同上
杀菌、除臭效果比过氧 化氢强而持久
甲紫(龙 胆紫)
G+、绿脓杆菌、 白色念珠菌、表皮 癣菌的作用较强
雷佛奴尔 (利凡诺
G+、各种化脓菌 作用较强,对魏氏 梭状芽胞杆菌和酿 脓链球菌最敏感
有收敛作用;对组织无 刺激性
消毒剂的合理选择和应用
注意: 1. 稀释量要准确 2. 容器要干净 3. 现用现配 4. 不要混用,但可轮流使用 5. 注意自我保护
复习思考题
1.消毒与防腐的区别? 2.使用消毒剂应注意什么? 3.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4.如何评价一种消毒防腐剂的好坏? 5.对病毒与芽胞应选用什么消毒剂?
杀菌速度快,杀菌力 强,受水质酸碱度、 肥瘦度影响小。
环境、运输工具等消 毒;水产动物的细菌 性疾病;养殖水体消 毒
(一) 卤素类
药物
抗菌谱
作用特点
临床应用
对金属无腐蚀性,对粘 皮肤黏膜、创口、
聚维酮碘
病 毒 、 细 菌 、 芽 胞 、膜无刺激性,不产生抗
真菌、原虫
药性,毒性较低,作用
器械、环境、水产
甲紫(龙胆紫) 有收敛作用;对组织无刺激性
雷佛奴尔 (利凡诺)
穿透力强,毒性小、无刺激;血液、蛋白质 对其无影响。
氧化锌
呈收敛、杀菌作用
主要用于创伤黏膜
消毒剂的合理选择和应用
消毒剂应具备: 1. 高效,广谱,无毒,无刺激,安全。 2. 作用快,且持久。 3. 受有机物和环境影响小。 4. 无味无嗅无残留,性质稳定。 5. 易溶于水,便于使用。
一、主要用于环境、用具、器械
流行性感冒病毒
有荚膜的细菌
一、主要用于环境、用具、器械
卤素类: 漂白粉、复合亚氯酸钠、二氯异氰 脲酸、溴氯海因 、聚维酮碘、蛋氨酸碘
醛类:甲醛溶液、戊二醛 碱类:氢氧化钠和氧化钙 酚类:苯酚、甲酚、氯甲酚
一、主要用于环境、用具、器械
1.含氯化合物: 易受有机物和酸碱度影响 能漂白 有腐蚀性、刺激性 不稳定
第四章 消毒防腐药
学习目标 理解消毒防腐药的概念、作用机理。 掌握影响消毒防腐药作用的因素。 熟练掌握每类药物的作用与用途、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一、消毒防腐药的概念
消毒药:能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 防腐药:仅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药物。
二、消毒防腐药的作用机制
1. 使菌体蛋白变性、沉淀 如:酚、醇、醛、酸类和重金属盐类。 2. 改变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 如:表面活性剂类。 3. 干扰或损害细菌生命必需的酶系统 如:重金属盐、氧化剂类、卤素类。
一、主要用于环境、用具、器械
2.含碘化合物: 碘伏(络合碘) 克服碘酊易着色,有挥发性,刺激性 强等缺点,用于环境、用具、器械、 皮肤、黏膜消毒。
(一) 卤素类
药物
抗菌谱
作用特点
临床应用
漂白粉 (含氯石 灰)
细菌繁殖体、细菌 杀菌作用快而强,但
芽孢、病毒、真菌、不持久;对结核杆菌
肉毒梭菌毒素
和鼻疽杆菌效果较差。
环境、玻璃器皿和非 金属器具、鱼池消毒
复合亚氯 酸钠
同漂白粉
避免与强还原剂及酸 性物质接触,对金属 有腐蚀性
厩舍、器具及饮水等 消毒;治疗水产动物 细菌性疾病。
三氯异氰 尿酸钠
细 芽 藻菌孢类繁、殖病毒体、、真细菌菌、高 快效 速、低毒、 广谱、
场地、器具、排泄物、 饮用水、水产养殖
溴氯海因
同三氯异氰尿酸钠
穿透力强,毒性小、无 刺激;血液、蛋白质对 其无影响。
皮肤、黏膜、创 面、瘘管的清洗 0.3%~3%
皮肤创伤、熏蒸 消毒
皮肤、黏膜的烧 伤、创伤和溃疡。
感染创、小面积 化脓创。
三、主要用于创伤黏膜
药物
作用特点
硼酸
过氧化氢溶液 (双氧水)
高锰酸钾
酸性弱,刺激性小,不影响创伤愈合 作用时间短;穿透力弱,且受有机物的影响 效果比过氧化氢强而持久
改变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
三、影响消毒防腐药作用的因素
1. 药液浓度 2. 作用时间 3. 温度 4. 消毒环境中的有机物 5. pH 6. 水质 7.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及状态 8. 配伍用药
一、主要用于环境、用具、器械 二、主要用于皮肤、黏膜 三、主要用于创伤黏膜
一、主要用于环境、用具、器械
乙醇
• 对芽胞无效 • 20-70%杀菌作用随浓度增高而增强 • 70-75%皮肤消毒、一般器械消毒30分钟 • 40-50%防止褥疮(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 20-30%擦澡降低体温(降温)
阳 离 子 型 表 面 活 性 剂
碘 制 剂
三、主要用于创伤黏膜
药物
抗菌谱
作用特点
临床应用
过氧化氢 溶液(双 氧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