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伊豆的舞女》解读川端康成的孤儿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伊豆的舞女》解读川端康成的孤儿根性摘要:全川端康成的很多作品中都会体现出孤儿的宿命和孤儿的感情。《伊豆的舞女》对作品的背景和作品的表现进行探求。川端康成因为无法摆脱孤儿根性和苦闷的忧愁,所以才到伊豆旅行的。也许川端并不能彻底地摆脱孤儿根性,但至少他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
关键词:孤儿根性背景意识
一、《伊豆的舞女》的故事梗概
“我”是一个东京高等学校的学生,为了摆脱苦闷的忧郁,在二十岁那年独自一个人去伊豆旅行。在途中,与一群卖艺的艺人邂逅,“我们”一行从修缮寺相遇到下田的分别,在这四天的旅程中建立了纯真的友谊和信任。特别是“我”眼中的薰子纯真、清雅、可爱,在旅途中对舞女产生了纯洁而朦胧的依恋之情。当旅行结束,心里产生了一种依依不舍,黯然惆怅的情感……
二、《伊豆的舞女》的创作背景
川端康成生于京都附近的大阪府,祖辈为地方有名的富贵,家道中落后迁于东京。父亲是医生,在他2岁时因肺病去世,3岁时母亲也病故,被送回乡村由祖父母抚养。由于身体孱弱,川端康成的幼年生活是封闭式的,几乎没有与外界的接触,而这种过分的保护并没有改善他的健康,反而造就了他忧郁、扭曲的性格。
上学后这种生活有所变化,但不幸又接踵而来,8岁时祖母去世,
12岁时姐姐也去世了,16时岁祖父病逝。童年、少年的川端孤寂凄惨的经历既养成离群索居的孤僻,也促成了对死亡独特的敏感,切实地感人生深深的悲哀与沉重。
祖父死后,川端开始了他的中学寄宿生活。开始给当地的小周刊《京阪新闻》投稿,发表了《淡雪之夜》、《电报》等短文。此外,他还向《文章世界》、《新潮》的杂志投过稿。与此同时,在寄宿期间和同室的小笠原发生了同性恋,川端在《少年》作品中称之为“我人生当中遇到的初爱”。同性恋的经历更能说明川端想要从孤独感、悲哀感中摆脱出来,寻求真爱的事实。
1920年9月,他进入东京大学英文系,第二年转入国文系。在大学期间,热心文学事业,改革和更新文艺,复刊了第六次《新思潮》,在该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处女作《招魂节一景》,描写马戏团女演员的悲苦生活是比较成功的,受到文坛老前辈的称赞。川端康成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文艺年鉴》上,标志着这位文学青年正式登上了文坛。
他26岁那年,由于恋爱的失意,特别遭未婚妻伊藤初代解除婚约,他感到幸福的幻灭,经常怀着忧郁的心情到伊豆汤岛,写了未定稿的《汤岛的回忆》。这就是《伊豆的舞女》和《少年》的雏形。
这些经历对川端的创作生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他一生都无法摆脱死亡和虚无的纠缠。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忧郁、悲凉,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川端自身的孤儿境遇和他各种各样的人生体验,都为他创作《伊豆的舞女》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经历了,痛苦了,思索了,过后川端为我们创作了一部又一部的优秀的作品。
三、《伊豆的舞女》作品中孤儿根性的表现
例1:「あんな者」(第一章)
例2:「物乞い旅芸人村に入るべからず」(第五章)
文章中出现的这种带有轻蔑语气的表现,使得“我”对同样也有着异常境遇的地位卑微的舞女产生了同类意识。当孤儿境遇的“我”和舞女相遇时,激发了“我”的同情弱者之心,艺人们越是被世人轻蔑、嘲笑,“我”的心越是偏向于他们一边。
例3:「あんな者どこで泊まるやらわかるものでございますか」(第一章)
当听到老婆婆用轻视地语气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刺痛了“我”,使“我”产生一种让舞女今晚睡在“我”房间的心情。虽然在世人眼中舞女和“我”之间是不同世界的人,但是在“我”看来,“我们”都是受人怜悯和恩惠而生活的人,“我们”是同一类人。
例4:「突然裸の女が走り出して、両手をいっぱいに伸ばして何か叫んでいる。手ぬぐいもない真裸だ。」(第三章)例5:「私は心に清水を感じ、ほうと深い息を吐いてから、ことこと笑った。子供なんだ。……私は朗らかな喜びでことことと笑いつづけた。頭がぬぐわれたように澄んできた。微笑がいつま
でもとまらなかった。」(第三章)
文章中当“我”看到舞女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时,“我”感到心中充满了欢乐和喜悦,脸上荡漾着愉快的笑容。这种场面的描写对于“我”和舞女来说都是美好的,“我”很自然地表现出和艺人们在一起时的一种愉悦的心情。
例6:「好奇心もなく、軽蔑も含まない、彼らが旅芸人という種類の人間であることを忘れてしまったような、私の尋常の好意は、彼らの胸にもしみ込んでいくらしかった。私はいつのまにか大島の彼らの家へ行くことに決まってしまっていた。」(第四章)文章中的这一段体现了“我”和艺人们之间没有歧视,“我”的好意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信任。这种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使“我”从心底里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使“我”暂时忘记了自己的孤儿根性,在旅途中展现出了好意和微笑,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情。
例7:「いい人ね。」
例8:「それはさう、いい人らしい。」
例9:「ほんとにいい人ね。いい人はいいね。」
四、结束语
《伊豆的舞女》中展现了川端的孤儿根性,详细的描述了川端摆脱孤儿根性的过程。《伊豆的舞女》中人物描写和心理描写展现了川端绝妙的艺术手法。川端从心底传递着一种人性的温暖,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世的真实和真情。
参考文献:
[1] 原善.『伊豆の踊子』作品論集[m].クレス出版社,2001年1月.
[2] 武田勝彦、高橋新太郎.『川端康成——現代の美意識』[m].明治書院,1979年6月.
[3] 川端康成.『日本文学全集40——川端康成(二)』[m].集英社,197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