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厂絮凝剂耗药量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
高效沉淀池絮凝区污泥浓度对药剂量的影响
高效沉淀池絮凝区污泥浓度对药剂量的影响摘要:我厂二级尾水深度处理采用的是高效沉淀池+活性砂滤池工艺,目的是进一步去除出水水质中的COD、SS等指标,由于我厂进水SS波动较大,所以高效沉淀池主要用于去除二级尾水中的SS值,确保出水能够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的标准。
因此,本文通过实验室模拟高效沉淀池絮凝区的污泥浓度,调控PAC、PAM投药量来评价出水中SS情况及矾花形成情况。
最后确定污泥浓度在800mg/l时,PAC投药量为15mg/,PAM投药量为0.3mg/l,PAC与PAM的最佳投配比为1:50,出水水质最好,经济运行成本最低。
关键词:污泥浓度、药剂量、影响Influence of sludge concentration in flocculation zone of high-efficiency sedimentation tank on dosageHelanxia(Changsha Zhongkecheng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Co., Ltd., Changsha of Hunan 41000)Abstract: The advanced treatment of secondary tail water in our plant adopts high-efficiency sedimentation tank and active sand filter process, the purpose is to further remove COD, SS and other indicators in the effluent water quality. Due to the large fluctuations of SS in our plant, the high-efficiency precipitation The pond is mainly usedto remove the SS value in the secondary tail water to ensure that the effluent can stably meet the level A standard of the "EmissionStandard of Pollutants for Urba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Therefore, this paper simulates the sludge concentration in theflocculation zone of the high-efficiency sedimentation tank in the laboratory, and regulates the dosage of PAC and PAM to evaluate the SS and the formation of alum in the water. Finally, when the sludge concentration is 800mg/l, the dosage of PAC is 15mg/l, the dosage of PAM is 0.3mg/l, the best ratio of PAC:PAM is 1:50, the effluent quality is the best, and the operating cost is economical. lowest.Kewords:sludge concentration, dosage, impact一、前言2015年国务院颁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指出:敏感区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需全面升级,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标准[1]。
离心脱水机、带式压滤机、框板压滤机费用比较
离心脱水机、带式压滤机、板框压滤机的费用比较工作原理1、板框式污泥脱水机:在密闭的状态下,经过高压泵打入的污泥经过板框的挤压,使污泥内的水通过滤布排出,达到脱水目的。
2、带式污泥脱水机:由上下两条张紧的滤带夹带着污泥层,从一连串有规律排列的辊压筒中呈S形经过,依靠滤带本身的张力形成对污泥层的压榨和剪切力,把污泥层中的毛细水挤压出来,从而实现污泥脱水。
调理好的污泥进入带式污泥重力脱水区,在布料机构和疏料机构的共同作用下,随滤带向前运动并在重力作用下,脱去污泥的空隙水。
当污泥随滤带运行至重力脱水区末端时,通过翻转机构进入带式污泥的楔形脱水区,在楔形脱水区,污泥被两条滤带形成的楔压力预压,进一步脱去污泥的空隙水。
经重力脱水和楔压脱水的污泥进入低压区和高压区压榨脱水,压力区由低压多孔辊和高压辊组成,滤带裹着污泥缠绕在压力辊表面运行,由于压力辊直径是由大到小排列的,所以滤带对污泥施加的压力是由小到大逐步提高的,这符合污泥的脱水特性。
经压榨脱水后的滤饼成固形物被刮泥刀刮落并排出整台污泥除起骨架作用的机架外,驱动装置驱动两条滤带环形连续运动,张紧装置负责张紧滤带形成对污泥的压榨力;清洗装置负责清洗滤带上的残留渣,保证滤带高效率工作;自动纠偏装置负责确保滤带在运行过程中自动纠正轴向偏移量;滤液接盘的作用是收集压榨脱水产生的滤液;而辊系包括压力辊、驱动辊、张紧辊、纠偏辊、卸料辊和导向辊等,支撑着滤带并让滤带周而复始地重复着各种功能。
3、离心式污泥脱水机:由转载和带空心转轴的螺旋输送器组成,污泥由空心转轴送入转筒,在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下,产即被甩入转鼓腔内。
由于比重不一样,形成固液分离。
污泥在螺旋输送器的推动下,被输送到转鼓的锥端由出口连续排出;液环层的液体则由堰口连续“溢流”排至转鼓外靠重力排出。
离心式污泥脱水机主要由转鼓、螺旋、差速系统、液位挡板、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组成。
离心式污泥脱水机是利用固液两相的密度差,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加快固相颗粒的沉降速度来实现固液分离的。
污泥调理中混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研究
污泥调理中混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研究污泥调理中混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研究引言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是一种废弃物,内容复杂且含有大量水分。
为了减少污泥处理量、节约能源,提高污泥脱水效果至关重要。
其中,混凝剂是污泥调理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混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为优化污泥调理过程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所用的污泥取自某污水处理厂,混凝剂为PAC、PFS和PAM。
2. 实验方法:将不同混凝剂与污泥以不同比例进行混合,通过一系列实验来研究混凝剂的影响。
a. 对比试验:分别采用纯污泥进行脱水,作为对照组。
b. 单一混凝剂试验:将单一混凝剂与污泥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进行脱水实验。
c. 多混凝剂试验:将两种或三种混凝剂与污泥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进行脱水实验。
结果与讨论1. 对比试验结果:纯污泥的平均含水率为80%,说明污泥的脱水性能较差。
2. 单一混凝剂试验结果:a. PAC试验:当PAC与污泥的质量比例为1:10时,脱水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此比例下,污泥的平均含水率下降到了65%。
随着PAC用量的增加,脱水效果继续提高。
b. PFS试验:与污泥按照1:10的比例混合时,PFS的脱水效果较好,平均含水率为68%。
当PFS用量增加至1:5时,脱水效果仅略有改善。
c. PAM试验:PAM的脱水效果相对较差,即使与污泥按照1:5的比例混合,平均含水率仍高达72%。
3. 多混凝剂试验结果:a. PAC+PFS:将PAC与PFS按照1:5的比例混合,对污泥脱水效果影响较大。
平均含水率下降到了58%。
b. PAC+PAM:当PAC与PAM按照1:5的比例混合时,脱水效果有所改善,平均含水率为63%。
c. PAC+PFS+PAM:将PAC、PFS和PAM按照1:2:2的比例混合,脱水效果进一步提高,平均含水率降至55%。
结论1. 在污泥调理过程中,混凝剂的选择对脱水性能有明显影响。
污泥化学调理中混凝剂用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污泥化学调理中混凝剂用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摘要:污泥处理是城市污水处理厂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污泥需要及时处理与处置,其目的在于减量、稳定、无害化和综合利用等,以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防止二次污染。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水,占总重量的95%~99%,导致污泥容积大,给污泥后续处理带来困难,需要对其进行深度脱水,缩小污泥体积。
但活性污泥脱水性能差,需对污泥进行调理,提高污泥脱水性能。
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影响污泥脱水的因素以及相关的污泥调理措施和其混凝剂对于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污泥;化学调理;混凝剂;脱水性1影响污泥脱水因素1.1污泥的种类的影响污泥的性质将直接影响污泥脱水效果,污泥中污泥颗粒粒径的大小及其分布决定过滤脱水的难易程度和好坏。
试验证明城市污水厂初沉污泥较易脱水,剩余活性污泥较难脱水,其混合污泥的脱水性能介于两者之间。
此外,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及污泥颗粒大小还直接影响化学药剂的投加量。
1.2过滤压力过滤的难易与物料的压缩性及压力值有关。
一般来说,真空度越高,滤饼密度越大,含水率越低。
但随着滤饼密度增加,过滤阻力增加,不利于过滤脱水。
城市污泥随着过滤压力的增加,污泥比阻值也随之增加,压力增大,动力消耗增加,污泥处理成本提高。
因此,污泥过滤脱水时必须选择适当的压力。
1.3混凝剂的种类和投加量混凝剂的种类和投加量对污泥比阻的影响如前所述。
不同脱水方式需采用不同的混凝剂,如真空过滤脱水,采用高分子混凝剂的效果较好,离心脱水时,不宜采用无机混凝剂。
1.4过滤设备过滤设备的性能影响着过滤压力、滤过污泥产率、滤液悬浮物浓度、固体回收率及滤饼的剥离性能,过滤机械不同,采用的过滤介质也不同。
如真空过滤和压滤脱水机械中,主要采用织物制品。
滤布不同,过滤后,滤饼脱落的难易程度不同。
2污泥化学调理法有机质污泥(包括初沉污泥、腐殖污泥、活性污泥及消化污泥)均是以有机物微粒为主体的悬浊液,颗粒大小不均匀且很细小,具有胶体特性。
污泥脱水的影响因素及预处理技术_唐红梅
收稿日期:2020-12-12基金项目:江西省科学院科研开发专项基金博士项目(2020-YYB-12)第一作者:唐红梅(1992—),女,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能源与环保技术研究。
E-mail :tanghongmei2018@ *通信作者:石金明(1982—),男,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能源与环保技术研究。
E-mail :shijinming0012@摘要: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高达处理水量的0.3%~0.5%(以含水率97%计算),因而将污泥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已经迫在眉睫。
在对污泥的处理处置过程中,污泥脱水是目前面临的关键环节。
然而经过当前脱水工艺后污泥的含水率依旧较高,亟需寻找更为高效的污泥脱水技术。
通过综述污泥脱水的常见影响因素(包括水的硬度和导电率,滤饼压缩性和堵塞,污泥pH 值、类型、处理系统、储存条件、泵送及搅拌)和污泥脱水预处理技术(包括破解法、化学絮凝法、化学法、生物法、热水解法和联合调理技术),为深入理解污泥脱水奠定理论基础的同时,也为工业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不仅指明有效控制污泥的渗透性及絮体强度和尺寸是促进污泥脱水的重要突破口,还提出了深入研发高效絮凝剂和多种联合调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污泥;脱水;影响因素;预处理技术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7705(2021)01-0016-05TANG Hongmei,LI Jiangang,LI Qin,DENG Tonghui,ZAN Cong,SHI Jinming*(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xi Academy of Science,Nanchang 330096,China)Since the amount of sludge produced in sewage treatment is as high as 0.3%-0.5%of the treated water (calculatedby the 97%moisture content),the reduction,recycle and safe treatment of sludge are urgent.In the process of sludge treatment and disposal,sludge dewatering is the key step.However,the moisture content of sludge is still high after the current dewatering process,and thus it is critical to find a more efficient sludge dewatering technology.By summarizing common factors controlling sludge dewatering (including the hardness and conductivity of water,compressibility and blockage of filter cake,pH values,types,treatment systems,storage conditions,pumping and mixing of sludge)and common pre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cluding cracking,chemical flocculation,chemical,biological,hydrothermal and combined conditioning technologies)of sludge dewatering,not only does this research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sludge dewatering,but also provide technical guidance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Moreover,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effective control on sludge permeability,floc strength and size are important breakthroughs to promote sludge dewatering,and the prospect of further research of high-efficiency flocculant and a variety of combined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are also putforward.sludge;dewatering;influence factors;pretreatment technologiesDOI :10.16056/j.2096-7705.2021.01.004污泥脱水的影响因素及预处理技术唐红梅,黎建刚,李琴,邓同辉,詹聪,石金明*(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南昌330096)引言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造成了大量污泥(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原微生物和重金属等)堆积,污泥作为一种常见的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和动植物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因此对污泥的无害化处置已成为迫切需求。
pam加药量与污泥量的关系
pam加药量与污泥量的关系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简称PAM)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剂和水处理药剂,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处理废水和污泥时,PAM 可以起到增加絮凝效果、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PAM 加药量与污泥量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废水处理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依据。
I. PAM的作用原理PAM作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对污水中的颗粒物质进行胶凝集聚使其聚结成大颗粒,从而提高污水的固液分离效果。
此外,PAM 还可以改善污泥的流变性质,增强其脱水性能。
PAM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三个方面:1. 絮凝作用:PAM分子中的羟基或胺基与颗粒物表面形成物理或化学键,使颗粒结成团簇,增大颗粒物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加快絮凝速度。
2. 桥联作用:PAM分子的主链和侧链可与多个颗粒相联系,形成交联结构,增加颗粒之间的连接,从而提高污泥的聚结性能。
3. 降低胶体电荷:PAM在废水中的加入可以中和胶体粒子表面的电荷,减少胶体粒子之间的排斥作用,有利于胶体粒子的聚结。
II. PAM加药量对污泥量的影响PAM加药量对污泥量的影响可从絮凝效果和脱水性能两个方面来讨论。
1. 絮凝效果PAM加药量的增加可以提高絮凝效果,使颗粒物质更快速地聚结形成大颗粒。
随着PAM加药量的增加,颗粒物之间的吸引力增大,絮凝速度加快。
然而,当PAM加药量过大时,可能会导致絮凝剂过度凝集,形成过大的絮凝团簇,反而会降低絮凝效果。
因此,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根据废水的水质情况和处理要求确定适宜的PAM加药量。
2. 脱水性能PAM加药量的增加可以显著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PAM分子的引入增加了污泥颗粒间的相互连接,形成交联结构,使污泥颗粒更易聚结成大块,水分更容易从其中排除。
随着PAM加药量的增加,污泥的脱水效果逐渐提高,水分含量逐渐下降。
然而,当PAM加药量过大时,可能会导致污泥颗粒过度连接,结构过于紧密,反而会降低脱水效果。
因此,在脱水过程中需要控制适宜的PAM加药量。
混凝性质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研究
混凝性质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研究污泥脱水作为污水处理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于污水处理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污泥脱水过程中,混凝是一个关键环节,混凝剂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脱水效率,还可以改善污泥的性质,从而优化污泥脱水效果。
本文将针对混凝性质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论述。
1. 混凝剂的作用原理混凝剂是指一种能够使悬浮颗粒在溶液中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颗粒的化学物质。
混凝剂和污泥颗粒在溶液中结合后,可以形成较大的沉淀体,从而在污泥脱水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混凝剂的作用原理主要有两种,一是静电作用原理,二是凝胶原理。
根据混凝剂的作用原理,可以将混凝剂分为两种,一种是电性混凝剂,一种是高分子混凝剂。
2. 混凝性质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混凝性质是指混凝剂在不同条件下对污泥关键性质的调节能力,包括混凝效果、混凝速度、沉淀压力、絮体强度等。
混凝性质的不同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也不同。
下面将简要阐述混凝性质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1)混凝效果混凝效果是指混凝剂在不同条件下对降低污泥悬浮物的能力。
混凝效果对污泥关键性质的调节能力较大。
混凝效果好的混凝剂可以迅速将污泥中的微小悬浮颗粒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颗粒,从而更容易分离出液体部分,提高污泥脱水效率。
(2)混凝速度混凝速度是指混凝剂在溶液中的作用速度。
混凝速度快的混凝剂可以快速地将污泥颗粒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结晶体,从而为后续的沉淀减轻负担,改善污泥的性质,提高脱水效率。
(3)沉淀压力沉淀压力指的是沉淀过程中对污泥颗粒的挤压作用,它是衡量污泥脱水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混凝剂能够调节沉淀压力,对污泥脱水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沉淀压力大的混凝剂可以迅速将污泥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颗粒,加快污泥脱水速度,从而提高污泥脱水效率。
(4)絮体强度絮体强度是指混凝形成的絮体在脱水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硬度指标。
混凝剂的性质不同,形成的絮体强度也不同,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也不同。
强度大的絮体可以更好地抵抗污泥脱水过程中的压力,稳定性也更好,从而提高污泥脱水效率。
污水处理厂各成本的构成及控制措施
污水处理厂各成本的构成及控制措施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污水处理事业蓬勃发展。
发展速度在世界发展史上也是位于前列的,污水处理工艺也由单一的传统活性污泥法演变为多种工艺或者多种工艺的组合。
不同的处理工艺会产生不同的运行效果,运行成本也会有差别。
大型污水处理厂多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其变形工艺,而小型污水处理厂采用氧化沟工艺的居多。
氧化沟工艺基建费用要低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但其运营成本要比后者高。
规模越小的污水处理厂采用氧化沟工艺的优越性越明显。
城市污水处理厂是能耗大户,本文通过对其各项费用的描述及分析,说明了节能降耗对污水处理厂的重要意义,并给出了详细的费用控制措施。
1、污水处理厂成本构成1、直接费用a、能源费用:包括电费、水费,其中电费为主要费用,约占总费用的40~50%ob、材料费用:包括絮凝剂费、化验费、低值易耗品等。
J直接人工及福利费:所有生产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2、制造费用包括维修费、原材料费、备品备件费等3.期间费用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各种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设备折旧费及其他间接费用。
4.污水处理成本组成分析1.生产成本中电耗、药剂消耗是生产过程中必须发生的费用,且所占比例较大,必须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才能有效降低成本。
2.生产成本中人员工资及福利是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及凝聚力,进一步搞好节能降耗的动力,也是企业及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
在正常生产运行情况下,其所占比例越高,说明企业发展越好。
3.制造成本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维修、大修和固定资产投入等,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4.管理费是企业运行成本的组成部分,应加以控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降低成本。
5、污水处理厂成本计算1.电费成本:污水处理企业耗能最多的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水泵、供氧设备如鼓风机以及污泥浓缩脱水设备等、进行污水处理单耗计算,一方面可根据设备使用台数及功率进行分析,另一方面结合本企业往年污水处理单耗统计分析,同时参照地方相关标准,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合理的污水处理单耗。
污水厂里的计算第四篇-污泥脱水的计算
则污泥体积的变化为:
( V2)/V1=C1/C2=(1-P1)/(1-P2)=
(1-97.6%)/(1-94%)=2.4/6=0.4/1
也就是说污泥含水率从97.6%下降到94%,污泥的体积是原来的0.4倍,也就是体积减少了 60%。根据这个公式我们还可以根据进入脱水机前的含水率(化验室检测),进入脱水机的污 泥量(污泥投配泵的流量),脱水后泥饼的含水率(化验室检测),这三项应用上面的公式就
4、污泥药单耗。在污泥车间由于是投加絮凝剂来进行污泥脱水的,而絮凝剂是污水厂产生成本 的一个非常大的项目,因此我们在实际运行中,非常关注絮凝剂的药品消耗。根据药品的消耗 来调整运行成本是我们需要进行重点工作。所以计算药单耗其实就是成本管控体系的很重要的 一方面。
污泥的药单耗一般采用是每吨污泥需要消耗的药品数量,通常单位是kg/t,由于污泥的含水率不 同,污泥体积也不同,我们一般采用的是绝干污泥来计算药品单耗,通常的单位是Kg/tdS,这 里的dS代表是是绝干的意思。
配比浓度就需要投加:
溶药罐的体积*配比浓度=2*3‰=6kg
也就是说配置一罐药需要在药品给料仓里放置6kg的药。它的配置过程需要缓慢进行,和水充分 溶解,才不容易形成大的胶体块。一般都是由加药装置缓慢地推送到溶药罐里,再推送的同 时,有大量的自来水进行冲洗配置,自来水的开启度应该和加药装置的推送速度匹配,在药品 推送结束后,自来水应正好注满一个溶药罐。
1吨污水加多少絮凝剂(水处理用量)
不同行业的污水,污水絮凝剂的用量差别很大。
一般情况下处理一吨污水,絮凝剂用量为几克;也有一些污水中含量较低,污水絮凝剂用量在1克左右,含量较高的废水用量可能会超过10克。
在处理污泥时,如果絮凝剂用量过多的话,也会对污泥处理效果照成一定的影响。
可能导致出泥效果不理想,出现污泥粘滤布情况,处理这种问题,可对药剂进行稀释;如果是处理完后还有药剂剩余,建议排掉,因为配成溶液以后的絮凝剂在溶药系统存放时间不超过24h。
通常使用污水絮凝剂,则是现配现用,且建议在当天内用完,否则部分降解影响絮凝效果。
污水和污泥的水质以及浓度,污水性质的变化会影响药剂的使用量,浑浊度的大小也就是浓度的大小,则直接反应在了添加量上,浊度小的污水或者污泥肯定用很少量的絮凝剂就可以出效果,浊度大浓度大的用少量的絮凝剂肯定就不行了,浓度越大,使用量越大。
聚丙烯酰胺型号,500万的分子量和1000万的分子量;使用量是不同的。
洗沙废水中,一吨泥水需要添加12g-20g絮凝剂聚丙烯酰胺根据泥水中的含沙量来调节用量选矿废水中,一吨污水一般使用6g聚丙烯酰胺就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了,在洗煤废水处理中,使用量和选矿行业都一样,也是添加6g就可以了。
上面说的是阴离子聚丙烯酰胺,1600万-1800万分子量的数据,在污泥脱水中,需要用到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需要添加20g-40g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用量根据污泥的浓度和脱水压滤机型来调整。
水处理剂中污泥脱水剂是应用在泥浆压滤,一般用阳离子絮凝剂。
固体絮凝剂按1吨自来水添加1公斤的絮凝剂搅拌溶解等待使用,添加到污水中的用量要根据污水的浓度;浓度高使用量大。
翔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早期的生产厂家,研发生产聚丙烯酰胺,以及净水化工原料。
品类齐全,质量过硬,安全放心,业内认可,发货速度快,全国畅销。
品类齐全,报价低。
欢迎来电咨询!。
絮凝剂使用对污水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 实验报告
絮凝剂使用对污水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实验报告絮凝剂使用对污水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一、实验目的利用烧杯实验,针对含油废水研究不同的絮凝剂品种和不同的投加量对不同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 絮凝剂的作用机理1.1胶体颗粒失去稳定性的过程称为脱稳过程。
脱稳即意味着液体中原来均匀分散的固体微粒结合成了较大的颗粒,从液体中沉淀下来。
这种现象即称为凝聚。
在凝聚的程度上可分为凝结和絮凝;聚集程度不大,甚至通过简单的搅拌可以使固体微粒重新分散的这种可逆性聚集被称为絮凝,而凝结则是在固体微粒间距离相对较小时发生的聚集,这种聚集是不可逆的,仅用简单的搅拌是不可能使固体微粒重新分散的。
投加絮凝剂可以加速水中胶体颗粒凝聚成大颗粒,其作用机理的解释有以下几种:a.压缩双电层与电荷中和作用b.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c.絮体的卷扫沉淀作用1.2影响絮凝剂作用效果的工艺条件无论是天然的絮凝剂,还是人工合成的絮凝剂,除了非离子型的絮凝剂以外,都是电解质。
所有的电解质都具有絮凝作用,只是絮凝作用的大小各有不同而已。
絮凝作用是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
因此,影响絮凝剂作用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
例如,溶液的pH值、温度、搅拌速度、搅拌时间以及絮凝剂本身的性质、结构特点、分子量大小和用量多少,所采用的分离方法、工艺设计条件等,另外被絮凝的固体粒子的性质和直径大小及ζ电位大小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对絮凝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根据该原理本实验采用阳离子聚丙烯酸胺(CPAM)絮凝剂和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单独处理及与无机混凝剂复合处理含油乳化废水进行试验研究。
三、水质及试验方法1 试验用水为模拟含油乳化废水,用从轴承生产车间取来的废乳化液与自来水兑制成一定浓度的含油乳化废水,各项水质指标见表1。
表1 试验用水水质(含油废水)废水排放标准为:ρ(CODcr)≤100mg/L,ρ(油)≤10mg/L,但考虑到实际产生的含油乳化废水中往往还含有少量絮凝法不能去除的可溶性有机物质,为了使得到的试验数据更接近实际,最佳投药量按照出水ρ(CODcr)≤70mg/L,ρ(油)≤8.0mg/L确定。
探讨污水厂污泥脱水过程中降低耗药量的方法
探讨污水厂污泥脱水过程中降低耗药量的方法作者:张学通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19期摘要:本文介绍了某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情况,阐述了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过程中聚丙烯酰胺药剂消耗过大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希望既能保证污泥脱水效果,同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污泥脱水;聚丙烯酰胺药剂消耗;节能降耗;含水率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事业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各地兴建了大量的污水处理厂,产生大量污泥,在污泥处置过程中聚丙烯酞胺药剂成本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聚丙烯酞胺药剂的使用,单价高、用量大,提高了生产成本,因此如何在保证污泥含水率的情况下降低聚丙烯酞胺药剂的使用量成为污水处理厂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大连某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污泥脱水工艺概况、聚丙烯酞胺药剂使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一、污水厂污泥脱水工艺概况污泥脱水的工艺流程为:二次沉淀池出泥进入储泥池,剩余污泥泵将储泥池污泥抽进重力浓缩池,浓缩池上端设有溢流口,经过重力沉降,剩余污泥沉入底部,水经溢流口回到系统前端,污泥泵将浓缩池中污泥抽进泥药搅拌罐,加药泵将絮凝剂抽进泥药搅拌罐,经搅拌器搅拌后,剩余污泥和絮凝剂的混合液进入带式压泥机,经过重力浓缩和挤压,干泥输送到储泥罐,产生的水和剩余絮凝剂混合液回到系统前端。
二、存在问题首先,在实际生产运行中发现污泥活性差,浮泥多会增加聚丙烯酞胺药剂的使用,经压滤机脱水后的干泥含水率也会较高。
经过分析,发现原因:浮泥多,污泥沉降性能就差,不利于重力沉降,在浓缩池中浓缩效果差,污泥固含量偏低,压泥效率偏低,单位聚丙烯酞胺药剂消耗量增加;污泥活性差导致与聚丙烯酞胺药剂的絮凝效果差,直接导致后续重力浓缩和挤压脱水效果变差,因此污泥含水率会升高。
其次,二次沉淀池出泥量过大。
在实际调试运行中为了保证活性污泥不在二次沉淀池中停留时间太久导致厌氧放磷,往往把出泥法阀门调整的过大,这就导致二次沉淀池的出泥中污泥含水率过高,增加浓缩池工作负荷,同样存在固含量不足压泥效率偏低的问题。
絮凝剂及助凝剂投加配比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絮凝剂及助凝剂投加配比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发表时间:2015-12-28T14:54:22.7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5期供稿作者:郭富斌[导读] 锦西石化分公司污水处理车间辽宁葫芦岛要对絮凝沉降效果和投加量进行试验,来验证絮凝效果和确定最佳投加量。
郭富斌锦西石化分公司污水处理车间辽宁葫芦岛 125001 摘要:简述絮凝剂及助凝剂的基本概念,同时说明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原理,通过试验确定两种药剂的最佳投加量及配比浓度,实现污水场处理过程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配比浓度;污水场;稳定运行正文:针对污水处理厂老区装置出水COD偏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怀疑是由于出水中悬浮物导致。
因此,要对絮凝沉降效果和投加量进行试验,来验证絮凝效果和确定最佳投加量。
一、简述絮凝剂及助凝剂的概念絮凝剂是能够降低或消除水中分散微粒的沉淀稳定性和局和稳定性,使分散微粒凝聚、絮凝成聚集体而除去的一类物质。
助凝剂是指在污水的混凝处理过程中,投加的某些辅助药剂,用以提高混凝效果的药剂。
生产装置应用的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助凝剂为聚丙烯酰胺阴离子。
主要投加在浮选处理单元和厂外的混凝沉淀池。
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絮凝剂和助凝剂在污水中的作用过程可称为混凝过程,分解为具体过程就是凝聚和絮凝过程,凝聚过程主要是通过加入的絮凝剂与水中胶体颗粒迅速发生电中和/双电层压缩而凝聚脱稳,脱稳颗粒再相互聚结而形成初级微絮凝体。
实际上凝聚与絮凝两个阶段间隔是瞬间的,几乎同时发生。
其反应机理有双电层压缩、电中和、吸附架桥及沉淀物网捕机理。
投加电解质后,电解质在溶液中形成的反离子使双电层被压缩,胶体ξ电位下降,最终使胶体脱稳;投加具有带相反电荷胶体的絮凝剂,可中和水中的带电胶体,ξ电位的绝对值随之下降,胶体脱稳,但过量加入絮凝剂,会使胶体重新带电而再稳;吸附架桥机理是指线状或分支长链状的高分子物质与胶体接触式,其化学官能团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胶体吸附、而使胶粒凝聚为大的絮凝体。
关于混(絮)凝剂实战经验的总结!
关于混(絮)凝剂实战经验的总结!水处理工艺中常用的物化处理法,其广泛应用在多种多样、简单的工业废水处理中。
而在物化处理工艺过程中通常有个必不行少的环节——混(絮)凝,加上水处理药剂纷繁简单,许多人不知道应当如何选择和使用混(絮)凝药剂,本文为你讲透。
一、混(絮)凝剂分类混(絮)凝剂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如图:二、投加量的计算对于不同的水质,所使用的混(絮)凝剂种类和最佳用药量也不一样。
不过有个省事的方法,就是可以参考借鉴水质相像的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资料,在前者的基础上再适当的调整一下。
混(絮)凝剂投加量计算:T=aQ/1000其中:T——日混(絮)凝剂投量(kg/d)a——单位混(絮)凝剂最大投量(mg/L)Q——日处理水量(m3/d)三、影响混(絮)凝效果的因素1、水的pH值原本水中的物质以胶粒形式存在着,同种胶粒带同一种电荷,絮凝剂为了破坏其稳定性,只能抢占水中的H+或OH-进行水解反应,而pH就强行用自己的H+或OH-,在絮凝剂和水中间横插一脚,阻碍了反应的进行。
2、水温絮凝剂和水发生的水解反应,可能受到温度的影响,多数的絮凝水解是吸热反应,温度低时,絮凝剂颗粒就懒得动了。
3、水中杂质成分水中杂质颗粒大小参差不齐对混凝有利,细小而匀称会导致混凝效果很差。
一般钙镁离子、硫化物、磷化物对混凝效果有好处,而有机物会使混凝效果变差。
4、混凝剂种类种类选择要对症下药,假如污染物呈胶体状态,就用无机絮凝剂;若絮体小则用高分子絮凝剂或添加助凝剂。
5、混凝剂投加量一般一般铁盐、铝盐的投加范围是10~100mg/L,聚合盐为一般盐投加量的1/2~1/3,有机高分子混凝剂的投加范围是1~5mg/L。
6、混(絮)凝剂投加挨次先投加有机絮凝剂和先投加无机絮凝剂,对水的处理效果截然不同。
一般来说,当无机絮凝剂与有机絮凝剂并用时,应先投加无机絮凝剂,再投加有机絮凝剂。
7、水力条件想要絮凝剂和水中杂质充分反应,首先就要充分进行混合,其次要让他们充分碰撞发生反应,所以反应时间要足够长,但是又不能打碎已经形成的絮体,所以就要减小搅拌的强度。
絮凝剂与污泥脱水
絮凝剂通常被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 初沉污泥的浓缩,絮凝剂的加入可以减少絮团的降解, 加快浓缩过程,一般的加入量约为200-1500克絮凝剂/ 吨干泥。由于污泥的种类不同,需选用与之相适应的絮 凝剂牌号产品,使其滞留时间缩短。 通过浮选来浓缩,絮凝剂可使很细小的颗粒聚集在一起, 絮凝剂的用量约为300-3000克/吨干泥。 污泥脱水,阳离子絮凝剂通常用于污泥脱水过程中,其 用量与所要处理的污泥种类和处理设备有密切关系。影 响絮凝剂用量的因素主要有:污泥性质:一般活性污泥 耗药量较高,而热处理过的污泥耗药量低。污泥浓度: 同一种污泥,浓度越高,脱水越易,吨干泥耗药量越低。
絮凝剂与污泥脱水
各种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沉淀下来的污泥 是含固量只有1%左右的稀污泥,不能直接排放、 焚烧,运输也非常不方便。因此需对沉淀污泥进 行浓缩、脱水等一系列的处理,然后进行焚烧或 填埋。
污泥脱水
• 目前大多采用机械脱水方式,使污泥经过 脱水机脱水后成为含固量为20-40%的泥饼。 脱水机主要有离心式脱水机、网带式脱水 机和板框式脱水机。 •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过去多采用网带式脱水 机,近几年离心式脱水机发展迅速,新建 的污水处理厂有许多采用离心机。
• 1、絮团产生快、大且结实; • 2、泥饼不粘滤布容易剥落; • 3、泥饼含水率低; • 4、滤液清澈; • 5、药剂消耗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
• kemira絮凝剂不仅能满足上述要求,还具 有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易溶解;无毒,无 腐蚀等
注意
•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当十分注意:被处 理污泥的性质及其变化情况;正确选择絮 凝剂的加药点;做好絮凝剂的溶解工作, 制备合格的使用溶液;准确控制絮凝剂投 加量。这样我们才能够降低运行成本、保 证生产长期连续稳定地运行。
提高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系统效率的有效途径
水 中形成一种黄褐色的絮凝体 , 该絮凝体易于沉淀 、
分 离 ,使污 水得 到净 化 和澄 清 ,这种 絮凝 体就 成为 “ 活性 污 泥 ” 的生 物 污泥 .正 常运 转 的生 化 反应 池 每
天要产生一定量 的活性污泥 ,但为了维持反应池的 动态平衡 , 每天要将增 长的活性污泥 ( 剩余污泥 ) 排 出系统. 污泥脱水 系统就是将剩余污泥减量化的重 要处理方法 , 其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直接影响污水 处理厂生化反应池 的运转状态. 一般保证该系统正
1 污泥容 积指 数 ( Ⅵ ) . 2 S
1 活性污泥 的性质
11 污泥 有机 成分 含量 .
污泥有机成分含量是指活性污泥混合液 中挥发 性悬 浮固体浓度与混合 液 中悬 浮固体浓度之 比. 一 般情 况 下 ,该值 比较稳 定 .对 于生 活 污水 ,该 值 为 07 .以生 活 污水 为 主 的城 市 污 水 中有 机成 分 含 量 .5 也接近此值. 通过实践发现 ,污泥有机成分含量直 接影响泥饼 的含水率和絮凝剂消耗量 ( 1. 表 )
第 7卷
2 药 剂( 絮凝 剂 )
预脱 水转 鼓应 调至 最高 转速 ,而压 滤机 在不 漏 泥 的
前提下应调至最低转速. 前者转速上调 2 ,则单 倍 机械脱水前 , 剩余污泥要进行预处理 , 以改善污 位时间内的脱水面积也可增加 2 ,这样就能降低 倍 泥脱 水效 果 , 高机 械脱 水 性 能与设 备 的生产 能力 . 提 预脱 水转 鼓 出 口处 的污泥含 水率 ; 者带 速 低 、 后 泥饼 污泥 的预处 理 也称 污 泥 的调 理 ,有 化学 调 理 法 、 加 厚 且 压 榨 的 时 间 相 应 延 长 ,也 可 降低 出 泥 口泥 饼 热调理法 、冷冻调理法等. 笔者采用化学调理法 , 的含 水 率 .我 厂转 鼓 转 速 为 03 s滤 带 转 速 为 . m/, 2 即在 污泥中加入混凝剂 、 助凝 剂等化学药 剂 , 污 使 45 /, .m s出泥 口泥饼 的含 水率 可达 到 8%. 0 泥颗粒絮凝 , 降低 污泥的 比阻 , 而改善污 泥脱水 从 33 污泥脱 水 机 附属 设 备 的操作 和维 护 . 性 能. 3 . 压缩空气 系统 污泥脱水机的张紧与纠偏都 -1 3 絮凝剂 的正确选择 和投 配直接影响处理效果 是通过压缩空气来进行 的,所以应保持气压 的稳定 和药 剂用 量 .目前 , 用 的 絮凝剂 为 聚丙 烯 酰胺 , 所 属 和空气管路的畅通 ,且空气压缩机的放水 阀和压滤 弱 阳离子 型 ,相 对 分子 质量 大 于 70万 . 管 絮凝 0 尽 机进气 口处 的疏水 阀都应及 时开启 ,以排除空气 剂种类相同 ,但不 同厂家的絮凝剂实际处理效果 中的水 分 ,防止 由于水进入 污泥脱水 机而造成 的 有 很 大 的 差 别 , 着 性 价 比高 的 原 则 , 择 药 剂 3 本 选 张 紧 和 纠 偏 失 灵 .我 厂 污泥 脱 水 机 的张 紧 压 力 为 做为我厂选用 的絮凝剂( 2 . 表 ) 0 a纠 偏压 力 为 05MP . . MP , 4 . a 表 2 絮凝剂试验对 比结果 3 . 清 洗水 系统 清洗水是保 持压滤机 滤带清 .2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上机试验及检测设备
ANDRITZ 卧螺沉降离心机 1 台,Seepex 污泥 螺 杆 泵 1 台, TOMAL 絮凝剂溶解投配系统 1 套,MB45 卤素水分测定仪 2 台, HB43-5 卤素水分测定仪 1 台,烧杯、取样针筒若干。
3 试验过程与分析
上机试验主要考察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药耗对污泥脱水性 能的影响,包括对脱水后泥饼含水率及滤液中的 SS 回收率等的 影响,确定脱水效果佳且经济合理的药耗参数。上机试验根据进 泥流量 范 围 分 三 个 阶 段 进 行: 60 m3 / h ~ 65 m3 / h,65 m3 / h ~ 70 m3 / h,70 m3 / h ~ 75 m3 / h。具体参数如表 1 所示。
■
■
■
■
■
■
60 77.23 76.63 75.14 77 75.77 76.43 77.13
40
泥饼含水率 ■ 污泥回收率
20
0 4.62 4.44 4.25 4.25 4.24 3.93 3.69 每吨干污泥耗药量/kg·TDS-1
图 1 泥饼含水率及污泥回收率 随药耗变化曲线图(流量 60 m3/h ~ 65 m3/h)
含水率不大于 77% 、污泥回收率不小于 97% 的优良脱水效果。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絮凝剂,药耗,泥饼含水率,SS 回收率
中图分类号: X703
文献标识码: A
污水在处理 过 程 中 产 生 了 大 量 的 剩 余 污 泥 ,污 泥 采 用 浓 缩、 机械脱水工艺处理后运至污泥填埋场填埋处置。
污水在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是含水丰富( 含水率 达 95% ~ 99. 5% ) 的带负电荷的粒子群,故必须对其进行脱水操 作,以降低污泥含 水 率,减 少 污 泥 的 质 量 和 体 积 以 便 于 进 一 步 处 置[1]。通过近年来的 研 究,最 有 效 的 减 少 污 泥 数 量、改 进 污 泥 脱 水性质的途径之 一,就 是 结 合 具 体 情 况 研 究 选 用 合 适 的 絮 凝 剂。 其作用原理为 通 过 投 加 絮 凝 剂,在 污 泥 胶 质 微 粒 表 面 起 化 学 反 应、中和污泥胶质 微 粒 的 电 荷,并 通 过 架 桥 作 用 促 使 污 泥 微 粒 凝 聚成大的颗粒絮 体,同 时 使 水 从 污 泥 颗 粒 中 分 离 出 来,从 而 提 高 污泥的脱水性能[2]。本文主要考察上机试验中絮凝剂耗药量对 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1 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经由浓缩工艺处理,加入絮 凝剂阳离子聚丙 烯 酰 胺 调 理 泥 质,提 高 污 泥 的 脱 水 性 能,再 由 螺 杆泵提升进入离心脱水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泥水分离、污泥得 到减容减量处理。脱水设备使用 ANDRITZ 的 D7LL 卧螺式离心 机,絮凝剂采用巴斯夫公司絮凝剂。
表 1 试验流量范围分段表
序号
1 2 3
流量 m3 /h
60 ~ 65 65 ~ 70 70 ~ 75
进泥浓度 %
96. 90 ~ 97. 09 97. 04 ~ 97. 36 96. 97 ~ 97. 09
药剂浓度 %
0. 5 0. 5 0. 5
控制差速 r / min
4 ~5
扭矩 %
30 ~ 40
分析图 1 可知,每吨干污泥耗药量在 3. 69 kg / TDS ~ 4. 62 kg /
TDS 范围内,随着药剂投加量的减少,泥饼含水率呈现一个先减
小后增大的趋势,而污泥回收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这是因为加
入一定量的絮凝 剂 后,在 其 电 性 中 和、吸 附 架 桥 等 功 能 的 作 用 下
破坏了胶体的稳 定 性,使 其 易 于 脱 水,随 着 剂 量 的 增 加 脱 水 效 果
心机的差速,根据试验数据得到流量 60 m3 / h ~ 65 m3 / h 时泥饼含 水率及污泥回收率随药耗变化曲线图如图 1 所示。
120 99.62 99.69 99.32 97.38 99.03 99.39 98.92 100
泥饼含水率 及污泥回收率/%
■ ■ ■ ■ ■ ■ ■ ■
80 ■
从表 1 可看出,上机试验进泥浓度基本维持在 97% 左右,略 有波动但波动很小,这为脱水取得优良效果提供了保证。
3. 1 进泥流量为 60 m3 / h ~ 65 m3 / h 时运行分析
第一阶段试验进泥流量为 60 m3 / h ~ 65 m3 / h,进泥干固体负 荷为 1 750 kg / h ~ 1 860 kg / h,逐渐减少絮凝剂的投加量,调节离
达到了一个最佳值; 在此基础上再加大药剂量,过量的正电荷再
次包围着污泥颗粒形成稳态结构,进而阻碍了细小颗粒的絮凝沉 降,导致固液分离困难[3],表现为泥饼含水率回升。
3. 2 进泥流量为 65 m3 / h ~ 70 m3 / h,70 m3 / h ~ 75 m3 / h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时运行分析
第二阶段试验进泥流量为 65 m3 / h ~ 70 m3 / h,进泥干固体负 荷为 1 750 kg / h ~ 2 100 kg / h; 第三阶段试验进泥流量为 70 m3 / h ~ 75 m3 / h,进泥干固体负荷为 2 100 kg / h ~ 2 200 kg / h,在各阶段根 据不同流量调节其加药量和运行差速,得到脱水后泥饼含水率和 污泥回收率随药耗变化曲线如图 2,图 3 所示。
摘 要: 通过离心机上机试验,研究絮凝剂耗药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离心机差速维持在 4 r / min ~ 5 r / min,
扭矩在 30% ~ 40% ,进泥干固体负荷在 1 700 kg TDS / h ~ 2 200 kg TDS / h 的条件下,药耗在低至 3. 93 kg / t 干污泥时仍能取得泥饼
第 38 卷 第 34 期 2012年12 月
山西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 38 No. 34
Dec. 2012 ·159·
文章编号: 1009-6825( 2012) 34-0159-02
污水厂絮凝剂耗药量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研究
陆丁伟
( 竹园第一污水处理厂,上海 200137)