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动物小学美术教案.doc
《站立的折纸动物》教案-薛素影公开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站立的折纸动物》教案-薛素影公开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837051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2.png)
《站立的折纸动物》【课时】一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材简析】《站立的折纸动物》选自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8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适当的加入设计·应用,也是本册教材中纸造型系列的一课。
纸是最常见的手工制作材料,本课通过引导探讨动物能站立的方法,研究折法、剪法和画法等,利用纸的柔韧性和色彩变化,制作出各种各样立体作品,突出展现了纸的可塑性。
二年级的学生之前学过神气的公鸡、憨厚的牛、威武的狮子……对这些动物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虽想象力丰富,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立体意识缺乏,手的协调性、灵活性不够。
如何完成本课的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用运用纸表现站立的动物,并借助对动物特征进行夸张的造型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学生们的一个挑战。
【设计创新点】本课教学设计主要运用了多媒体、视频等信息技术。
多媒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积极性。
视频导入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关注。
接着展示动物图片,感受动物站立的姿态,再通过邀请函吸引学生抓住动物特征。
然后欣赏名家作品,感受艺术大师就在我们身边,提升艺术修养。
让学生体验用一张纸站立起来,探究折法,教师微视频讲解制作大象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最后创作,展评及拓展。
整个教学设计步步递进,环环相扣的方式传授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制作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站立的折纸动物的探究与制作,初步掌握折纸动物站立造型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图片赏析中,把握动物的基本特征,选择合适的纸折站立方式,表现动物的体态特征,对动物的造型表现进行适当的夸张与装饰,使其生动、有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纸立体造型的兴趣,培养对动物的爱心。
【教学重难点】结合年段目标、本册目标、单元目标及本课目标,制定以下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基本的折、剪、画、美化等方法制作能站立的动物。
(难点)举一反三,设计和创作有特色的、站立的折纸动物。
小学美术冀美版二年级下册《8.折纸动物》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10
![小学美术冀美版二年级下册《8.折纸动物》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10](https://img.taocdn.com/s3/m/f5d4f8ad3186bceb19e8bb88.png)
小学美术冀美版二年级下册《8.折纸动物》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学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里面的内容。
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剪、贴、撕、画的基本技能基础上来学习的,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动物是学生们都非常熟悉的对象,每一种动物都具有独特的外形特征,配以折纸手法来表现动物的形态美,这对我们小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新奇的美工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利用观察比较方法抓住动物的特点,在表现过程中突出动物的形态特点,主要用折的方法,再辅助用不同的材料折、剪、贴、画等方法进行创作,表现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初步掌握动物立体造型的一般规律,提高动手能力。
并能运用此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
2、学会把握动物的特点进行制作,能运用剪、贴、画等方法表现动物形象。
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多种折纸的方法,学会运用剪、贴、画等
方法表现动物形象。
活动二:折纸动物比赛教案
![活动二:折纸动物比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267c9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6.png)
活动二:折纸动物比赛教案活动目标:通过折纸,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创意思维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好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等制作材料。
2. 设计折纸动物模板,提供给孩子们作为参考。
3. 安排好比赛规则和奖励方案。
教学过程:1. 引入活动老师先引导孩子们思考折纸的意义和价值,介绍一些折纸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鼓励孩子们发挥创意,尽情表达自己的设计。
2. 示范折纸动物老师可以根据预定的模板,示范向孩子们展示每个步骤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孩子们亲自动手尝试。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动物,如鱼、兔子、猫等。
还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受欢迎的动物,如恐龙、狮子、老虎等。
3. 破冰活动为了提高孩子们之间的互动性,老师可以安排一些破冰活动,如分组折纸比赛,让孩子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协作完成任务。
4. 具体操作每个孩子可以自由创意,或者在老师的指导下折制纸上的动物。
对于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新添素材加以创作或不进一步改变。
老师可以依照孩子们的折纸效果,评选出最具创意、最多变化,以及最符合主题的折纸动物。
5. 评选获奖将所有孩子创作的折纸动物集中起来和评委进行评审,评选出比较马虎的奖项,对于孩子们不仅会留下愉快的回忆,还会成为他们人生的一笔财富。
总结:折纸动物比赛不仅是一个具有趣味性的活动,更是一种通过动手、发想、创意活动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好机会。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习合作与交流,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最终,孩子们会成为以创造力为主导的新时代未来宅男宅女。
幼儿皱纹纸手工动物教案
![幼儿皱纹纸手工动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e6cd7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6.png)
幼儿皱纹纸手工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增加动物知识。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耐心。
4.促进幼儿与家长的亲子互动,增进感情。
二、教学准备。
1.准备皱纹纸、剪刀、胶水、彩色笔等手工制作工具。
2.准备关于动物的图片或玩具作为参考。
3.准备教学课件或图片,以便进行示范和指导。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可爱的动物图片或玩具,引导幼儿们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动物的特点和习性,让幼儿对动物产生兴趣。
2.示范。
老师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动物,比如小鸟或小猫,向幼儿们展示如何用皱纹纸制作动物的基本形状,比如身体、头部、四肢等,然后再逐步添加细节,比如眼睛、耳朵、尾巴等。
3.指导。
老师可以在幼儿们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比如如何剪纸、如何用胶水粘合、如何用彩色笔画出动物的特征等。
4.自由制作。
在进行了示范和指导之后,让幼儿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皱纹纸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动物,比如狗、猫、兔子、小鸟等。
5.展示和分享。
让幼儿们展示自己制作的动物,并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动物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个动物,以及自己是如何制作的。
通过展示和分享,可以增加幼儿们的自信心,也可以让他们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
6.家长互动。
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手工制作中,可以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动物,也可以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分享自己的动物制作经验和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四、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手工制作活动,幼儿不仅增加了对动物的了解,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家长的参与和互动,也增进了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感情。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健康成长。
2年级美术教案《河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 8.折纸动物》
![2年级美术教案《河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 8.折纸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fcaa91f610a6f524cdbf852a.png)
8、折纸动物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杨俊芳小学美术冀教版(教育部2021审定)教材分析:1、本课是一节集折、剪、撕、摆、贴、画为一体的综合设计与制作课,教材上的范图和方法指导能给学生一定的启示,通过图像辨识与思维引领同步,帮助学生抓住动物形体的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本课制作方法简单,我设计采用“不教之教”,让学生通过分析范品和示范步骤图进行探究性学习,找到制作的规律,这节制作课留给学生的表现空间较大,所以从如何合理利用纸张,帮助学生建立节俭的习惯。
3、引导学生个性表现,发散思维,进行求异性教学目标:1、学会用纸条通过折、剪、撕、摆、贴、画制作动物的方法。
2、对动物和制作活动有兴趣,并能体验创作动物造型作品的愉悦。
3、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物种多样性让世界更美好。
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从图例中分析简单的制作方法,掌握折、剪、撕、摆、贴、画的操作方法与要领。
2、借助彩纸的色彩,抓住动物动态特点,表现动物形态的合理、美观。
教具准备:彩纸、剪刀、双面胶或胶水、各种动物的图片PPT、微视频。
学具准备:彩纸、剪刀、双面胶或胶水、胶水。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范品、设疑导入:1、现场示范,欣赏激趣教师微视频示范:一分钟用半张彩纸撕贴出一只大象老师视频里制作了什么动物?生:大象!师:大象有什么特点?生:耳朵像扇子,身体像堵墙,四肢像柱子,尾巴像绳子……师:刚才视频里,老师制作大象时都用到了什么方法?生:“折、撕、画、摆、粘贴……”抓住了大象的形体特征,所以能看出来。
2、设疑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的《折纸动物》,师:同学们,在地球上除了人类,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与我们一起分享蓝天与大地,我们的世界也因它们而更加多姿多彩。
师:我们都用什么办法来制作的?生:折、剪、画、贴……你来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展示PPT欣赏折纸动物作品。
生:狮子、金刚、鳄鱼、奶牛……生:驴,马?斑马?师:为什么大家有分歧了?因为这些动物很像,特征不明晰。
站立的折纸动物教案
![站立的折纸动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a89e315f0e7cd1842536e5.png)
站立的折纸动物教案【篇一:15.能站立的折纸动物】【篇二:《折纸动物》教案2】《折纸动物》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站立的折纸动物的研究与制作,使学生初步掌握动物立体造型的一般规律,提高动手能力。
2、对动物的造型表现进行适当的夸张与装饰,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对动物的了解与制作,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进行平面思维向立体形象思维的转换,研究与实践动物站立的方法。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思维,举一反三,根据多种不同的构思进行设计和制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这节美术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广袤的森林和宽阔的草原,去看看动物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吧!比比哪位小朋友发现的动物种类最多。
(录像)它们的生活真是太精彩了,你刚才发现了哪些动物?小结:大自然真是伟大,创造出了这么多形态各异的动物。
接下来让我们再进一步的去欣赏一下吧。
二、展开1、欣赏图片:有这么多动物,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种呢?能对它做个简单的介绍吗?学生说动物身体造型特点和身上的图案花纹(板画)2、这些可爱的动物我们除了可以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以外,还有很多艺术家创作了许多动物雕塑作品。
3、你看了这些雕塑作品有什么感受?虽然他们使用的材料不同,但雕塑作品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立体的能够站立)4、我们今天也要来制作一只立体的能站立的动物。
但用的材料却是一张纸,一张纸怎么能站得住呢?请小朋友帮章老师想个办法,怎样让一张纸很快的站起来呢?(请学生上来) 其实让一张纸站起来的方法是很多的:可以折、可以卷??5、今天我们美术课就采用折的方法吧。
来制作一只能站立的折纸动物(课题)6、拿到一张纸你可以根据你想做的动物形象来选择:对折、二折、三折7、“猪”的身体折了几次?(一次)如果你要制作的动物头部和背部高度基本一致,你就可以把头和身体画在一起一次性完成。
注意:对折的地方不能剪。
哪些动物可以用这样的方法?(鳄鱼、熊、豹??)如果头部略高,你可以分头和身体两部分,把头部剪下来贴到动物的身体上。
小学美术《手工折纸青蛙》教案
![小学美术《手工折纸青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9a8e5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e.png)
-审美评价: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高审美意识,培养审美情感。
举例:在教授折纸技巧时,教师应着重演示并让学生多次练习对折和翻折,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2.教学难点
-折纸顺序与准确性:学生在折纸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顺序混乱、折痕不清晰等问题,影响最终作品的效果。
4.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让他们在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过程中,培养审美情感,提升审美品味;
5.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了解折纸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尊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折纸基本技巧的掌握:包括对折、翻折等基本折纸方法,这是完成青蛙折纸的基础。
-青蛙形态结构的表现:学生需要理解青蛙的基本结构,如头部、身体、四肢等,并能通过折纸准确地表现出来。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折纸青蛙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使青蛙的腿部更加生动。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折纸青蛙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基本折纸技巧和青蛙形态结构的表现。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折纸青蛙作品。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手工折纸青蛙》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见过折纸作品?”(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折纸艺术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小学美术《折纸》教案+
![小学美术《折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540f4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6.png)
小学美术《折纸》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纸的变形记》:第二章《折纸》。
详细内容包括基础的折纸技巧,如单菱形、双菱形、纸鹤的基本折法;通过折纸艺术了解和感受对称美、几何美;同时,在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折纸技巧,如单菱形、双菱形和纸鹤的折叠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对称美和几何美的感知与欣赏能力。
3. 通过折纸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单菱形、双菱形和纸鹤的基本折法。
难点:折纸过程中的对称性和准确性,以及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折纸样品、折纸教学视频、折纸专用彩纸、剪刀、胶水。
学具:每人一份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展示折纸作品,引发学生对折纸艺术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些漂亮的折纸是怎么做出来的呢?”2. 技能讲解(10分钟)讲解并示范单菱形、双菱形和纸鹤的折叠方法,强调对称性和准确性。
3.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折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创作环节(10分钟)学生自由选择折纸项目,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进行折纸创作。
5. 展示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积极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折纸》2. 内容:基本折法:单菱形、双菱形、纸鹤折纸技巧:对称性、准确性、空间想象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今天学习的折法,折叠一个你喜欢的动物或物品。
尝试创新折法,制作一个独特的折纸作品。
2. 答案:折叠作品需符合所学基本折法,如单菱形、双菱形、纸鹤等。
创新作品需有独特性和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折纸过程中的难点,适时给予指导。
课堂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折纸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开展折纸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折纸动物造型教案一等奖
![折纸动物造型教案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98a65ac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19.png)
折纸动物造型教案一等奖《折纸动物造型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折纸动物造型教案一等奖《折纸动物造型》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节课主要是利用白卡纸、色卡纸或旧挂历制作立体动物动物造型。
2、知识点的作用:(1)、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2)、对折纸雕塑的描、剪、折、卷、接、粘等技法,表现出丰富的联想和独特的个性。
3、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折纸动物造型》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七课,也是本单元最后一课。
4、教学目标:根据《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模仿制作折纸动物造型,培养学生立体思维能力,动手、动脑制作能力,及创造能力。
(2)、通过设计制作练习了解折纸造型的艺术特点、构成原理和基本技法,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感知生活中的美。
5、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折纸雕塑的特点和基本技法,学生初步运用构成方法临摹和创造折纸动物作品,提高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和立体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临摹作品增强学生的现代艺术观念,以及折纸雕塑的设计构思、各部件的大小比例、色彩的搭配。
6、教具准备:铅笔、胶水、色卡纸、旧挂历、剪刀、圆规7、课时:1课时二、说教法我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实践操作为主”的教育思想,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我采用了直观引入教学。
即折纸动物造型的图片和我之前已作好的样品给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勾起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脑海中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然后打开课本看书中的图、读书中的字,进一步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以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手工分步骤、分层次进行示范操作,并让学生观察模仿。
在学生操作模仿过程中,我适时指导以增加学生的理性认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三、说学法由于本节课为手工制作课,学生的兴趣度较高。
我抓住这个特点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做到学与练紧密结合。
大象(折纸二)——美术课程教案
![大象(折纸二)——美术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db666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08.png)
1. 请学生独立完成一个折纸大象的作品,要求作品具有创意和技巧。
2. 学生需要观察生活中的其他动物,尝试用折纸的方式进行创作。
3. 学生需要思考折纸作品如何更好地融入生活,提出至少两个应用场景。
4. 学生需要阅读一篇关于折纸艺术的文章,并写一篇读后感。
5. 学生需要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折纸技巧,并共同创作一个折纸作品。
6.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括课程介绍、制作步骤、作品展示等环节。通过课件的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折纸大象的制作技巧。
7. 评价量表:制定一份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量表,包括创意、技巧、耐心等方面。在课程结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通常对动手操作和实践性的课程更感兴趣。在学习能力方面,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动手能力,但有时候可能在创新和想象力方面有所欠缺。在学习风格上,有的学生可能更喜欢独立思考和创作,而有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与同学合作和交流。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制作折纸大象的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准确地折叠和剪裁纸张,掌握折纸的技巧;将大象的特征生动地表现出来,缺乏创意和想象力;在创作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细致,避免纸张破损或折叠不准确等问题。此外,学生可能在合作和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沟通不畅、意见分歧等。
2. 结合现代技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如视频、图片、在线教程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增加实践环节:增加更多的动手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操作,加深对折纸技巧和创作的理解。
③ 折纸创作的过程:从观察对象特征开始,到创意构思,再到动手实践,最后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
④ 折纸创作的注意事项:保持耐心和细致,注意安全使用剪刀和胶水等实验器材。
学前班蝴蝶折纸教案设计
![学前班蝴蝶折纸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32e74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8.png)
学前班蝴蝶折纸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蝴蝶的外观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 让学生感受手工制作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按照指导折出蝴蝶的形状。
难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蝴蝶的折纸制作。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彩色的折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2. 准备蝴蝶的图片资料,用于教学介绍。
3. 设计好教学步骤和示范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蝴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蝴蝶的外观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学生对蝴蝶产生兴趣。
2. 操作示范,教师向学生展示折纸的步骤,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折叠,引导学生掌握折纸的基本技巧。
3. 操作实践,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自己动手折叠蝴蝶,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
4. 制作装饰,学生用剪刀剪出蝴蝶的翅膀和身体,用胶水将它们粘贴在一起,制作出漂亮的蝴蝶。
5. 交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蝴蝶,互相欣赏,交流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6.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和帮助。
2. 要注意引导学生注重细节,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心。
3. 要让学生在动手制作中感受到快乐,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教学延伸:1. 可以让学生用蝴蝶折纸制作成的卡片送给家人或朋友,增加亲子交流和友情交流。
2. 可以结合课堂故事,讲述关于蝴蝶的故事,增加学生对蝴蝶的了解和兴趣。
七、教学总结:通过蝴蝶折纸教案设计,学生在动手制作中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力,还感受到了制作的乐趣,培养了耐心和细心。
同时,也增加了对蝴蝶的了解和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小学美术教案:折折做做
![小学美术教案:折折做做](https://img.taocdn.com/s3/m/65e47ab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0.png)
小学美术教案:折折做做第一章:折纸的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折纸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基本的折纸手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1.2 教学内容:折纸的起源和发展介绍。
学习直线折、曲线折、翻转折等基本折纸手法。
练习简单的折纸作品,如纸飞机、小船等。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折纸的起源和发展。
实践法:示范和指导学生进行折纸练习。
互助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帮助,共同完成作品。
第二章:折纸动物作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折纸手法创作出简单的动物作品。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2.2 教学内容:学习折纸动物作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创作简单的折纸动物作品,如兔子、小鸟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折纸动物作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实践法:示范和指导学生进行折纸动物作品的创作。
展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和评价。
第三章:折纸植物作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折纸手法创作出简单的植物作品。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2 教学内容:学习折纸植物作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创作简单的折纸植物作品,如花朵、树木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折纸植物作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实践法:示范和指导学生进行折纸植物作品的创作。
展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和评价。
第四章:折纸人物作品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折纸手法创作出简单的人物作品。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4.2 教学内容:学习折纸人物作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创作简单折纸人物作品,如、小丑等。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折纸人物作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实践法:示范和指导学生进行折纸人物作品的创作。
展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和评价。
第五章:折纸创意作品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折纸手法创作出具有创意的作品。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折纸小鱼》美术教案
![《折纸小鱼》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a859e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b.png)
《折纸小鱼》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可爱的折纸》中的第二课时。
详细内容为学习折纸小鱼的基本技巧和方法,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体验立体造型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折纸小鱼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折纸小鱼的制作,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折纸小鱼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难点:折叠过程中的细节处理,如何使小鱼造型更生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折纸教材、教学课件、示范用纸、剪刀、胶水等。
学生准备:折纸用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各种折纸小鱼,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5分钟)a. 讲解折纸小鱼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b. 示范制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注意事项。
3. 学生练习(10分钟)a. 学生按照步骤尝试折叠小鱼。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5分钟)a. 学生独立完成折纸小鱼。
b. 教师挑选部分作品进行展示,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b.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小鱼形象。
六、板书设计1. 折纸小鱼基本步骤:a. 准备正方形折纸用纸。
b. 对角线折叠,展开。
c. 上部沿中线折叠,下部翻折。
d. 沿折痕折叠,形成小鱼头部。
e. 翻折尾部,调整形状。
2. 注意事项:a. 折叠过程中,保持折痕整齐。
b. 剪刀使用安全,注意不要剪伤手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折纸小鱼。
2. 答案要求:完成一个小鱼的折纸作品,要求形象生动,折叠整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折纸小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细节处理上,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折纸动物》教学设计(通用5篇)
![《折纸动物》教学设计(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6c32d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73.png)
《折纸动物》教学设计(通用5篇)《折纸动物》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折纸动物》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折纸动物》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体验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
2、认知目标:尝试用纸进行折纸、绘画小鱼,感受纸的多变性,进而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技能目标:会用轮廓线表现小鱼的结构。
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尝试用纸进行折纸、并用轮廓线表现小鱼的结构。
2、活动难点:幼儿在纸张折叠的基础上进行绘画。
活动准备:课件PPT,纸张、勾线笔、油画棒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小鱼在大海里游来游去,为了战胜大怪物要变成一条大鱼。
)二、基本部分1、教师展示小动物变身的过程,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小鱼变大鱼的过程。
3、教师示范小鱼变大鱼的步骤教师示范折纸过程。
教师在折好的纸上画小鱼。
教师展开折纸画小鱼。
活动过程对画好内容进行涂色。
4、教师再次折纸向幼儿展示小鱼变身过程5、教师分发纸张请幼儿自己动手试着折一折、画一画。
6、教师再次折纸向幼儿展示小鱼变身过程7、教师分发纸张请幼儿自己动手试着折一折、画一画。
8、教师再次折纸向幼儿展示小鱼变身过程。
三、结束部分教师巡回指导,评价幼儿的折纸、绘画、活动延伸幼儿回家之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着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其他小动物的变身过程。
《折纸动物》教学设计2活动目标:1、学习角对角对折的基本技法,大胆尝试按小猴子标记折纸。
2、对折纸活动产生兴趣,体验折纸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正方形纸人手一张。
正方形范例一张。
活动过程:1、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表演猴子爬山问:老师表演的是什么?好玩吗?这是猴子爬山,小朋友想不想也来折一个?2、引导幼儿观察正方形纸,认识对角线和对角。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20篇)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f22a7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8.png)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20篇)1. 折纸艺术——制作动物折纸目标:通过制作动物折纸,让学生了解折纸艺术的基本技巧,培养他们对形状、比例和空间的观察力。
素材:彩色纸、剪刀、胶水步骤:1) 教师向学生介绍折纸艺术的背景和基本技巧。
2)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并在彩色纸上画出相应的形状。
3) 学生根据画好的形状,按照折纸艺术的原则进行折叠,形成立体的动物形象。
4) 学生在需要粘贴的地方涂上胶水,将折好的纸固定在一起,完成制作。
2. 水彩画——描绘四季变化的景色目标:通过描绘四季的变化,让学生学会运用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培养他们对色彩和细节的观察力。
素材:水彩颜料、画笔、水彩纸步骤:1) 教师向学生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并讲解每个季节的特点色彩。
2)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用铅笔在水彩纸上画出景物的基本轮廓。
3) 学生根据季节特点选择合适的水彩颜料,运用湿画法和干画法,把颜色涂抹在画纸上。
4) 学生用画笔在已经上色的画面上,勾勒细节和阴影,使画面更加丰富生动。
5) 学生用水彩颜料完成整个作品,并留意色彩的过渡和层次感。
3. 素描技法——学习使用铅笔和炭笔目标:通过学习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技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素材:铅笔、炭笔、素描纸步骤:1) 教师向学生演示使用铅笔和炭笔进行素描的技法和表现方法。
2) 学生选择一个静物或景物作为描绘对象,用铅笔先画出基本形状和轮廓。
3) 学生运用不同的铅笔硬度和压力,勾勒出阴影和细节。
4) 学生用炭笔加强阴影和暗部,突出形体的质感和立体感。
5) 学生在素描纸上完成整个作品,并进行适当的修饰和擦除。
4. 手工制作——制作纸板拼贴画目标:通过手工制作纸板拼贴画,让学生发展他们的创意思维和手工技巧,培养他们对材料和纹理的观察力。
素材:纸板、剪刀、胶水、彩色纸、贴纸步骤:1) 教师向学生介绍纸板拼贴画的技巧和材料的运用。
2)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准备好彩色纸、贴纸和纸板。
衍纸美术教案设计模板
![衍纸美术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43764f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5.png)
衍纸美术教案设计模板美术衍纸教案:彩色蘑菇活动目标:1.学习紧卷圆形、并能利用松卷把圆形变大。
2.在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合作团结能力。
3.通过活动知道彩色蘑菇是有毒的,不能食用。
活动准备:彩色纸条、白胶、每组一张白纸、小白兔大“蘑菇”图片、记号笔、一张画有“蘑菇”的白纸、彩色纸条卷成的松紧不一的圆形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出示小白兔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兔宝宝)它喜欢吃什么呢?(萝卜、蘑菇)老师边讲述边出示大“蘑菇”图片。
2.观察“蘑菇”上的花纹老师:小朋友看一看,大蘑菇上的花纹一样的吗?(不一样,有大有小)兔宝宝今天有点不高兴,它说:虽然彩色蘑菇不好吃,但是很好看,我非常喜欢彩色蘑菇,想找些彩色蘑菇来玩玩,可是在树林里找了好久都找不到,小朋友你们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呢?(幼儿讨论回答问题:可以用油画棒画出彩色花纹来,可以用彩色橡皮泥黏贴出花纹来,用彩色颜料点出花纹来……)老师肯定幼儿的想法:小朋友真棒,帮兔宝宝想出来这么多办法,今天我们用彩色的纸条来帮帮兔宝宝。
老师出示白“蘑菇”图片、彩色纸条: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这些彩色的纸条,想请你们一起来帮兔宝宝的忙。
老师为小兔子准备了两个彩色的花纹,出示大小不一的圆形,认识紧卷与松卷。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为兔宝宝做上彩色的“蘑菇”吧!老师:每组小朋友桌上都有一张白色的纸,请你们商量好谁画蘑菇,谁卷花纹,谁把花纹黏贴在蘑菇上。
4.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卷纸。
5.评价作品。
展示幼儿作品,请孩子们互相欣赏。
师:如果你是那只兔宝宝,你会喜欢哪个蘑菇。
活动反思:幼儿基本都学会了紧卷与松卷,孩子们在创作中增加了合作意识。
还有个别幼儿在卷的过程中方法不到位,所以卷的慢,一节课下来一个圆还没有卷好。
在区角游戏中继续学习,培养幼儿两个手指之间的灵活度。
衍纸教案设计意图【篇1:衍纸教案doc】魅力衍纸——校本课程纲要张凤华平阴县安城小学2022年9月魅力衍纸——校本课程教案张凤华平阴县安城小学2022年9月1、走进衍纸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衍纸的发展历史、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表现生活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小班美术教案用纸张创作动物造型
![小班美术教案用纸张创作动物造型](https://img.taocdn.com/s3/m/dcfc333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9.png)
小班美术教案用纸张创作动物造型一.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纸张创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运用纸张创作技法,制作出动物造型;3. 提升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和手工能力。
二.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手工纸张、彩色纸、剪刀、胶水、颜料等美术工具;- 几种常见动物的图片或模型作为示范和参考;- PPT或黑板、粉笔准备介绍纸张创作的相关知识。
2. 学生准备:- 美术工具盒;- 能够收集到的各种纸张。
三. 教学过程:1. 激发情感:- 利用图片或模型展示几种常见的动物造型,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 通过师生互动对话,了解学生对动物的认识和想象,引发学生对参与创作的积极性。
2. 导入知识:- 通过PPT或黑板,介绍纸张创作的相关知识,如常见的纸张种类、纸张折叠和剪裁技巧等。
- 引导学生观察纸张的质地、颜色和形状等特点,培养学生对纸张创作的敏感性。
3. 实践操作:- 分发纸张和美术工具给每位学生。
- 以教师示范为主,辅以学生互相观摩和交流,引导学生参考图片或模型开始用纸张进行动物造型创作。
- 教师逐个辅助学生,解答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多尝试、勇于创新。
4. 制作展示:- 指导学生完成动物造型创作后,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并互相欣赏,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创作心得和感受。
- 教师鼓励并选取一些优秀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热爱。
四. 总结提升:-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创作动物造型时最困难的地方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教师对上述问题进行总结和巩固,引导学生认识到创作的困难是正常的,只要坚持练习和多尝试,就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五. 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纸张创作技法运用到其他主题的作品中,如植物、建筑、人物等。
- 帮助学生收集更多的纸张,了解不同纸张在创作中的特点和应用。
- 提供书籍或网上资源,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纸张艺术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纸动物小学美术教案
教材分析:
1、本课是一节综合练习课,主要是以折纸为主,另外用剪、撕、贴,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制作小动物的练习。
2、以启发帮助学生抓住动物特点和形体比例折出动物成为本课的要点。
3、折出小动物之后,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剪、撕、贴,画等方法进行完善,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添加。
)
4、教材给予的制作方法较简单,难度不是很大,留给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空间很大。
另外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精神。
教学目的:
1、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
2、学会把握动物的特点和比例结构进行制作。
3、能基本运用剪、撕、贴,画等方法进行完善,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添加。
4、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
5、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热情。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基本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
2、学会利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制作和添加。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基本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的能力。
教学用具:
动物娃娃、范画、课件、折纸作品、各色蜡光纸、音乐带、水彩笔、黄色塑板、双面胶,若干树叶和花布头等。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学生分两排席地而坐,。
2、教师将若干个动物娃娃挂在教室里,并将一张淡黄色塑板放置幻灯幕布下。
4、展示课件:(《折纸动物》的封面。
)
一、导入:
1、老师手拿一只纸折的千纸鹤入场。
(用千纸鹤引出一个小故事)。
2、课件展示:(动物王国中的选美大赛。
)
3、老师提问:“动物王国中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回答)
4、投影仪展示:范画(天空、陆地,水中的小动物代表比美)。
5、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认为哪个小动物最美?为什么?”(学生回答)
6、深入:“小朋友,你们还认为什么小动物的体形和颜色很美?为什么?”(学生回答)
7、学生站出来,学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和动态。
(学生
进行声音和肢体模仿练习。
)
8、课件展示:(天上、陆地,水中的小动物图片。
)
9、老师提问:“图片中的是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身体各个部分互相有什么比例特点?”(学生分小组讨论之后回答。
)
二、新授:
1、故事接下去:“动物王国里这么热闹,我们的纸动物也想来凑凑热闹。
”(再次提起学生的兴趣。
)
2、投影仪展示:出示不同颜色、形状、动态和种类的纸折小动物。
3、每出示一个后提问:“这个小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学生回答,并进行鼓掌表扬。
)
4、开始引导比赛:(学生准备动手制作折纸小动物)。
5、按学生意愿,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天上动物、陆地动物和水中动物),三组学生分别将自己的小组围成一个圆圈。
6、老师讲解折剪小动物的三大要领:(1)要按照折纸的规律来折。
(2)可以在折纸的基础上,用撕、剪、贴等方法进行完善作品。
(3)用画笔添加小动物的各个部分。
三、练习:
1、开始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
(老师发放各色蜡光纸给学生。
)
2、老师坐在地上和学生一起动手折纸,并轮流带学生做折纸
小动物)(折纸过程中穿插音乐)
3、在折剪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制作。
(老师发放小树叶和花布头给学生,让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并让学生对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添画。
)(老师提示学生可以采用合作和互助的方式进行创作。
)(学生自由创作。
)(老师将双面胶贴在学生作品后面。
)
四、评议:
1、老师随堂进行评画,请折得快的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
(投影仪展示作品,讲出自己的想法和采用的方法),然后大家一起评议。
(在学生制作过程中,老师将双面胶贴在所有学生的作品后。
)
2、学生将自己好的作品按种类贴在黄色塑板上进行展示。
3、老师在三组中抽出最好的作品,描述作品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
(学生猜答)
4、老师请作者上来讲评自己的作品(特点和制作方法),其他学生也评议。
5、老师奖励学生,学生去拿自己喜欢的动物小娃娃,大家鼓掌表扬。
五、活动:
比赛结束,老师带学生放松小手。
老师和学生一起跳舞。
(音乐带《我有一双小小手》伴舞)。
六、延伸:
1、学生将自己的折纸作品贴在黄色塑板上,将作品全面展示。
2、老师提问:“小动物这么美,周围好象缺了什么?”(学生回答)
3、老师和学生一起用水彩笔将折纸小动物四周美丽的风景进行添加。
(天上、陆地和水中的风景)。
4、老师坐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欣赏美丽的动物王国。
(放音乐)
八、尾声:
1、课件展示:(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向小朋友们说再见。
)
2、老师带小朋友们向小动物们说再见。
3、老师和小朋友们互相说再见。
4、结束。
教学后记:
折纸动物小学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