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研究
网络安全框架与体系结构设计
![网络安全框架与体系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e2069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8.png)
网络安全框架与体系结构设计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
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和保护网络系统免受攻击,设计和实施一个可靠的网络安全框架和体系结构变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讨论网络安全框架和体系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要点,并提出一种可行的设计模型。
一、网络安全框架设计原则1. 综合性:网络安全框架应当综合考虑信息安全、系统安全、物理安全等多个方面,确保全面对抗各种潜在威胁。
2. 灵活性:安全框架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网络系统需求。
3. 完整性:安全框架应包含完整的安全措施和机制,从预防、检测、响应到恢复全方位保护网络。
4. 可持续性:安全框架应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体系,能够适应不同阶段的技术变革和安全需求的变化。
5. 节约性:安全框架设计应该经济合理,避免过度依赖高昂的硬件和软件设备,应尽可能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效用。
二、网络安全体系结构设计要点1. 安全策略与政策:在设计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时,必须制定适当的安全策略与政策,以规范各项安全措施的实施和运行。
2. 预防措施: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核心是预防措施,包括访问控制、身份验证、数据加密等手段,以保护网络免受非法入侵和威胁。
3. 检测与监控:除了预防,网络安全体系结构还应该包含有效的漏洞探测和实时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威胁。
4. 响应与应对:当网络遭受攻击或发生安全事件时,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应能够及时响应和应对,快速隔离、恢复网络系统。
5. 安全教育与培训:设计网络安全体系结构还需包含相应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措施,提高员工和用户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三、网络安全框架与体系结构设计模型基于以上原则和要点,我们提出一种网络安全框架与体系结构设计模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边界划分:在设计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时,首先需要划定安全边界,将网络系统划分为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
内外网络之间采取严格的访问控制措施,以确保内部网络相对独立和安全。
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评估研究
![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评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67c274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a.png)
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评估研究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评估研究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在运营和管理过程中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愈加严峻。
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企业网络系统的安全,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本文将从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评估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网络安全挑战。
关键词: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构建、评估第1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网络系统扮演了企业运营和管理的重要角色。
企业从传统的手工操作到现代化的信息化管理,网络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经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网络安全问题的加剧。
企业需要面对的风险包括黑客攻击、病毒感染、数据泄露等多种形式。
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以应对这些挑战,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是指通过规章制度、技术手段和组织管理等措施,对企业网络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和监控。
它涉及到网络安全的各个方面,包括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数据传输的安全、网络访问控制等,是确保企业网络安全的基础。
构建一个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评估进行研究,旨在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建议,帮助企业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降低网络安全风险。
1.2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2章将介绍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包括规章制度的制定、安全技术的应用和组织管理的建设等。
本章将详细阐述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
第3章将介绍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
本章将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评估方法,对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第4章将通过案例研究,进一步验证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将对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实际应用进行评估和总结。
第5章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
![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a39aa7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14.png)
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是保证网络正常运行与信息安全的核心要素。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探讨协议标准化的必要性,以及评估当前标准化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一、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指网络中各个节点和网络层次的组织结构,它包括边缘网、核心网和接入网三个主要部分。
1. 边缘网边缘网是指与用户直接相连的部分,如家庭网络、公司网络和无线网络等。
边缘网的任务是提供用户与网络之间的接入,通过各种设备和技术实现用户与网络资源的交互。
2. 核心网核心网是连接边缘网的中央网络,主要负责中转和路由数据。
核心网由多个路由器和交换机组成,其目的是实现信息传递的高效和可靠。
3. 接入网接入网是将边缘网与核心网连接起来的网络,它主要使用各种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如ADSL、光纤、无线电波等,为用户提供上网服务。
二、协议标准化的必要性协议标准化是指为了保证不同设备和网络间的互操作性和互联互通,制定和统一网络通信协议的规范。
它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互操作性在不同厂商、不同网络环境下,通过制定协议标准可以确保网络设备和系统之间的正常通信。
这是网络通信的基础,也是保证网络互联互通的核心要素。
2. 共享资源协议标准化还可以促进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管理。
通过统一的协议规范,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优化网络资源的利用,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合理分配。
3. 信息安全协议标准化对网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规范协议的实现方式和数据传输过程,可以有效防止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协议标准化的挑战协议标准化工作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包括技术、政策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问题。
1. 技术挑战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应用,新的技术和需求不断涌现,这给协议标准化带来了技术挑战。
如何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是标准化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模型分析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模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370dbafe4733687f21aa1b.png)
1.1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模型
信息安全构架
信
信息传输安全 (动态安全)
数据加密 数据完整性的鉴别 防抵赖
息 信息存储安全 数据库安全 安 (静态安全)
终端安全
全 信息的防止泄密
信息内容审计
用户
鉴别
授权
1.2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框架
系统单元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模型分析
• 1.1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模型 • 1.2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框架
1.1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模型
安全体系结构框架
物理安全
管理安全
网络安全
信息安全
1.1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模型
物理安全构架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环境安全 《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
物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层次结构 身访数防审可可 份问据止计用靠 鉴控完否管性性 别制整认理
信息处理单元 网络通信 安全管理
物理环境
安全特性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理 安
设备安全
电源保护 防盗、防毁、抗电磁干扰 防电磁信息辐射泄漏、防止线路截获
全
媒体数据安全
媒体安全 媒体本身安全
1.1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模型
网络安全构架
系统安全
反病毒
(主机、服务器)
网
络 网络运行安全
பைடு நூலகம்
备份与恢复
安
全 局域网、子网安全 访问控制 (防火墙)
系统安全检测 入侵检测 审计与分析 应急、灾难恢复
网络安全体系及其构建研究
![网络安全体系及其构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96cd7cf4028915f804dc261.png)
确 看 待 网 络 的利 与 弊 , 需 要 在 资 源 利 用 和 效 率 提 高 上 深 入
分析 , 进 一 步研 发 更 科 学 、 有 效 的 安 全 系 统 。 在 网 络 信 息
现 自身 需 求 的 机 会 , 在安全 性上也 有所 保障 , 满 足 用 户 在 时间 、 实 体 等 方 面 的 要 求 。 为 了有 效 判 断 实 用 性 , 一 般 对 比工 作 时 间 和 系统 正 常使 用 时 间 的差 值 , 以便 做 出准 确 判
第1 2 卷 第5 期 2 0 1 3 年 5 月
软 件 导 刊
S of t wa r e Gu i d e
Vo1 . 1 2N o 5 Ma v 20l 3
网络 安全 体 系及 其构 建研 究
杜 芸
( 太原 理 工 大学 轻 纺 工程 与 美术 学院 , 山西 晋 中 0 3 0 6 0 0 )
的 确 定 。完 整 性 要 求 用 户 在 未 授 权 的 情 况 下 不 能 修 改 、 删 除、 破 坏 网络 信 息 , 进一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 这 提 高 了 网络 系 统 的警 惕 度 , 当 出现 人 为 攻 击 、 设备故障 、 误
码 等 情 况 时 能 及 时 阻 止 和 调 整 过 来 。对 可 靠 性 的 定 义 更
球 范围的共享 , 人 们 通 过 客 户 端 即 可 搜 索 和 获 取 所 需 信 息, 并 通 过 计 算 机 技 术 上 传 。公 共 通 信 网络 具 备 丰 富 的 传 输 和存 储 功 能 , 在 为 人 们 提 供 有 效 信 息 的 同时 也 增 添 了 信
息泄露 的风险 , 存 在 不 法 分 子 利 用 通 信 平 台来 毁 坏 或 窃 听
网络攻防安全技术的现状与研究趋势
![网络攻防安全技术的现状与研究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99ade46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6.png)
网络攻防安全技术的现状与研究趋势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攻击已经成为一种重大威胁。
网络攻防安全技术是保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关于网络攻防安全技术的现状和研究趋势,一直是学术研究和工业界的热点话题。
二、网络攻防安全技术的现状1. 网络攻击的危害网络攻击可以对个人、企业和政府造成巨大的危害,如泄露机密信息、瘫痪关键系统、网络盗窃等。
而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攻击的手段和手法越来越复杂,有效地防范和应对网络攻击的压力也日益增大。
2. 网络安全技术的现状(1)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是有效防范网络攻击的基础。
目前,较为常见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为三层结构,即边界、核心网和用户层。
边界层是对外部攻击的第一道防线,主要通过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进行防御;核心网层是整个网络的核心,主要有数据加密技术、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等保证核心网的安全性;用户层是连接到对外的关键部门和人员,主要通过密码学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进行保护。
(2)常见的网络攻击与防范手段常见的网络攻击包括拒绝服务攻击、网络蠕虫、谷歌钓鱼攻击、网络钓鱼攻击等。
而对于这些攻击,目前比较常见的防范手段包括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系统、漏洞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系统等。
三、网络攻防安全技术的研究趋势1. 大数据安全技术大数据是指数据基础架构的规模大、种类多、关联度高、处理速度快的数据集,其应用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而针对大数据的安全问题,如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泄露等,如何保障大数据的安全已经成为研究焦点和热点。
目前,基于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大数据安全研究正在不断深入。
2. 人工智能安全技术作为未来信息安全领域极具发展潜力的关键技术之一,人工智能已经开始逐渐渗透到网络安全领域。
在安全威胁检测、入侵攻击防范和安全事件响应等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探讨。
3. 区块链安全技术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安全技术,由于其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和技术安全性等特点,可以为网络安全提供非常好的保障。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研究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553bbd0d15abe23482f4dde.png)
摘
要
随 看越 来憨 多的 用户 接 入 到 It c. 们 越 来 越 关 心 网络 安 全 问题 。 文首 先 阐 述 了计 算 机 罔络 安 全 的 特 征 ne t人 a r 谊
然后 垮 出 了网络 安 生 体 系结 构 , 夼 绍 了常 用 的 网络 安 奎协 议 , 井 最后 讨话 了有 关 网络 安 全技 术 的综 告 应 用问题 。
率及资源的利用率都会受到影响 ,甚至使人们丧 失 r对 Itr ne-
nt e 及信 息 高 速公 路 的信 心 和信 赖 ,使 网络 在 一 定 程 度上 失去 了 其应 有 的 价值 。 人们 必 须辨 证 地 看 待 网络 。 一 方 面 , 息 系统 的 网络 化 提 信 供 了 资源 的 共 享 性 、 户 使 甩 的方 便性 , 过 分 布 式 处 理 提 高 用 通 了 系 统 效 率 和 可 靠性 , 且 还 具 有 良好 的 可扩 充 性 , 是 给人 并 这 们 的 享受 另 一方 面 , 正 是 这些 特点 增 加 了 网 络 信息 系统 的 也 不 安 全性 (ne t 期 建设 的 时候 , 为 使 用 网 络 的人 都 是 君 1tme 早 认 子 , 以 , 络协 议 本 身 投 有 过 多 地 考 虑 安 全 问 题 . 给 It - 所 网 这 nr e rt . 的使用带来极大的隐患 ,而且这种隐患是与生惧来 的)这 e . 是 对人 们 的 挑 战 。 归 纳起 来 , 1 9前计 算 机 网络 安 全 的威 胁 除 了来 自各 种 自然
关 键 词 网络 安 全 网络 安 全 特 征 网络 安 奎体 系结 构
文章 编 号 l0 — 3 l ( 帅 2 叩 一 1 8 0 文献 标 识 码 ^ 0 2 8 3 一 2 ) 03 - 3 中围 分 类 号 T 3 3响 P9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51ca503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5.png)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1-引言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是指一个组织或企业为了保护其计算机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泄露、恶意软件和其他网络威胁而采取的措施和技术。
一个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应该涵盖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网络边界保护、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安全监控和事件响应、数据保护和备份恢复、以及员工培训和意识。
2-网络边界保护网络边界保护是指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建立安全防线以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网络边界保护措施:2-1 防火墙:设置网络防火墙来监控进出网络的流量,并根据特定的规则允许或拒绝访问。
2-2 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IDS / IPS):使用IDS和IPS来监测和防御可能的入侵行为,包括检测和阻止恶意网络流量。
2-3 虚拟专用网络(VPN):通过建立加密通道来提供远程访问安全,使外部用户能够安全地连接到组织的网络。
3-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是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网络资源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方法:3-1 用户名和密码:要求用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录到网络系统。
3-2 双因素认证:要求用户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之外,还使用其他身份验证方法,如指纹识别或令牌。
3-3 访问权限:根据用户的角色和职责,授予不同级别的访问权限,以限制他们对敏感数据的访问。
4-安全监控和事件响应安全监控和事件响应是指对网络流量和系统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并对任何异常事件做出及时响应。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安全监控和事件响应措施:4-1 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使用SIEM工具来收集、分析和报告与安全相关的日志和事件,帮助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
4-2 实时警报和通知:设置实时警报系统,以及相关人员的通知机制,以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
4-3 漏洞管理:定期进行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漏洞扫描,并及时修补或应用相应的安全补丁。
5-数据保护和备份恢复数据保护和备份恢复是确保组织的关键数据在灾难事件发生时能够安全地存储和恢复的重要措施。
网络安全层次体系结构
![网络安全层次体系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be04d92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1.png)
网络安全层次体系结构
网络安全层次体系结构是一个组织网络安全措施的框架,旨在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免受各种威胁和攻击。
这个体系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 物理层:物理层是网络安全的基础,包括网络设备的安全措施和网络基础设施的物理安全保护。
例如,保护服务器房间和网络设备免受未经授权访问和物理破坏。
2. 网络层:网络层主要关注数据包的传输,包括路由器和防火墙等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
这一层次的安全重点在于保护网络免受入侵者的攻击和未经授权访问。
3. 主机层:主机层次是指在网络中扮演主机角色的计算机,包括服务器和个人电脑等。
在这一层次上,安全措施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全配置,防止恶意软件和病毒的入侵,并加强用户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
4. 应用层:应用层是用户与网络交互的最高层次,主要涉及各种网络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这些应用程序可能包括电子邮件、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等。
在应用层次上,安全措施包括数据加密、安全传输协议和访问控制等。
5. 数据层:数据层次是指存储和处理网络数据的层次。
在这一层次上,安全措施包括对数据的加密和身份验证,以防止数据泄露和未经授权访问。
6. 人员层:人员层次是指网络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涉及网络管理员和用户的安全意识和行为。
在这一层次上,安全措施包括培训和教育,以提高用户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注意事项。
通过这样的层次体系结构,网络安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保护网络系统的完整性、可用性和机密性,从而减少潜在的威胁和攻击。
2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及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
![2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及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7ff00a78f46527d3240ce02c.png)
2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及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2.1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模型2.1.1安全体系结构框架表2-1管理安全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2.1.2物理安全构架表2-2物理安全环境安全《电子计算机机房规范》《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设备安全电源保护防盗、防毁、抗电磁干扰防电磁信息辐射泄漏、防止线路截获媒体安全媒体数据安全媒体本身安全从OSL参考模型(如图2一1所示)的观点出发,组建安全的网络系统则可以先考虑物理层的安全,如对物理链路进行加固、对计算机等硬件设备的物理安全进行保护;然后再考虑数据链层的安全,如利用链路加密等手段,对OSL的各层逐层考虑其安全,消除每层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最终实现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
图2-1 OSL分层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应用较多的是基于IP层的加密、传输层的安全加密、及应用层的安全。
下面分别对这三层的安全性分别加以说明。
IP层的传输安全性。
对IP层的安全协议进行标准化的想法早就有了。
在过去十年里,已经提出了一些方案。
然而,所有这些提案的共同点多于不同点,用的都是IP封装技术。
纯文本的包被加密封装在外层的IP报头里,用来对加密的包进行Internet上的路山选择。
到达另一端时,外层的IP报头被拆开,报头被解密,然后送到收报地点。
Internet工程特遣组(IETF)已经特许Internet协议安全协议(IPSEC)工作组对IP安全协议(IPSP)不[l对应的Internet密钥管理协议(IKMP)进行标准化工作。
传输层的传输安全性。
在Interne中,提供安全服务的具体做法包括双端实体认证、数据加密密钥的交换等。
Netscape公司遵循了这个思路,制订了建立在可靠的传输服务(如TCP/IP所提供)荃础_L的安全套接层协议(SSL)。
SSL版本3(SSLV3)于1995年12月制订。
它是在传输层上实现的协议,采用了对称密码技术与公开密码技术相结合的密码方案。
校园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研究
![校园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e28b657312b3169a551a402.png)
网络 入 侵 检测 系 统 可 以通 过 对 网络 的实 时监 控 来 检 测 和 识 别 攻 击 , 分 别 出 网 络 中 正 在 危 害 网络 系 统 的数 据 , 并 且 向管 理 员发 出警 报 。 但 是 网 络 入 侵 检 测 系 统 只 能够 通 过
对 网 络 的监 视 来 发现 攻 击 行 为 ,却 无法 处理 这 些攻 击 。
1 网络 入侵 .
一
防火 墙 与 入 侵 检 测 系 统 的结 合 可 以实 现 一 个更 有 效 的
校 园 网络 安全 体 系 。 防 火 墙 只 能 够 根 据 管 理 员 的 设 置 来 阻 挡 一 部 分 攻击 , 但 是 对 于 不 在 设 置 中 的攻 击 则 无 能 为 力 , 因此 必 须 与 入 侵 检 测 系 统 相 结 合 。入 侵 检 测 系 统可 以 对 经 过 防 火 墙 的 数 据 进 行 检 测 和 分 析 ,预 先 分 辨 、 估 计 出一 些 外 部 的 攻 击 , 并 且 自动 修 改 防火 墙 的 设 置 来 拒 绝 类 似 的 攻
改革探索 辑 瞢 OGT 新 路 编WT UHS 思 N羹f E f E H
-m al z ie a h_ l 3  ̄ r i: hy z z @ 6 . 11  ̄1 1
校园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研究
文/ 孙 杰
一
、
校 园 网 网络 安 全 现 状 分 析
火 墙 技 术 只 是 一 个 保 证 网 络 周 边 安 全 的机 制 ,而 不 能够 根 据 网 络 中信 息 安 全 的现 状 来 及 时 调 整 策 略 从 而 保 护 网络 安
巫 —曲
⑨厂
入为 发侵 现行火
墙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研究论文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f484e5e1a37f111f0855b0e.png)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研究论文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研究论文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当前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是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应用范围较广,已经与人们的生活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凸显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保证各个领域的利益不受侵害。
基于此,本文从当前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结构的特征入手,深入进行分析,明确当前存在的威胁风险,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安全体系结构,以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国逐渐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促使当前的信息化产业成为主流发展趋势,以满足时代的需求。
对于我国来说,当前处于信息发展高速时期,信息资源是当前社会发展的最大财富,同时,在信息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受其自身的开放性影响,导致其经常受到安全威胁,造成一定的信息泄露风险,为用户造成经济损失。
二、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的重要性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为人们提供便捷的服务,灵活利用自身的功能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并加强信息处理与储存,帮助人们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支出,同时促使当前的社会进行转变,实现全球化发展。
但同时,计算机网络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带来大量的负面影响,例如,当前较为常见的木马病毒、攻击等,直接对当前的计算机程序产生影响,进而造成计算机网络瘫痪,导致人们个人信息泄露或者丢失,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是影响自身的安全与国家安全,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为促使当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稳定的发展,应积极进行合理的创新,灵活应用当前的技术构建完善的安全体系,并以此为基础,促使信息安全进行传递,实现安全管理,为人们构建完善的安全体系,满足当前的需求,减少计算机在投入使用过程中造成的风险,加快计算机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结构特征随着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现阶段逐渐实现了信息共享与位置共享,进而促使当前的计算机被广泛的应用,逐渐开发出大量的新功能,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逐渐与当前人们的自身利益相关联,一旦其发生计算计安全风险,将威胁人们的经济利益甚至是人身安全,因此,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应灵活应首先明确当前计算机网络结构特征,以满足当前的需求。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安全模型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安全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8878c11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3.png)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
层次 7 6 5 4
3
2 1
名称 应用层
表示层
主要功能 做什么
对方看起来像什么
功能概述
提供(OSI)用户服务,如文件传输、电 子邮件、网络管理等
实现不同格式和编码之间的交换
应用样例
Telnet、HTTP
ASCII、JPEG、EBCDIC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 层 物理层
• 安全系统的开发
– 可行性评估。评估在当前环境下系统开发必须具备的 资源和条件。
– 项目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其计划、组织、人员 及相关数据进行管理和配置,对项目实施状态进行监 视和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反馈。
– 代码审查。主要任务是发现程序的实现与设计文档不 一致的地方和程序中的逻辑错误。开发小组的各个成 员要互相进行代码审查,保证代码的正确是开发小组 程序员的共同责任。
第二章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基于TCP/IP协议的Internet与OSI参考模型的 体系结构对比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应用层
传输层 网际层 网络接口层
OSI/RM网络体系
Internet网络体系
• 图2.3 基于TCP/IP协议的Internet与OSI参考模型的体系结构对比
• 检测
– 不断检测和监控网络的状态,发现新的威胁网 络安全的异常行为,然后通过反馈并及时做出 有效的响应。
• 响应
– 在检测系统出现了攻击或攻击企图之后,及时 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阻断可能的破坏活动, 避免危害进一步扩大,把系统调整到安全状态, 或使系统提供正常的服务。
第二章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196519b25c52cc58ad6bedb.png)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是网络安全最高层的抽象描述 ,它从系统化的角度去理解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对 研究、实现和管理网络安全的工作有全局指导的作用 ,对于网络安全的理解、设计、实现和管理有着重要 的意义。
1.3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OSI安全体系结构的研究始于1982年,其成果标志 是ISO发布了ISO 7498-2标准,作为OSI参考模型 的新补充。
2.客户的分类 (1)按客户的性质划分,主要有个体型客户和组织型客户。 ①个体型客户,就是出于个人或家庭的需要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对象。这类客户就是通
常 所讲的最终消费者,它主要由个人和家庭购买者构成。 ②组织型客户,就是有一定的正式组织结构,以组织的名义,因组织运作需要而购买商
品 或服务的对象。这类客户包括工商企业用户、各类中间商、机构团体、政府等。 (2)按客户重要性划分,可以把客户分成贵宾型客户、重要型客户和普通型客户三种,分 别用A、B、C表示。其客户数量比例和创造利润比例可参考表1.1。
⒈客服的概念 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简单而言就是从事客户服务工作的人,主要接受客户的咨询,帮助客户解决疑
惑。客服也是一个工作岗位,泛指承担客户服务工作的机构、人员或软件。
⒉客服的分类 按自动化程度划分,客服可分为人工客服和电子客服。 按交流媒体划分,客服又可分为文字客服、视频客服和语音客服三类。 按商业流程划分,客服在商业实践中一般分为三类,即售前客服、售中客服和售后客服
b. 数据起源认证是在通信的某个环节中,确认 某个数据是由某个发送者发送的。
项目一 走进网络客服
项目任务
任务一:认识网络客服的含义与类型 任务二:关注网络客服的素质要求 任务三:认知网络客服岗位
目的及要求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a2bb764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00.png)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日常的社交娱乐到重要的商业交易,从便捷的在线学习到关键的政务服务,网络几乎无处不在。
然而,伴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网络攻击、数据泄露、恶意软件等威胁如同阴影般笼罩着我们的网络世界,给个人、企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风险。
为了应对这些威胁,保障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构建一个强大而有效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至关重要。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就像是一座城堡的防御系统,它由多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共同协作来保护网络免受各种威胁。
这一体系结构涵盖了从硬件设备到软件应用,从网络协议到用户行为等多个层面。
在硬件层面,网络安全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等设备。
防火墙就像是城堡的大门,它能够控制网络流量的进出,根据预设的规则允许或拒绝特定的数据包。
入侵检测系统和入侵防御系统则如同城堡中的巡逻卫士,时刻监视着网络中的异常活动,一旦发现可疑的入侵行为,立即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软件层面的网络安全主要涉及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的安全设置和更新。
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就像城堡中的各种房间和设施,如果存在漏洞未及时修复,就可能被攻击者利用,从而突破防线。
因此,及时安装安全补丁、更新软件版本是保障软件安全的关键。
网络协议的安全性也是网络安全体系结构中的重要一环。
例如,HTTPS 协议通过加密数据传输,确保在网络上传输的信息不被窃取和篡改。
IPSec 协议则为网络层提供了加密和认证服务,增强了网络通信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用户行为管理在网络安全中同样不可忽视。
员工和用户的安全意识往往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如果用户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使用弱密码或者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进行操作,都可能给网络带来潜在的风险。
因此,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制定严格的用户行为准则,能够有效地降低因人为因素导致的网络安全事故。
此外,数据加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05c14fa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7.png)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网络安全是当前互联网发展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了保护网络系统免受各种网络威胁的侵害,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是非常必要的。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是指通过设计和建立一系列组件和机制,以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并对其中的关键要素进行详细说明。
概述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保护体系,以便有效地预防、检测和应对各种网络威胁和攻击。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边界安全、内部安全、数据安全、安全管理和监控。
边界安全边界安全是网络安全体系结构中的首要工作。
它通过建立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等技术手段,保护网络系统与外界的安全隔离。
防火墙是边界安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可以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对外部入侵进行过滤和拦截。
内部安全除了防止外部攻击,网络安全体系结构还需要关注内部的安全问题。
内部安全主要是指对内部用户或员工的行为进行监控和控制,以防止内部人员的滥用和不当行为。
这可以通过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等机制来实现。
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是网络安全体系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涉及到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可以采用加密、备份、数据压缩等手段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同时,通过实施访问控制、数据审计等措施,可以防止数据的泄露和滥用。
安全管理网络安全体系结构还需要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
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人员安全培训、安全策略制定与执行、紧急响应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确保网络安全体系的稳定运行。
安全监控安全监控是保证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施网络监测、日志审计、漏洞扫描等措施,可以对网络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响应网络威胁和攻击。
当然,在安全监控方面,还可以引入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监控的准确性和效果。
总结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是构建安全可靠的网络系统的关键。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8a55053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7.png)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网络免受各种网络攻击的威胁,建立一个有效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重要性,并介绍几种常见的网络安全措施。
一、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重要性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是一种旨在保护网络系统免受未经授权访问、数据泄露和恶意软件等威胁的框架。
它由多个层次和组件组成,涵盖了网络硬件、软件和人员。
以下是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重要性:1.维护数据的保密性:网络安全体系结构通过使用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策略,确保敏感数据只能被授权人员访问,从而保护数据的保密性。
2.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网络安全体系结构通过使用完整性检查、数字签名等技术,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或损坏,从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3.确保系统可用性:网络安全体系结构采取措施,以应对各种网络攻击和故障,确保网络和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服务的可用性。
4.防御网络攻击:网络安全体系结构通过堡垒机制、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预防和检测网络攻击,保护网络免受攻击者的入侵。
二、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应该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网络边界安全:网络边界安全是指通过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保护网络免受外部攻击的威胁。
它可以监控网络流量,并过滤和阻止潜在的攻击。
2.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的基础。
它通过使用密码、数字证书等技术,确保只有经过身份验证的用户可以访问受保护的资源。
3.数据加密和解密:数据加密和解密是保护数据机密性的重要手段。
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解密和读取加密的数据,从而防止敏感信息泄露。
4.威胁监测和响应:威胁监测和响应是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威胁的关键。
它通过使用入侵检测系统和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系统,快速检测和响应网络攻击。
5.安全培训和意识:安全培训和意识是网络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通过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高他们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认识,减少内部人员的安全漏洞。
校园网络安全体系架构搭建的技防策略研究
![校园网络安全体系架构搭建的技防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a3089f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1a.png)
52Internet Technology互联网+技术校园网络安全需求分析是设计校园网络安全体系架构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需要全面地了解和分析学校的网络规模、拓扑结构、应用特点和风险状况。
其次,需要明确校园网络安全的主要需求,包括防御对外攻击、监测和防范内部威胁,以及网络设备和应用的安全管理等。
最后,需要结合法规政策和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需求的优先级排序,以指导后续的安全架构设计。
(三)校园网络安全体系架构设计原则校园网络安全体系架构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学校的网络规模和需求、风险因素和法规政策等多个因素。
通过分层架构、防御深度、统一管理、教育培训和安全审计等原则的引导,能够构建一个安全可靠、高效可控的校园网络安全体系架构,为学校的网络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分层架构原则。
根据校园网络的功能特点,将网络划分为不同层次,如边界层、核心层、接入层等,并针对不同层次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和措施。
分层架构能够隔离风险,提高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防御深度原则。
采用多层防御策略,包括网络设备的入侵检测和防护、终端设备安全防范、应用程序的漏洞修复等。
通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反病毒软件等多种技术手段,形成多重安全防线,提高网络安全的可靠性。
统一管理原则。
通过集中管理和监控校园网络,实现对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和人员的统一管理,包括制定安全政策和管理规范、实施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及时对网络设备进行升级和补丁管理等。
统一管理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管理成本。
教育培训原则。
通过对师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和培校园网络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学习、教学和信息交流的主要平台。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校园网络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安全威胁。
黑客攻击、数据泄露和恶意软件造成的损失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校园网络安全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一、技防策略在校园网络安全中的作用和意义技防策略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和安全管理措施来保障网络安全。
铁路通信网网络安全体系架构研究
![铁路通信网网络安全体系架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8039db2a45177232e60a201.png)
铁路通信网网络安全体系架构研究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铁路通信网的整体网络安全防控能力,确保网络安全,对铁路通信网所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进行了分析;结合铁路通信业务运用及维护管理特点,从管理、运维、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铁路通信网网络安全体系架构,为未来全面开展铁路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通信网络;网络安全;安全体系;安全威胁一、安全分析1.1威胁来源分析铁路通信网络安全威胁的来源,可以为铁路通信网络安全建设提供参考。
了解攻击者的动机、能力和手段,可以进行更有效的防护。
随着技术和时代的发展,攻击者的身份和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早期的“电话飞客”、“脚本小子”和“网络极客”,发展到现在训练有素、高度专业化和合作化的黑客组织,并且以巨大的经济利益或政治需求为驱动,对我国关键基础设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1.1.1外部来源1.国家资助的黑客行为。
可利用资源十分丰富,具有高度的隐蔽性、持续性和技术性,攻击者常常利用“零日漏洞”,越过现有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并且善于结合“社会工程”和间谍手段达到目的。
虽然我国铁路通信网络作为专网运营,但仍要注意对境外连接铁路或跨疆域铁路的安全防护。
2.网络犯罪组织。
往往以经济利益为驱动,虽然也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但对目标攻击的持续性相比于国家资助的黑客行为较差。
如果攻击成本较高,则攻击者会自动转向其他目标。
1.1.2内部来源内部工作人员可能因为经济利益等原因对铁路通信网络构成威胁。
我国铁路通信网络规模庞大,网络设备安全管理十分复杂,目前铁路通信网络的安全审计、设备监控和网络安全管理手段尚未完善,面临内部工作人员误操作、违规操作、越权非法访问和敏感数据泄露等风险。
1.2威胁手段传统安全威胁手段包括病毒、木马、蠕虫、间谍软件、僵尸网络、程序漏洞、人为失误(配置错误、弱口令等)、社会工程攻击和物理攻击等。
近年来,APT(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下面从攻击链的角度对APT攻击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网络internet 用户数量的迅猛增长,网络信息的安全已面临日益严重的威胁,而有关安全的侦测与防范手段尚不健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国家安全部门计算机系统的攻击已构成对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
本文详细讨论了基于防火墙的internet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结构,并指出了防火墙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安全体系结构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防火墙安全体系结构
一般对网络安全,目前主要采用防火墙为主的体系结构,欲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安全,应将重点放在加强自身网络的健壮性与安全性方面。
安全体系结构的设计基于现有的数据处理dp基础设施的规定,比如在操作系统、网络拓扑学、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以及外部数据链路、通信协议等基础上,应针对每项的安全寻找解决方案,将这些方案归纳起来,即建立起防火墙体系结构与详细的安全系统规范。
一.基于防火墙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结构
1.防火墙的定义
“防火墙系统”为网络组成部件,用于连接内部与外部、专用网络与公用网络,比如internet 的连接部件。
防火墙系统能保障网络用户最低风险地访问公用网络,同时,也保护专用网络免遭外部攻击。
欲做到这一点,防火墙必须是外部进入专用网络的唯一通道。
根据用户的服务需要,保证一定的安全系数,防火墙系统通常
由许多软件与硬件构成。
2.防火墙的主要设计特征
防火墙系统是外部网络与内部网络(需受保护)之间的物理与逻辑界面。
从外部来看,防火墙借助于不同的传输接口打开了进入内部网络的通道,比如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络)线、modem (调制解调器)线、x25线/帧中继线以及专用线等通信接口支配着控制装置,允许内部与外部网络之间建立连接。
完成上述功能的系统被称为访问控制系统。
目前使用的防火墙构件,可分成信息包过滤器、线路中继器及应用网关三种不同的访问控制系统,它们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在一起共同使用。
信息包过滤器是根据发/收地址、协议、协议端口以及用户定义的位特征码等属性来过滤信息包。
采用基于线路中继器的防火墙部件确实能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线路中继器能够保证用户安全使用基于tcp/ ip 通信协议上的应用软件,比如www、gopher 、telnet 等,而不需要传送协议层上的任何指令。
也就是说,线路中继器作为相关协议的代理,所有输入的连接在此结束,并被重新组成相对应的输出。
该系统的缺陷是,在使用线路中继器工作之前,必须修改客户的应用软件。
应用网关比线路中继器更前进一步。
它允许人们使用应用软件,而不允许通信链路穿过协议层上的防火墙系统。
就涉及到的客户软件而言,其作用更像从事有关业务的服务器系统,而不需要修改客户系统。
3.防火墙系统的体系结构
信息包过滤器系统能够检查数据包是否违反标准,并决定其是否被传递。
原则上,信息包过滤器处于本地网与internet 之间,用于建立链路,只要配置正确,该过滤器将成为抵御外部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信息包过滤器由路由器或配置相应软件的计算机系统实现,是一种专用网络部件,它同其它系统(防御性主机、筛选性网络等)一起共同提高网络的自我保护能力。
因路由器在网络协议层中具有过滤器与转发器的功能,所以也可作为防火墙使用。
信息流不仅能根据协议地址(广播、站组或主机地址),而且能按照高层协议(与采用的模型有关)参数进行过滤。
对于internet 协议路由器,正是由tcp 或udp 协议端口完成过滤,输入过滤以防止地址欺骗、区分t cp 的发送与应答信息包以及变换过滤条件—“路由器访问表”。
在构造信息包过滤器之前,首先应明确各客户允许享受的服务级别,接着需了解采用怎样的过滤方法实现既定方针,最后必须将过滤的需求要点按所采用的路由器或过滤软件可识别的句法形式输入。
信息包过滤器的设计相当复杂,尤其位于主干网中的信息包过滤器的设计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cert 协作中心建议对tft p(普通文件传输协议)、windows、ftp、udp 以及碎片ip 信息包装服务进行过滤。
信息包过滤器防火墙可采用各种配置结构。
4.防火墙系统的控制与监视
与访问控制一样,防火墙系统的工作就是监视不寻常事件的发生,并及时报警给系统管理员,这需利用特殊的控制与监视软件完
成。
监控系统应具备以下特点:显示用户与服务器的连接、当启动安全功能时给出显示、有反复企图通过防火墙系统的情况时给出显示。
防火墙系统上必须安装控制与监视系统以及工作记录文件,以阻止未授权的访问,但决定监控系统有效程度的主要因素取决于监控软件的配置是否合理。
在工作日志中选择记录的事件非常重要,若没有仔细选择,随意记录,用不了多久,防火墙系统的工作记录就会占用上百万字节。
但选择需存储的事件比较困难,很难事先预料究竟哪些事件将会对安全破坏行为的分析有用。
防火墙系统的另一工作就是一直连续不断地监视自身文件系统的完整性,以实现自我保护。
它们利用特殊的软件如“tripwire”完成此工作。
该特殊软件可对选择的文件产生特殊的校验和(即文件的特征)。
被监视文件的任何修改都能被立刻识别出来。
二.防火墙系统的局限性与未来发展趋势
1.防火墙系统的局限性
防火墙的所有作用在于监视osi 2 层与7 层之间网络的活动状况,既不能阻止内部应用软件所携带数据的传递,也不能保护网络免受病毒或其它方式(协议欺骗式)的攻击。
另外防火墙对于内部计算机系统未授权的物理攻击,也不能提供安全保证。
欲阻止这些攻击,需要:无漏洞的访问控制系统、确实真正保护关键性部件、以光纤代替铜导线(尤其是采用共享媒介技术,比如以太网与令牌环网)、高度机密数据在发送前应加密。
2.防火墙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计算机安全的基础研究力图将专家系统与防火墙系统体系结构相结合。
其目的在于采用神经网络、判定树之类的智能手段来辨认“黑客”,以抵抗不断变化的攻击方法与新的安全漏洞。
这种智能化的防火墙系统目前已处于试验阶段,预计到下一阶段将成为现实。
防火墙系统能以怎样的程度覆盖整个网络的结论目前还无法断言。
然而随着计算机功能的日益强大与传输带宽的不断加宽,计算机系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它不仅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而且具有强有力的认证与加密机制,每个系统都将装备自己的防火墙与严密有效的攻击分析检测工具,使攻击者无法得逞,从而使网络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百分之百的安全。
三.结语
计算机的迅速应用就注定了计算机安全也将成为一个大的课题。
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internet 网络安全的体系构造,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反攻击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安全的体系结构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健壮。
我们胜利油田测井公司信息档案中心的计算机安全系统也一定会更加完善,跟上领先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兵王立松.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2 (07).
[2]古利勇黄元飞罗万伯络安全运行管理平台体系结构研究[j].电信科学 200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