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77331d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0.png)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第一章力1.重力:G=mg2.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f=μFN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当利用牛顿其次定律,切记不要乱用f=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μFN(留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分,但一般状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3.力的合成与分解:(1)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详细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其次章直线运动1.速度公式:vt=v0+at①2.位移公式:s=v0t+at2②3.速度位移关系式:-=2as③4.平均速度公式:=④=(v0+vt)⑤=⑥5.位移差公式:△s=aT2⑦公式说明:(1)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公式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6.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1).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1:2:3:…:n.(2).1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3).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 n-1).(4).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3:5:…:(2 n-1).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其次定律:F合=ma留意:(1)同一性: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需是同一个物体的.(2)同时性:F合与a必需是同一时刻的.(3)瞬时性: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4)局限性:只成立于惯性系中,受制于宏观低速.2.整体法与隔离法: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用此法解题较为简洁,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计算.隔离法要考虑内力作用,一般比较繁琐,但在求内力时必需用此法,在选哪一个物体进行隔离时有讲究,应选取受力较少的进行隔离讨论.3.超重与失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存在加速度时,便会产生超重与失重现象.超重与失重的本质是重力的实际大小与表现出的大小不相符所致,并不是实际重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是表现出的重力发生了变化.第四章物体平衡1.物体平衡条件:F合=02.处理物体平衡问题常用方法有:(1).在物体只受三个力时,用合成及分解的方法是比较好的.合成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合成转化成两个平衡力来处理;分解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分解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2).在物体受四个力(含四个力)以上时,就应当用正交分解的方法了.正交分解的方法就是先分解而后再合成以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的思想.第五章匀速圆周运动1.对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①.线速度的定义式:v=(s指弧长或路程,不是位移②.角速度的定义式③.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④.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⑤.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r⑥.向心加速度2.(1)向心力公式:F=ma=m=m(2)向心力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外力,在计算向心力时肯定要取指向圆心的方向做为正方向。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4199ea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2.png)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运动学基本概念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发生变化,这种运动称为机械运动。
2.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3.参考系:1)定义:为了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考系。
2)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但必须以能简化问题、方便解决为原则。
3)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4)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4.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的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远小于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5.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 = t2 - 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XXX、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6.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7.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信息的仪器。
常见的有电火花打点记时器和电磁打点记时器,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8.速度:物体通过的距离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通用18篇)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通用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a1e79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6.png)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通用18篇)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篇1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重要知识总结整理
![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重要知识总结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26842e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b.png)
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重要知识总结整理引言本文档旨在总结和整理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复和巩固所学内容。
通过系统地梳理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提升物理研究的效果。
重要知识点以下是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的重要知识点总结:1. 运动的描述和研究方法- 描述一个运动的方法:位置、位移和路径-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方法- 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和力的平衡- 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3. 万有引力与运动定律- 万有引力的概念和公式- 开普勒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4. 力学能和能量守恒定律-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动能转化与能量转化的实际例子5. 简单机械原理- 杠杆原理和力矩的计算方法- 滑轮原理和机械利率的计算方法- 斜面和斜面运动的分析和应用6.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基本原理- 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7. 物理量和单位- 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的概念和分类- 国际单位制及其常用物理量结论通过对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整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提升学习效果。
建议学生积极复习和运用这些知识,深入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从而在物理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思考,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01b48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a.png)
2024年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必修1是高中物理课程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力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对该课程知识点的总结。
一、物理量和单位1. 物理量的概念和分类: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性质、变化和相互关系的量。
按照不同性质,物理量可分为标量和矢量两类。
2. 常用物理量和国际单位制:介绍了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如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速度(米/秒)、加速度(米/秒²)等。
二、运动的基本概念1. 质点:物体可以看作一个点,忽略其大小和形状,称之为质点。
2. 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3. 系统和参照系:系统是指进行研究的物体或物体的集合,参照系是用来观察和描述物体运动的一个标准。
4.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其运动轨迹是直线,则称之为直线运动,否则为曲线运动。
三、匀速直线运动1.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是指物体某一瞬间的速度。
2. 速度的代数和矢量表示:速度是一个矢量量,包括数值和方向两个方面。
3. 速度的相对性和加减法规则:相对速度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速度;速度的加减法规则要求将矢量按照代数方法进行运算。
4.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图象: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结束位置所走过的路程和方向。
四、变速直线运动1. 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加速度是指物体速度变化的速率。
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关系:在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定义与匀速运动相同。
3. 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和位移-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是指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位移-时间图象是指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4.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五、自由落体运动1.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即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将保持原来的状态。
人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全一册
![人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0d1b5c9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2.png)
人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全一册本文档旨在对人教版高一物理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帮助同学们复和巩固研究成果。
第一章:物理学基本概念- 物理学的定义和分类- 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和思维方式- 物理量与单位- 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和误差第二章:力学- 运动的描述和分析- 牛顿三大定律及其应用- 重力与运动- 力的合成和分解- 惯性与非惯性系- 简谐运动- 弹性力与弹簧振子-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功和功率- 力的特性和力的示意图第三章:热学- 温度和热量- 热传递与热平衡-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变化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热量与机械能转化的能量守恒定律- 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绝热过程和等容过程第四章: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镜和透镜- 光的干涉和衍射- 粒子的光波二象性第五章:电学- 电荷与电场- 静电场和电场力- 高中物理课本上的电流和电阻- 串联和并联电路- 电功、电功率和电能- 等效电阻和电能守恒定律- 感生电动势和电磁感应- 交流电第六章:原子物理-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元素周期表- 核物理基础- 射线和粒子的探测- 放射性衰变和原子核能- 核反应和核能的利用第七章:电磁学- 电场的感应- 电磁力和洛伦兹力- 直流电路中的电动势- 静磁场和磁场力- 直流电磁场以上是人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99e25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33.png)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高一物理课程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阶段,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等多个重要领域。
以下是人教版高一物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1. 力学基础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科学。
在高一物理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力的概念,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改变物体的速度和方向。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这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 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的学科。
在高一物理中,我们学习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通过这些物理量,我们可以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和运动状态。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不同类型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3. 功和能功和能是描述物体能量状态的物理量。
在高一物理中,我们学习了功的概念,即力在物体上产生位移时所做的功。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不同的力做功会导致物体能量状态的变化。
我们还学习了动能、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些概念帮助我们理解物体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4. 机械振动和波机械振动和波是描述物体周期性运动的物理现象。
在高一物理中,我们学习了简谐振动、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等不同类型的振动现象。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波的概念,包括横波和纵波,以及波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
5. 热学基础热学是研究物体热现象的科学。
在高一物理中,我们学习了温度、热量和内能的概念。
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量是物体之间能量传递的量度,而内能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运动的能量总和。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在热现象中的应用。
6. 电场和磁场电场和磁场是描述电荷和电流周围空间特性的物理概念。
在高一物理中,我们学习了电场强度、电势和电势差等概念,以及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磁场的概念,包括磁感应强度、磁通量和安培环路定理等,以及电流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
高一物理知识点人教版精选总结(精选15篇)
![高一物理知识点人教版精选总结(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0ae49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e.png)
高一物理知识点人教版精选总结(精选15篇)高一物理知识点人教版精选总结篇1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3.电场力做功:Wab=qUab{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4.电功:W=UIt(普适式){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5.功率:P=W/t(定义式){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行驶速度(vmax=P额/f)8.电功率:P=UI(普适式){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9.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11.动能:Ek=mv2/2{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12.重力势能:EP=mgh{EP: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13.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注:(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2)O0≤α(3)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4)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两式);(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7)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414e24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4.png)
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在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的学习中,我们主要涉及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运动学、力学和能量守恒等重要概念。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首先,我们学习了运动学,这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学科。
在这部分,我们了解了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
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直线距离,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变化量,而加速度则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我们通过学习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掌握了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接着,我们进入了力学的学习。
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如何运动的学科。
我们首先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然后,我们探讨了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则描述了力与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阐述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等常见的力。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恢复力,而摩擦力则是两个接触面之间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这些力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对物体的运动状态有着重要影响。
最后,我们探讨了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会被创造也不会被消灭,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我们学习了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而机械能则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通过学习能量守恒定律,我们能够分析和解决涉及能量转换的问题。
总的来说,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的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的基础理论,为我们进一步学习物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力和能量在其中的作用。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94ddc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08.png)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高一必修一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基础部分,它涵盖了力学、运动学和能量守恒等核心概念。
以下是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的总结:1. 力学基础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科学。
在这部分,我们学习了力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则阐述了力和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关系。
2. 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学科。
我们学习了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并探讨了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
曲线运动则涉及到速度方向的变化,例如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
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会被创造也不会被消灭,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我们学习了动能、势能和机械能守恒的概念,并探讨了能量在不同物理过程中的转换。
4. 功和功率功是力在物体上移动距离时所做的工作,而功率则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我们学习了功的计算公式以及功率与功和时间的关系。
5. 机械振动和波机械振动是指物体或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进行的往复运动。
波则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现象。
我们学习了简谐振动、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以及波的传播、波速、波长和频率等概念。
6.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液体和气体)运动规律的学科。
我们学习了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帕斯卡定律、伯努利方程和连续性方程。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对物理世界的基本认识,并为后续更深入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e94de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c.png)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的知识点是基础且重要的。
人
教版教材将这些知识点系统地编排,涵盖了力学、运动学、能量守恒
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高一物理必修一的知识点整理:
首先,我们学习了运动的描述,包括质点的概念、参考系和坐标系的
选取、时间和时刻的区别、位移和路程的概念、速度和速率的定义以
及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方法。
接着,我们探讨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这部分包括了速度时间公式、位移时间公式、速度位移公式以及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然后,我们学习了力的概念,包括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
要素、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接下来,我们了解了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
第三定律,以及如何应用这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我们研究了曲线运动,特别是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包括平
抛运动的分解、速度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平抛运动的射程计算。
在力学部分,我们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包括万有引力公式、万有引
力与重力的关系、天体运动的规律以及人造卫星的相关知识。
能量守恒定律也是高一物理必修一的重要内容。
我们学习了功的概念、功的计算方法、功率的定义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最后,我们探讨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基本概念,包括简谐运动的特征、振动图象的分析、波的传播方式、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以及
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系统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对物理现象的基本认识,为后续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物理知识点梳理大全人教版
![高一物理知识点梳理大全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42edf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a.png)
高一物理知识点梳理大全人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梳理大全人教版一、力学1. 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状态或形状的原因,通常用箭头表示,具有大小和方向。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物体受力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F=ma (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 质量、重力和重量质量是物体的惯性大小,是物体内部粒子的总和,单位是千克(kg)。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单位是牛顿(N)。
重量是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力,也是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单位是牛顿(N)。
6. 摩擦力物体之间接触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物体间粗糙程度以及受力的大小有关。
7. 弹力当物体变形后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称为弹力。
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
8. 力的合成多个力综合为一个力,称为合力。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合力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法则确定。
9. 抛体运动离地面上抛或斜抛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作用,水平方向上作匀速运动。
10. 万有引力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万有引力的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11. 圆周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向心力的作用。
向心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速度的平方和转动半径的倒数成正比。
二、热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热量是物体间传递的能量。
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热量单位是焦耳(J)。
2. 热传递热传递包括传导、传热和辐射。
传导是固体内部热量的传递方式,传热是通过流体传递热量的方式,辐射是电磁波通过空气传播的方式传递热量。
3. 热膨胀物体受热膨胀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膨胀系数用来描述膨胀程度。
4. 热量计算热量的传递方式有传导、传热和辐射,根据不同的情况,利用热量传递的公式计算热量的大小。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4cd3e2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2.png)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1.物理实验与物理量的测量
-实验方法与步骤
-测量物理量的基本方法
-仪器的使用与读数的处理
2.力学
-质点及其运动
-直线运动学
-曲线运动学
-弹性力和力的合成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惯性系与非惯性系
3.力学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与应用
-行星运动规律
-行星与卫星
4.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的概念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冲击与碰撞
-动量守恒与机械能守恒
5.能量与能量守恒定律
-功与机械能
-动能与势能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能量转化与能量损失
6.力学中的机械振动与波动-简谐振动的基本特征
-动力学模型与能量守恒定律-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与共振现象
-机械波的传播与性质
7.声学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波的特性与参数
-声音的强度与音量
-声音的音质与声音的合成8.物态变化与热学
-相变与相变点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功与功与功率的转换-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增定律
9.静电学
-带电体的电荷与电场
-静电场的构成与性质
-电场中的电势能与电势
-电容与电容器
10.电学
-电流与电路
-电阻与电阻器
-欧姆定律与分压定律
-串联与并联电路
-电功率与电能的计算。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75df2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d.png)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1.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篇一路程和位移(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人从O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2.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篇二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用Ep表示表达式Ep=mgh是标量单位:焦耳(J)(2)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W重=-ΔEp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3)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3.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篇三摩擦力:(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任意角度.(3)摩擦力的大小:说明: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静摩擦: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0(fm为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静摩擦力的具体数值可用以下方法来计算:一是根据平衡条件,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4)注意事项: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b1dd3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0.png)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1.质点参考系 (1)2.时间位移 (5)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15)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26)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33)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3)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7)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2)4.自由落体运动 (47)第三章相互作用——力 (54)1.重力与弹力 (54)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65)2.摩擦力 (69)3.牛顿第三定律 (74)4.力的合成和分解 (81)5.共点力的平衡 (90)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95)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 (99)1.牛顿第一定律 (99)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04)3.牛顿第二定律 (109)4.力学单位制 (11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18)6.超重和失重 (123)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质点参考系知识点1物体和质点1.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将物体简化为一个具有__质量__的点,这个点叫作质点。
2.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当物体的__大小__和__形状__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成质点。
(2)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__完全相同__时,整个物体的运动可简化为一个点的运动,该物体可看成质点。
3.质点是一种__理想化__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知识点2参考系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作为__参考__的物体叫作参考系。
2.选取原则:参考系可以__任意__选择,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但在具体问题中,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性。
3.参考系对观察结果的影响: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观察结果会有所__不同__。
考点理想化模型与质点情境导入研究地球自转时,能否将地球看作质点,为什么?研究地球公转时,能否将地球看作质点,为什么?提示:研究地球的自转时,需要考虑地球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不能看作质点。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489cf7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17.png)
第一篇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的那些知识点哈。
先说说运动的描述。
啥叫质点呀?就是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啥影响的时候,咱就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
就像研究地球绕太阳转,地球那么大,但比起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地球大小就可以忽略啦,这时候地球就能当质点。
然后是位移和路程。
位移可不光是走了多远,还得看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路程呢,就是实际走的长度。
速度和加速度也很重要哟!速度是描述运动快慢的,加速度是速度变化快慢的。
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大,加速度也不一定大。
再讲讲匀变速直线运动。
那几个公式可得记牢啦,像速度公式 `v = v₀ + at` ,位移公式 `x = v₀t + 1/2 at²` 。
自由落体运动也别落下,它就是初速度为 0,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相互作用这部分呢,力的三要素要清楚,大小、方向、作用点。
还有重力、弹力、摩擦力,得明白它们啥时候有,大小咋算。
牛顿运动定律可厉害啦!牛顿第一定律说物体不受力或者合力为0 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定律 `F = ma` ,合力决定加速度。
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好啦,这些知识点是不是很有趣呀?好好学,物理不难哒!第二篇哈喽呀,小伙伴们!咱们接着聊聊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的知识点。
说到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掌握好。
多个力合成,就像拼积木一样,最后合成一个合力。
分解的时候,按照实际情况来,把一个力分成几个有用的分力。
共点力的平衡也很重要哦!物体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那合力就是 0 。
通过受力分析,列方程就能解决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可广泛啦!比如超重和失重,坐电梯加速上升就是超重,感觉自己变重啦;加速下降就是失重,感觉自己变轻了。
再看看追及和相遇问题,这就得分析速度和位移的关系,看看啥时候能追上或者碰不上。
还有那个实验,打点计时器测速度,通过纸带上的点算出位移和时间,就能求出速度啦。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人教版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fc1c5a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10.png)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人教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人教版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知识是学生比较重视的一项科目,要想学好物理,首先要掌握它的基本知识。
人教版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f7398d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b.png)
人教版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1.人教版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篇一关于超重和失重:在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超重现象.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失重现象.对其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1)当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变化。
(2)物体是否处于超重状态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即不取决于速度方向,而是取决于加速度方向。
(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g)时,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
2.人教版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篇二分力的计算1.分解原则:力的实际效果/解题方便(正交分解)2.受力分析顺序:G→N→F→电磁力共点力如果几个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该点不一定在物体上),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寻找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物体保持静止或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平衡状态。
2.物体如果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就叫做共点力的平衡。
3.二力平衡是指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平衡条件是这两个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多力亦是如此。
4.正交分解法:把一个矢量分解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上,利于处理多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矢量(力)作用分解。
3.人教版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篇三1、参考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1.质点(A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B AB C 图1-1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即v=s/t 。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 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匀速直线运动(A )(1)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 匀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和v-t 图象(A )(1)位移图象(x-t 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 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2-4-1所示。
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 1=20m/s,v 2=-10m/s,表明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20m/s 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10m/s 速度运动。
6、加速度(A )(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tv v a t 0-=(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 若加速度的方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 ) 1、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 2、常见计算:(1)2B AB BC T υ+=,2C BC CDT υ+=(2)2C B CD BCa T T υυ--==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A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t =v o +at (减速:v t =v o -at ) (2).2ot v v v +=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 o t+at 2/2(减速:s=v o t-at 2/2) (4)位移推论公式:2202t S aυυ-=(减速:2202t S aυυ-=-)(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 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Δs = aT 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和v-t 图象(A ) 10、自由落体运动(A )(1) 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 自由落体加速度(1)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2)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
(3)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图2-511、力(A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⑵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
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的分类:⑴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12、重力(A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⑴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① 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② 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
一般采用悬挂法。
3.重力的大小:G=mg 13、弹力(A )1.弹力⑴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⑵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
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弹力: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 14、摩擦力(A )(1 ) 滑动摩擦力: N F f μ=说明 : a 、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 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f 静≤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15、力的合成与分解(B )1.合力与分力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共点力的合成⑴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⑵力的合成方法 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a.若1F 和2F 在同一条直线上①1F 、2F 同向:合力21F F F +=方向与1F 、2F 的方向一致 ②1F 、2F 反向:合力21F F F -=,方向与1F 、2F 这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同向。
b.1F 、2F 互成θ角——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 F 1 +F 2(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
16、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A )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1F 图1-5-1(1)一个物体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变,其加速度为零,这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亦即F合=0(1)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3)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F合x = F1x+ F2x+ ………+ Fnx=0F合y = F1y+ F2y+ ………+ Fny=0 (按接触面分解或按运动方向分解)17、力学单位制(A)1.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基本单位就是根据物理量运算中的实际需要而选定的少数几个物理量单位;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确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2.在物理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与其它的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力学单位制。
选用不同的基本单位,可以组成不同的力学单位制,其中最常用的基本单位是长度为米(m),质量为千克(kg),时间为秒(s),由此还可得到其它的导出单位,它们一起组成了力学的国际单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