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公司】多细胞生物的组成

合集下载

济凡生物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细胞保存液说明书

济凡生物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细胞保存液说明书

细胞保存液说明书【产品名称】通用名:细胞保存液【包装规格】1.2mL/管、550μL/管、2mL/管、3mL/管、5mL/管、100mL/瓶、200mL/瓶、1L/瓶、10L/袋【预期用途】用于保存、运输取自人体的细胞,仅用于体外分析检测目的,不用于治疗性用途。

【检验原理】用于在室温下口腔拭子、唾液、漱口水、咽拭子等样本的储存,方便运输。

能保证样本基因组DNA的完整性,满足后续SNP分型、芯片杂交、PCR等各种分子生物学实验的需求。

【主要组成成分】主要由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氯化钠组成。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室温(15-25)℃条件下密闭、干燥保存24个月。

【适用仪器】无【样本要求】适用样本类型:口腔拭子、唾液、漱口水、咽拭子等。

【检验方法】按后续的说明书中[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的解释】通过吸光度比值OD260/OD280来检测核酸纯度:比值介于1.8-2.0之间,可认为核酸的纯度较好;比值小于1.8,表明蛋白杂质较多;比值大于2.0,则表明有部分降解或有提取污染。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后续需要通过试剂盒核酸提取试剂进行检验。

【产品性能指标】1.外观符合技术要求。

2.体积符合技术要求。

3.提取产量符合技术要求。

4.核酸纯度符合技术要求。

【安全事项】避免和眼睛、皮肤接触,一旦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适当考虑必要的医疗措施。

【注意事项】1.不得二次使用。

2.需在室温(15-25)℃条件下密闭、干燥保存。

【标识的解释】标签所用的图形、符号、缩写等内容的解释:1.不得二次使用见图1;2. 查阅使用说明见图2;3. 警告见图3;4. 易碎,小心搬运见图4;5. 怕晒见图5;6. 怕热和辐射见图6;7. 怕雨见图7; 8. 温度极限见图8; 9. 生产日期见图9;10. 有效期见图10; 11.批次代码见图11;13.体外诊断医疗器械见图13;14.制造商见图14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图9 图10 图11 图13 图14【基本信息】生产企业:济凡生物科技(常州)有限公司医疗器械生产备案编号:苏常食药监械生产备20180017号生产企业地址: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长扬路9号E4栋4楼生产企业电话:+86-519-83761557生产企业传真:+86-519-83761557【医疗器械备案凭证编号/产品技术要求编号】苏常械备20180251号【说明书核准及修改日期】2021年07月28日【生产日期及有效日期】见标签。

生物课前知识点总结

生物课前知识点总结

生物课前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它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发育及演化等方面的知识。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体的组成和结构、生物体的功能与特征、生物体的发育与遗传、生物体的进化等方面的知识。

在这里,我将对生物学课前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向大家介绍生物学中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

生物体的组成和结构是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的细胞可以是单细胞生物,也可以是多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比如细菌和酵母菌等;多细胞生物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比如植物、动物和人类等。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等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功能和特征。

生物体的功能与特征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生物体通过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

新陈代谢包括营养代谢、生长代谢、呼吸代谢、排泄代谢和生殖代谢等。

此外,生物体还有其他功能,比如感觉功能、运动功能、调节功能和适应功能等。

生物体的特征包括遗传特征、形态特征、生态特征和进化特征等。

生物体的发育与遗传是生物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生物体的发育包括生殖、生长、发育和衰老等过程。

生物体的遗传包括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和变异等。

遗传物质是DNA,它包含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DNA通过基因和染色体进行传递和表达,同时还会发生变异和重组。

生物体的发育与遗传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生物学的研究重点。

生物体的进化是生物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进化是生物体适应环境而发生的改变和演化。

进化可以是物种的变异、演化和分化,也可以是种群的适应、演变和进化。

进化是生物体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存方式和适应方式,它受到自然选择、性选择、基因漂变等因素的影响。

进化理论是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它对认识生物体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物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上述知识点,并通过实验和案例等教学手段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生物重点知识点

生物重点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二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节细胞1.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生物几乎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完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细胞各部分的特点:1细胞壁是一层透明的薄壁;具有保护和支撑细胞的作用;2细胞膜极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任意的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3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透明黏稠物质;不是静止的,而是不停地流动着,它的流动能够加快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4细胞核近似球体;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5线粒体呈圆柱形;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6叶绿体呈椭圆形;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实现物质的转化;3.细胞分裂及细胞生长过程1细胞分裂定义: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2分裂顺序:细胞核先分为两个→随后细胞质分为两份→最后细胞分为两份;植物细胞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在细胞中央,细胞膜向内凹陷,最后裂为两个;分裂后染色体通过复制数目加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经过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因而生物体也由小长大;第二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4.细胞分化是在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群,这些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做组织;5.植物的主要组织有:输导组织运输功能、保护组织保护、营养组织贮存营养物质、分生组织;6.动物的主要组织功能:上皮组织保护、分泌、结缔组织营养、连接、支持、保护、肌肉组织收缩和舒张、神经组织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7.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和动物体;8.什么是趋性应激性及趋性的意义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9.由单个细胞构成,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的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第三章形形色色的植物第一节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一、植物六大器官的功能;根:固着、支持、贮藏、生殖等功能,最主要的是吸收水和无机盐; 茎:支持、贮藏、营养、生殖、输导水和无机盐还有有机物;叶: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花:进行传粉和受精,发育成果实;果实:保护种子,并贮藏营养物质;种子:是植物传宗接代的工具,发育成新植物体的幼体;二、观察植物:1、变态的概念及意义植物的茎和叶因适应某一特殊环境而改变了它原有的形态、结构,甚至功能,这种变化叫做变态;2、一株植物体上所有根的总和叫做根系;1直根系——主根和侧根区别明显白菜、蒲公英2须根系——主根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狗尾草、小麦变态根:甘薯的贮藏根,玉米的气生根,菟丝子的寄生根;3、茎:基本特征:具有节和节间;变态茎:马铃薯、荸荠的块茎,藕的根状茎,月季的刺茎;4、叶完全叶:叶片、叶柄、托叶变态叶:猪笼草的捕虫叶,豌豆的叶卷须,仙人掌的叶刺;5、花注意:根、茎、叶都有变态现象;原因: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6、根系的分布特点;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既向深处生长,同时又向四周延伸;7、根系对植物体的作用;增大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从土壤中得到充足的水和养料;将植物体牢牢的固着在土壤里;8、植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大面积植树造林能起到保土、固堤、护路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土壤沙化,减少扬尘和沙尘暴的发生;第二节校园植物调查一、草本植物定义: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少的植物;二、木本植物分为:乔木:高大有主干;如:杨树、松、柳等;灌木:低矮无主干;如:大叶黄杨等;三、能说出常见的草本植物,乔木和灌木;草本植物:小麦、玉米、狗尾草、黄瓜、向日葵等;乔木:雪松、杨、柳柏树等;灌木:紫荆、迎春、紫穗槐、黄杨、木槿等;四、植树节是每年的三月十二日;五、进行校园植物调查时,首先要制定周密的方案,然后按照方案有序进行,并注意做好调查记录;六、绿色植物有吸尘、杀菌、消声、调节空气湿度等作用;校园植物好处:带来绿色和清新的空气,营造了清洁、幽静、优美、温馨的学习环境;七、栽培校园植物应选形态优美、颜色鲜艳、易管理、好成活、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种类;第三节藻类植物一、白居易有诗云“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水呈绿色,是藻类植物繁殖的结果;二、海带由固着器根状物、柄、叶状体三部分组成,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三、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植物体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多数生活在水中;四、其他的藻类植物还有马尾藻、鹿角菜、紫菜、石花菜、裙带菜等;五、藻类植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与自然界和人类的密切关系:释放氧、鱼饵、可供食用、可供药用;第四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一、刘禹锡陋室铭云:“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写的是苔藓植物;二、苔藓植物的代表植物为葫芦藓:基部生有假根,起固着作用;长有孢蒴,用孢子繁殖;三、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植物体矮小;具有茎、叶和假根;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四、其他的苔藓植物还有地钱、墙藓;五、苔藓植物是从水生发展到陆生的一类小型植物,它的生长为其他高等植物创造了土壤条件,是植物界的开路先锋;苔藓植物在保持水土、大气污染的检测、医药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六、蕨类植物的代表植物为肾蕨:生活在阴湿的环境,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里有了输导组织;有地下茎、地下根,叶大呈羽状;七、其他的蕨类植物还有卷柏、问荆、贯众、凤尾蕨等;八、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里有了输导组织;靠孢子繁殖后代;大多数蕨类植物生活在比较阴湿的环境里;九、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1、可食用如蕨菜、毛蕨、紫萁等;2、可药用;3、可做饲料如满江红、槐叶萍;4、可用于工业如石松;5、可做空气、土壤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如芒萁、肾蕨;6、供观赏如肾蕨、铁线蕨等;十、煤炭主要是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经漫长的时间、复杂的变化逐渐形成的;十一、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第五节裸子植物一、裸子植物的代表植物为松:叶细长如针,成束成长;表皮外面还有较厚的角质层;有利于降低水分的蒸腾;根系非常发达,大大增加了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面积;球呈塔形,生有鳞,鳞内有种子;花是风媒花;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根、茎、叶发达;能产生种子,种子是裸露的;适应干旱、贫瘠的陆地生活;三、其他的裸子植物还有雪松、水杉、侧柏、银杏、红豆杉等;四、我国是世界上裸子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水杉、银杉、银杏等珍稀裸子植物为我国特有;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五、裸子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1、提供化工和医药产品原料;2、保持水土,防风固沙;3、提供优质木材;4、绿化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少噪声;第六节被子植物一、菜豆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的特点;菜豆的根系为直根系,叶为网状脉,花的基数为5,果实为荚果,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二、双子叶植物的特征,除菜豆外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属于双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根系多是直根系,叶多具网状脉,花的各部分基数为5或4,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举例:菜豆,大豆,向日葵,白菜等;四、小麦、水稻的花有什么特点小麦、水稻的种子和果实各有什么特点答:1小麦和水稻的花小而不显着,花被退化;2小麦和水稻的果实外皮与种子的种皮愈合在一起,不易分离,这样的果实就做颖果;五、小麦或水稻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的特点;小麦的根系是须根系,叶是平行脉,花的基数是3,果实是颖果,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六、单子叶植物的特征,除小麦、水稻外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属于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根系多是须根系,叶多具平行脉,花的基数是3,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举例:玉米,葱,高粱等;七、小麦或水稻的根、叶、花、果实及种子与菜豆的根、叶、花、果实及种子有什么不同点又有什么共同之处八、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九、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地球上最占优势的一个植物类群是被子植物;第七节我国的珍稀植物一、珍稀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珍稀植物中水杉、银杉、银杏、鹅掌楸等属于“孑遗植物”或“活化石植物”;这些植物为研究古植物的起源、分布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材料;对探讨自然历史也有重要意义;珙桐、银杏、鹅掌楸等还是着名的观赏植物;台湾杉、水杉、金钱松、望天树等不仅是优质木材,还是良好的绿化树种;银杏叶对高血压、冠心病有很高的医用价值; 二、银杉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桫椤是一种木本蕨类植物;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珙桐是被子植物,也叫做鸽子树;三、珍稀植物濒危或灭绝的原因:第四纪冰川影响;人为乱砍、乱采、乱伐、乱挖造成的;植物本身的原因造成的发芽率低,生长缓慢;四、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五、保护珍稀植物的措施:法律手段保护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设立珍稀濒危植物的自然保护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人工繁殖育苗工作,使珍稀濒危植物得到快速发展;。

细胞学说的内容要点和意义

细胞学说的内容要点和意义

细胞学说的内容要点和意义1. 细胞学说的概念和历史背景细胞学说是指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这一理论,它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的基础。

细胞学说的形成离不开许多科学家的贡献,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马尔塔·巴鲁鲁斯、罗伯特·胡克和马蒂亚斯·舒莱登等人的研究。

这些科学家通过观察和实验证据,提出了细胞学说的基本原理。

2. 细胞学说的核心内容细胞学说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是单细胞生物,也可以是多细胞生物的构成部分。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场所,包括新陈代谢、遗传信息传递、细胞分裂等。

2.2. 细胞具有自主功能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具有自主功能,能够进行新陈代谢、产生能量、合成蛋白质等。

细胞内有各种细胞器和细胞膜,它们协同工作,完成细胞的各项功能。

2.3. 细胞间有协同合作细胞学说指出,细胞之间通过细胞间连接和细胞信号传递等方式进行协同合作。

细胞可以通过细胞间连接直接交换物质和信息,也可以通过细胞信号传递来调控细胞的功能。

2.4. 细胞具有遗传物质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具有遗传物质,它可以通过遗传物质传递信息。

在细胞中,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它通过复制和传递,使得细胞能够遗传和传递基因信息。

3. 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学说的提出和发展对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3.1. 解释了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的组成和结构,以及细胞的功能。

它使我们能够理解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通过研究细胞,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推动生物学的发展。

3.2. 促进了医学的发展细胞学说的提出和发展促进了医学的进步。

通过研究细胞,我们可以了解细胞的异常状态和疾病的发生机制。

细胞学说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3.3. 为生物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细胞学说为生物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生物学概念细胞与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学概念细胞与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学概念细胞与组织的结构与功能【教案】一、引言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其中细胞和组织是生物学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组织则是由细胞组成的。

本节课将主要介绍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界边界,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它不仅起到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还负责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2. 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内除去细胞核的其他部分,由细胞器和细胞基质组成。

其中,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液泡等,负责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和物质代谢。

而细胞基质则是细胞质内未被细胞器所占据的空间,提供细胞内分子间的交流与运输的场所。

3.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内的重要器官,包含细胞的遗传物质DNA。

它通过控制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来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4. 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的产生器,通过氧化分解有机物来产生ATP 分子,供细胞各种生物化学反应所需能量。

5. 液泡液泡是细胞内的贮水器和贮存物质的结构,可以包含水、离子、有机物等,起到调节细胞内压力和物质平衡的作用。

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1. 上皮组织上皮组织是由上皮细胞构成的,形成了许多层面结构。

它作为身体的保护屏障,能够防止外界物质对身体的侵害,并参与体内外物质交换。

2.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是由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组成的,具有连接、支持和填充的作用,维持组织和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3. 肌肉组织肌肉组织是由肌肉细胞组成的,具有收缩和伸展的能力。

它参与身体的运动和维持内脏器官的功能。

4. 神经组织神经组织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负责接收和传递外部刺激信息,调节和控制身体的各种功能。

四、细胞与组织的互动细胞与组织之间密切协调,形成了人体的生命系统。

细胞通过相互连接和信息交流,组成不同的组织,参与各种生理功能和病理过程。

1. 细胞间的通讯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和配体互作、细胞间的联系和信号分子的释放来进行信息交流,以实现细胞间的调节和协作。

合成生物学生物科技的革命性领域

合成生物学生物科技的革命性领域

合成生物学生物科技的革命性领域合成生物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生物学的许多方面,包括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和生态学。

它主要关注于通过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系统来解决各种科学和工程问题。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为生物科技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使其成为当今科技革命的前沿领域。

合成生物学的概述合成生物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它将生物学与工程学相结合,以实现对生物系统的精确控制和改造。

它以生物体为基础,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对生物体的基因组进行精确的修改,从而实现对生物体的设计和构建。

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从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多细胞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

它不仅关注单个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还关注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态系统的发展。

合成生物学的重要应用合成生物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另一些则仍然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

医学领域合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药物研发、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创新。

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方法,科学家可以设计和构建出能够产生特定药物的微生物菌株,从而实现高效、低成本的药物生产。

此外,合成生物学还可以用于开发新型生物传感器,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

工业领域合成生物学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生物制造和可持续能源的生产。

通过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系统,可以实现高效的生产过程,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合成生物学可以用于生产生物塑料、生物燃料和生物化学品,从而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农业领域合成生物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作物的改良和病虫害的防治。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可以培育出具有抗病虫害、抗干旱和抗盐碱等特性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环境保护领域合成生物学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和生物修复。

通过设计和构建能够降解有害物质和修复受污染土壤的微生物菌株,可以实现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

合成生物学的挑战和前景合成生物学虽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伦理问题。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的主要类群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六章生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常见脊椎动物的类群及代表性的脊椎动物2、熟悉五大类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3、了解每类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殖方式都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2、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归纳能力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能力2、通过对各种生物的认识,了解动物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1、五大类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2、重点了解动物身体特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3、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教学器材准备:鲫鱼(大小不等),镊子,载玻片,放大镜,培养皿,棉花,90%的酒精,水槽、五大类脊椎动物的典型代表动物的模型及部分骨骼标本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一天,小明和小刚在一起讨论有关“鸟”,小明认为“天上飞的动物都是鸟”,而小刚认为“鸟都能在天上飞“你赞同谁的看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讨论后将结果向全班交流。

结论:小明和小刚的观点都不正确。

因为能在天上飞的动物鸟只是占一部分,还有很多会飞的不属于鸟类的动物,例如蜻蜓、蜜蜂、蝙蝠,所以小明的观点不正确,在鸟类中也有一部分是不会飞的,如鸡、鸭、鸵鸟,所以小刚的观点也是不正确的。

探究新知我们吃鱼时会发现,除去肌肉后又一条贯穿整个鱼身体的条状骨骼,出示鱼骨骼标本及其他动物的骨骼标本问: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骨骼标本,能发现什么共同点吗?生:在身体的中央有一根脊柱。

问:大家知道脊柱是由什么组成的吗?生:许多脊椎骨连接组成。

问:谁知道这根脊柱有什么作用?………….解释:脊柱支撑着身体,承受身体的重量,保护了内脏器官等问:所有动物的身体都有脊柱吗?请举例生:不是,比如蜜蜂、蚊子目前自然界中已知的动物大约有200多万种,我们可以依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身体中具有脊椎骨的动物地球上的脊椎动物大约有5万种,可以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将可以分成5大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现在让我们根据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顺序逐一学习。

八年级下册生物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生物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生物必背知识点一、细胞学说1.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包括所有生物,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 细胞的结构由细胞核、质膜、质量、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细胞膜等组成。

3. 细胞的功能包括细胞分裂、能量转换、物质转运、蛋白质合成、细胞分化和细胞分泌等。

二、遗传学1. 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位于染色体上。

2. 一个人的染色体有23对,其中22对是自动体染色体,另一对是性染色体。

3. 遗传物质是DNA,它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双链螺旋结构。

4. DNA的复制是以互补基因配对为基础的。

三、生态学1. 生态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包括物种、群落、生态系统和生态位等概念。

2. 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生物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也可以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3. 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会导致生物种群的减少和灭绝,甚至对人类健康和生存造成影响。

四、微生物学1.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不可见的生物体,它们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有着重要的影响。

2. 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两种类型,它们的结构和染色体特征有所不同。

3. 真菌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种类型,它们的外形和形态也有所不同。

五、植物学1. 植物是生物界中的重要成员,它们具有光合作用、供氧、保护环境等重要作用。

2. 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两大类,它们的形态和生态特征有所不同。

3. 植物的形态结构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部分。

六、动物学1. 动物是生物界中的重要成员,它们具有猎食、捕食、繁殖等重要作用。

2. 动物分为节肢动物、脊椎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等各种类型。

3. 动物的生态和形态特征由其所属的种类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决定。

七、生物科技1. 生物科技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技术手段来生产、改良和利用生物资源的学科。

2. 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发酵技术等,在农业、医药、环保、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生物专题生物工程

生物专题生物工程
内含子 பைடு நூலகம்
启动子
去核的卵母细胞
【解析】(1)因为Ⅳ2的染色体组成可能是XHXH,也可能是XHXhY,所以不能确定,Ⅲ4的基因型为XHY,所以后代女性中没有患病个体。 (2)由图可知第一条带是显性,第二条带是隐性,所以Ⅲ3基因型为XHXh,图解如下: 在III3形成卵细胞过程中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带有基因H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形成XHXH卵细胞,XHXH卵细胞与正常精子结合形成XHXHY受精卵。
XHXh
图解如下:
在Ⅲ3形成卵细胞过程中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带有基因H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细胞同一极,形成XHXH的细胞,XHXH卵细胞及正常精子结合形成XHXHY受精卵
(3)现III3再次怀孕,产前诊断显示胎儿(IV3)细胞的染色体为46,XY;F8基因的PCR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建议III3 。
【2012安徽31】(24分)甲型血友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H对h为显性)。图1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发病史,Ⅲ2和Ⅲ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的非血友病儿子(IV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
(1)根据图1, (填“能”或“不能”)确定IV2两条X染色体的来源;III4及正常女子结婚,推断其女儿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
专题八:选修(生物工程)
【2009安徽4】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 ) A.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C. 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生物科技公司】佛山一中生物竞赛——植物生理学测试题

【生物科技公司】佛山一中生物竞赛——植物生理学测试题

(生物科技行业)佛山一中生物竞赛——植物生理学测试题佛山一中生物竞赛——植物生理学测试题姓名学号班级成绩一、单项选择题(88分)1.绿色植物在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时,多数气孔常开放着,随着光合作用的减弱,越来越多的气孔逐渐关闭。

影响气孔开闭的主要内因是保卫细胞内部的A氧气的浓度B淀粉的浓度C水解酶的浓度D酸碱度(pH值)2.在筛管中运输的有机物主要是A淀粉B蔗糖C脂肪酸D葡萄糖3.绿色植物的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在生理功能上的主要区别是A含有叶绿体B能进行光合作用C能进行呼吸作用D能吸水、失水4.秋天,叶的色素中最易受低温伤害而被破坏的是A叶绿素B叶黄素C花青素D胡萝卜素5.对一株一年生植物进行长度分析。

方法是在不同时间测定几个参数,右图以时间为横轴(X轴),以所得结果按不同比例为纵轴(Y轴)作图所得曲线。

图中A、B、C三条曲线分别代表①茎长度的增长②整株植物鲜重的增长③整株植物干重的变化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②③①6.关于蒸腾作用的意义,以下不正确的是A水分从液体变为气体形式时会吸热,因而蒸腾作用会降低植物体的温度B蒸腾作用会提高叶肉细胞液的浓度,从而逐次向内侧细胞渗透吸水,直至根毛细胞,所以能直接促进水分在植物体内的向上运输C道理同B,蒸腾作用也直接促进了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向上运输D蒸腾作用间接地促进了溶于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向上运输7.植物每消耗1kg水所形成的干物质克数称为A需水量B蒸腾系数C蒸腾强度D蒸腾比率8.水分在植物体内沿导管向上运输的动力是①蒸腾拉力②根压③ATP水解释放的能量④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⑤导管壁的内缩力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④9.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该表皮的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A细胞液的溶质透出细胞B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只允许水进入CK+和NO3-离子进入了液泡D水分和溶质自由地进出细胞10.把体积与浓度相同的葡萄糖和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右图),开始和一段时间后液面情况是A甲高于乙B乙高于甲C先甲高于乙,后已高于甲D先甲低于乙,后乙低于申11.下表资料显示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Ⅰ—Ⅳ四种不同溶液一小时后质量转变的百分率。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
44.由于DNA螺旋酶在所有细菌中都存在,但不存在于人及高等动物细胞内,因此氟喹诺酮能有效地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引起的各种细菌感染,而对人体无毒。
45.利福平属于抗生素类,它是通过结合到RNA聚合酶上达到抑制病毒目的的。
46.低毒力的病毒和高毒力的病毒相比,前者能诱导细胞产生更多的干扰素,而后者几乎不能刺激细胞释放干扰素。
34.Z值
35.热致死时间(thermaldeathtime)
36.干热灭菌(dryheatsterilization)
37.巴斯德消毒法。
38.低温维持法(lowtemperatureholdingmethod,LTH)。
39.超高温瞬时灭菌
40.辐射灭菌
41.最低抑制浓度(minimuminhibitoryconcerntration,MIC)
33.喹诺酮是作用于(),阻止细菌DNA的()作用。
34.各种抗生素有其不同的抑菌范围,此即抗生素的()。既能作用于G+菌又能作用于G-菌的抗生素称为()抗生素;而仅作用于单壹微生物类群的抗生素称为()抗生素。
35.干扰素分子有三种类型:①白细胞产生的(),②成纤维细胞产生的(),③免疫淋巴细胞产生的()。
11.利用希式血球计数板测定壹酵母培养液的菌体浓度,培养液稀释100倍后,进行测定,发现四个角的大格中酵母数分别是7,12,21,10,中间大格的细胞数为10个,则每毫升原培养液中酵母数是多少?若利用麦式血球计数板测定另壹酵母培养液的菌体浓度,培养液稀释50倍后,进行测定,发现四个角的大格中酵母数分别是7,12,21,10,则每毫升原培养液中酵母数为多少?
25.湿热灭菌中的常压法包括:()、()、()等。
26.巴斯德消毒法是基于()菌的致死条件为62℃、15min而定的。

生物初中教案:《了解分子与细胞的结构》

生物初中教案:《了解分子与细胞的结构》

生物初中教案:《了解分子与细胞的结构》了解分子与细胞的结构一、引言在生物学中,分子与细胞的结构是理解生命现象和探索生物学原理的基础。

本教案旨在帮助初中生了解分子与细胞的基本结构,从而进一步理解生物的奥秘。

二、分子的组成和结构1. 原子的基本单位- 氢、氧、碳等元素是构成分子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的结构。

- 共价键是原子之间共享电子形成的强力连接,确定了分子的稳定性和特性。

2. 分子的种类和结构- 有机分子:由碳和氢组成,如脂肪酸、糖类和蛋白质等。

- 无机分子:不含碳元素,如水和盐类等。

- 分子的结构由原子种类、原子间键的数量和类型以及原子间的空间排列方式决定。

三、细胞的基本结构1. 细胞的种类-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如细菌。

- 真核细胞:含有细胞核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如人类。

2.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包裹和维持细胞的形状,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液,是细胞内的基质。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 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 液泡:贮存物质,维持细胞的张力。

-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3. 细胞的功能- 新陈代谢:通过细胞内分子的转化实现生命的正常运作。

- 生长和分裂:细胞不断吸收营养和水分,生长并分裂为新的细胞。

- 内外环境交换:通过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内外环境的平衡。

- 接收和传递信息:细胞膜上的受体可以感知外界信号,并传递至细胞内。

四、分子与细胞的关系1. 分子与细胞的互动- 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需要分子的参与。

有机分子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参与到细胞代谢中。

- 细胞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传递,调控细胞的周期、分裂和特定功能。

2. 分子与细胞的相互依存性- 分子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础,没有分子的参与,细胞无法正常生存和运作。

- 细胞的功能和组成依赖于分子层次的结构与功能。

五、生物应用和意义1. 治疗疾病- 生物科技利用分子与细胞的结构了解,研发出新药物和治疗方法,如基因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专题02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课件】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通用版)

专题02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课件】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通用版)

考点精讲
—练习使用显微镜
(2022·贺州)显微镜的使用是初中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图中甲为显微镜结构图, 乙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图乙中的⑥表示气泡 B.若观察的视野较暗,可调节图甲中的④ C.若将图乙中的⑤移至视野正中央,应向下方移动装片 D.低倍镜下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甲中的③
微镜观察的方法,形成对细胞结构的感性认识;通过比较和归纳等方法,能够
运用模式图辨别不同类型细胞的共同特征。
2.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学习要点:能够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能够理解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并能

熟悉常见的动物体和植物体的基本组织;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和动物 体的结构层次;能够正确判断组织、器官和系统等结构层次;了解常见的单细
易错提示
1.并不是所有细胞都有细胞核,如原核生物、人体成熟 红细胞和血小板没有细胞核。
2.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有叶绿体,植物体中只有绿色部 分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如根尖细胞和叶表皮细胞没有 叶绿体。
3.只有活细胞的细胞膜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若 细胞已死亡,则有用的、有害的物质均可以随意进出细 胞。
知识梳理
—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知识梳理
—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1.显微镜最主要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作用是放大物像。 (1)目镜:安装在镜筒上端,上端扁平,没有螺纹。 (2)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上端有螺纹。
2.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 (1)反光镜:有两面,分别是 平面反光镜和凹面反光镜。 (2)遮光器:有大小不同的 光圈,通过调节光圈大小来 调节光线强弱。
(3)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内有叶绿 体、液泡、线粒体等细胞器。

【生物科技公司】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

【生物科技公司】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

(生物科技行业)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一、代谢的概念1、代谢是细胞内发生的所有化学反应的总称,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分解代谢产生能量,合成代谢消耗能量。

2、生物氧化:生物体内发生的一切氧化还原反应。

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被微生物直接利用,也可通过能量转换储存在高能化合物(如ATP)中,以便逐步被利用,还有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被释放到环境中。

生物氧化的功能为:产能(ATP)、产还原力[H]和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

3、异养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自养微生物则利用无机物,通过生物氧化来进行产能代谢。

二、异养微生物产能代谢发酵生物氧化有氧呼吸呼吸无氧呼吸1、发酵: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

发酵过程中有机化合物只是部分地被氧化,因此,只释放出一小部分的能量。

发酵过程的氧化是与有机物的还原相偶联。

被还原的有机物来自于初始发酵的分解代谢,即不需要外界提供电子受体。

发酵的种类有很多,可发酵的底物有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氨基酸等,其中以微生物发酵葡萄糖最为重要。

生物体内葡萄糖被降解成丙酮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glycolysis)。

糖酵解是发酵的基础,主要有四种途径: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磷酸解酮酶途径。

主要发酵类型(1)酵母菌乙醇发酵的三种类型一型发酵:GlucosePyrAlcohol二型发酵:当环境中存在NaHSO4,与乙醛结合,而不能受氢,不能形成乙醇。

磷酸二羟丙酮a-磷酸甘油甘油三型发酵:在碱性条件下,乙醛发生歧化反应产物:乙醇、乙酸和甘油。

(2)乳酸发酵同型乳酸发酵(EMP途径):葡萄糖丙酮酸乳酸异型乳酸发酵(PK或HK途径,肠膜状明串珠菌)葡萄糖乳酸+乙酸或乙醇(HK途径)戊糖乳酸+乙酸(PK途径)两歧双歧途径(PK+HK途径,两歧双歧途杆菌)葡萄糖乳酸+乙酸(Hk和PK途径)(3)氨基酸发酵产能(Stickland反应)在少数厌氧梭菌如Clostridiumsporogenes,能利用一些氨基酸同时当作碳源、氮源和能源,其机制是通过部分氨基酸的氧化和另一些氨基酸的还原向偶联,这种以一种氨基酸做氢供体和以另一种氨基酸做氢受体而发生的产能的独特发酵类型,称为Stickland反应。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公开课课件

三、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究
资料一 1959年,罗伯特森观察到什么结构 ? 他提出了什么假说?
他结合其它科学家的工作,大胆提出假说: 细胞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把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模型。
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1970年
人细胞
这一实验以及相关的其
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
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磷脂双分子层 2、蛋白质分子分布方式: 镶、嵌、贯穿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一定的流动性 4、糖类的存在形式: 糖蛋白或糖脂
糖被:识别、信息交流
科学家对细胞膜的研究从此止步了吗?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随着科技手 段、科学思维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界 的认识日益更新,对膜的研究将更加 细致入微……
其中, 蛋白质 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 蛋白质 的 种类 和 数量 越多。
【认识磷脂结构】
结构式
模型
亲水“头部 ”(磷酸)
示意图
疏水“尾部 ” (脂肪酸)
1925年,戈特和格伦德尔
小组活动一:画出在空气—水界面的
空气
磷脂单分子层。
小组活动二:拓展该实验, 若将磷脂分子们压到水面以下: 理论上还能不能形成磷脂单分子层? 有没有其它可能性?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370C
鼠细胞
电镜冰冻蚀刻细胞膜示意图
四、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972年,辛格(S. J. Singer)和尼克尔森(G. Nicolson) 提出了新的生物膜模型——流动镶嵌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否已完美无缺呢?
糖脂
糖被
糖蛋白
与细胞膜表面的 识别、细胞间的 信息传递等功能 有密切关系

(生物科技)空气环境微生物检测报告精品

(生物科技)空气环境微生物检测报告精品

(生物科技)空气环境微生物检测报告精品空气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健康和安全措施。

微生物是指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体,它们可以在环境中存在并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

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来自人体或动植物的体表、呼吸道、消化道、土壤、水体和周围环境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导致许多疾病,如过敏、哮喘、感染等。

因此,定期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本报告旨在提供一份关于空气中微生物检测结果的详细分析和解释。

通过对样本进行采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检测结果表明,在我们收集的样本中,存在多种不同的微生物。

其中,最常见的是细菌和霉菌。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真菌和病毒。

这些微生物中的某些种类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 最常见的微生物是革兰氏阳性细菌。

这些微生物通常是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但也可能是人体中的病原体。

对于这些微生物的存在,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3. 霉菌也是我们检测到的主要微生物之一。

这些微生物通常存在于空气中和建筑物中的潮湿和受损的区域。

霉菌可能会导致许多健康问题,如哮喘、过敏反应等。

因此,我们建议密切关注有关霉菌的检测结果,并采取措施控制其存在。

4. 在我们的样本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真菌和病毒。

这些微生物具有传染性,并且可能导致许多健康问题,如感染、呼吸道疾病等。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病毒可能会导致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

因此,针对这些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非常重要。

总之,通过本报告,我们可以看到空气中微生物的存在情况和种类,这些微生物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控制。

我们建议定期进行空气微生物检测,以便及早发现和解决空气中的微生物问题。

2.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原卷版+解析)

2.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原卷版+解析)

2.3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网络】【知识掌握】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1、一个母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叫_细胞的分裂_。

在此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母细胞核内出现_染色体_,最后这些物质会_平均分配_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细胞分裂的意义是:使单细胞生物的个体数增加,使多细胞生物的体内细胞数目增加;2、子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地长大的过程叫细胞的生长,其结果是使细胞体积增大;3、有些子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变化, 形成具有不同_形态_和_功能_的细胞,这个过程称为细胞的_分化,其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所以一个受精卵要经过_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才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

二、组织:由许多形态结构_相似、_功能___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组织是由于细胞的分化而形成的);1、植物组织和结构特点、分布、功能:__保护___输导_营养组织;可见,植物的叶是由多种组织按一定次序构成的叫器官。

3、动物组织和结构特点、分布、功能人的皮肤分_表皮、真皮_和_皮下组织_触觉小体,反应冷感的冷敏小体,反应热感的热敏小体,反应痛感的痛觉神经末梢,它们主要由_神经_组织构成;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属于_结缔_组织;立毛肌由_肌肉_组织构成;皮下组织主要是脂肪,能缓冲_撞击、储藏能量,主要由_结缔_组织构成;可见,皮肤是由多种组织按一定次序构成的叫器官(是全身最大的器官)。

三、器官和系统:1、器官:由不同的_组织_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①皮肤具有_保护、感受各种刺激、调节体温等_的功能;①叶具有光合作用_的功能;①被子植物由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茎、叶属于_营养_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_生殖_器官。

2、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_,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构成系统。

① 人体由_八_大系统组成,它们是_神经_系统、内分泌_系统、_呼吸系统、消化_系统、_循环_系统、泌尿_系统、_运动_系统、_生殖_系统。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训练课件)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训练课件)
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三章 从细胞到生物体 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目 录
CONTENTS
01 知识清单 02 1星题 基础练 03 2星题 中档练
1. 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 (1)发育的起点:动物和人体都是由一个细胞—— 受精

卵 发育而来的。 (2)细胞分化
①概念: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 裂产生的子代细胞,在 形态 、结构和 生理功
ABCFra bibliotekD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有胃病的人会出现胃痛、胃痉挛甚至胃出血等症状,说明 胃壁中具有( D ) A. 上皮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 B. 上皮组织、薄壁组织、结缔组织 C. 机械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D. 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
释疑解惑 细胞生长、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图)
(1)细胞生长与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 (2)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后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不变。
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 1. [2023·赤峰中考]赤峰市花“大丽花”的叶肉细胞与茎的筛
管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有显著差异,原因是
(C)
A. 细胞分裂 C. 细胞分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人体中由口腔、咽、食管、胃、肠、肛门、肝等共同组成
的是( D )
A. 运动器官
B. 消化器官
C. 运动系统
D. 消化系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2024·泉州模拟]如图所示,人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下 列各项中属于a结构层次的是( A )

某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176)

某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176)

某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20分,每题5分)1. 在信号传递过程中,信号的放大作用和信号所启动的终止作用同等重要,同时并存。

()答案:正确解析:两者缺一不可,一旦破坏这种平衡,神经元就会发生病变,如蛋白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机制并存,第二信使的生成和降解机制并存等。

2. 与微丝不同,中间丝蛋白合成后,基本上均组装为中间丝,没有大量游离的单体存在。

()答案:正确解析:中间丝的装配与去装配是艾玛动态的,合成后基本上均组装为中间实际上丝,游离的单体很少。

3. 乙酰胆碱由细胞分泌后,是长寿的,因为它必须到达周身的靶细胞。

()答案:错误解析:乙酰胆碱寿命很短且只能局域性地发挥其作用。

事实上,延长其生存期将是灾难性的。

乙酰胆碱酯酶可分解位于神经肌肉突触的乙酰胆碱,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如神经毒气沙林。

4. 体外培养的细胞一般均保持体内原有的细胞形态。

()答案:错误解析:体外培养的细胞,不论是原代细胞还是传代细胞一般不能保持体内原有的细胞形态。

而是呈现另外几种两种主要形态:成纤维细胞和上皮样生物体形态。

2、名词解释题(20分,每题5分)1. 内质网滞留信号答案:内质网滞留信号又称KDEL信号序列,是指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蛋白羧基端套件的一个四肽序列:LysAspGluLeuCOO-。

这段数组在高尔基体的膜上上用有相应的受体,一旦进入高尔基体就会被高尔基体上的受体结合,形成回流小泡被运回内质网。

解析:空2. 诱导同步(Induction Synchrony)[中科院中科大2005研]答案:诱导同步法是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培养细胞,使所有细胞群停留在细胞周期的某一时相,使细胞群的分裂周期同步化的技术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科技行业)多细胞生物的组成第二节多细胞生物的组成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多细胞植物植株的结构,能描述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2、通过观察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模型,认识有人的消化系统组成3、联系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讨论得出人体结构层次重点:描述植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难点: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电教手段实验教具绿色开花植株,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型教学过程导入: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病毒除外)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经过细胞体后形成不同的组织一、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1、教师出示“番茄”问:有哪些组织构成?(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2、“番茄”在植株的生长过程中起什么作用?(生殖,番茄果肉为种子提供营养环境)3、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4、观察活动:《绿色植物的结构层次》目的:识别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材料:番茄植株教师指导:(1)学生4人一组,观察番茄植株的结构层次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一般是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的(或从下到上)观察绿色开花植物各部分组成(2)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各种器官问: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中是否同时具有六种器官(3)使用放大镜观察番茄果实的组成情况讨论: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学生代表回答:教师加以补充说明)绿色开花植物器官教师根据已有知识小结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二、人体的组成提问:(1)人体的组织有几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2)人的胃有几种组织组成?有什么功能?(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起消化作用)(3)人体内起消化作用的器官是否就一种?还有哪几种器官组成?请举例?学生回答:教师出示人的消化系统的模型:消化道: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等(4)系统:人体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结构叫做系统。

教师小结:上述起消化作用的系统,叫做消化系统,人体中,还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每个系统都由一系列的器官组成,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人类的各个系统的调节下密切配合,协调统一的。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问题:多细胞植物体与人体的结构层次有什么异同?课堂小结:本课重点学习:(1)通过观察,描述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2)通过消化系统的学习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3)能够辩别植物体与人体结构层次的异同。

作业:课本P401(1)(2)2(1)(2)(3)第三节单细胞生物金湖中学万祖发教学目标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3、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4、丰富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对环境适应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念草履虫的稻草培养液、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显微镜、擦镜纸、脱脂棉、解剖针、食盐、蔗糖,投影仪。

教学过程引言:我们已学习了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多细胞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它们的结构复杂,单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是怎样进行的呢?新授第三节单细胞生物(板书)一、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单细胞生物种类很多,分布于淡水、海水、潮湿的土壤中,平时很难见到。

看书上不同形态的单细胞生物、变形虫、草履虫,书本P43形形色色的单细胞生物,小瓜虫、喇叭虫、有孔虫、带澡等。

单细胞生物很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们的结构怎样呢?又是怎样完成生命活动的呢?见书P41第1节1、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中特点(看书并描述)(1)身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

(2)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2、草履虫的形态结构:(挂图、观察)(1)形态:像倒转的草鞋底。

(2)结构: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食物泡、伸缩泡。

3、生命活动(阅读、投影、填充)运动:纤毛摆动营养:食物细菌、单细胞藻类,在食物泡中消化吸收。

排泄:伸缩泡、表膜呼吸:表膜生殖:细胞分裂思考(投影)简答:为什么说草履虫有净化污水的作用?消耗水中的有机质,吞掉细菌。

二、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单细胞生物不仅依靠一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作出反应。

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完成《生物实验》P17探究报告1~4)指导1、学生2—3人一组,尝试提出有关草履虫对各种刺激(如光、化学物质等)可能产生反应的问题2、针对问题,提出假设。

例如,草履虫能够对某种刺激产生趋向或避开的反应。

3、参照4—7,设计实验,验证提出的假设。

(提出建议并巡回指导)学生探究(1)制作临时装片教师建议放少许棉花,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2)对照书本P41图,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以及它们是怎样进行生命活动的。

指导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假设和实验设计进行探究。

(3)注意点:(a)若用化学物质注意量小且颗粒细。

(b)若探究光注意遮光后,再观察,动作要迅速。

(c)观察时物镜不碰到载玻片上的液滴。

4、记录并分析实验的数据和结果。

5、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单细胞生物也能趋利避害,如草履虫趋向刺激而逃避刺激练习巩固思考书本P42、1选择整理、洗涤整理实验器材作业《生物实验》P16课外探究:观察一滴渠水或池塘水中的单细胞绿藻,探究它们与草履虫在形态结构上的异同之处。

细胞分化与组织形成教学目标1、描述动植物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通过分化过程形成组织的过程2、识别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和人体的基本组织,描述细胞的分化现象,描述组织的概念和类型;电教手段实验教具挂图、自制剪贴画、显微镜、装片教学过程复习:1、简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2、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什么?导入: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一个成年人大约由60万亿个细胞组成,而人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一个细胞是怎样变成60万亿个细胞的呢?(学生可能回答为通过细胞分裂形成的)很好!通过细胞分裂,可以使细胞数目增多,但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一个细胞变成两个相同的细胞,而组成人体的细胞都一样吗?例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骨细胞等等,它们的形状、结构、功能有很大的差异,这是为什么呢?新授:引出分化及分化的概念1、分化的概念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边讲解,边总结,边板书)2、组织的形成(1)组织的概念、形态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叫组织(2)动物组织及功能①上皮组织皮肤的表皮层,具有保护、吸收的功能(举例说明略)②肌肉组织骨骼肌具有运动的功能(举例说明略)③结缔组织血液、骨、脂肪、韧、肌腱等具有营养、连接、支持、保护的功能,各举一例说明④神经组织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功能学生观看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装片。

上面讲的是动物细胞的分化及组织的形成,植物细胞是怎样分化的呢?学生看P35图4-2并简要说明各种组织的特点,然后教师分析并小结①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如叶的表皮②输导组织:具有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作用,如根、茎、叶中的导管可把水分、无机盐从根向叶运输;筛管可把叶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问向根等运输③基本组织:具有营养作用如叶肉果细胞中具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④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如茎的顶端,根的尖端学生观看植物体的主要组织的装片课堂小结:1、学生简述动植物细胞的分化过程:通过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课堂练习1、P37T1(2、3)2、教师自制植物的主要组织和人体的基本组织的剪贴图,让学生进行识别作业布置实验册P13~14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一)教学目标:1、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染色体的大变化,2、2、描述生物的生长现象与细胞数目的增多,体积增大有关。

3、说出染色体的大致变化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1、3电教手段:投影(幻灯片)实验教具:显微镜、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玻片标本教学过程:[回顾]1、播放幻灯片: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结构是什么?[问题情境]播放投影:参天大树,一头老牛T:参天大树是由一粒种子长大的,一头老牛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那么生物体为什么会由小到大呢?S:自由发言,小组讨论T:(总结)是由于生物体的细胞的数目增多和体积的增大。

[新研究]细胞的分裂(板书)T: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细胞是怎样增多的/S:(讨论)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就是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导致细胞数目增多。

T:我们来看看细胞的分裂过程[观察]P34T:请同学们阅读该部分的目的、器材,然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的玻片标本。

[指导]T:1、正确使用显微镜。

2、目镜用16X,物镜用10X。

3、移动载玻片,找到细胞分裂的区域。

4、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大致变化。

5、在实验册上大致画出细胞分裂过程中1—2个典型的图像。

6、小组对照(前后两组),看谁能找到书中的图4—1上a、b、c三个细胞。

[思考](投影)1、图a中的染色体在什么地方?2、图b中的染色体在什么地方?3、图c中的染色体又在什么地方?4、染色体平均分配有什么意义?细胞质平均分配吗?5、图4—1中有已经分裂完成的细胞吗?有什么标志或特征(外在)6、细胞通过分裂,数量发生怎样的变化?T:分别进行解答生物体仅仅细胞分裂是不够的,还需要细胞体积的增大,才能由小到大。

[猜想]细胞体积何时增大?怎样增大?1、分裂后的新细胞两个才有原来的一个细胞大,如图4—12、此时它们吸收营养物质,体积逐渐就增大了。

3、水分充足,营养良好的,温度适宜的,细胞的体积增大十分明显(举例)肥沃的土壤,长出的作物枝繁叶茂,植株高大,所以,植物生长要勤浇水施肥。

[练习](投影)1、填空:(口答)①任何生物体都在生长现象,即由小长大,这主要与和有关。

②细胞分裂通常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分裂开始时,一般先位于细胞的中央,然后平均分成两等份向移动,最后分别进行两个新的细胞核内。

一般出平均分面两等份。

2、选择题P.37T1[小结]1、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哪些因素有关(填空)2、细胞分裂的大致经过是什么?(填空)3、在上述变化过程中,重点是染色体的变化。

[作业]绘植物细胞分裂的三个图,课课练P14T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