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次定律》(优质课比赛使用)

合集下载

《楞次定律》说课稿范文模板4篇(楞次定律优质课)

《楞次定律》说课稿范文模板4篇(楞次定律优质课)

《楞次定律》说课稿范文模板4篇(楞次定律优质课)下面是收集的《楞次定律》说课稿4篇(楞次定律优质课),以供参考。

《楞次定律》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电磁感应》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中物理电磁学是由电场,电路,磁场,电磁感应和交流电五部分组成。

其中电场,电路,磁场等相关知识是进一步认识电磁感应本质的基础,同时,电磁感应知识又是认识交变电流的起点,因此,《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中承上启下的一章,是电磁学中的重点。

2、教材的结构和特点本章教材从感应电动势产生的条件到进一步认识感应电动势大小,方向,最后是感应电动势在实际中的应用,全章以"磁通量的变化及变化率"为核心线索贯穿始终,结构非常严谨有序。

另外,本章教材有一个特点,就是以多个实验事实为基础,让学生首先有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分析总结出规律,从而形成理性认识。

这恰好为达到"新课标"要求的,学生要通过实验来探究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及感应电动势大小,方向所遵守的规律的目的。

楞次定律就是俄国物理学家楞次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后总结出来的,它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普遍适用的法则,因此,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一章中的重点和难点。

3、本节教学重点和难点首先,教学大纲对楞次定律的知识要求是"B"级。

其次,楞次定律是一个物理规律的高度概括,学生在理解其语言表述时会有两方面困难:(1)楞次定律本身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但定律本身并没有直接表述感应电流方向如何,而表述的是感应电流的磁场如何。

(2)学生对"阻碍"二字的理解往往会产生误区,把阻碍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理解为阻碍原磁场。

因此,楞次定律的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楞次定律的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这节课不单是为了使学生知道实验的结论和规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结论和规律是如何得出的,因此教学重心要从结论的学习上转移到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的学习,以及形成这些概念和规律所用的方法的学习中。

高中物理教案-楞次定律-国赛一等奖

高中物理教案-楞次定律-国赛一等奖

《楞次定律》教案(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楞次定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是基涉及的因素多(磁场方向、磁通量的变化、线圈绕向、电流方向等),关系复杂;二是规律比较隐蔽,其抽象性和概括性很强。

因此,学生理解楞次定律有较大的难度,成为本章教学的难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过程,总结出感应电流的方向所遵循的一般规律——楞次定律,并对定律理解升华和初步应用。

本节教学内容的处理是建立在第二节“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的基础上,虽说教科书中的实验是前面教学中做过的,但是,从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角度考虑问题,就需要进一步探究上一节的学生实验。

二、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Ⅰ.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及实质。

Ⅱ.能初步运用楞次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Ⅰ.体验楞次定律实验探究过程。

Ⅱ.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的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概括、表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Ⅰ.感受科学家对规律的研究过程,学习他们对工作严肃认真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

Ⅱ.学会欣赏楞次定律的简洁美。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楞次定律探究实验设计与操作和实验结果的总结。

难点:感应电流激发的磁场与原来磁场之间的关系;定律内容表述中阻碍二字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教学方法:运用科学探究模式实施教学。

2.教学手段: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等。

五、教学过程分析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展示跳环实验装置,演示环跳实验,教师提问:金属环为什么会跳起来呢留下悬念,引入课题。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猜想可能的原因:力、磁场、感应电流等。

通过高高跳起的铝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进一步探究的主观愿望。

新课教学提出问题通过演示快速回顾上节课实验,观察到不同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不同的,提出问题: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由哪些因素决定通过重温实验,观察到不同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不同的,并积极思考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由哪些因素决定问题诱导,让学生明确研究对象及实验探究目标。

《楞次定律》说课稿(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楞次定律》说课稿(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楞次定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楞次定律》,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第3节。

我将从以下五点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楞次定律》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第3节,是电磁感应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和处理电磁感应现象问题的两个重要支柱之一。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磁通量的概念,会分析磁通量的变化,并已知道条形磁铁的磁感线的分布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有一定的实验基础。

二、实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改变条形磁铁及电磁铁在螺线管中的磁通量,同时测量原磁场方向和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体会“阻碍”的意义,并归纳总结出楞次定律的内容。

利用磁感应强度传感器测量条形磁铁的磁场方向的实验,训练学生学会使用传感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铝管对磁铁的阻碍到螺线管对条形磁铁的阻碍再到电磁铁的阻碍,让学生体会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与改进实验、分析论证等科学探究要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感应电流方向及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的测量。

2.磁通量的变化与感应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的实验设计及结果的归纳总结。

教学难点:传感器的使用及图像结果的分析,以及楞次定律的归纳与理解。

三、实验创新要点课本上得出楞次定律的演示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改变条形磁铁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2.测出螺线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3.通过安培定则得出感应电流激发出的磁场方向;4.画出条形磁铁磁场的方向;5.比较条形磁铁磁场方向与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最后归纳出结论。

从以上实验步骤可以看出,课本实验有以下难点:1.实验过程需要记录的物理量多。

2.记录的物理量不易直接观测。

3.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

为了突破课本实验的难点,我进行了以下实验创新:实验创新点一:操作简单用磁感应强度传感器直接测量出磁场方向,并在屏幕中以图像的形式呈现,操作简单。

教学大赛一等奖楞次定律

教学大赛一等奖楞次定律
教学大赛一等奖楞次定律
目录
• 楞次定律的概述 • 楞次定律的原理及应用 • 教学方法与技巧 • 教学反思与展望 • 学生反馈与评价
01
楞次定律的概述
定义与内容
总结词
楞次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描述了磁场变化的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总是阻碍原磁场的变 化。
详细描述
楞次定律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由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楞次在1834年发现并命名。楞次 定律可以表述为:当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导体回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而这 个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总是阻碍原磁场的变化。
楞次定律的历史背景
总结词
楞次定律的发现和确立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详细描述
楞次定律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科学家们 开始深入探索电与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安培、奥 斯特等科学家都为揭示这一关系做出了贡献。然而, 最终是由楞次通过实验验证并总结出了著名的楞次定 律,这一发现对于电磁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楞次定律逐渐被世界范围内的科学 家所接受和应用,成为物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实例二
交流发电机在工作时,感 应电流的方向是如何变化 的?
实例三
在无线电通信中,接收天 线是如何利用楞次定律接 收电波的?
03
教学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法
对楞次定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 公式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确保 学生理解楞次定律的基本内涵。
案例分析法
引入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楞次 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 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THANKS
总结与建议
总结
学生对楞次定律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授课风格、教学态度和责任心等方面都表 示满意和认可。

教学大赛一等奖楞次定律ppt课件

教学大赛一等奖楞次定律ppt课件

(2)大拇指指向导线的运动

×
×
A
× 方向(指法)
3.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导线中
的感应电流方向(结论)
9
思考5:为何阻碍? 楞次定律揭示了电磁感应中能量的转化和守 恒关系: 在电磁感应过程中,外界克服安培力做功, 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功能关系:
机械能 克服安培力做功 电能
10
四、楞次定律的应用
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 电流方向的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
2.弄清两个基本问题: (1)原磁场的方向 (2)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3.根据“增反减同”判断 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4.利用环形电流的安培定 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例、判断S断开时N中电流方向
S M
i感
NG
E
B原 B感
B原 ΔΦ B感 i感
下 减少 下 如图
11
如图所示,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线圈,甲线圈中通有如右图 所示的变化的电流,以左图中箭头方向表示电流的正方向。 求(1)乙中的感应电流什么方向?
楞次定律
1
一、知识回顾:如图所示,有一个闭合金属线框处在匀强 磁场中,现在采取什么方式可以使它产生感应电流?
× ××× ×
× ××× ×
× ××× ×
× ××× × × ××× ×
2
二、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并总结出楞次定律 实验器材:螺线管,导线,灵敏电流计,条形磁铁 实验步骤: 1.用导线链接螺线管和灵敏电流计 2.(1)将条形磁铁的N极插入线圈
(2)将条形磁铁的S极插入线圈 (3)将条形磁铁的N极拔出线圈 (4)将条形磁铁的S极拔出线圈 3.观察并填表: (1)磁铁产生的原磁场方向; (2)螺线管内的磁通量的变化; (3)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1、楞次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本节分析:本节研究的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规律,以磁场、电流的磁效应等知识为基础,为以后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交变电流、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奠定基础,教材先分析感应电流产生的原因,接着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本节教材力图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总结出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所遵守的一般规律。

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讲课必须抓基础,多练习,反复练习,把一些难题果断删除。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能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解答有关问题2、理解感应电流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3、掌握右手定则,认识右手定则是楞次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过程与方法1、体验楞次定律的实验研究过程,提高分析、归纳、概括及表述的`能力2、通过学生的实验活动,观察得到的实验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家对规律的研究过程,学习他们对工作严肃认真,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1、深入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

2、会用楞次定律初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4、对阻碍的准确理解。

一:探究式教学的主要流程可分为:创设情景、质疑设问→确定主题、制订计划→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信息、探讨结论→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反馈练习、落实效果。

以此为主线组织《楞次定律》的教学案例如下:课题楞次定律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楞次定律。

2、理解楞次定律,并能简单运用。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具体活动创设情景质疑设问创设情景1、如图所示,当导体棒向左或向右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2、如图所示,当磁铁向上或向下运动时, 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3、如图所示,当原线圈A向上或向下运动时;电键闭合或断开时;滑线变阻器向左或向右滑动时, 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楞次定律》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楞次定律》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楞次定律(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对实验 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能够熟练应用
现象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2.让学生掌握楞次定律,并能应用楞
次定律解决与感应电流方向有关的
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课前 干电池、灵敏电流表、电

学生得出结论:当 N 极插入时,
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要求学生完成学案上的练习(5
分钟)
公布答案
引导让学生概括本节的内容
第 8 页 共 11 页
课 2 分 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学案上的练习
堂 钟 完成书本课后练习题第 1、2、3、

4、5 题。




1.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具

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
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
为了更好地理解楞次定律中“阻 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感应电流
碍”的含义,我们通过下面的实 的磁场“反抗”原磁通量的增加;
验来理解:
当原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
课后练习 6:演示 N 极插入和拔 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感应电
出时铝环的运动情况。
流的磁场“补偿”原磁通量的减
题目:如图 A、
第 1 页 共 11 页
1.复习提问:

为什么在线圈
入 3 分 内有电流?在
新 钟 插入和拔出磁铁时,穿过闭合线

圈的磁通量发生改变,闭合线圈
中就有了感应电流。
2.插入和拔出磁铁时,线圈中感
应电流方向一样吗?我们发现灵

省优质课 楞次定律教案

省优质课 楞次定律教案

省优质课楞次定律教案物理优质课评选案例:《楞次定律》执教者:未知楞次定律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本节课旨在通过实验探究楞次定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熟练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1.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能够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

2.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能够熟练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4.掌握右手定则,并理解右手定则实际上为楞次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得到的实验现象,再通过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通过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培养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本节课的研究中,学生直接参与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体验了一次自然规律发现过程中的乐趣和美的享受,并在头脑中进一步强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楞次定律的获得及理解。

2.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利用右手定则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学难点: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探究法、讲练结合法教学手段:灵敏电流表、外标有明确绕向的大线圈、条形磁铁、导线。

教学过程:引入:铝环在通电的线圈上方漂浮。

一、复提问: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二、实验设想: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我们可以探究感应电流的磁场和原磁场的关系。

1.实验探究:1)选旧干电池用试触的方法查明电流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

明确:对电流表而言,电流从哪个接线柱流入,指针向哪边偏转。

2) 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的情况:实线箭头表示原磁场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感应电流磁场方向。

分析:甲图:当把条形磁铁N极插入线圈中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由实验可知,这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反。

乙图:当把条形磁铁N极拔出线圈中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由实验可知,这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同。

高考物理复习第23讲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

高考物理复习第23讲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

卡中的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向读卡机传输自身信息,IC
卡正常工作.所以选项 B 正确,选项 D 错误.IC 卡内
考 向
没有电池,它的能量来源于读卡机.所以选项 A 错误.当

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偏离特定频率时,IC 卡也能产生

感应电流,但向读卡机传输自身的信息时,读卡机不
探 究
能正常接收.所以选项 C 错误.
识 梳
象.( )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空间磁场越强,则通过回路的磁通量一定越 大.( )
(×)
返回5目/47录
第23讲 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

易错判断


(3)当线圈由垂直匀强磁场方向的位置翻转 180°
识 梳
时,磁通量的变化为零.( )

(×)如果开始时的磁通量为 Φ=BS,则磁通量的
动 探 究
图 23-6
返回2目5/4录7
第23讲 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
A.总是顺时针

B.总是逆时针

C.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互 动
D.先逆时针后顺时针


返回2目6/4录7
第23讲 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
C [解析] 磁铁在圆环上方时,向上的磁通量逐渐 考 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圆环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 向 流;磁铁在圆环下方时,向上的磁通量逐渐减小,根据
B.仅当读卡机发射该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时,IC 卡
考 才能有效工作

C.若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偏离该特定频率,则线
互 动
圈 L 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D.IC 卡只能接受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而不能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应磁场方向 向下 (上S 下N)
A
N
S极拔出
原磁场的方向 向上
闭合回路的磁 通量变化
减少
G
S N
G表指针偏转 方向
右偏
感应电流的方 (A到B) -
B

N
向(俯视图) 逆时针
感应磁场方向 向上 (上N 下S)
A
S
原磁场方向
闭合回路的 磁通变化
感应电流的 磁场方向
N 极插入
向下 增加 向上
N极拔出


感应电流的 磁场方向
向下 增加 逆时针 向上
向上 增加 顺时针 向下
向下 减少 顺时针 向下
向上 减少 逆时针 向上
相反
相反
相同
相同
阻碍表现:增反减同
增: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增加
减: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减少
阻碍实质:阻碍磁通量的变化
四、楞次定律 (理解) 1.总要:一切情况适用,普适性 2.阻碍:
①谁阻碍?
②阻碍什么? ③怎么阻碍? 增反减同
④能否阻止? 阻碍不是阻止,仅可使 磁通量的变化减慢
练习
1.在图中的金属轨道上有导体AB向右移动时, 请用楞次定律判断电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2.一矩形导线圈ABCD与通有恒定电流I的直导 线始终在同一平面内,当线圈在导线的右侧向 右匀速移动时( )
A.线圈有由A流向B的电流 B.线圈有由B流向A的电流 C.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在增大 D.线圈平面有垂直纸面向外的磁感线


+
+-
试触点
5.螺线管中电流走向
逆时针电流 B B
A A
B
顺时针电流
一.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G
+


① N极插入 右偏
② N极拔出 左偏
NS ③ S极插入 左偏
NS
④ S极拔出 右偏
一.探究实验 1. 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1)穿过闭合回路的磁场方向 (2)穿过闭合回路磁通量的变化
生活应用Biblioteka 频总结谢谢!郭莉教科版选修3-2
§4.3 楞次定律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闭合回路 (2)磁通量发生变化
2.磁通量:穿过闭合回路的磁感线条数 磁极插入:磁通量增加 磁极拔出:磁通量减少
3.磁场方向 N插入 N拔出
S
N S N
S
N
S插入
S
N
S拔出
B向下 B向下 B向上 B向上
4.灵敏电流计偏转特点
左进左偏 右进右偏
向下 减少 向下
相反
相同
S极插入
向上 增加 向下
相反
S极拔出
向上 减少 向上
相同
四、楞次定律
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 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 的磁通量的变化。
示意图
N 极插入
S N
S 极插入
N S
G
G
N 极拔出
S N
S 极拔出
N S
G
G
原磁场方向
原磁场的磁 通变化
感应电流的
A
S
N极拔出
原磁场的方向 向下
闭合回路的磁 通量变化
减少
G
G表指针偏转 方向
左偏
感应电流的方 (B到A) -

向(俯视图) 顺时针
感应磁场方向 向下 (上S 下N)
BS S
N
A
N
S极插入
原磁场的方向 向上
S N
闭合回路的磁 通量变化
增加
G
G表指针偏转 方向
左偏
感应电流的方 (B到A) -
B

S
向(俯视图) 顺时针
2.明确实验组合 磁场方向:B向上、B向下
2.明确实验组合
S N
S N
S N
B
BS
B
B
N
A
A
A
A
N插入 N拔出 S插入 S拔出
N极插入 阻而未止
原磁场的方向 向下
S
闭合回路的磁 通量变化
增加
G
N
G表指针偏转 方向
右偏
感应电流的方 (A到B) -
B

N
向(俯视图) 逆时针
感应磁场方向 向上 (上N 下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