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业盈利模式的演进与发展趋势(DOC 16页)
零售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零售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零售业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当前零售业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前景。
一、线上线下融合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在过去几年里,电子商务的兴起给传统零售业带来了巨大冲击。
许多实体店面关闭,消费者则更加倾向于在网上购物。
然而,近年来,线上线下融合的概念被提出,并逐渐成为零售业发展的趋势。
线上线下融合可以提供更完整的购物体验,并吸引不同类型的消费者。
例如,消费者可以在线上选择商品,并在实体店面查看和购买,或者在线上下单后在线下门店取货、退换货。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多样化需求。
二、个性化定制是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商品质量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单一的标准化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因此,个性化定制成为了零售业的新方向。
通过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零售商可以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例如,一些运动品牌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身体数据和运动习惯,定制专属的运动装备和健身方案。
这种个性化定制可以增加消费者的黏性,提高品牌忠诚度。
三、数据驱动的智能零售助力提升效率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驱动的智能零售正在成为零售业的新潮流。
通过收集和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偏好和其他相关数据,零售商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精准的商品定位和销售策略制定。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在商品推荐、定价、库存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零售商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四、绿色可持续发展是零售业的重要责任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议题,零售业也不例外。
消费者对于环境友好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度不断上升,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注重环保和社会责任的品牌和产品。
因此,零售企业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减少自身的环境影响,推动可持续发展。
例如,采用环保材料和包装、推动能源节约和再利用、支持公益事业等。
零售现状与发展趋势
零售现状与发展趋势引言零售业是指销售商品或服务给最终消费者的行业。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零售行业也在不断变化和演进。
本文将探讨当前零售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零售业的现状1.1 电子商务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平台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在线渠道购买商品和服务。
电子商务的兴起改变了传统零售业的格局,让消费者能够方便地购买商品,并且具有更多的选择。
在线零售已经成为零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无人零售的崛起无人零售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零售模式。
通过无人零售店,消费者可以在没有店员的情况下自助购物。
无人零售店通常采用和物联网技术,能够自动识别商品和支付,在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的同时,也减少了零售商的运营成本。
1.3 社交零售的流行社交零售是指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销售的零售模式。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零售商可以与消费者进行即时互动,并且在推广和销售产品上具有更高的效果。
社交零售的流行促使了零售商改变传统的营销战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社交媒体的运营和推广上。
二、零售业的发展趋势2.1 移动支付的普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支付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进行支付,而无需携带现金或信用卡。
移动支付不仅提高了支付的便捷性,还增加了支付的安全性。
未来,移动支付有望成为主流的支付方式,对零售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2.2 在零售业的应用在零售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技术,零售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同时,还可以帮助零售商优化供应链和库存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未来,将在零售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2.3 跨境电商的发展跨境电商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商品从一个国家销售到另一个国家的零售模式。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跨境购物。
跨境电商提供了更大的选择性和更低的价格,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竞争。
未来,跨境电商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
零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零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 零售行业现状分析1.1 行业规模与增长根据最新的市场研究数据,中国零售行业在2023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471495亿元,同比增长7.2%。
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中国零售市场的庞大潜力和持续增长的动力。
网上零售总额也持续增长,2023年全年网上零售额达到154264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7%,显示出线上购物的普及和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依赖程度。
1.2 消费者行为变化当前消费者行为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价格,而是更加注重商品的品质、品牌和购物体验。
同时,消费者对健康、环保和可持续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促使零售商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以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因科技的发展和疫情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线上购物和无接触配送成为新常态。
1.3 零售渠道多样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零售渠道正在经历快速变革。
传统的实体零售店正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提升顾客体验和运营效率。
同时,线上电商平台、社交媒体销售、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迅速崛起,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购物选择。
零售商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打造无缝购物体验,以适应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1.4 新零售发展态势新零售模式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零售业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新零售的发展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还优化了供应链管理,提高了运营效率。
例如,通过数据分析,零售商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实现库存的精细化管理。
同时,新零售也推动了零售业态的创新,如无人超市、智能货架等新型零售形式的出现,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2. 零售行业竞争格局2.1 主要零售企业分析在中国零售行业中,主要零售企业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市场拓展,形成了各自的竞争优势。
以下是对部分主要零售企业的分析:●京东:作为中国领先的电商平台之一,京东以其高效的物流系统和优质的客户服务赢得了市场份额。
新零售发展现状和趋势
新零售发展现状和趋势1. 什么是新零售新零售是指传统零售业与互联网相结合,以技术创新和数据驱动为核心,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重新定义和提升传统零售业态的方式。
新零售不仅仅是单纯的电子商务,而是通过与物流、金融、社交等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商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全面整合和优化。
2. 新零售发展现状2.1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互联网技术不断推动着线上消费的普及和增长,线上零售业已经成为主要的消费渠道之一。
2.2 传统零售业转型受互联网冲击的传统零售业纷纷开始进行转型。
许多传统零售商开始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模式,通过建设自己的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活动等,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2.3 新型零售平台的崛起新型零售平台如阿里巴巴的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在国内市场崛起,通过整合物流、金融、社交等资源,打破了传统零售行业的壁垒,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这些平台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个性化、定制化地购物。
3. 新零售发展趋势3.1 无界零售未来的新零售将进一步打破线上线下的界限,实现无界零售。
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多种渠道进行购物,无论是线上购买后线下取货,还是线下购物后线上配送,都能够实现无缝衔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和一致的购物体验。
3.2 数据驱动新零售将继续依靠数据的力量,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
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和偏好,零售商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提供更加符合消费者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3.3 智能化和自动化未来的新零售将越来越智能化和自动化。
例如,在线下门店中,智能化的技术将会普遍应用,包括人脸识别、体感识别、无人货架、自动结算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提高门店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并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
3.4 社交化购物社交化购物将成为新零售的重要方向之一。
零售业演变主要理论及发展趋势概述
零售业演变主要理论及发展趋势概述1.1.1零售业演变的主要理论1.1.1.1零售轮转理论1.1.1.2商品攀升理论1.1.1.3零售业生命周期理论1.1.1.4手风琴理论1.1.1.5辩证发展理论1.1.2零售业的发展趋势1.1.2.1零售的工业化和集中化1.1.2.2永恒的主题:竞争、创新、效率●典型案例●小结●复习思考题零售业演变主要理论及发展趋势概述一、零售业演变的主要理论1. 零售轮转理论(The Wheel of Retailing Theory )❖ 零售轮转零售创新者通常首先以低价位经营者的形态出现,随时间流逝,这些创新者增加经营品质更好的商品,到租金更高的位置开店,承诺退货退款,提供信用和送货上门等,随之商品价位上升。
当创新者发展成熟时,他们也开始遇到新的成本更低的折扣价经营者的挑战,这就是零售的轮转。
❖ 零售轮转战略➢➢ 战略基本前提零售轮转理论建立在以下4个基本前提下:(1)存在许多对价格敏感的购物者,他们愿意舍弃顾客服务,广泛的备选商品和方便的店址,追求最低的销售价格。
(2)价格敏感型顾客通常不存在对商店的忠诚、随时乐于转向售价更低的零售商。
另一方面,威望敏感型顾客倾向于在采用高端战略的商店购物。
(3)新型零售通常比现行零售形态运营成本更低。
(4)随着零售商沿轮转攀升,通常能带来销售增长,目标市场扩大和商店形象改善。
➢ 零售战略选择图1 零售轮转战略图2 零售战略选择图2显示了零售商在考虑战略组合时的选择,说明在高端和低端两种极端间的差异。
零售轮转理论还认为,现有零售商在增加服务和从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进行战略转移时应谨慎,因为价格敏感型的购物者通常不存在对商家的忠诚,他们很可能会转向价格定位更低的公司。
而且,该零售商可能正因此而失去曾使其盈利的竞争优势。
这一点我们在目录展示屋的例子中可看到。
正因为犯了这种错误,目录展示屋在今日美国已衰亡。
2. 商品攀升理论(Scrambled Merchandising Theory )说明零售商增加其商品组合宽度的规律(即经营不同产品线的数量)。
浅谈新零售模式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浅谈新零售模式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一、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新零售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成为当下商业领域的重要议题。
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深度融合线上线下商业要素,旨在创造更为高效、便捷、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新零售模式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表现为数字化、智能化、场景化及社区化等多元化趋势的融合。
本文将围绕新零售模式的现状特点进行概述,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分析新零售模式的演变和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期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介绍新零售模式的背景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消费者购物习惯发生了深刻变革。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零售模式应运而生,并逐渐崭露头角。
新零售模式的出现,代表着传统零售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一个新阶段。
它不仅仅是销售渠道的革新,更是对整个零售产业链条的深度重塑。
新零售模式的背景离不开电子商务的繁荣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随着消费者对于购物体验的需求日益提升,传统的零售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与此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零售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创新空间。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零售模式应运而生,旨在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新零售模式的出现,也是零售行业竞争激烈化的产物。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零售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寻求突破,传统零售商开始寻求与电子商务、物流业等行业的深度融合,新零售模式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旨在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优化供应链,提高运营效率,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新零售模式的出现和发展,是科技进步、消费者需求变革和市场竞争激烈化的共同结果。
它代表着零售业发展的新方向,也是未来零售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2. 阐述新零售模式的重要性新零售模式的重要性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日益凸显。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新零售模式成为了推动商业转型的关键力量。
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连锁零售业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对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扩大:我国连锁零售业近年来迅速壮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连锁零售业的销售额达到了高达20万亿元,同比增长了9.4%。
这说明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 品牌数量增加:随着连锁零售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入市场。
无论是国内品牌还是国际品牌,都逐渐意识到连锁零售业的巨大潜力,纷纷加入到这个行业中。
这样的竞争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和提升。
3. 营销渠道创新: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连锁零售业开始重视营销渠道的创新。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购物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二、发展趋势1. 多元化发展:随着市场的饱和和竞争的加剧,连锁零售业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发展。
除了食品、日用品等传统零售品种外,还会涉及到更多的领域,如家居用品、电子产品、汽车等。
这样可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盈利能力。
2. 线上线下融合:线上线下融合是未来连锁零售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线上销售渠道已经成为了主流。
然而,消费者对于线下购物的需求仍然存在。
因此,将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无缝衔接的购物体验,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3. 创新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连锁零售业将进一步应用创新技术。
例如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店等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
4. 品牌建设重要性:品牌建设对于连锁零售业来说至关重要。
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提高市场竞争力。
因此,未来连锁零售业将更加注重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
结论:我国连锁零售业在市场规模、品牌数量和营销渠道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连锁零售业将进一步发展。
零售业发展趋势和前景
零售业发展趋势和前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消费者观念的改变,零售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从十个方面探讨零售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一、移动支付的兴起: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已成为一种趋势。
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轻松完成购物付款,极大地增强了购物的便利性。
移动支付将成为未来零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线上线下的融合:线上线下的融合将成为零售业的未来趋势。
传统的实体店铺通过建立网上商城,实现线上线下销售的无缝对接。
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浏览商品信息,然后到实体店铺进行购买,或者反之。
这种融合模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性。
三、智能化体验:店铺正越来越注重提供给消费者智能化的体验。
比如,通过安装传感器和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商品推荐、自助购买等功能。
消费者可以享受到个性化的服务和更高效的购物体验。
四、社交媒体的影响力:社交媒体已经成为零售业的重要推广渠道。
通过社交媒体,商家可以与消费者建立更加互动的联系,推广商品信息,增加品牌曝光度,提升销售额。
五、数据分析的应用:数据分析正逐渐成为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和偏好的数据分析,商家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
六、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的重要主题。
零售业也在逐渐转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商家开始注重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社会责任的履行,以满足越来越关注环保的消费者需求。
七、物联网的普及:物联网的发展将为零售业带来巨大的机遇。
通过将商店内的各种设备和产品互联,商家可以实时掌握库存、销售情况等信息,提供更好的服务。
八、快递物流的升级: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快递物流成为零售业的重要环节。
商家开始引入无人机、自动化仓储等技术,提升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
九、个性化定制的兴起:个性化定制是零售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消费者对于独特的和个性化的产品需求日益增长,商家通过定制化的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独特的购物体验。
十、云计算的应用: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将为零售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零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零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 行业现状分析1.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中国零售行业在近年来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零售行业发展趋势报告》,2012-2023年间,中国仓储会员超市行业市场规模始终保持在200亿元以上,2023年同比增长8.7%。
便利店行业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到4237亿元,同比增长10.5%,而2023年零食集合店市场规模为809亿元。
这些数据表明,新零售相关市场规模持续飙升,市场提升空间较大。
尼尔森IQ发布的《2024 中国零售业发展报告》也指出,中国零售市场正逐渐从消费升级模式转向性价比导向的新纪元,消费升级与降级现象并存,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为市场带来了结构性增长的机会。
报告中提到,2023年中国快消品零售市场虽整体销售额同比2022年微跌0.04%,但线上渠道中内容电商的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55.9%,线下渠道中便利店实现3.9%的增长。
1.2 消费者行为变化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消费者购物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产品的品质,逐渐对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展现出越来越多的需求。
艾媒咨询的调研数据显示,61.5%的消费者表示日常生活、工作附近购物方便,办理仓储超市会员卡意义不大;61.4%的消费者表示选择零食集合店的原因是丰富的商品种类;一二线城市中超7成消费者选择前往连锁型便利店进行消费。
这反映出消费者日常对连锁新型便利店更为青睐。
尼尔森IQ的调研结果也显示,中国消费者在2023年将提升对于生鲜产品/健康保障类产品的消费,重点关注新鲜果蔬、乳制品、生鲜肉类的购买。
消费者在商品购买和渠道选择上更为明智和慎重,产品的品质和功能仍是未来维系消费者的基石。
1.3 技术革新与应用零售行业的技术革新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上。
2023年,人工智能应用在零售行业取得巨大突破并开始广泛引用,包括商品数字化、会员运营、智能客服、商品知识库、图像处理、营销等方面。
零售行业的新趋势和商业模式
零售行业的新趋势和商业模式一、引言随着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零售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革命。
消费者的习惯和购物体验正在改变,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也不断涌现。
在这种背景下,零售行业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会。
本文将对零售行业的新趋势和商业模式进行深入解析。
二、新趋势1. 无人店铺近年来,无人店铺成为了零售行业的一个新兴趋势。
无人店铺通常通过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全自动化的营业。
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者面部识别等方式进入店铺,然后自主选购商品并付款。
无人店铺不仅能够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便利性,也能够减少零售商的人工成本。
2. 精细化营销精细化营销也是零售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零售商可以利用消费者的行为、偏好、需求等信息,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营销。
通过个性化推荐、定制化服务等方式,零售商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购物体验和忠诚度。
3. O2O模式O2O模式是线上线下融合的商业模式,也是零售行业的一大趋势。
零售商通过线上渠道为消费者提供商品信息、下单、支付等服务,同时也将线下店铺作为展示和体验的场所。
通过O2O模式,零售商能够将线上和线下的优势结合起来,提升销售和品牌影响力。
三、新商业模式1. 订阅模式订阅模式是一种基于会员制度的新商业模式。
消费者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可以定期获得一些特殊的商品或服务。
订阅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也能够为零售商带来更加稳定的收益。
2. 社交电商社交电商是一种将社交和电商结合起来的新商业模式。
通过社交平台的传播和推广,零售商可以将商品卖给更多的消费者。
消费者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购物经验和商品评价,为零售商带来更多的口碑效应。
3. 体验式营销体验式营销是一种以体验和情感为中心的营销方式。
零售商通过创造独特的购物环境和消费体验,为消费者提供超出商品本身的附加价值。
体验式营销不仅能够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购物体验,也能够为零售商带来更高的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
中国零售经营发展的轨迹及现状
中国商业零售经营开展的轨迹及现状始于八十年代中期的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和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使我国的商业零售业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更,旧式的百货商店、粮油副食店等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多种形式的新型商业经营方式。
第二次全国全然单位普查资料〔以下简称普查资料〕显示,2001年末,我国零售业企业法人到达39.9万个,比1996年增长41.5%;从经济类型瞧,内资企业占99.6%,外资企业占0.4%;从零售业态瞧,百货商店占14.1%,专业店占30.5%,超级市场占 1.6%,其他业态占53.8%;从经营方式瞧,独立商店占67.9%,连锁商店占3.4%,其它商店占28.7%。
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等开展迅速,完全改变了过往百货商店单一的经营模式,形成了行业内多层次、多业态、开放式、竞争型的新格局。
一些在国际上流行的新型零售业态也逐步进进我国并取得迅速普及和开展。
本课题对我国商业零售经营多元化的现状和存在咨询题进行剖析,并推测其开展前景,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零售业态及其演变所谓零售业态,是指针对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要,按照一定的战略目标,有选择地运用商品经营结构、店展位置、店展规模、店展形态、价格政策、销售方式、销售效劳等经营手段,提供销售和效劳的类型化经营形态。
零售业态能够分为两类:一类是按不同营销形式划分的业态,如折扣商店、方便店、总代理、总经销、批零兼营、工商联营等;另一类是按企业组织形式划分的业态,如企业集团、超级市场、连锁店、综合商店、专业店、仓储店以及附设娱乐、餐饮、休闲的购物中心或商业城等。
历史上,兴盛资本主义国家的零售业经历了三次革命性变化。
第一次以百货商店的诞生为标志,1852年法国出现首家百货店,标志着零售业从过往分散的、单一经营的商店开展为综合经营各类商品的百货商店;第二次以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超级市场为标志,它通过大量销售体制和自我效劳方式,制造出深受消费者送不的薄利多销新业态;第三次以20世纪50年代的连锁经营的广泛开展为标志。
中国新零售行业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新零售行业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分析一、中国新零售行业市场增长动力分析零售业发展史上,先后涌现了百货商场、超级市场、购物中心、电子商务、移动购物等多种零售业态,人类也从技术引领生产变革,生产变革引领消费方式变革的传统零售,进化为消费方式逆向牵引生产方式变革的阶段。
这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的助力:一是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慧物流、互联网金融等在内的新商业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互联网进入应用期,既可以服务虚拟经济,也可以服务实体经济。
二是消费者的变化,即消费者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认知越来越全方位。
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与发达国家日渐趋同——中国家庭全年在食物上的支出占比继续下降,而可选品和次必需品的支出持续显著增加,中国的消费升级正引领全球消费增长。
三是实体零售急需增长动力。
全球实体零售发展遇到了天花板,亟待寻找新的动力,而中国实体零售业发展则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不均衡,盈利模式自身存在问题。
具体到新零售行业,尽管全国实行的是同一种法律、法规,但各地对政策的理解程度却并不相同,执行标准也不一样,直接造成整个零售业发展的不均衡。
目前看来,发达地区的连锁率相对会高一点,合规性也相对高一点,越欠发达地区合规性越差。
二、中国新零售行业市场发展瓶颈剖析在这个互联网改变线下商业方方面面的时刻,每个企业都在试图用自身的升级去适应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但是他们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来自传统商业流程方面的挑战非常巨大。
负责管理很多屏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发布广告。
但现在的商业地产和品牌要发布连接就要签合同,这个工作量很大,签了合同才能付款,还要开发票,这是一个业务流问题。
数字化商业为我们带来很多便捷性,其流程、团队和业务素质限制了数字化商业的发展和平台的实施。
而麦享科技CEO姚欣榆则认为,最大的挑战是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能不能去改变,然后来适应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即数字化商业的挑战在于传统商业数字化过程当中模式的挑战。
零售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零售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一、零售业现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零售业也随之发展壮大。
如今,市面上各种消费模式层出不穷,从传统零售到线上购物,从商场到电商平台,广大消费者享受着更多元化、更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
同时,零售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竞争异常激烈,行业规模和集中度不断提升,不少企业纷纷瞄准未来,推陈出新,致力于创新,寻求突破。
二、零售业未来趋势1.智能化引领新消费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智能技术的逐步普及,智能化将逐步引领零售业的新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购物引导、智能客服、智能支付等新业态不断涌现,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提高消费者购物的便利性和体验感,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
2.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了零售业企业迈向未来的关键,零售业需要转型升级,采用数字化营销手段来提高消费者的体验和黏性。
特别是在大数据的应用和数字化供应链的实现上,能够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实现运营过程的全程化、高效化和成本化。
3. 本土化及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的关注随着国内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 ,消费群体对不同领域的生活态度和文化偏好多元化 ,注重本土化的消费文化以及对个性化需求的不断追求将逐步成为零售业的趋势。
为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商家将会注重商品的个性化设计和制作,通过差异化的产品策略、服务体验、视觉传达等方式来深入挖掘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潜在市场。
4.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多元化生态体系建设未来,零售企业也将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以线上、线下互动为核心的多元化生态体系,助力零售企业实现更高效地资源共享、更人性化地服务前端消费者的目标。
此外,在物流配送、售后维护等方面亦需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引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全面优化,形成整体性的、优质的运营服务平台。
三、结论随着新消费理念、智能决策技术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未来零售业将会更加注重体验感和个性化需求,数字化投入更加迅速和加强,在客户关系的维护和提升上将会从走量到走质的模式转变,以提高消费者的价值。
我国零售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零售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零售业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零售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零售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零售业的现状我国零售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快速增长:我国零售业近年来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2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超过了GDP增速。
这一数据表明,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势头良好。
2. 电商崛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我国电商市场迅速崛起。
阿里巴巴、京东等一批电商巨头的崛起,改变了传统零售业的格局。
电商的快速发展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的购物方式,同时也为零售业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3. 门店升级:为了适应消费升级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传统零售企业开始进行门店升级和转型升级。
他们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改善购物环境、打造品牌形象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二、我国零售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我国零售业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多元化发展:随着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零售业将向多元化发展。
传统的线下零售企业将加快与电商的融合,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
同时,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涌现也将为零售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2. 无人零售: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零售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无人便利店、智能售货机等新型零售模式的出现,将进一步提升购物体验和效率,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商机。
3. 数据驱动:数据已经成为了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对消费者行为数据的分析,零售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在零售业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4. 绿色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零售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开始关注环保和社会责任,推出环保产品,倡导绿色消费,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以提升企业形象和消费者认同感。
我国商业零售业的发展历程及其业态变迁分析
我国商业零售业的发展历程及其业态变迁分析陈敏一、中国零售业困境分析西方零售业经历了150年的发展历程,孕育了像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隆等一大批巨型零售企业,创造了百货、超市、仓储俱乐部等零售业态,相对于中国零售企业而言,具有规模、资金、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势。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零售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三到五年将逐步取消对地域、数量、外资持股比例等方面的限制,中国的零售业在迎接机遇的同时,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零售业的现状如何,能否在与强大对手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中国零售业经历了自1978年开始的流通体制改革,尤其是在1992年允许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零售领域以后,获得巨大的发展。
目前已打破百货商店单一业态的格局,形成了百货、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多种业态并存的格局。
引人注目的是在与传统百货业的竞争中,以连锁超市为主的连锁经营形式展示了巨大的生命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半期,是中国百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从1997年开始,中国百货业进入全面萎缩阶段,百货业的主导地位被动摇。
面对这些现象,新兴业态、连锁经营模式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甚至有人认为目前零售业已步入连锁经营的时代。
对于处于困境的百货业态为主的企业,人们也纷纷建议企业改变业态形式,实行连锁经营。
但从连锁企业的经营绩效来看,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面对外企的巨大冲击,改变业态形式,连锁经营是否能使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连锁超市的经营绩效状况表明,简单的转换业态形式和采用所谓的连锁经营形式并不能使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根本的改善,关键是对零售企业进行经营绩效的深入分析,探求业态转换和连锁经营模式内在的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有关因素,借助这些因素的改善,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争取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历程分析零售作为商品从流通领域进入到消费领域的最后一道环节,有其自身的内涵、特点和功能。
根据我国2001年8月推出的《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
2023年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2023年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2012年,移动互联网兴起带动了中国电商经济腾飞;2016年,“新零售"概念横空出世,互联网巨头布局实体零售,通过数字化手段对传统零售进行庞大的价值再塑;2020年,疫情黑天鹅加速国人购物方式发生改变,掀起以内容、直播为媒介的电商新蓝海。
1、发展现状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费意愿也随之不断提升,使得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稳步增长。
同时,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以及移动支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零售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运营效率,为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新零售业态不断涌现,如无人便利店、智能超市、020等,为零售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推动零售业向多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不过对于零售行业来说,过去的一年很是不易。
受大环境、行业周期等因素影响,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3.97万亿元,同比下降0.2%。
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占比为86.5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占比为13.48%o2022年网上零售额为13.79万亿元,同比增长5.3%,占零售总额比重提升至31.36%。
在此背景下,零售业也经历了刻骨铭心的一年。
目前国内本地零售市场仍以线下渠道为主,线下零售规模保持稳定。
数据显示,2016-2021年中国本地零售行业的市场规模由11万亿元增加至13.4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9%。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恢复增长,在线渠道将会成为本地零售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3年本地零售规模将达14.5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引导给疫后零售业提供新发展机遇,大众消费也在国家共同富裕、打造美好生活的战略引导下不断复苏,为消费持续增长创造了基础,2、行业发展趋势1本地零售价值链数字化升级由于需要调节快速变化的市场动态,零售商正迎接数字化转型及增加相关技术基础设施支出。
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一、引言零售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消费、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1. 零售业的规模和增速我国零售业的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零售业总额达到30万亿元,同比增长8.0%。
其中,实物商品零售额占比较大,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为零售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2. 零售业的结构特点我国零售业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多层次发展:从传统的小店铺到大型连锁超市、购物中心等多种形式并存。
(2) 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零售业发展较为成熟,中西部地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 电子商务兴起: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兴起,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逐渐成为主流。
3. 零售业的发展趋势(1) 个性化消费需求增加: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差异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零售业需要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产品定制和差异化经营。
(2)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崛起,使得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购物,电子商务将继续成为零售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3) 新零售模式的兴起: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线上线下的协同合作,提供更便捷、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4) 绿色、环保消费: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于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零售业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三、我国零售业的未来发展方向1. 提升服务质量零售业需要注重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培训员工、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 加强线上线下融合零售业需要加强线上线下融合,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购物体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购物需求。
3. 推动数字化转型零售业需要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运营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精细化经营。
传统商业盈利模式的演变与挑战
传统商业盈利模式的演变与挑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传统商业盈利模式正经历着巨大的演变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传统商业盈利模式的演变过程以及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可能的应对策略。
一、传统商业盈利模式的演变1. 传统实体零售转型网络零售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传统实体零售商逐渐面临竞争压力。
传统商业企业开始尝试将线上线下融合,寻求创新的商业模式,以提供更便捷的购物体验和更精准的消费者定位。
2. 广告模式向数据驱动模式转变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用户数据,传统广告商逐渐认识到通过数据分析和精准投放广告,可以更有效地吸引目标受众。
传统广告商纷纷投入到数据驱动的广告模式中,以提高广告投放效果和精准度。
3. 传统制造商转型服务提供者随着产品同质化的加剧和竞争压力的增大,传统制造商面临着利润率下降的风险。
为了提高盈利水平,一些制造商开始转型为服务提供者,通过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二、传统商业盈利模式面临的挑战1. 价格竞争压力随着市场的饱和和竞争的加剧,产品和服务价格逐渐下降,传统商业企业的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价格竞争压力对于盈利模式的稳定性构成了重大挑战。
2. 互联网打破传统商业壁垒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打破了传统商业的地域限制和渠道限制,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得商品和服务。
这使得传统实体商业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和流失客户的风险。
3. 新技术冲击传统商业模式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快速发展,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机等,正在逐步改变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
这给传统商业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三、传统商业盈利模式的应对策略1. 创新商业模式传统商业企业可以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来应对激烈的竞争。
例如,采用订阅制、会员制或平台模式,以提供个性化、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增加市场份额和用户忠诚度。
2. 加强数字化转型传统商业企业应加强数字化转型,结合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优化业务流程和提高运营效率。
我国零售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零售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零售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文将从零售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零售业的现状目前,我国零售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随着消费升级和人民收入的增加,消费需求愈发旺盛。
同时,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零售业的繁荣。
线上线下渠道的结合,使得消费者能够以更加舒适便捷的方式购物。
此外,我国零售业还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新零售”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传统零售企业开始转型升级。
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店铺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服务,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二、零售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 多元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将成为主流随着消费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他们对产品的品质、功能和特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零售业需要加大对多元化产品的供应,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同时,个性化服务也将成为竞争的关键。
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零售商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为其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2. 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线上线下融合已经成为当今零售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渠道了解产品信息,在线下实体店铺购买或体验商品。
而线下实体店铺的存在,则为消费者提供了线上无法替代的沉浸式购物体验。
在未来,线上线下的融合将越发紧密,通过共享资源和互补优势,提升整体销售效率和顾客满意度。
3. 手机支付将进一步普及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于使用手机进行支付。
无现金支付的便捷和安全性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未来,手机支付将成为主流支付方式之一,零售业也将进一步提升支付设施和技术,以方便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4. 零售业与新兴科技的融合加速扩展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将为零售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改变传统零售业的商业模式。
通过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技术,零售业可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经营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零售业盈利模式的演进与发展趋势近几年,工商关系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厂商、零售商和管理学界十分关注的话题。
厂商强烈抱怨零售商通过向自己转移多种费用轻松地获得利润,政府开始酝酿出台相应的管理条例制止零售商向厂商乱收费的行为,零售商则委屈地申诉自己的纯利率长期在2%徘徊,不向厂商收费就无钱可赚。
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服谁,厂商开始筹划自建店铺,零售商业不断推出自有品牌,结果工商关系变得异常的紧张,规范的市场秩序受到威胁,高效率的流通价值链难以建立起来。
其实,问题产生的根源是零售业盈利模式发生了更替变化,从而导致工商之间的新矛盾,这个问题的根本上解决,必须研究零售业盈利模式更替的原因及带来的相关风险,从而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文建立了一个零售业盈利模式的分析框架,并应用这个框架对我国零售业盈利模式的演进历程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未来盈利模式的发展趋势。
这在当前零售领域竞争白热化,尤其是外资零售商业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导致本土零售企业生存危机的背景下[1],对提升本土零售商业的盈利水平和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零售盈利模式分析框架(一)盈利模式基本概念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盈利模式定义。
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企业通过自身和相关利益者资源的整合而形成的一种实现价值创造、价值获得和利益分配的组织机制和商业架构[2]。
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是探求生意的利润来源、生成过程和产出方式的系统方法,俗称商业模式,即对企业的所有经营要素进行价值识别或管理,从所有经营要素中找到盈利机会[3]。
前者将盈利模式视为一种商业架构,后者将其视为一种盈利的方法。
实际上,二者没有本质的差别,其核心都是强调:盈利模式是企业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同时,能够获得一定利润的企业要素的组合方式。
(二)零售业盈利模式的分析框架图1 零售业盈利模式分析框架图盈利模式分析框架的核心就是识别出各个组合要素为顾客价值和企业利润做出的贡献水平。
尽管学者们对这一点没有异议,但是已经提出的若干盈利模式分析框架还存在模糊化和随机化倾向,造成对同一家企业的盈利模式描述不同。
例如,对于沃尔玛公司盈利模式的描述存在着至少三种说法:区域领先模式[4]、自选+廉价模式和规模盈利模式。
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于盈利模式的识别方法不够具体和详细,盈利模式的具体构成要素和层次还是一个“黑箱”,自然无法给出各个组合要素对顾客价值和企业利润的贡献水平,这样人们从不同的企业特点出发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零售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零售商在零售环节为厂商承担了销售职能,厂商转让的价值,可称为让渡利润;二是在零售环节为顾客创造了新价值,顾客转让的价值,可称为追加利润。
零售环节包括采购、配送和销售等基本活动,涉及厂商、零售商和顾客三个主体,发生一买一卖两次交易行为,其模式形成的核心是围绕着经济利益的分配,表现为零售商的购销差价水平,采购价格水平取决于零售商和厂商的博弈,销售价格水平取决于零售商和顾客的博弈,因此购销差价的“差额”是三者之间博弈的结果,谁在博弈当中占据主导地位,就会形成以谁为中心的零售业盈利模式[5]。
我们运用零售顾客满意度评价系统,识别零售企业为顾客带来的利益组合状态,从而分析出各个营销组合要素为顾客价值做出的贡献,我们视其为零售企业盈利模式的表现层,简称为顾客价值层。
顾客价值和企业利润的实现,依赖于相应的内部业务流程[6]。
零售企业核心的业务流程就是:采购——配送——销售——采购的循环往复。
这个流程产生的费用构成经营成本,“顾客支付的价格”和厂商缴纳的通道费用之和构成经营收入,简单计算就可以得到零售商利润。
我们视其为零售企业盈利模式的中间层,简称为企业利润层。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零售企业盈利模式的分析框架(图1)。
二、中国零售业盈利模式的演进从建国至今,中国零售业盈利模式经历了两个主要的演变阶段,第一阶段是依靠销售商品获得盈利,第二阶段则是依靠展示商品获得盈利。
(一)依靠销售商品盈利的阶段1.该阶段的市场环境从建国至1989年,我国商品供应处于短缺的状态,为了维持市场的供求平衡,政府采取了凭票证券(票为购买某种商品的专用票,证为购买某种限量供应商品的本,券为购买若干种工业品的综合购物券)进行供应的计划经济模式。
从1953年开始,粮食、食油实行票证供应,1954年又扩展至棉布和絮棉,1957年扩大至猪肉和食糖,1960年达到四五十种[7],随后超过200种,进入八十年代中期凭票证券供应商品才逐渐减少,1993年5月因粮票作废才使全部票证券取消[8]。
有关单位在1988年曾对主要工业品和农副产品进行供求排队,505种工业品种供不应求的有201种,占39.7%;141种农副产品中供不应求的有55种,占39%。
可见,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市场仍然处于短缺的状态。
2.该阶段的顾客价值在商品短缺和凭票证券供应的条件下,顾客对主要生活用品的购买方式受到种种限制,购物票、证、券规定了购买什么,购买多少,在什么时间购买,在什么地方购买,而国家制定价格又决定了花多少钱。
因此,顾客价值就简单地表现为顾客按着政府规定的零售价格,能够买到想买的商品,对商品质量、人员服务、店铺位置、信息沟通和店铺环境都无法苛求。
这样,顾客价值的衡量标准简化为买到商品。
3.该阶段的利润来源在商品短缺和计划经济的条件下,一方面处于卖方市场趋向,谁是卖者谁主导着交易双方的利益分配;另一方面属于国家控制体系,国家将影响着交易双方的利益分配。
(1)从利润来源的销售额方面看,其多少取决于商品销售量和单位商品价格,在1978年之前国家规定商业部门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工业品达278种,统购派购的农产品有127种,1984年二者还分别有26种和12种。
这意味着零售商销售多少商品,单价是多少,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控制。
(2)从利润减少的经营成本看,人员工资、仓储运输费用也由国家的储运总量和价格计划控制,同时在卖方市场的环境下,无法向厂商收取各种渠道费用和拖欠货款,相反常常需要先将货款交给厂商,以换取厂商能按国家计划供货。
这就使零售商的盈利模式单纯地表现为国家控制下的进销差价盈利模式,差价源于零售商为厂商承担销售职能和本身延续的生产职能(仓储运输)而获得的利润分配,概括地说,就是通过零售商品盈利。
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29家重点百货商店纯利率在7%左右,28家重点副食品零售商店纯利率在4-5%之间,行业平均纯利率在3%左右。
(二)依靠展示商品盈利的阶段1.该阶段的市场环境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从1990年开始,我国商品供应短缺的状况明显缓解,传统的计划经济瓦解,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1993年全部票证券取消,消费者拿着单一货币就可以购买很多自己想买的商品。
原国内贸易部曾在1995年对596种主要商品供求情况进行了排队分析,78种商品供不应求,431种商品供求基本平衡,87种商品供过于求。
1998年调查商品610种,供求基本平衡的有403种,占66.1%;供过于求的有206种,占33.8%;供不应求的仅有1种,占0.2%。
国内贸易局宣布:1998年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结束了困扰我国几十年的“短缺经济”,初级的“买方市场”格局逐渐形成[9]。
从此,600种进行供求排队的商品,基本没有再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
表1 结构变量的评价分值及其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大小感知价格→满意度 67.86 0.28*** 0.000商店形象→满意度 74.60 0.18*** 0.000店内商品→满意度 74.11 0.17*** 0.000购物环境→满意度 74.39 0.11*** 0.000人员服务→满意度 69.20 0.08*** 0.000结账过程→满意度 77.09 0.07*** 0.000售后服务→满意度 69.02 0.05*** 0.000商店政策→满意度 69.47 0.03*** 0.000商店设施→满意度 54.24 0.01*** 0.057购物便利→满意度 74.56 0.00*** 0.934注1:评价分值为行业均值;注2:***在p<O.001统计水平上显著。
2.该阶段的顾客价值在商品非常充裕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买者成为市场的主导,货币成为购买的唯一条件,消费者可以在市场上自由地选择商品,因此顾客价值已经不体现为买到商品,而体现为物美价廉。
清华大学中国零售研究中心在2005年曾经对中国大型综合超进行顾客满意度的调查研究,调查样本数5028个,其结果显示:(1)顾客价值(顾客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依重要程度排序):感知价格、商店形象、店内商品、购物环境、人员服务、结账过程、售后服务。
这表明顾客价值取决于零售营销组合的全部要素,但是价格是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2)满意度超过70分的有商店形象、店内商品、购物环境和结账过程,低于70分的有感知价格、人员服务。
这表明,尽管近几年零售商店频繁打折促销、降低价格,但是顾客并没有满意目前已经实现的价值(见表1),零售商的出路在于向消费者让渡更多的价值。
3.该阶段的利润来源在商品充裕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方面处于买方市场趋向,谁是买者谁主导着交易双方的利益分配;另一方面属于市场控制体系,市场将影响着交易双方的利益分配。
(1)从利润来源的销售额方面看,在商品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条件下,零售商在与顾客发生交易行为时处于卖者的被动地位,加之零售商数量趋于饱和状态,顾客感知价值提高越来越来要求零售商让渡更多的利益,零售商只好尽力地讨好他们,频繁地降价促销,甚至不赚他们的钱。
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对一家超市前20位供应商2632个产品的调查结果显示:1996年至2001年其零售价格基本保持不变,但是一些周转快的商品进价和售价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毛利率明显下降[10]。
同样,尽管国美、苏宁等大型家电零售公司凭借着规模优势,不断地降低采购价格,但是并没有扩大毛利率,通过低价竞争策略直接把好处转让给了消费者。
一项对我国最具有竞争力的10家零售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平均毛利率仅为10%[11]。
这样单位产品不能通过毛利率获得利润,销售额增加也就无法积小利为大利,盈利方式就转化为降低经营成本。
(2)经营成本的降低取决于直接降低营销费用或是建立高效率的业务流程。
由于连续地降价打折,且幅度越来越大,顾客感知价值更多地依赖于价格,加之出现的零售设施饱和态势,使营销费用直接减少变得异常的困难。
据原国家内贸局商业信息中心统计,降价、打折、有奖销售、购物送礼券等促销措施,使商品折扣和折让额在商品促销总额中的比例逐年提高,1997年为10.34%,1998年为16.26%,1999年为23.7%,三年提高了13.36个百分点,而低价促销带动销售额上升的同时又使商品销售成本提高,1999年239家大商场的销售成本提高了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