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 化学海洋学(海洋化学) 课程大纲

合集下载

《化学海洋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化学海洋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化学海洋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一、课程简介《化学海洋学》是海洋与环境学院海洋科学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也是专业核心课。

主要针对高年级本科生,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战性”。

作为海洋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化学海洋学利用化学的原理和技术,研究复杂的世界海洋,为海洋化学资源综合利用及解决海洋环境问题提供理论基础,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二、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教学特色与创新针对海洋科学专业人数较少的特点,采用“小班授课、逐一辅导”的教学模式,切实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夯实专业基础,增强学生自信心,同时,与学生建立紧密联系,多角度鼓励和引导学生。

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用“海洋精神”滋养学生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向海图强,建设海洋强国”的爱国之情与强国之志,增强学生的“海洋使命”责任担当。

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为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课程紧密结合海洋学科发展史、国家战略和方针政策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思政内容融入课程讲授中,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相关的方针政策,海洋科学与国家战略、人民生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以及中国海洋建设发展成就,树立海洋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海洋强国”建设的专业人才。

(一)以榜样力量激励学生砥砺前行讲解中国海洋科学的发展简史及在海洋强国建设中迈出的坚实步伐,挖掘国内和本校知名学者的在化学海洋学发展中所做出的伟大成就。

如在绪论介绍化学海洋学发展历史过程中引入李法西、陈镇东、张正斌、吴瑜端等老一辈科学家对我国化学海洋学建立及发展的伟大贡献,详细介绍我校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军老师参与的国际合作计划、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及其在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中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砥砺前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培养学生找准奋斗目标,坚定建设海洋强国的远大志向。

(二)以课后辅导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任课老师通过社交软件与学生建立联系,提供学生与老师沟通的畅通渠道,可实现逐一辅导,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知识吸收效率。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学I 课程日历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学I 课程日历
中国海洋大学__2012_学年春季学期本科课程教学日历
单 位:(盖章)
教师姓名:__王秀芹__职称:__教授_;课程名称:___海洋学I___,学时_64__,学分4。
周次
起止时间
讲授内容(章、节题目等)
授课方式
学时
第一周
3月1日至3月4日
第一章 绪论
§1 海洋学研究内容 §2 海洋学研究意义
§3海洋学研究方法 §4海洋学研究发展史
制图练习
多媒体
2
第七周
4月9日至4月15日
第六章大气环流
§1大气环流§2 主要天气系统
多媒体
4
第八周
4月16日至4月22日
第七章海洋环流与水团
§1概述 §2 海流的成因 §3地转流§4风海流
多媒体
4
第九周
4月23日至4月29日
§5 惯性流 §6世界大洋环流和水团结构
多媒体
4
第十周
4月30日至5月6日
§4潮汐理论
多媒体
4
第十四周
5月28日至6月3日
§4潮汐理论 §5 中国海潮汐§6观测手段、预报方法及应用§7风暴潮
多媒体
4
第十五周
6月4日至6月10日
第十章 海水混合与海洋热盐细结构
§1 海水混合 §2 海洋热盐细结构
第十一章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1气候系统
多媒体
4
第十六周
6月11日至6月17日
第十一章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2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第十二章海洋中的声传播和光现象
§1声波在海洋中的传播
多媒体
4
第十七周
6月18日至6月24日
第十二章海洋中的声传播和光现象

海洋物理化学

海洋物理化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海洋物理化学”是海洋化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海洋化学学科的理论体系,并可指导海洋化学的应用与实践,对海洋化学专业本科生的知识框架搭建具有重要的作用。

该课程内容包括液态水的结构、海水状态方程式、海水热力学基础、离子水化作用、离子-离子相互作、海水中的离子平衡、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Pitzer理论在海水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和海洋中的界面化学作用等,这些内容对于理解海洋化学过程的本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该课程理论性强,属于海洋化学学科的理论核心,需要在海洋化学其他课程已经开设的基础上设立。

对学生基本知识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相关前期课程,并已经对海洋化学学科有了基本知识积累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学习该课程。

2.设计思路:海洋化学是海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例如:海水的组成、海水中物质的分布,存在形式和迁移变化规律,水体和大气的作用,海洋沉积物和间隙水的化学,河口化学,海洋中各种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以及物理海洋,海洋生物和海洋地质等环境因子与海洋化学的关系等。

这些内容对于海洋经济的- 1 -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与海洋科学相关领域的关系也极为密切。

海洋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海洋物理化学就是海洋化学的理论核心,它应用物理化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研究海洋中的化学问题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物理化学的研究范畴很广泛,但其在海洋体系中的应用,目前还受到研究方法、研究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

该课程鉴于目前海洋物理化学的研究深度,重点讨论海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海水体系的物理化学问题,即海水的物理化学,对于涉及到海洋体系的其它一些重要的界面,如海洋——陆地界面,海洋——大气界面,海洋——悬浮颗粒物界面,海洋——生物界面等,在本书中只做简单介绍。

海洋化学

海洋化学

专业名称:海洋化学课程编号:S0901000707001 课程名称:化学海洋学课程英文名称:Chemical Oceanography学分: 6 总学时:108课程性质: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海洋化学/环境科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在海洋不同区域化学元素的分布和周转、不同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通量的影响、稳定与放射性同位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食物网、生源要素的循环和生物标志物、沉积过程的地球化学问题等等。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相关文献与组织讨论,从而对基本知识、前沿技术有深入的理解。

考核方式及要求:闭卷与开卷考试结合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与普通海洋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lero F.J.:Chemical Oceanography (2nd Edition). CRC Press, Roca Raton,1996。

2.Chester R.:Marine Geochemistry 2nd Edition). Blackwell Science, Oxford, 2000.3.赵其渊(主编):海洋地球化学。

地质出版社,北京,1989。

4.郭锦宝(主编):化学海洋学。

厦门大学出版社,厦门,1997。

填写人:张经审核人:课程编号:S09010007070034 课程名称:高等仪器分析及实验课程英文名称:Instrumental Analysis and Practice学分: 5 总学时:90课程性质: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海洋化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气相色谱与色-质连用、稳定同位素质谱、高分辨率发射光谱-质谱、流式细胞计、原子吸收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环境磁学测量仪器、分子荧光、放射性同位素测量等等;其中2/3的学时安排为实验内容,1/3的学时为授课学时。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亲自做仪器分析实验,从而提高研究工作所需的实验技能。

海水分析实验-20200831-郎印海

海水分析实验-20200831-郎印海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本课程将介绍海洋污染物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海水pH、总碱度、盐度、石油类、可溶性磷酸盐以及悬浮物的测定方法。

通过课程学习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素养。

This course will introduce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arine pollutants, analysis techniques and data processing. Topics will include the analysis methods of seawater pH, total alkalinity, salinity, petroleum, dissolved phosphate and suspended matter. It builds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learn subsequen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 and to improve comprehensive ability.2.设计思路:海水环境相对于地表水环境有着高离子强度、分析物浓度低、取样困难的特点,其前处理与分析方法也有其独特性。

本课程为配合海水分析理论课程开设的实验课,课程选取的实验分别在不同方面体现了了海水分析的特点,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常用海洋化学指标的分析方法,深化对海水分析的理论认识。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4 -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环境监测、仪器分析;并行课程:海水分析;后置课程:出海实习二、课程目标学生将掌握海洋环境化学及海洋污染等常规调查项目的分析原理、测试方法及数据处理,加深对海水样品分析测定操作要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研究素质。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化学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 理学 专业代码 070301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从2013级本科生开始执行)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人文和科学素质,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掌握化学和海洋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受到良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初步训练,能胜任化学、海洋化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的人才。

毕业生可到科研部门、高等或中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可到厂矿企事业、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研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可继续攻读化学、海洋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含应用化学和海洋化学两个方向。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在学好数学、物理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化学和海洋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及化学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3.了解化学、海洋化学某些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海洋化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4.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了解国家关于科学研究、化学相关产业的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5.具有获取有关专业信息的能力,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6.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能自主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改进,能够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讨论、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交流能力。

三、支撑学科应用化学方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海洋化学方向:化学四、核心课程应用化学方向:无机化学I、分析化学I(含仪器分析I)、有机化学I、物理化学I(含结构化学)海洋化学方向:无机化学I、分析化学I(含仪器分析I)、有机化学I、物理化学I、化学海洋学五、特色课程应用化学方向:海洋资源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实验、专业实习海洋化学方向:化学海洋学、海水分析化学、海洋物理化学、专业实习六、实践环节必修实践环节应用化学方向:1. 无机化学实验 I 96课时/3学分 7.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1和2) 80课时/2.5学分2. 分析化学实验 I 64课时/2学分 8. 化工原理实验 II 32课时/1学分3. 有机化学实验 I 128课时/4学分 9. 认识实习 1周/1学分4. 物理化学实验 I 128课时/4学分 10. 专业实习 4周/4学分5. 仪器分析实验 I 64课时/2学分 11. 毕业论文 16周/12学分6. 大学物理实验 III 96课时/3学分 12. 创新创业教育 /2学分海洋化学方向:1. 无机化学实验 I 96课时/3学分 7. 海水分析化学实验 54课时/1.5学分2. 分析化学实验 I 64课时/2学分 8. 化学海洋学实验 36课时/1学分3. 有机化学实验 I 128课时/4学分 9. 认识实习 1周/1学分4. 物理化学实验 I 128课时/4学分 10. 专业实习 4周/4学分5. 仪器分析实验 I 64课时/2学分 11. 毕业论文 16周/12学分6. 大学物理实验 III 96课时/3学分 12. 创新创业教育 /2学分选修实践环节应用化学方向:海水分析化学实验 48课时/1.5学分海洋化学方向:1. 海洋化学综合实验 32课时/1学分2. 化工原理实验II 32课时/1学分七、学分分配八、专业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教育层面2.通识教育层面通识教育层面的课程设置参见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一览表。

海水的化学组成(化学海洋学)

海水的化学组成(化学海洋学)
01
钙与其他阳离子不同,它的浓度可能受到固相的溶解与沉淀作用的控制。锶也是这样的!
02
钙在海水中的含量及其分布情况,科学家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在早期的研究中,分析方法多采用草酸盐沉淀法,但分析结果受到锶的干扰,测定值实际上是表示Ca=Ca+Sr,并不是钙的真实含量。
02
结果显示,钠含量(单位为克钠/千克海水)对氯度的平均比值为0.5555。用同一样品进行多次分析确定分析误差,得到一次分析的标准偏差为0.0007。
赖利和德田(1967)采用重量法,即将所有碱金属以硫酸盐形式测定,钾用四苯基硼重量法测定,而后扣除钾,就得到钠的含量。
陈国珍曾测过中国标准海水的Na/C1值,此水采自南黄海,平均值为0.5616。对黄渤海和北黄海的水样测定,渤黄海的Na/C1值为0.5610。
H2和水蒸汽,此为地球的脱气作用。
约40亿年前,大气层中以水蒸气、CO2为主,随着地球的继续冷却,聚集在大气中的水蒸气转化为一场持续几百万年的滂沱大雨,加上带有冰的彗星不断地落在地球上。水蒸气的冷凝及冰的融化形成液态水,水累积在低洼地带,形成海洋。
1
2
3
五、海洋的形成
五、海洋的形成
海洋形成时间: 38亿年前。
自地球上海洋形成起,就进行着蒸发—冷凝构成的水循环。水对其接触的岩石进行风化,岩石变成了碎屑,各种元素溶于水中,由此形成了海水。
01
原始海水组成可视为由0.3 M HCl溶液与岩石接触,溶解Ca、Mg、K、Na、Fe、Al等元素,中和后,Fe、Al等以氢氧化物沉淀,把无机物和有机物沉积到海底。
(2)异常的密度变化
对于中纬度地区水中生物的生存 具有重要意义。当冬季接近的时 候,表层水变冷,密度的增加导 致这些水往深层下沉。此过程不 断连续进行直至水温降低至4℃ 以下,在更低温度的时候,进一 步的冷却使水的密度降低,此时 下沉停止了。如果气温达到 0℃,冰首先在表层形成,并成 为下覆水体与大气冷却的屏障, 延缓深层水的结冰。因此,结冰 是从表层往下进行的。这也就保 护了水中鱼类等生物免于被冻死。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分离与富集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分离与富集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_、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本课程是面向化学类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复杂物质分析中各种常用分离与富集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了解分离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及其趋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设计思路:本课程引导化学专业学生通过掌握各种常用分离与富集方法基本原理与方法来探讨和理解山实际问题所驱动的复杂物料的处理过程。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沉淀与共沉淀、液一液萃取、离子交换分离、物质的挥发、气浮分离、色谱法、膜分离、固相萃取、高效毛细管电泳以及分离方法的选择。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分析化学I、分析化学实验I;后置课程:仪器分析I、仪器分析实验I、海水分析化学。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LI标是引导化学专业学生掌握車要分离方法的原理、特点、适用性,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应用创新能力。

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1)系统地掌握分离科学中常用分离富集方法的基本理论与适用性,熟悉常用分离富集方法的特点,了解分离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及其趋势;(2)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设计复杂物料的分离富集实验方案,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学习要求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主必须:(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测试。

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随堂练习、讨论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定量的阅读文献和背景资料等作业,其中大部分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

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并能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四、教学进度附:各章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第一章概论教学目标:1.掌握分离富集的分类和评价指标;2.了解分离科学的任务、作用和意义;3.了解分离科学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沉淀与共沉淀教学目标:1.掌握常量组分沉淀分离法的分离原理和应用特点;2.掌握痕量组分共沉淀分离富集法的分类和特点,共沉淀剂的性质和特点。

《化学海洋学》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海洋学》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海洋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S15A1002 建议学时:40课程名称:化学海洋学开课学期:春季英文名称:Seawater Desalination 课程学分:2.0适用专业: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海洋化学是海洋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海洋化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及学科基础。

该课程所介绍的知识是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建立化学海洋学概念和观点,学会用化学的观点观察海洋、解释海洋现象。

了解海洋中化学物质的浓度和分布概貌,及形成原因。

二、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绪论化学海洋学的概念、内容、历史、作用与发展趋势等 1学时第一章海水的化学组成 6学时第二章海水中的微量元素 4学时第三章海水中的营养元素 6学时第四章海水中化学物质的存在形态 6学时第五章海水中的有机物及其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 5学时第六章海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质 4学时第七章海洋中的同位素 4学时第八章海水中的溶解气体 4学时三、教学安排及要求1 先修课程: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与普通海洋学2 教学要求:(1) 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相关文献与组织讨论,从而对基本知识、前沿技术有深入的理解。

(2) 应尽可能地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

(3) 本课程可采用授课、讲座和研讨的方式进行讲授。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J.P. 赖利、G. 斯基罗,刘光等译,化学海洋学,V ol.1-10,海洋出版社,1982年8月。

2. Roy Chester,Marine Geochemistry,2nd ed.,2000。

3. Steve Kershaw,Oceanography—An Earth Science Perspective,1st ed.,2000。

4. K. S. Stowe,Ocean Science,JOHN WILEY&SONS,1979。

5. 霍恩著,厦门大学译,海洋化学,6. 堀部纯男,海洋化学,科学出版社,1983,p2017. 冯士笮等,海洋科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无机化学实验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无机化学实验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实验教学是化学专业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主要包括化学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无机化学原理的应用实验、元素重要性质实验、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以及综合训练和与海洋相关的特色实验。

通过本实验课的学习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同时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2.设计思路:本实验课程分层次两学期开设,包括基本操作训练、验证性质及鉴别设计实验、合成与分析综合实验和研究型设计实验。

第一学期的实验主要是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基本规则的学习、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学习使用无机化学常用实验仪器、无机化学基本原理以及综合性训练实验;第二学期主要开设元素性质实验、离子分离鉴定、重要无机化合物制备和性质实验以及综合实验。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与无机化学理论课同期开设,知识存在紧密的联系,两门课程相辅相成,无机化学理论课为实验课的开设提供理论依据,无机化学实验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并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及相关专业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门化学实验课程,学习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等将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 6 -二、课程目标通过无机化学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大量物质变化的第一手感性知识,进一步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以及重要化合物的制备和分离方法;掌握常用仪器设备(如酸度计、离心机、恒温水浴等)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与应用范围;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综合处理科学数据的能力,并不断地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具有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化学海洋学(海洋化学) 第一章 绪论

化学海洋学(海洋化学)  第一章  绪论



海水中常量成分
海水中微量成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海水中气体
海水中营养成分
海水中有机物质
海洋同位素化学
§1-1 化学海洋学的内容和特点
二、化学海洋学的主要内容
中国大百科全书(1987)
Chemical Oceanography
■化学海洋学是研究海洋各部分的化学组成、物质分布、化学性质 和化学过程的科学,是海洋化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Chemical Oceanography
中国大百科全书(1987)
■化学海洋学是研究海洋各部分的化学组成、物质分布、化学性质 和化学过程的科学,是海洋化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一方面通过海洋调查、实验分析和理论方法,研究海洋中物质的 组成、含量分布、输送通量、化学形态和各种化学过程;
另一方面,研究这些化学过程与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和物理海洋等 领域中各种运动过程的关系。
学科体系 (张正斌等, 1999)
C化he学mical Oceanography
海洋化学 化学海洋学
海洋科学
§1-1 化学海洋学的内容和特点
一、“化学海洋学”与“海洋化学”
张正斌(1999 )
■海洋化学是研究海洋及其相邻环 境中发生的一切化学过程和变化。
Chemical Oceanography
Chemical Oceanography
化学海洋学/海洋化学
§1 绪 论
Chemical Oceanography
参考书目:
1. 张正斌,海洋化学,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 郭锦宝,化学海洋学,厦门大学出版社; 3. 陈敏,化学海洋学,海洋出版社(厦门大学)。
Chemical Oceanography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大纲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我校的公共基础课,计划学时为48学时。

本课程是本科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化学实验课,它不仅对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教学有着重要作用,而且是后续化学课及其它与之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科学实验基础。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大致可分为:制备、测试、性质、分析化学及综合设计性实验五大部分,各个部分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2.设计思路:(1)学时安排:本课程选取11个实验,其中5个无机化学实验,5个分析化学实验,每个实验4学时;1个综合设计性实验8学时,共计48学时。

(2)实验内容: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安排实验内容时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适合大一学生的综合设计性实验。

如: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及组分分析这一实验,除了让学生制备出产品,还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自己制备的三草酸合铁(Ⅲ)酸钾产品中草酸根和铁的含量。

通过进行综合设计性实验,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学生安排:实验1人1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每- 4 -个实验。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

并行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后置课程: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

本课程学习效果对并行课程及后续化学课程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1.通过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巩固和加深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

2.学生经过严格的实验训练, 能够规范地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3.通过实验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各类相关化学仪器,掌握无机物的一般制备、分离、提纯及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4.通过实验训练,使学生学会获得可靠而必要的实验数据,正确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的方法,提高对实验现象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逻辑推理,并做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024版(完整版)化学《海洋化学资源》课件

2024版(完整版)化学《海洋化学资源》课件

(完整版)化学《海洋化学资源》课件•海洋化学资源概述•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海洋矿物资源•海水淡化与海水直接利用目录•海洋化学资源的提取与加工技术•海洋化学资源的环境影响与保护01海洋化学资源概述定义海洋化学资源是指海水中所含有的各种化学元素、化合物以及溶解在海水中的气体等,具有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的自然资源。

分类根据化学性质和用途,海洋化学资源可分为盐类资源、海水淡化资源、溴碘资源、镁资源、钾资源、铀资源等。

特点海洋化学资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种类多、品位低等特点。

其中,许多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虽然很低,但总量却非常巨大。

价值海洋化学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

例如,盐类资源是化工原料的重要来源;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溴碘资源可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领域;镁资源可用于制造轻质合金、冶炼金属等;钾资源可用于制造钾肥,提高农作物产量;铀资源可用于核能发电等。

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开发方式目前,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方式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海水提溴、海水提镁、海水提钾等。

其中,海水淡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利用现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建立了海水淡化厂,并实现了商业化运营;同时,溴碘资源的提取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此外,镁资源和钾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02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海水中的主要化学元素常量元素钠(Na)、钾(K)、钙(Ca)、镁(Mg)、硫(S)、氯(Cl)等,是海水中的主要组成元素,以离子或溶解态存在于海水中。

微量元素铁(Fe)、铜(Cu)、锌(Zn)、钴(Co)等,虽然含量较低,但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海水中的溶解氧和营养盐溶解氧海水中溶解的氧气是海洋生物呼吸和有机物氧化分解的必需物质,其含量受到温度、盐度和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化学海洋学实验

化学海洋学实验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化学海洋学实验”是“化学海洋学”课程的实践环节,结合“海水分析化学”、和“海洋物理化学”等理论课程,对海洋中的各种理论和现象,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手段,在实验室中进行验证和探索。

该实验课可以依托理论课存在,又能作为独立的课程设置。

旨在使学生了解化学海洋学的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初步掌握海洋中化学成分的存在形式、存在形态以及海洋中有关化学平衡、化学过程和化学特征的实验研究方法,并对化学海洋学实验研究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局限性有直接认识和亲身体验。

2.设计思路:化学海洋学是海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例如:海水的组成、海水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和迁移变化规律,水体和大气的作用,海洋沉积物和间隙水的化学,河口化学,海洋中各种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以及物理海洋,海洋生物和海洋地质等环境因子与海洋化学的关系等。

这些内容对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与海洋科学相关领域的关系也极为密切。

海洋中的化学反应、热力学平衡和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形态等内容是研究海洋化学- 5 -的基础,如何研究这些内容是海洋化学工作者需要首先考虑的。

化学海洋学实验就是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的实践课程,该课程围绕海洋化学普遍关心的问题,与理论课程紧密结合,设计了一系列操作性强的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海洋科学研究的兴趣。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无机化学I、分析化学I、仪器分析I、海洋学、海水分析化学、化学海洋学等。

其中,该课程的理论课程主要是“化学海洋学”,是该课程理论内容的验证和探索,但其他先修课程是该实验课程的基础。

化学海洋学理论课和实验课跟以上所有课程一起,组成了海洋化学本科生完整的知识构架。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化学海洋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一些复杂的理论和过程进行验证和探索,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对海洋化学的科研兴趣;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兼顾独立工作能力,充分利用理论知识和动力过程,增强对海洋化学体系的立体化了解。

化工导论大纲

化工导论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现代化丄导论》课程是为化工类及相近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了解现代化匸概貌及其工程与技术基础的导论性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系统介绍了化工的传统领域及新兴领域的基础知识、典型生产过程及发展的方向,化工的专业技术基础;还对绿色化学与化工在全球的兴起,传统化工向绿色化、精细化、高科技化的现代化工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化工高等教育改革进行了介绍。

2.设计思路: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并结合同学们的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认知等来开展课堂讨论。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教学内容涉及知识面广,在学习此课程之前,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工程认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等基础课知识,例如《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等。

二、课程目标《化工导论》是一门概述性课程,是对化工领域各专业的综合性介绍。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增进学生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和化工领域的认识,了解化工的传统领域及新兴领域的基础知识、典型生产过程及发展方向,激发学生对化工专业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典型化工案例的分析,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要求本课程可安排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大学物理和物理化学课程之后进行;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和化学工业的概念以及与化工领域相关的生产过程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内容第1章绪论(1学时)1.1化工概述1.2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3化学工业发展史第2章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科学基础(1学时)介绍“化学工程”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和种类,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和化工过程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2.1化学工程的产生和发展2.2化工过程、过程单元和单元操作2.3化学工程的主要内容2.4化学工程进展的主要特征第3章无机化工(1学时)介绍无机化工的特点、原料、产品、典型产品的生产工艺。

3.1无机化工的特点3.2无机化工原料3.3无机化I-产品3.4典型无机产品的生产工艺3.5无机化工的发展第4章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2学时)介绍石油炼制、石油炷类裂解制烯炷、芳桂的生产、石油化工系列产品、典型石化产品的生产工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中国海洋大学化学海洋学(海洋化学)课程大纲(Chemical Oceanography)【开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模块】专业知识【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必修【学时数】64 (理论64 实践)【学分数】 4一、课程描述本课程大纲根据201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

(一)教学对象面向化学(海洋化学)国家理科基地3年级本科生开设。

也可作为化学(应用化学方向)、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等专业本科生选修课程。

(二)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1.教学目标通过课堂讲授和讨论,结合《化学海洋学实验》、《海洋学和海洋化学专业实习》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海洋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海洋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性质、特点、存在形式、分布、迁移变化规律以及相关研究方法等内容。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海洋化学研究需综合考虑的因素以及与物理海洋学、生物海洋学和海洋地质学等其它海洋分支学科的联系,了解当前海洋化学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了解与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为学习其它海洋化学专业课程和将来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修读要求化学海洋学是化学与海洋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研究海洋各部分的化学组成、物质分布、化学性质和化学过程的科学,是化学(海洋化学)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

学生应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上)和海水分析化学、海洋学II的理论知识,掌握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上)和海水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三)先修课程海洋学II。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主要内容1.1 化学海洋学的内容和特点1.2 化学海洋学的历史与发展1.3 化学海洋学的研究意义和作用2.教学要求理解化学海洋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了解海洋化学的历史与发展,及其研究意义和作用。

第二章海洋的形成和海水的组成1.主要内容2.1 海洋的形成与海水化学组成的演化2.2 海洋中元素的平衡和元素逗留时间2.3 海洋中元素的分布2.教学要求了解地球起源、海洋形成与海水化学组成的演化,理解海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平衡,掌握元素逗留时间的概念,掌握海洋中元素保守性与非保守性以及混合过程中元素的行为,掌握海洋中元素分布类型和描述方法。

第三章海洋中的常量元素1.主要内容3.1 海洋主要成分和海水组成恒定性3.2 海水盐度和氯度3.3 海水主要成分的存在形式3.4海水碳酸盐体系2.教学要求掌握海水主要成分的性质、特点和盐度、氯度的概念,掌握海水中离子缔合作用、主要成分存在形式与海水化学模型。

掌握海水碳酸盐体系的基本参数、化学平衡与计算法,掌握大洋海水碳酸盐体系的分布变化规律,掌握碳酸钙沉淀-溶解平衡过程特点。

第四章海水中的溶解气体1.主要内容4.1海水中气体的溶解度4.2 气体在海-空界面间的交换4.3 海洋中的溶解氧4.4 海洋中的非活性气体4.5 海水中的痕量活性气体2.教学要求掌握海水中气体溶解度的概念,理解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掌握气体在海-空界面间的交换模式和影响因素,掌握海水中溶解氧的分布和变化过程,理解海水中非活性气体、痕量活性气体行为与分布特点。

第五章海洋中的营养盐1.主要内容5.1 海洋中的磷5.2 海洋中的无机氮化物5.3 海洋中的硅5.4 海洋中营养盐的垂直循环5.5 富营养化与赤潮(选读)2.教学要求掌握海洋中营养盐(磷、氮和硅)的性质、特点、分布特征,理解营养盐的形态转化规律、影响因素以及化学计量关系,理解营养盐垂直循环与模型描述。

第六章海洋中的微量元素1.主要内容6.1 微量元素的来源、含量和分布类型6.2 海洋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形式氧化-还原平衡微量金属络合物微量元素的存在形式和形态6.3 海洋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2.教学要求掌握海洋中微(痕)量元素的来源、性质、分布和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理解海水中氧化-还原作用、配位化合作用及其对微量元素存在形式的影响,理解微量元素的环境与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第七章海洋中的有机物和海洋生产力1.主要内容7.1 海洋中有机物的组成7.2 海洋中的有机碳7.3 海洋生产力2.教学要求理解海洋有机物来源、组成分类和特点,掌握海洋有机碳(氮、磷)的组成、分布与变化,掌握海洋生产力的概念,理解海洋生产力的测定方法、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

第八章海洋中的同位素1.主要内容8.1 海洋中的稳定同位素8.2 海洋中的放射性核素8.3 海洋生产力测定中的同位素方法2.教学要求了解海洋中同位素的分类。

掌握同位素分馏的概念和稳定同位素在海洋中的应用。

掌握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体系及天然和人工放射性核素和在海洋研究中的应用。

第九章海洋化学有原理、模型理论和物质循环1.主要内容9.1 海洋化学若干原理9.2 海洋化学模型和元素存在形式9.3 海洋化学中的界面作用9.4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全球变化2.教学要求理解海洋中“四大界面”的有关化学过程及重要性,理解海洋中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式及重要性,掌握生物泵的概念和意义。

了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第十章海洋化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1.主要内容10.1 海洋化学资源及其利用10.2 海洋门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2.教学要求了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64 学时,分配见下表。

化学海洋学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注:1.“实践环节”与“课外实践”其见后附《化学海洋学实验》和《海洋学和海洋化学专业实习》大纲。

2.第三章包含海水碳酸盐体系作为第4节,学时较多。

四、考核方式及评价体系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2.评价体系: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80%。

五、选用教材及必读参考书1.选用教材张正斌.海洋化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2.主要参考书Sverdrup, H.U., Johnson, M.W., Fleming, R.H. The Oceans.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1942.W.S. 布罗克著,刘光等译.化学海洋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J.P. 赖利等主编,刘光,崔清晨等译.化学海洋学(1、2、8卷).北京:海洋出版社,1982-1992.Broecker, W.S., Peng T.-H. Tracers in the Sea. (New York: Lamont-Doherty Geological Observatory,) Palisades: Eldigio Press, 1982.Stumm, W, Morgan J.J. Aquatic Chemistry, 3rd ed. Wiley-Interscience, NewYork, 1996.Millero, F.J. Chemical Oceanography, 3rd ed. Boca Raton: CRC Press, 2005.Libes, S.M. An Introduction to Marine Biogeochemistry, 2nd ed. Amsterdam: Academic Press, 2009.陈敏.化学海洋学.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六、撰写小组成员:李铁、刘春颖撰写时间:2012年3月20日七、审核人:姬泓巍、任景玲八、院(系)学术委员会签章附件3:中国海洋大学化学海洋学实验课程大纲(实验课程)(Chemical Oceanography Experiment)【开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模块】专业知识【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必修【学时数】36 【学分数】 1一、课程描述本实验课程大纲根据201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

1、适用专业:化学(海洋化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2、实验的任务、性质与目标化学海洋学实验是《化学海洋学》课程的实践环节,在学习《海洋学II》和《海水分析化学》基础上,利用物理化学实验和仪器分析实验等综合手段,根据《化学海洋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开设实验。

本实验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化学海洋学的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初步掌握海洋中化学成分的存在形式、存在形态以及海洋中有关化学平衡、化学过程和化学特征的实验研究方法,并对化学海洋学实验研究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局限性有直接认识和亲身体验。

3、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课程采用实验室内实验的方法。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要求的所有实验,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进行系统的数据分析并总结讨论,以实验报告的形式上交实验成果。

4、先修课程:海水分析化学实验。

二、实验内容备注:1.实验项目名称:能全面反映实验的基本内容。

课程内实验项目须与课程教学大纲中的实验项目名称保持一致。

2.实验类型:技能训练性、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实验。

3.实验要求:填必做或选做。

三、实验报告要求写清楚实验要求、实验原理、实验结构、数据处理和分析讨论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要求字迹清晰,行文调理,数据可靠,分析合理。

四、考核方式与评价指标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包括日常考核和操作考核)和实验报告成绩,二者各占50%,总成绩以分数的形式给出。

五、实验课的配套教材、讲义与指导书实验讲义:《化学海洋学实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团队编(已立项出版)。

主要参考书:1.J. P. 赖利等主编,刘光,崔清晨等译,1982。

化学海洋学(1、2卷),海洋出版社,北京。

2.张正斌主编,2004。

海洋化学。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青岛。

3.Stumm, W., Morgan, S.S., 1996. Aquatic Chemistry, 3r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六、撰写小组成员:谭丽菊,李铁撰写时间:2012年4月10 日七、审核人:姬泓巍、任景玲八、院(系)学术委员会签章附件4: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学和海洋化学专业实习课程大纲(实习课程)(Specialized Practical Training for Oceanography and Marine Chemistry)【开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模块】工作技能【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必修【学时数】 4 周【学分数】 4一、课程描述本课程教学大纲根据201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

1.适用专业:面向化学(海洋化学)国家理科基地3年级本科生开设。

也为化学(应用化学方向)、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等专业本科生选修。

2.教学目标:通过海洋现场观测与调查研究,使学生熟悉并了解海洋调查船的工作环境和海洋现场的工作条件,学习并掌握海洋学和海洋化学观测调查分析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开展海洋观测调查和研究的基本技能,巩固并加深学生对海洋学和海洋化学的专业基础知识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