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的认识论
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名词解释
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名词解释
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是指18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思想和文化
上的变革,受到启发的哲学家康德和天文学家哥白尼分别代表了这场革命中的两个方面。
康德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人类理性的重要性,认为通过自由的思考和探索,人们可以获得知识和境界的提升。
他的思想影响了后来的现代主义、理性主义、唯理主义等哲学流派。
这种关注人类理性的思潮,带动了人们对常识和权威的质疑,推动了现代思想的发展。
哥白尼则在天文学方面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推翻了以往地心说的常识,引发了天文学和科学思想上的变革。
这种科学思想强调观察和实验,推崇知识的实证和验证,奠定了现代科学方法的基础。
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成为了欧洲文化和思想上的一次重大跨越,带来了现代文化和科学思潮的开始和发展。
康德“哥白尼式革命”及其历史意义-精选资料
康德“哥白尼式革命”及其历史意义一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对德国哲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对近代西方哲学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检阅,对近代以来的西方哲学地发展起到了巨大地推动作用。
正如人们常说康德哲学是“现代哲学的源泉”,是“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历史上的转折点”。
[1]康德哲学被誉为哲学史上的一场革命,而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进行的“哥白尼式革命”就是其先验批判哲学的发端。
二自近代以来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论,使得西方哲学在认识论问题上陷入困境,最终走向了死胡同。
这种无休止的争论,一方面,意味着我们不能证明我们关于客观对象的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另一方面,作为建构科学知识的基础即理性也发生了动摇,开始怀疑理性的能力。
康德所建立的批判哲学充分汲取了两派哲学(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长处,康德主张“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
康德认为,科学知识的构成有两个缺一不可的元素:其一,是由感觉经验提供的后天质料,作为认识内容的基础来源;其二,是认识活动主体所具有的先天知识形式,作为认识可能的先天条件。
在康德看来,为了确保科学知识的客观性,需要同意经验论的基本原则。
康德指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这是没有任何怀疑的”。
[2]但是,康德又批判经验论,认为经验论者只是强调感觉经验的作用,却没有考察感觉经验是如何可能的,也没有为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提供保障。
因此,康德又赞同唯理论对经验论的批判,认为科学知识仅靠后天感觉经验是不可能的,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只能来自先天。
这样一来,一方面,如果知识必须建立在后天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则不可能具有普遍必然有效性;另一方面,知识想要具有普遍必然性,则只能来自先天。
康德将这个难题归结为:我们如何能够先天地去经验对象也就是说,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必须同时具备经验的和先天的要素。
然而,如果我们依照自古希腊形而上学就已形成的关于知识的传统观念,即只有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的观念,才能是真实可靠的并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
试论康德哲学之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
试论康德哲学之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论文关键词:先验超验验前论文摘要:在康德之前,西方形而上学已经走入了死胡同。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以往的人们普遍认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现象,而认识则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
这就要求人的认识能力必须符合客体。
问题就出在这里,这是我们无法完成的证明。
受哥白尼的“地心说”的启发,康德将认识论的方向转变为,对象符合认识,客体符合主体。
这一转变取得了重大成就,它既使形而上学的危机消于无形,又为未来形而上学指明了方向。
一、康德哲学的背景在西方哲学关于认识论的研究中,经验论与唯理论关于真理问题的争论,已经走入了死路,人类理性陷入了危机,高贵的形而上学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曾经有个时候,形而上学号称为一切科学的女王,……而现在因为时间的变更,她就只为人所鄙视了;她成了一个孤苦伶仃、流离失所的妇人。
” ①(P3,Aviii)康德系统地分析了近代西方哲学之后,他说道:“人类的理性有一种特殊的命运,就是在它的某种知识里为一些问题所苦恼,而这些问题既然是理性的本性所规定的,它就不能置之不理,可是这些问题有超出了它的各种能力的范围,所以它就不能解答它们。
” ①(P 3,Avii)也就是说,一方面,人类理性为它在认识中所规定的问题所困扰,因而必须得到解决。
然而,另一方面,这些问题有都超出了理性的能力,理性又不能给以解决。
究其原因所在:人类理性在经验的运用中,虽然为经验充分证明了其正当性,但是沿着经验,人类理性必然要追溯到“更高更遥远的条件上”。
“不久,它就觉得这样一来问题永无止境,他的工作就绝不能完成了。
”以至于,“它不能不使用超出一切可能的经验的范围以外的那些原理”。
这样就使得人类理性陷入了两难之境地:一方面,如果在人类经验中使用人类理性,那样,便会形成一个无穷的追溯;但是另一方面,如果超越经验,“人类理性就陷入黑暗中,陷入种种矛盾之中。
”具体说来,之前的怀疑论从经验出发,不考虑理性,就会形成一个无穷的追问,而独断论只从理性出发,不考虑任何经验,其结果往往与人的常识不符。
康德文化名词解释
康德文化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哲学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形而上学;实践公设;诠释学循环;历史主义;康德(1724-1804)——哲学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著有重要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与政治理论著作《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和《永久和平论》。
一,先验哲学——认识论1.1,康德提出其先验哲学来设法既拒绝经验主义(洛克、休谟),又拒绝唯理论(笛卡尔)。
休谟以后世界好像更不确定了。
理性直觉和理性在古典的唯理论者和启蒙运动哲学家们那里都扮演过的那个角色,在休谟那里很大程度上被情感和习惯接管了——对康德来说,休谟的怀疑的经验论是令人无法容忍的:道德和自然科学这两者的基础都被休谟给破坏掉了(自然科学有待商榷)。
康德提出了自己的人物,证明伦理学和自然科学中存在着某种东西是由我们的理性承认为严格地必然的、普遍地有效的——这是康德的出发点。
康德也并没有回到古典唯理论(笛卡尔那里),而是探索的是一种的第三条道路。
1.2,康德对科学感兴趣(牛顿),希望把哲学也提升到与自然科学同样可靠的位置。
康德拒斥这种怀疑论(休谟)的办法是提出了这样的论证:空间和时间这些知觉形式,因果性之类的基本概念。
康德把那个认为认识发生于主体受客体影响之时的基本观点逆转过来。
也就是说,他把主客体关系颠倒过来,主张我们必须设想是客体受到主体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所认识的客体是由主体的经验方式和思维方式形成的。
认识论前提的这种转换,就叫做哲学中的哥白尼式革命——康德知识论的核心。
1.3,康德不承认对超越感觉的对象——比如上帝和道德律——的理性直觉,而引入对经验的基本条件的反思的洞见。
对这些认识论条件的洞见叫做先验的洞见。
出发点是休谟错了。
经验中是有必然的和普遍有效的东西的(例如因果律)。
康德预设了一种主体和客体的二元论:既然赋予秩序的能力不可能在客体当中,它就一定在主体当中。
这就是康德知识论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给我们经验以秩序和结构的东西,因而服从普遍有效之原则的东西,其来源不是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物,而是我们自己。
哲学的“哥白尼式革命”———康德关于形而上学的重建
哲学的“哥白尼式革命”———康德关于形而上学的重建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2-7 11:24:24 点击:1摘要:一直以来,哲学的“哥白尼式革命”标志着康德在哲学史上的伟大贡献。
因此,理解哲学的“哥白尼式革命”是进入康德哲学体系的最好途径,而研究康德哲学也必须从这里开始,因为“哥白尼式革命”显示了康德所面对的问题和他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最集中地体现了康德哲学的基本原则、特征和趋向以及康德哲学的基本精神。
本文将对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的产生原因、具体内容以及它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康德;形而上学;哥白尼式革命;自在之物“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一词源自希腊语,意为“物理学之后”,是西方人在编写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把他的有关终极本原问题的著作排在其物理学著作之后而得名;中国译者在翻译时借鉴了古代哲学经典《易传·系辞上》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概念,将其译为“形而上学”。
无论是“物理学之后”还是“形而上学”,二者的寓意都是指对世界本原的哲学探索,亦即哲学的本体论问题的探索,因此,形而上学探讨的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一度曾成为哲学的核心,甚至成为哲学的代名词。
到了近代,随着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发展,人们开始怀疑知识的客观性,批判形而上学,进而掀起了反形而上学的狂潮。
然而,随着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对本体论问题的探讨逐渐陷入了独断论和怀疑主义当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出现了很大程度的混乱。
那么,人的认识能力、范围究竟有多大? 人类的知识究竟是可能的吗? 康德作为当时最伟大的哲学家,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了对这一问题的解答。
康德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理论的种种错误,重新建立了科学的形而上学体系,实现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对后来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这种哲学的“哥白尼式革命”的产生原因、具体内容以及它的影响进行分析。
为什么说康德哲学是西方哲学史上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为什么说康德哲学是西方哲学史上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一场划时代意义的革命,被称为“哥白尼式革命”,它颠覆了传统的哲学思想,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哲学思路。
这场就是伟大哲学家康德的贡献,他批判性地发展了自笛卡尔以来的西方哲学,引领了哲学发展的新方向,影响了一大批后来的哲学家,在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康德哲学是如何产生的?康德(1724-1804)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思想大变革与科技大发展的时代。
一方面,人们从传统神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科技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物理学中分子原子观念、牛顿的三大定律深入人心;生物学中微生物的发现;天文学中哥白尼对传统天文学的冲击,这些都极大地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科学的进步日新月异,形而上学的发展却跟不上步伐。
在形而上学领域,唯理论与经验论展开了长达百年的争论。
康德说:“形而上学的历史就像一个决斗场,在这里没有一个真正的胜利。
”唯理论的奠基人笛卡尔从怀疑感觉经验开始,提出了唯理主义的“天赋观念”说。
唯理论者认为,我们凭借理性直觉,就可以知道由天赋原则形成的公理,然后我们凭借这些公理,就可以引出对世界的完整描述,这些并不依赖于我们的经验;反之,我们依据感觉经验而得到的知识,归根结底只是个别的、相对的和偶然的,不能成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
而经验论者主张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性经验,科学的法则不过是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来的,唯有经验知识才是可靠的。
经验论者从培根到休谟是一个从分析经验开始,逐步走向怀疑论的过程。
经验派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经验所获得的对象是否与客观存在的对象一致。
培根认为,感觉经验有时是错误的、虚假的,但是他认为这是由于只在于感觉能力的不足,经验到的对象与客观存在的对象之间只有量的差别而没有质的差别。
所以,他们主张,只要提高感觉经验的准确性,将感觉经验建立在科学试验的基础上,就可以获得对对象的正确认识。
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名词解释(一)
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名词解释(一)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名词解释康德是德国的哲学家,他提出了一种哲学思想革命,被称为“哥白尼式革命”。
这种革命的核心是从国家与民族的角度出发,思考人类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方式,并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论。
在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中,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名词,下面将列举并解释这些名词。
1. 哥白尼式革命哥白尼式革命是指康德推崇的一种认识方式,它以哥白尼为代表,表示思维的一种转变,即从以往的通过直观经验来认识世界,转向通过理性思维来认识世界。
这种革命对于哲学、科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认识能力认识能力指人类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所具备的能力,包括感知、思维、判断、想象等。
在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中,他提出了人类具有一种先天的综合认识能力,即“纯粹理性”,人类可以通过这种认识能力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3. 纯粹理性纯粹理性是指人类思维能力中与经验无关的部分,它包含了形式、结构等普遍的思维方式。
在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中,他认为人类具有纯粹理性,通过纯粹理性可以超越经验,去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和本质。
4. 理性理性是指人类的思考和思维过程中所涉及的能力和机制,包括逻辑推理、判断能力、批判思维等。
在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中,他强调理性对于认识事物的重要性,认为通过理性思维可以揭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5. 经验经验是指人类通过感知和观察所获取的直接经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
在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中,他认为经验是认识过程中的基础,但同时也强调经验的局限性,主张通过纯粹理性来超越经验,去认识事物的普遍性。
6. 物自体物自体是指事物的本质和特性,即事物存在于自身独立于我们的认识之外。
康德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不能直接认识物自体,只能通过经验和纯粹理性的结合,间接地去认识物自体。
7. 现象现象是指事物在我们感知和认识中所呈现的表象,即我们所能观察到和感知到的外部形态和特征。
康德认为我们只能通过现象来认识事物,而不能直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属性。
【推荐下载】探究康德哲学之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
[键入文字]
探究康德哲学之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康德哲学之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希望大家喜欢!
论文关键词:先验超验验前
论文摘要:在康德之前,西方形而上学已经走入了死胡同。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以往的人们普遍认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现象,而认识则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
这就要求人的认识能力必须符合客体。
问题就出在这里,这是我们无法完成的证明。
受哥白尼的地心说的启发,康德将认识论的方向转变为,对象符合认识,客体符合主体。
这一转变取得了重大成就,它既使形而上学的危机消于无形,又为未来形而上学指明了方向。
一、康德哲学的背景
1。
感性、知性、理性:浅谈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
感性、知性、理性:浅谈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康德自觉地从二元论立场出发,为了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解决知识的可能性根据、证明人的自由、挽救形而上学,在哲学上发动了哥白尼式的革命,把知识必须符合对象颠倒为对象必须符合知识,亦即对象必须符合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
哥白尼式的革命在康德看来,如果按照形而上学关于知识的传统观念,亦即知识必须符合对象才能成为真实可靠的知识,而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于是,康德形成了一种奇特的观念:如果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这条路走不通,不妨像哥白尼提出“日心说”那样换一个角度,把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关系颠倒过来,看一看让对象符合知识亦即主体固有的认识形式会有什么结果。
在康德看来,问题由此便得到了完满的解决:一方面,我们的知识的确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但是另一方面,进行认识活动的主体本身亦具有一整套认识形式,由于这些认识形式在经验之先并且作为经验的条件而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之中,因而便使知识具有先天性或普遍必然性。
换言之,经验为知识提供材料,而主体则为知识提供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识就其内容而言是经验的,但就其形式而言则是先天的。
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由此得到了证明。
这就是被人们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康德哲学革命。
“对象符合主体的认识形式”这一理论的消极方面:如果对象必须符合主体的认识形式,那就意味着事物对我们来说被划分成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主体的认识形式所认识的事物,即“显象”;另一方面是未经认识形式限制因而在认识之外的“事物自身”、“物自体”。
也就是说主体先天的认识形式虽然构成了知识之普遍必然性的根据,但是亦限制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我们只能认识事物对我们的显象而不可能认识事物本身。
(由此,自然科学是可能的,但不是完全可能的,而形而上学是绝对不可能的。
)积极方面:虽然认识形式的限制体现了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但是另一方面它也表明在我们的认识领域之外还有一个不受认识形式限制因而可能是无限自由的领域。
哥白尼式革命
康德把自己的认识论比喻为认识史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康德哲学正是从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开始的.不同的是,康德并不怀疑普遍必然性原则的存在,他承认知识是从经验开始的,也承认普遍必然性知识(真理?)的存在.他的问题是:来源于经验的知识是如何获得普遍必然性的?“按时间先后说,先于经验我们没有知识,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但是并不能说一切知识都来自经验.因为很可能,即使我们的经验知识,也是由我们得自印象的与我们认识能力(感觉印象只是作为透因)自身所供给的二者构成的.”[4](P1)显然,•康德认为,普遍必然性的知识是由的经验和我们的认识能力共同构成的.他在这里说“很可能”,表明这种观点还是一种猜测.表面上,这是对传统的相互对立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归纳和演绎方法的综合,而实际却不然,这是他的“哥白尼式革命”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如果直观一定与对象的结构相符合,我不明白我们如何能够先验地知道关于对象结构的任何事情”,而不知道对象的结构,当然也就无法确定直观与对象的结构究竟是否相符合,所以康德又说:“但是,如果对象(•作为感觉的对象)一定要符合于我们直观能力的结构,我接受这种可能性并没有什么困难.”康德的整个认识论全部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可见,康德并不反对知识是认识主体与对象之间的符合关系,只是把传统知识观颠倒过来,认为知识不是认识主体符合对象,而是对象符合了认识主体的认识结构或直观能力的结构.这就是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的实质,即知识是对象符合于我们直观能力的结构.是值的“认识论转向”。
哥白尼革命原意是指,以前大家以为地球是宇宙中心,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传统的看法,不再以地球为中心,而是以太阳为中心,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为角度,来计算星球的运行。
在康德之前,哲学家认识世界都是从外在世界入手,而康德则发现,人类的理性有自身的局限,在认识外在世界之前,首先要对自己认识世界的工具——理性本身进行研究。
也就是在去认识世界之前,首先问问,我们的认识能力如何,我们能认识什么,不能认识什么。
康德“哥白尼式革命”及其历史意义
康德“哥白尼式革命”及其历史意义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序言中宣称他在认识论上发动了“哥白尼式革命”,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进行的“哥白尼式革命”就是其先验批判哲学的发端:第一,推动了哲学研究活动的转向,为认识论研究开拓了新天地;第二,康德在认识论中高扬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能动性作用;康德对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认识过程系统考察之后,提出了认识发展阶段的思想。
从人类认识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场革命构成了人类认识史的一次重大轉向,并对西方哲学发展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
标签:“哥白尼式革命”;认识论;唯理论;经验论;历史意义一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对德国哲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对近代西方哲学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检阅,对近代以来的西方哲学地发展起到了巨大地推动作用。
正如人们常说康德哲学是“现代哲学的源泉”,是“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历史上的转折点”。
[1]康德哲学被誉为哲学史上的一场革命,而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进行的“哥白尼式革命”就是其先验批判哲学的发端。
二自近代以来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论,使得西方哲学在认识论问题上陷入困境,最终走向了死胡同。
这种无休止的争论,一方面,意味着我们不能证明我们关于客观对象的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另一方面,作为建构科学知识的基础即理性也发生了动摇,开始怀疑理性的能力。
康德所建立的批判哲学充分汲取了两派哲学(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长处,康德主张“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
康德认为,科学知识的构成有两个缺一不可的元素:其一,是由感觉经验提供的后天质料,作为认识内容的基础来源;其二,是认识活动主体所具有的先天知识形式,作为认识可能的先天条件。
在康德看来,为了确保科学知识的客观性,需要同意经验论的基本原则。
康德指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这是没有任何怀疑的”。
[2]但是,康德又批判经验论,认为经验论者只是强调感觉经验的作用,却没有考察感觉经验是如何可能的,也没有为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提供保障。
康德哥白尼革命
康德哥白尼革命第一篇:康德哥白尼革命康德哥白尼革命哥白尼由于把恒星的运动部分归之于观察者的运动从而解释了恒星的表面上的运动一样,康德则通过揭示客体与心灵相符合——在认识中,不是心灵去符合事物,而是事物要符合心灵——而证明了心灵的先天原则如何适用客体。
“这种情形正与哥白尼最初的思想的情况相同。
哥白尼假设一切天体都围绕观察者旋转,因此不能很好地说明天体的运动。
于是,他假定观察者旋转,恒星静止不动,以尝试其是否更易于成功”。
——“依据几何学家和物理学家所确立的例证,使形而上学革命化,以改变迄今为止一直流行的形而上学的程序,这种尝试即纯粹思辨理性批判的主要目的”。
康德以前的哲学认为,真理即是知识符合对象,我们的认识能力围绕着事物展开,努力去寻求事物的本质,这在哲学上被称为本体论哲学。
康德则认为,事物的本质不可知,我们所能知的只是事物的现象,只是事物显现在我们面前的样子(这就是所谓的康德的不可知论,其实康德的意思是物自体不可知)。
而事物如何在我们面前显现,决定于我们的认识能力,通俗地理解,比如人有色盲,则具此一颜色之物可能显现为彼一颜色。
当然,康德其实主要不是表达这种意思。
这种意思主要是英国哲学家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
但的确有相通之处,而又有很大不同。
所以,当时哲学界有人称康德是贝克莱主义,是有些道理的;而康德听了很生气,以为大不同,也是有道理的。
康德的主要意思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决定于人类先天的认识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先天直观形式如时间和空间,包括人类先天的知性结构和范畴,如质、量、关系、模态等四个方面下属的十二种范畴。
正是这些具有普遍有效性和客观必然性的先天认识能力,决定了人类知识如何可能,决定了人类知识的普遍有效性和客观必然性。
正是康德,让近代哲学发生了转向,即由本体论哲学转向认识论哲学,转向研究人的认识能力。
真理不是知识符合对象,而是对象符合知识,正如不是太阳围绕地球转,而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因此哲学界认为康德的哲学革命意义之重大就如天文学上的哥白尼革命一样。
【推荐下载】浅析康德哲学之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
[键入文字]
浅析康德哲学之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
康德将认识论的方向转变为,对象符合认识,客体符合主体。
它既使形而上学的危机消于无形,又为未来形而上学指明了方向。
编辑老师给您带来的康德哲学之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一、康德哲学的背景
在西方哲学关于认识论的研究中,经验论与唯理论关于真理问题的争论,已经走入了死路,人类理性陷入了危机,高贵的形而上学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曾经有个时候,形而上学号称为一切科学的女王,而现在因为时间的变更,她就只为人所鄙视了;她成了一个孤苦伶仃、流离失所的妇人。
??①(P3,Aviii)?
康德系统地分析了近代西方哲学之后,他说道:人类的理性有一种特殊的命运,就是在它的某种知识里为一些问题所苦恼,而这些问题既然是理性的本性所规定的,它就不能置之不理,可是这些问题有超出了它的各种能力的范围,所以它就不能解答它们。
?①(P3,Avii)也就是说,一方面,人类理性为它在认识中所规定的问题所困扰,因
1。
有关康德哲学的几张图、“哥白尼式的革命”
有关康德哲学的几张图、“哥白尼式的革命”图1和3中,凡涉及本体自我与先验自我意识的关系表述中,认为后者是前者的一种功能的表述,都是不合法的。
——————————————亚马逊美国读者对纯批的评论漫谈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哲学如何为自然科学的知识提供真理性的保证?换句话说,我们的知识或观念如何才能符合对象?是数千年来人们始终追问的问题。
但一直得不到满意的答案,康德认为,原因是人们由于某种惯性而把自己的问题提反了。
康德将其反过来提,即对象是如何依照我们的知识而建立起来的。
这是这一颠倒,由“知识依照对象”反转成了“对象依照知识”。
康德把他所做的这种颠倒比作“哥白尼式的革命”,正如哥白尼把“地心说”颠倒为“日心说”,一下子清除了天文学上的各种障碍;在哲学领域中,康德的颠倒使得那种完全被动的反映论的认识论和那种独断的本体论就再也没有市场了。
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在本体论上探究世界本原的问题。
哲学家们坚信,只有通过纯粹的理性思辨和严谨的逻辑推理就能探究出世界的本原。
在这种思维的导向下,他们找到了各种各样的本原:水、火、气、原子、数、实体、存在、理念……随着发展,到了近代,西方哲学发生分支。
一支是在欧洲大陆理性派;另一支是英国经验派。
大陆理性派和英国经验派在认识论上围绕如何确立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展开交锋。
笛卡尔开启了大陆理性派,并提出”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旨在强化认识主体性的地位,以此达到强化理性的权威,之后发展为近代唯理论,到理性主义代言人斯宾诺莎那里,唯理论已经相当完备,之后走向极端变成“独断论”,莱布尼茨试图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稍加缓和,但仍是独断的。
唯理论者过度强化理性的效用,认为是普遍适用的,甚至将理性奉为神明。
轻视感觉经验的效用,当遇到理性解决不了事就归结为先天的知识,是不需要证明的。
认为只靠理性思辨足以建立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的大厦。
最终走向尽头,陷入“独断论”,无法自拔。
英国经验派由培根肇始,培根奠定了经验论的原则。
如何理解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
如何理解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学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我学到了很多有关西方哲学发展史的很多知识,对很多著名哲学家所做的很多著名贡献,对他们所提各种新的哲学观点甚是惊叹,而其中最让我所钦佩的是德国著名古典哲学家康德,我已读过部分他的哲学观点,甚是喜欢,闲暇之余,对他的“哥白尼式革命”有过小小研究,也因此,对他的“哥白尼式革命”有了自身理解,本文将讲述我对“哥白尼式革命”的理解。
康德把自己的认识论比喻为认识史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康德哲学正是从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开始的。
不同的是,康德并不怀疑普遍必然性原则的存在,他承认知识是从经验开始的,也承认普遍必然必然性知识的存在。
他的问题是:来源于经验的知识是如何获得普遍必然性的?“按时间先后说,先于经验我们没有知识,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
”“但是并不能说一切知识都来自经验。
因为很可能,即使我们的经验知识,也是由我们得自印象的与我们认识能力(感觉印象只是作为透因)自身所供给的二者构成的。
显然,康德认为,普遍必然性的知识是由的经验和我们的认识能力共同构成的。
他在这里说“很可能”,表明这种观点还是一种猜测。
表面上,这是对传统的相互对立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归纳和演绎方法的综合,而实际却不然,这是他的“哥白尼式革命”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如果直观一定与对象的结构相符合,我不明白我们如何能够先验地知道关于对象结构的任何事情”,而不知道对象的结构,当然也就无法确定直观与对象的结构究竟是否相符合,所以康德又说:“但是,如果对象(作为感觉的对象)一定要符合于我们直观能力的结构,我接受这种可能性并没有什么困难。
”康德的整个认识论全部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
可见,康德并不反对知识是认识主体与对象之间的符合关系,只是把传统知识观颠倒过来,认为知识不是认识主体符合对象,而是对象符合了认识主体的认识结构或直观能力的结构。
这就是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的实质,即知识是对象符合于我们直观能力的结构。
康德怎样在哲学界发动“哥白尼革命”?
康德怎样在哲学界发动“哥白尼革命”?大家在中学课本上早已学过何为“哥白尼革命”。
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王国天文学家哥白尼倡导“日心说”,该学说与罗马天文学家托勒密所完善并由罗马教廷钦定的“地心说”相龃龉,以致于哥白尼在临终前才敢于发表自己的著作《天体运行论》。
尽管如此,这本前无古人的科学著作仍被后世看作现代天文学的起点,由此“日心说”的观念在欧洲人、尤其在欧洲知识精英阶层开始蔓延。
哥白尼肖像德国哲学家康德出生于“日心说”提出之后的近两百年的十八世纪,那时自然科学方兴未艾,人们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人体解剖学以及数学等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被后世的科学家称作“科学革命”的时代。
从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伊始,直至1687年牛顿出版旷世杰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科学的理念已经在欧洲的知识精英阶层开花结果;而与此同时,种种自然科学的最新进展却像丧钟一样一次次回荡在哲学家的耳畔。
于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康德由此进场。
康德迫切地期望借住自然科学那诱人的、且似乎天然的普遍性与必然性来修复形而上学这一古老的、僵死的躯体,让形而上学这一历经千年的传统学科获得自然科学般新生的、拥有确定性的力量。
他的策略如下可见。
巴塞尔版《天体运行论》封面哥白尼以“日心说”代替“地心说”,彻底颠覆了人们的宇宙观。
康德哲学的“哥白尼革命”自然是一比喻,现在我们可以具体了解一下康德怎样在哲学界颠覆了人们的观念。
简而言之,类比哥白尼的功绩,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康德以“先验论”代替“符合论”,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认识观。
康德肖像何为“符合论”?康德之前的哲学家认为,人们要认识一个事物,必须调整我们的主观观念去符合现实中的客观事物。
所谓“符合”,即我们主观的观念必须如实描述客观的事物;如果出现任何的错误,那便是人的主观未能如实描绘客观事物,我们犯错了。
例如我们认识一棵树,我们注视它,抚摸它,乃至用鼻子闻它,经过一系列的感知之后,我们在通过思维,将一个树的样子抽象为一棵树的概念,由此我们获得了树的概念,并且符合现实中树的客观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的认识论“康德哲学三题”之二摘要:康德的哲学体系与当时流行的经验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最大不同是:既承认外在经验对于人的认识的刺激作用又强调人的心灵具有认知的主体性意义。
他以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层次和功能观综合统一了经验主义怀疑论和经院哲学(唯理主义)的独断论,肯定了人类知识的界限同时也说明了传统哲学本体论在认识上的虚幻性。
以辩证的认识论的新方法取消了传统哲学的独断论。
关键词:感性;知性;理性;哥白尼革命;二律背反独断论是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留下的形而上学的精神遗产,它坚信只有超越经验事实之上的结论才能构成真正的知识或者真理。
像作为整个宇宙万物对立面的上帝,千变万化的物质运动背后不动的规律,哲学所探讨的形象世界背后的实在,支配无限繁复的语言和思维的逻辑(逻格斯),都是独断论意义上的确定性知识。
可是,休谟对此十分怀疑。
他认为所有的知识都不具备确定性,因为它们都只不过是局限于我们经验的感官印象而已。
这就意味着,构成我们所谓确定性知识的那些命题都只具备或然性:要么是真,要么是假,其依据是我们所体会、观察或实验到的数据,即各种性质的经验,与经验吻合的为真,否则为假。
正是休谟对于独断论的经验主义的怀疑引起了康德的反思。
当然,康德并不否认知识起源于经验,但他同时认为,起源于经验的知识并不是知识的全部,还有经验之外的知识或先验的甚至是超越经验的知识。
这些传统的知识论问题必须从人的认识过程中去寻找答案。
一、人的认识过程无论是人的认识能力还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其中理性都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那么,什么是理性呢?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将人的认识能力放在认识过程中加以界定,即人的内在心灵固有三种递进的认识能力:首先是感性,即人在空间和时间形式(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不过层次较低)中感觉事物的能力;其次是知性,即将感觉数据通过概念和综合加工生成的有关外在客体的知识的能力,此综合乃是依据先验的范畴(由概念化的规则指导)来进行加工的;最后是理性,即将客体知识综合成系统的能力(如将整个现象世界理解为有系统规律的“自然王国”)。
这说明在建构人类知识的过程中,人的主体认知能力是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即“我们的知识起源于感性,然后上升到知性,最后终于理性,在它之后我们便没有能力通过直觉的事物来理解理性之后的事了。
”由此可见,理性是处于最高的决定性阶段,它是从综合和终极——广度和深度方面——意义上指导认识者主体去寻找各种经验的偶然性条件背后的绝对条件,以便确保整个人类知识大厦的安全性。
因此,理性既是人类认识的最高阶段,也是人类认识的目标,具有认识论意义上的终极性。
但是,恰好是在认识的终极性这里,理性与传统的形而上学的独断论相遇了。
在这里它们两者都会产生“哲学上的虚幻”(philosophical illusions)。
相对于认识过程中的客体或者整个经验现象世界,形而上学的实在和理性的结论都是“虚幻不实”的,它们的短处是我们在认识过程中不能直观,不能被描写成某种具体的经验实物;它们的长处是可以为普遍的经验实物建构起必然的规定性,即规律。
这也就是中国哲学传统中的认识论所说的“经虚涉旷”和“超以象外”的统一,它们没有物象,因此是“虚幻不实”的,但却可以超越物象的局限而揭示整体物象或经验世界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理性在人类认识中的本质就是要建构“整体性的知识大厦”(entire edifice of knowledge),所以它需要经验论的一砖一瓦,但不是乱堆乱放,而是要放在大厦中的某些确定位置;它也需要独断论的建筑蓝图,但要严格考察这个蓝图中的建筑材料、结构力学、使用功能以及其在人类精神中的总体效应。
空间与时间:感性认识阶段的知觉形式在感性认识阶段,人类首先要接触到外在的客观物体,但是要把这种客观的物体变成人类最初的经验则必须要从认识者主体这里为这种客观物体提供空间和时间这两种“形式”或理念,使其成为认识的对象,而不仅仅是独立的存在物体。
也就是说,任何客体如果要成为我们的感知经验都必须经过我们心灵所具有的时空概念的加工,就像我们对经验事物的具体描述必须具备时空参照系,否则事物就不成其为我们的经验对象,自然也不构成我们的知识内容。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康德将空间和时间说成是人类认识过程中“感性的形式”(the Form of Sensibility),这种形式就是人类用以感知客体对象物的主观条件,即在人的经验形成之前就内在于人心灵的先验知识形式或理念,客体事物只有经过这种形式的加工才能成为人的经验。
这种先验的知识形式是怎样内在于人的心灵里的呢?我们先就“空间”这种形式作一点分析:“根据我们日常的经验,空间中是填满事物的。
但是,如果你将这些事物与空间‘分开来’思考——把家用杂物,衣服,房子,地球本身,太阳,月亮,星星,你是否将它们的空间也一块移走了?康德认为,将填充物分开思考时,原来的空间却留住不动了。
(牛顿可能会同意康德这样的分析)这样做实际是‘减掉了’(subtracted)(在这里是指经验)任何经验之物——即填充为我们经验的各种内容。
最后留下来的仅是一个容器,一种形式或建构,原来的经验之物就是被填充在这些空间里面的。
但是,因为我们已经去除了所有的经验之物,那么留下来的就是一个纯粹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先验的存在者。
几何学就是关于这种纯粹空间直觉(the pure intuition of space )的科学。
”如果从经验世界的抽象中可以用几何学证明空间形式或理念的先验存在,那么,同样可以用算术学证明时间形式或理念的先验存在。
反过来讲就是,人凭着自己内在的认识功能将一类经验事实抽象成几何学,将另外一类经验事实抽象成算术学,那么与几何学相应的认识功能就是空间形式,与算术学相应的认识功能就是时间形式。
因此,空间和时间都是人类感性认识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内在形式,就象容器和水一样,如果我们要获得水的体积的确定知识,我们必须在衡量时(时间)将水放如容器(空间)中,这样离开时间和空间的水并不构成我们衡量的知识,离开水的时间和空间却永远是我们自主运用的条件,而且先于任何一次衡量经验而独立存在。
由于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我们又可以推知,客体事物的存在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它们是被认识的客体事物,是受制于认识者的空间和时间形式的;另一方面它们又是其“物自体”的现象,其存在有独立于认识者的客观性。
事物只有成为经验对象时才存在于时空之中,没有成为经验对象或认识对象时,它们不存在于时空之中。
这里就会产生一个悖论:时空是主体加诸在客体对象上的认识形式,而没有成为认识对象的事物其存在就与时空没有关系,那么,这种情形下的事物存在于何处?而没有事物的存在,先验的时空形式只是被假定为心灵的形式,它们自身的存在如何证明?如果是要依靠客体事物的出现才能证明,那么同样可以设想时空是客体事物自身存在的形式,人的心灵只是具备了认识这种形式的机能而已。
现象与物自体作为对休谟的经验主义怀疑论的回应,康德必须对经验作出更加细致的分析,以说明人类知识所形成的必需条件和可能性,否则他对之前的理性主义和经验论所做的综合就会落空。
他在综合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基本判断是:“知识起源于经验但又不完全取决于经验”(knowledge begins with experience but not all arise from experience)。
既然起源于经验就说明经验主义对于人的认识过程是具有基础性作用的,但他又不想过分强调经验的意义,以免被局限于经验而导致怀疑论,所以又承认知识还有超越经验的部分,这就为理性主义留下了可能的地盘,以确保他能够将这两个对立的思想综合在一起。
康德还进一步将认识的对象分解成两个世界,即作为我们经验的客体的“现象世界”(the realm of phenomena or the phenomenal world)以及作为此现象世界的本体性质的“物自体世界”(the realm of noumena or the world of things-in-themselves)。
前者是我们可以认识的,而后者是我们永远无法认识的。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康德的解释显得有些武断,他说“物自体”是一个独立而客观的绝对性存在,超越了我们的经验,因此不能成为任何形式的知识的对象,而我们能够认识的则只是物自体作用于主体所引起的现象,我们根据头脑中已有的先天范畴主动地“综合统一”这些可感觉的现象,使其成为经验和知识。
因此,在我们的认识能力范围之内的只是现象世界,而在其背后则存在着一个我们永远无法认识的物自体世界。
这样,面对人的认识所形成的两个世界,康德的目的是要说明:“一方面存在着现象世界,原则上物理学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其全部真理;他也相信人类能做到这一点,而在这一点上牛顿绝对是正确的,因为科学家对可能的经验客体的世界的描述本质上是正确的,也可能穷尽此可能的经验世界的真理。
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这只是限制在现象世界的范围内。
但另一方面,他也讨论物自体世界的问题,那就为其他概念留下了空间,即自由意志,理性机制,对与错,善良与邪恶,灵魂等等,这些概念的空间不在现象世界之内,而是存在于现象世界之外。
他会认为这些议题不属于知识的范围。
如果你问他:‘你是否知道有自由意志这样的东西?’他准会这样说:‘不,我不知道这样的东西。
我所知道的只是这样的东西有可能存在。
’如此而已。
”康德在认识论的层面将世界分成现象世界和物自体世界,实际上也区分了人的认识能力的不同层次:在感性这个层次上,人的认识是针对现象世界的,这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在知性这个层次上,人的认识是针对自己心灵中先验的范畴或概念及与感性客体之间的关系,这是认识之所以可能的条件和深化的基础,可以视为认识的中介形式;在理性这个层次上,人的认识是针对现象世界的各种绝对性和必然性的,但是作为整体的现象世界的绝对性和必然性在逻辑上又不能成为任何认识的对象,因为认识的基础和定义是从现象世界中的经验的相对性和偶然性产生的,所以至其最高形式就是对其自身的否定和超越,认识在这里实际上就终止了。
可能性的经验世界由于物自体世界的绝对性即不可知性,我们人类的认识实际上就被限定在感性和知性阶段,即只能认识现象世界。
康德的这个结论既承认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认识现象世界时的积极作用又用物自体世界为人的认识能力设限,不过,从这里又可以引出另外一个相关的重要问题,即现象世界和物自体世界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我们只是静态地谈论经验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则仍然不能将现象世界与物自体世界合理地联系起来。
只有假设一个可能性的经验世界的存在,才能将现象世界和物自体世界自然地联系起来,也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康德的认识论对独断论和经验论的综合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